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井故障判断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64
螺杆泵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以螺杆泵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为题,本文将介绍螺杆泵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维护和使用螺杆泵。
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液体输送。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螺杆泵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螺杆泵运行时可能会出现异响。
当你听到螺杆泵运行时发出异常的声音,这往往意味着泵内部存在故障。
处理方法是首先停止泵的运行,检查泵的进出口是否有堵塞物,清除堵塞物。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由于泵内部零部件磨损或松动导致的,需要拆解泵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关部件。
螺杆泵可能会出现漏液的现象。
如果你发现螺杆泵周围有液体渗漏,首先要检查密封件是否破损或老化。
如果密封件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另外,还要检查泵体是否有裂纹,如果有裂纹则需要更换泵体。
此外,还要检查连接螺纹是否松动,如果松动则需要重新拧紧。
第三,螺杆泵可能会出现流量减小的问题。
当你发现螺杆泵的流量明显减小时,首先要检查泵的进口是否有堵塞物,如果有需要清除。
其次,要检查泵的叶轮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需要更换叶轮。
另外,还要检查电机转速是否正常,如果转速过低则需要调整。
螺杆泵的温升过高也是一个常见故障。
当你发现螺杆泵运行一段时间后,泵体温度明显升高时,首先要检查泵的润滑情况,是否需要添加或更换润滑剂。
其次,要检查泵的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冷却系统故障需要进行修复。
另外,还要检查泵体是否有杂质或沉积物,如果有需要清除。
螺杆泵可能会出现电机无法启动的故障。
当你启动螺杆泵时,发现电机无法启动,首先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漏电等问题。
其次,要检查电机是否过载,如果过载需要检查电机的保护装置是否触发。
另外,还要检查电机的绝缘情况,如发现绝缘损坏需要进行修复。
螺杆泵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异响的判断与处理、漏液的判断与处理、流量减小的判断与处理、温升过高的判断与处理以及电机无法启动的判断与处理。
浅析螺杆泵井泵况诊断[摘要]随着螺杆泵井在油田的广泛应用,全面科学地判断螺杆泵井下故障成为必要技术,但是对螺杆泵井异常的判断,尤其是漏失井的判断是一个比较困难,也比较复杂的问题。
综合运用电流法、量油法、测试动液面法、蹩压法诊断螺杆泵井泵况,对指导螺杆泵现场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螺杆泵泵况诊断中图分类号:te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05-0028-02一、问题的提出螺杆泵井作为一种机械采油设备,它具有其它抽油设备所不能代替的优越性,如:它适用于稠油、含砂、高含气井的开采,它体积小、安装方便、无污染、能耗低等是它易于推广的重要特征,螺杆泵目前已在全油田普及,单一运用一种方法,判断螺杆泵泵况异常原因比较困难,综合运用电流法、量油法、测试动液面法、蹩压法诊断螺杆泵井泵况,能比较准确的判断出异常原因,对螺杆泵现场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螺杆泵工作原理螺杆泵采油系统组成主要由驱动装置、井口装置、井下螺杆泵以及中间抽油杆、油管组成。
工作时,由地面驱动设备带动抽油杆柱旋转,连接于抽油杆底端的螺杆泵转子随之一起转动,井液从螺杆泵下部吸入,由上端排出,并从油管流出井口再通过地面管线输送至计量问。
