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工程连续梁连续钢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及桥梁工程方案比选

桥梁工程连续梁连续钢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及桥梁工程方案比选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 页

第一章 概述

1.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本章简介其发展:

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不少缺点:如过早地出现裂缝,使其不能有效地采用高强度材料,结构自重必然大,从而使其跨越能力差,并且使得材料利用率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所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在结构承担荷载之前,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力。这样就可以抵消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自从预应力结构产生之后,很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被预应力结构所代替。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在二战前后发展起来的,当时西欧很多国家在战后缺钢的情况下,为节省钢材,各国开始竞相采用预应力结构代替部分的钢结构以尽快修复战争带来的创伤。5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跨径开始突破了100米,到80年代则达到440米。虽然跨径太大时并不总是用预应力结构比其它结构好,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跨径小于400米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常常为优胜方案。

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起步晚,但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有了简支梁、带铰或带挂梁的T 构、连续梁、桁架拱、桁架梁和斜拉桥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

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还不到80年。但是,在桥梁结构中,随着预应力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运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连续梁和悬臂梁作比较:在恒载作用下,连续梁在支点处有负弯矩,由于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显著减小,其弯矩与同跨悬臂梁相差不大;但是,在活载作用下,因主梁连续产生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仍有卸载作用,其弯矩分布优于悬臂梁。虽然连续梁有很多优点,但是刚开始它并不是预应力结构体系中的佼佼者,因为限于当时施工主要采用满堂支架法,采用连续梁费工费时。到后来,由于悬臂施工方法的应用,连续梁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有了飞速的发展。60年代初期在中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应用了逐跨架设法与顶推法;在较大跨连续梁中,则应用更完善的悬臂施工方法,这就使连续梁方案重新获得了竞争力,并逐步在40—200米范围内占主要地位。无论是城市桥梁、高架道路、山谷高架栈桥,还是跨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都发挥了其优势,成为优胜方案。目前,连续梁结构体系已经成为预应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2 页

力混凝土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

然而,当跨度很大时,连续梁所需的巨型支座无论是在设计制造方面,还是在养护方面都成为一个难题;而T 型刚构在这方面具有无支座的优点。因此有人将两种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连续—刚构体系。这种综合了上述两种体系各自优点的体系是连续梁体系的一个重要发展,也是未来连续梁发展的主要方向。

另外,由于连续梁体系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中等跨径范围内形成了很多不同类型,无论在桥跨布置、梁、墩截面形式,或是在体系上都不断改进。在城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为充分利用空间,改善交通的分道行驶,甚至已建成不少双层桥面形式。

在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虽然也在不断地发展,然而,想要在本世纪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就必须解决好下面几个课题:

1.发展大吨位的锚固张拉体系,避免配束过多而增大箱梁构造尺寸,否则混凝土保护层难以保证,密集的预应力管道与普通钢筋层层迭置又使混凝土质量难以提高。

2.在一切适宜的桥址,设计与修建墩梁固结的连续—刚构体系,尽可能不采用养护调换不易的大吨位支座。

3.充分发挥三向预应力的优点,采用长悬臂顶板的单箱截面,既可节约材料减轻结构自重,又可充分利用悬臂施工方法的特点加快施工进度。

另外,在设计预应力连续梁桥时,技术经济指针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它是设计方案合理性与经济性的标志。目前,各国都以每平方米桥面的三材(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用量与每平方米桥面造价来表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技术经济指标。但是,桥梁的技术经济指针的研究与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三材指标和造价指标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桥址、水文地质、能源供给、材料供应、运输、通航、规划、建筑等地点条件;施工现代化、制品工业化、劳动力和材料价格、机械工业基础等全国基建条件。同时,一座桥的设计方案完成后,造价指针不能仅仅反应了投资额的大小,而是还应该包括整个使用期限内的养护、维修等运营费用在内。通过连续梁、T 型刚构、连续—刚构等箱形截面上部结构的比较可见:连续—刚构体系的技术经济指针较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连续—刚构也是未来连续体系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一座桥的设计包含许多考虑因素,在具体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综合各种因素,作分析、判断,得出可行的最佳方案。

本次设计为(70+125+7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宽为12.25m ,分为两幅,设计时只考虑单幅的设计。梁体采用单箱单室箱型截面,全梁共分80个单元,单元长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3 页

度分别有4.6m 、4.5m 、4m 、3.5m 、2m 、1.25m 、0.75m 。由于多跨连续梁桥的受力特点,支点附近承受较大的负弯矩,而跨中则承受正弯矩,则梁高采用变高度梁,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这样不仅使梁体自重得以减轻,还增加了桥梁的美观效果。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超静定结构,手算工作量比较大,且准确性难以保证,所以采用桥梁博士软件进行,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准确度也得以提高。

1.2技术标准

1、设计桥梁的桥位地型及地质图一份。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桥面宽度::2×(0.5+净—11.25+0.5)

4、抗震烈度: 7级烈度设防 5.风荷载:500Pa 6、通航要求:无

7、温度:最高月平均温度34º 最低月平均温度-3º 施工温度10º 8. 纵坡: 2% 横坡:2%

10.桥头引道填土高度:<=4米

1.3地质条件

该处地质条件较好,地面上为黄土,再往下为碎石,再往下为中砂,再往下为粉砂岩。

图1.1 地形图

1.4采用材料

混凝土:C50混凝土

混凝土桥面铺装材料:C40混凝土 预应力钢筋:270级钢绞线(15.24)

非预应力钢筋:直径≥12mm 的用Ⅱ级螺纹钢筋,直径<12mm 的用Ⅰ级光圆钢筋; 锚具:XM 锚或OVM 锚 1.5采用规范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 022-8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4 页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第二章 方案比选

2.1构思宗旨

(1)符合城市发展规划,满足交通功能需要。

(2)桥梁结构造型简洁,轻巧,反映新科技成就,体现人民智慧。 (3)设计方案力求结构新颖,保证结构受力合理,技术可靠,施工方便。 (4)与高速公路的等级和周边环境相宜。 (5)学习变截面梁桥的设计过程。

2.2比选标准

在我国,安全、经济、适用、美观是桥梁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安全尤为重要。

2.3设计方案

2.3.1设计方案一

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桥型布置图见第三章)

(1)孔径布置:70m+125m+70m ,全长265m ,宽25m ,分两幅布置。箱梁根部梁高6.5m ,跨中梁高3m ,从一号块到跨中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由桥面设有2%的横坡,2%的纵坡,其中中间标高高于两侧标高。

(2)主梁结构构造:上部结构为变截面箱梁。采用双幅分离的的单箱单室形式。主要采用高强混凝土以及大吨位预应力体系来实现主梁的轻型化。

(3)下部结构:桥墩基础是连成整体的,全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摩擦桩,桥墩为柱式墩。 (4)施工方法:

全桥整体采用悬臂节段浇筑施工法,两端桥台处使用整体现浇法。 2.3.2设计方案二

中承式拱桥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5 页

图2.1 中承式拱桥立面图

1)孔径布置:跨径50m+170m+50m ,全长270m 。桥面设有2%的纵坡,护栏采用金属制桥梁护栏。

(2)结构构造:主桥采用劲性骨架钢管混凝土结构,主跨170m ,拱圈高42.5m ,矢跨比为1/4,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拱肋截面形式采用四肢拱肋形式,这种形式强度高、质量轻、塑性好、耐疲劳。钢管采用16Mn 钢,即可采用成品无缝钢管,也可由钢板卷制加工而成。横撑钢管采用D60*12mm 与D80*12mm 钢管。 (3)主梁施工:主梁采用加劲骨架下的挂篮现浇施工。 (4)下部构造:全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摩擦桩。

(5)施工方案:岸跨及边跨采用有支架施工,主拱圈建成后,进行进行骨架下吊篮现浇施工。 2.3.3设计方案三

双塔三跨式斜拉桥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6 页

图2.2 双塔斜拉桥立面图

(1)孔径布置:跨径47.5m+170m+47.5m ,全长265m 。桥面设有2%纵坡。主梁

为连续体系,两侧边跨设有辅助墩。

(2)结构构造:桥塔采用混凝土浇筑,采用H 形桥塔,高63m ,塔墩固接,塔梁间为半漂浮体系。主桥采用钢箱梁,单箱三室,内设U 形肋、加劲肋。拉索采用双索面扇形布置,类型为PE 防护的平行钢丝索。 (3)下部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群桩基础。

