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信息学与科技论文写作
- 格式:docx
- 大小:61.42 KB
- 文档页数:28
信息化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的基本思路几乎都是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激发灵感,培养能力,所以在化学课堂上有大量的教师演示实验。
传统的演示方式,教师在讲台上做得很认真,感觉现象很明显,以为班级所有同学都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实际上由于受教室空间,实验容器本身散光性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是无法观察到真实现象,这点我想老师平时在听课时也深有感触。
为了提升演示实验效果,教师可以使用摄像头或qq摄像与ppt双频互动,将教师演示实验投影到ppt上,这样图片清晰,效果明显。
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课堂上和实验课中,一般只能安排简单易做,无毒无害的实验,而那些较为复杂、危险系数高、污染大、有毒害、药品昂贵的实验,基本无法涉及。
在传统化学教学中,这一类实验,往往只能通过教师口头讲授,学生也只有机械记忆,这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
例如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五章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中设计了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原理以及工业炼铁的原料、设备、简单流程以及主要的反应原理。
这节课实验室模拟炼铁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且装置繁琐操作复杂,失败率高,实验现象学生难以观察,多数老师一般以讲实验为主,最多拿动画演示实验。
学生常常是靠教师的讲述、单纯的记忆学习,缺乏主动探究,兴趣也不是太大,学生对于炼铁知识也只停留在简单记忆的认知程度。
显然,这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在信息化技术指导下,本节课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展示,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即时传输功能 (腾讯qq)和资源搜索工具(百度),创设一系列教学情境和学生活动。
把相关的图片、工业炼铁视频、实验室炼铁实验微视频、实验讲解做有机的整合,通过生动的展示,让学生从感官出发,从教师领着走到学生自行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随着3d技术的发展,使用3d实验模拟软件,学生还可以在电脑上选择3d仪器,逼真地模拟实验过程,甚至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学生还可以将选择好的仪器即时进行打印。
化学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作文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凭借其在物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方面的深厚理论基础,在高科技领域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新材料的开发到能源的转化,再到生物技术的应用,化学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不断推动着高科技的前沿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化学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是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代科技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材料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化学家们通过合成和改性新型材料,创造出了性能优异的高科技材料。
例如,纳米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材料的强度、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能。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新材料在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和医学应用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
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也为轻质、高强度的材料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同样显著。
能源转化和储存是当前科技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化学技术在开发高效能的能源存储装置和绿色能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例如,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的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还推动了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普及。
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使得氢能源成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选择。
化学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和合成燃料的生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减轻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
在信息技术领域,化学同样贡献巨大。
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和性能提升离不开化学材料的支持。
半导体材料的开发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石,硅晶体管和各种功能材料的应用,使得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得到了飞速发展。
化学技术在制造高性能的显示材料、光电材料及磁性材料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液晶显示屏和OLED显示技术的进步,使得显示设备更加清晰、色彩更加丰富。
而在数据存储领域,化学合成的磁性材料和相变材料,为高密度数据存储提供了可能。
化学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生物医药领域的进步离不开化学的支持,药物的设计和合成过程中,化学理论和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化学信息学30年间CA所收集的年化学信息量增长了9倍!以1950-1975年计,化学信息量的年增长率为6.7%。
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信息量的快速增长网络逐渐成为各种信息资源传递的主要载体。
1973年,在荷兰举办划时代意义的“化学信息的计算机表征与处理”研讨班:一个新的领域(化学信息学)出现了。
