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水泥混凝土及砂浆3(技术性质1)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72
第三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业(选择题:14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点评(1~14为单选题)1. 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A.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 B.小于最大水灰比? ?C.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 D.大于最大水灰比答案:C 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可通过其水灰比的大小来控制。
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mm者。
A.≤80? ? B.??≤40? ? C.≤30? ? D.≤20答案:B 因坍落度试验筒尺寸限制,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者。
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显着提高。
A.强度? ? B.抗冲击性? ? C.弹性模量? ? D.抗冻性答案:D 使用引气剂的混凝土内部会形成大量密闭的小孔,从而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水泥用量? ? B.用水量? ? C.水灰比? ? D.水泥浆数量答案:B 单位用水量比例的增加或减少,显然会改变水泥浆的数量和稀稠,从而能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
A.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 ?B.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 ?C. 表面积小,空隙率大? ?D.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答案:D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前后的性能,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这样可在保证施工性能、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的同时,少用胶凝材料。
6. C30表示混凝土的( )等于30MPa。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强度等级答案:C C30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一。
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
由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或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f表示。
第4章混凝土一、学习指导(一)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述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及耐久性等性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它种类混凝土简介等内容。
(二)基本要求学习内容的中心是围绕着如何采用满足质量要求的各种组成材料,配制成满足工程基本要求的混凝土来进行的。
围绕此中心,一是要求掌握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选择原则,二是要求掌握工程对混凝土基本要求的内容、表示方法及影响因素,三是掌握如何用基本组成材料设计配制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凝土。
1、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包括砂、石、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的品种、质量要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选用,掌握砂、石主要技术性质的测定方法。
2、熟练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及其测定和调整方法。
3、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性能和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混凝土强度的测定方法。
4、熟悉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评定方法。
5、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6、了解混凝土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其它种类混凝土(三)重、难点提示1、重点提示:砂石的质量及其要求;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外加剂的种类、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选用;掺合料的品种及作用;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及要求;硬化混凝土强度、变形性能及耐久性等性质;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评定方法;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
2、难点提示:骨料的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减水剂的作用原理及技术经济效果,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影响及选用;掺合料的作用;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及其测定和调整方法;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性能和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评定方法;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高性能混凝土等混凝土技术的新进展。
二、习题(一)判断题1、两种砂的细度模数相同,则二者的级配也一定相同。
()2、级配相同的砂,细度模数一定相同。
()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的密实度及强度越高。
第四章普通混凝土及砂浆一、填空题1.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水)以及必要时掺入的(外加剂)组成。
2.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4.75㎜)的岩石颗粒。
细骨料砂有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按产源不同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3.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按(0.6)mm筛的累计筛余率分为(1)、(2)和(3)三个级配区;按(细度)模数的大小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4.普通混凝土用粗骨料石子主要有(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两种。
5.石子的压碎指标值越大,则石子的强度越(小)。
6.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于实心板,可允许使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
7.石子的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
采用(连续)级配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
8.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测定采用定量测定(流动性),方法是塑性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法,干硬性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法;采取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9.混凝土拌合物按流动性分为(流动性混凝土)和(干硬性混凝土)两类。
10.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潮湿条件下养护(28)d,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的抗压极限f)表示,单位为(MPa)。
强度,用符号(cc1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照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用(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有(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 )、(C80)共16个强度等级。
第一章砂石材料一、填空题1、将地壳上层岩石用或方法加工,或不经加工而获得的各种或石料,统称为天然石料。
2、石料的抗压强度是以标准试件在状态下,单轴受压时的来表示的。
3、石料饱水率与吸水率的主要区别是不同,前者是石料在状态下测得的,后者是石料在及状态下测得的。
4、抗冻性指标是指石料块状试件经在低于的条件下,按规定要求冻融循环次数后的质量损失百分率不大于,同时强度低值不大于则认为抗冻性合格。
5、磨耗率是指石料抵抗、和等综合作用性能。
6、集料分为细集料和粗集料两类,在水泥混凝土中凡粒径小于者称为细集料,大于者称为粗集料。
7、砂从干到湿,有四种含水状态,即、、和。
8、粗集料中不同的粒料互相搭配的关系称为颗料级配。
一个良好的级配,要求最小,也不大。
前者的目的是要使骨料本身最为;后者的目的是要使掺和料最为。
9、按级配划分砂子分为区,一区是,二区是,三区是。
相应的细度模数是。
10、粗集料的力学指标主要有和。
