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法提取核酸的3种样本处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核酸提取磁珠法原理
核酸提取磁珠法是一种利用磁珠上的亲和基团与核酸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来纯化和提取核酸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磁珠具有磁性的特性,使其能够通过磁力吸附和分离。
核酸提取磁珠法的原理如下:
1. 表面修饰:磁珠表面通常会修饰上与核酸分子相互吸附的功能性基团,如亲和基团、融合蛋白或短链引物。
这些亲和基团具有特异性和高亲和力,可以与目标核酸的特定序列或结构相结合。
2. 样品处理:将待提取的核酸样品加入到磁珠悬浮液中,样品中的核酸分子会与磁珠表面的亲和基团发生特异性结合。
同时,通过调节条件(如pH、盐浓度和温度),可以优化核酸与磁
珠之间的结合效果。
3. 磁性分离:使用外部磁场或磁力装置,将磁珠定位于管壁或底部,使其与其余液相分离。
磁珠的磁性能够快速地在磁力作用下聚集,使得磁珠能够被方便地沉淀在容器的底部,而上清液相中残余的杂质则会被分离。
4. 洗脱和回收:通过改变溶液条件,如改变pH或盐浓度,可
以解离核酸与磁珠的结合。
这样,纯化的核酸分子可以从磁珠上洗脱下来,从而得到目标核酸的纯度较高的样品。
核酸提取磁珠法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能够有效去除样
品中的杂质,并获取较高纯度的核酸样本。
此外,磁珠法还具有操作简单、高通量和自动化的优点,因此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广泛应用。
一种去除rna样本中rrna的方法去除RNA样本中rRNA的方法引言:rRNA(ribosomal RNA)是细胞内核糖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会对RNA测序和分析实验的结果产生干扰。
因此,在进行RNA 测序和分析之前,需要对样本中的rRNA进行去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去除RNA样本中rRNA的方法。
一、磁珠富集法磁珠富集法是一种常用的去除rRNA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具有靶向作用的磁珠,通过与rRNA特异性结合,将其富集起来,从而实现对rRNA的去除。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靶向rRNA的寡核苷酸序列,并与磁珠连接。
2. 将样本中的总RNA与连接了靶向寡核苷酸的磁珠进行混合反应,使其结合。
3. 使用磁力将结合了rRNA的磁珠分离出来,去除非结合的RNA。
4. 将分离得到的非rRNA的RNA用于后续的RNA测序和分析。
磁珠富集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效率的优点,能够有效去除rRNA,提高RNA测序和分析的准确性。
二、RNase H消化法RNase H消化法是一种利用RNase H酶对rRNA进行特异性降解的方法。
RNase H酶能够识别DNA/RNA杂交分子,并在RNA链上的DNA/RNA杂交部位引发剪切。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段与rRNA特异性的DNA寡核苷酸序列。
2. 将该DNA寡核苷酸序列与样本中的总RNA进行杂交反应,使其与rRNA结合。
3. 加入RNase H酶,使其识别DNA/RNA杂交分子并引发剪切,将rRNA降解。
4. 使用RNA纯化试剂将非rRNA的RNA分离出来,用于后续的RNA测序和分析。
RNase H消化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针对特定的rRNA进行选择性去除,但对于rRNA结合较强的样本可能效果不佳。
三、使用rRNA去除试剂盒除了上述的自制方法,市面上也有一些商业化的rRNA去除试剂盒可供选择。
这些试剂盒通常包含了特异性靶向rRNA的探针或寡核苷酸,通过与rRNA结合,将其去除。
磁珠法核酸提取磁珠法核酸提取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能够高效且快速地从样本中提取出目标核酸。
所谓磁珠法即利用磁性微珠来实现核酸提取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果好、适用性广等优点,在临床诊断、实验室研究和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磁珠法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磁性微珠与目标核酸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分离、提取的目的。
