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全)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全)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全)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全)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

t

d d v 有无不

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

1-1图所示

.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

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

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

2

2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

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

果,即

v =2

2d d d d ??

?

??+??? ??t y t x 及a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有

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2

222

22

2

2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

2d d d d t r a t

r v ==

其二,可能是将2

2d d d d t r t r 与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已

说明t

r d d 不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2

2d d t r

也不是加速度的模,它只是加速度在径向分量中的一部分

????

???????

??-=2

22d d d d t r t r a θ径。或者概括性地说,前一种方法只考虑了位矢r 在径向(即量值)方面随时间的变化率,而没有考虑位矢r

及速度v 的方向随间的变化率对速度、加速度的贡献。 1-3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x =3t +5, y =21

t 2+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

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1)

j

t t i t r

)4321()53(2-+++=m (2)将1=t ,2=t 代入上式即有

j i r

5.081-= m

j j r

4112+=m

j j r r r

5.4312+=-=?m

(3)∵ j i r j j r

1617,4540+=-=

∴ 1

04s m 534201204-?+=+=--=??=j i j i r r t r v

(4) 1

s m )3(3d d -?++==j t i t r v

则 j i v 734+= 1s m -? (5)∵ j i v j i v 73,3340

+=+= 2

04s m 1444-?==-=??=j v v t v a (6) 2

s m 1d d -?==j t v

a

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1-4 在离水面高h 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 处,如题1-4图所示.当人以0v (m ·1-s )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图1-4

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l ,此时绳与水面成θ角,由图可知

222

s h l +=

将上式对时间t 求导,得

t

s s t l l

d d 2d d 2=

题1-4图

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l ,s 是随t 减少的, ∴ t s v v t l v d d ,d d 0-==-

=船绳

θ

cos d d d d 00v v s l t l s l t s v ==-=-

=船

s v s h s lv v 02/1220)(+=

=船

将船v 再对t 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

3

2

0222

020

2

002)(d d d d d d s v h s v s l s v s

lv s v v s t s l t l s

t v a =+-=+-=-==船

1-5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a =2+62x ,a 的

单位为2s m -?,x 的单位为 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1s m -?,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 ∵

x

v

v 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

分离变量:

x x adx d )62(d 2

+==υυ 两边积分得 c

x x v ++=32

2221

由题知,0=x 时,100=v ,∴50=c

∴ 1

3s m 252-?++=x x v

1-6 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3t 2s m -?,开始

运动时,x =5 m ,v =0,求该质点在t =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t

t v

a 34d d +==

分离变量,得 t t v d )34(d +=

积分,得

1

2

由题知,0=t ,00

=v ,∴01=c

2

234t t v += 又因为

223

4d d t t t x v +==

分离变量, t

t t x d )23

4(d 2+=

积分得 2

3221

2c t t x ++=

由题知 0=t ,50=x ,∴52=c

故 5

21

232++=t t x

所以s 10=t 时

m

70551021

102s m 1901023

10432101210=+?+?=?=?+

?=-x v

1-7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θ=2+33t ,

θ式中以弧度计,t 以秒计,求:(1) t =2 s 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

t t t t 18d d ,9d d 2====

ωβθω

(1)s 2=t 时, 2

s m 362181-?=??==βτR a

2222s m 1296)29(1-?=??==ωR a n

(2)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ο45角时,有

145tan ==

?n

a a τ

即 βωR R =2 亦即 t t 18)9(2

2= 则解得

923=

t 于是角位移为rad

67

.29

2

32323=?+=+=t θ

1-8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按s =2

021bt t v -的规律运动,式中s 为

质点离圆周上某点的弧长,0v ,b 都是常量,求:(1)t 时刻质点的加速度;(2) t 为何值时,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b .

解:(1)

t 0d

R bt v R v a b t

v

a n 2

02)(d d -=

=-==

τ 则

24

02

22

)(R bt v b a a a n

-+

=+=τ

加速度与半径的夹角为

2

0)(arctan

bt v Rb

a a n --=

=τ?

(2)由题意应有

24

02

)(R bt v b b a -+

== 即 0

)(,)

(4024

022=-?-+=bt v R bt v b b

∴当b

v t 0=

时,b a =

1-9 以初速度0v =201s m -?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60°的夹角,

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1R ;(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2R . (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解: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1-10图所示.