二、判断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1、石料饱水性系数愈大,抗冻性愈差。
()2、石料软化系数愈大,耐水性愈差()3、确定桥梁用石料抗压强度的标准度件是边长3cm的立方体试件。
()4、石料的饱水率>吸水率,吸水率≥含水率。
()5、石料的孔隙率是指开口空隙体积占石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6、石料的孔隙率愈大,吸水率也愈大,抗冻性亦愈小()7、石料的密度是指石料在规定条件下单位实体体积的质量。
()8、砂的三个级配区的划分是以5mm为控制粒径。
()9、集料的表观密度是干燥集料质量与矿质实体体积质量的比值。
()10、石料在松散(或紧密)排列时,空隙体积的体积百分率称为石料的孔隙率。
()11、吸水率与饱和率之比可表征耐冻性,比值愈接近1,其耐冻性愈好。
()12、细度模数是划分砂子粗细程度的唯一方法。
()13、级配图介于二区的砂样一定是中砂。
()三、名词解释1、粒料2、集料(骨料)3、细度模数4、级配5、最佳级配6、压碎值四、问答题1、某石料的抗冻标号是M25,试解释其含义?在什么情况下须测定石料的抗冻标号?2、试述测定石料密度(李氏比重瓶法)的目的与步聚。
第1章材料的基本性质1.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体积=实体2. 表观密度(视密度):材料在表观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体积=实体+封闭孔隙3. 毛体积密度(容重):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体积=实体+封闭孔隙+开口孔隙4. 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体积=实体+封闭孔隙+开口孔隙+空隙5. 密实度: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6. 孔隙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7. 填充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粒的填充程度。
8. 空隙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9. 亲水性材料:石料、砖瓦、水泥混凝土、木材憎水性材料:沥青、建筑塑料、多于有机涂料10. 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能力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11. 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用含水率表示。
12.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抵抗破坏,保持原有功能的性质。
用软化系数表示,耐水性材料其软化系数应不低于0.85 13. 抗渗性: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用渗透系数表示。
渗透系数越小的材料其抗渗性越好,材料抗渗性的高低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
14. 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抵抗多次冻融循环的性质,用抗冻等级表示。
15. 导热性: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性质。
用导热系数表示。
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在一块面积为一平方米的壁板上,板的两侧表面温度差为1K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板面的热量。
导热系数值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越好。
习惯上吧导热系数不大于0.175W/(m·k)的材料称绝热材料。
材料受潮或冻结后,其导热系数将有所增加。
16. 比热的物理意义:表示1g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1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C与材料质量m的乘积成为材料的热容量。
热容量较大,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才是良好的绝热材料。
17.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第四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作业(选择题:1~14为单选题1. 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C 。
A.混凝土强度的要求B.小于最大水灰比C.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D.大于最大水灰比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B mm者。
A.≤80B.≤40C.≤30D.≤203. 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D 显著提高。
A.强度B.抗冲击性C.弹性模量D.抗冻性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B 。
A.水泥用量B.用水量C.水灰比D.水泥浆数量5. 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D 。
A.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B. 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C. 表面积小,空隙率大D.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6. C30表示混凝土的( C 等于30MPa。
A.立方体抗压强度值B.设计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D.强度等级7. 混凝土的徐变是由于水泥石中的( B 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粘性流动,并向毛细孔内迁移的结果。
A. 氢氧化钙晶体B. 水化硅酸钙凝胶体C. 水化铝酸钙晶体D. 水8. 碳化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碱度和收缩产生( A 变化。
A. 增加、降低和增加B. 降低、增加和降低C. 降低、降低和降低D. 增加、增加和增加9. 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B 。
A. 速凝剂B. 缓凝剂C. 早强剂D. 引气剂10. 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B mm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 0-10B. 10-20C. 30-50D. 60-8011. 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A 。
A. 硫酸钠B. 木质素磺酸盐C. 硝酸钠D. 石灰12. 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适宜的改善措施为(AA. 适当加大砂率B. 加水泥浆(W/C不变C. 加大水泥用量D. 加石子13. 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0.54,则砂率为(B 。
绪论1、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1)、按组成物的化学成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常用无机材料包括砂石、砖瓦、玻璃、石灰石膏、水泥,塑料等。
常用有机材料有木材、涂料、沥青、橡胶、等。
常用复合材料有钢钎维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2)、按功能分为:承重结构材料、非承重材料、功能材料。
常用承重材料:钢材、混凝土、砖、砌体常用非承重材料:填充墙、内隔墙、围护材料常用功能材料:防水材料、防火材料、装饰材料、绝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2、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1)、世界范围统一使用的是ISO国计标准。
(2)、我国常用标准有三类:1国家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GB、推荐性标准GB/T)2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DB和企业标准QB。
强制性标准表示人和技术活产品不得低于其规定的要求:推荐性标准表示可以执行其它标准要求: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高于国家标准。
第一章土木工厂材料基本性质1、材料的物理性质:(1)1.密度——材料绝密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材料的干质量3.体积密度——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实体、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量。
4.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单位体积(含颗粒固体、开口、闭口孔隙及颗粒空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规则形状的材料用量具测得体积,不规则的可用排液法或封蜡排液法测得体积。
(2)1.孔隙率与密实度孔隙率——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
孔隙率反应材料密实度。
公式P82.空隙率与填充率空隙率——散状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空袭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3)1.亲水性、憎水性润湿角>90度材料材料分子内聚力小于吸引力,表现位亲水性。
常用亲水材料有:水泥制品、玻璃、陶瓷、金属、石材。
润湿角<90度材料分子内聚力大于吸引力,表现为憎水性。
常用憎水材料:沥青、油漆、塑料、防水油膏。
2.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第二章建筑金属材料1、刚才的分类:(1)钢材按化学成分分成碳素钢与合金钢碳素钢——含碳量为0.02%~2.06%的铁碳合钢,又称碳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