(4)施工方案:主梁采用顶推施工,桥塔采用整体模板逐段提升法,拉索采用分步牵引法安装。

2.4方案比选

(1)根据设计构思宗旨,桥型方案应满足结构新颖、受力合理、技术可靠、

施工方便、造价合理的原则。以上三种方案基本都满足着一要求。

(2)

方案一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与方案二的拱桥、方案三的斜拉桥相比,具有很多优点: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能够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所以构件截面小,自重弯矩占总弯矩的比例大大下降,桥梁的跨越能力得到提高。2.与钢筋混凝土梁桥相比,一般可以节省钢材30~40%,跨径愈大,节省愈多。3.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在使用荷载下不出现裂缝,即使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常遇荷载下也无裂缝,鉴于全截面参加工作,梁的刚度就比通常开裂的钢筋混凝土梁要大。因此,预应力梁可显著减少建筑高度,使大跨径桥梁做得轻柔美观。由于能消除裂缝,这就扩大了对多种桥型的适应性,并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4. 预应力技术的采用,不但使钢桥采用的一些施工方法,如:悬臂拼装、顶推法和旋转施工法在预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7 页

应力混凝土梁桥中得到新的发展与应用,而且为现代预制装配式结构提供了最有效的接合和拼装手段。根据需要可在结构纵、横和竖向任意分段,施加预应力,即可集成理想的整体。此外还发展了逐段或逐孔现浇施工方法。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在恒载作用下,连续梁在支点处有负弯矩,由于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显著减小。6.造价低。

2.5方案确定

综上所述,根据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最终选定为本次设计的推荐方案。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总体布置

3.1桥型布置

本设计推荐方案采用三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结构,桥全长265m 。 3.1.1孔径布置

连续梁跨径布置一般以采用不等跨形式 。以三跨连续梁为例,若为三孔等跨连续梁,其中孔跨中活载正弯矩与活载负弯矩的绝对值之和(即弯矩变化峰值)与同跨简支梁弯矩相同。如果减小边跨长度,则边跨和中跨的跨中弯矩都将减小。一般边跨长度可取为中跨长度的(0.5~0.8)倍,这样可使中跨跨中弯矩不致产生异号弯矩。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连续梁的分跨问题不能够按最理想的跨长来选择,以致有些跨度过长,有些跨度过短,这时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例如,对于城市桥梁或跨线桥,有时为了增大中跨跨径,使边跨跨长与中跨跨长之比小于或等于0.3,此时边跨端支点上将出现较大的负应力,为此就要设计专门的能抵抗拉力的支座,或者在跨端部分设置巨大的平衡重来消除负应力。

从结构受力性能分析,等跨连续梁要比不等跨的连续梁差一些。但在某些条件下,特别由于施工工艺要求,也需要采用等跨布置,例如,当桥梁总长度很大,设计者决定采用顶推或先简支后连续梁施工方法时,则等跨结构受力性能较差所带来的欠缺完全可以从施工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得到补偿。所以跨湖、过海湾的长桥多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布置。

本设计推荐方案根据任务书要求以及桥址地形、地质与水文条件,通航要求等确定为70m+125m+70m 的形式。 3.1.2桥梁截面形式 (1)桥梁立面图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8 页

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受力特点来分析,连续梁的立面应采取变高度的布置为宜。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支点截面的负弯矩往往大于跨中正弯矩,因此采用变高度梁能较好的符合梁的内力分布规律。同时,采用悬臂法施工的连续梁,变高度梁又与施工时的内力状况相吻合。另外,变高度梁使梁体外形和谐,节省材料并增大桥下净空。所以从已建桥梁统计资料分析,跨径大于100m 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有90%以上是选用变高度梁。再者在恒、活载作用下,支点截面将出现较大的负弯矩,从绝对值来看,支点截面的负弯矩往往大于跨中截面的正弯矩,因此,采用变高度梁能较好地符合梁的内力分布规律,另外,变高度梁使梁体外形和谐,节省材料并增大桥下净空。

图3.1 推荐方案-连续梁桥立面图

变高度与等高度相比较,等高度梁的缺点是:在支点上不能利用增加梁高而只能增加预应力束筋用量来抵抗较大的负弯矩,材料用量多。

综上所述,推荐方案采用的是变截面预应力连续梁桥,其中箱梁根部梁高6.5m ,跨中梁高3m 。梁截面采用二次抛物线形,二次抛物线的变化规律与连续梁的弯矩变化规律基本相近。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9 页

图3.2 箱梁截面

(2)桥梁横截梁式桥横截面的设计主要是确定横截面布置形式,包括主梁截面形式、主梁间距、主梁各部尺寸;它与梁式桥体系在立面上布置、建筑高度、施工方法、美观要求以及经济用料等等因素都有关系。

在目前已建成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中,当梁桥的跨径继续增大超过60m 后,箱形截面是最适宜的横截面型式。箱型截面还有如下优点:这种闭合薄壁截面抗扭刚度很大,对于采用悬臂施工的桥梁尤为有利。同时,因其顶板和底板都有较大的面积,所以能有效的抵抗正、负弯矩,并满足配筋要求。箱形截面亦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

常见的箱形截面形式有:单箱单室、单箱双室、双箱单室、单箱多室、双箱多室等等。从对箱形截面的受力状态分析表明,单箱单室截面受力明确,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用量。一般常用在桥宽14m 左右的范围。

综上所述,根据任务书设计要求本推荐桥型方案横截面采用的是单箱单室的箱型截面。如上图:顶板厚度取30cm ;跨中处底板厚35cm ,支点处底板厚为70cm,中间底板板厚成二次抛物线性变化;跨中处腹板厚度采用50cm ,支点处腹板采用75cm ,中间腹板厚度采用二次抛物线性变化。 (3)桥梁的梁高

连续梁在支点和跨中的梁估算值:

桥型

支点梁高 (m)

跨中梁高 (m)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0 页

等高度连续梁 H =(1/15~1/30) L 常用(1/18~1/20) L 变高度(折线形)连续

H =(1/16~1/20) L h =(1/22~1/28) L 变高度(曲线形)连续

H =(1/16~1/20) L

h =(1/30~1/50) L

根据以上估算值,本推荐方案取得支点处梁高为6.5m ,跨中梁高为3m 。

3.1.3桥梁细部尺寸 (1)顶板与底板

箱形截面的顶板和底板是结构承受正负弯矩的主要工作部位。除承受竖向荷载外,还承受轴向拉、压荷载。竖向荷载是指自重、桥面活载和施工荷载。轴向荷载是指桥跨方向上,恒、活载转换过来的轴向力以及纵向和横向的预应力荷载。因此,顶板、底板除按板的构造要求决定厚度之外,还要按桥跨方向上总弯矩决定其厚度。

箱梁根部底板厚度箱梁底板厚度随箱梁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加厚至墩顶,以适应受压要求。底板除须符合使用阶段的受压要求外,在破坏阶段还宜使中和轴保持在底板以内,并有适当的富裕。一般约为墩顶梁高的1/10~1/12,或按以下推荐公式选用: 墩上底板厚度参数 式中:

—墩上底板厚度参数

—墩上梁高;

—桥面宽度;

—箱梁底板混凝土面积。

—最大跨径。

箱梁跨中底板厚度一般按构造选定,若不配预应力筋,厚度可取15~18cm ,当跨度较大,跨中正弯矩较大,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钢束或钢筋时,厚度可取20~25cm 。

当设有横向预应力筋时,顶板厚度须足够布置预应力筋的套管并留有混凝土的注入间隙。在结构设计时,尽可能用长悬臂或利用横向坡度和弯折预应力筋以调整板中横向弯矩。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1 页

本推荐设计方案底板由支点处以二次抛物线的形式向跨中变化。底板在支点处厚70cm ,在跨中厚35cm 。顶板厚30cm 。 (2)腹板

腹板的功能是承受截面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在预应力梁中,因为弯束对外剪力的抵消作用,所以剪应力和主拉应力的值比较小,腹板不必设得太大;同时,腹板的最小厚度应考虑力筋的布置和混凝土浇筑要求,其设计经验为: (1) 腹板内无预应力筋时,采用200mm 。

(2) 腹板内有预应力筋管道时,采用250—300mm 。 (3) 腹板内有锚头时,采用250—300mm 。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厚度可从跨中逐步向支点加宽,以承受支点处较大的剪力,一般采用300—600mm ,甚至可达到1m 左右。 腹板厚度也可按以下推荐公式选定。 墩上腹板厚度参数 式中:

—墩上腹板厚度;

