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脂肪烃(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4
《脂肪烃》(第一课时)一、烷烃和烯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1) 烷烃: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
通式:(n≥1)(2) 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n≥2)乙烯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分子中6个原子在上,键角约为。
2.物理性质(1) 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相对密度;(2) 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
(3) 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5≤n≤16)、固态(17≤n)。
(4) 烃的密度比水,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3.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2) 加成反应;(3) 聚合反应:下面是我们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①乙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②乙烯和溴的反应:③乙烯和水的反应:④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4.由于烷烃和烯烃的结构不同,使其在很多性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填写表格加以对比总结。
5.二烯烃的1,2—加成与1,4—加成:①CH2=CH—CH=CH2+Cl2→②CH2=CH—CH=CH2+Cl2→③nCH2=CH—CH=CH2→二、烯烃的顺反异构1.异构现象的产生由于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不同。
2.异构的分类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的成为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排列在双键的的成为反式结构。
如:顺—2—丁烯:;反—2—丁烯:。
3.性质的异同顺反异构体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例1:对于C F2Cl2(商品名称是氟利昂—12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有非极性键 C、只有一种结构无同分异构体 D、是一种制冷剂例2 :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C.③>①>②>⑤>④D.④>⑤>②>①>③例3.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哪些试剂的洗气瓶?()A.澄清石灰水、浓H2SO4B. 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C.溴水、浓H2SO4D. 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例 4. 有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已知它们都能使溴水褪色,且分子中碳原子数均小于5,1体积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可得到3.6体积二氧化碳和3体积水蒸气(气体体积均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⑴分析判断两种烃各是哪一类。
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
3、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过程与方法】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计算机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有机物的结果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三、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师: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的内容——烃和卤代烃。
在高一的时候我们接触过几种烃,大家能否举出一些例子?众生:能!甲烷、乙烯、苯。
师:很好!甲烷、乙烯、苯这三种有机物都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又称烃。
根据结构的不同,烃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等。
而卤代烃则是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产物,是烃的衍生物的一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脂肪烃。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师: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评价)【板书】一、烷烃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C—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 n H2n+2(n≥1)师: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板书】2、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掌握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2、通过分析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初步学习有机物的合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三、教学用品:多媒体课件、计算机四、教学方式讨论、探究法一、烷烃和烯烃1.烷烃的物理性质2.烷烃的化学性质⑴氧化反应⑵取代反应3.烯烃的物理性质4.烯烃的化学性质⑴氧化反应⑵加成反应⑶聚合反应5.碳原子的sp2杂化与乙烯的结构二、烯烃的顺反异构1.顺反异构的含义2.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3.顺式结构与反式结构4.烯烃的同分异构体课后作业:1、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哪些试剂的洗气瓶?()A.澄清石灰水、浓H2SO4B. 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C.溴水、浓H2SO4D. 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2、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烷 B.丁烷 C.异丁烷 D.新戊烷3、光照按等物质的量混合的甲烷和氯气组成的混合物,生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产物是()A.CH3ClB.CH2Cl2l4D.HCl4、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C.③>①>②>⑤>④D.④>⑤>②>①>③5、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物叫硅烷,它的组成与烷烃相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烷的分子通式可表示为SinH2n+2 B.甲硅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C.甲硅烷(SiH4)的密度大于甲烷D.甲硅烷的热稳定性强于甲烷6、下列物质中与丁烯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2-CH2-CH3 B.CH2 = CH-CH3C.C5H10D.C2H27、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A.CH3CH3 B.CH2=CH2 C.CH3CH=CH2 D.CH3CH=CHCH38、有二种气态烃, 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这二种气态烃的混合气10mL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各36mL(以上气体均在同温同压下时测定), 试计算并推断这二种烃的分子式以及混合物中二种烃的体积比?答案:1C 2D 3D 4C 5D 6B 7D8、C4H8,C3H6 3:2 或 C4H8,C2H4 4:1。
( (课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烷烃和烯烃《脂肪烃》(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 2)理解烷烃、烯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3)掌握烷烃、烯烃和二烯烃的化学性质;(4)深化对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图和识图培养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学习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预测推理、归纳总结和信息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要有“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及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二烯烃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意图高一我们学习过甲烷和乙烯的知识,我们回顾甲烷、乙烯的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回复习 甲烷 乙烯忆已有知识, 旧知结构简式聆听激活学生的 结构特点思考认知结构,为 引入 空间构型 学习后续课 新课化学性质程搞好铺垫。
