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未查找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证明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调整范围】儿童福利机构是指民政部门举办的,为依法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提供收留抚养服务的机构。
儿童福利机构包括按照事业法人登记的儿童福利院、设有儿童部的社会福利院等。
第三条【管理职责】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工作,拟定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政策,指导各地落实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儿童福利机构的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儿童福利机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基本原则】儿童福利机构应当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依法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不断提高儿童生活、医疗、康复和教育水平。
儿童福利机构不得歧视、侮辱、虐待儿童。
第五条【建设要求】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水平应当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儿童福利机构的建设资金和管理资金应当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程序申报,经审核后从财政预算中安排。
第六条【社会参与】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捐赠、设立公益慈善项目、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帮助支持儿童福利机构开展服务。
第七条【表彰奖励】对在儿童福利机构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服务对象第八条【儿童范围】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下列未满18周岁的儿童:(一)无法查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二)父母死亡且没有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三)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没有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四)经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五)法律规定其他应当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
儿童福利机构可以接受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的委托,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职责的儿童。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弃婴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9.05•【字号】内民政发〔2022〕94号•【施行日期】2022.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收养、寄养管理正文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弃婴相关工作的通知各盟市民政局、公安局、卫生健康委,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民政局、公安局、卫生健康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切实维护弃婴合法权益,促进弃婴健康成长,现就进一步做好弃婴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做好弃婴的救治、安置以及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查找工作一是做好弃婴接收工作。
公安机关接到公民在本辖区发现弃婴的报案后,应迅速组织警力出警,并将弃婴送至当地民政部门指定的儿童福利机构或具备收留抚养弃婴条件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双方做好书面交接,填写《捡拾弃婴(儿童)交接表》(附件1)。
儿童福利机构或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收留抚养在工作中主动发现的,由公安机关护送前来的弃婴,要及时向主管民政部门报告情况。
儿童福利机构或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弃婴,由民政部门签署委托协议或书面通知。
二是做好弃婴救治工作。
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弃婴,儿童福利机构或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及时将弃婴送至就近的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全身体检和传染病检查。
对于患病的弃婴,医疗机构要按照“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积极予以救治。
对于暂时查找不到弃婴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儿童福利机构或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安排好弃婴在医疗机构内的医疗、陪护等事宜,切实承担临时监护责任。
弃婴出院时,医疗机构需出具体检表(附件2、附件3),属于救治的要出具治疗证明(疾病证明书)。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1999.05.25•【文号】民政部令[第14号]•【施行日期】1999.05.25•【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收养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14号)《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已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二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部长:多吉才让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收养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
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第三条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发现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或者由监护人监护的孤儿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母或者监护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组织作监护人的,在该组织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以及继父或者继母收养继子女的,在被收养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第四条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
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
第五条收养人应当向收养登记机关提交收养申请书和下列证件、证明材料:(一)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二)由收养人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等情况的证明;(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证明。
1.无监护证明格式怎么写无人监护证明模板无人监护证明儿童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___籍贯: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父亲: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父母在________________工作(或居住),户籍所在地无人监护,其子女需要在______________接受义务教育。
特此证明!经手人: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市街道(乡镇)政府(公章)年月日如何办理无监护人证明现在,在我国有些大城市规定,在本市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要求到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须到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
这里所说的没有监护条件的人,是特指需要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父母,因他们一方或者双方都在某地大城市打工,在家乡的孩子没有人照顾,帮称为自身没有监护条件。
开这样的证明,需要这样办理:1、由孩子父母到其户口所在地村委或者居委会开具一个在外地打工多年不在家乡务农的证明,村委或者居委会一般不会给开,但因为都是一个村的或者一个居委会的,大家彼此都认识,你在不在外地打工是很清楚的,把情况说明白后,一般会给开具证明。
2、携带这份证明,到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开具自身没有监护条件证明。
这时还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城市居住证(以前的暂住证)、就业证(劳动合同)等。
乡镇政府一般也不会出具这样的证明,也需要说明具体情况,最好有熟人介绍更好,否则开这样的证明很麻烦。