—墩上腹板厚度总和。

—箱梁跨中梁高。

跨中腹板厚度参数 式中:

—箱梁跨中腹板厚度

—箱梁跨中腹板厚度总和。

—箱梁跨中梁高。

本推荐设计方案支座处腹板厚取75cm.,跨中腹板厚取50cm 。中间腹板厚度变化段位于10号节段。 3.1.4桥面铺装

桥面铺装:根据《桥梁工程》(上)选用10cm 厚的防水混凝土沥青作为铺装层。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2 页

桥面横坡:根据规范规定为1.5%~3.0%,取2.0%,该坡度由箱梁顶板坡度控制。 3.1.5桥梁下部结构

全桥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摩擦桩,桥墩为缘端型实体墩。 3.1.6本桥使用材料

(1)使用混凝土

箱梁采用50号混凝土,墩身采用40号混凝土,承台耳背墙、防撞护栏、采用30号混凝土。 (2)使用钢材

纵、横向预应力采用ASTMA416-92-270级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 ,直径为15.24mm ,面积139mm 2,弹性模量为1.9×105 Mpa ,采用OVM 锚具。

带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的规定、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91的规定。非预应力钢筋:直径≥12mm 的用Ⅱ级螺纹钢筋,直径<12mm 的用Ⅰ级光圆钢筋。 (3)伸缩缝

伸缩缝采用HXC-80A 定型产品 。 (4)桥梁支座

使用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盆式支座。

第四章 荷载内力计算

4.1全桥结构单元的划分

4.1.1 划分单元原则

划分单元应考虑梁的跨径、截面变化、施工方法、预应力布置等因素,单元分的越细计算的内力就越精确,一般遵从以下原则:

1.构件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变截面处;

2.不同构件的交点或同一构件的折点处;

3.施工分界线处;

4.边界或支承处;

5.所关心截面处. 4.1.2桥梁具体单元划分

本桥全长265米,全梁共分80个单元,最小的单元长度0.75米,最长的单元长度4.6米,本推荐方案桥型单元划分为2m+4.5m+2m+5×4.6m+5×4m+4×3.5m+2.5m +0.75m+2×1.25m+0.75m+2.5m+4×3.5m+5×4m+5×4.6m+2×1m+5×4.6m+5×4m+4×3.5m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3 页

+2.5m+0.75m+2×1.25m+0.75m+2.5m+4×3.5m+5×4m+5×4.6m+2m+4.5m+2m 。

图4.1 全桥单元划分示意图

4.2全桥施工节段划分

4.2.1桥梁划分施工分段原则

① 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尽量利用伸缩缝或沉降缝、在平面上有变化处以及留茬而不影响质量处。

② 分段应尽量使各段工程量大致相等,以便于施工组织节奏流畅,使施工均衡。 ③ 施工段数应与主要施工过程相协调,以主导施工为主形成工艺组合。工艺组合数应等于或小于施工段数。

④ 分段的大小要与劳动组织相适当,有足够的工作面。 4.2.2施工分段划分

全桥分段为80个单元。全桥整体采用悬臂节段浇筑施工法,两端桥台附近单元处使用整体现浇法,跨中和边跨合龙段均为预留2m 现浇段,合拢的顺序是先边跨后中跨。

具体施工分段如下:

第一施工段:浇筑墩顶0号块部分的19-24和57-62单元。 第二施工段:悬浇1号块部分的18、25、56、63单元。 第三施工段:悬浇2号块部分的17、26、55、64单元。 第四施工段:悬浇3号块部分的16、27、54、65单元。 第五施工段:悬浇4号块部分的15、28、53、66单元。 第六施工段:悬浇5号块部分的14、29、52、67单元。 第七施工段:悬浇6号块部分的13、30、51、68单元。 第八施工段:悬浇7号块部分的12、31、50、69单元。 第九施工段:悬浇8号块部分的11、32、49、70单元。 第十施工段:悬浇9号块部分的10、33、48、71单元。 第十一施工段:悬浇10号块部分的9、34、47、72单元。 第十二施工段:悬浇11号块部分的8、35、46、73单元。 第十三施工段:悬浇12号块部分的7、36、45、74单元。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4 页

第十四施工段:悬浇13号块部分的6、37、44、75单元。 第十五施工段:悬浇14号块部分的5、38、43、76单元。 第十六施工段:边跨支架现浇部分的 1-3、78-80单元。 第十七施工段:边跨合拢4、77单元。 第十七施工段:中跨合龙部分的39-42单元。

图4.2 边跨施工节段划分

图4.3 1/2中跨施工节段划分

4.3主梁内力计算

根据梁跨结构纵断面的布置,并通过对移动荷载作用最不利位置,确定控制截面的内力,然后进行内力组合,画出内力包络图。 4.3.1恒载内力计算 (1)第一期恒载

结构自重,包括混凝土、预应力钢筋的重量。 (2)第二期恒载

包括桥面系荷载 4.3.2悬臂浇筑阶段内力

浇筑14号梁单元,拼装挂蓝,悬臂浇注各箱梁梁段并张拉相应顶板纵向预应力束,悬臂浇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5 页

注结束时全桥的最大悬臂阶段恒载内力:

最大悬臂阶段累计内力表

单元 位置 轴向 (kN) 剪力-z (kN) 扭矩 (kN*m)

弯矩-y (kN*m) 5 I[4] -8781.51 -797.4 -55.59 8966.78 5 J[5] -9803.29 1108.89 -1.81 8393.76 6 I[5] -20717.77 1911.75 -78.92 17617.42 6 J[6] -22309.38 4003.83 -13.29 4561.98 18 I[17] -158409.05 1615.09 -1013.12 -111963.35 18 J[18] -159905.28 5881.58 -1009.26 -125371.03 19 I[18] -169551.75 934.55 -1307.14 -104788.15 19 J[19] -170039.82 4796.8 -1205.85 -115361.44 20 I[19] -168805.74 21187.12 -29.83 -112817.76 20 J[20] -168645.59 21980.73 -31.28 -129788.73 21 I[20] 3337.08 -1160.91 -0.3 -3962.21 21 J[21] 4501.01 107.31 -0.54 -6763.63 22 I[21] 2213.64 123.72 0.42 745.57 22 J[22] 1027.41 1391 0.88 3328.78 23 I[22] -170931.95 -21981.71 18.04 -122374.74 23 J[23] -171100.1 -21188.74 17.38 -105377.37 24 I[23] -172323.94 -4576.92 526.94 -107954.49 24 J[24] -171872.04 -714.89 625.87 -97822.72 25 I[24] -162246.37 -5675.69 376.34 -118348.68 25 J[25] -160799.04 -1409.04 376.52 -105529.34 38 I[37] -9803.34 -1107.68 1.81 8355.14 38 J[38] -8781.56 797.4 55.59 8925.94 43 I[42] -8781.56 -797.4 -55.59 8925.93 43 J[43] -9803.34 1107.68 -1.81 8355.13 57 I[56] -169551.43 934.58 -1307.14 -104777.98 57 J[57] -170039.53 4796.83 -1205.85 -115351.27 58 I[57] -168805.44 21187.12 -29.83 -112807.6 58 J[58] -168645.29 21980.73 -31.28 -129778.57 59 I[58] 3337.08 -1160.9 -0.3 -3962.21 59 J[59] 4501.01 107.31 -0.54 -6763.63 60 I[59] 2213.64 123.72 0.42 745.57 60 J[60] 1027.41 1391.01 0.88 3328.77 61 I[60] -170932.25 -21981.71 18.04 -122384.89 61

J[61]

-171100.39

-21188.74

17.38

-105387.53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6 页

62 I[61] -172324.24 -4576.89 526.94 -107964.66 62 J[62] -171872.36 -714.86 625.87 -97832.89 76 I[75] -9803.29 -1108.89 1.81 8396.05 76

J[76]

-8781.51

797.4

55.59

8968.95

(a )弯矩图

(b )剪力图

(c) 轴力图

图4.4 最大悬臂浇筑阶段内力图

4.3.3边跨合拢阶段内力

安装排架并按施工要求进行预压,现浇边跨等高粱段,达到强度要求后,浇注

边跨合龙段,张拉边跨顶、底板纵向预应力束。此时全桥恒载内力:

边跨合龙阶段累计内力表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7 页

单元 位置 轴向 (kN)

剪力-z (kN)

弯矩-y (kN*m)

