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生活中常见的盐
- 格式:docx
- 大小:123.24 KB
- 文档页数:11
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一、几种常见的盐盐: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大多数盐溶液呈中性,pH=7。
盐=金属离子 + 酸根离子或盐= NH4+ + 酸根离子1.氯化钠( 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水溶液pH=7)⑴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咸味。
⑵区别:工业盐NaNO2 ≠食盐NaCl NaNO2有毒不能食用。
⑶用途:调味品,每天约需3~5g;配制生理盐水,其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腌渍蔬菜、鱼、肉、蛋;可作融雪剂消除公路积雪。
通电重要的工业原料 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
⑷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除海水里含有大量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也是氯化钠的来源。
步骤玻璃棒的作用①取样、称量②溶解搅拌、加速溶解③过滤引流④蒸发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⑤转移转移固体⑥计算产率蒸发所需仪器: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等仪器。
⑹粗盐提纯注意点①蒸发皿中的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
防止加热时液体外溢。
②蒸发皿加热时不需要垫石棉网。
本实验石棉网的作用是实验结束后将热的蒸发皿摆放在石棉网上,防止烫坏试验台。
③当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
目的:节约能源。
④产率= m精盐÷ m粗盐×100%2.碳酸钙(CaCO3大理石、石灰石、水垢的主要成分)⑴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⑵用途:实验室(工业)制取CO2 ;重要的建筑材料;补钙剂;烧制生石灰。
3.碳酸钠(Na2CO3 纯碱、口碱、苏打水溶液呈碱性)侯氏(侯德榜)制碱法:纯碱Na2CO3及氮肥。
冬天捞碱Na2CO3,夏天晒盐NaCl。
⑴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⑵用途: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食品工业发酵粉的次要成分;纯碱制烧碱。
★纯碱水溶液呈碱性,但是纯碱不是碱,纯碱是盐。
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知识点常见的盐1.盐的定义: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NH4Cl、BaCl2、Na2CO3等。
2.生活中常见的盐:3.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白色粉末,有咸味,溶于水显碱性,对人体有毒害,常用作防腐保鲜剂。
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要点诠释】1.“食盐是盐”,但“盐就是食盐”是错误的。
要注意盐指一类物质,而不是特指食盐一种物质。
食盐属于盐类。
2.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或苏打,属于盐类。
Na2CO3溶于水后显碱性,故又称为纯碱,即“纯碱不是碱,属于盐”。
3.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都是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纯净物。
2、知识点粗盐的提纯1.粗盐: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叫做粗盐。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而得到的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镁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步骤来制取精盐。
2.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量筒量取10ml水,用药匙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加到不再溶解为止。
(2)过滤:过滤食盐水。
(3)蒸发:将澄清的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计算产率。
【要点诠释】1.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
(2)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液体外洒。
(3)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液体,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转移时;玻璃棒起到了转移固体的作用。
2.蒸发皿是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蒸发时,倒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知识点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1.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含CO32-(HCO3-)的化合物,遇到酸会反应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1.盐的概念:组成里含有________离子和________离子的一类化合物叫做盐。
2.氯化钠。
(1)化学式为________,俗名________。
(2)用途:它在医疗上用于配制____________;农业上被用来______;工业上用于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此外,冬天还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
(1)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________。
(2)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操作。
一贴:滤纸要紧贴__________。
二低:______要低于漏斗边缘;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低于__________。
三靠:过滤时,烧杯嘴要紧靠________;玻璃棒下端要靠在______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尖要紧靠________。
(4)玻璃棒在下列步骤中的作用。
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CaCO3 B.CO2 C.Na2O2 D.H2SO45.在粗盐提纯过程中,不需要...的操作是( )。
A.吸附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盐【触类旁通】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 )。
A.NaCl B.Ca(OH)2 C.KCl D.KNO32.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A.氧化物:CO2、SO3、H2SO4 B.酸:H2CO3、HCl、KClC.碱:NaOH、Ca(OH)2、Na2CO3 D.盐:CaCO3、KCl、KNO3氯化钠【触类旁通】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盐可以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B.氯化钠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C.食盐可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D.工业上可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硝酸钠可作食盐用于烹饪 B.Na2CO3俗称纯碱,因此它是碱C.食盐可用作调料 D.化学中的盐就是指食盐【重要提示】1.盐与食盐的区别:食盐不等于盐,食盐是一种物质,而盐是一类物质,食盐是盐的一种。
2.亚硝酸钠被称为“假盐”,化学式为NaNO2,是有毒物质,不可食用。
粗盐的提纯[例1] 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
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NaCl(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上图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解析:粗盐的提纯主要是考查实验中几个重要操作要点,如过滤和蒸发等。
答案:(1)烧杯铁架台(2)过滤引流(3)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重要提示】1.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操作中,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3.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产率偏低的原因:(1)溶解搅拌时有液滴溅出。
(2)粗盐未完全溶解就马上过滤。
(3)过滤时有液体溅出。
