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8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第二阶段在线作业(自测)1.第1题单选题注蒸汽热采井常用的举升方式是()。
A、气举采油B、常规油杆泵采油C、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D、电动潜油离心泵采油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2.第2题单选题裂缝的闭合压力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为()A、闭合压力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没有规律B、闭合压力增加,裂缝导流能力增大C、闭合压力对裂缝导流能力没有影响D、闭合压力增加,裂缝导流能力下降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6此题得分:6.0批注:3.第3题单选题水平井可按曲率半径进行分类,其中曲率半径为100m的水平井为()水平井。
A、长曲率半径B、中曲率半径C、短曲率半径D、超短曲率半径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6此题得分:6.0批注:4.第4题单选题岩石的胶结强度与其胶结方式有关,其中()胶结方式的胶结强度最小。
A、基质胶结B、接触胶结C、充填胶结D、溶解胶结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6此题得分:6.0批注:5.第5题单选题油井的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油层厚度、流体物性参数、完井条件及油层泄油面积等与()间关系的综合指标。
A、渗透率B、压力C、流动阻力D、产量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6.第6题多选题采油方式综合评价与决策时考虑的技术因素包括()等。
A、人工费用B、检泵周期C、系统效率D、工人技术水平标准答案:B,C您的答案:B,C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7.第7题多选题注水井吸水能力预测方法包括()A、根据已有的注水指示曲线确定B、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预测C、根据措施资料推算D、运用渗流理论和方法计算标准答案:B,C,D您的答案:B,C,D题目分数:6此题得分:6.0批注:8.第8题多选题采油方式选择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A、节点分析方法B、等级权衡法C、采油方式综合评价与决策法D、经济指标概算法标准答案:A,B,C您的答案:A,B,C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9.第9题多选题影响常规有杆泵泵效的因素包括()A、抽油杆和油管的弹性伸缩B、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C、漏失的影响D、体积系数的影响标准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10.第10题多选题注入水水质指标包括()等A、悬浮物颗粒直径和浓度B、润湿性C、孔喉直径D、含油量标准答案:A,D您的答案:A,D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11.第11题判断题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基础资料包括油田地质资料、油藏工程资料以及采油工程方案中所涉及的各单项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等。
中石油(华东)11春石油工程《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第一阶段在线作试题1.第1题单选题注蒸汽热采井常用的举升方式是()。
a、气举油井b、常规油杆泵采油c、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d、电动潜油离心泵油井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2.第2题单选题岩石的含水强度与其含水方式有关,其中()含水方式的含水强度最小。
a、基质含水b、接触胶结c、充填胶结d、溶解胶结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6此题罚球:6.0注释:3.第3题单选题水平井可按曲率半径进行分类,其中曲率半径为100m的水平井为()水平井。
a、长曲率半径b、中曲率半径c、长曲率半径d、超短曲率半径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6此题罚球:6.0注释:4.第4题单选题下列模型中属于裂缝面积计算模型的是()a、pkn模型b、卡特模型c、kgd模型d、吉尔兹玛模型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6此题罚球:6.0注释:5.第5题单选题油井的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油层厚度、流体物性参数、完井条件及油层泄油面积等与()间关系的综合指标。
a、渗透率b、压力c、流动阻力d、产量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6.第6题推论题注水量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保持油藏合理压力。