磁性微珠上通常包裹着一层亲和基团,可以与目标核酸特异性结合。
一般而言,核酸提取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样本溶解和裂解:将待提取的样本进行溶解和裂解,使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细胞内的核酸。
2. 样本预处理:将裂解后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如去除蛋白质、RNA酶等干扰物质,以保证提取的核酸质量和纯度。
3. 磁珠结合:将经过预处理的样本与包裹有亲和基团的磁性微珠混匀,在一定条件下,使目标核酸与磁珠上的亲和基团发生特异性结合。
4. 磁珠分离:利用磁场的作用力将含有磁珠-目标核酸复合物的溶液吸附至管壁或底部,然后将上清液去除,实现磁珠与目标核酸的分离。
5. 重复洗涤:将分离得到的磁珠-核酸复合物进行反复洗涤,以去除杂质和离子。
6. 磁珠解吸:通过改变溶剂性质或温度,使磁珠上的核酸与磁珠分离,得到纯化的目标核酸。
7. 质量检测:对提取得到的核酸进行质量检测,如测定浓度、纯度等。
磁珠法核酸提取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磁珠和亲和基团。
常用的磁珠有硅磁珠、氧化铁磁珠等,亲和基团可以是特异性引物、亲和抗体等。
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还可以进行改进和优化,如引入自动化仪器和试剂盒,提高样本处理的效率和一致性。
总而言之,磁珠法核酸提取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进,相信磁珠法核酸提取将在科研和临床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磁珠法核酸提取原理
1磁珠法核酸提取
磁珠法核酸提取(Magnetic Bead Nucleic Acid Extraction)是一种有效的快速核酸提取法,该方法使用水溶性磁珠特殊的溶胀特性来实现高效、高质量核酸提取。
磁珠法核酸提取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细胞破碎及消化,破碎微生物或细胞,以获得大量体细胞内核酸;第二步,核酸结合磁珠,使磁珠能够与核酸结合,形成核酸-磁珠复合体;第三步,复合物离心吸附,通过离心的方式将核酸-磁珠复合体从溶液中分离。
较常见的磁珠技术目前有三种:磁性珠法、磁法电泳及定向流式细胞仪技术。
磁性珠法是最常用的技术。
它以抗体或其他特异性对核糖核酸结合体为捕获单位,通过磁珠、离心力及结合反应,实现核酸的快速有效提取。
磁门电泳技术是一种分析性能好的磁珠法技术,它能够分离出不同长度或结构的核酸,提供细胞内核酸的精细特征。
定向流式细胞仪技术则主要用于检测不同微生物内的核酸,对核酸的实验结果大大提高了准确性。
磁珠法核酸提取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因此在基因检测等检测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各种病原体的细胞内及检测物核酸,核酸提取组装可以满足一般诊断、实验室检测、临床应用以及研究分析等的需要。
磁珠法核酸片段筛选
磁珠法核酸片段筛选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核酸片段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定的磁性珠子,通过其与特定的核酸片段的亲和性,将目标核酸片段选择性地吸附到磁珠上,然后利用磁场将磁珠与其他非目标核酸片段分离,最终实现目标核酸片段的纯化和富集。
具体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磁珠:根据目标核酸片段的特异性,选择具有相应亲和基团的磁珠,例如,可以选择具有亲和性标记(如生物素或抗体)的磁性珠子。
2. 将磁珠与亲和配对物结合:将具有特定亲和性的配对物(如生物素亲和剂或抗体)与磁珠进行结合,以便与目标核酸片段特异性结合。
3. 样品处理:将待处理的样品(如总DNA或RNA提取物)
与磁珠/亲和配对物复合物进行混合,目标核酸片段与磁珠上
的配对物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到磁珠上。
4. 分离与洗涤:通过施加磁场,将含有目标核酸片段的磁珠/
核酸复合物聚集起来,然后将非目标核酸片段溶液去除,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杂质。
