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技术的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5.53 MB
- 文档页数:63
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和广域网是计算机网络的三种主要类型,它们在覆盖范围、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上各有不同。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是一种覆盖范围介于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之间的计算机网络。
它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如一个校园或一个工业园区。
城域网的传输速率较高,可以达到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甚至更高。
城域网的构建通常需要使用光纤、无线通信等高速传输介质,以满足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城域网的应用场景包括城市内部的政府机构、企业、教育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提供给居民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一种覆盖范围较小的计算机网络,通常局限于一个办公室、一栋建筑物或一个家庭内部。
局域网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但足以满足日常办公和家庭使用的需求。
局域网的构建相对简单,通常使用以太网(Ethernet)技术,通过双绞线或无线信号进行连接。
局域网的应用场景包括办公室内部的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以及家庭内部的设备互联。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一种覆盖范围广泛的计算机网络,它可以跨越城市、国家甚至大洲。
广域网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但能够支持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广域网的构建需要使用到各种通信技术,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
广域网的应用场景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数据交换、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以及互联网服务提供。
这三种网络类型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
例如,一个企业可能在内部使用局域网进行日常办公,通过城域网连接到其他城市的分支机构,再通过广域网与全球的合作伙伴进行通信。
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域网、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它们之间的集成和协同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本文档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详细信息和使用指南。
以下内容将分别介绍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定义、特点、构成和应用。
一:局域网1.定义: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网络。
2.特点:a. 小范围:局域网通常覆盖的范围较小,如办公室、校园等。
b. 高速:局域网内的传输速度较快,通常使用以太网等高速传输技术。
c. 高稳定性:局域网内设备连接稳定可靠,故障率较低。
3.构成:a. 交换机:用于连接局域网中的各个设备,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b. 主机:在局域网中提供主要服务和资源的计算机。
二:城域网1.定义: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覆盖的计算机网络。
2.特点:a. 中等范围:城域网通常覆盖城市或城镇的范围,比局域网范围更大。
b. 中速:城域网的传输速度较局域网慢,但比广域网快。
c. 高可靠性:城域网连接设备可靠,通信稳定性较高。
3.构成:a. 路由器:在城域网中负责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的设备。
b. 光纤电缆:城域网通常使用光纤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三:广域网1.定义: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是指连接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2.特点:a. 大范围:广域网覆盖范围较大,可以跨越城市、国家甚至跨越大陆。
b. 低速:受到地理距离和传输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广域网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c. 低稳定性: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广域网故障率相对较高。
3.构成:a. 网关:广域网中提供路由和数据转发功能的设备。
b. 传输介质:广域网通常使用方式线路、光纤等媒介进行数据传输。
附件:1.局域网示意图:附图1详细展示了局域网连接设备和关系。
2.城域网示意图:附图2展示了城域网的覆盖范围和连接方式。
3.广域网示意图:附图3展示了广域网跨越大范围的连接方式。
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的分布于一个间房、每个楼层、整栋楼及楼群之间等,范围一般在2km以内,最大距离不超过10km。
它是在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大量推广使用之后过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它容易管理与配置;另一方面,容易构成简洁整齐的拓朴结构。
局域网速率高,延迟小,传输速率通常为10Mpbs-2Gbps.因此,网络节点往往能对等地参与对整个网络的使用与监控。
再加上成本低、应用广、组网方便及使用灵活等特点,深爱用户欢迎,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最活跃进的一个分支。
局域网的物理风络通常只包含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大范围的高速网络,它的覆盖范围通常为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随着使用局域网带来的好处,人们逐渐要求扩大局域网的范围,或者要求将己经使用的局域网互相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范围内的网络。
因此,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与社会服务部门的计算机连网需求,实现大量用户、多种信息传输的综合信息网络。
城域网主要指在型企业集团、ISP、电信部门、有线电视台和政府构建的专用网络和公用网络。
3)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4)广域网的覆盖范围很大、几个城市,一个国家,几个国家甚至全球都属于广域网的范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或几万公里。
