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利用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40
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化技术随着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加剧和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加强,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能源,生物质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生物质原料的热化学转化是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化学变化改变其物理特性而形成的新的生物质能源。
纤维素是由许多吡喃型D-葡萄糖基,在1,4位置上以β-苷键联结而成的天然线性高分子材料;半纤维素是不均匀聚糖,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和阿拉伯半乳聚糖等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糖基组成;木质素的成分非常复杂,是由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和对羟苯丙烷的基本结构单元组成[1]。
生物质的热化学转化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将生物质气化,使其转化成碳氢化合物;另一种是将其直接在高温下热解、高压下液化或者深度热解和抽提。
热化学转化过程包括燃烧、气化、液化和热解[2]。
1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化技术1.1燃烧燃烧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质转换方式,在一些不发达地区,人们仍在利用生物质的直接燃烧来获取能量来满足日常的生活。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热值比化石能源的热值低很多,这是由于生物质燃料的高含水率和高氧含量决定的,对于不同能源的主要化学元素组成情况如图1所示[3];燃烧热值和含水率的大小呈线性递减的关系,如图2所示[4](LHV=lower heating value,HHV=Higher heating value)。
生物质的燃烧过程可以分3个阶段:水蒸气蒸发与预热阶段、挥发燃烧阶段和固定碳燃烧阶段[5]。
为了提高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热值,可以对原料进行相应的处理:①在燃烧的水蒸气蒸发与预热阶段,加入燃料引发剂[6]、供给氧气或者增加通风量,从而降低燃料的着火点[7];②在致密成型的固体燃料中加入催化剂降低生物质原料的表面活化能,如钡剂和锰剂,同时起到消烟助燃的效果[8],此外用于煤的催化剂如K,Cu,FeCl2/FeCl3,MnO2,稀土钙钛矿型和纳米长效节煤添加剂等[9]均可以考虑到生物质能源的应用上来;③原料的蒸汽爆破可以使灰分含量和氧含量降低,增加燃烧热值,起到固碳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密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降低了灰分的熔化温度[10]。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1.气化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1.1气化发电工作原理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把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
它既能解决生物质难于燃用而又分布分散的缺点,又可以充分发挥燃气发电技术设备紧凑而污染少的优点,所以是生物质能最有效最洁净的利用方法之一。
气化发电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物质气化,把固体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二是气体净化,气化出来的燃气都带有一定的杂质,包括灰份、焦炭和焦油等,需经过净化系统把杂质除去,以保证燃气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三是燃气发电,利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进行发电,有的工艺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发电过程可以增加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生物质能利用中有别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独特方式,具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技术有充分的灵活性,由于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采用内燃机,也可以采用燃气轮机,甚至结合余热锅炉和蒸汽发电系统,所以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根据规模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发电设备,保证在任何规模下都有合理的发电效率。
这一技术的灵活性能很好地满足生物质分散利用的特点;二是具有较好的洁净性,生物质本身属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CO2、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而气化过程一般温度较低(大约在700-900oC),NOx 的生成量很少,所以能有效控制NOx的排放;三是经济性,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灵活性,可以保证该技术在小规模下有效好的经济性,同时燃气发电过程简单,设备紧凑,也使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投资更小,所以总的来说,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最经济的发电技术,综合的发电成本已接近小型常规能源的发电水平。
典型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气化发电系统流程图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装置主要由进料机构,燃气发生装置,燃气净化装置,燃气发电机组、控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六部分组成:进料机构:进料机构采用螺旋加料器,动力设备是电磁调速电机。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1.气化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1.1气化发电工作原理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把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
它既能解决生物质难于燃用而又分布分散的缺点,又可以充分发挥燃气发电技术设备紧凑而污染少的优点,所以是生物质能最有效最洁净的利用方法之一。
气化发电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物质气化,把固体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二是气体净化,气化出来的燃气都带有一定的杂质,包括灰份、焦炭和焦油等,需经过净化系统把杂质除去,以保证燃气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三是燃气发电,利用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进行发电,有的工艺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发电过程可以增加余热锅炉和蒸汽轮机。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生物质能利用中有别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独特方式,具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技术有充分的灵活性,由于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采用内燃机,也可以采用燃气轮机,甚至结合余热锅炉和蒸汽发电系统,所以生物质气化发电可以根据规模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发电设备,保证在任何规模下都有合理的发电效率。
