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抑郁小鼠长期服用氟西汀后差异基因表达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80 MB
- 文档页数:7
氟西汀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及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李鹂;涂自良;杜士明;黄良永;张小乔【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06(25)4【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的影响及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从而探讨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及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药治疗抑郁症的新型理论机制.方法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大鼠腹腔注射盐酸氟西汀前后行Open-field行为测定;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用药前后海马齿状回(DG)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并通过5-溴脱氧尿嘧啶尿苷(5-BrdU)观察DG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所致的神经元再生.结果正常大鼠DG存在神经前体细胞,其中一些细胞处于分裂增殖状态.抑郁症大鼠DG神经前体细胞数目减少,而且其增殖明显减弱.应用盐酸氟西汀可显著改善抑郁症大鼠的抑郁行为,同时增加DG神经前体细胞的数目,其增殖也增强.结论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海马神经元再生减少有关,促进海马神经元再生可能是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总页数】3页(P280-282)【作者】李鹂;涂自良;杜士明;黄良永;张小乔【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湖北,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湖北,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湖北,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湖北,十堰,442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6;R965【相关文献】1.针刺督脉和膀胱经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 [J], 罗文舒;皮敏;饶晓丹;于海波;杨卓欣2.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J], 徐爱军;刘昊;田艳霞;赵毓芳;阚泉;陈志新;王海涛3.侧脑室微量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抑郁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J], 王雪琦;路长林;孙学军;赵小林;何成4.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及海马神经元新生的影响 [J], 李爱平;田静;周芝文;杨期明;周文胜5.醒脑解郁胶囊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糖水消耗、自发行为、大脑额叶及海马区神经元生长的影响 [J], 王倩;范文涛;闫咏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西汀抑制慢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海马胃泌素释放肽受体表达增高陈建新;陈悦;姚丽华;王高华;王晓萍;刘忠纯【摘要】目的研究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小鼠海马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表达的影响,探讨氟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模型组和氟西汀处理组.小鼠经CUS应激处理后,给予氟西汀或生理盐水,进行糖水偏好和旷场行为学测试;蛋白印迹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小鼠海马GRPR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CUS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总行程、平均移动速度及直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行为学指标均高于CUS模型组(P<0.01).蛋白印迹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US组小鼠海马GRPR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经氟西汀处理后,GRPR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性应激后,小鼠海马GRPR表达水平升高,而氟西汀处理可以逆转GRPR表达水平的升高,抑制GRPR可能是氟西汀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8(034)011【总页数】5页(P1566-1570)【关键词】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胃泌素释放肽受体;氟西汀;海马;蛋白印迹分析;荧光定量PCR;抑郁【作者】陈建新;陈悦;姚丽华;王高华;王晓萍;刘忠纯【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湖北武汉43006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湖北武汉430060;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湖北武汉43006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湖北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R322.81;R349.32;R392.11;R749.42;R971.43近来,许多研究表明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GRP)/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receptor, GRPR)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氯胺酮联合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袁翔;张斌【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1)011【摘要】目的:研究氯胺酮联合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模型行为学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氯胺酮组(K组)、氟西汀组(F组)以及氯胺酮联合氟西汀组(KF组),建立慢性不可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采用悬尾实验和开场实验测定行为学指标,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单胺类递质含量,采用PCR法测定单胺类递质代谢酶、BDNF及其受体的mRNA含量.结果:(1)行为学指标:与M组比较,K组、F组以及KF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均得到改善,且KF组大鼠的悬尾不动时间、中央格停留时间短于K组、F组,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以及修饰次数多于K组、F组;(2)分子指标:与M组比较,K组、F组以及KF组大鼠的分子指标均得到改善,KF组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组织中NE、5-HT、TH、TPH、BDNF及TrkB的含量高于K组、F 组.结论:氯胺酮联合氟西汀治疗能够更为有效的减轻抑郁相关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和前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有关.【总页数】4页(P1470-1473)【作者】袁翔;张斌【作者单位】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ICU科,四川南充 637000;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ICU科,四川南充 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相关文献】1.