螺杆泵是靠空腔排液,由于定子比转子多一条螺旋线,所以在转子与定子间形成一个个互不连通的封闭腔室,当转子在定子中旋转时,封闭空腔沿轴线方向由吸入端均匀地挤到排出端,同时,又在吸入端重新形成新的低压空腔将原油吸入,这样封闭空腔随着转子的放置而不断变换位置,并呈现周期性的重复出现,且转子沿着自己轴线旋转的同时又平行于定子轴线并绕定子轴线沿着一定半径的圆周滚动,从而将井内的流体由底部密封腔逐级推向顶部密封腔,并且逐级提高压力,从而把杆管环空中的流体连续不断地举升到地面。
三、螺杆泵泵况诊断方法电流法:通过测试驱动电机电流变化来诊断螺杆泵的泵况。
量油法:通过量油得知液量变化,根据液量变化来诊断螺杆泵的泵况。
螺杆泵采油系统故障诊断摘要:本文探讨了螺杆泵采油系统结构原理,螺杆泵的优点,螺杆泵采油的故障诊断,螺杆泵采油井常见故障有抽油杆断脱、油管漏脱、泵失效、蜡堵、砂堵等,经过实践摸索,总结出电流法,憋压法诊断办法,为该技术的日益完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螺杆泵结构原理优点故障诊断地面驱动井下螺杆泵,这一新的采油设备,近几年来在国内外众多油田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油田的原油开采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不断改进、完善,现已形成系列产品,它广泛用于低粘度原油生产,又适用于稠油、高凝固点油、高含蜡油、高含砂油及高含气油的开采,是对常规抽油机的有效补充,可帮助油田将死井变活井,大有取代多年不变的笨重抽油机的趋势。
一、结构原理螺杆泵采油系统主要由井下螺杆泵和地面驱动装置两部分组成,二者由加强级抽油杆作为挠轴连接,把井口动力通过抽油杆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井下,驱动泵工作。
井下螺杆泵是一种旋转式容积泵,它的主要工作零件是一个旋转的转子和固定的定子。
转子是由高强度钢精加工后表面镀硬铬而成的螺杆,是螺杆泵中唯一的旋转部件;定子是一个具有双头或多头螺旋线的弹性衬套,互相配合的转子和定子形成了互不想通的密封腔。
当转子在定子内偏心转动时,转子和定子之间形成了一系列沿轴向由泵的吸入端向排出端逐渐推进的密封空腔,介质在空腔内也被连续地由吸入端推向排出端。
基本组成见图1图1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示意图二、螺杆泵的优点1.对油井液体使用范围广。
可抽高粘油、高含蜡油及高含砂油。
井液比重:0.825~1.078 井液粘度:≤8000mpa.S含水量:≤100% 含沙量:≤5%2.适用于气含量较高的井液。
3.适用于含气、液、多相介质的井液。
4.不发生气锁,均匀连续吸液和排液,溶解气不易析出,没有阀件,不出现气锁和堵塞的故障。
5.泵效高,运动部件少,无阀件和复杂流道,水力损失小,泵效可达75%。
6.输入流量均匀,易于调节流量,地面驱动装置转速可调。
采油螺杆泵井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5-21T16:30:25.10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4期作者:游凤岩王伟王俊男[导读] 介绍螺杆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凤岩1 王伟2 王俊男21中石化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0002中石化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山东德州 251507摘要:介绍螺杆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对其在我矿草古1地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螺杆泵原理故障分析对策一、螺杆泵采油工艺简介螺杆泵作为一种油田采输工艺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输手段,广泛应用于采油生产,而且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地面油气集输系统。
这一切均取决于其对于输送介质物性有着优越的适应性,尤其是对于气液混合物的输送,能很好的解决普通容积泵所面临的气蚀、气锁、砂卡问题,达到很高的效率。
二、螺杆泵采油装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螺杆泵采油装置是由井下螺杆泵和地面驱动装置两部分组成。
二者由加强级抽油杆作为绕轴,把井口驱动装置的动力通过抽油杆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井下,从而驱动螺杆泵的转子工作。
螺杆泵结构如图1所示:井下螺杆泵是由一个单头转子和一个双头定子组成,在两件之间形成一个个密闭的空腔,当转子在定子内转动时,这些空腔沿轴向由吸入端向排出端方向运动,密封腔在排出端消失,同时在吸入端形成新的密封腔,其中被吸入的液体也随着运动由吸入端被推挤到排出端。