题1-9图

(1)在最高点,

o

0160cos v v v x ==

21s m 10-?==g a n

又∵

12

11ρv a n =

m

1010

)60cos 20(2

2111=??=

=n

a v ρ

(2)在落地点,

2002==v v 1s m -?,

而 o

60cos 2?=g a n

∴ m

8060cos 10)20(2

2

222=?

?==n a v ρ

1-10飞轮半径为0.4 m ,自静止启动,其角加速度为β=0.2 rad ·2s -,求t =2s 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

解:当s 2=t 时,4.022.0=?==t βω1s rad -? 则16.04.04.0=?==ωR v 1s m -?

064.0)4.0(4.022=?==ωR a n 2s m -? 08.02.04.0=?==βτR a 2s m -?

22222

s m 102.0)08.0()064.0(-?=+=+=τa a a n

1-11 一船以速率1v =30km ·h -1

沿直线向东行驶,另一小艇在其

前方以速率2v =40km ·h -1

沿直线向北行驶,问在船上看小艇的速度为何?在艇上看船的速度又为何?

解:(1)大船看小艇,则有1221v v v -=,依题意作速度矢量图如题

1-13图(a)

题1-11图

由图可知 1

222121h km 50-?=+=v v v

方向北偏西 ?===87.3643

arctan arctan

21v v θ

(2)小船看大船,则有2112v v v -=,依题意作出速度矢量图如题1-13

图(b),同上法,得 5012=v 1h km -?

方向南偏东o 87.36

习题二

2-1 一个质量为P的质点,在光滑的固定斜面(倾角为α)上以初速度0v运动,0v的方向与斜面底边的水平线AB平行,如图所示,求这质点的运动轨道.

解: 物体置于斜面上受到重力mg,斜面支持力N.建立坐标:取0v

方向为X轴,平行斜面与X轴垂直方向为Y轴.如图2-2.

题2-1图

X方向:0=x F t v

x

=

Y方向:y

y

ma

mg

F=

sin

=

t时0

=

y0

=

y

v

2

sin

2

1

t

g

=

由①、②式消去t,得

2

2

sin

2

1

x

g

v

y?

2-2 质量为16 kg 的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受一恒力作用,力的分量为x f=6 N,y f=-7 N,当t=0时,=

=y

x0,x v=-2 m·s-1,y

v=0.求

当t=2 s时质点的 (1)位矢;(2)速度.

解:2

s

m

8

3

16

6

-

?

=

=

=

m

f

a x

x

2

s

m

16

7

-

?

-

=

=

m

f

a y

y

(1)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1

2

s

m

8

7

2

16

7

s

m

4

5

2

8

3

2

dt

a

v

v

dt

a

v

v

y

y

y

x

x

x

于是质点在s2时的速度

1

s m 8

745-?--=j

i v

(2)

m

874134)16

7(21)483

2122(2

1)21(2

20j i j

i j

t a i t a t v r y x --=?-+??+?-=++=

2-3 质点在流体中作直线运动,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kv (k 为常

数)作用,t =0时质点的速度为0v ,证明(1) t 时刻的速度为v =

t m

k e

v )(0-;(2) 由0到t 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 x =(k mv 0

)[1-t m

k e

)(-];(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

(0k m v ;(4)

证明当k m t =时速度减至0v 的e 1

,式中

m 为质点的质量.

答: (1)∵

t v

m kv a d d =-=

分离变量,得

m

t k v v d d -=

??-=v

v t m t k v v

00d d

m

kt

e v v -=ln ln 0

∴ t

m k e

v v -=0

(2)

??---===t

t

t

m k m k

e k mv t e

v t v x 0

00)

1(d d

(3)质点停止运动时速度为零,即t →∞,

故有 ?∞

-=

='0

0d k

mv t e

v x t

m k

(4)当

t=k

m

时,其速度为

e

v e v e

v v k

m m k 0

100=

==-?-

即速度减至0v 的e 1

.

2-4

一质量为m 的质点以与地的仰角θ=30°的初速0v 从地面抛

出,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质点落地时相对抛射时的动量的增量.解: 依题意作出示意图如题2-6图

题2-4图

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抛体落地瞬时的末速度大小与初速度大小相同,与轨道相切斜向下,

而抛物线具有对y轴对称性,故末速度与x轴夹角亦为o

30,则动量的增量为

v

m

v

m

p

-

=

?

由矢量图知,动量增量大小为0v m

,方向竖直向下.

