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山事件
- 格式:ppt
- 大小:100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一、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地带分布着三个钢铁厂、四个玻璃厂、三个炼锌厂和炼焦、硫酸、化肥等许多任务厂。
1930年12月初,在两岸耸立90m高山的缺谷地区,出现了大气逆温层,浓雾覆盖河谷,工厂排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被封闭在逆温层下,不易扩散,浓度急剧增加,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一周内60人死亡,为平时同期死亡人数的10.5倍,几千人受害发病,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也有大量家畜死亡。
发病症状为流泪、喉痛、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推断当时大气二氧化硫浓度为25~100mg/m3(9.6-38.4ppm)。
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二、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1948年10月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边的一个工业城市。
由于它坐落在一个两岸耸立着100m高山的马蹄型河弯的内侧,因而形成了一个河谷工业地带。
市中有大型炼钢厂、硫酸厂和炼锌厂等很多任务厂,它们不停的排放大量含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粉尘集腋成裘,一场严重的环境事故终于发生了。
1948年10月27日,工厂排放的烟雾蓄积深谷中扩散不开。
据当时记载:10月27日早晨烟雾覆盖了多诺拉。
地面处于死风状态,烟雾越来越稠厚,几乎凝结成一块。
在午后视线也仅仅能看到街的对面,除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空气开始令人作呕,甚至有种怪味。
这是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
烟雾一直持续了四天,直到31日才散去。
这个小镇当时只有14000人,4天内就有5900多人因空气污染而患病,17人死亡,患者人数占全城的43%,症状主要是胸闷,呕吐,腹泻,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等。
三、伦敦烟雾事件[英国]1952年12月伦敦位于泰晤士河开阔河谷中,1952年12月4日,一个大型移动性高气压脊逼近伦敦,它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严严实实将整个伦敦裹住,致使伦敦出现无风状态和60~150m低空逆温层,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燃煤烟尘被封盖滞留在低空逆温层下。
痛痛病事件指1955年至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公害事件。
1955年,在神通川流域河岸出现了一种怪病,症状初始是腰、背、手、脚等各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有针刺般痛感,数年后骨骼严重畸形,骨脆易折,甚至轻微活动或咳嗽,都能引起多发性病理骨折,最后衰弱疼痛而死。
经调查分析,痛痛病是河岸的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水体,使稻米含镉。
而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以及食用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中毒致病。
此病以其主要症状而得名。
截至1968年5月,共确诊患者258例,其中死亡128例,到1977年12月又死亡79例。
日本痛痛病事件(2009-03-30 11:11:58)标签:化学知识教育日本痛痛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5年至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横贯日本中部的富山平原有一条清水河叫神通川,两岸人民世世代代喝的是这条河的水,并用这条河的水灌溉两岸肥沃的土地,使这一带成为日本主要粮食产地。
后来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这条河的上游设立了神冈矿业所,建成炼锌工厂,把大量污水排入神通川。
1952年,这条河里的鱼大量死亡,两岸稻田大面积死秧减产,该公司不得不赔偿损失300万日元。
1955年以后,在河流两岸如群马县等地出现一种怪病。
患者一开始是腰、手、脚等各关节疼痛,延续几年之后,身体各部位神经痛和全身骨病,使人不能行动,以至呼吸都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最后骨胳软化萎缩,自然骨折,一直到饮食不进,在衰弱疼痛中死去,有的甚至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
由于病人经常“哎唷——哎唷”地呼叫呻吟,日本人便称这种奇怪的病症为“哎唷——哎唷病”,即“痛痛病”。
经骨痛病尸体解剖,有的骨折达73处之多,身长缩短了30厘米,病态十分凄惨。
据记载,日本从1913年开始炼锌,到1931年就出现过这种病,但没人知道这种病是怎样产生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大规模发展炼锌工业。
1960年以前骨痛病患者就开始出现,直到1961年才有人查明,神通川两岸骨痛病患者与三井金属矿业公司神冈炼锌厂的废水有关。
- 1 -2018年5月20日11时41分,双鸭山市岭东区富山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山煤矿)发生一起较大运输事故。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王文涛、副省长聂云凌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不能就事论事,对这类小煤矿加快整合,消除安全隐患,认真做好善后工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吸取教训,依法依规处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经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准,2018年5月22日,成立了双鸭山市岭东区富山矿业有限公司“5·20”较大运输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由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哈东监察分局(以下简称哈东分局)局长杨洪光任组长,哈东监察分局、双鸭山市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煤管局)、双鸭山市公安局、双鸭山市总工会派员参加,全面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同时,邀请双鸭山市监察委员会派员参加,并聘请了有关专家参与事故原因分析认定。
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派出事故调查督导组,对该起事故调查进行督导。
事故调查组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类别、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指出了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教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及建议。
调查认定,双鸭山市岭东区富山矿业有限公司“5·20”较大运输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且事故发生后,煤矿迟报、谎报。
一、事故企业基本情况(一)矿井概况富山煤矿位于双鸭山市岭东区红旗村南500米处,行政隶属于岭东区管辖,始建于1976年,经济性质为私营企业,核定生产能力6万吨/年,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10#、20#、30#共3个煤层,截至2016年末剩余资源储量58.05万吨,属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不易自燃,水文地质类型简单。