1 I[1] 0.6 0 0 1 J[80] -40076.86 9891.8 -16537.25

2 I[80] -40078.54 4403.81 -16537.25 2 J[2] -44584.17 -401.01 -23749.55

3 I[2] -44556.93 -403.72 -23719.77 3 J[3] -52951.67 -956.95 -26983.5

4 I[3] -52850.14 -720.92 -21437.94 4 J[4] -53345.37 -658.23 -19548.08 18 I[17] -154064.1 -373.77 23159 18 J[18] -155728.96 3867.47 17435.86 19 I[18] -165209.4 -1020.9 37616.94 19 J[19] -165833.8 2819.48 32528.32 20 I[19] -164801.48 18813.06 35000.1 20 J[20] -164610.3

5 19602.93 19726.53 21 I[20] 3608.49 -1145.53 -2518.73 21 J[21] 4767.07 122.63 -5323.27 22 I[21] 2487.44 139.0

6 2163.42 22 J[22] 1305.42 1406.28 4714.88 23 I[22] -167971.53 -20082.6 -23309.96 23 J[23] -168162.68 -19292.5 -7672.74 24 I[23] -169224.3

7 -2972.36 -10195.59 24 J[24] -168690.34 873.44 -4418.56 25 I[24] -159186.09 -4042.52 -24660.93 25 J[25] -157642.37 206.12 -17946.71 3

8 I[37] -9601.14 -1108.23 8128.98 38 J[38] -8665.32 786.85 8807.78 43 I[42] -8665.32 -786.85 8807.78 43 J[43] -9601.14 1108.23 8128.98 57 I[56] -166408.84 -657.52 -11263.58 57 J[57] -166977.54 3188.63 -17477.66 58 I[57] -165905.83 19290.8

9 -14987.65 58 J[58] -165722.85 20081.62 -30597.95 59 I[58] 3607.76 -1172.33 -2552.18 59 J[59] 4767.03 95.83 -5325.3 60 I[59] 2487.4 112.26 2161.4 60 J[60] 1306.08 1379.48 4744.25 61 I[60] -166854.77 -19609.03 26649.26 61

J[61]

-167054.05

-18819.8

41953.54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8 页

62 I[61] -168076.85 -2608.71 39448.94 62 J[62] -167486.56 1231.29 44112.98 77 I[76] -53141.55 629.96 -18779.69 77 J[77] -52628.89 682.14 -20579.38 78 I[77] -52729.36 918.12 -26092.02 78 J[78] -44534.18 -108.28 -22181.61 79 I[78] -44560.79 -111.04 -22210.79 79 J[81] -40281.33 -5308.63 -13480.76 80 I[81] -40279.6 -10792 -13480.76

80

J[79]

0.51

0 0

(a )弯矩图

(b )剪力图

(c )轴力图

图4.5 边跨合龙阶段累计内力图

4.3.4中跨合拢阶段内力

拼装中跨合龙吊架,焊接合龙段骨架,绑扎合龙段钢筋,浇注中跨合龙段,张拉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9 页

中跨底板纵向预应力束和剩余次中跨底板纵向预应力束。中跨合龙完成后的全桥恒载内力:

中跨合拢阶段累计内力表

单元 位置 轴向 (kN)

剪力-z (kN)

弯矩-y (kN*m)

1 I[1] 0.6 0 0 1 J[80] -39894.7

2 9846.95 -16469.74 2 I[80] -39897.37 5083.6 -16469.7

3 2 J[2] -44240.87 294.92 -24587.08 3 I[2] -44164.41 287.36 -24508.83 3 J[3] -52283.7

4 -242.9

5 -30612 4 I[3] -52039.89 -248.69 -24979.58 4 J[4] -52500.07 -175.6

6 -24015.76 19 I[18] -165525.04 -802.56 19065.55 19 J[19] -166139.51 3036.28 13388.14 20 I[19] -165086.31 19058.36 15867.13 20 J[20] -164904.11 19848.23 435.63 21 I[20] -161727.73 19837.14 -23879.26 21 J[21] -161177.89 21079.08 -51055.31 22 I[21] -163392.32 -22036.33 -44236.54 22 J[22] -163926.45 -20795.33 -15907.41 23 I[22] -167114.03 -20806.5 8803.34 23 J[23] -167288.81 -20017.33 24932.66 24 I[23] -168419.13 -3778.69 22409.88 24 J[24] -167779.8

7 53.83 29889.26 39 I[38] -62442.82 -537.42 -475.05 39 J[39] -62250.55 -224.5

8 133.31 40 I[39] -62336.6 -224.8 15.37 40 J[40] -62199.6

9 2.02 291.62 41 I[40] -62199.69 2.02 291.62 41 J[41] -62309.5 228.72 54.77 42 I[41] -62223.51 228.5 172.62 42 J[42] -62355.1 541.11 -348.21 58 I[57] -165049.88 20019.73 17427.83 58 J[58] -164883.15 20809.56 1322.04 59 I[58] -161707.54 20798.47 -22990.78 59 J[59] -161183.62 22040.38 -51290.33 60 I[59] -163398.35 -21082.7 -44470.93 60

J[60]

-163958.42

-19841.65

-17255.68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20 页

61 I[60] -167146.97 -19852.82 7457.82 61 J[61] -167337.25 -19063.59 22918.67 77 I[76] -52313.64 149.31 -23223.4 77 J[77] -51836.58 211.91 -24104.23 78 I[77] -52077.64 206.03 -29704.31 78 J[78] -44149.07 -795.3 -22976.76 79 I[78] -44224.03 -803.13 -23053.07 79 J[81] -40099.86 -5984.32 -13436.73 80 I[81] -40097.05 -10744.57

-13436.74

80 J[79]

0.51

(a )弯矩图

(b )剪力图

(c )轴力图

图4.6 中跨合拢阶段累计内力图

4.3.5桥面铺装阶段内力

桥面铺装、等桥面系安装完毕大桥建成后的全桥恒载内力:

桥面铺装阶段累计内力表

连续梁桥设计毕业设计

连续梁桥设计毕业设计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桥梁概述.................................................... 第二节方案比选 (3) 一、比选方案的主要标准.......................................... 二、方案编制.................................................... 第二章结构尺寸拟定............................................... 第一节结构尺寸拟定 (7) 一、桥梁横向布置................................................ 二、细部尺寸.................................................... 第二节截面几何特性................................................ 一、毛截面面积 ................................................. 二、惯性矩及刚度参数 ........................................... 第三章主梁内力计算............................................... 第一节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第二节恒载内力计算................................................ 一、单元化分.................................................... 第三节活载内力计算................................................ 一、冲击系数()u+1的计算......................................... 二、活载布载 (20) 第四章次内力计算 ................................................. 第一节基础位移引起的次内力计算.................................... 第二节温度应力引起的次内力计算. (24) 第三节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次内力计算.............................. 第五章作用效应组合Ⅰ............................................. 第一节承载力极限状态作用效应组合 (28) 第二节正常使用状态作用效应组合.................................... 第六章预应力筋的估算............................................. 第一节计算原理....................................................

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五跨等截面连续梁桥)

1 设计基本资料 1.1 概述 跨线桥应因地制宜,充分与地形和自然环境相结合。跨线桥的建筑高度选取除保证必要的桥下净空外,还需结合地形以减少桥头接线挖方或填方量,最终再谈到经济实用的目的。如果桥两端地势较低,主要采用梁式桥;略高的则主要采用中承式拱肋桥;更高的则宜采用斜腿刚构、双向坡拱等形式。在桥型的选择时,一方面从“轻型”着手,以减少圬工体积,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的资源材料条件,以满足就地取材的原则。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高速公路跨线桥将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将会带来“点石成金”的效果。高速公路上跨线桥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桥型本身具有的曲线美,能够与周围环境优美结合。 茶庵铺互通式立体交叉K65+687跨线桥,必须遵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同时应充分考虑建造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1.1设计依据 按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地质断面图进行设计。 1.1.2 技术标准 (1)设计等级:公路—I级;高速公路桥,无人群荷载; (2)桥面净宽:净—11.75m + 2×0.5 m防撞栏; (3)桥面横坡:2.0%; 1.1.3 地质条件 桥址处的地质断面有所起伏,桥台处高,桥跨内低,桥跨内工程地质情况为(从上到下):碎石质土、强分化砾岩、弱分化砾岩,两端桥台处工程地质情况为:弱分化砾岩。 1.1.4 采用规范 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 022-2004 《公路砖石及砼桥涵设计规范》;