1.2 化学信息学的定义化学信息学是信息科学、化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1.3 化学信息学的内容化学信息的产生和获取(重点)利用检索工具通过实验方法...化学信息的表达、存储和管理化学运筹学数据整理可视化数据库管理技术......化学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化学计量学化学软件目的是获取更多的信息...…化学信息的深化化学模式识别计算机模拟设计......1.4 信息资源检索的意义和作用1.5 本课程的目标化学信息的获取(重点)图书, 工具书, 期刊, CA 检索, 专利检索, 网上数据库等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及在化学上的应用熟悉常用化学软件及使用方法(origin,chemdraw)1.6 本课程的现实意义及课程内容今后科学研究的基础创新与实践课程,综合实验,毕业论文科研的第一步文献调研科学方法的掌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二节化工网站与网上数据库2.1 数据库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2.3 重要的化学化工综合网站2.4 BBS 推荐2.1 数据库2.1.1 简介数据库是以特定方式合理地组织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以计算机为存储媒介,是电子信息资源的最主要载体,是信息检索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排序:顺序文档、倒序文档2.1.2 数据库分类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百度最大中文检索引擎;百度百科,简单的化学物理性质;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百度最大中文检索引擎;百度百科,简单的化学物理性质;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 ;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百度最大中文检索引擎;百度百科,简单的化学物理性质;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 ;学术搜索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百度最大中文检索引擎;百度百科,简单的化学物理性质;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 ;学术搜索 /srsapp/2.3 重要的化学化工综合网站中国化学化工信息资源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计算机化学开放实验室的ChIN(The Chemical Information Network)是国内主要的化学化工信息资源2.3 重要的化学化工综合网站(2)ChemCenter ()ChemCenter由美国化学会ACS(AmericanChemical Society)主办,在该网站上美国化学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信息服务。
化学科技作文
化学是一门了不起的科学,它无处不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化学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农业领域,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缓解了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
农药的使用,有效地防治了各种病虫害,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医疗卫生领域,现代药物的合成,拯救了无数生命。
新型药物的研发,为治疗顽疾带来了希望。
影像化学技术的应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
在工业生产方面,化学原理和技术广泛应用,塑料、橡胶、纤维、染料等化工产品,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化工过程的持续改进,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排放。
当代科技飞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都与化学科技密切相关。
化学科技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当然,化学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和安全问题,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信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化学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人类。
化学科技论文范文我需要化学论文范例最好有一个例子化学系小论文范例半导体的演进前言:科技创造都有它的社会需求和背景,不是凭空想像就可以制造,电晶体的创造也不例外。
我国半导体工业,近年来成为台湾经济的支柱,在政府大力提倡下奠定坚实的基础,跃?N为世界占有率前三名,成为工业界少数能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工业之一。
内容摘要:在晚期,电脑是利用真空管来做运算,真空管的缺点就是体积太大运算的速度太慢且不普及,直到1947年,经由他们三人划时代的努力才培养整个科学的进展,巴丁、萧克利、布拉顿等创造了双极电晶体取代真空管的地位,并且大大降低?拙莸目占洌?959年时,诺宜斯博士胜利的将多个电晶体制造在同一个半导体晶粒上,相当於一块半导体晶粒上做了很多真空管。
这种东西就是所谓的积体电路(IC)。
随著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进展,同一块面积上可以做越来越多的电晶体。
依照电晶体的数量与制造的简单度,我们可以将IC之后的演进大致分为四个时期:SSI、LSI、VLSI、ULSI,其中在ULSI的技术里,一块晶片大约可以制造出10,000,000个电晶体,为目前最新的技术。
然而更令人?@为观止是结合为电子、生化与光电技术的生物晶片的技术,此技术将由于充分整合并发挥21世纪及下一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尖端科技,可能会转变人类将来的生活方式和医疗效率。
另一项值得一提科技就是光电技术,它运用的范围很广包含资讯上(光讯号处理、光计算、雷射印表机等)、通讯上(光纤通讯等)、工业上(雷射切割、IC精密修改、各种精密量测等)、医疗上(外科应用於雷射可以整形、止血、切割)、国防上(雷射测距、雷射导航、红外线热追踪、夜视镜等),光电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条码的读取机、各种光碟(CD、VCD、DVD)等,台湾可以说是乐观开发将来的新科技,是一座科技的硅岛,前途会光明灿烂。
讨论发觉:(1)我国的高科技产业能在世界的先进国家?子幸幌兀嗫?0年月的政府有先见之明,把留学国外的高科技人才,邀请回国建筑新竹科学园区才使得台湾能站稳经济,才有更多的讨论经费能开发新的技术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剩丛炝硪桓鼍闷孥?。
信息技术下的化学教学论文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喜欢看多彩的影像,而多媒体可以播放生动、清晰的影像,因而深受学生喜爱。
在化学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一幅幅引导学生思维的影像,或者播放一张张物质结构的图片,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给学生形象、具体的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化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碳单质的时候,由于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一时半会很难理解金刚石、石墨等原子的结构,更不要说理解C60的结构了。
