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科学概论第3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 格式:ppt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9
汇报人:2023-11-22•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环境保护措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目录•环境保护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案例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目录前景展望01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述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障全球人民的福祉和未来世代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010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保障全球人民的福祉。
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发展过程中,保障所有人的权益和福祉,避免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不公。
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发展过程中,保障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全球合作和共同发展,避免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02环境保护措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而环境保护则是实现这个平衡的重要途径。
环境保护对于保障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经济转型、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措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与环境保护措施相互配合,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环境保护措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环境保护措施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旨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清单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战略。
它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追求长期的、稳定的、全面的进步。
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追求短期的高速增长,而是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社会层面上,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保障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1、应对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许多重要的资源,如石油、煤炭、矿产等,都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不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未来将会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这将极大地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
2、缓解环境压力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导致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恶化。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系统,降低环境风险,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促进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注重公平公正,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后代人的利益。
在发展过程中,要关注弱势群体,减少贫富差距,让所有人都能分享发展的机会和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可持续发展可以激发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还能带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代内公平是指同一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环境权益方面要公平;代际公平则是指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和强调经济增长
●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永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
●社会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公众行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绿色GDP
4、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后的计算结果。
绿色GDP=国内生产总值-生态成本-资源消耗。
绿色GDP的优点:
●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
●衡量经济增长下人们的幸福感
●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5、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其转移行为)
6、可持续发展评价: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及能力的评估,是目前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
7、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包括:
●生存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
8、生态农业: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9、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角度思考。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节概述一、环境与进展的辩证关系1.环境的作用●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资源●环境的自净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来消纳、稀释、转化废弃物的过程,称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满足人们舒服性的要求2.爱护环境是可连续进展的关键●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需要时刻3.爱护环境是为了保证进展4.环境投资出效益依照1995—2000年中国进展模型的研究,中国的环保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1.5%,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只降低0.06%,其效益是每年可减少至少1000亿元的污染缺失,同时还能带动环保产业的进展。
明显,关于“给环境爱护投资多了,一定会大大降低经济进展速度”的观点是立不住脚的。
二、可连续进展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进展大会。
与20年前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相比能够发觉,通过20年的实践与反思,人们对环境与进展的辩证关系和全球环境问题的严肃形势,达到了统一的认识,找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世界各国普遍同意执行“可连续进展战略”。
回忆1972年至1992年的进展历程能够清晰地看出,走可连续进展的道路、是人类的醒悟、是人类的正确选择,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
第二节中国环境与进展十大计策联合国环境与进展会议之后,中国政府重视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8月批准转发的《中国环境与进展十大计策》,是中国所制定的第一份环境与进展方面的纲领性文件。
下面将“十大计策”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
一、实行可连续进展战略1.走可连续进展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进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缺失已达950亿元(水污染缺失400亿元、大气污染缺失300亿元、固体废物及农药污染缺失25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以上。
这种传统的进展模式不但严峻地污染环境,而且白费资源,加大资源的供需矛盾,使经济效益下降,长此以往经济也难于连续进展。
如何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政策?引言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的短缺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国纷纷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政策,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政策。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模式,旨在通过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公正与环境保护,实现长期的人类福祉。
它强调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确保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到同样的资源和环境。
1. 理解可持续性可持续性不仅仅是关于环境问题,还包括社会和经济层面。
它要求我们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权益。
例如,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能只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
2. 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需要明确目标。
例如,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等。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持续的。
3. 统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统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
不能牺牲环境和社会福祉,而只关注经济增长。
应当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骤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深入分析、广泛参与和科学决策。
下面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般步骤。
1. 收集和分析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指标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2. 明确优先领域和目标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需要明确优先领域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有重点和实践性,不能一刀切。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优先改善的领域,如能源、水资源、生态保护等。
然后为每个领域制定具体的可持续目标,如减少能源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等。
3. 制定具体措施和政策确定优先领域和目标后,需要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