3、自身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格式:全国没有统一的要求,都是当地按照经验开具的样式,这种证明一般是北京市教委要求开具的多一些。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了解无监护人证明怎么办理了吧。
2023年监护人证明13篇监护人证明1(267字)现有我村_______________之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生,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
因其父母长期在_____________务工,家乡无人监护,为了履行父母监护职责,方便照顾孩子。
拟在贵地其父母身边就近入学,望予以安排,特此证明。
此致敬礼___村村名委员会_____月_____日监护人证明2(507字)监护人: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与出行者的关系: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与出行者的关系:______________出行者: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监护人______________知道且同意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独自______________一同赴日旅游,在日旅游期间(出行者姓名)可自行照顾自己的生活、旅游等诸项事宜,并保证其在日期间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按时归国。
特此说明。
父亲:______________母亲:______________监护人证明3(293字)姓名: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监护人:___父: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母: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兹有我__省__市__区号___之子___,因其父母长期在京务工,家中老人年岁以高无力监护。
为了履行父母监护职责,方便照顾孩子。
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安部•【公布日期】2015.08.20•【文号】民发〔2015〕159号•【施行日期】2015.08.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收养、寄养管理正文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民发〔2015〕1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公安局: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要求以及国务院办公厅《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国办发〔2013〕19号)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打拐解救儿童安置渠道,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能够通过收养回归家庭中健康、快乐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现就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问题通知如下:一、全力查找打拐解救儿童生父母儿童失踪后,其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公安机关接到儿童失踪报警后,应当立即出警处置并立案侦查,迅速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充分调动警务资源,第一时间组织查找,并及时免费采集失踪儿童父母血样录入全国打拐DNA 信息库。
公安机关解救被拐卖儿童后,对于查找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应当及时送还。
对于暂时查找不到生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应当送交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救助保护机构抚养,并签发打拐解救儿童临时照料通知书(附件1),由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救助保护机构承担临时监护责任。
同时,公安机关要一律采集打拐解救儿童血样,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寻找儿童的生父母。
公安机关经查找,1个月内未找到儿童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应当为社会福利机构或者救助保护机构出具暂时未查找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证明(附件2)。
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档案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档案局•【公布日期】2020.09.29•【字号】津民发〔2020〕35号•【施行日期】2020.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档案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津民发〔2020〕35号市级儿童福利机构、市档案馆,各区民政局、档案局: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民发〔2019〕130号)要求,规范本市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市民政局联合市档案局制定了《天津市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天津市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式样表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档案局2020年9月29日天津市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维护儿童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民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民发〔2019〕130号)、《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机构收留抚养儿童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儿童福利机构是指市级儿童福利机构。
第三条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以下简称“业务档案”)具体是指各机构在收留抚养儿童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音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儿童福利机构应建立并完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设置专门档案工作用房,配置必要设施设备,对业务档案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设置专门档案管理科室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业务经办人负责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将应当归档的材料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第五条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机构具体负责业务档案工作,并接受市民政部门和市档案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
山东省户籍管理的规定为推进户籍管理执法规范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了《山东省户籍管理办法》,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山东省户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山东省户籍管理规定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户口登记管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户口登记管理,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户口登记管理是指公安机关对公民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和更正等进行确认和管理的行政行为。
第四条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户政管理部门和具有户口管理职能的公安派出所(含边防派出所,下同)具体负责本辖区的户口登记管理工作。
第五条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经常居住的公民,应当依照本规范履行户口登记。
每个公民只能登记一个户口。
第六条公民户口登记项目发生变化,本人应当及时、主动到公安机关申报。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当由监护人或者户主代为申报。
第七条公民办理户口登记,应当提交有效身份证件、相关证明材料和书面申请。
证明材料为外文的,应当同时提交具有外文翻译资质机构出具的中文译本。
第八条户口登记管理由取得任职资格的民警承办。
公安机关聘用的警务辅助人员可以在户籍民警指导和监督下从事户口登记事项受理、档案整理等辅助性工作。
户籍民警任职资格具体实施办法由设区市公安局制定。
警务辅助人员应当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第二章立户第九条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第十条公民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并实际居住的,可以在该房屋所在地设立家庭户;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可以在注册地设立集体户。
同一地址原则上只能设立一个家庭户或集体户。
第十一条设立家庭户,应当由房屋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家庭成员关系证明申报。
农村地区公民申请设立家庭户的,应当同时提交集体土地使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