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22 KB
- 文档页数:4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苍蝇和蚊子》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苍蝇和蚊子》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苍蝇和蚊子教学目标:1. 了解苍蝇和蚊子的特征和习性;2. 理解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的影响;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清除蚊蝇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苍蝇和蚊子的特征和习性;2. 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苍蝇和蚊子的寄生习性;2. 苍蝇和蚊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苍蝇和蚊子的特征;2. 苍蝇和蚊子的生命周期的图片或视频;3. 过滤器、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苍蝇和蚊子的特征;2. 引出对苍蝇和蚊子的认识和看法。
步骤二:学习(10分钟)1. 展示苍蝇和蚊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它们的特征;2. 指导学生了解苍蝇和蚊子的生命周期,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步骤三: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的影响,包括传播疾病、损害农作物和饮食等方面;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苍蝇和蚊子带来的影响。
步骤四:实验(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苍蝇和蚊子的细节;2. 引导学生发现苍蝇和蚊子体表的特殊结构,如感器和吸管。
步骤五:展示(10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2. 提供更多关于苍蝇和蚊子的有趣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总结苍蝇和蚊子的特征和习性;2. 强调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的影响,并提醒学生采取措施预防。
扩展活动:1. 观察其他昆虫或无脊椎动物,比较其特征和习性;2. 参观农场或实验室,了解有关苍蝇和蚊子的研究工作。
教学反馈:1. 利用小组讨论或问答形式检查学生对苍蝇和蚊子的理解;2.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或资料,深入了解苍蝇和蚊子的研究进展;2. 进一步探讨蚊子传播疾病的具体例子,如登革热和疟疾等。
教学资源:1. 苍蝇和蚊子的图片或实物;2. 苍蝇和蚊子的生命周期的图片或视频;3. 过滤器、显微镜等实验器材;4. 相关书籍或资料。
大班优质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物世界》第三节《苍蝇和蚊子》。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究这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和繁殖方式;讨论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蚊蝇的危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苍蝇和蚊子的发育过程及其繁殖方式。
2. 教学重点:掌握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苍蝇和蚊子的实物、图片、模型;显微镜;幻灯片。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蚊子和苍蝇的实物、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昆虫。
2. 新课导入:介绍蚊子和苍蝇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3. 探究活动:a. 学生分组观察蚊子和苍蝇的实物、模型,记录它们的外部特征。
b.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蚊子和苍蝇的发育过程,了解它们的繁殖方式。
c. 学生讨论蚊子和苍蝇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4. 例题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蚊子和苍蝇的发育过程,讲解相关知识点。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表,描述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及发育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苍蝇和蚊子》2. 内容:a. 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b. 生活习性c. 发育过程d. 繁殖方式e. 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发育过程和繁殖方式,并分析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答案:见课后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优质科学精品教案《苍蝇和蚊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苍蝇和蚊子”。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结构,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认识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结构,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实物、视频。
2.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讲述一个关于苍蝇和蚊子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视频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结构。
教师详细讲解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苍蝇和蚊子的实物,画出它们的基本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观察、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绘画成果。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对幼儿的观察、绘画和表达能力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苍蝇和蚊子》2. 内容: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结构生活习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结构,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生活习性。
2. 答案示例:苍蝇:头部、胸部、腹部,有六条腿,生活习性为杂食性,喜欢在垃圾、粪便附近活动。
蚊子:头部、胸部、腹部,有六条腿,生活习性为吸血,喜欢在潮湿、阴暗的地方繁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对苍蝇和蚊子的了解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优质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生物世界》第三节《昆虫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苍蝇和蚊子的实物或图片、显微镜、投影仪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讲解基本概念(10分钟)介绍苍蝇和蚊子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表,观察并描述苍蝇和蚊子的特征。
5. 小组讨论(10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班优质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2. 内容:苍蝇和蚊子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苍蝇和蚊子的外部形态。
(2)说明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及繁殖方式。
(3)谈谈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答案:(1)苍蝇和蚊子均为昆虫,具有三对足、一对触角、一对翅膀等特征。
(2)苍蝇和蚊子均生活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繁殖方式为卵生。
(3)苍蝇和蚊子可以传播疾病,对人类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苍蝇和蚊子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观察和分析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昆虫,增强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4. 小组讨论的主题和引导5.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答案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精彩教案《苍蝇和蚊子》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课程,涉及教材《探索大自然》第四章《昆虫的世界》中的第二节《苍蝇和蚊子》。
详细内容围绕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进幼儿对昆虫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认识,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掌握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苍蝇和蚊子的图片、模型、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邀请幼儿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苍蝇和蚊子,讨论它们的危害。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模型,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介绍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它们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规律。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何区分苍蝇和蚊子?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苍蝇和蚊子的模型,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它们的外形。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捕捉苍蝇和蚊子”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讨论如何预防苍蝇和蚊子的危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鼓励幼儿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苍蝇和蚊子》2. 内容: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区分方法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苍蝇和蚊子,并注明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探索昆虫的世界。
2024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苍蝇和蚊子》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五册第四章《生活中的小生物》,详细内容涉及认识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小生物的观察与认知能力。
2.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认识到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及其观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实物模型、显微镜、卫生宣传资料。