标准答案:恰当您的答案:恰当题目分数:7此题罚球:7.0注释:7.第7题判断题油藏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对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无影响。
标准答案:错误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8.第8题判断题合理油藏压力水平必须从技术和经济2个方面展开分析,特别就是必须考量目前的灌水工艺水平。
标准答案:恰当您的答案:恰当题目分数:7此题罚球:7.0注释:9.第9题判断题电泵的特性曲线主要是指泵的扬程、功率、效率与泵排量的关系。
标准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7此题得分:7.0批注:10.第10题判断题原则上灌水压力不应当少于地层的断裂压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油田开发全过程中保护油气层措施的关键是优化入井介质和优化作业工艺。
()A、错误B、正确2.简述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3.下列各项不属于油田开发建设总体建设方案设计内容的有()。
A、采油工程设计B、油气的加工与炼制C、油藏工程设计D、油藏地质研究4.压裂液的评价与优选必须考虑()等因素。
A、油藏岩性B、油藏温度、压力C、支撑剂的性质D、压力工艺技术5.化学防砂(名词解释)6.简述应用地应力剖面选择射孔井段及确定隔层、遮挡层的原则和方法。
7.生产套管设计的主要内容在于套管尺寸、强度和密封性设计。
()8.土酸处理油气层时盐酸预处理有利用降低酸化成本、提高酸化效果。
() 9.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组合模量指数越大,地层越容易出砂。
()10.调剖和堵水施工时施工压力不能高于地层的破裂压力。
()11.砾石充填完井砾石用量等于充填部位的体积。
()12.射孔参数与油井产能比关系正确的有()。
A、孔密越大产能比越小B、孔深越大产能比越大C、油藏越均质产能比越大D、孔径越大产能比越小13.最大水平应力方向是射孔的最佳方位。
()A、错误B、正确14.酸化过程中,酸岩反应速度随酸液的流速增加而增大,所以提高注酸排量不利于酸化效果的提高。
()A、错误B、正确15.油井出水来源主要有()。
A、束缚水B、注入水C、边水D、底水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酸化过程中,酸岩反应速度随酸液的流速增加而增大,所以提高注酸排量不利于酸化效果的提高。
()2.气举井生产动态模拟中管流计算要考虑注入气的影响。
()A、错误B、正确3.简述稠油注蒸汽开采机理。
4.油层受到伤害后,其评价指标描述正确的有()。
A、流动效率大于1B、产率比小于1C、堵塞比大于1D、完井系数小于15.油层伤害的主要机理包括()。
A.外来流体与储层岩石和流体不配伍造成的伤害B.毛细现象造成的伤害C.固体颗粒堵塞造成的伤害D.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造成的伤害6.注水压力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等。
1、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任务及其作用。
答:油田开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油田投入正式开发之前,必须编制油田开发总体建设方案,作为油田开发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采油工程方案是总体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方案实施的核心。
采油工程的任务:通过一系列可作用于油藏的工程技术措施、使油、气畅流入井,并高效率地将其举升到地面进行分离和计量;其目标是经济有效地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
作用:实现油田开发指标和完成原油生产任务的重要工程技术保证。
2、试述油气层伤害的主要机理,针对每一个机理举例并提出相应的油气层保护措施答:(1)外界流体进入油气层所引起,其损害机理:当井眼中流体的液柱压力大于油气层孔隙压力时,固相可以会随液相一起被压入油气层,从而缩小油气层孔道半径,甚至堵死了孔喉造成油气层损害。
(2)作业或生产压差引起的油气层损害油气层损害机理就是油气层损害的产生原力和伴随损害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油气层损害的实质就是有效渗透率的下降。
油气层损害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凡是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导致油气层渗透率降低的油气层内在因素,均属油气层潜在损害因素(内因),它包括孔隙结构、敏感性矿物、岩石表面性质和流体性质。
在施工作业时,任何能够引起油气层微观结构或流体原始状态发生改变,并使油气层产能降低的外部作业条件,均为油气层损害外因,它主要指入井流体性质、压差、温度和作业时间等可控因素。
为了弄清油气层损害机理,不但要弄清楚油气层损害的内因外因,而且要研究内因外因作用下产生损害的过程。
1、油气层潜在损害因素:(1)、油气层储渗空间特性,主要包括:油气层的孔喉类型;油气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参数;油气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2)、油气层的敏感性矿物。
该矿物粒径很小,比表面大,易引起油气层敏感性损害。
一般说,敏感性矿物含量越高,由它造成的油气层损害程度越大。
