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之有机实验卤代烃和醇的重要实验

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之有机实验卤代烃和醇的重要实验

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之有机实验卤代烃和醇的重要实验
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之有机实验卤代烃和醇的重要实验

卤代烃和醇的重要实验

【知识梳理】

(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 溶液

O

2OH + NaBr + H 2CH 3CH Br + NaOH

2CH 3CH )反应原理:2(

【深度讲解】

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3AgNO ,是非电解质,加-

Br 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 ① 溶液主

3AgNO ,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Br 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NaOH 溴乙烷与 ②的产生。

-Br 黑色沉淀,无法验证O 2Ag 要产生的是 色沉

溶液,产生浅黄3AgNO ,再加NaOH 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过量的 ③产生。

-Br 淀,说明有

【知识梳理】

1. 乙醇钠的生成

(1)反应原料:乙醇、钠

2ONa + H 2CH 32CH OH +2Na

2CH 32CH )反应原理:2( (3)发生装置:S + l

g (试管、(或锥形瓶、烧瓶等)、分液漏斗等)

(4)气体体积的测定:排水法(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气体的体积)

【深度讲解】

⑴ 防止因气体受热膨胀,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大,应冷却至室温后读数。读数时多功能瓶与量

筒的液面要齐平(等高)。

⑵ 为防止冷却后,量筒中水倒流一部分进入中间的试剂瓶中,而使测得的体积偏大,应将量

筒中的导管插入水面以下。

⑶读数时导管内水的体积不考虑在内,会影响测定结果。

2. 乙醇的催化氧化

(1)反应原料:乙醇、空气、铜丝

(2)反应原理:

(3)反应装置:(气唧、硬质试管、酒精灯等)

【深度讲解】

⑴该反应中Cu为催化剂,CuO为中间物质。

⑵该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1.(2014四川)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NaOH

Br

2

CH

3

CH

检验

液中是否发生水解

。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

溶液共热

NaOH

Br

2

CH

3

CH

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3

AgNO

酸化加入

3

HNO

B

晶体是否已

2

)3

Fe(NO

检验

氧化变质

溶液,观察溶液

KSCN

后,滴加

4

SO

2

H

样品溶于稀

2

)3

Fe(NO

是否变红

C

2

I

的氧化性强于

2

Br

验证,振荡,静置。可

4

CCl

溶液中,再加入

KI

将少量溴水加入

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D

的溶解度小

3

Fe(OH)

验证

2

Mg(OH)

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

2

Mg(OH)

溶液加入

3

FeCl

白色变为红褐色

2. 在实验室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催化剂MnO2;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HNO3酸化。

(1)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 _____(填序号)。

(2)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b.苯 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4.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乙烯时,常会看到烧瓶中液体变黑,并在制得的乙烯中混有CO2、SO2等杂质。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证明乙烯中混有CO2、SO2并验证乙烯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是乙烯的发生装置,图中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含有SO2可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________(填代号,下同)装置;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含有CH2===CH2,可将混合气体先通过B装置,然后通入________装置,也可将混合气体干燥后,通入________装置。

(3)小明将从A出来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B、E、D、E,发现D前面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D后面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合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一次性将三种气体全部检验出来,被检验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 一氯甲烷,也叫甲基氯,常温下是无色气体,密度为0.9159克/厘米3,熔点为-97.73℃,沸点为-24.2℃,18℃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80毫升/毫升水,与乙醚、丙酮或苯互溶,能溶于乙醇。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装置制取一氯甲烷:

制备装置的分液漏斗和烧瓶中分别盛有甲醇和浓盐酸。试填写下列空白:

(1)制备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2)装置b的作用是;(3)已知卤代烃能发生碱性水解,转化为醇。装置e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4)检验气体产物CH3Cl的方法是:在e的逸出口点燃CH3Cl气体,火焰呈蓝绿色(与其它烃燃烧现象有明显区别)。CH3Cl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5)实验中实际按甲醇和浓盐酸1︰2(物质量之比)进行反应的理由是;(6)某学生在关闭活塞x的情况下做此实验时发现,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产物所消耗的甲醇~浓盐酸的混和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多(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其原因是;(7)实验结束后,d中收集到的液体中含有。

6. 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CH3CH2OH CH2═CH2

CH2═CH2+Br2→BrCH2CH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g·cm﹣30.79 2.2 0.71 沸点/℃78.5 132 34.6

熔点/℃一l30 9 ﹣1l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7. 氯仿(CHCl3)常用作有机溶剂和麻醉剂,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实验室中可用热还原CCl4法制备氯仿,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mL﹣1)沸点/℃水中溶解性

CHCl3119.5 1.50 61.3 难溶

CCl4154 1.59 76.7 难溶

实验步骤: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开始通入H2;③点燃B处酒精灯;

④向A处水槽中加入热水,接通C处冷凝装置的冷水;

⑤向三颈瓶中滴入20mLCCl4;

⑥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将D处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分别用适量NaHCO3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CaCl2固体,静置后过滤;

⑦对滤液进行蒸馏纯化,得到氯仿15g.请回答:

(1)若步骤②和步骤③的顺序颠倒,则实验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可能为.(2)B处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处中应选用的冷凝管为(填选项字母);冷水应从该冷凝管的(填“a”或“b”)

口接入.

(4)步骤⑥中,用水洗涤的目的为.

(5)该实验中,氯仿的产率为.

(6)氯仿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生成HCl和光气(CO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 CH3Cl为无色,略带臭味的气体,密度为2.25g/L,熔点为﹣24.2℃,易溶于乙醇和丙醇等有机溶剂.

Ⅰ.实验室制取CH3Cl的原理是CH3OH+HCl(浓)CH3Cl+H2O.具体步骤如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