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历年真题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22.1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2000-2003考博试题2000年:西哲:中哲:1.亚里斯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
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
3.休谟因果学说述评。
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
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
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
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 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2001年:西哲:中哲: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2.康德的感性 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
3.经验论的。
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
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4.谭嗣同的仁学。
5.黑格尔的矛盾 5.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2002年:西哲中哲1.柏拉图的理念论。
1.先秦天道观的区别。
2.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
2.张载的气学。
3.休谟的习惯性联想。
3.密宗《原人论》的基本思想。
4.托马斯阿奎拉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4.严复的中西观。
5.康德的知识如何给信仰留地盘的。
5.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比较。
2003.西哲:1.简述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2.简述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的异同。
3.论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
4.论述黑格尔的辨证思想。
中哲:1.试论道家的道论及其现代意义。
2.试论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3.试论二程思想的异同。
4.试论孙中山的进化学说。
5.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04年马哲原理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原著1、《提纲》的伟大变革。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
05年马哲原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
原著1、《提纲》第二条。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
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2009年真题原题第一部分哲学综合一、下列题目中任选两题加以论述:1、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1978年实践检验标准大讨论的重大意义。
2、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3、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下列题目中任选两题加以论述:1、试述孔子仁学的基本思想。
2、试述庄子“齐物论”的基本思想。
3、试述王守仁的“致良知”说。
三、下列题目中任选两题加以论述:1、试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2、试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3、试述康德的认识论。
第二部分科学技术哲学一、名词解释1、机械还原论2、可观察性3、环境伦理学4、纸草书5、《吠陀》6、儒略历二、简答题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怎么样理解恩格斯所说的“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势就是假说”?3、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有哪些异同?4、简要阐述牛顿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5、斯佩雷对裂脑人研究的结论是什么?三、论述题1、结合当代实际,论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生产力革命之间的关系。
2、论述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4.1.1 2009年真题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哲学综合第一大题中选择2和3进行解答。
2.解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具体表现在:每个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2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育明教育从2006年开始办学,校长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夏教授,北京总部负责人是北京大学政管院博士,主打专业课一对一辅导。
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在我们育明教育,每年都有成功学员积累的一些经验可供各位考生参考。
育明教育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我们的辅导包括前期的报考指导,中期的核心参考书的讲解、专题(真题、出题老师论文专著、最新时事)讲解、模拟考(答题技巧框架、创新点的讲解)。
后期还会有教务老师时事根据上课情况,对考生进行查缺补漏,进行答题技巧的辅导。
在我们育明教育,前期咨询师、后期教务与辅导老师三方对您的上课负责,所以每年我们的通过率一直都是有保证的。
班型分专业课一对一和集训营两种。
集训营是包括政治英语的小班课+专业课全程一对一。
小班课全年分四个阶段:寒假,暑假,国庆,最后冲刺(您现在报名可以参加今年和明年两年的),授课老师是人大的教授(也会请海文海天的教授结合讲课)。
专业课一对一是按总课时来规划,保证够用。
上课形式是面授和远程一对一相结合,上课时间和进度主要根据你的进度来安排,第一次上课后会给你做一个导学规划。
数学我们请的是北理工的教授一对一讲(这个是其他机构请不来的),专业课请的是你所报考学校专业的研究生助教和北大博士结合授课(这个也是近几年我们独家尝试的非常合理的方式)。
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目录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院校考研复习技巧三、2020-2021年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内容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真题原题第一部分中西哲学史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四选三)1、阅读以下两段话,回答下述问题:子曰:“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老子》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解释“孟之反、伐、奔、殿”。
(2)试结合《老子》说明孔子想表达什么样的精神。
2、简述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差异。