电针结合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HPA轴的影响 [J], 孙达亮;李雪;刘庆贺2.氯胺酮联合氟西汀对抑郁大鼠前额叶nNOS及其配体CAPON表达的影响 [J], 沈一维;律峰;黎平;罗洁;谢飞;闵苏3.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PKA表达的影响 [J], 周冉;徐维平;王伟迪;魏伟4.氟西汀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表现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信号通路的影响 [J], 邵秋静;赵利芹;李晏;谷景阳;刘聪;王长虹5.不同剂量对药酸枣仁-合欢花对抑郁模型大鼠体重及行为学指标的影响 [J], 施学丽;杜晓娜;郭超峰;孟农钦;夏猛;蔡涛;冯秋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IL-2、IL-6及TNF-α表达的影响赵立波;徐露;车科坷;覃彬【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4(43)21【摘要】目的:观察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IL-2、IL-6及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
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抑郁组、卒中组、PSD组及PSD氟西汀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2只。
ELISA法分析脑组织及血清中IL-2、IL-6及TNF-α水平。
结果抑郁组、卒中组、PSD组脑组织及血清中IL-2、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P<0.05);治疗组脑组织及血清中IL-2、IL-6及TNF-α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西汀能显著抑制PSD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IL-2、IL-6及TNF-α水平,对PSD的治疗可能起一定作用。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fluoxertin on level of IL-2 ,IL-6 and TNF-α in brain tissue and serum of ra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PSD) .Methods 60 rats were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depression group ,stroke group ,PSD group and fluoxertin group ,12 cases in each group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IL-2 ,IL-6 and TNF-αin brain tissue and serum .Results The level of IL-2 ,IL-6 and TNF-αin depression group ,stroke group and PS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higher than that in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fluoxertin group(P<0 .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fluoxertingroup(P>0 .05) .Conclusion Fluoxertin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level of IL-2 ,IL-6 and TNF-α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rapy of PSD .【总页数】3页(P2747-2748,2752)【作者】赵立波;徐露;车科坷;覃彬【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科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400016;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5【相关文献】1.补脑止痫散对癫痫大鼠脑组织相关细胞因子IL-2、IL-6蛋白表达的影响 [J], 冯铁为;程为平;孙丽2.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J], 蔡萧君;王旭玲;吴超全;胡春梅3.雷公藤多甙片对Ig肾病模型大鼠血清中IL-2,IL-6及TNF-α含量的影响 [J], 林剑4.参芪蛭龙汤对膜性肾病大鼠血清中IL-2、IL-6\r和TNF-α水平的影响 [J], 薛丕良;李凤金;白茹;刘欣欣;袁茵;肖洪彬;牛雯颖5.蒙药巴特日-7对输卵管炎大鼠抗炎作用及对血清TNF-α、IL-2、IL-6的影响研究 [J], 玉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ynI mRNA表达的影响钟德泰;张琪;邹宇;牛英才;王军;周丽【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29)23【摘要】目的观察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ynI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建立抑郁症动物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大脑组织SynI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SynI 2-△△Ct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SynImRNA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synI 2-△△Ct显著升高,表明SynI mRNA表达上调.结论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可诱导大鼠脑组织SynI mRNA表达下调,而氟西汀通过促进SynI mRNA表达,进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总页数】2页(P2817-2818)【作者】钟德泰;张琪;邹宇;牛英才;王军;周丽【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北安市,164092;齐齐哈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164092;齐齐哈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164092;齐齐哈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164092;黑龙江省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北安市,164092;齐齐哈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164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柴胡疏肝散及其拆方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海马组织ERK1/2 mRNA表达的影响 [J], 王素娥;胡随瑜;张春虎;邱娟;李云辉2.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J], 张晓斌;张志珺;谢春明;隋玉秀;孙奕;奚广军3.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组织Bax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J], 钟德泰;张琪;邹宇;牛英才;徐文娣;王军4.刺芹侧耳多肽对染铅大鼠脑海马组织形态及海马组织中camk2a、erk2和homer1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J], 郝正祺;刘伟;冯翠萍;常明昌;孟俊龙;刘靖宇5.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的影响 [J], 方力群;王永贵;张征;白静;张隽;谷莹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2009年07月09日作者:张晓斌,张志珺,谢春明,隋玉秀,孙奕,奚广军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09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表达的影响。
实验动物:年(SD)雄性大鼠由东南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00~250 g。
2、方法1.2.1 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适应性饲养大鼠1周,自由摄食进水,自然昼夜节律光照,通风良好,(21±2)℃恒温。