由于广域网公布距离在主远,其速率要比局域网低得多。
另外在广域网中,网络之间连接用的通信线路大多租用专线,当然也有专门铺设的线路。
计算机网络应用按地理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的规模有大有小,其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等。
因此,按照计算机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和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三种类型。
1.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是一种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构成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计算机网络,其覆盖范围通常小于20km。
例如,将一座大楼或一个校园内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网络都属于局域网,其典型局域网结构如图1-11所示。
图1-11 局域网结构图局域网具有计算机间分布距离近、组网成本低、组网方便、数据传输可靠性高及使用灵活等特点。
因此,它深受欢迎,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分支。
2.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是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间的一种大范围的高速网络。
其覆盖范围一般是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距离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
它通常包括若干个彼此互联的局域网,以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信息的传输与共享。
其典型城域网络结构,如图1-12所示。
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图1-12 城域网结构城域网具有传输介质相对复杂、数据传输距离相对局域网要长、信号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组网较复杂,并且组网成本高等特点。
3.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
一般是指将众多的城域网、局域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计算机远距离连接的超大规模计算机网络。
其数据传输距离从几百公里到几万公里,地理覆盖范围包括若干城市、地区、省甚至国家。
其网络结构,如图1-13所示。
广域网的特点是传输介质极为复杂,且由于传输距离较长,使得数据的传输速率较低、且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所采用的技术也最为复杂。
计算机图1-13 广域网结构。
计算机网络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如下4个阶段:1 第一个阶段可以追述到20世纪50年代。
2 第二个阶段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P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为重要标志。
3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4 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
最热门的话题是INTERNET与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
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应用已经成为衡量21世界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NII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Intranet与Extranet和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网研究与应用的热点。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资源主要是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我们判断计算机是或互连成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看它们是不是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以全局方式管理系统资源,它能自动为用户任务调度网络资源。
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是区别不在他们的物理结构,而是在高层软件上。
按传输技术分为:1 广播式网络;2 点--点式网络。
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点式网络与广播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按规模分类: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广域网(远程网)以下特点: 1 适应大容量与突发性通信的要求。
2 适应综合业务服务的要求。
3 开放的设备接口与规范化的协议。
4 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
X.25网是一种典型的公用分组交换网,也是早期广域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通信子网。
变化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1 传输介质由原来的电缆走向光纤。
2 多个局域网之间告诉互连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3 用户设备大大提高。
在数据传输率高,误码率低的光纤上,使用简单的协议,以减少网络的延迟,而必要的差错控制功能将由用户设备来完成。
这就是帧中续FR,Frame Relay技术产生的背景。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从局域网介质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
引言无线局域网(WLAN1)顾名思义是一种取代以往有线布线方式,借助无线技术构成局域网的技术手段,可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
它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通用无线接入网的一个子集。
它不仅支持较高的传输速率(2~54Mbit/s甚至更高),而且可利用射频无线电技术,借助DSSS2或FHSS3、GMSK4、OFDM5,甚至将来的UWBT6等技术,实现固定、半移动及移动的网络终端对互联网络进行较远距离的高速连接访问。
1997年6月,IEEE7推出了802.11标准,开创了WLAN的先河。
目前,无线局域网领域主要有IEEE 802.11x系列与HiperLAN/x系列两种标准。
无线局域网作为一种传输速度适中、移动速度偏慢的无线技术,与无线个人网(WPAN8)、无线城域网(WMAN9),甚至无线广域网(W W A N10)有着相互排斥并且依存的关系。
