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空调系统原理及控制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4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总风量控制实例分析摘要:在介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目前采用的主要控制方法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总风量控制系统设计及具体实现。
关键词:变风量系统总风量控制工程实例节能一.VAV系统的概念变风量空调系统简称VAV系统( 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它根据被控区域空调负荷的变化及室内要求参数的改变,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送风量,从而保证室内参数达到要求。
变风量空调系统通常由空气处理设备、送(回)风系统、末端装置(VAV-BOX)及送风口和自动控制仪表等组成。
二.VAV系统的特点对于一个风系统服务于多个房间时,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使每个房间的变风量末端装置随该房间温度的变化自动控制送风量,使得空调房间过冷或过热现象得以消除,也使能量得以合理利用。
采用一个定风量系统负担多个房间的空调时,系统的总冷(热)负荷是各房间最大冷(热)量之和,总送风量也应是各房间最大送风量之和。
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时,由于各房间变风量末端独立控制,系统的冷、热量或风量应为各房间逐时冷、热量和风量之和的最大值,而非各房间最大值之和。
因此在设计工况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冷风量及冷(热)量少于定风量系统的总送风量和冷、热量,于是使系统的送回风管减小,空调机组减小,冷热源装机容量减小,机房占地面积减少。
在空调系统全年运行中,只有极少时间处于设计工况,绝大多数时间均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
当各空调区域负荷减少时,各末端装置的风量将自动减少,系统对总风量的需求也会下降,变风量空调系统总送风量的改变是由调节系统送风机的频率实现的,降低空调机组送风机的转速,使其能耗降低,节省系统运行耗能。
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节约系统风机能耗;空调房间没有没有风机盘管凝水问题和霉变问题;室内无过热过冷现象;系统的灵活性较好,易于改、扩建;能实现局部区域(房间)的灵活控制等。
变风量空调系统因其节能显著、易于多区控制及舒适性高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广泛使用。
空调技术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变风量空调系统一、变风量空调系统气候变化—空调房间冷热需求变化气候变化—空调房间冷热需求变化空调怎么做?调风量调温度1.定风量空调系统工作原理CA V系统:风量按最不利情况确定,固定不变,靠调节温度适应负荷变化。
——既浪费冷、热量,风机能耗也不变1.定风量空调系统工作原理CA V系统:如在夏季,当室内冷负荷减少时,定风量空调系统如何进行调节呢?当室内冷负荷减少时,如果送风温度和送风量均不变,则室内温度将偏低,当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会反馈给数字控制器,数字控制器给出执行命令至冷却盘管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关小减少冷水供水量,在送风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送风温度,从而减少了送入室内的供冷量,室内温度提高,达到设定值。
2.变风量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变风量系统(V A V系统)送风温度不变,调节送风量,适应室内负荷。
——既可减少风机能耗,也可减少冷耗如在夏季,当室内冷负荷减少时,变风量空调系统如何进行调节呢?2.变风量空调系统工作原理2.变风量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当室内冷负荷减少时,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设置在室内的变风量末端装置则自动调节,减少送入室内的风量,静压传感器则检测出压力高于设定值,反馈至数字控制器,数字控制器给出执行命令至送风机的变频调速器,减少送风量,回风量也同时减少,实现压力平衡。
室内温度从而达到设定值。
2.变风量空调系统工作原理V A V 系统增加了可随室内温度变化而改变送风量的末端装置,并在送风口前增加了静压传感器。
V A V系统的送回风机均为变频风机。
3.变风量空调系统组成配套的排风系统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系统一次风的集中空气处理机组二、变风量空调末端装置1.末端装置要求当不使用时,能完全关闭。
根据传感器测得室温的高低,自动调节送风量。
当房间负荷降低时,能控制最小风量,以满足最小新风量和室内气流组织的要求。
1.末端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消声功能。
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原理及特点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原理及特点日常生活中,空调系统并不总是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其大部分时间的运行效率只有10%左右,因此,从节约能源的观点,我们可以根据空调系统的负荷随时调节系统的送风量,只在高峰时,增大送风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变风量空调系统也正是基于这个原理而产生的。
其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调节送入室内的风量来控制环境温度,因此在装机是可以选择一定的峰值使用量,从而达到节约风机能耗和装机容量的目的。
(2)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易于改建,扩建,增删调节单元,个人可根据负荷的变化或舒适要求自动调节工作环境。
这一点尤其适用于那些格局多变的建筑。
(3)变风量系统属于全空气系统,空气品质好,可以利用新风消除室内负荷,没有风机盘管凝水问题和霉变问题:在过渡季节,可以充分利用天然冷源甚至全新风,节能效益好。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程应用目前在工程中应用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变风量空调系统,一种是变频变风量空调系统。