这些碳单质的结构,老师也不方便做出模型,即使向学生展示挂图,学生也是看得云里雾里,但多媒体课件,却能惟妙惟肖地向学生展现出来,甚至对碳单质的结构进行放大、旋转,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化学上有很多内容,在课堂上是不方便向学生展示的,比如,璀璨夺目的金刚石;工业上提炼氧气时,要液化空气;舞台使用的干冰营造的雾气腾腾的效果,这些都是在课堂上不好展示的内容,但利用多媒体课件能轻而易举地“展示”给学生看,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大力倡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因为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终身再学习能力,是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教学方式。
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比如,影响气候变化的温室效应,老师在课堂上费尽口舌也讲不清楚,那就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告诉他们如何在网络上进行查询,如何就各种查询的信息与同学交流。
交流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发送电子邮件,也可以用聊天工具。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得更有劲,还能很快掌握什么叫温室效应,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低碳”。
化学实验现象是具体的,但化学原理是很抽象的,而且很多的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着,比如,CO2气体溶解在水中的量,常常与压强有关系,这个关系需要用物理知识解释。
又如,加热产生氧气的H2O2,它在医疗上常用于消毒的。
高中化学信息技术论文
摘要:在化学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有利有弊,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度,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探索求知的心理,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方法应用
前言:
在教学中普遍运用信息技术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有利于使教学效果的优化,这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高中化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特点
1、形象化教学课堂
作为化学学习的特殊阶段,高中化学课堂知识已经超越了基础知识阶段,并呈现出一定的枯燥、抽象的特性。
[1]受到课堂教学条件和环境限制的化学教学,其中的某些实验和现象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认识。
若是信息技术进入高中化学课堂,就可以改变这一现象。
某些较为复杂、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实验等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展示,从而体现化学课堂的形象性。
如关注碳元素的结构、分子的溶解过程等,信息技术可以对此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形象的认识微观世界,使印象得到加深。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化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化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化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化学活动中去。
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正是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
基于信息技术资源共享、交互性强、多任务的特点,我试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建设网络化教材,创建包括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库、具有良好的协作交流功能的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方面尝试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这种交互方式对于化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化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
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化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化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
信息技术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应用论文随着当今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开展,现代化教学媒体逐步进入了课堂。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进展整合,不仅可以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建立起以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当代教育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满足当今学生个性开展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化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动画三者于一体,会生动形象地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和传统教学的手段相比有着不可比较的优势。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稳固。
例如,我在讲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这一节课时,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著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火山喷发的景象,酸雨的危害和的一些录像资料,同时让学生观看一些相关的图片,如空气质量日报、各种含硫化合物的矿石、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银耳等图片,学生观看后,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学生们也会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化学课堂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同时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化学既要研究物质宏观上的性质及其变化,同时也要研究物质微观上的组成和构造,化学是一门通过宏观物质的性质研究微观构造的自然科学。