(3)、油气层岩石的润湿性:该特性控制孔隙中油气水分布;决定着岩石孔道中毛管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着油气层微粒的运移。
中石油《采油工程方案设计》2019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二)
一、判断题共20题,100分
1、组合模量指数越大地层越容易出砂。
A错误
B正确
【答案选择】:A
2、地层堵塞比越大,地层伤害越严重。
A错误
B正确
【答案选择】:B
3、低渗透油田整体压裂改造方案设计与单井压裂增产措施设计思想和理论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施工规模要大得多。
A错误
B正确
【答案选择】:A
4、注水量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维持油藏合理压力。
A错误
B正确
【答案选择】:B
5、采油工程方案设计主要用在对油田开采的宏观指导,而不强调它对单项工程设计的指导作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选择】:A
6、流速的提高有利于减缓结蜡。
A错误
B正确
【答案选择】:A
7、原油粘度越大,注水开发过程中水油的流度比越小。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综合复习资料(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15分)1.面容比2.水敏3.财务内部收益率4.有效厚度5. 酸敏6.人工井壁防砂法7.压裂液8.Vogel方程9.吸水剖面10.破裂压力梯度11.流动效率12.有杆泵泵效13.自喷采油法14.套管射孔完井方法15.应力敏感性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 20分)1.油藏地质研究是对开发对象油藏的(1)和(2)。
2.国内外水力压裂常用的支撑剂分为(3)和(4)。
3.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5)、(6)、(7)、(8)、(9)和(10)等评价实验。
4.油田开发的天然能量主要有和(11)、(12)、(13)等。
5.油田开发全过程中保护油气层措施的关键是(14)和(15)。
6.钻开油气层过程中可能导致油气层伤害的原因包括(16)、(17)和(18)等。
7人工举升采油方式主要包括(19)、(20)、(21)和(22)等。
8.常用的射孔液有(23)、(24)、(25)、(26)和(27)等。
9.砂岩胶结方式可分为(28)、(29)、(30)、(31)。
10.注水井投转注前一般需要(32)、(33)、(34)。
11.稠油注蒸汽开采主要包括(35)和(36)两种方法。
12.水力压裂常用支撑剂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37)、(38)、(39)、(40)等。
三、是非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0.5分,共5分)1.天然裂缝面与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2.抽油机井生产系统是由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所组成的生产系统。
()3.油井含水越高,其产液量越高,携砂能力越强,有利于稠油出砂冷采的效果。
()4. 盐敏评价实验目的是找出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临界矿化度,以及由盐敏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
()5. 对于稠油井、高含蜡井、出砂严重的油层,为了减少摩擦阻力、降低流速、减少冲刷作用和携砂能力,应采用直径大的孔眼。
()6.电偶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常用阴极保护或牺牲阳极等方法进行防腐。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综合复习资料(A 卷)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15分)1.面容比:酸岩反应表面积与酸体积之比。
2.水敏:油气层遇淡水后渗透率降低的现象。
3.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在计算期内各所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4.有效厚度:5.酸敏:流体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在无任何物理、化学作用的条件下,由于流体的流动引起的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6.人工井壁防砂法:从地面将支护剂和未固化的胶结剂按一定的比例拌和均匀,用液体携至井下挤入油层出砂部位,在套管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避面,可阻止油层砂粒流入井内而又不影响油井生产的工艺措施。
7.压裂液:压裂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液体的总称。
8.Vogel 方程:2max 008.02.01⎥⎦⎤⎢⎣⎡--=r wf r wf P P P P q q9.吸水剖面:在一定注水压力下,各吸水层段的吸水量的分布。
10.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层的比值。
11.流动效率:指该井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12.有杆泵泵效:抽油机井的实际产量与抽油泵理论排量的比值。