在本文中将分别对比W L A N与WPAN、WLAN与WMAN以及WLAN与WWAN 之间的共存关系。
WLAN与WPANIEEE 802.15包含4个分标准,分别是:● 802.15.1为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与个人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共存关系郭大伟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关键词:WLAN WPAN WMAN WWAN1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2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直接序列扩频3 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retum,跳频扩频4 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5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6 Universal Wideband Business and Technology,超宽带传输技术7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8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无线个人网9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无线城域网络10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无线广域网● 802.15.2为共存性;● 802.15.3为高数据传输率的WPAN,如UWB11等;● 802.15.4为低数据传输率的WPAN,如ZigBee12等。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未来趋势三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计算机还十分庞大而昂贵,仅限于少数大型机构使用。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启动了一个名为“阿帕网”(ARPANET)的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分散的、冗余的、抗拒攻击的信息传输网络,这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起步阶段。
在20世纪70年代,因特网(Internet)的概念开始逐渐出现。
1973年,沃顿·瑟夫提出了分组交换网络的思想,为后来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3年1月1日,TCP/IP协议正式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使得整个ARPANET演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因特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规模和地域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指的是在相对较小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如家庭、办公室或企业内部的网络。
它们通常使用低成本的传输媒介,如以太网,用于局域网内部设备的互联和信息共享。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是介于LAN和WAN 之间的一种网络,覆盖了较大范围的地理区域,如一个城市。
城域网通常由多个局域网连接而成,用于满足城市范围内的通信需求。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覆盖更大范围的地理区域,如跨越城市、国家甚至多个国家的网络。
WAN常用于连接远距离的分支机构和远程用户,常见的例子包括互联网和全球范围的因特网。
三、计算机网络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未来趋势:1. 物联网的兴起:物联网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类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设备间的互联和信息交互。
引言概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网络中,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是三个重要的网络形式。
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范围和功能,对于数据的传输和共享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定义、特点以及各自的应用场景。
正文内容:一、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1.1 定义:局域网是一种使得一定区域内的计算机设备相互连接的网络。
这个区域通常是一个建筑物或者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
1.2 特点:- 小范围:局域网的通信范围通常在100米到1千米之间。
- 高传输速率:局域网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
- 低成本: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相对较低,适合小型组织和机构使用。
- 高可靠性:局域网采用多级冗余的网络结构,可以实现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
1.3 应用场景:- 家庭网络:家庭局域网可以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实现智能家居的控制和管理。
- 公司办公网络:各个部门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数据共享和协作。
- 学校网络: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地域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学习资源的共享。
二、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2.1 定义:城域网是一种连接城市或者相对较大范围内的计算机设备的网络。
城域网通常是由多个局域网组成的,通过光纤、电缆和无线电波等方式连接起来。
2.2 特点:- 中等范围:城域网的通信范围通常在几千米到数十公里之间。
- 高带宽:城域网可以提供大量的带宽资源,适合承载大量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 高速传输:城域网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可以满足用户对于实时数据传输的需求。
- 较高成本:城域网建设和维护相对较高,适合中型企业和机构使用。
2.3 应用场景:- 城市企业网络:不同办事处和分支机构可以通过城域网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办公。
- 城市监控网络:城域网可以用于连接各个监控摄像头,实现城市的安全监控和管理。
城域网特征及发展趋势城域网作为本地应用型的公用网络,能够覆盖的最大面积包括了城市以及城市周边的所有郊区,还面向企事业单位及用户,支持通信协议以及提供各种业务是城域网的基本条件。
虽然城域网自身也带有一些广域网的某些特点,又附加了公用多业务网的关键特征,但它与广域网,局域网不同,它在自身所有的条件下还具备一些区别于其他网络的特点。