2-5 作用在质量为10 kg的物体上的力为i t

F

)

2

10

(+

=N,式中t的单位是s,(1)求4s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以及力给予物体的冲量.(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s,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j

6

-m·s-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

i

t

i t

t

F

p t

1

4

1

s

m

kg

56

d

)

2

10

(

d-

?

?

=

+

=

=

???,沿x轴正向,

i

p

I

i

m

p

v

1

1

1

1

1

1

s

m

kg

56

s

m

6.5

-

-

?

?

=

?

=

?

=

?

=

?

若物体原来具有6-1s

m-

?初速,则

?

?+

-

=

+

-

=

-

=t

t

t

F

v

m

t

m

F

v

m

p

v

m

p

d

)

d

(

,

于是

??=

=

-

=

?t p

t

F

p

p

p

01

2

d

,

同理,1

2

v

v

?

=

?,1

2

I

I

=

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

?+

=

+

=t t

t

t

t

I

2

10

d)

2

10

(

亦即0

200

10

2=

-

+t

t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

2-6

一颗子弹由枪口射出时速率为1

0s m -?v ,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

速时,它所受的合力为 F =(bt a -)N(b a ,为常数),其中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

0)(=-=bt a F ,得

b

a

t =

(2)子弹所受的冲量

?-=-=t bt at t bt a I 02

21d )(

b a

t =

代入,得

b a I 22

=

(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

2

02bv a v I m =

= 2-7设N 67j i F -=合.(1) 当一质点从原点运动到m

1643k j i r

++-=时,求F 所作的功.(2)如果质点到r 处时需0.6s ,试求平均功率.(3)如果质点的质量为1kg ,试求动能的变化.

解: (1)由题知,合F

为恒力,

∴ )1643()67(k j i j i r F A

++-?-=?=合

J 452421-=--=

(2) w 756.045==?=

t A P

(3)由动能定理,J 45-==?A E k

2-8 如题2-18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2kg ,以初速度0v =3m ·s -1

从斜面A 点处下滑,它与斜面的摩擦力为8N ,到达B 点后压缩弹簧20cm 后停止,然后又被弹回,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和物体最后能回到的高度.

解: 取木块压缩弹簧至最短处的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弹簧原 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则由功能原理,有

???

???+-=

-37sin 212122mgs mv kx s f r

2

2

2

1

37

sin

2

1

kx

s

f

mgs

mv

k

r

-

?

+

=

式中m

5

2.0

8.4=

+

=

s,m

2.0

=

x,再代入有关数据,解得

-1

m

N

1390?

=

k

题2-8图

再次运用功能原理,求木块弹回的高度h'

2

o

2

1

37

sin kx

s

mg

s

f

r

-

'

='

-

代入有关数据,得m

4.1

='s,

则木块弹回高度

m

84

.0

37

sin o=

'

='s

h

2-9 一个小球与一质量相等的静止小球发生非对心弹性碰撞,试证碰后两小球的运动方向互相垂直.

证: 两小球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2

2

2

1

2

02

1

2

1

2

1

mv

mv

mv+

=

即22

2

1

2

v

v

v+

=

题2-9图(a) 题2-9图(b)

又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即有

2

1

v

m

v

m

v

m

+

=

亦即2

1

v

v

v

+

=

由②可作出矢量三角形如图(b),又由①式可知三矢量之间满足勾股定理,且以0v

为斜边,故知1v

与2v

是互相垂直的.

2-10一质量为m的质点位于(1

1

,y

x)处,速度为j

v

i

v

v

y

x

+

=, 质点

受到一个沿x 负方向的力f 的作用,求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角动量以及作用于质点上的力的力矩. 解: 由题知,质点的位矢为

j y i x r

11+=

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为

i f f -=

所以,质点对原点的角动量为

v m r L ?=0

)

()(11j v i v m i y i x y x +?+=

k mv y mv x x y

)(11-=

作用在质点上的力的力矩为

k f y i f j y i x f r M

1110)()(=-?+=?=

2-11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离太阳最近距

离为1r =8.75×1010m 时的速率是1v =5.46×104m ·s -1

,它离太

阳最远时的速率是2v =9.08×102m ·s -1

这时它离太阳的距离2

r 多少?(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

解: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时受到太阳的引力——即有心力的作用,所以角动量守恒;又由于哈雷彗星在近日点及远日点时的速度都与轨道半径垂直,故有

2211mv r mv r =

∴ m 1026.51008.91046.51075.812

2

4102112?=????==v v r r

2-12 物体质量为3kg ,t =0时位于m 4i r =, 1s m 6-?+=j i v ,如一恒

力N 5j f

=作用在物体上,求3秒后,(1)物体动量的变化;(2)相

对z 轴角动量的变化.