我们所采用的方案是后者。
采用变频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频变风量空调系统和普通变风量空调系统一样,具有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共同特点。
不同的是,变频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了末端风机和空调机组风机皆连续调速的技术,形成了变频控制变风量系统。
2.1工作原理为获得空调系统的实时负荷情况,我们在每个建筑单元内装设一个室内温控器,用来检测室内温度,并与用户设定的期望温度值进行比较,当二者出现差值时,温控器改变变风量风机盒风机的转速,减少或增加送入室内的风量从而调节室内的温度,直到室内温度恢复为设定值为止。
室内温控器在调节变风量风机盒风机转速的同时,通过串行通讯方式,将本身的负荷信号传入空调机房的变频控制器;变频控制器接收各温控器送来的负荷信号,计算所有风机需要的风量之和,并通过一定的运算规律得出变频器需要的控制信号,通过变频器控制空调机组送出的总风量,使总送风量满足各单元的实际风量需求。
TAC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案一. 变风量空调系统1.1变风量空调系统简介变风量空调系统(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VAV系统)于本世纪60年代诞生在美国。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由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演变而来,它通过改变送入房间的风量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或其它工艺要求。
同时根据各空调区域的负荷需求决定送风总负荷输出,在低负荷状态下送风能源、冷热量消耗都获得节省(与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相比),尤其在各空调区域负荷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节能效果尤为明显。
与新风机组加风机盘管系统相比,变风量空调系统属于全空气系统,舒适性更高,同时避免了风机盘管的结露、霉菌等问题。
由于其舒适性和节能性,变风量系统在近几年在中国获得广泛应用,特别适合于高档写字楼等空调负荷变化大的应用场合。
1.2变风量空调系统组成变风量空调系统有很多种形式,但它们均由四部分构成:一次风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风管系统、 VAV末端装置与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1) 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简称空调机组,AHU)的基本功能是对空调区域空气进行热、湿处理,过滤和通风换气,并为空调系统的空气循环提供动力。
变风量空调机组区别与定风量空调机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变风量空调机组送风机根据空调区域负荷的需求,对系统总送风量进行调节。
目前最常见和最节能的调节方法是采用变频调速装置调节风机风量。
(2) 风管系统风管系统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送、回、排风管,末端装置上、下游支风管及各种送风静压箱和送、回风口的总称。
其基本功能是对系统空气进行输送和分配。
(3) 变风量末端装置 ( 称为“VAV Box”变风量箱或VAV末端装置)VAV末端装置基本功能是根据空调区域内的显热负荷,调节送入空调区域的风量。
VAV末端装置有很多种类,进风口、风阀、风量传感器和箱体是VAV末端装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常用的VAV末端装置形式有单风道单冷基本型、串联风机动力式。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介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简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对于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讲,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室内温度控制环节·风机风量控制环节·新风量控制环节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室内温度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室温控制环节主要是利用变风量末端装置和室内温度控制器来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
变风量末端装置按照补偿系统压力来分类,一般有:·压力有关型末端·压力无关型末端压力有关型末端装置直接受到室内温度控制器的控制,送入室内的风量除了和室内负荷有关外,还受到空调系统内的压力变化的影响;压力无关型末端比压力有关型末端多了一套风量测量装置进行副控制,有时采用串级控制系统使得空调系统送风量与室内负荷相匹配,即根据空调房间室内温度实测值和设定值来计算房间当前送风量设定值然后根据送风量设定值和送风量实测值的差值来控制风阀的动作。
从实际使用结果来看,压力无关型末端比压力有关型末端在末端数量较多,各个末端使用状态经常变化的过程中,对于室内温度的控制具有超调,震荡小的优点.下图为压力无关型室内温度控制环节示意图: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量控制送风量控制环节是指利用控制信号来调节送风机频率,从而使得空调箱的送风量能够和各个末端的送风量需求相匹配。
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机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风机总风量控制法·定静压控制法·变静压控制法风机总风量控制法是指直接将各个末端的送风量设定值之和作为送风机风量的设定值,然后将实测送风机送风量和设定值比较,利用差值来调整送风机转速控制送风量。
采用风机总风量控制法的关键是能够得到空调箱在各种情况下的风机曲线,准确的直接对转速调整达到需要的风量.定静压控制法是指在送风管适当位置设置静压传感器,该静压传感器的压力信号与系统静压设定值进行比较,利用其差值来控制送风机的转速,最终控制空调系统的总风量。
船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摘要:变风量空调系统具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比如具有节能性的特点。