连续刚构桥毕业设计

目录 1 方案拟定及比选 (1) 1.1工程建设背景介绍 (1) 1.2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1) 1.3设计方案介绍 (1) 1.3.1 设计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1) 1.3.1 设计方案二——独塔斜拉桥 (2) 1.4比选结果 (2) 2 桥梁结构主要尺寸拟定 (3) 2.1主跨跨径及截面尺寸的拟定 (3) 2.1.1 主跨跨径拟定 (3) 2.1.2 顺桥向梁的尺寸拟定 (3) 2.1.3 横桥向的尺寸拟定 (3) 2.2材料规格 (4) 3 模型建立 (5) 3.1结构单元划分 (5) 3.1.1 划分原则 (5) 3.1.2 划分结果 (5) 3.2施工过程模拟 (5) 3.3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9) 4 全桥内力计算 (12) 4.1计算参数 (12) 4.2内力计算 (12) 4.2.1 自重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2) 4.2.2 二期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4) 4.2.3 墩台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次内力计算 (15) 4.2.4 温度对结构的影响 (16) 4.2.5 混凝土徐变、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21) 4.2.6 活载内力计算 (23) 4.3作用效应组合 (29) 4.3.1 作用 (29) 4.3.2 组合原理及规律 (29) 4.4施工阶段分析 (33)

5 预应力钢束设计及截面特性计算 (36) 5.1按构件正截面抗裂性要求估算预应力钢筋数量 (36) 5.2预应力筋估算结果 (37) 5.3换算截面几何特性值计算 (39) 6 预应力损失计算 (42) σ (42) 6.1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1l σ (44) 6.2.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2l σ (45) 6.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预应力筋和台座之间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3l σ (45) 6.4.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4l σ (46) 6.5由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的终极值 5l σ (47) 6.6由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6l 6.7有效预应力计算 (48) 7 截面验算 (49) 7.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49) 7.1.1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弯验算 (49) 7.1.2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剪验算 (55) 7.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60) 7.2.1 使用阶段正截面压应力验算: (60) 7.2.2 施工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61) 7.2.3 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 (62) 7.2.4 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验算 (62) 7.2.5 变形验算 (62) 参考文献 (64) 致谢 (65) 附表 (66) 附件 (85) 开题报告 (85) 外文文献原文及译文 (85)

桥梁工程连续梁连续钢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及桥梁工程方案比选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55 页 第 1 页 第一章 概述 1.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本章简介其发展: 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不少缺点:如过早地出现裂缝,使其不能有效地采用高强度材料,结构自重必然大,从而使其跨越能力差,并且使得材料利用率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所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在结构承担荷载之前,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力。这样就可以抵消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自从预应力结构产生之后,很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被预应力结构所代替。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在二战前后发展起来的,当时西欧很多国家在战后缺钢的情况下,为节省钢材,各国开始竞相采用预应力结构代替部分的钢结构以尽快修复战争带来的创伤。5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跨径开始突破了100米,到80年代则达到440米。虽然跨径太大时并不总是用预应力结构比其它结构好,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跨径小于400米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常常为优胜方案。 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起步晚,但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有了简支梁、带铰或带挂梁的T 构、连续梁、桁架拱、桁架梁和斜拉桥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 虽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还不到80年。但是,在桥梁结构中,随着预应力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运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连续梁和悬臂梁作比较:在恒载作用下,连续梁在支点处有负弯矩,由于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显著减小,其弯矩与同跨悬臂梁相差不大;但是,在活载作用下,因主梁连续产生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仍有卸载作用,其弯矩分布优于悬臂梁。虽然连续梁有很多优点,但是刚开始它并不是预应力结构体系中的佼佼者,因为限于当时施工主要采用满堂支架法,采用连续梁费工费时。到后来,由于悬臂施工方法的应用,连续梁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有了飞速的发展。60年代初期在中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应用了逐跨架设法与顶推法;在较大跨连续梁中,则应用更完善的悬臂施工方法,这就使连续梁方案重新获得了竞争力,并逐步在40—200米范围内占主要地位。无论是城市桥梁、高架道路、山谷高架栈桥,还是跨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都发挥了其优势,成为优胜方案。目前,连续梁结构体系已经成为预应

桥梁方案比选

桥梁方案比选 1.比选原则 本设计桥梁的形式可考虑简支梁桥、拱桥、钢桥三种形式。从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以及占地与工期多方面比选。比选原则: (1)实用性。桥梁必须实用,要有足够的承载力。能保证行车的畅通、舒适和安全。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今后的发展。要能满足交通运输本身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支援农业等等。 (2)安全性。桥梁的设计要能满足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受力需要,能够保证其耐久性和稳定性以及在特定地区的抗震需求。 (3)经济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经济性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能够满足桥两个方面需求的情况下要尽量考虑是否经济,是否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 (4)美观性。在桥梁设计中应尽量考虑桥梁的美观性。桥梁的外形要优美,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合理的轮廓是美观的主要因素。 (5)环保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领域,一个工程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在保证顺利工的前提下要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上述原则,对桥梁作出综合评估。 2.方案 方案一: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桥,跨径组成为(5×32m),全桥长160m。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变截面箱形梁,其主要特点为受力明确、没有多余约束,支座位移对结构内力没有影响、支座反力仅有竖向力,没有水平力;结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跨中弯矩最大,挠度曲线为抛物线形式,支座处剪力最大,弯矩为0。构造简单、易于标准化设计,易于标准化工厂制造和工地预制,易于架设施工、维修和更换。

图1 简支箱梁桥方案图(单位:cm) 方案二:中承式拱桥方案,跨径组成(30.5+99+30.5)m,全桥长160m不等跨钢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桥。拱肋轴线采用悬链线性,拱肋外形为等截面结构,中承式自锚结构,钢管拱肋。由于桥面位置在拱的中部穿过,可以随引桥两端接线所需的高度上下调整,所以适应性强。钢管混凝土结构中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使钢管内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采用塔架斜拉锁法施工。 拱桥的静力特点是,在竖直何在作用下,拱的两端不仅有竖直反力,而且还有水平反力。由于水平反力的作用,拱的弯矩大大减少。如在均布荷载q 的作用下,设计得合理的拱轴,主要承受压力,弯矩、剪力均较小,故拱的跨越能力比梁大得多。由于拱是主要承受压力的结构,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抗拉性能较差、抗压性能较好的石料,混凝土等来建造。 图2 拱桥方案图示(单位:cm) 方案三:采用铁路连续钢箱梁桥,跨径组合为(52+56+52)m,全长160m。结构

连续刚构桥梁方案比选(原创、优秀)

1.1 方案比选 1.1.1 工程概况 (一) 主要技术指标: (1)孔跨布置:见”分组题目”。 (2)公路等级:一级。 (3)荷载标准:公路I 级,人群荷载3.5kN/m 2 (4)桥面宽度:桥面宽度20.5m ,即净2?7.5m(车行道)+1.5m(中央分隔带)+2 ?2.0m(人行道和栏杆) (5)桥面纵坡:0%(平坡);桥轴平面线型:直线 (6)该地区气温:1月份平均6℃,7月份平均30℃。 (7)桥面铺装:铺装层为10cm 防水混凝土,磨耗层为8cm 沥青混凝土。 (二)材料规格 (1) 梁体混凝土:C50混凝土; (2) 桥面铺装及栏杆混凝土:C40级混凝土; (3) 预应力钢筋及锚具: 主梁纵向预应力钢筋可选用 715.24,915.24,1215.24,1915.24j j j j φφφφ----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115.24j φ-公称断面面积为2140.00mm ),1860MPa b y R =,1488MPa y R =,对应锚具分别为YM15-7,YM15-9,YM15-12,YM15-19;对应波纹管直径分别为(内径) 70,80,85,100mm φφφφ(外径比同径大7mm )。 主梁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32φ冷拉IV 级钢筋,735MPa b y R =(冷拉应力),550MPa y R =;对应锚具为M343?(螺距);对应孔道直径43φ,锚垫板边长140mm a =,相邻锚板中心距离不小于15cm 。 (三)河床横断面 河 床 横 断 面

(四)工程地质条件 大桥位于江心洲西侧及附近水域,其中0+250~0+532地面高程为 3.8~4.20米,低潮时为陆地,高潮时被水淹没;0+542,0+614位于水中,地面高程为-0.18~-3.63米,钻孔揭露表明,桥位覆盖层厚43.00~50.10米,主要为中密细、中砂层,其中0+322~0+614下部分布有厚18.60~21.15米的密实卵石土层。下附基岩全、强分化层均很发育,厚22.75~34.10米,其中0+532,0+614具有不均匀分化现象,全、强风化花岗岩中在高程-64.00~-75.50米间分布有厚0.95~4.70米的微风化花岗岩残留体。微风化基岩面变化很大,在-62.12~-82.03米间,基岩主要为灰白色中粗粒花岗岩、花岗斑岩,微风化基岩岩质坚硬,呈块状~大块状砌体结构,为主墩桩基良好的持力层。基础设计时宜采用微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桩端进入微风化基岩一定深度。

