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
2
1. 声波
(1)声波:由各种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周围的弹性媒质发生波动。 (2)声源:产生声波的物体,如人的声带和乐器等。 (3)声音:人的听觉系统所能感知到的声波。
音频的频率范围:20 Hz ~ 20000 Hz 语音的频率范围:300 Hz ~ 3000 Hz 次声波的频率范围: < 20 Hz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 > 20 kHz
1)Layer 1:编码器简单,输出数据率为384 kb/s,主要用于小型数字盒式磁带。
2)Layer 2:编码器较复杂,输出数据率为256 kb/s~192kb/s,主要应用于数字广播声
音、数字音乐、CD-I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D等。
3)Layer 3:编码器复杂,输出数据率为64kb/s,主要用于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一种
常pp见t课声件音的分贝量级
4
(2)声音信号的心理学特征
人们感知到的声音特征称为心理学特征 音调:由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振动越快(即频率越大),音调越
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音色:这是一个主观评价声音的量,声音的音色取决于声音的频谱结构,
一般高次谐波越丰富,音色越明亮并具有穿透力。
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程度,主要取决于振幅和声压。通常振幅
越大声音越响,其次人耳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小。
ppt课件
5
(3)声音质量的评价
声音质量与带宽有关,频率范围越宽,声音质量越高。
1)声音质量分级:按照声音信号的频率范围将声音质量分为5级。
2)信噪比(SNR):即有用信号与噪音信号的强度之比,单位是分贝。
3) 声音质量的主观度量:主观度量就是大多数人对声音质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