最终这些封闭腔随转子旋转,从泵入口向出口方向移动,并将液体由进口端推向出口端,排入到管线,举升到地面。
三、螺杆泵性能特点1、螺杆泵属于容积式泵,液体沿输液元件的轴向均匀、低速流动,是螺杆泵具有独特的优点。
2、液体的种类多,粘度范围大,可抽稠油和高含蜡原油。
3、适应产量方面,从几立方米到高产的几百立方米均可顺利举升。
4、携砂能力强,衬套材料对砂粒等固体杂物有容让性,可抽含砂原油。
还具备高气液比处理能力,不发生气锁。
5、运动部件少,没有阀件和复杂流道,油流扰动小,水力损失低,泵效达70%,系统效率达60%6、流量调节容易,改变地面驱动装置的转速就可实现。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泵不吸油故障原因:(1)吸入管路堵塞或漏气;(2)吸入高度超过允许吸入真空高度(3)电动机反转;(4)油料粘度过大;排除方法:(1)检修吸入管路;(2)降低吸入高度;(3)改变电机转向;(4)将油料加温。
2、压力表指针波动大故障原因:(1)吸入管路漏气(2)安全阀没有调好或工作压力过大,使安全阀时开时闭。
排除方法:(1)检修吸入管路;(2)调整安全阀或降低工作压力3、流量下降.故障原因:(1)吸入管路堵塞或漏气;(2)螺杆与泵套磨损;(3)安全阀弹簧太松或阀瓣与阀座不严(4)电动机转速不够。
排除方法:(1)检修吸入管路;(2)磨损严重时应更换零件(3)调整弹簧,研磨阀瓣与阀座;(4)修理或更换电动机4、轴功率急剧增大故障原因:(1)排出管路堵塞;(2)螺杆与泵套严重摩擦;(3)油料粘度太大。
排除方法:(1)停泵清洗管路;(2)检修或更换有关零件;(3)将油料加温5、泵振动大故障原因:(1)泵与电动机不同心;(2)螺杆与泵套不同心或间隙大;(3)泵内有气;(4)安装高度过大泵骨主生气蚀。
排除方法:(1)认真调整同心度;(2)检修调整;(3)检修吸入管路,排除漏气部位;(4)降低安装高度或降低转速6、泵发热故障原因:(1)泵内严重摩擦;(2)机轮密封回油孔堵塞;(3)油温过高排除方法:(1)检修调整螺杆和泵套;(2)疏通回油孔;(3)适当降低油温。
7、机械密封大量漏油故障原因:(1)装配位置不对;(2)密封压兽未压平;(3)动环或静环密封面碰伤;(4)动环或静环密封圈损坏。
排除方法:(1)重新按要求安装;(2)调整密封压盖;(3)研磨密封面或更换新件;(4)更换密封圈。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二)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然而,由于使用条件的各种原因,螺杆泵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泵不能启动当螺杆泵无法启动时,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1) 电源问题:检查电源是否正常供电,是否有断电或短路等问题。
螺杆泵应用与常见故障维修技术螺杆泵应用与常见故障维修技术高琪琪张悦张晓磊【摘要】螺杆泵采油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螺杆泵独特的性能优势在油田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油田的主要举升方式之一。
本文主要从螺杆泵的现场应用和设备运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机械设备;螺杆泵;应用管理一、螺杆泵的工作原理螺杆泵又叫渐进式容积泵,由定子和转子组成,两者的螺旋状过盈配合形成连续密封的腔体,并当转子和定子作相对转动时,封闭腔室能作轴向移动,使其中的液体从一端移向另一端,实现机械能和液体能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举升作用。
按照螺旋方向向排出端移动。
由于密封腔室的不断形成、推移和消失,使物料通过一个一个密封腔室从吸入端推挤到排出端。
因为螺杆转速是恒定的,密封腔室的推移速度也是恒定的,理论上螺杆泵的流量均匀,不存在波动。
二、螺杆泵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螺杆泵虽然有运行平稳无脉冲等优点,但也有低转速,不耐高温等限制,会在使用中遇到一些问题,见表1。
三、螺杆泵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一)管脱故障表现:井口不出液,电机工作电流比正常时小得多,油压与套压接近,动液面高于泵挂。
验证方法:关闭出油闸门整压,油压不升,泄套压,油压随之下降。
从油管正注液体,油、套相通。
预防措施:①油管锚按要求锚定牢固;②油管丝扣上紧。