甲烷乙烯属于烃,甲烷和卤素的取代产物和乙烯与卤素、卤化氢的加成产物属于卤代烃,烃和卤代烃是我们第二章将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甲烷属于烷烃、乙烯属于烯烃,链状的烷烃、烯烃、炔烃都属于脂肪烃,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脂肪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1节脂肪烃我们首先学习烷烃和烯烃【板书】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根据表格数据完成图2-1分培养学生观察图表,分析让我们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P28【思考与交流】,析曲线图找出规数据的能力。
以期对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有所了解。
律巩固烷烃同各组探究任务:思考、回答系列物理性1组:绘制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变化的曲线图,并【归纳总结】烷烃质的递变规总结有关规律;2组:绘制烷烃的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变化的曲线图,并总结有关规律;和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律3组:绘制烯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变化的曲线图,并递增,呈规律性变新课讲解总结有关规律;4组:绘制烯烃的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变化的曲线图,并总结有关规律;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5组:结合表2—1、2—2研究烷烃和烯烃的状态随在状态,由气态逐碳原子数变化的规律;渐过渡到液态、固丰富学生对6组:查阅表中沸点数据,思考碳原子数为多少的烷态。
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功能脂肪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等,本节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应用,使第一章中的比较概念化的知识内容结合了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
结合脂肪烃的性质,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聚合反应等有机反应,为后续各章节中其他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其确立依据为分散重难点,我们将第一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及烯烃的顺反异构”这一部分内容。
在<<必修2>>中已经介绍了甲烷、乙烯等烃的典型代表物,但没有涉及有机物类别的概念,而本节在复习典型代表物性质的基础上,将内容提升到了类别的性质。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在<<必修2>>中已经涉及,本节通过“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整理。
本节教材中对烷烃和烯烃的性质也有简要的陈述,但陈述角度不同。
如从认识分子组成及结构变化的角度来陈述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突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及聚合反应等有机反应类型。
结合烯烃的结构特点,作为烯烃知识的提升,介绍了顺反异构现象。
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烷烃和烯烃。
同时通过对比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
而对于烯烃的顺反异构这部分内容是教材新增加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只讨论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不再扩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加深对加成反应等有机反应的理解。
3、初步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学习的思想在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2、通过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结构、性质让学生推断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类比推理和迁移能力。
3、进一步巩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第一节脂肪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烃类物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3、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概念和反应实质
4、了解顺反异构并会书写简单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学习重点】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复习回顾】
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一、烷烃:
1.烷烃概念:
2.烷烃的通式:
(1)燃烧:
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注意】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2)取代反应(特征性质)
写出乙烷与氯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烷烃取代反应的共同特征有:
二、烯烃
1.烯烃概念:
2.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
(1)通式:
(2)结构特点:
4.化学性质:【相似性】
(1)燃烧:
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双键的还原性,特征性质):
一个特征反应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应(特征性质)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烯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
【阅读】课本P30资料卡片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丁二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
(4)加聚反应――烯烃的自身无限加成反应
【归纳】:单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是
【思考与交流】
2、请根据表2-1和2-2中部分烷烃和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的数据,以分子中碳原子为横坐标,以沸点或相对密度为纵坐标,制作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的曲线图(烷烃和烯烃沸点或相对密度在同一坐标系中)
三、烯烃的顺反异构体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
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
【思考】:1、下列有机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
A CH 2=CHCH 3
B CH 2=CHCH 2CH 3
C CH 3CH =C(CH 3)2
D CH 3CH =CHCl 2、写出上题中是顺反异构体的结构式
—C —C —H
H
H H CH 3 CH 3 —C —C —H H H H CH 3 CH 3 第一组 C C = H H H 3C 3 C C
= H H H 3C CH 3 第二组
【课堂练习】
1.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2.24L (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得3.36L (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2.7g 的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B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 C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炔
D 、混合气体一定是由烷烃和烯烃构成的混合物
2.[MCE (89)]乙烯和丙烯按1 : 1(摩尔)聚合时,生成聚合物乙丙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式可能 是( )
A 、—[—CH 2—CH 2—CH —CH 2—]n —
B 、—[—CH 2—CH 2—CH 2—CH —]n —
| | CH 3 CH 3
C 、—[—CH 2—CH 2—CH=CH —CH 2—]n —
D 、—[CH 2—CH 2—CH 2—CH 2—CH 2—]n — 3、有机化合物中的同分异构现象,除了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和官能团的位置异构之外还有顺反异构等等,例如2-丁烯,有如下,A 、B 两种顺反异构的形式:
A 、中两个—CH 3在双健同一侧,为顺式,称顺-2-丁烯;
B 、中两个—CH 3在双键的两侧,为反式,称反-2-丁烯。
若两个甲基换为—CH 3和—CH 2—CH 3,只要是在同侧,便是顺式,在两侧便为反式。
现有分子式为C 9H 10的有机物可写在苯丙烯形式,即C 6H 5—C 3H 5。
试写出由于双键的位置不同而形成的C 、D 两种异构体,然后再写出其顺式E 和反式F 两种异构体;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C =C
B 、
C =
C ╱ CH 3 ╱ H ╱ H ╱ H CH 3
╲ CH 3 ╲ CH 3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