对于这类系统已经在我国很多建筑上都有所应用,随着近几年这类技术不断的提升发展与创新,变风量空调系统正逐步由建筑领域,向船用空调系统不断转变。
鉴于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船舶上应用时间还比较短,当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各类技术还没有达到稳定状态。
所以本文将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于其在船舶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希望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变风量系统;船舶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引言自变风量空调系统问世以来,成为了广大船用空调设计者青睐的系统之一,因为对于船舶来说,每天要航行于各个气候条件不同的海域,所以外界气象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当船舶位于不同时间位置时,人员、设备、舱室的阳光直射面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船舶不同舱室的热负荷变化比较大。
对于我国现有船舶来说,大多采取的是定风量空调系统的方式。
对于这类系统而言,制冷量大多是是按照最大的热负荷量或换气次数来进行计算的,这就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当船舱热负荷比较少时,定风量空调系统要采用加热器来进行补偿,这就会使得冷热发生转换和交替,也会进一步的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而变风量空调系统,比起传统的定风量空调系统来说,不仅装机容量有效减少,尺寸也会有所降低,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满足船舶的布置需要也能够减少空调系统的整体重量[1]。
一、船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型式(一)船舶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将末端的风量和新、回风进行混合,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船舱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对于船舶空调舱室,要根据相关的参数以及系统来设计,要严格的按照公式来进行计算,而一般舱室所需空气湿度和温度是恒定的,因此这时就需要通过改变送风量来保证舱室的整体温湿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二)船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主要型式变风量空调系统按照风道布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单风道和双风道两种形式,对于两种系统来说,各有各的特点。
变风量系统基本原理与控制策略一、变风量系统基本原理变风量系统是一种能够根据室内环境需求自动调节送风量的空调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送风机的转速或风门的开度来实现送风量的调节,从而满足室内温度、湿度和新风需求。
1. 传感器采集室内环境参数变风量系统中,通常会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参数。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
2. 控制系统分析室内需求控制系统会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室内环境参数,通过算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判断当前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是否符合设定的要求。
如果不符合要求,控制系统将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行相应的调节。
3. 调节送风量根据控制系统的分析结果,变风量系统会通过调节送风机的转速或风门的开度来调节送风量。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系统会增加送风量;如果室内温度过低,系统会减少送风量。
通过不断调节送风量,系统可以使室内环境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4. 实现新风控制除了调节送风量,变风量系统还可以实现新风控制。
新风是指从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用于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通过控制系统的指令,变风量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新风量的大小,以满足室内的新风需求。
二、变风量系统的控制策略变风量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新风控制。
1. 温度控制策略温度控制是变风量系统最基本的控制策略之一。
系统会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通过调节送风量来控制室内的温度。
当室内温度超过设定的上限时,系统会增加送风量;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的下限时,系统会减少送风量。
2. 湿度控制策略湿度控制是针对室内湿度的控制策略。
系统会根据设定的湿度范围,通过调节送风量来控制室内的湿度。
当室内湿度超过设定的上限时,系统会增加送风量;当室内湿度低于设定的下限时,系统会减少送风量。
3. 新风控制策略新风控制是为了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而采取的控制策略。
系统会根据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其他空气污染物的浓度,通过调节新风量来控制室内的空气质量。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摘要: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调节送入房间的风量来适应负荷的变化,同时在确定系统总风量时还可以考虑一定的同时使用情况,所以能够节约风机运行能耗和减少风机装机容量。
