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财富和幸福感的早期研究中发现,生活在富裕国家的人比生活 在贫穷国家的人更加幸福,同时,他们还发现收入在经济困难时期 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一旦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经济因素对 幸福感的影响就不会很大。
社会支持因素
1. 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通常指由个人、群体、社区和社 会实际提供的支持性支援之间的关系。
家庭环境因素
1.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中,研究人员十分关注父母的婚姻状况、 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对上学阶段子女的影响状况。
2. 大学生整体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成 正比;与父母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惩罚、严厉、偏爱等因 子成反比。如果家庭气氛活跃、愉快,成员之间关系密切,能 够相互关心,子女的幸福感就强。
总结:
一个人想要幸福,就要时常的降低自己的欲望,尤其 降低是对目标物(商品)的期待和了解.
中国幸福学认为,幸福是人们的渴望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 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经济学中的定义: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提出了幸福公 式:“幸福=效用/欲望”(也有提法“幸福=满足/欲 望.”) 影响幸福的要素,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欲望和效用,可 以认为幸福(可定义为)是“单位欲望所实现的效 用”
3. 父母多理解、关心孩子,孩子体会到的正性情感就多,对生活 各方面的满意感就越强,总体幸福感就高。相反,父母对孩子 过于严厉或放任不管,则幸福感就较低。
获取幸福的方式:
.从幸福公式来看,提高幸福的感觉度有二个方法:第一是要降低欲 望;第二是要提高效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适时调整欲 望以使效用最大化.就可以增进幸福感觉.
2. 当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群体的需要时,通常可以获得社会支 持,此时群体会对个体加以赞许和鼓励,从而强化这种思想和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