13.自喷采油法:利用油层自身的能量将井底爆炸产生高压,高温气体,使井筒附近地层产生和保持多条径向裂缝,从而到达油水井产量增注目的工艺措施。
14.套管射孔完井方法:钻穿油层直至设计井架,然后下油层套管底部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弹射穿油层套管,水泥环并穿透油层某一深度建立起油流的通道。
15.应力敏感性:在施加一定的有效压力时,岩样物性参数随应力变化而改变的性质。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油藏地质研究是对开发对象油藏的(1)认识和(2)描述。
2.国内外水力压裂常用的支撑剂分为(3)天然支撑剂和(4)人造支撑剂。
3.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5)速敏、(6)水敏、(7)盐敏、(8)碱敏、(9)酸敏和(10)应力敏等评价实验。
4.油田开发的天然能量主要有和(11)弹性水驱、(12)流体膨胀、(13)岩石压缩性等。
中石油《采油工程方案设计》2019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CD CD D BC BCD
一、多选题共20题,100分
1、下列关于油井结蜡因素影响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A原油压力越大结蜡越严重
B温度越低结蜡越严重;
C高含水率减缓结蜡
D原油轻质组分越多越不容易结蜡。
【答案选择】:BCD
2、注水井吸水能力预测方法包括()。
A根据已有的注水指示曲线确定
B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预测;
C根据措施资料推算
D运用渗流理论和方法计算。
【答案选择】:BCD
3、速敏评价实验的目的包括()。
A确定合理的注采速度
B确定合理的pH值界限
C确定流体合理的矿化度界限
D确定发生伤害的临界流速。
【答案选择】:AD
4、完井方式选择要满足()要求。
A尽可能大的渗流面积
B尽可能小的表皮系数
C防止层间干扰
D完井液的质量满足油层保护的要求。
【答案选择】:ABC
5、完井方式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油藏岩石特性
B分层开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石油工程”《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组合模量指数越大,地层越容易出砂。
()2.疏松油藏的出砂伤害的预测和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A.地层出砂的鉴别和诊断B.防止砂粒流入套管井筒C.防止砂岩的破坏D.防止砂粒进入油管、抽油泵3.采油工程方案的经济评价计算的各项指标可直接用到油田开发总体建设方案中。
()4.采油方式综合评价与决策时考虑的技术因素包括()等。
A、人工费用B、检泵周期C、系统效率D、工人技术水平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防砂一般适用于薄层短井段粉细砂B.机械防砂一般成功率低,有效期短C.机械防砂一般比化学防砂产能损失小D.机械防砂一般比化学防砂产能损失大6.套管射孔完井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油藏,且经济效益好。
()A、错误B、正确7.电动潜油离心泵能够适合稠油注蒸汽热采技术要求。
() A、错误B、正确8.原则上注水压力不应超过地层的破裂压力。
()A.正确B.错误9.短曲率半径水平井基本上采用裸眼完井方式。
()10.采油方式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中没有考虑油田开采是一个动态过程。
()A、错误B、正确11.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指标中,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生产期内年平均利润总额与总利润的比例。
()A、错误B、正确12.酸化处理地层时,面容比越大,酸岩反应速度越快,酸化效果差。
()A、错误B、正确13.注水井试注前一般要经过()等环节。
A.压裂增注B.排液C.洗井D.地层测试14.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组合模量指数越大,地层越容易出砂。
()A.正确B.错误15.关于深度调剖和封堵施工压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施工压力应小于地层的破裂压力B、施工压力应大于非调堵层的启动注入压力C、施工压力应小于非调堵层的启动注入压力D、施工压力应小于调堵层的启动注入压力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油井流入动态(名词解释)2.土酸处理油气层时盐酸预处理有利用降低酸化成本、提高酸化效果。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油气层损害2.吸水指数3.油井流入动态4. 蜡的初始结晶温度5.面容比 6.化学防砂7. 破裂压力梯度8.财务内部收益率9.油田动态监测10. 单位采油(气)成本二、填空题1.砂岩胶结方式可分为、、、。
2.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和等评价实验。
3.常用的射孔液有、、、和等。
4.油田常用的清防蜡技术,主要有、、、、和等六大类。
5.碳酸盐岩酸化工艺分为、和三种类型。
6.目前常用的出砂预测方法有、、和等四类方法。
7.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指标包括、、、、、和等。
8.按防砂机理及工艺条件,防砂方法可分为、、和等。
9.电潜泵的特性曲线反映了、、和之间的关系。
10.酸化过程中常用的酸液添加剂有、、、等类型。