5. 脱附与洗脱:用适当的缓冲液使目标核酸片段与磁珠脱离,并以高纯度的核酸片段形式洗脱。
磁珠法核酸片段筛选具有选择性高、操作简便、高通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研究、基因诊断、药物开发等领域。
专利名称:一种采用磁珠从样品中提取并纯化核酸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戴立忠,熊晓燕
申请号:CN200910307632.1
申请日:20090924
公开号:CN101665785A
公开日:
201003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采用磁珠从样品中提取并纯化核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磁珠处理:以肽-寡核苷酸修饰磁珠;(2)细胞裂解:将含有靶核酸的待分离样品加入离心管中,再加入裂解液裂解细胞;
(3)核酸吸附:向溶液中加入经肽-寡核苷酸修饰的磁珠,核酸被磁珠表面吸附;将离心管置于磁性分离器,磁珠吸附于试管壁;(4)去除杂质:加入水相缓冲液,对表面吸附有核酸并附着于试管壁的磁珠进行洗涤,将磁珠上的其他杂质冲洗分离;(5)核酸回收:吸附在磁珠表面的核酸直接作为PCR扩增的模板,或者加入洗脱缓冲液,使吸附在磁珠表面的核酸分子释放进入缓冲液,用于下游实验。
本发明方法所用磁珠可置于4℃或-20℃保存,且运输方便,吸附效率高,价格较低。
使用本发明方法提取并纯化的核酸,应用范围广泛。
申请人:戴立忠
地址: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西路19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宁星耀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磁珠法提取核酸的3种样本处理方法磁珠法提取核酸的3种样本处理方法转自: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磁珠法核酸提取实验室以生物磁珠为载体提取核酸,所有反应是在液体体系中进行的,但生物样本多种多样,有液体也有固体,或者固液混合体,大多数生物样本在进行核酸提取纯化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前处理,液化、富集、除杂等都是常见的前处理方式。
一、液化将固体样本转化为液体样本是最重要的样本前处理方法,固体样本是很难直接在试剂盒的作用下用于提取核酸的。
固体样本跟杂质一样,会严重阻碍磁珠吸附核酸,并且耗损大量的磁珠位点,很难取得良好的提取效果。
常见的固体样本如植物组织、动物组织、泥土、浓痰等。
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可剪取适量的样本,在研钵内快速研磨。
研磨时如果需要保护RNA,可以采用液氮研磨的方式。
如果不需要提取RNA,也可以加入裂解液或者生理盐水帮助研磨成匀浆状态。
泥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浸泡。
因为从泥土中提取核酸,并非提取泥土本身,而是提取泥土中存在的微生物的核酸。
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适当缓冲液体浸泡泥土,如果是较为干硬致密的泥土,浸泡前可以先碾碎成小颗粒,浸泡过程中可用小棒搅动帮助泥土分散。
浸泡一段时间后,将泥浆用三层滤纸过滤,过滤所得的液体,即可用于磁珠法提取。
如浓痰、脓液等固液混合又较为黏腻的生物样本,可以先使用氢氧化钠液体进行碱解液化,再酸中和后,作为液体样本进行磁珠法提取。
以上方法处理固体样本,所得的液体,可能并不完全清澈透明,杂质还是相对较多的,如果必要,使用离心的方式,可以除去更多的杂质,但相对应该控制离心速度在10000r/min以下,否则核酸也会一起随杂质被离心下去。
二、富集很多时候,用磁珠法提取的核酸都是微量或者痕量的样本,直接使用样本进行操作,所能得到的核酸很少,这就要求下游的检测试剂灵敏度很高,如果检测试剂灵敏度不足,在样本痕量的情况下,很可能检测不出,出现假阴性。
所以对于微量样本和痕量样本,可以进行富集前处理。
磁珠法核酸提取原理
磁珠法核酸提取是一种以磁珠为介质的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磁珠表面的特殊结构和化学性质,能够与核酸分子特异性结合。
其步骤主要包括样品裂解、磁珠处理、洗涤和洗脱等。
首先,将待提取的样品裂解,释放出其中的核酸分子。
裂解方法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高温、超声波)或化学方法(如酶的作用)。
然后,在核酸样品中加入特定的磁性珠子。
这些磁性珠子通常是通过在微米尺寸的磁性球表面修饰上亲和性分子而获得特异性结合能力。