(二)杆脱故障表现:井口不出液,电机工作电流比正常时小得多,油压与套压不同,动液面高于泵挂。
判断方法:①井口鳖压,油压不升,泄套压,油压无变化。
②驱动头无防反转机构时,停机光杆不反转,驱动头下端口有被防跳方卡碰撞的痕迹。
③正注液体,注入量很少,泵压直线上升,停泵观察,泵压不降。
预防措施:①选用的抽油杆丝扣抗拉强度足够大;②抽油杆人井时丝扣擦干净,上紧;③螺杆泵首次开机前或生产中途停机较长时间后再次开机前,应当用轻质热油反洗井,将油管内死油洗出,降低杆柱启动扭矩;④当原油的粘度较大时,采用多次启动法启动螺杆泵,即头次启动让螺杆一动就停机;然后再启动,让螺杆旋转起来就停机;接着再次启动,让螺杆泵旋转数圈停机。
螺杆泵故障诊断及预防措施摘要:螺杆泵工作时,杆柱不但受到拉应力,而且受到剪应力。
如果设计不当或使用中监测不利,螺杆泵很容易发生故障。
分析了螺杆泵故障形式,即通常有管脱、杆脱、杆断、管柱漏失、定子失效、蜡堵、输油管线堵及供液不足等8种。
其中杆脱(断)和供液不足是螺杆泵常发生故障的主要形式。
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这些故障的表现而加以诊断,并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螺杆泵故障诊断预防措施Abstract: When the screw pump work, the rod not only by the tensile stress, but also by shear stress. If poorly designed or use in the monitoring of adverse screw pumps are prone to failure. Analysis of the screw pump failure in the form, which is usually the tube off the rod off the broken rod string loss, stator failure, wax block, pipeline block for liquid less than eight kinds. Which the rod off (off), and insufficient fluid supply is the main form of the screw pump often fail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produc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failures to diagnose and propose preventive measures.Key Words: screw pump, fault diagnosis ,prevention measures0引言同其它采油方式相比,螺杆泵在开采高粘度、高含砂和含气量较大的原油时,有其独特的优点,目前在各作业区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螺杆泵井杆柱失效诊断及应对措施摘要:螺杆泵采油技术在存在安全性、稳定性等问题。
螺杆泵杆柱由于受到挤压,所受应力改变导致断裂、螺纹脱扣、撸扣、粘扣、偏磨的工况事故时有发生,基于此进行井杆柱失效诊断研究。
针对每个抽油井杆柱环境的特殊性,选取适宜的杆柱参数、安装扶正器和防反转设备,在井杆柱运行工作中对抽油杆柱安装过载保护,能够提高杆柱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降低防断脱事故的发生。
实践证明,通过采取选配适宜强度的杆柱,适当安装扶正器,采用插接式连接机构等措施能有效地解决螺杆泵杆柱断脱问题,减少了生产故障率,提高了油田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油田;螺杆泵;失效类型;诊断预防采油螺杆泵广泛应用于我国各大油田,尤其在低产井和被列为无开采价值的油井上应用后,使其重新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螺杆泵杆柱失效类型主要分为杆柱断裂失效,螺纹脱扣、撸扣、粘扣失效,杆柱、油管偏磨失效三种类型,失效类型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针对每个抽油井杆柱环境的特殊性,选取适宜的杆柱参数、安装扶正器和防反转设备,在井杆柱运行工作中对抽油杆柱安装过载保护,采用插接式连接机构,改良杆柱连接状况,提高杆柱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断加强施工管理制度完善,可降低防断脱事故的发生。
1 杆柱失效诊断随着我国大部分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深井、斜井、定向井数量不断增加,螺杆泵杆柱失效问题突出。
