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矿产资源丰富的数据如下:
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
中国的石油资源也非常丰富,仅次于中东地区。
此外,中国的稀土、钨、锑、锌等有色金属资源也非常丰富。
具体来说,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总储量达到了5.5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占全球探明储量的1/2。
中国的石油资源也非常丰富,但开采难度较大,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此外,中国的稀土、钨、锑、锌等有色金属资源也非常丰富,这些资源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
除了这些主要的矿产资源,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具有潜力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磷矿、钾肥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然而,尽管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对较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的矿产资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中国需要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总之,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需要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开采效率和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巴西矿业展望巴西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国土面积851.5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8932万,居拉丁美洲之首,其中白种人占54.03%,黑白混血种人占39.94%,黑种人占5.39%,黄种人占0.46%,印第安人约占0.16%。
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
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
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80%的国土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
2008年巴西GDP达到2.9万亿雷亚尔(1美元约合2.3雷亚尔),比2007年增长了5.1%,人均GDP为15240雷亚尔,同比增长了4.0%。
年通胀率为5.9%。
2008年巴西总投资占GDP 的19%,是GDP增长率的2.5倍。
年末外汇储备1940亿美元,外债2001亿美元。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国家前列,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位居世界第10位。
矿产品的出口是巴西外贸盈余的重要来源。
2006年巴西矿业产值约占其GDP的6%。
一、矿产资源巴西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许多重要矿产位居世界前列,主要包括石油、铁矿、锰矿、铌钽矿、镍矿、锡矿、锌矿、锂矿、铝土矿、石墨、高岭土、滑石、蛭石、菱镁矿等,目前探明储量的矿产约有50多种。
1.资源储量(1)能源矿产巴西能源矿产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矿、油页岩5种。
煤炭:巴西煤炭资源比较短缺,探明储量仅有70.59亿吨,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南部三个州,桑塔卡特里纳州(Santa Catarina),里约格兰德多苏州(Rio Grande do Sul)及帕拉纳州(Parana)。
巴西煤炭资源质量也比较差,煤质中碳的含量较低,而灰份的含量较高,不利于开发利用。
石油:巴西为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气资源国。
菲律宾铜、铝、磷矿产资源概况菲律宾是一个拥有丰富矿藏资源的国家,其中铜、铝、磷矿产资源是较为突出的。
以下是菲律宾铜、铝、磷矿产资源的概况。
一、铜矿产资源菲律宾的铜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约5%,居世界前十位。
其铜资源主要分布在齐安特高地地区,主要产区有邦阿斯、布松加焦、通古尔、苏里高等地区。
同时,菲律宾的铜矿蕴含的铜品位较高,一般在1.5%以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目前,菲律宾的铜矿主要由三家公司开采,分别是斐氏公司(Philex Mining Corporation)、红金公司(Lepanto Consolidated Mining Company)和皇冠金属公司(Atlas Consolidated Mining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其中,斐氏公司开采的铜矿储量最大,产量也最高。
二、铝矿产资源菲律宾拥有较为丰富的铝资源,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6%,主要分布在举行岛南部地区的苏里高和莱特岛的阿卡蒂地区。
铝矿储量最大的是苏里高地区的天山铝土矿堆积,该地区的铝矿储量大约为1亿吨,储量居于全亚洲第三位。
目前,菲律宾的铝矿仍未充分开发,主要由外资企业开采。
其中,菲律宾最大的铝矿开采企业是美国的阿尔科铝业(Alcoa),其在菲律宾的公司名为世界铝业(World Aluminaand Chemicals),并与菲律宾政府合作开发矿产资源。
三、磷矿产资源菲律宾的磷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3%,居世界前十位。
其主要产区有中部吕宋的帕拉南、科马纳尔和卡尔工程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磷矿大部分以磷灰石形式存在,矿物质量较高,磷酸三钙含量一般在30%以上。
目前,菲律宾的磷矿主要由世界上最大的磷官能石生产商之一的菲律宾磷官能石公司(Philippine Phosphate Fertilizer Corporation)开采,该公司以农用化肥的生产厂家为主要客户。
总的来说,菲律宾的铜、铝、磷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和开发潜力。
【高中地理】南非为何被称为“黄金国度”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矿产资源异常丰富,至今国际上一致公认,南非是世
界上战略性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除了石油和铝土外,世界上其他重要矿产不仅都应有
尽有,而且其储量、产量和出口量都很大。