3、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4、论述张载的“横渠四句”及其现代意义。
第二单元西方哲学史(五选三)试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质料与形式的实体观。
试从社会契约的角度比较霍布斯、卢梭和洛克的异同。
为什么说笛卡尔奠定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基础。
康德:“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性知识,它完全超越了经验的教导,而且凭借的仅仅是概念;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为古老,……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
”在康德看来,与自然科学相比较,形而上学的危机表现在哪里?对康德来说,形而上学如何能够走上科学的可靠道路?黑格尔说:“在时间上最后的哲学是所有以前的哲学发展的结果,因而必定包含着所有以前的哲学的各个原则;所以,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必定是最发达、最丰富和最具体的哲学。
”请就哲学的性质、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讨论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并作出相应论证。
第二部分哲学综合——科学技术哲学(四选三)汉森认为“观察渗透着理论”,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科学观察的客观性和可靠性?2、有人指出,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技术的善恶取决于使用者,与技术本身无关。
请针对此观点,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
3、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界不做无用之事。
只要少做一点就成了,做多了却无用,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多余原因来夸耀自己。
”这一观点的内涵是什么?是否有局限性?4、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考研试卷(01—06)宗教学2001一、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每题5分,任选6题,共30分)1、自然神论2、神正论3、利马窦规矩4、末世论5、理事无爱碍6、一阐提7、唯识无境8、三洞9、〈〈抱朴子〉〉二、简答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1、简要解释自然宗教、自然神论与自然神学的基本涵义。
2、简述僧肇的“不真空”义。
3、简述寇谦之道教改革的措施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1题,共20分)1、比较与评析安瑟伦(Anselm)与托马斯(Thomas)的上帝存在的证明。
2、有人说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有人说佛教是有神论的宗教。
请根据你对佛教的认识,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原著分析(20分)试分析惠能和神秀得法偈在心性论和修行观方面的不同旨趣。
2002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每题5分,任选6题,共30分)泛神论天台宗五蕴《沙门不敬王者论》太平经全真道新约奥古斯丁米兰敕令二、简答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
2、唐代道教兴盛的原因。
3、宗教进化论和原始一神论的区别。
三、论述题(20分,任选1题)1、试论大乘佛教兴起的原因。
2、试论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与过程。
四、原著分析(20分,任选1题。
佛教方向考生必答第1题,其他方向考生任选)1、龙树《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试就此偈分析中观学派的基本思想。
2、按《新约》记载,耶稣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试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2003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10分,共50分)宗教经验泛神论会昌法难唯识无境天师道内丹加尔文《福音书》什叶派苏菲派二、简答题(任选2题。
每题20分,总计40分)1、简述部派分裂的主要原因和大致历史过程。
2、简述菏泽神会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试论尼西亚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基督教历史上的意义。
目 录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405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第一部分 中国哲学史1.简述易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哲学内涵。
答:(1)天道①《易传》哲学继承儒家的“修人道以证天道”与“明天道以弘人道”的传统,把天道与人道统一了起来。
②天地阴阳之气使万物得以生、成、长、养;人承接天地之气,继承“道”而参与、赞助天地万物,那就是善;成就天道的事业正是人的本性。
③《易》道即天地之道帮助、促进、贞定万物各自的本性,保存万物的存在,道义正是从这里出来的。
在人性论上,这就寓含有人的善性源自天道,源自宇宙生生之德,同时又强调人的后天努力,效法天道、扩充其性的双重含义。
(2)从天道到人事①三才之道是是顺着天道下贯而来的,是顺天、地、人的性命之理而来的。
②就人之道而言,是义理、是仁义。
道是过程,理是其中的道理。
③人之本性也就是人所以为人之理,按《易传》的讲法,这是乾道下贯的结果。
(3)总结①《易传》的人性论既包含有天赋人性说,即“天命之性”是善的,具有一种超越意义、价值意义;又不排斥材质主义的“气命之性”,即人的材质也在灭地之气的流行中形成,气可以鼓动,气有力量。
这就为尔后哲学史上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理”与“气”之争埋伏笔。
②《易传》认为,人性源自天地之性,人道赞助天地之道。
君子效法天地,具有刚健自强、积极人世的精神,又有承受、宽容、协调、合作的能力,用深厚的德泽来化育人物。
③与天地的大生、广生之德相匹配,《易传》强调人在人事活动中崇德广业、进德修业。
a.推尊人的智慧、德性,发展社会人事的各项事业;讲求忠信,提高品德;修饰言辞,确立在诚实上,以诚信来处理事务。
人大哲学考研16.17.18年622真题第一篇:人大哲学考研16.17.18年622真题16年中国哲学1.易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哲学内涵,2.王阳明岩中花树故事反应什么哲学内涵,3.郭象的独化论及其命运观4.举两个比喻,论证中国古的形神关系西方哲学5.亚里士多德的“存在”,6.休谟的温和怀疑论,7.上帝存在的三种证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虽然提出了“五路”之多,但是总括起来不过两种,分别是:上帝存在的自然神学证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
加上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一共有三种。
康德称这三种证明为“从思辨理性证明上帝存有的三种方式”8.卢梭和霍布斯社会契约的异同。
17年中国哲学1.《尚书》有云:“兹乃不义,性与习成”。
《论语》中说:“性相近,习相远”根据以上两句话,说明儒家思想中性与习的关系2.《诗经》有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体现了什么哲学思想?3.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周敦颐是否同意这一观点?4.比较朱熹和陆九渊对于《中庸》的“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解释的异同西方哲学1.如何理解赫拉克利特的火的思想和逻各斯的思想2.试论述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及其和神义论的关联3.试比较霍布斯和洛克对于个人和国家关系的论述的异同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原文。
