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分析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的检验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中心结核病门诊收治的肺结核可疑患者500例及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每位就诊者均进行痰涂片检测及其痰培养检测。
结果:600例参检者中,涂片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16.2%,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21.5%,培养的检出率高于涂片,统计学差异显著(χ2=5.582,P<0.05);500例参检的肺结核可疑患者中,涂片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15.4%,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24.6%,培阳显著高于涂阳(P<0.05)。
结论:在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及可疑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时,痰分离培养的准确度较痰涂片结果更为准确,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关键词】肺结核;痰涂片;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140-02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
排菌者是为其重要的传染源。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1]。
我国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控制重大的挑战之一就是耐药结核病。
为降低感染的风险,控制传染源至关重要。
抗酸杆菌培养是目前发现及诊断结核病的必要诊断方法之一[2]。
基于此背景,本文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中心结核病门诊收治的500例肺结核可疑患者及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的100例患者(共600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旨在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
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500例肺结核可疑患者及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的100例患者(共600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
临床分析研究肺结核患者的痰涂片检查数据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分析研究肺结核患者的痰涂片检查数据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检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该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结果的解读。
一、痰涂片检查数据概述痰涂片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肺结核诊断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样本中的酸杆菌数量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痰涂片检查数据主要包括菌涂片阴性、阳性和菌级等级等指标。
在进行痰涂片检查时,一般采用苏木精-快速抗酸染色法进行染色,使得结核分枝杆菌在显微镜下呈红色,便于观察和计数。
根据阴性和阳性的判断,可以初步了解患者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而菌级等级可以用来评估感染的程度和病情的进展。
二、痰涂片检查数据的临床应用1. 诊断肺结核:痰涂片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之一。
阳性结果表明患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阴性结果则排除结核感染的可能性。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得出初步的诊断结论。
2. 监测疗效:肺结核的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通过连续进行痰涂片检查可以监测患者的疗效。
随着治疗的进行,痰涂片结果从阳性逐渐转为阴性,菌级等级也逐渐下降。
如果痰涂片结果持续阳性,可能意味着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耐药菌株的感染。
3. 评估传染性: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他人。
痰涂片检查结果的阳性与否可以评估患者的传染性。
阳性结果意味着患者仍然具有传染性,需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三、痰涂片检查数据的结果解读1. 阳性结果:阳性结果表示在观察的视野中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但并不代表感染的程度和病情的严重性。
痰涂片检查结果阳性时,细菌数量的多少可以通过菌级等级来判断。
菌级等级一般从1+到4+,数字越高,表示菌数量越多,感染程度越严重。
2. 阴性结果:阴性结果表示在观察的视野中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
但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感染,因为菌涂片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的结果。
初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报告目的准确及时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推行DOTS策略。
方法痰涂片检查遵照《痰涂片镜检标准仪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中的标准仪操作进行。
结果96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涂阳患者316例,涂阳率为32.75%。
患者即时痰,清晨痰,夜间痰涂阳率分别为8.60%、29.64%、21.45%,清晨痰涂阳率最高。
痰性狀的干酪样痰涂阳率30.89%为最高。
结论指导患者留取好痰标本,严格遵照标准化操作程序进行痰涂片镜检,尽量发现涂阳患者,以便推行DOTS策略。
标签:肺结核;痰;涂阳近年来,我县在DOTS策略实施中,提高了涂阳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的控制了结核病疫情。