近年来,变风量空调系统在我国得到大量的应用,本文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及控制调试展开论述。
关键词: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调试。
0引言文章从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冷负荷及风量计算、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等方面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1变风量(亦称为VAV)空调系统末端装置VAV末端装置有很多类型,目前最常用的是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并联式风机动力型和单风管节流型末端装置。
1.1串联式风机动力型(简称串联型FPB)串联型FPB系统运行时由变风量空调箱送出的一次风,经末端内置的一次风风阀调节,再与吊顶内二次回风混合后通过末端风机增压送入空调区域。
变风量箱内一次风既通过一次风风阀,又通过增压风机。
它将较低温度的一次风同温暖的顶棚内空气混合成所需温度的空气送到空调房间内,无需低温送风口。
1.2并联式风机动力型(简称并联型FPB)并联型FPB系统运行时由变风量空调箱送出的一次风,经末端内置的一次风风阀调节后,直接送入空调区域。
大风量供冷时末端风机不运行,风机出口止回阀关闭。
增压风机与一次风风阀并排设置,经中央空调器处理后的一次风只通过一次风风阀而不通过增压风机。
1.3单风管型(简称单风管型VAV)系统运行时,由变风量空调箱送出的一次风,经末端内置的风阀调节后送入空调区域。
单风管型VAV装置也可作为定风量装置使用,只要把变风量装置的最大风量与最小风量设定为相同值即可。
2VAV系统的设计2.1VAV系统的设计分区在进行VAV系统设计时,需先对空调房间进行平面分区。
冬季,由外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热负荷以及围护结构壁面的冷辐射仅对靠近外围护结构一定范围内的外区产生影响。
除外区之外的室内其他区域则称为内区。
一般的分区范围是:靠近外围护结构3~5m的区域为外区,其余区域为内区。
变风量系统基本原理与控制策略变风量系统是一种用于调节建筑物内部空气流通的系统,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送风和排风的风量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风的供应。
变风量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静态控制和动态控制两种。
静态控制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调节送风和排风的风量来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和温度的稳定。
静态控制主要包括恒定风量控制和恒定压力控制两种方式。
恒定风量控制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节送风和排风的风量来保持室内外风量的平衡,以达到稳定的室内空气质量。
恒定风量控制通常采用风机变频调速的方式来实现,根据室内外参数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风机的转速,从而控制风量的大小。
恒定压力控制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节送风和排风的风量来保持室内外压力的平衡,以达到稳定的室内空气质量。
恒定压力控制通常采用风机变频调速和风阀调节的方式来实现,根据室内外参数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风机的转速和风阀的开度,从而控制风量和压力的大小。
动态控制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室内外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调节送风和排风的风量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风的供应。
动态控制主要包括定时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CO2控制等方式。
定时控制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时间和人员活动情况,预先设定送风和排风的时间和风量。
温度控制是指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送风和排风的风量,以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
湿度控制是指根据室内外湿度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送风和排风的风量,以保持室内的舒适湿度。
CO2控制是指根据室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送风和排风的风量,以保持室内的空气质量。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随着人们对于舒适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型商业建筑、办公楼等大型建筑的空调系统成为了保障其舒适度和节能的重要工具。
而在实际应用中,变风量空调系统已经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会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设计原理及其特点和优势。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基于固定的空调变量(温度、湿度等)作为判断标准,通过精确控制空气的流量来实现降温、降湿和清新的目的。
在其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量调节。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风量调节可以通过变频调速器、空调风机的角度调节、风门或送风口的大小调节等实现。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自动监测房间的人流量和热负荷特征,从而智能地调整空调的风量。
2. 热回收。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需要考虑室外的风量回补(房间内送风和排风之间的流动)代替新风进入房间,使室内空气质量稳定;同时,还需要利用设备上产生的余额热(如冷凝水的热回收、排污水的热回收)等方式来节约能源。
3. 适量送风。