根据采油螺杆泵的应用实例,杆柱失效类型大概分为三类:①杆柱断裂失效;②螺纹脱扣、撸扣、粘扣失效;③杆柱、油管偏磨失效。
1.1 杆柱断裂失效原因杆柱断裂是杆柱失效的常见形式,主要原因如下:(1)杆柱外径小,安全系数低。
不同于往复泵抽油杆柱,螺杆泵杆柱不仅受到轴向应力作用,而且受到因杆柱扭转带来的剪应力作用。
另外,高速旋转的杆柱还可能因杆柱偏心、井斜等造成横向不稳定运动,弯矩加大。
杆柱受力形变复杂,而目前油田生产中应用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仅考虑了静载荷部分,忽略了动载荷,势必影响安全系数。
螺杆泵故障诊断摘要:介绍了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
总结了螺杆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故障并重点分析了影响螺杆泵故障的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
结合当前最新技术介绍了四种非常实用的螺杆泵故障诊断方法。
关键词:螺杆泵;故障; 分析;诊断引言螺杆泵采油系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采油技术,因其系统设备尺寸小、维护和管理方便、系统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日益关注,并在油田上逐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螺杆泵按驱动方式分为电动潜油螺杆泵和地面驱动井下螺杆泵,油田上常用的螺杆泵为地面驱动井下螺杆泵。
随着我国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在油田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故障出现在现场生产过程中。
导致故障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去人为因素,螺杆泵采油技术理论的不完善是其主要根源。
但是由于螺杆泵采油的发展时间相对不长,在以后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完整的故障诊断系统是存在很大难度的。
因此,建立地面螺杆泵采油系统故障诊断的初步方法,既能解决油田的生产问题,又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资料。
一.螺杆泵结构及原理1.1螺杆泵结构螺杆泵采油系统按驱动方式分为地面驱动和井下驱动两大类。
在整个螺杆泵采油系统中,地面驱动发展较早、也比较成熟,但是井下驱动避免了地面驱动扭矩的损失、设备也比较少,具有较高的采油效率,国内正处于试验阶段,国内各油田现用的螺杆泵采油系统,一般都选取地面驱动方式,其结构图如下:1——光杆;2——驱动装置;3——抽油杆;4——油管5——套管;6——扶正器;7——井下螺杆泵图1-1 地面驱动螺杆泵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主要由地面驱动、螺杆泵和抽油杆组成。
地面驱动部分由电动机、减速箱和光杆密封器等组成。
采油动力由电动机输出,带动抽油杆旋转,连接在抽油杆底部的螺杆泵转子随之一起转动。
井下螺杆泵由转子和定子组成,转子由高强度钢材料制成的单头螺旋线体,具有坚硬耐磨、光滑镀铬表面;定子是一个在钢管内硫化成型的双头螺旋线体,其内橡胶定子具有柔软的弹性。
螺杆泵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摘要:我国的石油资源大多处于地表的深层,需要依靠人力进行举升并进行提取。
螺杆泵在石油开采中具有自身的应用优势,因为它能够对高粘度、高含沙量以及含气量的原有进行提取。
当前,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螺杆泵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螺杆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拉应力以及剪应力,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果对工作检测不及时的话就很容易造成螺杆泵产生一定的故障。
所以本文主要对螺杆泵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为故障的有效解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螺杆泵;故障;解决方法引言:人们对采油的螺杆泵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是十分陌生的。