参考范文世界地球日警世93年日本富山发生痛痛病参考范文:世界地球日警世——93年日本富山发生痛痛病1993年4月22日是第23个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在日本的富山县发生了一起引起全球关注的事件——富山痛痛病。
这一事件给人们敲响了环境警钟,引发了人们对地球环境的深度思考。
富山痛痛病,又称“初音病”,是由工厂排放的有害废气以及水源受到污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该事件源自于当地工厂过度排放有害气体,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居民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物质中,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此外,工厂还将污水随意排放到水源,使得当地的水质严重受损,威胁到了居民的生活和饮用水安全。
这一事件引起了日本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反思人类对于地球环境的破坏和保护问题。
在世界各地,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各种活动来呼吁对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控制。
这一事件也促使了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以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排放大量废气和废水以及乱倒垃圾等。
而这种破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进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
因此,保护地球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这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行动起来。
首先,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行为,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其次,政府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以保护环境。
同时,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环保责任,减少排放废气和废水,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此外,科技创新也为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
我们可以利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发展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
这些都是我们行动的方向,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它。
通过这次富山痛痛病事件的教训,我们必须增强环保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
八大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工业区工厂排放烟尘使当地居民几千人受害,死亡6人。
烟尘及SO2 (1930)
2) 多若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多诺拉镇工厂和汽车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全镇1/2居民受害(6000人口,其中20人死亡)。
烟尘及SO2 (1948)
3)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居民烧煤取暖和工厂烟雾致使4000人死亡。
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丧生。
烟尘及SO2 (1952)
4) 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年洛杉机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光化学烟雾,使400人死亡,植物大面积受害。
光化学烟雾(1943)
5 ) 水俣事件:1953-1955年日本水俣镇附近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使人和猫患上极为痛苦的汞中毒病,叫做水俣病。
甲基汞(1953-1961)
6 ) 富山事件:1931~1975年间。
1913年日本富山平原神道川河附近工厂排放含镉废水,造成居民得上骨骼疼痛病(叫痛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
镉(1931-1975)
7 ) 四日事件:1955年日本四日市因当地工厂废气排放,造成哮喘病大流行,患者500多人。
SO2,粉尘,重金属(1955)
8 ) 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爱知县米糠油工厂制作米糠油时混入了多氯联苯。
这种食用油被销售到日本各地,受害者达1.3万人,用这种油制造的鸡饲料使几十万只鸡中毒死亡。
多氯联苯(1968)。
文明发展消亡与环境的关系有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勾画人类历史进程:“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用它来形容某些文明的消失,却是非常生动形象的。
今天,人类已经践踏了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片土地,这正是人类文明不断从一处移向另一处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若干古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
地中海文明地中海文明包括环地中海地区的各个文明,主要的有黎巴嫩地区的腓尼基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以及北非和小亚细亚地区的文明。
历史从这个地区找到的例证,相当具有说服力地证明了文明人是怎养毁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的。
腓尼基人的国土位于海边,由一条狭长的海滨平原和与之平行的一条狭长的丘陵地带组成。
这里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降水,郁郁葱葱的草被和森林,包括了著名的黎巴嫩雪松。
另外,有利的地形阻止了好战的内陆部落的入侵,给腓尼基人提供了可靠的保护,同时也阻止了腓尼基人向陆上发展,因此向海上发展,而成为航海家和商人就是一种必然。
腓尼基人很早就发现遍布其国土上的木材是一种畅销商品,尤其对于埃及及两河流域等大平原上的文明人来说更是弥足珍贵。
于是贸易使得林地迅速地减少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公元前8-6世纪,腓尼基人渡过了他的黄金时期。
当希腊的舰队在公元前480年成为海上霸主时,腓尼基文明因海权的丧失开始衰落了。
而在希腊,第一次大规模的环境破坏发生于公元前680年,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和聚居区的扩大。
其实在公元前8世纪中叶,希腊人就开始了殖民政策,以求缓解本土上的人口压力。
尽管希腊人从其亲身的教训中痛切地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肥料的使用可保护土地的肥力和土壤的结构,台地可防止水土流失,等等。
但是,人口的压力仍使大多数希腊城市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仅能依靠其商业和工业维生了。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公元前339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的文明终于衰落了。
几个世纪以后,意大利的罗马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人口的增长引起植被的消失,水土的流失和洪水的泛滥造成的严重的土壤侵蚀,使肥沃的表土被带进河流,带到河口并沉积下来,形成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