标签:城域网;特点;发展趋势1 城域网特征分析城域网的网络环境特征是高强度的竞争开放模式,多样化的业务类型以及不稳定的业务流向是它的基本特征,它既要融合上层各种业务网、传送底层信息,还要作为广域网和局域网与接入网的桥接区来承担多种技术的融合与碰撞,在这个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衍生体。
城域网能做到持续的发展,其真正的原动力是满足用户丰富的应用需求,而多样化也是区分城域网和长途网的关键所在。
而城域网的特征具体而言分为几个方面:1.1 网络性质就城域网的网络性质方面来分析,企事业单位所用的网络不仅有部分城域网,更多的是局域网,所以局域网作为专门服务于它们的网络,有一定局限性。
城域网相较于局域网而言,范围要更加宽阔一些,公众和多用户是城域网的主要服务对象。
1.2 传输距离就城域网的传输距离方面来分析,150km是城域网所能传输的最远距离,就这一方面,城域网要比局域网范围大一些,却无法同所能达到距离更远的广域网和长途网相比较。
1.3 业务范围就城域网的业务范围的拓展方面进行分析,作为全业务网络,城域网集数据图像和语音于一体,业务范围较为广泛,在这一点上,局域网的业务范围显得比较小。
1.4 容量方面就城域网的容量方面进行分析,广域网和长途网所需要的容量过大,无法适应城市网络的应用,而仅需要中等容量的城域网完全可以满足城市网络的需求。
1.5 客户层信号就客户层信号方面进行分析,SDH和以太网无法支持各种各样的客户层信号,设计人员在考虑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对城域网进行了设计,加之能够迅速提供带宽,且城域网还兼具能够迅速提供宽带的特点,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理解计算机网络从局域网到广域网的介绍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
它的功能之一就是将不同的局域网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广域网。
本文将从局域网的概念入手,逐步介绍计算机网络从局域网到广域网的发展。
一、局域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和设备的集合。
局域网以高速传输和低延迟为特点,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快速通信和资源共享。
常见的局域网包括家庭网络、学校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等。
局域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网络接口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交换机(Switch)和路由器(Router)等。
NIC是计算机与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媒介,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部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转发,而路由器则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局域网传输到另一个局域网。
二、城域网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是局域网的扩展形式,覆盖了相对较大的地理范围,通常是一个城市或城市群。
城域网通过光纤或其他高速传输介质连接多个局域网,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城域网的建设需要借助传输介质供应商的支持,如电信公司提供的光纤网络。
与局域网相比,城域网的规模大大增加,对网络安全、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三、广域网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连接城域网或其他广域范围内局域网的网络。
广域网通过地理上跨越较大的区域,如跨越国家和地区,连接了许多城域网和局域网。
广域网的连接方式多样,包括电缆、电话线、卫星链路、光纤等。
由于广域网距离较远,因此网络传输的延迟较高,但其传输容量和覆盖范围更广。
四、物联网与未来的网络除了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还将涌现出更多新型网络。
物联网是指将各种物理设备与传感器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交互和数据共享。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得它们可以相互传递数据和资源的系统。
根据网络的规模、地理范围和功能特性,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类型。
一、局域网(LAN)局域网是一种连接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
它通常是由一组互联的计算机、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组成。
局域网的传输速度较快,通常用于办公室、学校、家庭等小范围的网络环境。
局域网可以使用以太网、Wi-Fi等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二、城域网(MAN)城域网是连接在一个城市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它通常涵盖了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连接着多个局域网和广域网。
城域网的传输速度相对较快,适用于大型企业、学校、医院等需要大量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场所。
常用的城域网技术包括以太网、光纤通信等。
三、广域网(WAN)广域网是连接在较大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可以是跨越城市、国家甚至是全球的网络。
广域网使用的传输介质多种多样,包括电话线、光纤、卫星等。
广域网的传输速度较慢,但连接范围广泛,能够实现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四、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是一种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局域网。
与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相比,无线局域网无需使用网线连接设备,使用无线路由器和接收器即可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无线局域网通常应用于移动办公、公共场所和家庭网络中,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无线上网体验。
五、城域无线网(WMAN)城域无线网是一种覆盖城市范围内的无线网络。
它利用无线电波实现台站与设备之间的通信,能够提供高速的无线上网服务。
城域无线网适用于大型城市、商业区、旅游景区等需要大范围无线覆盖的地方,为用户提供高速、便捷的上网体验。
六、存储区域网络(SAN)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专门用于数据存储和数据共享的网络。
它通过高速的存储网络将存储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存储区域网络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等需要大容量数据存储和共享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