(4)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食盐损失。
【触类旁通】5.在粗盐提纯过程中,下列操作会造成产率偏高的是( )。
A.边加粗盐边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再过滤 B.过滤时有液体溅出C.过滤时滤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D.蒸发时没有搅拌培优角度:盐类结晶提纯的方法选择[例2] 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a.溶解b.结晶c.蒸发d.降温e.热水溶解 f.过滤g.趁热过滤(1)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出硝酸钾晶体,采用的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____。
(序号,下同)(2)从氯化钠和硝酸钾(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出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
答案:(1)adbf (2)acbg【方法技巧】(1)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要提纯这类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具体的步骤为:①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②降温结晶,③过滤,④干燥。
(2)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小,要提纯这类物质,可用蒸发溶剂法。
具体步骤为:①溶解,②蒸发溶剂结晶,③趁热过滤,④干燥。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氯化钠配置的B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C .工业上可以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氢氧化钠D .食盐就是氯化钠2.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蒸发;③过滤;④结晶。
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3.食盐在生产、生活中的下列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生产洗涤剂 B.配制生理盐水 C.消除公路积雪 D.腌制食物4.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水来鉴别食盐和KNO3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烧碱5.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A.捣碎研细 B.搅拌溶解 C.引流粗盐溶液 D.搅拌防溅6.能得到大量食盐的有效方法是( )。
A.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再蒸发溶剂B.用海水和盐井水晒盐C.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D.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经过滤除去氢氧化镁二、填空题7.(1)写出氯化钠的用途(任意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含量是________g/100mL。
(3)寒冷的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冰雪很快就会融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8.(1)在化学实验课上,小明做粗盐提纯实验时,若想加快粗盐溶解,你建议他________。
(2)下图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观察曲线图,回答:①a点所表示的是氯化钠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若要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氯化钠晶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9.下图是对生成氯化钠反应的归纳与整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是常见的碱,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NaCl在医疗上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0.粗盐中含有氯化钙、硫酸钠和泥沙等杂质,实验室中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1)将粗盐研细,加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过滤得到滤液。
粗盐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________。
(2)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直至沉淀不再产生,则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向(3)的滤液中加入过量________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上述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蒸发时玻璃棒要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第2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1.碳酸盐的物理性质。
2.碳酸盐与酸的反应。
(1)CaCO3+2HCl===________+CO2↑+H2O(2)Na2CO3+2HCl===2NaCl+________+H2O(3)NaHCO3+HCl===NaCl+CO2↑+________(4)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______的气体,根据这种特性,可用于______(或______)的检验。
3.碳酸盐与碱的反应。
Na2CO3+Ca(OH)2===________+2NaOH4.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些纯碱,其作用是( )。
A.使馒头变白 B.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松软可口C.加快面团的发酵速度 D.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质量变大碳酸盐的性质和用途【实验探究】1.碳酸盐、碳酸氢盐与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碳酸盐+酸―→________+________。
2.碳酸盐与碱的反应。
(碳酸钠+氢氧化钙)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碳酸盐+碱―→________+________。
3.碳酸盐与指示剂。
向碳酸钠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会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呈______性;实验室中用小苏打处理浓硫酸事故,说明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重要提示】1.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虽然呈碱性,但它们都是盐。
2.不能用无色酚酞溶液来区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例1] 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Na 2CO 3溶液加入到澄清石灰水中B .Fe 2O 3加入到NaOH 溶液中C .稀HCl 滴入Ba(OH)2溶液中D .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解析: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氧化铁不溶于水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稀盐酸和氢氧化钡能发生中和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答案为C 。
【触类旁通】1.向盐酸和CaCl 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 2CO 3溶液,反应现象是( )。
A .只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 B .只有白色沉淀析出C .开始冒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D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冒气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是碱C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D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检验[例2]某同学在自己家厨房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白色粉末――→加入水无色溶液――→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白色沉淀对此粉末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