期间训练饮用蔗糖水,测定蔗糖水消耗和旷野试验基线值。
选择评分相近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加药组、抑郁组及抑郁加药组4组。
抑郁组、抑郁加药组均单笼饲养,每笼1只,对照组、对照加药组每笼4只。
参照文献[4]的方法,以慢性不可预见性的轻度刺激结合孤养法制备抑郁模型,按随机方法在21 d内给予抑郁组、抑郁加药组8种应激因子,包括:禁食20 h,禁水20 h,夹尾1 min,4 ℃冰水游泳5 min,电击足底(电压为50 V,每次持续5 s),束缚应激2 h,潮湿垫料、鼠笼倾斜17 h,光照(两只40 W的台灯,照射17 h)。
每日给予1种刺激,每种刺激累计使用2~3次,顺序随机,使动物不能预料刺激的发生。
对照加药组、抑郁加药组大鼠在实验开始时接受氟西汀(5 mg·kg-1·d-1)腹腔注射21 d,对照组、抑郁组予腹腔注射蒸馏水21 d。
1.2.2 旷野试验旷野装置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底面为75 cm×75 cm的正方形,被等分为25个等边方格,周围为50 cm高的墙壁。
按照参考文献[4],共进行2次,分别于应激前、应激第21天进行。
将大鼠置于中心方格内,观察大鼠在5 min内穿越格数(四爪均进入的方格方可记数,为水平运动得分) 及后肢直立次数(两前爪腾空或攀附墙壁,为垂直运动得分)。
氟西汀和噻奈普汀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cl-2表达的影响孔令韬;吴枫;汤艳清【期刊名称】《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41)7【摘要】目的研究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和噻奈普汀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噻奈普汀组.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噻奈普汀组给予21d的应激刺激,刺激期间氟西汀组每天灌胃氟西汀,噻奈普汀组每天灌胃噻奈普汀,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Western-blot检测中,慢性应激后大鼠海马Bcl-2的表达水平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高于模型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噻奈普汀组高于模型组(P<0.01),但与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能导致大鼠海马Bcl-2表达降低,氟西汀和噻奈普汀可能通过上调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Bcl-2的表达起到抗抑郁作用.%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fluoxetine and tianeptine on expression of Bcl-2 in hippocampus of chronic stress depression rats. Methods All the experimental ra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into 4 groups:Group of control,Group of depression,Group of fluoxetine and Croup of tianeptine. The rats of Croup of depression,Group of fluoxetine and Group of tianeptine were applied stress for 21 days, and meanwhile Group of control no stress. The rats of Group of fluoxetine were fed withfluoxetine, Group of tianeptine were fed with tianeptine, while another groups were fed with normal sodium. The expression of Bcl-2 was detected by Western-blotting method. Results In Western-blotting method, the level of Bcl-2 in the hippocampus of Group of depression is less than that of Group of control (P < 0.01); that of Group of fluoxetine is more than that of Group of depression (P < 0.01) and no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Group of controK P > 0.05); that of Group of tianeptine is more than that of Group of depression (P < 0.01) and less than Group of control but no obvious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Bcl-2 in hippocampus of chronic stress depression rats decreased and could be reversed by fluoxetine and tianeptine.【总页数】3页(P585-587)【作者】孔令韬;吴枫;汤艳清【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相关文献】1.噻萘普汀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MAP2表达的效应 [J], 金海燕;刘少文;钟久昌;杨权;余细勇2.远志YZ-50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ax、Bcl-2表达的影响 [J], 谢婷婷;刘屏;孙艳;王东晓;陈桂芸3.噻奈普汀对慢性应激大鼠旷场行为和海马α-CaMPKⅡ表达的影响 [J], 何强;韩继阳;王旭梅;彭淼;金魁和4.噻奈普汀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 CA3区锥体细胞顶树突可塑性的效应 [J], 金海燕;刘少文;杨权5.氟西汀和碳酸锂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 吴枫;孔令韬;汤艳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孙奕;张志珺;郭怡菁;隋毓秀;王少华【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年(卷),期】2008(003)009【摘要】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及抗抑郁剂氟西汀干预后BDNF表达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BDNF在PS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局灶脑缺血模型,加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GUMS)结合孤养,建立PSD大鼠模型,并予以氟西汀干预.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Beal time-PCB分别检测应激18,28 d时海马BDN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激14d后PSD组较对照组大鼠体重与糖水消耗比例降低,水平,垂直试验得分下降(P<0.05或P<0.01).氟西汀干预组糖水消耗比例,水平、垂直试验得分均较PSD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第18、28天,PSD组BDNF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PSD组BDNF mRNA的表达在应激1 8d时较正常组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至28 d 时,表达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8、28天,氟西汀干预组BDNF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PSD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应用MCAO模型联合CUMS加孤养模型制备的PSD大鼠模型在神经功能缺损的同时,表现快感缺乏和探索行为减少的抑郁核心症状,并且体重的增长幅度显著减慢.PSD大鼠海马BDN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氟西汀干预后BDNF表达水平上升,初步提示BDNF在卒中后抑郁发生中的作用.【总页数】6页(P648-653)【作者】孙奕;张志珺;郭怡菁;隋毓秀;王少华【作者单位】210009,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210009,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210009,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210009,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210009,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大鼠海马过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脑卒中后抑郁行为的影响 [J], 傅晓艳;陈浩浩;丁明星;张宁;方远书;张辉;方马荣2.