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体育康复
- 格式:ppt
- 大小:6.89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七篇临床康复科诊疗规范手册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节脑梗死第二节脑出血第三节颅脑损伤第四节脊髓损伤第五节周围神经损伤第六节周围性面瘫第二章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节颈椎病第二节肩关节周围炎第三节急性腰扭伤第四节腰肌劳损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六节腰椎管狭窄症第七节腰背肌筋膜炎第八节股骨头坏死第九节手外伤第十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十一节骨折第十二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十三节狭窄性腱鞘炎第十四节肘管综合征第十五节腕管综合征第十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三章风湿病的康复第一节骨关节炎第二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第三节强直性脊柱炎第四节骨质疏松症第五节痛风第六节骨化性肌炎第四章疼痛的康复第一节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第二节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第七篇康复科临床诊疗规范手册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节脑梗死【概述】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病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主要原因。
临床上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大类。
【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或中风的病史。
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起病较缓,症状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可在数秒钟达高峰,且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的供血区的功能对应,具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在24小时至3天内逐渐加重。
脑栓塞还有原发病的表现。
脑梗死多数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少数起病即有昏迷、抽搐、类似脑出血,多为脑干梗死。
腔隙性梗死往往不引起症状,或部分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
其特点为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预后良好。
(二)临床分型1.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1)完全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完全,常有完全性瘫痪及昏迷,于数小时内(<6拉达到高峰。
2)进展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
常见疾病的康复知识1. 中枢疾病:比如有脑梗塞、脑出血等中枢病变,可能会因为中枢功能区坏死进而遗留偏瘫后遗症,因此需要经康复科专业理疗促进肢体、神经功能恢复。
2. 骨折:比如发生脚踝骨折、手腕骨折、股骨头骨折、髌骨骨折、跟骨骨折等,无论发生在何部位,通常均需要制动休息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肌肉组织可能发生失用性萎缩,故通过康复锻炼不仅可以促进骨折康复,还可以促进肌肉力量恢复,改善疾病预后。
3. 关节疾病:比如肩周炎、肘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这类疾病通常经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手术效果不佳,故需要通过康复方法缓解自身不适。
4.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中风、脑外伤、截瘫等。
中风后的功能部分恢复是肯定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能力评定以及神经肌肉电生理评定等。
对于小儿脑瘫后的肢体、言语功能障碍,以及面瘫和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康复治疗同样重要。
5.骨关节疾病:骨折后的康复治疗从整复固定后即开始,分为愈合期和恢复期,旨在争取关节活动范围与肌力的最充分和最迅速的恢复。
此外,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等也需要康复治疗。
假肢的配制与磨合训练也是骨关节疾病康复的重要部分。
6.内脏系统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内脏系统疾病也需要康复治疗,包括制定运动处方、运动危险性评定与训练等。
7.其他疾病:如各类炎症(肺部感染、丹毒、慢性内脏炎症等)、糖尿病足、外伤和手术创面的愈合以及术后粘连等,也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8.具体的康复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建议在专业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参与康复过程,了解康复知识,配合康复医师的治疗计划,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运动系统疾病康复实训【实训要求】1.掌握常见运动系统疾病的诊断、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常见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问题、康复治疗目标和康复治疗原则。
3.了解常见运动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的适应证禁忌症。
学时分配实训次数实训内容学时实训一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2 实训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2 实训三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一) 2 实训四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二) 2 实训五肩周炎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六骨折后的康复治疗 2 实训七手外伤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八截肢后的康复治疗 2 实训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2 实训十冠心病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十一高血压病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十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十三糖尿病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十四肥胖症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十五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十六癌症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十七烧伤的康复治疗 2 实训十八临床常见症状的康复(一) 2 实训十九临床常见症状的康复(二) 2 实训二十临床常见症状的康复(三) 2 总学时 40 实训一颈椎病的康复治疗【实训要求】1.掌握颈椎病康复评定和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2.了解颈椎病康复治疗的目标、原则和适应证禁忌证。
【实训内容】1. 观看颈椎病康复治疗器材2. 练习颈椎病手法康复治疗操作方法3. 演示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实训步骤】复习颈椎病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相关知识 1.2.观看颈椎病康复治疗器材并演示操作3.演示颈椎病手法康复治疗操作方法4.学生二人一组,分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5.总结治疗体会实训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实训要求】1.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评定和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2.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目标、原则和适应证禁忌证。