微观领域中的物质构造等,教师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也难以使之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很好地使微观粒子宏观化,利用多媒体的三维动画功能那么可以轻易解决化学模型问题.例如我在将晶体构造时,利用化学三维分子模型软件制作的(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确实获得令人满意效果。
如下列图是微观模拟出的NaCl晶体构造示意图通过将微观的构造形象的展示出来,很容易看出在在NaCl晶体的一个晶胞中,Cl-位于晶胞的8个顶点(即8个这样的晶胞共用1个这样的顶点)和6个面心(即2个晶胞共用一个这样的面心),因此就不难解决下面的问题:①在NaCl晶体的一个晶胞中,Cl-的个数等于4,即8*1/8+6*1/2=4;Na+的个数等于4,即12*4+1=4。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学校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对深化中学化学教学结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重大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为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化学教学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是现代教育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革,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所起的作用已经倍受人们的关注,信息社会教育需要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种感官整体交互、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感官能够明显的提高学习效率和增进记忆。
多媒体系统可以提供人机交互式进行学习环境,学习者在其间可以充分发挥其各个感官的功能。
其效果会更加明显。
(2)信息的多维化为思维方式的多维化奠定了基础。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进行多维化的思维和学习提供了一种针对多种载体和多种存储体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最佳技术途径。
(3)多媒体人机界面自然友好,操作简便,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每一步都有直观的操作提示,多媒体课件还提供了视觉反馈和听觉反馈两种反馈形式,多媒体的反馈信息友好、自然、生动,使学习者易于接受,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因此,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我们的化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它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学习对象、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对课程各个方面的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化学信息学30年间CA所收集的年化学信息量增长了9倍!以1950-1975年计,化学信息量的年增长率为6.7%。
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信息量的快速增长网络逐渐成为各种信息资源传递的主要载体。
1973年,在荷兰举办划时代意义的“化学信息的计算机表征与处理”研讨班:一个新的领域(化学信息学)出现了。
1.2 化学信息学的定义化学信息学是信息科学、化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1.3 化学信息学的内容化学信息的产生和获取(重点)利用检索工具通过实验方法...化学信息的表达、存储和管理化学运筹学数据整理可视化数据库管理技术......化学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化学计量学化学软件目的是获取更多的信息...…化学信息的深化化学模式识别计算机模拟设计......1.4 信息资源检索的意义和作用1.5 本课程的目标化学信息的获取(重点)图书, 工具书, 期刊, CA 检索, 专利检索, 网上数据库等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及在化学上的应用熟悉常用化学软件及使用方法(origin,chemdraw)1.6 本课程的现实意义及课程内容今后科学研究的基础创新与实践课程,综合实验,毕业论文科研的第一步文献调研科学方法的掌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二节化工网站与网上数据库2.1 数据库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2.3 重要的化学化工综合网站2.4 BBS 推荐2.1 数据库2.1.1 简介数据库是以特定方式合理地组织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以计算机为存储媒介,是电子信息资源的最主要载体,是信息检索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排序:顺序文档、倒序文档2.1.2 数据库分类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百度最大中文检索引擎;百度百科,简单的化学物理性质;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百度最大中文检索引擎;百度百科,简单的化学物理性质;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 ;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百度最大中文检索引擎;百度百科,简单的化学物理性质;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 ;学术搜索2.2 通用信息检索网站百度最大中文检索引擎;百度百科,简单的化学物理性质;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 ;学术搜索 /srsapp/2.3 重要的化学化工综合网站中国化学化工信息资源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计算机化学开放实验室的ChIN(The Chemical Information Network)是国内主要的化学化工信息资源2.3 重要的化学化工综合网站(2)ChemCenter ()ChemCenter由美国化学会ACS(AmericanChemical Society)主办,在该网站上美国化学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信息服务。
从主页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内容链接,可以进行主题检索,有ACS的会员服务。
2.3 重要的化学化工综合网站(3)ChemWeb()ChemWeb是个虚拟化学俱乐部,它为化学家提供日常所需的网上信息资源,包括350种化学类期刊,15个各类数据库。
2.3 重要的化学化工综合网站(4)英国皇家化学会RSC (/)及其ChemSoc()RSC是欧洲化学科学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组织,享誉国际,它由世界范围内的45000个网点所支持,提供的资源跨越教育,培训,会议,科技政策,化学科学的推广等。
2.3 重要的化学化工综合网站(5)Chemdex ()Chemdex是英国Sheffield大学的化学站点。
该站点最早建成于1993年,采用目录结构。
现在它能提供7192个化学Web页的链接。
2.4 BBS 推荐学术科研第一站/ 小木虫第三节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步骤3.1 信息检索方法3.2 信息检索步骤3.1 信息检索方法普查法根据不同的课题要求、不同的检索环境条件,选择最适当的工具(数据库)进行检索。
相关法一般是检索数据库自带的功能。