这些亲和性分子可以是寡核苷酸、抗体或表面修饰的核酸分子,根据提取的目标核酸的性质和特点选择。
接下来,通过外加磁场,将含有目标核酸的磁性珠子与其他杂质分离。
磁性珠子会受到磁场的吸引,而其他杂质则会被留在上清液中。
通过去除上清液,可以进一步减少杂质对目标核酸的干扰,提高提取的纯度。
然后,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与磁珠表面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质。
通常通过在洗涤缓冲液中加入高浓度盐溶液、有机溶剂或酒精等来实现洗涤。
最后,目标核酸被洗脱离开磁性珠子。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或离子强度,从而破坏核酸与磁珠之间的结合力,使目标核酸从磁性珠子表面溶解出来。
磁珠法核酸提取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纯度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诊断和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中。
磁珠法核酸提取流程磁珠法核酸提取可是个很有趣的事儿呢,咱来好好唠唠这个流程。
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呀。
这就像做菜得先把食材和厨具找齐一样。
需要有磁珠试剂,这可是核酸提取的关键小助手哦。
还有样本,不管是血液、组织还是其他啥的,这是咱要从中提取核酸的宝贝材料。
当然啦,配套的试剂盒也不能少,就像厨师的调料包一样重要呢。
还有像离心机、移液器这些仪器设备,得保证它们都好好的能工作。
二、样本处理。
拿到样本后,咱得把它处理一下。
如果是血液样本,可能要先进行离心,把血细胞和血浆分离开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一群小伙伴按照不同的特点分开一样。
然后根据样本的类型和试剂盒的要求,加入一些特定的溶液。
这些溶液就像是魔法药水,能让样本变得更适合提取核酸。
比如说,有的溶液能把细胞裂解开来,这样核酸就能从细胞里面跑出来啦。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要是溶液加得不对,后面的提取可能就会出问题。
三、磁珠结合。
处理好样本后,就该磁珠上场啦。
把磁珠试剂加入到样本里面,然后轻轻摇晃均匀。
这个时候磁珠就会像小磁铁一样,去吸附核酸。
你可以想象磁珠和核酸就像是一对小情侣,磁珠看到核酸就紧紧地抱住不放啦。
不过这个过程也要注意操作的轻柔程度,太大力了可能会影响磁珠和核酸的结合效果呢。
四、分离与洗涤。
磁珠和核酸结合好之后,就要用离心机把它们和其他杂质分离开来。
离心机一转起来,就像一个大力士把不需要的东西都甩到一边去了。
然后呢,还要对磁珠进行洗涤。
就像给小磁珠洗个澡一样,把它身上吸附的一些杂质都洗掉。
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几次,就像要洗得干干净净才行。
五、核酸洗脱。
最后一步啦,这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哦。
要加入一种特殊的洗脱液,这个洗脱液能把核酸从磁珠上“解救”下来。
就像给磁珠和核酸这对小情侣来个小小的分离魔法。
把洗脱液加入后,再经过一些操作,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核酸啦。
这个核酸就可以拿去做各种检测啦,像是基因检测之类的,可神奇了呢。
核酸捕获磁珠作用概述核酸捕获磁珠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从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富集和纯化核酸分子。
该技术基于磁性珠子与核酸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通过调节实验条件,可以实现对目标核酸的高效捕获和纯化。
技术原理核酸捕获磁珠是一种亲和层析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性珠子表面修饰的亲和配体(例如亲和标签、抗体等)与目标核酸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从而将目标核酸选择性地富集到磁珠上。
通过外加磁场,可以将带有目标核酸的磁珠快速沉降到底部,并将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质分子洗脱,最终得到纯化后的目标核酸。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将待处理样品(例如细胞裂解液、组织匀浆液等)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并使核酸分子暴露在溶液中。