这一技术的灵活性能很好地满足生物质分散利用的特点;二是具有较好的洁净性,生物质本身属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CO2、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而气化过程一般温度较低(大约在700-900oC),NOx 的生成量很少,所以能有效控制NOx的排放;三是经济性,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灵活性,可以保证该技术在小规模下有效好的经济性,同时燃气发电过程简单,设备紧凑,也使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比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投资更小,所以总的来说,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是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最经济的发电技术,综合的发电成本已接近小型常规能源的发电水平。
典型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气化发电系统流程图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发电装置主要由进料机构,燃气发生装置,燃气净化装置,燃气发电机组、控制装置及废水处理设备六部分组成:进料机构:进料机构采用螺旋加料器,动力设备是电磁调速电机。
生物质热解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从而减少人类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减轻化石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以保护本国的矿物能源资源,为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生物质热解是指生物质在没有氧化剂(空气、氧气、水蒸气等)存在或只提供有限氧的条件下,加热到逾500℃,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大分子物质(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成较小分子的燃料物质(固态炭、可燃气、生物油)的热化学转化技术方法。
生物质热解的燃料能源转化率可达95.5%,最大限度的将生物质能量转化为能源产品,物尽其用,而热解也是燃烧和气化必不可少的初始阶段。
1 热解技术原理1.1 热解原理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生物质在热解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热化学反应,包括分子键断裂、异构化和小分子聚合等反应。
木材、林业废弃物和农作物废弃物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在52℃时开始热解,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反应速度加快,到350~370℃时,分解为低分子产物,其热解过程为:(C6H10O5)n→nC6H10O5C6H10O5→H2O+2CH3-CO-CHOCH3-CO-CHO+H2→CH3-CO-CH2OHCH3-CO-CH2OH+H2→CH3-CHOH-CH2+H2O半纤维素结构上带有支链,是木材中最不稳定的组分,在225~325℃分解,比纤维素更易热分解,其热解机理与纤维素相似。
从物质迁移、能量传递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热量首先传递到颗粒表面,再由表面传到颗粒内部。
热解过程由外至内逐层进行,生物质颗粒被加热的成分迅速裂解成木炭和挥发分。
其中,挥发分由可冷凝气体和不可冷凝气体组成,可冷凝气体经过快速冷凝可以得到生物油。
一次裂解反应生成生物质炭、一次生物油和不可冷凝气体。
热解技术在生物质能源利用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在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显得尤为迫切。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在近年来备受关注,主要是由于其来源广泛、不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环境污染物。
但是,生物质本身的化学组成和形态复杂,难以直接利用。
因此,热解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生物质转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解技术在生物质能源利用中的应用。
第二章、热解技术的基本原理热解是指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通过高温将生物质分解成有机物、气体和炭黑的化学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生物质分子在高温下断裂,生成的低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吸收热能进一步分解。
具体来说,生物质在高温下分为三个阶段:干燥、热解和炭化。
在干燥阶段,生物质中的水分被蒸发。
在热解阶段,生物质分子断裂产生气体,液体和致密炭质,这个过程中需要吸收热能。
在炭化阶段,生物质逐渐转化成炭质产物。
总的来说,热解是将生物质在氧气条件下分解和氧化的亚化学反应,但不涉及产生化学反应的烟气和废物处理。
第三章、热解技术的类型生物质热解的类型分为常压热解和高压热解。
常压热解是将生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热解,最常见的是纤维素热解。
纤维素热解实质是通过对生物质加热产生的固相反应,将纤维素和木质素转化为固体炭和可燃气体。
高压热解则是在高压条件下进行,主要用于生产有机化学品。
在高压条件下,热裂解的分子含量更多,热效率更高。
常用的高压热解技术有气相热解、液相热解和超临界热解等。
第四章、热解技术在生物质能源利用中的应用1. 生产炭生物质炭是一个高效的生物质转化产物,具有耐火性,稳定性和碳储存能力。
在热解反应的炭化阶段,生物质逐渐转化成炭质产物。
由于生物质材料的化学性质,炭的质量往往由原料的种类和炭化温度决定。
生物质炭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玩具制造等领域。
此外,生物质炭还可以用于净化水和土壤,吸附有害气体。
2. 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学品高压热解技术可以生产大量的液体燃料和化学品。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背景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来源于太阳能转化生物质的过程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换、热化学转换和生物质气化等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 直接燃烧直接燃烧是将生物质直接燃烧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的一种利用方式这种方式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能量利用率较低生物质燃烧设备主要包括燃烧锅炉和燃烧炉2.1 燃烧锅炉燃烧锅炉是将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加热水和生成蒸汽的设备生物质锅炉通常由燃烧室、热交换器和控制系统组成燃烧室用于燃烧生物质,热交换器用于将热能传递给水,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燃烧过程2.2 燃烧炉燃烧炉是将生物质直接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加热的设备燃烧炉通常由燃烧室、热交换器和排烟系统组成燃烧室用于燃烧生物质,热交换器用于将热能传递给空气或水,排烟系统用于排放废气3. 