但是在实际的采油过程中,螺杆泵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很多油田都运用了螺杆泵进行采油。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却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导致螺杆泵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是我们对螺杆泵进行深入研究的研究重点。
1 对螺杆泵工作原理的的简要介绍螺杆泵是渐进式容积泵,与其它的采油方式相比较,它可以开采高粘度、高含沙量和含气量的原油,它有自己独具一格的特点。
目前螺杆泵在全国各油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螺杆泵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电动潜油螺杆泵和地面驱动井下螺杆泵。
本文主要介绍地面驱动井下螺杆泵。
螺杆泵采油系统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分别是:电控部分、地面驱动部分、井下部分以及配套的工具组成。
井下部分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转子和定子。
转子是运动的零部件,是用一根高强度的钢筋加工而来,它的空间曲线是单螺旋面或双螺旋面的,并且在它的表面镀上了一层坚硬的铬,从而提高它的抗磨能力;定子是固定的零部件,它是以丁腈橡胶为衬套硫化粘接在管体外套内形成,它与转子最大的区别是它的空间曲线是双螺旋面或三螺旋面的。
2 螺杆泵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2.1 驱动电机烧毁如果井下的油液黏度太高、胶质及沥青物质数量较多,在螺杆泵旋转带动之下,油液会呈现出乳化状态,形成油包水形式的乳状液体,该液体的黏度随乳化程度的上升而不断增大,会产生大于螺杆泵负载能力的问题。
「采油螺杆泵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采油螺杆泵是一种常用于油田开采过程中的泵浦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井口的原油输送到地面上。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多种原因,采油螺杆泵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生产停滞和损失。
因此,进行故障原因的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非常重要。
一、故障原因分析1.负载过重:采油螺杆泵负载过重是导致泵浦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泵浦的工作速度较慢,不能提供足够的流量和压力。
负载过重的原因可能是泵浦设计不当,选用的泵浦型号不合适,或是输送介质的黏度增加等。
2.润滑不良:采油螺杆泵需要良好的润滑才能保证正常运行。
如果润滑不良,摩擦会增加,导致能量损失和泵浦过热。
常见的润滑不良原因包括润滑油质量不合格、润滑油供应不足以及润滑系统不正常等。
3.泵浦堵塞:泵浦输送的原油中可能含有杂质,如沙粒、泥土等,这些杂质可能会堵塞泵浦的进出口。
当泵浦堵塞时,流量和压力将下降,最终导致泵浦停止工作。
防止泵浦堵塞的关键措施是加强清洗和筛查工作,确保原油中的杂质不会进入泵浦。
4.电机故障:采油螺杆泵的运行依赖于电机,若电机出现故障,泵浦将无法正常工作。
常见的电机故障包括电机过热、电机接线不良等。
对于电机故障,可以定期检查电机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故障对策1.改进泵浦设计:针对负载过重的问题,需要对泵浦设计进行优化。
可以选择合适型号的泵浦,确保泵浦负载在合理范围内。
此外,可以对泵浦进行改进,提高其承载能力。
2.加强润滑管理:为了确保采油螺杆泵的正常工作,应定期更换润滑油,使用优质的润滑油,并且加强润滑系统的监测和维护。
合理的润滑管理可以减少摩擦,降低泵浦运行温度,延长设备寿命。
3.提高清洁筛查工作:为了防止泵浦堵塞,可以加强原油的筛查工作,确保原油中的杂质在输送前被去除。
此外,可以定期对泵浦进行清洗,清除可能的堵塞物。
4.定期检查电机状态:为了防止电机故障,应定期检查电机的运行状态。