2.磁珠修饰:将磁珠表面修饰亲和配体,例如通过共价键结合或亲和吸附等方法将亲和标签或抗体固定于磁性珠子表面。
亲和配体的选择要根据目标核酸的性质和实验要求进行优化。
3.样品与磁珠结合:将样品与磁珠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例如温度、盐浓度、pH值等)使目标核酸与磁珠上的亲和配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4.洗脱非特异结合物:通过洗涤步骤去除与磁珠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质分子,以提高纯度。
5.纯化目标核酸:通过外加磁场使带有目标核酸的磁珠快速沉降到底部,然后去除上清液,得到纯化后的目标核酸。
6.解离目标核酸:根据实验需求,可以使用适当方法解离目标核酸与磁珠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以获得纯净的核酸样品。
应用领域核酸捕获磁珠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基因组学研究核酸捕获磁珠技术可以用于富集和纯化基因组DNA,为后续测序、SNP分析、基因表达等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样品。
2. 转录组学研究通过捕获RNA可以获得特定细胞类型或组织中的转录本,从而揭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与特定生物过程相关的转录变化。
3. 表观遗传学研究核酸捕获磁珠技术可以用于富集甲基化DNA或修饰RNA等表观遗传标记物,以揭示表观遗传调控在生物发育、环境适应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核酸提取仪的主要步骤及方法
核酸提取仪是一种专门用于从生物样本中提取核酸(DNA或RNA)的设备。
其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样本处理:将待提取的生物样本(如血液、组织、细胞等)进行预处理。
具体步骤可能包括细胞裂解、组织破碎、蛋白质酶解等,以释放出核酸。
2. 细胞溶解:将样本中的细胞壁、细胞膜等部位溶解,使得核酸能够释放出来。
3. 蛋白质酶解:加入相应的酶,将样本中的蛋白质降解,使得核酸得以纯化。
4. 脱色:使用酒精或其他溶剂,去除样本中的色素和杂质。
5. 沉淀:向样本中加入盐溶液或酒精,以沉淀核酸。
沉淀后可以通过离心进行分离。
6. 洗涤:对沉淀得到的核酸进行洗涤,去除残留的盐和其他杂质。
7. 重溶:加入合适的缓冲液,将沉淀的核酸进行重溶。
核酸提取仪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酚/氯仿法:通过酚和氯仿的混合液,将核酸从样本中提取
出来。
这种方法提取的核酸纯度较高,但操作繁琐。
2. 硅基法:通过硅胶膜、硅胶微球等硅基材料,将核酸从样本中吸附出来。
这种方法提取的核酸适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
3. 磁珠法:通过磁性颗粒,将核酸从样本中吸附出来。
这种方法提取的核酸操作简单、快速,并且可以自动化操作。
4. 离心柱法:通过离心柱中的纤维素膜、硅胶膜等,将核酸从样本中进行分离。
这种方法提取的核酸纯度较高,操作相对简单。
以上是核酸提取仪的主要步骤及方法,具体操作应根据不同的提取仪器和实验需求而定。
磁珠提取核酸的基本原理磁珠提取核酸是一种常见的核酸提取方法,基于磁性珠颗粒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对核酸的选择性结合和释放。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自动化、高通量、操作简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诊断、基因组学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磁珠提取核酸的基本原理:1.磁性珠的修饰:磁性珠表面通常被修饰成能够与核酸高效结合的功能基团,比如硅胶、硅氧烷等。
这些功能基团能够与核酸中的磷酸基团或亲和基团发生相互作用。
2.样品裂解:样品(比如细胞、组织或血清)首先需要经过裂解步骤,以释放内部的核酸。
这一步通常涉及到蛋白酶的使用,以去除蛋白质的保护,使核酸暴露出来。
3.磁珠的加入:经过裂解的样品中加入磁性珠。
磁性珠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被导向到样品中。