生物化学转换生物化学转换是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的过程这种方式包括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和堆肥等3.1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厌氧消化设备主要包括消化池、发酵罐和沼气储存设备3.2 好氧消化好氧消化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有机酸的过程好氧消化设备主要包括消化池和曝气设备3.3 堆肥堆肥是将生物质在自然条件下或通过人工方法进行分解和转化的过程堆肥设备主要包括堆肥池和翻堆设备4. 热化学转换热化学转换是利用化学反应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的过程这种方式包括气化、液化和热解等4.1 气化气化是将生物质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可燃气体(如氢、一氧化碳和甲烷)的过程气化设备主要包括气化炉、净化设备和储存设备4.2 液化液化是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如生物质颗粒、生物油和生物气)的过程液化设备主要包括破碎设备、成型设备和储存设备热解是将生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可燃气体和固体燃料的过程热解设备主要包括热解炉、净化设备和储存设备5. 生物质能的应用生物质能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发电、供热、制冷、交通和农业等5.1 发电生物质发电是通过生物质锅炉或生物质气化发电设备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生物质发电厂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5.2 供热生物质供热是通过生物质锅炉或生物质燃烧炉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生物质供热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降低能源成本和环境污染5.3 制冷生物质制冷是通过生物质热能驱动制冷设备实现制冷的过程生物质制冷可以减少对电能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5.4 交通生物质交通是通过生物质燃料驱动交通工具实现运输的过程生物质交通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生物质农业是通过生物质能转化为农业产品或服务的过程生物质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以上就是关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的介绍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将不断优化和升级,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6.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虽然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6.1 挑战1.生物质资源的收集和处理:生物质资源的收集和处理成本较高,且生物质资源分散,难以大规模收集2.技术设备成本: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设备成本较高,初期投资较大3.能源转换效率:生物质能的转换效率相对较低,导致能源损失较大4.环境影响:生物质能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影响6.2 解决方案1.生物质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优化生物质资源的收集、运输和储存过程,降低成本2.技术研发:加大对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降低设备成本3.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通过改进生物质能转换工艺,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损失4.环境保护措施:在生物质能利用过程中采取污染物捕集和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7.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7.1 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未来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朝着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方向发展2.规模化应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在电力、供热、交通等领域得到规模化应用3.政策支持:政府将加大对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4.国际合作: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将不断加强,促进技术交流和产业发展7.2 发展挑战1.技术突破:要实现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市场竞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面临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竞争,需要提高竞争力3.投资融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融资渠道和投资回报成为关键问题4.政策落实:政府支持政策的落实到位与否,将直接影响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8. 结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领域面对挑战,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等途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仅展示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如需完整文章,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续写)9.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经济性分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经济性是推广和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9.1 成本效益分析1.初始投资:生物质能利用设备的初始投资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生物质资源的价格波动较小,运营成本相对较低2.运行维护:生物质能利用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维护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3.能源价格:生物质能的价格相对稳定,有助于降低能源价格风险9.2 政策经济激励1.补贴:许多国家和地区提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2.税收优惠:对生物质能利用企业实施税收减免,以鼓励生物质能的利用3.绿色信贷: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利率,支持生物质能利用项目的融资10.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市场分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市场前景广阔,需求不断增长10.1 市场需求1.可再生能源市场: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2.环保市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满足环保市场的需求3.能源安全市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有助于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10.2 市场竞争1.技术竞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是市场竞争的关键2.