等截面连续梁桥计算书优秀毕业设计

1.桥式方案比选 1.1方案比选考虑的因素 在桥梁方案比选中,要注意下列四项标准:安全、功能、经济与美观,其中以安全和经济为重。至于桥梁美观,要视经济与环境条件而定。 (1)实用、安全 首先由足够的承载力,保证各施工阶段的安全、也要保证正常使用阶段行车的畅通、舒适、安全;既满足当前的需要,有考虑今后的发展;既满足交通运输本身的需要,有考虑支援农业,通航河还要满足航运需要。 (2)经济 进行全寿命经济分析,设计施工阶段要保证上下部的总造价最低,还要考虑正常使用阶段的维修加固。 但是经济必须以保证实用、安全为前提的。 (3)美观 合理的轮廓是美观的主要因素,要在保证安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桥梁结构有优美的外形,并与周围环境协调。 1.2桥型比选

表1-1 桥梁方案比选表

2 工程概况 图2-1桥型布置(1:600) 该桥位于某二级公路,规划河道宽度100m。设计桥梁与河道正交,设计速度80km/h,双向四车道。分左右幅,均采用30+40+30m、全现浇、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桥面横坡为 1.5%。下部结构采用实体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3 设计规范与标准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 4 技术标准及技术条件 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桥梁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1.桥型方案比选 (3) 1.1 桥梁总体规划原则 (3) 1.2 方案比选 (3) 1.2.1 桥梁形式的比选 (3) 1.2.2 桥梁截面形式的比选 (5) 1.2.3 桥墩方案的比选 (5) 2.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7) 2.1 桥面净空 (7) 2.2 技术标准 (7) 2.3 桥面铺装 (7) 2.4 地质条件 (7) 3.上部结构尺寸拟定及内力计算 (8) 3.1 概述 (8) 3.1.1 主跨径的拟定 (8) 3.1.2 主梁尺寸拟定(跨中截面) (8) 3.2 桥梁设计荷载 (8) 3.2.1 主梁内力计算 (9) 3.2.2 活载作用下内力求解 (11) 3.2.3 荷载组合 (23) 4.预应力筋的设计与布置 (26) 4.1 纵向预应力筋的设计与布置 (26) 4.1.1 纵向预应力钢筋设计计算 (26) 4.1.2 纵向预应力钢筋弯起设计 (28) 4.2 主梁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30) 5.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32) 6.预应力损失计算 (35) 6.1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σL1 (35) 6.2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引起的应力损失σL2 (35) 6.3 钢筋与台座之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3 (36) 6.4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σL4 (36) 6.5 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σL5 (37) 6.6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σL6 (37) 7.主梁应力、挠度验算 (40) 7.1 预加应力阶段的正截面应力验算 (40) 7.1.1 短暂状态的正应力验算 (40) 7.1.2 持久状态的正应力验算 (41) 7.1.3 使用阶段的主应力的验算 (41) 7.1.4 非预应力筋计算 (43) 7.1.5 斜截面抗剪性验算 (43) 7.2 抗裂性验算 (44) 7.2.1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的正截面抗裂验算 (44) 1

连续梁桥优秀毕业设计

连续梁桥优秀毕业设计 连续梁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它广泛应用于公路和铁路交通中。作为一项 重要的工程设计,连续梁桥的优秀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程师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设计原理、结构优化以及材料选取等方面,探讨连续梁桥优秀毕业设计。 首先,连续梁桥的设计原理是关键。连续梁桥是由多个连续支座支撑的梁段组成,通过连续性的布置实现跨越较大距离的桥梁结构。在毕业设计中,工程师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桥梁的跨度、荷载要求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结构 设计。通过合理的设计原理,可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结构优化是连续梁桥优秀毕业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 需要考虑桥梁的结构形式、桥墩的布置以及梁段的尺寸等因素。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桥梁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同时,结构优化还可以 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确保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材料选取也是连续梁桥优秀毕业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在设计过程中,工 程师需要根据桥梁的跨度、荷载要求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桥梁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等。通过合理的材料选取, 可以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此外,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也是毕业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桥梁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桥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 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运输和安装等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 合理的施工过程,可以提高桥梁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最后,连续梁桥的监测和维护也是毕业设计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在桥梁的使

用过程中,工程师需要定期对桥梁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监测和维护,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连续梁桥优秀毕业设计需要考虑设计原理、结构优化、材料选取、施工过程以及监测和维护等方面。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设计出稳定、安全、经济、耐久的连续梁桥。在毕业设计中,工程师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展现出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连续梁桥的优秀毕业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工程师的专业水平,也能够为社会交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土木道桥毕业设计—连续梁桥

土木道桥毕业设计—连续梁桥

土木道桥毕业设计—连续梁桥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上海市长樱路桥设计,内容含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等,本设计为城 市桥梁,桥梁全长90米,桥宽24米,城市A级设计荷载。 结构设计与计算内容包括:桥梁结构设计方案比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 力分析、内力组合及变形验算;主梁截面设计及构造措施及墩桩基础设计。 图纸内容及要求包括:15~18张图纸(其中一半为CAD计算机绘图),包括 总平面图(包括桥梁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桥面结构布置图、桥 梁一般构造图、钢筋配置图、桥梁墩台一般构造图钢筋构造图等。 论文设计说明书包括任务书、中、外文摘要、目录、文献综述、、结构设计计 算书、英文资料翻译等内容(15000字以上,含图表等)。学生在设计

过程中必须 熟练掌握AUTOCAD 进行计算机绘图,在专业英语方面要求完成中英文摘要300字, 在设计过程中应参考设计规范、手册、教科书以及最新的文献不少于10篇, 论文设计说明书包括:任务书、中、外文摘要、目录、文献综述、建筑设计说 明书、结构设计计算书、英文资料翻译等内容。 指导教师签字: 共 175 页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连续T型梁桥,桥梁全长为90m,分为三跨,标准跨径为30m。桥面总宽24m,分为两幅桥,中间间隔0.5m,设计荷载标准为:城市-A级。 本毕业设计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1.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需着重完成:桥梁的总体规划,初步拟定桥梁结构的主要尺寸、估算工作数量。 2.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大体上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在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拟定细部构造和尺寸;(2)分组

道路与桥梁专业毕业设计桥梁方案比选

第二章桥式方案比选 2.1概述 随着桥梁理论的不断成熟,在桥梁设计中要求桥的适用性强、舒适安全、建桥费用经济、科技含量高。对建在城市中的桥梁还特别注重美观大方。由此,对于一定的建桥条件,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可能会作出基于基本要求的多种不同设计方案,只有通过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比较才能科学的得出完美的设计方案。 在方案比较中主要任务:一是拟定桥梁图式,二是编制方案,三是技术经济比较和最优方案的选定。编制设计方案,通常是从桥梁分孔和拟定桥粱图式开始。对一般的大跨度桥梁,依据以往的设计经验,主跨与边跨的比值有一个范围,再由此选定可能实现的桥型图式。编制方案中,主要指标包括:主要材料(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砼)用量、劳动力数量、全桥总造价(分上、下部结构列出)、工期、养护费用、运营条件、有无困难工程、特种机具。其目的在于为每个桥式提供全面的技术经济指标,以便相互比较,科学的从中选定最佳方案。 在编制方案中要拟定结构主要尺寸,并计算主要工程量。有了工程量,采取相应的材料和劳动力定额以扩大单价,就可以确定全桥造价。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比较要全面考虑上述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每一方案的有缺点,最后选定一个最佳的推荐方案。 按桥梁的设计原则、造价低、材料省、劳动力少和桥型美观的应是优秀方案。但当技术因素或是使用性质候特殊要求时就另当别论,注重考虑设计的侧重点。技术高,造价必然会高,个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在比较时必须从任务书提出的要求以及地形资料和施工条件,找出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所在,分清主次。 在对本桥的设计中,该桥的主要功能是跨越外环线,增加道路通行能力,此外该桥还将跨越外环河以及大沽排污河,针对其主要功能以及桥梁的实用性,将主要对跨越外环线进行方案斟酌,选定三种桥式分别是: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斜拉桥 2.2 各种设计桥式特点 方案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一、桥型优势: 在40~200m的跨径范围内,与其它结构体系比较,常成为最佳的桥型方案;预应力砼充分发挥了高强材料的特性,具有可靠强度、刚度以及抗裂性能;结构在车辆运营中噪音小,维修工作量小;其施工方法已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工期短效益明显;伸缩缝少,行车舒适,满足高速行车的要求;再用滑动支座时,连续长度可增大;温度、砼收缩徐变产生的附加内力较小,且全桥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连续梁内力的分布较合理,其刚度搭,对活载产生的动力影响较小;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变形也是最小的,连续梁超载时有可能发生内力重分布,提高梁部结构的承载力;此外除动墩外,连续梁的桥墩及基础尺寸都可以做得小些。