4.核酸结合:磁性珠表面的功能基团与核酸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核酸-磁珠复合物。
这一步通常涉及到一系列缓冲液和混合步骤,以保证核酸充分结合到磁性珠上。
5.洗涤:通过洗涤步骤,去除非特异性吸附在磁珠表面的杂质,提高提取的纯度。
6.磁场分离: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磁性珠与核酸结合的复合物被导向到一侧,而未结合的杂质则在另一侧。
这样可以实现核酸与杂质的分离。
7.洗脱:通过改变缓冲液条件,破坏核酸与磁珠之间的结合,使核酸从磁性珠上洗脱下来。
这一步可以在离心机中进行,也可以在特定的温度下进行。
8.收集核酸:最后,收集洗脱后的核酸溶液,用于后续的分析或实验。
总体来说,磁珠提取核酸的原理是通过磁性珠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对核酸的特异性结合和释放,实现核酸的纯化和提取。
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其高度自动化和适应于高通量实验。
磁珠法核酸提取磁珠法核酸提取是一种常见的提取核酸的方法,它具有快速、简易、准确等优点,可以用于生物材料中DNA、RNA等核酸物质的提取。
它目前是最常用的一种核酸提取方法。
一、磁珠法核酸提取的原理磁珠法核酸提取基于环境友好的磁性杂质吸附技术。
它是利用专门合成的磁性颗粒和核酸的特性,利用磁性颗粒结合特定的酶及其他试剂在核酸质量和浓度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磁性颗粒吸附特定的酶,用于吸附核酸、结合核酸,并一起干扰宿主与宿主之间的结合,将核酸从宿主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对核酸的提取。
二、磁珠法核酸提取的步骤1. 样品准备:将样品研磨、微粉化处理,以确保样品中核酸的数量和分布。
2. 磁珠溶剂的配制:准备磁性悬浮液,或者将磁性粒子放入溶剂中,搅拌均质。
3. 样品与磁珠混合:将溶剂中的样品与磁性悬浮液混合,可以使核酸吸附到磁性珠子上。
4. 磁性珠子分离:使用磁性针或者外加磁场,将样品磁性珠子快速分离,从而提取核酸物质。
5. 超滤洗涤分离:使用尿液滤纸或者各种超滤膜,将受污染的滤液经过几次洗涤,分离出核酸。
三、磁珠法核酸提取的优点1. 该方法速度快,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样品中的核酸提取出来,提高效率。
2. 使用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易于操作。
3. 分离细腻,容易操作,可以有效地进行核酸分离。
4. 无污染,使用环境友好型混合剂,不污染样品,符合环保要求。
5. 便宜,易于购买,费用低。
四、磁珠法核酸提取的缺点1. 对吸附和洗涤的控制不够精细,容易造成核酸提取不彻底。
2. 弱丝分裂量大,容易将细胞内非核酸标记物一起提取出来。
3. 对于高质量核酸的高准确提取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4. 对RNA提取技术要求很高,操作难度增加。
由此来看,磁珠法核酸提取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快速的核酸提取方法,它已经成为许多生物材料提取DNA、RNA等核酸物质的常用方法。
磁珠法核酸提取原理
磁珠法核酸提取是一种常用的核酸提取方法,通过利用磁珠的
特殊性质实现对核酸的快速、高效提取。
其原理主要涉及磁珠的表
面修饰、离心沉淀、洗涤和溶解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磁珠法核
酸提取的原理及步骤。
首先,磁珠的表面修饰是磁珠法核酸提取的关键步骤。
磁珠表
面的修饰通常包括亲核酸配体的结合,使得磁珠具有对核酸的特异
性识别能力。
这种修饰可以使磁珠在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地结合目标
核酸,从而实现对目标核酸的快速提取。
接着,离心沉淀是磁珠法核酸提取的第二个关键步骤。
在该步
骤中,经过磁珠结合的目标核酸会随着磁珠一起沉淀到管底,而非
目标成分则会在上清液中。
通过外加磁场,可以使磁珠快速沉淀到
管底,从而实现对目标核酸的有效分离。
然后,洗涤是磁珠法核酸提取的第三个关键步骤。
在该步骤中,需要对沉淀的磁珠进行洗涤,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质。
通过多
次洗涤,可以有效地提高目标核酸的纯度和提取效率。
最后,溶解是磁珠法核酸提取的最后一个步骤。
在该步骤中,
目标核酸会被溶解出来,从而得到纯净的核酸溶液。
这样的核酸溶
液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实验操作,如PCR扩增、测序等。