经过一定检索实践后,可收集到该研究领域中发表论文数量多质量高的作者姓名检索课题分析检索目的和要求的分析检索类型的确定(1)普查型(2)特定型(3)探索型选择检索数据库(1)数据库的类型(2)数据库所收集的数据内容所涵盖的学科领域和收录范围(3)数据库的现状,包括数据库收录的文件类型、数据量、存储年限、更新周期、语种等等。
(4)数据库的检索质量、权威性和检索速度(5)数据库提供的系统功能和检索方式(6)数据库的使用权和检索费用检索词经常使用的检索词主要有主题、作者、名称等。
处理检索结果(1)全文连接服务(2)电子期刊(3)印刷品原文(4)馆际互借服务(5)原文传递服务(6)向作者索取原文第二章第一节文献第二节图书馆分类法第三节重要工具书、专著和大全第四节重要化学期刊简介第一节文献1.1 文献的概念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八佾》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198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1.2 科技文献分类载体: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1.2 科技文献分类加工深度: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原始文献) (检索工具) (总结报告)一次文献种类二次文献种类期刊图书会议文献专利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目录题录文摘索引1.2 科技文献分类按出版类型:科技图书期刊杂志(主要检索对象)特种文献1.3 科技图书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或生产经验作概括论述.特点: 带有总结性、成熟定型;出版周期长,信息传递慢;传授知识,而不是报道最新情报。
图书一般分为两类:阅读型:教科书、专著等工具型: 字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1.3 科技图书国际标准书号(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每一种正式出版的图书的唯一标识代码。
ISBN 7-04-009331-6 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122-10412-0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段:978或979第二段:语区号,代表国家、地区、语种,如0,1-英,2 -法,3-德,4-日,7-中第三段:出版商代号,由国家或地区ISBN中心分配;第四段:出版图书号,由出版商按出版顺序所给第五段:校验位1.4 期刊Periodical或Journal特点:名称固定有连续的卷、年月顺序号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数量大,内容丰富;据估计,从期刊获取的文献占整70%1.4 期刊Periodical或Journal世界上最早出版的期刊1665年创刊,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1.4 期刊Periodical或Journal最早的化学期刊德国的《化学杂志》(Chemisches Journal)是世界上公认的,创刊于1778年,1784年改名为《柯瑞尔化学纪事》(Crell's chemisches Annalen)。
1.4 期刊Periodical或Journal中国早期最有影响的化学期刊,当推1934年问世的《化学》杂志,其中的“中国化学撮要”专栏(1934),是中国最早的化学文摘,也是中国科技文摘的先驱。
1.5 特种文献专利文献会议文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1.5 特种文献专利文献patent document是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专利文件的统称。
如专利申请书和专利说明书(主要)。
反映了当前最新的技术成果。
具新颖性,属于一次文献。
1.5 特种文献会议文集conference paper是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通称为proceedings)。
特点:传递信息及时针对性强内容新颖一部分科研成果就是通过学术会议首次发表的1.5 特种文献学位论文Dissertation是著者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科学论文英国称谓Thesis,美国称谓Dissertation博士论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一般偏重于理论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借此可以看出有关专题的发展过程和方向第二节图书馆分类法简介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
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
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
“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一般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务4 个部分。
图书馆分类法介绍几种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广泛应用的图书分类系统一、杜威十进位分类法二、国际十进位分类法三、美国国会图书分类法四、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五、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1 图书馆分类法2.1.1 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分类法,1958年开始使用,并几经修订形成目前的分类体系。
简称科图法。
分类表分为五大部分,即00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0 哲学;20 社会科学;50 -89自然科学90 综合性图书中科院图书分类法,自然科学项下的细分表50 自然科学(总论)51 数学52 力学53 物理学54 化学55 天文学56 地质、地理学58 生物科学61 医学、卫生65 农业科学71 技术科学72 力能学,动力工程中科院图书分类法,化学类目下的细分表54.1 普通化学54.15 化学实验54.153 化学实验安全54.157 玻璃工操作54.2 物理和理论化学54.4 无机化学2.1 图书馆分类法2.1.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1973年北京图书馆联合全国有关图书馆共同编制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并于1974年起在全国试用。
2010年出版了第五版。
《中图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文献的特点进行分类的。
将人类知识分为五大部分,22大类。
表《中图法》22类目大纲1.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 N 自然科学(总论)2.B 哲学O 数理科学和化学3. C 社会科学(总论)P 天文学地球化学D 政治Q 生物科学E 军事R 医药、卫生F 经济S 农业、技术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 工业技术H 语言、文字U 交通运输I 文学V 航空、宇宙飞行J 艺术X 环境科学K 历史、地理5.Z 综合性图书各大类的单字母后用阿拉伯数字细分,T工业技术类,由于项目繁多采用双字母后再用阿拉伯数字细分。
例如:O1 数学TH 机械、仪表工业O3 力学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O4 物理学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O6 化学TQ 化学工业字母后边加二、三位数字,代表各学科的进一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