黄金、铂族金属、铬、锰、钒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铀、石棉、锑、锆、磷酸盐、钻石、煤、钛、铅、锌、镍、铁和稀土矿物也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黄金开采占据突出地位,自1884年以来,黄金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一半?1985年,累计黄金产量达到4万吨,约
相当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储存的黄金总量,其产值高达1200亿
美元。
黄金贸易占总出口的40%。
但是现在没有多少富矿了。
该矿平均开采深度已达1650米,最深的矿山已达3700米,比世界上所有其他矿山都深,开采成本高。
铀是金矿开采
的副产品,其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钻石储量达到3.65亿克拉,占世界总储量的1/4。
分布在橙河流域和西海岸。
钻石的年产量是850万?1000万克拉,其中工业钻石占一半以上,宝石级(超过1克拉)不到一半。
其总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二和第三位。
然而,由于宝
石所占比例很大,其产值长期以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是中国第二大出口产品。
农业也是重要经济部门,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主要产品有玉米、小麦、高粱、甘蔗、烟草、水果、羊毛等,其中玉米、羊毛、水果是重要出口商品。
因地处南半球,季节与北
半球相反,在沿海平原大量种植蔬菜、水果,以补充欧洲的淡季市场。
世界上最多矿产资源的是哪个自然地球是人类的摇篮,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中蕴藏的宝贵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那么,世界上最多矿产资源的是哪个国家或地区呢?本文将以全球范围为视角,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矿产资源的定义。
矿产资源是指矿物质以及因地质过程而形成的矿石、矿液等自然存在的非可再生资源。
这些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能源等领域,对国家的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直接影响。
在矿产资源类型上,可以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
接下来,我们将从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世界上最多矿产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一、金属矿产金属矿产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世界上最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国家主要有以下几个:1.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产出国,该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储量。
此外,澳大利亚还是铝、锌、锡、铅等金属矿产的主要生产国。
2. 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铟、锂等稀有金属矿产的主要生产国。
此外,中国还是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的重要生产国。
3. 秘鲁:秘鲁是全球最大的银矿产国,该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储量。
此外,秘鲁还是铜、锌等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出国。
4.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镍矿产国,该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镍矿储量。
此外,印度尼西亚还是锡、铜等金属矿产的重要生产国。
二、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是指不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主要应用于建材、化工等领域。
世界上最多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国家主要有以下几个:1. 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磷矿产国,该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磷矿储量。
此外,美国还是钾、硫矿等非金属矿产的主要生产国。
2. 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灰石产出国,该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灰石储量。
此外,中国还是矿石石膏、石墨等非金属矿产的重要生产国。
3. 墨西哥:墨西哥是全球最大的石膏矿产国,该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膏矿储量。
伊朗铜矿资源概况及投资损益分析伊朗铜矿资源概况及投资损益分析伊朗不仅是⽯油、天然⽓资源⼤国,也是世界上矿产最丰富的国家之⼀。
据伊朗地质勘探和开发组织披露,⽬前伊朗已探明各种矿产68种,探明储量37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居世界第15位。
在⽬前已探明矿产中,锌矿⽯储量2.3亿吨,居世界第⼀位;铜矿⽯储量26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4%,居世界第三位;铁矿⽯47亿吨,居世界第⼗位。
⽬前,伊朗矿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拥有巨⼤的发展潜⼒。
⼀、伊朗矿业发展基本情况及利⽤外资的政策导向(⼀)政府加强矿业统⼀管理,逐步对外开放和私有化1979年伊朗伊斯兰⾰命胜利后,伊朗新宪法第43和44条规定,矿⼭资源归国家所有,禁⽌政府将矿⼭资源转让给外国公司,同时禁⽌政府对包括矿业在内的国家主要⼯业实⾏私有化。
两伊战争结束后,随着国内上下对发展私营经济和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性达成⼴泛共识,伊朗通过宪法修正案,开始推⼴私有化改⾰和吸引外资。
1998年颁布实施新的《采矿法案》后,伊朗政府在德⿊兰举办⾸届国际采矿⼤会(IMIF99),向国内外投资者介绍其矿产状况并吸引外国投资。
随后,伊朗前矿业部、⾦属部和⼯业部合并为现在的“⼯业和矿业部”(简称“⼯矿部”)。
该部的职责是代表政府对国有矿⼭⾏使所有权并管理全国的采矿活动,通过增加矿产开采、发展⼯业和增加出⼝使伊朗矿业在其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最终实现持续增加国内就业和外汇收⼊的⽬标。
此后,伊朗矿业领域陆续开始⼀系列私有化改⾰,并加强了与⼀些国际⼤型矿业企业的联系。
⽬前,伊朗国内的⼤型矿⼭主要为国有,其余中⼩型矿⼭转为私有。