为进一步发现涂阳患者,以便推进DOTS策略的实施,笔者对2010年1月~12月发现的103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于后。
1标本及方法1.1痰标本来自初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例患者留痰标本3份即:即时痰、清晨痰、夜间痰。
1.2痰性状分为干酪样痰、脓性样痰、血样痰、水样痰(唾液)。
1.3痰涂状镜检,严格遵照《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标准仪手册》中的标准仪操作程序进行。
2结果2.1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涂阳率2010年1月~12月我所接诊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36例,其中留3份痰标本递检患者965例,痰标本2895份,痰检率为93.15%。
发现涂阳患者316例,涂阳率为32.75%。
2.2痰标本涂阳率965例患者每例患者3份痰标本计2895份,标本涂阳率为20.24%(596/2895),其中即时痰、清晨痰、夜间痰、涂阳率分别为8.60%(83/965)、29.64%(286/965)、21.45%(207/965)。
2.3痰标本性状涂阳率2895份痰标本中以干酪样痰涂阳率30.89%(143/463)为最高,见表1。
2.4痰菌量分级586份涂阳标本中,2+标本227份占38.74%,1+标本135份占23.04%,3+标本126份占21.50%,4+标本98份占16.72%。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分析南充市2023年肺结核登记病例痰涂片状况,为保证痰检质量供应借鉴。
方法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进行痰涂片镜检。
结果2023年南充市初诊肺结核患者6439人,其中检出涂阳患者2382人,涂阳检出率为37%,不同性质的痰标本中干酪痰检出率最高62.9%。
不同留样时间痰标本中晨痰检出率最高为35.6%。
结论不同性质、不同留样时间的痰标本阳性检出率不同,应指导患者留取正确的痰标本,提高阳性检出率。
肺结核是种古老的全球流行的慢性传染病。
在我们国家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并且农村疫情高于城市。
痰涂片镜检是世界卫生组织推举的全球结核病掌握策略中的五大要素之一,痰涂片镜检在结核病掌握工作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通过痰涂片检查是发觉传染源的重要手段,是确诊结核病、选择治疗方案、考核疗效的主要依据[1]。
现将2023年南充市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标原来源2023-01-01/12-30,南充市各县疾病预防掌握中心结防所初次就诊的可疑肺结核患者送检的准时痰、夜间痰、晨痰共3份痰标本。
标本量为3~5m1°1.2资料来源2023年各县结防所的月报表、季报表、《肺结核病人登记本》、《细菌试验室登记本》及相关资料。
1.3方法采纳痰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用新竹签挑取痰标本约0.05~0.10m1涂片。
固定、染色(抗酸染液在有效期内使用)、镜检均按《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⑵进行,每个患者3份痰中有1份及以上查出抗酸杆菌者为涂阳肺结核患者。
1.4结果推断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1)报告抗酸杆菌阴性:连续观看300个视野、未发觉抗酸杆菌。
(2)报告抗酸杆菌数是:1~8条抗酸杆菌/300视野。
(3)抗酸杆菌阳性(1+):3~9条抗酸杆菌/100个视野,连续观看300个视野。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测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5-24T14:34:19.6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5期作者:王羽佳田生科[导读] 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研究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涂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的差别。
(1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 753000)(2宁夏石嘴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石嘴山 753000)【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研究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涂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的差别,为确诊和治疗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诊断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登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795例和期间确诊登记化疗的肺结核病人253例,共计1048例分别对每例就诊者进行痰涂片和培养检测。
结果:1048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例,总阳性率为7.34% (77/1048);其中痰培养阳性(培阳)61例,痰涂片阳性32例,阳性率分别为5.82%和3.05%.培阳高于涂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化疗期间253例肺结核治疗者涂阳16例,培阳4例,阳性率分别6.32% (16/253)和1.58% (4/253),涂阳高于培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可疑肺结核者痰培阳高于涂阳,而确诊化疗的肺结核病人涂阳高于培阳,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关键词】肺结核;痰检;痰培养【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127-02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耐药结核病已成为结核病控制的重大挑战之一,为控制传染源,降低感染风险,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成为发现和诊断结核病必要的诊断方法[1,2]。