学具: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有苍蝇和蚊子的环境,让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 讲解(15分钟)(1)展示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2)讲解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分析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互动(10分钟)(1)分组讨论:如何防治苍蝇和蚊子?(2)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4. 实践(10分钟)(1)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苍蝇和蚊子的实物模型,记录观察结果。
(2)学生绘制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图,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2. 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3. 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自己家里的苍蝇和蚊子,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 答案:观察记录表,描述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苍蝇和蚊子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我家的小生物”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其他小生物,培养学生持续观察、探究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苍蝇和蚊子》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苍蝇和蚊子的生长发育过程;2.让幼儿能够区分苍蝇和蚊子,并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问题;4.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习和成长。
二、教学准备1.苍蝇和蚊子的图片或实物;2.放大镜;3.饮料瓶、水果皮、面包渣等苍蝇和蚊子容易靠近的食物。
三、教学内容1. 形态与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让他们分别描述苍蝇和蚊子的外形和特点,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2. 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苍蝇和蚊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引导他们回答如下问题:•苍蝇和蚊子在幼虫阶段的造型和生长过程是什么样子的?•苍蝇和蚊子在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的变化有哪些?•为什么苍蝇和蚊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幼虫、蛹两个阶段?3. 实验探究将饮料瓶、水果皮、面包渣等放置在合适的角落,观察苍蝇和蚊子是否会前来寻找食物,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团队合作将幼儿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引导幼儿了解苍蝇和蚊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并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2.观察法通过观察苍蝇和蚊子的外形和特点、生长发育过程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幼儿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信息分享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个人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反思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育中,让幼儿自主探究和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探究苍蝇和蚊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小组合作的方式也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了教学内容,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大班优质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物知识》第二节《认识昆虫》,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苍蝇和蚊子的图片、模型、实物。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和模型,详细讲解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苍蝇和蚊子的实物,画出它们的基本特征。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治。
5. 学生展示(5分钟)6.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苍蝇和蚊子的简图,标注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并说明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其他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意识。
附件:作业答案:1. 苍蝇的生活习性:喜欢在垃圾、粪便等脏乱环境中生活,会传播疾病。
蚊子的生活习性: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生活,以吸血为生,会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
2. 苍蝇和蚊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它们可以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苍蝇和蚊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的《苍蝇和蚊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苍蝇和蚊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实物、生长过程图、显微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引发幼儿对这两种昆虫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介绍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让幼儿观察实物,用放大镜观察细节。
(2)讲解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它们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
(3)展示苍蝇和蚊子的生长过程图,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
3. 实践操作:(1)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绘制苍蝇和蚊子。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环境,防止蚊虫滋生。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关于苍蝇和蚊子的趣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回答关于苍蝇和蚊子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主板书: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副板书:实践操作提示、例题解析、随堂练习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苍蝇和蚊子的画,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掌握了苍蝇和蚊子的基本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昆虫,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环保知识,为创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精彩教案《苍蝇和蚊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理解苍蝇和蚊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苍蝇、蚊子的图片,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场景。
2.教学视频:关于苍蝇和蚊子的科普视频。
3.实物素材:苍蝇和蚊子的模型或标本。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苍蝇和蚊子的了解。
(二)基本环节1.认识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1)教师展示苍蝇和蚊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
(2)邀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点。
2.了解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1)教师播放关于苍蝇和蚊子的科普视频,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邀请幼儿分享视频中看到的苍蝇和蚊子的生活习性。
3.苍蝇和蚊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苍蝇和蚊子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
4.如何预防苍蝇和蚊子(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预防苍蝇和蚊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预防方法。
(三)实践环节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苍蝇和蚊子的模型或标本。
2.邀请幼儿观察模型或标本,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
3.教师邀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苍蝇和蚊子的生活场景。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苍蝇和蚊子的认识程度。
2.评价幼儿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3.收集幼儿在活动后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认识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苍蝇和蚊子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幼儿甲:“苍蝇的翅膀大,蚊子的小。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一、设计意图:
苍蝇和蚊子是幼儿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昆虫,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昆虫。
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苍蝇和蚊子的了解比较肤浅,只知道它们会飞,是人们讨厌的昆虫。
至于为什么讨厌以及对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甚少。
因此我设计了本次大班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旨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师幼时间的互动交流,来进一步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二、活动目标:
1.结合4月7日世界卫生日,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健康知识。
2.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1、对比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了解苍蝇、蚊子生活习性及危害,并能区分它们。
2、能大胆表达、表现对蚊蝇的憎恶。
3、通过消灭蚊蝇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危害。
2、难点:了解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消灭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