⽐较重要的国有⼤型矿⼭包括古哈尔·赞密(Gohar Zamin)、⼽尔·格哈尔(Gole Gohar)、查多尔·马鲁(Chador Maloom)、三⽢·马尔卡兹(Sanghan Markazi)“四⼤国有铁矿”,松贡、萨尔切什梅和梅杜克等⼏个⼤型露天铜矿,安古朗锌矿,佳疆姆(Jajrom)铝矿等。
南非矿产介绍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目录1. 南非概况 (1)2. 南非矿产资源概况 (2)3. 矿产资源 (5)3.1 黄金 (6)3.2 金刚石 (6)3.3 铂族金属 (6)3.4 煤炭 (7)3.5铀 (7)3.6 铬 (8)3.7 锰 (8)3.8 钒 (8)3.9 铁 (8)3.10 铅 (9)3.11 锌 (9)3.12 镍 (9)3.13 铜 (9)3.14钛铁矿 (9)3.15锑 (10)3.16 萤石 (10)3.17 磷酸盐岩 (10)3.18 锆石 (10)3.19蛭石 (10)4. 矿业生产 (11)5. 中国企业到南非开矿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13)5.1 丰富的矿产资源 (13)5.2 目前的有利条件 (16)5.3 目前在南非进行矿业投资的主要风险 (19)5.4 中国与南非矿业合作现状 (23)5.5 几点建议 (25)1. 南非概况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090平方公里,相当于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五国面积之和,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北面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
南非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发达,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股票交易市场。
南非是世界矿产最丰富国家之一,主要矿产如金、铬、钻石、白金等四种,生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
不过南非混乱的治安问题一直饱受诟病,社会环境还有待改善。
2. 南非矿产资源概况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北与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
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
国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4690万,人均GDP 约4500美元。
有非洲最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
南非有柏油公路10.5万公里,非柏油公路43万公里;铁路3.4万里,Spoomet是最长的一条铁路,单程长3.06万公里,连通各矿物中心区,用于货运;有五个主要港口,最大的是理查兹(Richards)(吞吐量7100万吨,主要用于煤出口),其次是萨尔达尼(Saldanha)(吞吐量3090万吨,主要用于铁矿出口),还有德班(Durban)(吞吐量2970万吨,主要用于液体、集装箱等出口)、新的库哈(Coega)港口位于东海角,靠近伊丽莎白港(Elizbeth),目前尚在建设。
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7-23 21:05听说是美国,不会是真的吧,我觉得应该是俄罗斯啊。
提问者:百科宝- 二级最佳答案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且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北纬50°~70°的范围之内。
这样的领土范围和纬度位置对其自然环境及工农业生产,以至人口的分布都有很大的影响。
正因为纬度高,才导致气温常年较低;面积广阔,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矿产提供了条件。
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蕴藏量十分丰富。
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
这是国土辽阔的一个结果,同时也是俄罗斯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俄罗斯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拥有世界37%的矿产资源。
资源潜在总价值28万亿美元。
目前,在俄罗斯已发现和探明大约2万多处矿产地(包括燃料资源)。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矿产基地结构中,黑色和有色金属占13%、非金属矿原料占15%、金刚石和贵金属占1%。
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高于其他国家,多数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金刚石和锑矿、锡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铝矿储量居第二位、金矿储量居第四位,钾盐储量占世界的31%、钴矿储量占21%;其它一些矿产储量也占世界相当大份额。
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保障俄罗斯国内需求并实现对外出口的坚实基础。
俄罗斯37%的矿产资源已投入工业开发。
采矿业在俄经济困难时期对国家经济生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在矿产(不包括金刚石)开采量下降的情况下,俄一系列矿产(煤、镍、钴、铁、稀有金属、铂、金刚石、磷灰石、钾盐等)开采量仍占世界的一定比重,并且是世界最大的主要有色金属:铝、铜、镍的出口国。
矿产原料及其加工品(不包括石油天然气)的出口保障俄外汇收入的20%以上。
俄矿产资源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其东部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
该地区蕴藏着全俄80%以上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为25万亿美元,是俄罗斯最主要的矿物原料基地。
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仅存的矿产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的地区。
气候类型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文章来源3 e d u 教育网一、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那些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四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二、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因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