总的来说,磁珠法核酸提取利用磁珠的特殊性质,通过表面修饰、离心沉淀、洗涤和溶解等步骤,实现对核酸的快速、高效提取。
相比传统的硅基或树脂基提取方法,磁珠法核酸提取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纯度好等优点,因此在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诊断领域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microrna磁珠手动提取介绍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它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常常需要从样本中提取miRNA,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分析。
而microrna磁珠手动提取就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准备工作在进行microrna磁珠手动提取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试剂: - miRNA提取试剂盒 - 样本(例如细胞、组织或体液) - miRNA磁珠 - 离心管和离心机 - 磁珠分离架步骤1. 样本处理首先,我们需要对样本进行处理,以使miRNA能够充分释放。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样本加入离心管中。
2. 加入适量的细胞裂解缓冲液,并充分混合。
3. 在室温下孵育一段时间,以使细胞或组织充分裂解。
4. 用离心机将样本离心,以去除细胞碎片和其他固体物质。
2. miRNA结合接下来,我们将利用miRNA磁珠将miRNA结合并分离出来。
具体步骤如下: 1. 向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miRNA磁珠,并充分混合。
2. 在室温下孵育一段时间,以使miRNA与磁珠结合。
3. 使用磁珠分离架将磁珠沉积到离心管底部,然后将上清液小心地倒掉。
4. 用洗涤缓冲液洗涤磁珠,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5. 重复洗涤步骤,直到上清液清澈为止。
3. miRNA洗脱最后,我们需要将miRNA从磁珠上洗脱下来,以得到纯净的miRNA样品。
具体步骤如下: 1. 加入适量的洗脱缓冲液,并充分混合。
2. 在室温下孵育一段时间,以使miRNA从磁珠上洗脱下来。
3. 使用磁珠分离架将磁珠沉积到离心管底部,然后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新的离心管中。
4. 检查洗脱液的浓度和纯度,以确保miRNA 样品的质量。
注意事项在进行microrna磁珠手动提取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磁珠法核酸提取原理解决方案磁珠法核酸提取原理解决方案说到磁珠法,那我们首先当然必须得了解磁珠,什么是磁珠呢?磁珠是利用一定的组织包被四氧化三铁核心而形成的可以被磁铁吸附的同时有能通过表面包被物吸附(结合)核酸的神奇的小珠子。
之所以说他神奇,是因为他的用途很大!它可以实现核酸提取的自动化和高通量化。
磁珠结构:磁珠一般分为三层结构:1.最内层:为支持结构,如聚苯乙烯做的内核;2.中间层:磁层,作用是与磁力架上的磁铁相互吸附,从而分离核酸与反应溶液,材料通常为Fe3O4;3.最外层:修饰层,一般为带负电的基团;磁珠法核酸提取原理在磁珠法的反应体系中,核酸分子(DNA & RNA)会由线性压缩成球状,暴露出核酸骨架上大量的负电基团与反应体系中的阳离子连接,在磁珠最外层负电基团的作用下,形成“阴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的盐桥结构,使核酸分子被特异性地吸附到磁珠表面。
而当反应缓冲液被弃除后,加入水性分子,会快速充分水化核酸分子,解除三者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使吸附到磁珠上的核酸分子被纯化出来。
磁珠法核酸提取的优势磁珠法DNA提取是纳米科技与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其它DNA提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1)样本需求量低:微量的材料即可提到高浓度的核酸;(2)操作简单快速:整个操作流程基本分为五步(裂解、结合、洗涤、干燥、洗脱),全程无需离心操作,大多可在30~60分钟内完成;(3)质量稳定可靠:游离的磁珠与核酸的结合量更大,特异性的结合使得核酸纯度更高,且可通过控制磁珠表面基团来调节核酸回收量;(4)全自动化操作:采用核酸提取仪可实现自动化、高通量操作,可实现几十甚至几百个样品的提取;(5)安全无毒无害:试剂不含酚、氯仿等有毒化学试剂,完全符合现代化环保理念。