论述真理和体系的关系,实体和主体的关系18年中国哲学1.论述先秦儒家人性论的观点和内容,及其异同。
2.论述魏晋玄学对于有无之辨的观点和内容。
3.比较朱熹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
4.结合“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西方哲学1.柏拉图说“正如普罗泰戈拉所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事物呈现在我眼中的样子就是我心中的样子”,普罗泰戈拉这种观点是什么主义?这种主义的要旨是什么?2.举例论述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争。
3.分析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
4.论述海德格尔的“此在”。
第二篇: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真题科学技术哲学考试科目:科学技术哲学招生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一、简答题(选4题,每题12分,共48分)1、列出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和自然哲学的主要著作(至少4种)2、近代欧洲哲学中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3、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简述实证主义的主要特征。
哲学考研真题汇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考研真题汇总(2001-2006年)宗教学2001一、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每题5分,任选6题,共30分)1、自然神论2、神正论3、利马窦规矩4、末世论5、理事无爱碍6、一阐提7、唯识无境8、三洞9、〈〈抱朴子〉〉二、简答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1、简要解释自然宗教、自然神论与自然神学的基本涵义。
2、简述僧肇的“不真空”义。
3、简述寇谦之道教改革的措施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1题,共20分)1、比较与评析安瑟伦(Anselm)与托马斯(Thomas)的上帝存在的证明。
2、有人说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有人说佛教是有神论的宗教。
请根据你对佛教的认识,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原著分析(20分)试分析惠能和神秀得法偈在心性论和修行观方面的不同旨趣。
2002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每题5分,任选6题,共30分)泛神论天台宗五蕴《沙门不敬王者论》太平经全真道新约奥古斯丁米兰敕令二、简答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
2、唐代道教兴盛的原因。
3、宗教进化论和原始一神论的区别。
三、论述题(20分,任选1题)1、试论大乘佛教兴起的原因。
2、试论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与过程。
四、原著分析(20分,任选1题。
佛教方向考生必答第1题,其他方向考生任选)1、龙树《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试就此偈分析中观学派的基本思想。
2、按《新约》记载,耶稣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试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2003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10分,共50分)宗教经验泛神论会昌法难唯识无境天师道内丹加尔文《福音书》什叶派苏菲派二、简答题(任选2题。
每题20分,总计40分)1、简述部派分裂的主要原因和大致历史过程。
2、简述菏泽神会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中国哲学史(含原著)试题招生专业:中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含原著)一、简释下列名词或命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有待无待自生而必体有阿赖那理异分殊公羊三世说二、简答下列各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1、简论孟子的“四端”说2、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3、试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三、论述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释道三教的源流关系(30 分)四、给下列原著标点译成现代汉语(20 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飞因非因市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也与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癃残疾惸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性唯肖者也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欧洲哲学史(含原著)试题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考试科目:欧洲哲学史(含原著)试题:一、写出下列哲学著作的作者或哲学家的著作(每题2分,共10分。
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不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做)1、亚里士多德2、《神学大全》3、《人性论》4、《人是机器》5、黑格尔二、简明解释下列哲学名词或命题(每题5分。
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选做4题,共20分):1、德性即知识2、四因说3、教父哲学4、宗教改革5、实体即自因6、启蒙运动7、知识学三、简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20分)四、试论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五、解释分析下列哲学原著选段(每题15分。
报考外国哲学专业的考生全做,共30分;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选做1题。
共15分;)1、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事实所作的一切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答复似乎是:这些推论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
2016年中国⼈民⼤学哲学院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完整版)凯程⾸发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共 1 页 2016年中国⼈民⼤学哲学院中西哲学史
考研真题(完整版)凯程⾸发
刚考完2016考研初试,凯程教育的电话瞬间变成了热线,同学们兴奋地汇报⾃⼰的答题情况,⼏乎所有内容都在凯程考研集训营系统训练过,所考专业课难度与往年相当,答题的时候⾮常顺⼿,相信凯程的学员们对此⾮常熟悉,预祝亲爱的同学们复试顺利。
考研分笔试、⾯试,如果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很容易被挂掉。
如果需要复试的帮助,同学们可以联系凯程⽼师辅导。
下⾯凯程⽼师把专业的真题全⾯展⽰给⼤家,供⼤家估分使⽤,以及2017年考研的同学使⽤,本试题凯程⾸发!