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三、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另外,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从而具有了上述特征。
暖流寒流洋流的含义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 标签:暖流洋流,暖流,寒流 ]荒唐言回答:3 人气:3 解决时间:2008-08-28 19:03满意答案好评率:0%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
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
洋流还可以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
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
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
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
综上所述,产生洋流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海水密度差异。
实际发生的洋流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洋中深度小于二三百米的表层为风漂流层,行星风系作用在海面的风应力和水平湍流应力的合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后,便生成风漂流。
行星风系风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随纬度变化,导致海面海水的辐合和辐散。
一方面,它使海水密度重新分布而出现水平压强梯度力,当它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在相当厚的水平层中形成水平方向的地转流;另一方面,在赤道地区的风漂流层底部,海水从次表层水中向上流动,或下降而流入次表层水中,形成了赤道地区的升降流。
大洋上的结冰、融冰、降水和蒸发等热盐效应,造成海水密度在大范围海面分布不均匀,可使极地和高纬度某些海域表层生成高密度的海水,而下沉到深层和底层。
在水平压强梯度力的作用下,作水平方向的流动,并可通过中层水底部向上再流到表层,这就是大洋的热盐环流。
大洋表层生成的风漂流,构成大洋表层的风生环流。
其中,位于低纬度和中纬度处的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在大洋的西边界处受海岸的阻挡,其主流便分别转而向北和向南流动,由于科里奥利参量随纬度的变化(β-效应)和水平湍流摩擦力的作用,形成流辐变窄、流速加大的大洋西向强化流。
每年由赤道地区传输到地球的高纬地带的热量中,有一半是大洋西边界西向强化流传输的。
进入大洋上层的热盐环流,在北半球由于和大洋西向强化流的方向相同,使流速增大;但在南半球则因方向相反,流速减缓,故大洋环流西向强化现象不太显著。
大洋表层风生环流在南半球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带,由于没有大陆海岸阻挡,形成了一支环绕南极大陆连续流动的南极绕极流。
在大洋的东部和近岸海域,当风力长期地、几乎沿海岸平行地均匀吹刮时,一方面生成风漂流,发生海水的水平辐合和辐散,而出现上升流和下降流;另一方面因海水在近岸处积聚和流失而造成海面倾斜,发生水平压强梯度力而产生沿岸流,就形成沿岸的升降流。
大洋西向强化流在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流动,而后折向东流,至某特定地区时,流动开始不稳定,流轴在其平均位置附近便发生波状的弯曲,出现海流弯曲(或蛇行)现象,最后形成环状流而脱离母体,生成了中央分别为来自大陆架的冷水的冷流环和来自海洋内部的暖水的暖流环。
这是一类具有中等尺度的中尺度涡。
此外,在大洋的其他部分,由于海流的不稳定,也能形成其他种类的中尺度涡。
这些中尺度涡集中了海洋中很大一部分能量,形成了叠加在大洋气候式平均环流场之上的各种天气式涡旋,使大洋环流更加复杂。
在海洋的大陆架范围或浅海处,由于海岸和海底摩擦显著,加上潮流特别强等因素,便形成颇为复杂的大陆架环流、浅内海环流、海峡海流等浅海海流。
海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前者来自水温低处,后者来自水温高处。
表层海流的水平流速从几厘米/秒到300厘米/秒,深处的水平流速则在10厘米/秒以下。
铅直流速很小,从几厘米/天到几十厘米/时。
海流以流去的方向作为流向,恰和风向的定义相反。
海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1.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2.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讲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诱饵;两种洋流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活动,使得鱼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规模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北海道渔场;有些海区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从而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3.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此外,每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4.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但是,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是污染范围更大。
故了解和掌握海流的规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和长时期的气候变化,对渔业、航运、排污和军事等都有重要意义。
洋流按其性质可分暖流和寒流两种。
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的海区水温高的称为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皆属暖流。
暖流流经的海区和沿海地带,一般较同纬度其它海区气温高、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海区海水温度低的称寒流,一般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海流皆属寒流。
寒流会使流经海区和沿海地带的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一般属暖流性质,唯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于受南极大陆及海上浮冰的影响,海水温度较低,属寒流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