因此,有必要对初诊患者的痰涂片和培养检查方法进行探讨。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法联合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评价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直接涂片显微镜检和培养检查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法抗酸染色显微镜检和BACTEC-TB960快速培养系统,对670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6.6%,直接涂片镜检的阳性率为24.6%,两种检测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1.0%,高于培养法阳性率(P<0.05)。
痰标本的留取时间对培养法检出率有很大影响,晨痰检出率高于即时痰(P<0.01)。
结论:采用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法联合检测,是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应重视痰标本留取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
关键词结核肺分枝杆菌痰培养肺结核作为我国单因素致死数最高的传染性疾病,由于耐药结核杆菌出现、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大等因素,目前的疫情呈上升趋势[1,2]。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为进一步推动全球预防与控制结核病的宣传活动,于1995年底决定把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并于1997年宣布了一项被称为“直接观察短期疗程”的行动计划,其目标是治愈95%的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实验室诊断。
我们对670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BACTEC-TB960快速培养系统与直接涂片镜检相结合检测,以进一步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肺结核患者670例痰标本均来自长春市传染(结核)病医院2005年3月~2008年1月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399例,女271例,年龄8~86岁。
方法:①痰标本直接涂片采用Ziehl-Neelsen染色法(国际防痨协会及中国防痨协会推荐方法),镜检结果采用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有关标准报告。
抗酸染色试剂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②BACTEC-TB960快速培养仪及所需试剂为美国BD公司产品,参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检测。
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分析
分析南充市2010年肺结核登记病例痰涂片情况,为保证痰检质量提供借鉴。
方法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进行痰涂片镜检。
结果2010年南充市初诊肺结核患者6 439人,其中检出涂阳患者2 382人,涂阳检出率为37%,不同性质的痰标本中干酪痰检出率最高62.9%。
不同留样时间痰标本中晨痰检出率最高为35.6%。
结论不同性质、不同留样时间的痰标本阳性检出率不同,应指导患者留取正确的痰标本,提高阳性检出率。
肺结核是种古老的全球流行的慢性传染病。
在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并且农村疫情高于城市。
痰涂片镜检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中的五大要素之一。
痰涂片镜检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痰涂片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是确诊结核病、选择治疗方案、考核疗效的主要依据[1]。
现将2010年南充市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2010-01-01/12-30,南充市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初次就诊的可疑肺结核患者送检的及时痰、夜间痰、晨痰共3份痰标本。
标本量为3~5ml。
1.2 资料来源2010年各县结防所的月报表、季报表、《肺结核病人登记本》、《细菌试验室登记本》及相关资料。
1.3 方法采用痰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用新竹签挑取痰标本约0.05~0.10ml涂片。
固定、染色(抗酸染液在有效期内使用)、镜检均按《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2]进行,每个患者3份痰中有1份及以上查出抗酸杆菌者为涂阳肺结核患者。
1.4 结果判断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1)报告抗酸杆菌阴性:连续观察300个视野、未发现抗酸杆菌。
(2)报告抗酸杆菌数是:1~8条抗酸杆菌/300视野。
(3)抗酸杆菌阳性(1+):3~9条抗酸杆菌/100个视野,连续观察300个视野。
(4)抗酸杆菌阳性(2+):1~9条抗酸杆菌/10视野,连续观察100视野。
(5)抗酸杆菌阳性(3+):1~9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6)抗酸杆菌阳性(4+):≥10抗酸杆菌/每视野。
2. 结果
2.1 初诊肺结核病患者痰涂片结果2010年南充市各县结防所登记的初诊患者6439人,其中检出涂阳患者2382人,涂阳率为37%。
2.2 不同性状痰标本镜检结果干酪痰阳性检出率最高62.9%,其次是粘液痰38.5%,血痰18.5%,唾液检出率最低7.3%,表明痰标本性状与涂阳率密切相关。
2.3 不同留样时间痰标本镜检结果晨痰阳性检出率最高35.6%,其次是夜间痰26.8%,及时痰检出率最低17.5%。
3. 讨论
结果显示不同性状的痰标本菌阳检出率不同,干酪痰检出率最高,唾液检出率最低,干酪痰、粘液痰、血痰为合格的痰标本、唾液为不合格的痰标本[1],合格痰标本来自肺深部,主要是坏死肺组织,内含大量的结核杆菌,是检查结核杆菌理想的标本。
因此,标本的优劣直接影响痰菌检出率,选择合格的痰标本涂片是提高痰菌检出率的重要环节。
应认真向结核病患者讲解留取标本的重要性和送检新鲜合格标本[3]。
不同留样时间菌阳检出率也有很大差异,晨痰检出率最高,及时痰检出率最低(晨痰>夜间痰>及时痰)。
结核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痰涂片镜检的好坏直接影响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因此,保证痰涂片镜检的质量,就是保证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尤其对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至关重要。
痰检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业务学习,严把痰检质量关,不断提高痰检质量和痰菌检出率。
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早期发现和规范治
疗结核病患者,保护易感人群。
早日控制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