解: (1) ??-??===?301

s m kg 15d 5d j t j t f p

(2)解(一) 73400=+=+=t v x x x

j

at t v y y 5.25335

213621220=??+?=+= 即 i r 41=,j i r

5.2572+= 10==x x v v

11

335

60=?+=+=at v v y y 即 j i v

611+=,j i v 112

+=

∴ k j i i v m r L

72)6(34111=+?=?=

k j i j i v m r L

5.154)11(3)5.257(222=+?+=?=

∴ 1

212s m kg 5.82-?

?=-=?k L L L

解(二) ∵

dt dz

M =

???=?=?t t t

F r t M L 0

d )(d

??-??=+=???

?????+++=3

1

302s m kg 5.82d )4(5d 5)35)216()4(2k t k t t j j t t i t

题2-12图

2-13飞轮的质量m =60kg ,半径R =0.25m ,绕其水平中心轴O 转

动,转速为900rev ·min -1

.现利用一制动的闸杆,在闸杆的一端加一竖直方向的制动力F ,可使飞轮减速.已知闸杆的尺寸如题2-25图所示,闸瓦与飞轮之间的摩擦系数μ=0.4,飞轮的转动惯量可按匀质圆盘计算.试求:

(1)设F =100 N ,问可使飞轮在多长时间内停止转动?在这段时间里飞轮转了几转?

(2)如果在2s 内飞轮转速减少一半,需加多大的力F ? 解: (1)先作闸杆和飞轮的受力分析图(如图(b)).图中N 、N '是正压力,r F 、r F '是摩擦力,x F 和y F 是杆在A 点转轴处所受支承力,R 是轮的重力,P 是轮在O 轴处所受支承力.

题2-13图(a )

题2-13图(b) 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对A 点的合力矩应为零,设闸瓦厚度不计,则有

F l l l N l N l l F 1

2

11210

)(+=

'='-+

对飞轮,按转动定律有I R F r /-=β,式中负号表示β与角速度ω方向相反.

∵ N F r μ= N N '= ∴

F l l l N F r 1

2

1+='=μ

μ

又∵

,21

2mR I =

F mRl l l I R F r 1

21)

(2+-=-

=μβ

以N 100=F 等代入上式,得

2

s rad 340

10050.025.060)75.050.0(40.02-?-=???+??-=

β 由此可算出自施加制动闸开始到飞轮停止转动的时间为

s 06.740603

29000=???=-

=πβωt

这段时间内飞轮的角位移为

rad 21.53)4

9

(3402149602900212

20ππππβωφ?=??-??=

+=t t

可知在这段时间里,飞轮转了1.53转. (2)

10s rad 602900-??

ω,要求飞轮转速在2=t s 内减少一半,可知

20

00

s rad 21522

-?-

=-

=-=π

ωωωβt

t

用上面式(1)所示的关系,可求出所需的制动力为

N

l

l

mRl

F

177

2

)

75

.0

50

.0(

40

.0

2

15

50

.0

25

.0

60

)

(

2

2

1

1

=

?

+

?

?

?

?

?

=

+

-

=

π

μ

β

2-14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同轴均匀圆柱体可绕其光滑的水平对称轴O

O'转动.设大小圆柱体的半径分别为R和r,质量分别为M和m.绕在两柱体上的细绳分别与物体1m和2m相连,1m和2m则挂在圆柱体的两侧,如题2-26图所示.设R=0.20m, r=0.10m,m =4 kg,M=10 kg,1m=2m=2 kg,且开始时1m,2m离地均为h =2m.求:

(1)柱体转动时的角加速度;

(2)两侧细绳的张力.

解: 设1a,2a和β分别为1m,2m和柱体的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方向如图(如图b).

题2-14(a)图题2-14(b)图

(1)1m,2m和柱体的运动方程如下:

2

2

2

2

a

m

g

m

T=

-①

1

1

1

1

a

m

T

g

m=

-②

βI

r

T

R

T=

'

-

'

2

1③

式中β

βR

a

r

a

T

T

T

T=

=

=

'

='

1

2

2

2

1

1

,

,

,

2

2

2

1

2

1

mr

MR

I+

=

由上式求得

2

2

2222

2212

1s rad 13.68

.910.0220.0210.0421

20.010212

1.02

2.0-?=??+?+??+???-?=

++-=

g r

m R m I rm Rm β

(2)由①式

8.208.9213.610.02222=?+??=+=g m r m T βN

由②式

1.1713.6.