【实训内容】1. 观看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器材2. 练习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康复治疗操作方法3. 演示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实训步骤】1.复习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相关知识2.观看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器材并演示操作3.演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康复治疗操作方法4.学生二人一组,分组练习。
2022年9月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Sept.2022 第39卷 第3期(总第121期) JournalofLyuliangEducationInstituteVol.39 No.3(Sum.No.121)【教学改革】收稿日期:2022-08-02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卫生职业学院2021年院级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21C-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邬盈盈(1986-),女,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康复医学教育。
李 卓(1980-),女,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康复医学教育。
《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思政初探———以运动损伤康复为例邬盈盈,李 卓(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中药与康复系,北京通州101101)摘 要:《常见疾病康复》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是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根据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学生培养四方面提出了《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并以运动损伤康复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具体阐述了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思政;运动损伤康复中图分类号:R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86(2022)03-0205-04 《常见疾病康复》是康复治疗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1]。
该门课程以临床各科疾病和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从疾病的定义、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描述,体现了康复专业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法,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面向各级康复诊疗机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
本文探讨《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和具体过程,结合考虑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有效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践行康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积极建构课程层面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充分梳理和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不断提高专任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内涵、职业道德等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体育行业运动康复训练与健身指导方案第一章运动康复基础理论 (2)1.1 运动康复概述 (2)1.2 运动康复原则 (3)1.3 运动康复评估 (3)第二章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 (4)2.1 常见运动损伤类型 (4)2.2 运动损伤预防策略 (4)2.3 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4)第三章运动康复训练方法 (5)3.1 功能性训练 (5)3.2 力量训练 (6)3.3 柔韧性训练 (6)3.4 耐力训练 (6)第四章运动康复设备与工具 (7)4.1 常用康复设备介绍 (7)4.2 设备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7)4.3 康复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7)第五章健身指导原则与方案设计 (8)5.1 健身指导原则 (8)5.1.1 安全性原则 (8)5.1.2 个性化原则 (8)5.1.3 系统性原则 (8)5.1.4 循序渐进原则 (8)5.2 健身方案设计流程 (8)5.2.1 了解学员需求 (8)5.2.2 评估学员体质 (8)5.2.3 制定训练计划 (9)5.2.4 实施训练计划 (9)5.2.5 跟踪评估与反馈 (9)5.3 健身方案调整与优化 (9)5.3.1 定期调整训练计划 (9)5.3.2 关注学员反馈 (9)5.3.3 结合运动康复知识 (9)5.3.4 注重训练与休息的平衡 (9)第六章肌肉力量与耐力训练 (9)6.1 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9)6.1.1 自重训练 (9)6.1.2 负重训练 (10)6.1.3 功能性训练 (10)6.2 肌肉耐力训练方法 (10)6.2.1 持续性训练 (10)6.2.2 间歇性训练 (10)6.2.3 循环训练 (10)6.3 肌肉力量与耐力训练计划 (11)6.3.1 训练周期划分 (11)6.3.2 训练内容安排 (11)6.3.3 训练负荷安排 (11)第七章心肺功能与有氧运动 (11)7.1 心肺功能评估 (11)7.1.1 评估方法 (11)7.1.2 评估指标 (12)7.2 有氧运动类型与选择 (12)7.2.1 常见有氧运动类型 (12)7.2.2 有氧运动选择方法 (12)7.3 有氧运动训练计划 (12)第八章柔韧性与关节活动度训练 (13)8.1 柔韧性训练方法 (13)8.2 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 (13)8.3 柔韧性与关节活动度训练计划 (14)第九章运动营养与恢复 (15)9.1 运动营养基本知识 (15)9.1.1 能量需求 (15)9.1.2 碳水化合物 (15)9.1.3 蛋白质 (15)9.1.4 脂肪 (15)9.1.5 维生素与矿物质 (15)9.2 运动营养补充策略 (15)9.2.1 赛前营养补充 (15)9.2.2 赛中营养补充 (16)9.2.3 赛后营养补充 (16)9.3 运动恢复方法 (16)9.3.1 主动恢复 (16)9.3.2 被动恢复 (16)9.3.3 营养恢复 (16)第十章运动康复与健身实践案例 (17)10.1 运动损伤康复案例 (17)10.2 健身指导实践案例 (17)10.3 综合性运动康复训练案例 (17)第一章运动康复基础理论1.1 运动康复概述运动康复作为体育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运动疗法,帮助运动损伤者、慢性病患者及术后康复者恢复和改善身体功能。
本学期我学习了"常见病康复及运动处方",课上老师讲了不少知识.时至期末,我进行了整理,,本文就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一通过学习学习到了什么(一)对高血压的认识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I)适量运动;(II)心理平衡;1.适量运动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
”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
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
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1、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①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2、运动的禁忌①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②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③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④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科学锻炼增加体力活动每个参加运动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
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迪斯科等。
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按科学锻炼的要求,常用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加年龄达到180(或170),如要求精确由采用最大心率的6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可根据运动者身体状况和所选择种类以及气候条件等而定。
2.心理平衡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