可以通过测量电机温度、电流、电压等参数来判断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螺杆泵井故障诊断与处理1 螺杆泵工艺简介螺杆泵采油技术与常规抽油机采油技术、电动潜油泵等无杆泵采油技术相比,结构简单,体积小,没有阀件和复杂的流道,吸入性能好,耐砂,耐气,适用于稠油、含沙、高含气井的开采,具有投入成本低,安装方便、能量消耗低等优点。
并且随着合成橡胶技术和粘接技术的发展,螺杆泵抽油技术在生产现场得到广泛应用。
近几年,在采油六厂,应用大排量螺杆泵进行了替代电泵的举升工艺转换。
螺杆泵的管理、维护已成为采油工的一项重要工作。
2 螺杆泵工作原理及配套工艺螺杆泵工作原理是:转子与定子密切配合形成一系列的封闭腔和空腔,当转子转动时,封闭腔沿轴向由吸入端向排出端运移,在排出端消失。
同时吸入端形成新的封闭腔,其中空腔内所盛满的液体也就随着封闭腔的运移由吸入端推挤到排出端。
这种封闭腔和空腔的不断形成,运移、消失起到泵送液体并将液体排出井口的作用(如下图)。
转子工作示意图e—转子的偏心距;t—转子的螺距螺杆泵示意图螺杆泵采油的配套工艺技术螺杆泵采油是靠转子在定子内沿顺时针方向连续旋转来完成抽油工作的,工作载荷直接表现为扭矩。
因此,定子和转子都会产生脱扣,增加修井工作量,影响油井产量。
其配套工艺技术主要包括:(1)油管柱防脱技术。
(2)抽油杆防脱技术。
(3)油管扶正技术。
(4)油杆扶正技术。
3 螺杆泵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3.1 三步诊断法螺杆泵井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停井后启不来的故障。
油井出砂或定子胶皮脱落,都会出现卡泵现象,但也可能是电路或驱动头的问题。
怎样落实到底是电路、驱动装置还是井下故障呢?经过现场的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了螺杆泵故障三步诊断法。
第1步,诊断电路、电机的故障只需断开电路与驱动装置的连接,将皮带卸下来,空试电机,若电机不转,有两种可能,电机坏或控制柜坏,电机测绝缘后,就可作出相应判断。
第2步,诊断驱动头故障空试电机能正常运转,那就是驱动头或井下故障了,此时就要报吊车到现场活动杆柱。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判断螺杆泵井下故障作者:王云宝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1期[摘要]本文在对现场的实际生产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考了目前的工况分析方法的多种手段,对螺杆泵工况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和分类,总结卧式驱动头螺杆泵和直驱驱动头螺杆泵出现断脱,漏失、卡泵等井下故障的简单判断方法,提高现场人员对螺杆泵井下故障判断的效率。
[关键词]螺杆泵井下故障判断中图分类号:F4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1-0049-01一、螺杆泵井下故障的常用判断方法螺杆泵井下常见故障分为杆管断脱、油管或泵漏失和卡泵三种,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般判断螺杆泵井下故障分为以下八种方法:①电流法②扭矩法③蹩压法④液面法⑤杆负荷与旋转判断法(提转子出泵筒)⑥盘皮带轮法⑦量油法⑧调参法。
由于螺杆泵不同于抽油机的特殊性,加之故障形式比抽油机复杂,如果仅凭一种方法判断某些故障,方法单一,对故障判断的准确率低,所以实际工作时,必须采用综合多种判断方法,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及判断。
二、针对螺杆泵出现的井下故障运用综合法判别目前在我厂应用的螺杆泵,根据驱动头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卧式驱动头螺杆泵,一种为新型的直驱驱动头螺杆泵,针对这两种螺杆泵下面分别阐述断脱、漏失、和卡泵的三种情况的原因、特征及判断方法:1 抽油杆或油管断脱1.1 造成抽油杆断脱的原因造成抽油杆断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洗井不彻底或三元井杆、管、泵结垢,造成井下结蜡或结垢严重,使抽油杆在油管内旋转过程中,摩擦力增加。
结蜡或结垢严重时,使抽油杆被卡,当过流保护失灵或过流保护电流调的过高、保护时间设置过长等,就可使抽油杆扭断。
第二,泵下入较深,抽油杆材质不合格,达不到强度要求,被扭断。
第三,扶正器布置不合理或抽油杆在井内使用时间过长,造成管、杆摩擦,磨断抽油杆;第四,抽油杆在长期拉、压、扭不合理受力条件下工作,受疲劳应变过大而断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