11.水力压裂常用支撑剂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等。
三、简答题1.简述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2.简述油井堵水工艺设计的内容。
3.试分析影响酸岩复相反应速度的因素。
4.简述完井工程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5.简述注水井试注中排液的目的。
6.试分析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
7. 简述油水井动态监测的定义及其作用。
8. 简述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9. 简述注水工艺方案设计目标及其主要内容。
10. 简述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设计的概念框架和设计特点。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油气层损害:入井流体与储层及其流体不配伍时造成近井地带油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3.油井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
4.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原油中溶解的蜡开始析出时的温度。
5. 面容比:酸岩反应表面积与酸液体积之比。
6.化学防砂:是以各种材料(如水泥浆、酚醛树脂等)为胶结剂,以轻质油为增孔剂,以硬质颗粒为支撑剂,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后,挤入套管外地层中,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渗透性的人工井壁,阻止地层出砂的工艺方法。
7.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8.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9.油田动态监测:通过油水井所进行的专门测试与油藏和油、水井等的生产动态分析工作。
10.单位采油(气)成本:指油气田开发投产后,年总采油(气)资金投入量与年采油(气)量的比值。
表示生产1t原油(或1m3天然气)所消耗的费用。
二、填空题1.砂岩胶结方式可分为基质胶结、接触胶结、充填胶结、溶解胶结。
2.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速敏、水敏、盐敏、碱敏、酸敏和应力敏等评价实验。
3.常用的射孔液有无固相清洁盐水射孔液、聚合物射孔液、油基射孔液、酸基射孔液、乳化液射孔液等。
4.油田常用的清防蜡技术,主要有机械清蜡技术、热力清防蜡技术、表面能防蜡技术、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磁防蜡技术、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等六大类。
5.碳酸盐岩酸化工艺分为酸洗、酸化、酸压三种类型。
6.目前常用的出砂预测方法有现场观测法、经验法、数值计算法、实验室模拟法等四类方法。
7.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指标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单位采油(气)成本等8.按防砂机理及工艺条件,防砂方法可分为机械防砂、化学防砂、砂拱防砂和焦化防砂等。
9.电潜泵的特性曲线反映了压头、效率、功率和泵排量之间的关系。
10.酸化过程中常用的酸液添加剂有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助排剂、破乳剂等类型。
11.水力压裂常用支撑剂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粒径范围、圆度、球度、酸溶解度等。
三、简答题1.简述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1) 依据地质研究、油藏工程研究、油井生产条件分析等结果确定采油方式选择原则和要求,准备采油方式选择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2) 油藏或区块油井产能预测与分析。
(3) 油井生产动态模拟及动态指标计算。
(4) 采油方式综合评价与决策。
(5) 采油工艺方案的编制。
2.简述油井堵水工艺设计的内容。
(1)油井堵水时机选择:根据油藏数模结果及理论分析,借鉴同类油田的经验,提出防止不正常出水的措施,并确定堵水的合理时机。
(2)堵剂选择与堵水工艺设计:针对油藏地质及开采特点,提出可供选择的堵剂与堵水工艺,以便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
(3)堵水工艺方案设计,提出实施建议。
3.试分析影响酸岩复相反应速度的因素。
(1)面容比:当其它条件不变时,面容比越大,单位体积酸液中的H+传递到岩石表面的数量就越多,反应速度也越快。
(2)酸液的流速:酸岩的反应速度随酸液流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快,但是,随着酸液流速的增加,酸岩反应速度的增加小于流速增加的倍比。
(3)酸液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酸液,其离解程度相差很大,离解的H+数量也相差很大,酸岩反应速度近似与酸溶液内部的氢离子浓度成正比,采用强酸时反应速度快,采用弱酸时反应速度慢。
(4)盐酸浓度:由新鲜酸反应曲线可以看到:盐酸浓度在24%~25%之前,随盐酸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超过这个范围后,随盐酸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反而降低。