PPT桥梁工程毕业设计桥梁方案比选

桥型方案比选 1. 构思宗旨 (1)符合发展规划,满足当地快速发展的经济的交通需要,分孔分跨与原桥位错开。 (2)桥梁结构造型简洁、轻巧,不与原桥型相似,形成当地一道新的风景线,以体现当地的经济发展实力,和现代建桥风格,国家的建桥水平。 (3)设计方案力求结构新颖,尽量采用新式桥型,既要满足美观要求,又要是受力合理,结构力线鲜明,轻盈可靠且施工方便。 2. 比选标准 主要依据安全、功能、经济和美观。其中以安全和经济为重。至于桥梁美观,要视经济与环境条件而定。 3. 比选方案 3.1 比选方案一:双塔斜拉桥方案 (1)孔径布置:跨径 70+200+3×428+200+70(米),全长1824米。此桥面较宽,采用3%横坡;护栏采用金属制桥梁护栏(D>=25cm);其桥梁结构纵横端面、桥宽及桥面横坡布置如图1。 (2)结构构造: 1)主梁:主梁采用分幅形式,单幅主梁为抗风性能好、整体性强、造型美观的封闭式流线形钢箱梁,两幅主梁中心间距30m,净距9.8m。箱梁外侧设置风嘴,内侧设置斜拉索检修道。梁高4.0m,单幅梁宽24m,两幅梁总宽55.6m(含风嘴及拉索检修道)。全桥每隔60m设置一道3m宽的箱形横梁,箱形横梁之间对应横隔板位置设置一道工字形小横梁。 2)索塔:独柱型索塔总高度为169.964 ~173.174 m。为增加索塔景观效果,索塔顶部设置塔冠,高9.00m。根据受力和总体刚度需要,索塔设置箱形断面“X”型支承托架。 3)斜拉索:索塔采用扇形布置,每个索面张拉11对拉索,索距10m,采用密索布置,斜拉索为四索面,采用1670MPa平行钢丝,塔端和梁端均采用钢锚箱构造。张拉端设在梁端。在塔端四索面共用一个锚箱。 4)过渡墩与辅助墩均采用独柱型墩身,墩顶设横梁的T字形结构,以提高抗船撞能力和景观效果。墩身断面为设倒角的矩形空心断面。承台采用对水流适应性较强的带圆端的矩形承台,承台顶面设计标高为-4.5m,辅助墩承台平面尺寸24.7×15.8m,厚度4.0m,圆端半径7.9m。每个承台下设10根D2.5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90m;过渡墩承台平面尺寸24.7.2×15.8m,厚度4.0m,圆端半径7.9m。每个承台下设10根D2.5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95m。 5)顶帽:30号钢筋混凝土及30号混凝土; 墩身:30号混凝土; 承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辅助顿承台:尺寸:2400×600×200(厘米);主塔承台:尺寸:2400×600×500(厘米);承台内布置构造钢筋和局部承压钢筋。 6)索塔基础采用对水流适应性较强的圆形承台,承台顶面设计标高为-4.5m。

公路桥梁毕业设计方案比选

公路桥梁毕业设计方案比选 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 该方案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为主体结构。其主要优势在于强度高, 耐久性好,施工简单快捷。在建桥过程中,可以利用现浇预应力箱梁技术,进行模块化施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 该方案的桥梁设计采用了连续梁设计,利用预应力技术将桥梁各个构 件预制成一体,然后进行现场预应力张拉,增强了桥梁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减小结构变形,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增强桥梁的整体 稳定性。 在材料选用方面,该方案主体结构材料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 凝土具有高强度、抗裂性好、耐久性强等优点,能够满足大跨度桥梁的要求。而桥墩和桥台可以选用普通混凝土,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经济性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周期较短,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而且该桥梁设计的寿命长,使用寿命可达到100年以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维护和修复的费用。 施工可行性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施工相对简单,只需要进行 模块化预制,然后在现场进行预应力张拉即可。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长期 缝隙控制,确保桥梁的整体稳定性。 方案二:钢管混凝土拱桥 该方案选用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主体结构。钢管混凝土拱桥在中小跨度 桥梁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优势,在结构性能、施工技术和经济性方面都有较 好的表现。

该方案的桥梁设计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形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较好的刚度和抗震性能,能够有效承担荷载,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材料选用方面,该方案主体结构材料选用了钢管和混凝土。钢管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和抗腐蚀性能,可以提供较强的桥梁强度和稳定性。而混凝土可以起到保护钢管的作用,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经济性方面,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尤其适用于中小跨度桥梁。而且该方案的施工周期较短,可以减少施工成本,降低投资风险。 施工可行性方面,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相对简单,可以采用预制块进行施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而且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根据结构设计、材料选用、经济性、施工可行性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我认为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更加具备优势,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施工可行性。但是,对于具体项目来说,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优化设计。

桥梁方案比选

桥梁方案比选 第二章方案比选 2.1. 初选方案(各个方案布置图见附图): 在桥梁方案比选中,要注意以下四项主要标准:安全、功能、经济与美观。其中以安全与经济为重。过去对桥下的功能重视不够,现在由于航运事业的发展,需要十分重视桥下的通航净空。至于桥梁美观,要视经济与环境条件而定。 根据蒋笪大桥桥址处的地形、地貌、工程地址、施工条件,提出了以下三种初步设计方案: (1)下承式系杆拱桥 桥梁净跨78.2m,计算跨径80m,桥面宽度8.3m (380+270+3500+3500+270+380),采用1.5%的横坡,通过横梁高度调整横坡, 桥梁纵向为凸曲线,拱轴线是二次抛物线, 2 64,/ z x L =ξξ=,钢管拱肋的共轴 系数m=1.0,失跨比1/5,失高?=16m。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型梁桥 主桥采用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跨径定为80

米,边跨为主跨的0.50.8倍,采用50米,满足要求,主梁采用变截面箱型截面。 (3)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 主桥采用三跨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主跨径为78米,边跨为47米,主梁采用变截面箱型截面,桥墩采用实体式桥墩,它具有坚固耐久、施工简易的优点,但是工程量较大、自重大。 2.2. 方案比较: 但是养护较麻烦,有伸缩缝,行车条件较差,养护很复杂桥面连续,无伸缩缝, 行车条件好,养护也 容易 好;桥面平整度易受 悬臂挠度影响,行车 条件较差,主桥每孔 有两道伸缩缝容易损 坏 经济性高桥施工难度较 大,比较危险,要专 门

的施工机械与器 具,需大型设备; 施工过程所需技术支持较多,相对耗资比较多需要的机具少, 无需大型设备,可充 分降低施工成本; 所用材料普通, 价格低,但是支座相 对较多,成桥后的支 座维护费用比较多 工艺要求较严 格,主桥上部构造除 用挂蓝施工外,挂梁 需另搞一套安装设 备; 混凝土用量少,但钢 筋的用量较大,基础 的造价也较高 美观性拱的弧形美丽动 人,给周围增添了不 少景色 没有拱桥那样动