磁珠法——其他应用领域当然,除了用作核酸提取,根据不同的表面处理与标记,还可将磁珠应用到其他的领域①.细胞分离(CD4、CD8)可进一步用于肿瘤检测与诊断等②.蛋白、抗体分离(氨基磁珠、羧基磁珠、环氧基磁珠)可进一步用于疾病的检测与诊断等磁珠——根据不同的表面处理与标记,可将磁珠分成各种不同的应用类型磁珠羧基#U0001MaxBead Protein A #U0084MaxBead Carboxyl Labeling试剂盒#KA3267 细胞与组织DNA分离试剂盒(磁珠系统) #62500 EpiMag 96孔高通量磁力分离器#Q10002-1。
磁珠法提取核酸的3种样本处理方法
转自:洛阳吉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磁珠法核酸提取实验室以生物磁珠为载体提取核酸,所有反应是在液体体系中进行的,但生物样本多种多样,有液体也有固体,或者固液混合体,大多数生物样本在进行核酸提取纯化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前处理,液化、富集、除杂等都是常见的前处理方式。
一、液化
将固体样本转化为液体样本是最重要的样本前处理方法,固体样本是很难直接在试剂盒的作用下用于提取核酸的。
固体样本跟杂质一样,会严重阻碍磁珠吸附核酸,并且耗损大量的磁珠位点,很难取得良好的提取效果。
常见的固体样本如植物组织、动物组织、泥土、浓痰等。
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可剪取适量的样本,在研钵内快速研磨。
研磨时如果需要保护RNA,可以采用液氮研磨的方式。
如果不需要提取RNA,也可以加入裂解液或者生理盐水帮助研磨成匀浆状态。
泥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浸泡。
因为从泥土中提取核酸,并非提取泥土本身,而是提取泥土中存在的微生物的核酸。
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适当缓冲液体浸泡泥土,如果是较为干硬致密的泥土,浸泡前可以先碾碎成小颗粒,浸泡过程中可用小棒搅动帮助泥土分散。
浸泡一段时间后,将泥浆用三层滤纸过滤,过滤所得的液体,即可用于磁珠法提取。
如浓痰、脓液等固液混合又较为黏腻的生物样本,可以先使用氢氧化钠液体进行碱解液化,再酸中和后,作为液体样本进行磁珠法提取。
以上方法处理固体样本,所得的液体,可能并不完全清澈透明,杂质还是相对较多的,如果必要,使用离心的方式,可以除去更多的杂质,但相对应该控制离心速度在10000r/min以下,否则核酸也会一起随杂质被离心下去。
二、富集
很多时候,用磁珠法提取的核酸都是微量或者痕量的样本,直接使用样本进行操作,所能得到的核酸很少,这就要求下游的检测试剂灵敏度很高,如果检测试剂灵敏度不足,在样本痕量的情况下,很可能检测不出,出现假阴性。
所以对于微量样本和痕量样本,可以进行富集前处理。
有些时候,样本属于常量样本,但下游实验需求核酸量大,也需要对样本进
行富集,以便每个提取都能获得更多的核酸。
或者样本量巨大,无法直接使用试剂盒进行提取,也需要进行富集操作。
常见的富集方法包括蒸发和离心。
以土壤浸润水样本为例,浸泡大量的土壤样本,获得了500ml浸润水,显然无法将500ml浸润水作为样本直接提取。
可以先将样本分装在两个30ml离心管内进行,12000r/min离心十分钟,弃去上清液后,用适量生理盐水重悬沉淀后,移入小离心管内,在80℃温度下蒸发液体至液体量少于300ul,即可用于磁珠法进行核酸提取。
三、除杂
很多生物样本中都含有大量的杂质,这些杂质有的可以在试剂盒核酸提取的过程中被洗涤液除去,但有些,很难通过后续的试剂盒洗涤直接除去,这就要求我们在样本前处理的时候,就直接先做初步的除杂。
以大量血液样本为例,常规定量血液样本(200ul以下),通常是不需要提前除杂的。
但如果血液样本的量很大,如4-5ml/提取,就很难直接进行了,不仅样本的量超过常规试剂盒的容纳范围,杂质也非常多。
通常的做法是,提前加入红细胞裂解液,离心,弃去上层液体,裂解液重悬样本。
各种各样的样本前处理方法是很灵活多样的,根据下游需求不同,样本特性不同,通常是多种前处理方式组合应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磁珠法核酸提取的过程中,样本的前处理工作对整个提取结果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选取合适的磁珠,更能使提取结果事半功倍,吉恩特生物的01系列磁珠,半沉降时间可达15min以上,磁吸时间仅为15s左右,可为操作者带来不一样的磁珠操作体验。
详情可参考文章《4个参数教你鉴别DNA 提取磁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