氟西汀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作用 [J], 许珂;张永亮;郁缪宇;刘协和3.氟西汀和碳酸锂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J], 吴枫;孔令韬;汤艳清4.阿替普酶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及其受体表达变化影响 [J], 徐凤凤;容宁;徐昌琴;徐达;王秀云;李云5.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的影响 [J], 方力群;王永贵;张征;白静;张隽;谷莹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i:10.3969/j.issn.l000484X.2020.24.003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小鼠Treg细胞的影响①马博乙张静吴玉婷张博文曹雅明李成(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沈阳110000)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0)24-2956-04[摘要]目的:探讨CUMS抑郁症模型小鼠经氟西汀治疗后Treg细胞的改变。
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小鼠模型,糖水偏好和摄食比作为抑郁行为学的评估指标。
通过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抑郁小鼠中Treg细胞数的变化。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UMS模型组脾脏Treg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经氟西汀治疗后Treg 细胞数量下调(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相比CUMS模型组及对照组氟西汀治疗后Treg细胞占CD4+T细胞明显降低。
结论:CUMS模型小鼠抑郁症状可通过氟西汀治疗后改善,并伴随着Treg细胞亚群比例的降低。
[关键词]抑郁症;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氟西汀;Treg细胞Effect of fluoxetine on Treg cell subsets in depression miceMA Bo-Yi,ZHANG Jing,WU Yu-Ting, ZHANG Bo-Wen,CAO Ya-Ming,LI Cheng.Immunology Department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11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Treg cells in CUMS depression model mice and after fluoxetine treatment.Methods: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depression mice,the preference of sugar water and the ratio of food consumption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behavior of depression.The changes of the number of Treg cells in depressed mice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flow cytometry.Results:The re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Treg cells in the spleen of the CUMS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mber of Treg cells was down-regulated after fluoxetine treatment(P<0.05);the results of flow cytometry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UMS model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percentage of Treg cells in CD4+T cel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fluoxetine treatment.Conclusion:Depression symptoms in CUMS model mice can improved after fluoxetine treatment,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reg cell subsets.[Key words]Depression;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Fluoxetine;Treg cells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抑郁症在我国发病率高达5%。
新型抗抑郁药氟西汀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一、内容概述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新型抗抑郁药氟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近十年来关于氟西汀与安慰剂或其他抗抑郁药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支持。
在筛选和组织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纳排标准,确保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遵循严谨的方法学原则,包括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和统计分析等步骤,以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本Meta分析共纳入了近百篇符合标准的文献,涉及数千例抑郁症患者。
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了一系列关于氟西汀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结论。
这些结论不仅为抑郁症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科学、可靠的用药参考。
我们也指出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某些研究的局限性、数据敏感性等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 抑郁症的普遍性和其对全球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影响抑郁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健康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它影响着人类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严重者甚至导致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影响,而这个数字预计到2030年会上升到4亿人。
抑郁症不仅对个体造成巨大的身心负担,还给社会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
抑郁症的普遍性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它还存在于各种文化和社会群体中。
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和地理环境的人群都可能患有抑郁症。
这种普遍性揭示了抑郁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强调了对其进行有效干预的重要性。
抑郁症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增加了医疗保健成本,还导致了劳动力生产率的下降和社会经济负担的增加。
抑郁症患者往往面临较高的自杀风险,这对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
抑郁症的普遍性和其对全球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研究和药物开发,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