对已反应的酸液(余酸),相同浓度条件下,初始盐酸浓度越大,余酸的反应速度越慢。
(5)温度:温度升高,+H的热运动加剧,+H传质速度加快,酸岩反应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6)压力:反应速度随压力增加而减慢,但压力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甚微。
(7)其它的影响因素,如岩石的化学组分、物理化学性质、酸液粘度等都影响盐酸的反应速度。
碳酸盐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反应速度相对越慢,碳酸盐岩油层面上粘有油膜,可减慢酸岩反应速度。
增大酸液粘度如稠化盐酸,由于限制了+H的传质速度,也会使反应速度减慢。
4.简述完井工程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1)完井方式选择与钻开油层要求的研究;(2)基于举升方式优选和油管尺寸设计结果的生产套管尺寸选择及强度设计;(3)确定套管程序及井身结构,并提出固井要求;(4)优化完井方式的技术方案。
5.简述注水井试注中排液的目的。
(1)排出钻井,完井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程度的伤害与堵塞;(2)在井底附近造成适当地低压区,为注水创造有利的条件;(3)可以采出注水井井底附近部分原油,减少地层储量损失。
6.试分析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
(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对结蜡的影响:原油中轻质馏分越多,溶蜡能力越强,析蜡温度越低,越不容易结蜡。
(2)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当温度保持在析蜡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析蜡温度以下时,开始析出蜡结晶,温度越低,析出的蜡越多。
(3)压力对结蜡的影响:当原油生产过程中井筒内压力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溶解在原油中的气相从原油中脱出,一方面降低了原油中轻组分的含量,使原油溶解蜡的能力降低。
(4)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对结蜡的影响:随着胶质含量增加,析蜡温度降低。
(5)原油中的机械杂质和水对结蜡的影响:机械杂质和水的微粒都会成为结蜡核心,加速结蜡。
但随着含水上升,同样的流量,井下温度会上升,析蜡点上移,结蜡现象会减轻。
(6)流速和管壁特性对结蜡的影响:室内试验证明,开始随流速升高,结蜡量随之增加,当流速达到临界流速以后,由于冲刷作用增强,析出来的蜡晶不易沉积在管壁上,从而减缓了结蜡速度,结蜡量反而下降。
管材表面性能不同,结蜡量也不同,管壁越光滑越不容易结蜡,表面亲水的比亲油的更不容易结蜡。
(7)举升方式对结蜡的影响:举升方式对油井结蜡有一定的影响。
电动潜油泵和水力活塞泵采油因流动温度高不易结蜡,而且也便于防蜡乙气举中如果在井下节流时引起气体膨胀吸热,温度下降造成结蜡严重,反之,井口节流时,在节流后结蜡会严重。
7. 简述油水井动态监测的定义及其作用。
动态监测:通过油水井所进行的专门测试与油、水井等的生产动态分析工作。
作用:(1)了解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等各相流体在油藏中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2)掌握油藏和油水井的生产动态及其设备工况;(3)评价工程技术措施的质量与效果。
8. 简述采油工程方案经济评价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1)设计方法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2)方案设计内容必须全面;(3)必须满足油藏工程和地面建设的要求;(4)加强敏感性研究,进行多方案优化;(5)方案的实施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6)坚持“少投入、多产出”的经济原则。
9. 简述注水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1)注入水水源选择与水质要求;(2)注水系统压力分析;(3)油藏工程中对注水要求的工艺可行性分析;(4)注水管柱设计;(5)注水井投转注措施及要求;(6)注水井增注及调剖措施;(7)注水井日常管理要求。
其关键因素是水质问题。
10. 简述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设计的概念框架和设计特点。
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设计是以油藏——人工水力压裂裂缝——油水井所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获取最大的油藏开发净现值或原油采收率为目标。
其设计思想是将具有不同缝长与裂缝方位的人工水力裂缝设置于低渗透油藏中,运用现代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经济模型,预测油藏在不同井网和开发时期的产油量、注水量、采收率及其经济效果;应用水力压裂模型和压裂经济评价模型优化压裂工艺参数和计算其成本;并根据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结果优化裂缝参数和方位,以实现油田开发的高水平、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