各选3个作答,每题25分,共150分。
中哲
⼀、《周易》“推天道以明⼈事”的哲学思想。
⼆、王阳明“岩中花树”的哲学思想。
三、简述郭象“独化”及其意义。
四、神形关系的不同描述和思想、意义。
西哲
⼀、⼀⼤段原⽂。
亚⾥⼠多德的“存在”的核⼼理论思想。
⼆、休谟怀疑论及其影响。
三、安瑟尔谟、托马斯阿奎那、邓斯司各脱上帝存在的证明。
四、霍布斯和卢梭的契约论的异同。
2011年真题原题第一部分中西哲学史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四选三)1、简要解释下面两句话:(1)《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2)《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葛洪是如何论证神仙存在以及成仙可能的?3、试论述王阳明“良知”与“致良知”的理论。
4、先秦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为整治社会,各家各派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方略,试论述先秦时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
第二单元西方哲学史(五选三)据说“赫拉克利特在某处说,万物流变,无物常驻。
他把存在着的东西比喻做一条河流,声称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声称“万物流变,无物常驻”的根据或可能前提是什么?如果“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否存在“同一条河流”?请以《巴门尼德篇》为主要文本,试述柏拉图理念中的“第三人”问题。
试述巴克莱的非物质论的论证思路,并评价其理论的得失。
康德为什么做出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这种区分是把世界区分为两个世界,还是把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区分为两种类型,抑或是在区分事物与我们的两种不同联系方式?试述这一区分在康德哲学中的意义和遗留问题。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
我们对于这种内容的最初的意识便叫做经验。
...哲学与经验的一致至少可以看成是考验哲学真理的外在的试金石。
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
(《小逻辑》)请结合这些论述,就哲学反思与现实经验之间的关系,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相应的论证。
第二部分哲学综合——科学技术哲学(四选三)1、近代科学建立时期,“力的概念使自然科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结合科学史,论述牛顿力学思维方法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2、有论者指出,“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类。
”请对该观点给予正面的辩护和反面的批判,并表明您的立场。
3、什么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简述逻辑实证主义对此问题的理解,判断以下命题是否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简要说明理由。
一、古希腊1.从原文出发,柏拉图区分了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以及知识、无知、意见,试述柏拉图的知识观。
2.请根据《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的谓述原则,阐明第一实体为什么是终极主词和终极主体。
3.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线段理论并分析其认识论内涵。
4.试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和资料与形式的实体观。
5.简述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6.柏拉图为何提出回忆说?回忆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和天赋观念有何异同?7.据说“赫拉克利特在某处说,万物流变,无物常驻。
他把存在着的东西比作一条河流,声称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声称“万物流变,无物常驻”的根据或者前提是什么?如果“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否存在“同一条河流”?8.请以《巴门尼德篇》为主要文本,试述柏拉图理念论中的“第三人”问题。
9.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10.柏拉图的理念(idea)具有何种含义?这一核心概念在柏拉图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结果是怎样的?11.请写出三篇柏拉图对话录的名称。
12.《毕洛主义概略》及《反杂学》的作者是?13.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根据什么标准认定“个别的具体事物(如苏格拉底)是第一实体”?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又得出“事物的形式才是第一实体”的结论?14.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存在—实体论。
15.潜能与现实16.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什么?17.原子论、实体、第一哲学、《形而上学》、《会饮》、逻各斯(logos)、巴门尼德的真理之路、人是万物的尺度、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尼各马可伦理学》、逻各斯、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德性即知识、四因说【名解】18.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或“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是?他的“辩证法”如何推进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19.原著:哲学思考源于好奇、惊叹,哲学的自由性20.原著:四因说21.原著: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22.补充: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思想的主要意义。
201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真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辨析1. 理论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2. 科学技术对社会具有双重作用。
3. 经济体制具有独立性,可以不与经济制度联系。
二简答1. 价值的特性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过程的统一3. 市场经济对人思想产生的影响三论述1. 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2008念得国际经济危机原因3.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辨析1. 做到以为一个人的利益文本,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2. 中国共产党力道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简答1. 建设社会主义系农村的总要求。
2. 简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与意义。
3. 简述统筹兼顾的科学内涵。
三,论述1. 论述怎样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2. 论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变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3. 论述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4. 《关于建国以来的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辨析10*3=30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2.国家垄断资本就是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
3.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
二.简述15*3=451.为什么实践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首要、基本的观点?2.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整货币量的方法有哪些?3.苏联十月革命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三.论述25*3=751.试论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哲学依据,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2.试论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及主要内容。
3.试论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一.辨析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硕士入学科学技术哲学试题
科目代码:408
科目名称:科学技术哲学(含自然辨证法原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热寂
2、生态帝国主义
3、范式
4、机械观
5、高技术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怎样论述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不适于用来分析人类社会现象。
2、劳动怎样结合人工自然的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
3、简述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
4、怎样认识技术的异化?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假说在科学发展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能起这些作用?
2、怎样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的作用在各位考研学子中广为流传,大家都知道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但是,专业课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出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体现什么呢?推荐下载:
弘毅考研专家揭秘:考研专业课历年真题命题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历年考研试题汇总
(说明:本版整理的所有试题来源于网络,真实性不做保证,原版真题请登录正规机构购买!)
1、2013年考研试题汇总
2013年人民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2、2012年考研试题汇总
3、2011年考研试题汇总
4、2010年考研试题汇总
5、2009年以后考研试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