2.028.92111=??-?=-=βR m g m T N

2-15 如题

2-15图所示,一匀质细杆质量为m ,长为l ,可绕过一

端O 的水平轴自由转动,杆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求: (1)初始时刻的角加速度; (2)杆转过θ角时的角速度. 解: (1)由转动定律,有

β)31

(212ml mg

=

∴ l

g 23=

β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

2)31

(21sin 2ωθml l mg =

l g θωsin 3=

题2-15图

习题三

3-1 气体在平衡态时有何特征?气体的平衡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有何不同? 答:气体在平衡态时,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力学平衡态与热力学平衡态不同.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组成系统的大量粒子仍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着,大量粒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变,这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个别粒子所受合外力可以不为零.而力学平衡态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

3-2 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理想气体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各如何?

答: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论出发,运用力学规律,通过统计平均的办法,求出热运动的宏观结果,再由实验确认的方法.

从宏观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大时,实际气体都可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压强越低,温度越高,这种近似的准确度越高.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把分子看成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 3-3 温度概念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温度微观本质是什么? 答: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一个统计概念,对个别分子无意义.温度微观本质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

8642150

24083062041021++++?+?+?+?+?=

=

∑∑i

i

i

N

V N V

7.2141

890

==

1s m -? 方均根速率

2

8642150240810620410212

23222

2

++++?+?+?+?+?=

=∑∑i

i

i N

V N V

6.25= 1s m -?

3-5 速率分布函数)(v f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n 为分子数密度,N 为系统总分子数).

(1)v v f d )( (2)v v nf d )( (3)v v Nf d )(

(4)?v v v f 0d )( (5)?∞

0d )(v v f (6)?2

1

d )(v v v v Nf

解:)(v f :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分布在速率v 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1) v v 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v d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2) v v n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dv 内的分子数密度.

(3) v v Nf d )(:表示分布在速率v 附近、速率区间dv 内的分子数.

(4)?v

v v f 0d )(:表示分布在21~v v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5)?∞

0d )(v v f :表示分布在∞~0的速率区间内所有分子,其与总分子数的比值是1.

(6)?21

d )(v

v v v Nf :表示分布在21~v v 区间内的分子数.

3-6 题3-6图(a)是氢和氧在同一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代表氢?题3-6图(b)是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的温度较高?

答:图(a)中(1)表示氧,(2)表示氢;图(b)中(2)温度高.

题3-6图

3-7 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

(1)kT 2

1 (2)kT 2

3 (3)kT i 2

(4)

RT

i

M M mol 2

(5)RT i

2 (6)RT 2

3

解:(1)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能量平均地分配在分子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能量均为k 2

1T .

(2)在平衡态下,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均为kT 2

3.

(3)在平衡态下,自由度为i 的分子平均总能量均为kT i 2

.

(4)由质量为M ,摩尔质量为mol M ,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为

RT i

M M 2

mol . (5) 1摩尔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内能为RT i

2

. (6) 1摩尔自由度为3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RT 2

3,或者说热力

学体系内,1摩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总和为RT 2

3.

3-8 有一水银气压计,当水银柱为0.76m 高时,管顶离水银柱

液面0.12m ,管的截面积为2.0×10-4m 2

,当有少量氦(He)混入水银管内顶部,水银柱高下降为0.6m ,此时温度为

27℃,试计算有多少质量氦气在管顶(He 的摩尔质量为

0.004kg ·mol -1

)?

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RT M M

pV mol

=

RT

pV M M mol

=

汞的重度 51033.1?=Hg d 3m N -? 氦气的压强 Hg )60.076.0(d P ?-=

氦气的体积 4100.2)60.088.0(-??-=V 3m

)

27273()

100.228.0()60.076.0(004.04Hg +????-?

=-R d M )

27273(31.8)

100.228.0()60.076.0(004.04Hg +?????-?

=-d

61091.1-?=Kg

3-9设有N 个粒子的系统,其速率分布如题6-18图所示.求 (1)分布函数)(v f 的表达式; (2)a 与0v 之间的关系;

(3)速度在1.50v 到2.00v 之间的粒子数. (4)粒子的平均速率.

(5)0.50v 到10v 区间内粒子平均速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