桥梁设计方案比选

第一部分东青高速公路小清河桥设计 1.1 概述 桥梁方案比选应综合考虑梁的受力特点,建桥材料,适应跨度,施工条件,经济安全等方面来综合比较,最终选定一种构造合理造价经济的优美适用的桥型。 (1)认真贯彻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及国家和部门颁布的标准,规范和办法; (2)适用安全耐久,保养维修方便,行车舒适;(3)技术先进可靠,施工方便,快捷,便于工厂化生产,标准化施工,确保施工周期; (4)经济上合理适度,上,下部工程投资适当,节省投资; (5)充分考虑提防要求,满足江堤要求防线和跨度的净空需求; (6)尽量减拆迁,改线的工程量少,降低投资; 1.3考虑因素 桥址位于位于野外一般区,ⅰ类环境条件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桥位属斜坡浅丘及河流阶地。拟建场地的地层主要为志留系粉砂页岩,的陡坡为全新堆积地层。该桥为双向两车道公路桥,桥梁为直线桥梁,规划桥梁净宽为9米。 1.4比选方案简介 根据桥位区水文,气象,地质,防洪等建设条件,结合桥梁建设工期,施工条件,桥面宽度,景观要求等实际情况。适宜的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桥,预应力空心板桥,钢筋混凝土拱桥。 方案一: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桥 该桥采用单跨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桥面净宽为-11+2x0.5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6片梁,主梁间距2.0米,其中预制梁宽为1.6米,翼缘板中间接缝宽度为0.4米,根据一般中等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高跨比可取为11—,则跨径为30米时,设计所采用梁1618 高为2.5米,梁肋宽度为20cm,梁肋下部呈马蹄形,加宽时,横隔梁延伸延伸至马蹄加宽处,横隔梁的宽度为12—16米,并做成是上宽下窄和外宽内窄的楔形,上宽为16厘米,下宽为14厘米,翼板的厚度应满足强度和构造的最小尺寸要求。翼缘和梁肋衔接处的厚度应不小于主梁高度的1 10,则梁的高度为2.5米,根据预应力t梁的尺寸,翼缘 根部的厚度取其为21厘米,端部一般不小于10厘米,取其为15厘米。马蹄宽度取为梁肋宽度的2—4倍,根据t型梁基本尺寸,取其马蹄宽度为42厘米,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6厘米。马蹄全宽部分高度加1 2 斜坡区高度约为(0.15—0.20),且斜坡宜陡于45度,所以当斜坡的坡脚取为60度是,马蹄全宽部分高度41厘米,斜坡区高度为18厘米,横隔梁的高度应延伸至马蹄加宽处,则根据计算取其高度为2.1米,横隔梁间距为7.828.桥面设有1.5%的双向横坡,由改良做成斜面坡找平来实现。预应力简支梁桥的特点: 1.简支梁桥属于单孔静定结构,它受力明确,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结构内力系受外力影响,能适应在地质条件差的桥位上建桥。 2.在多孔简支梁桥中,由于各跨径结构尺寸相近,其结构尺寸易于设计成系列化,标准化。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工厂预制生产并用现代 化起重设备,进行安装,简化施工管理工作,降低施工费用。 3.装配式的施工方法可以节省大量模板,并且上下结构可随时施工,显著加快了建桥速度,缩短了工期。 4.在简支梁桥中,应相邻构件单独受力,桥墩上常设置相邻简直梁桥的支座,相应可以

桥梁毕业设计方案比选参考

桥梁毕业设计方案比选参考 第1章基本资料 1.1基本资料 1.1.1设计标准 荷载:公路-I级+人群作用; 桥面宽度:双向两车道14+2×2m人行道,单车道宽度为3.5米,自行根据规范设计其它细部构造尺寸; 地震荷载:按六度设防; 桥面纵坡:2%,对称设置,需采纳圆弧线或缓和曲线连接,曲线设置需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桥面横坡:1.5%。 1.1.2地质情况 表1.1 里程桩号与地面高程 1.1.3 气象情况: 年平均气温20~30℃;月平均高温32.5℃;月平均低温10.6℃;最高温度42℃,最低温度3℃。 1 1.1.4通航要求 V级航道,净宽38m,净高5.0m,航道断面为矩形截面。最高通航水位6.94m。 1.2 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XX)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XX)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 B02-01-20XX) 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G D61-20XX) 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3-20XX)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61-20XX) 第2章方案比选 2.1 方案拟定 2.1.1设计原则 桥梁设计必须遵照“有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基本原则。 (1)符合当地复杂的地质条件,满足交通功能需要。 (2)设计方案力求结构安全可靠,具有特色,又要保证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可行,工程总造价经济。 (3)桥梁结构造型简单,轻巧,并能体现地域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 2.1.2 方案简介 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技术标准,且由于该桥有通航要求,在布跨的时候桥墩的位置不能影响通航,拟选出以下六个初选方案分别为: 1、方案一:45m+70m+45m连续梁桥; 2、方案二:45m+70m+45mT型刚构;

连续梁桥设计计算书

连续梁桥设计计算书

【设计总说明】连续梁桥是中等跨径桥梁中常用的一种桥梁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其主要结构形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应用却非常广泛。尤其是悬臂施工法、顶推法、逐跨施工法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这种充分应用预应力技术的优点使施工设备机械化,生产工厂化,从而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费用。连续梁的突出优点是: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动力性能好,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有利于高速行车。它具有接缝少、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等优点,在30-120m跨度内常是桥型方案比选的优胜者。而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T型梁、箱型梁、空心板桥三座常规跨径简支梁桥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为拓宽横张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将其应用到更大跨度的连续梁桥中就显得尤为必要了。9831 主梁是连续支承在几个桥墩上。在荷载作用时,主梁的不同截面上有的有正弯矩,有的有负弯矩,而弯矩的绝对值均较同跨径桥的简支梁小。这样,可节省主梁材料用量。连续梁桥通常是将3~5孔做成一联,在一联内没有桥面接缝,行车较为顺适。连续梁桥施

工时,可以先将主梁逐孔架设成简支梁然后互相连接成为连续梁。或者从墩台上逐段悬伸加长最后连接成为连续梁。近一、二十年,在架设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成功地采用了顶推法施工,即在桥梁一端(或两端)路堤上逐段连续制作梁体逐段顶向桥孔,使施工较为方便。连续梁桥主梁内有正弯矩和负弯矩,构造比较复杂。此外,连续梁桥的主梁是超静定结构,墩台的不均匀沉降会引起梁体各孔内力发生变化。因此,连续梁一般用于地基条件较好、跨径较大的桥梁上。1966年建成的美国亚斯托利亚桥,是目前跨径最大的钢桁架连续梁桥,它的跨径为376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虽然只有20余年历史,但如今在公路、城市道路和铁路建设中广泛采用。目前我国无论在设计、施工、预应力材料和设备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和一定成就,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今天,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设计理论、设计规范、预应力材料和施工技术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勇于创新。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在21世纪一定能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设计、施工水平推向更新的高度。

[建筑土木]连续钢构桥毕业设计计算书[管理资料]

第1章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 勘察资料: 建桥理由:城市规划的需要,建桥后将大大减少市中区车流量,改善市区交通。河流及水文情况: 设计通航水位: 常年洪水位: 低水位: 当地建筑材料情况及地质情况 砂石,钢材均可供应。基岩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砂岩为主,夹长石石英砂岩,覆盖层1-5m 气象情况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最大风速:27m/s 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 Ⅰ级,人群: 2). 车道宽:12M+1M+12M; 人行道宽:2×3M 3).主航道高20M, 净宽120M. 4).桥面纵坡:% 5).桥面横坡:% 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04); 2)《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05);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5)桥梁工程(上册)——范立础编;桥梁工程(下册)——顾安邦编;

桥位纵断面地形资料 桥位纵断面地形

第2章桥梁设计方案比选 初拟方案: 根据桥址、地形、地质、水文资料,航运及技术标准要求,拟制出不同材料、不同体系,: 1)35m+92m+3×140m +92m+2×35m五跨连续梁桥方案; 2)20m+4×35m+2×185m+5×35m+20m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方案; 3)主跨为105m+180m+105m三跨连续刚构桥方案; 4)主跨为130m+520m+130m自锚悬索桥方案; 5)主跨为75m+4×120m+75m预应力混凝土T形钢构方案; 6)主跨为360m飞燕式拱桥方案。 方案比较说明: 方案比选依据经济,实用,安全,美观,有利于环保的原则,从总体布局、环境协调、技术先进性、施工可行性、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考虑后,选出以下三个图式来编制桥型比较方案 方案一:五跨连续梁桥方案() 总体布置和结构体系:此方案的主桥跨径布置为92m+3×140m+92m,。五跨变截面单箱单室连续箱梁桥,由左右两幅桥组成。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桥 五跨连续梁桥 面宽度为15m,由于桥梁跨径过大,%的纵坡以减少圬工量,%的单向横坡。 主梁截面:,,而引桥采用35m预制T梁,。从根部到跨中(两端)箱梁底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宽15m,底板宽8m,翼缘板悬臂长为3m,,, m,主梁采用C50混凝土浇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