价格竞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价格竞争将影响市场份额3.服务竞争:优质的售后服务将有助于提高生物质能利用设备的市场竞争力11.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环境效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11.1 温室气体减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11.2 空气污染减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可以减少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11.3 资源循环利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1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实例分析12.1 生物质发电厂某国的生物质发电厂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生物质资源,通过生物质锅炉发电,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数十万吨,同时为当地提供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12.2 生物质锅炉某企业的生物质锅炉使用木材废弃物作为生物质资源,替代了传统的化石能源锅炉生物质锅炉的运行成本较低,且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数千吨12.3 生物质气化发电站某地区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站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林业副产品进行气化,生成可燃气体发电该项目的年发电量达到数百万千瓦时,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13. 总结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在未来,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生物质能资源清洁转化利用技术1. 引言1.1 概述生物质能资源清洁转化利用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旨在将生物质转化为高效能源和有价值产品,并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性的减少,生物质能资源成为了研究重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生物质能资源清洁转化利用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概述了生物质能资源的定义、类型以及其在环境和经济方面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清洁转化技术,包括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和生物质液化技术。
然后,探讨了这些技术在电力发电与热能利用、生物质平台化学品生产以及生物质燃料与交通领域应用方面的具体利用技术和应用领域。
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综述生物质能资源清洁转化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其概念和定义,分析其环境和经济意义,并详细讨论各种清洁转化技术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深入了解生物质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式,为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提供参考和启示。
2. 生物质能资源:2.1 定义和类型:生物质能资源是指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物质所构成的能源资源。
它包括固体生物质(如木材、秸秆)、液体生物质(如酒精、生物柴油)和气态生物质(如沼气、木质素气化气)。
这些有机材料主要来源于农林剩余物、农作物废弃物、农业残留物以及工业和家庭废弃物等。
2.2 资源潜力和分布:生物质能资源具有广泛的潜力和分布。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拥有丰富的农林剩余物和废弃物资源,如巴西的蔗渣、美国的玉米秸秆等。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有着大量的可利用生物质资源。
这些资源利用率低下,但潜力巨大。
2.3 环境和经济意义: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具有更低的碳排放、更少的污染排放以及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它可以减缓全球变暖、改善空气质量,并促进农林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此外,生物质能资源还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利益。
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一、生物质能转化原理生物质能是指利用有机物质(例如植物、动物废弃物、有机废水等)所蕴含的太阳能,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将其转化为高品位、高能效的能源形式。
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主要包括热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转化两种方式。
热化学转化包括燃烧、热解、气化等,生物化学转化主要包括厌氧消化、生物发酵等。
二、生物质燃烧技术生物质燃烧技术是最常见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将生物质在炉膛内进行高温燃烧,释放出的热能可用来发电或供热。
通过优化燃烧条件,可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主要为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的过程。
气化反应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
四、生物质液化技术生物质液化技术是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的一种技术,主要方法有间接液化(生物油制备)和直接液化(生物燃料乙醇制备)。
间接液化是将生物质经过热解或气化生成气体,再通过催化剂作用转化为液体燃料;直接液化则是将生物质经过化学处理,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
五、生物质热解技术生物质热解技术是在无氧或少量氧存在下,将生物质高温热解为可燃气体、液体燃料和焦炭的过程。
热解产物中,气体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液体主要成分为木焦油和木醋液,可用于化工原料或燃料。
六、生物质制氢技术生物质制氢技术是利用生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的过程。
该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发酵制氢和光合作用制氢两种方式。
生物发酵制氢是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氢气,光合作用制氢则是利用光合细菌或藻类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氢气。
七、生物燃料乙醇制备生物燃料乙醇是以淀粉、纤维素等含糖物质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工艺制备而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制备过程中,淀粉、纤维素等物质经过糖化、发酵生成乙醇,再经过蒸馏提纯得到乙醇产品。
八、生物柴油制备工艺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过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可作为柴油替代品使用的一种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