在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只有在确保室内温度、湿度稳定的情况下才增加送风量(如人数增加,室内温度上升等),以保证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下面是实际应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建筑物案例:1. 北京某大型商场。
该商场在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之前,无法解决房间内温度不均匀、人流大造成送风污染等问题。
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后,将房间空间进行分区控制,再通过定时设置、多温多湿调节等手段实现精准送风,达到节能减排和舒适性的双重目的。
2. 上海某高档写字楼。
该写字楼使用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房间内人流量和温湿度,并利用空调自动调节送风量和温湿度,实现节能和随时随地舒适性调节。
3. 广州某五星级酒店。
该酒店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实现人流量智能监测和控制以及增加室外回补量等方式,大大减少了房间内的冷热负荷,提高室内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三、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点1. 节能高效。
阐述暖通工程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及控制原理基于能源危机进行了变风量空调技术的研究,建筑中耗能大户之一就是中央空调,其每个环节都存在通过节能技术而实现节能的可能性。
该技术不仅具有高效的节能效果,而且因为它可以控制空气,和人类直接接触,所以变风量空调系统还具备健康、舒适以及环保的功能,其发展的人性化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也正是对其研究的意义所在。
1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进行合理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1变风量比全年中的大部分时间空调系统都在负荷工况下,其变风量系统的风道、末端以及风机在最小和最大风量这两种极限的状态下如果可以经受住极限状态的考验,其他时间基本上就可以确保正常运行。
风量比的计算式是最小设计风量除以最大设计风量。
为了避免通风、噪声问题,风量比的值不宜在0.4之下。
在确定最小风量时首先要考虑到符合变化的特点,此外还要对室内空气的品质以及气流组织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就能够防止换气次数不够、冷风下沉等问题。
1.2新风问题通过阀门的开度来调节新风、回风以及排放来改变新风量,继而使混风温度得到保持,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经济循环定风量系统。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短冷机开启的时间。
空调设计采用混风系统,无论变风量还是定风量系统,各个房间都是通过负荷来分配新风量的。
所以新风量即使满足要求,也可能出现部分房间新风不足的现象。
在变风量系统中,进入房间的风量不是固定的,因而房间中新风量也并不固定。
ASHRAE标准中62-1989规定,在一定新风量下,二氧化碳在总风中的含量未必超标,则通过回风就可以减少总新风量。
变风量系统中房间被送入风量的变化性决定了房间中新风量的不固定性。
在对新风有很高要求的建筑中,应该考虑单独敷设新风道,但因此也会造成更多的空间被风道占用。
所以对于变风量系统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控制总风量;确定总新风量;合理分配新风。
1.3末端装置的选择可以选择的末端装置有很多种,在进行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有:房间功能、末端装置的控制性能以及声学要求。
提要:本文主旨指导初学者了解一些变风量系统的基本概念,提供变风量系统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案选择指南,同时着重介绍Onyx-2000变风量系统基本控制策略。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概念1.1 变风量空调系统定义众所周知,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也可调节送风温度来控制某一空调区域温度的一种空调系统。
该系统是通过变风量末端装置调节送入房间的风量,并相应调节空调机(AHU)的风量来适应该系统的风量需求。
变风量空调系统可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及室内要求参数的改变,自动调节空调送风量(达到最小送风量时调节送风温度),以满足室内人员的舒适要求或其他工艺要求。
同时根据实际送风量自动调节送风机的转速,最大限度地减少风机动力,节约能量。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空调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
在当时定风量系统加末端再热和双风道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舒适性空调的主导地位,因此,变风量系统出现以后并没有立刻得到推广,直到1973年西方石油危机之后,能源危机推动了变风量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此后20年中不断发展,如今已经成为美国空调系统的主流。
变风量系统在发展初期,因支管风量平衡的需要和控制设备的局限,大多要求采用高速送风系统,主要送风速度在12.5m/s以上,并且推荐采用静压复得法设计风管系统。
尽可能地采用圆形或椭圆形风管,以减小摩擦阻力。
但是高速送风系统的风机耗能大,且管路系统噪音增加。
随着压力无关型V AV box基本上全面取代压力相关型VAV box及DDC控制器的发展,于是变风量空调方式在低速送风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在日本,将变风量空调方式用于低速送风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值得关注。
由于传统的皮托管流量传感器在5m/s的风速下难以测定,因此日本人开发研究了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和电磁式流量传感器等多种适用于低速送风系统的前端设备,一方面节能,另一方面降低了风管噪音,因此,进入90年代以后,无论是新建还是70年代以前建造的空调系统的翻新改造,基本上都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