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21.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紧密的动物;2.说显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要紧时期。
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点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时期极为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学生活动】:关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适才请同窗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咱们人类有哪些相似的地址呢?——学生回答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点【学生讨论】:为何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超级相似。
通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
二者有一路的先人。
可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点?(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点是如何形成的?【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丛林古猿。
最初的丛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域由于气候转变,丛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丛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通过漫长的年代慢慢进化为现代的人类。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进程中双手变得愈来愈灵巧,大脑愈来愈发达,慢慢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
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丛林古猿,通过漫长的年代,慢慢形成现代的类人猿。
因此,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先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讨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利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增进大脑的进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第二课时《一》情景引入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的观点,1925年—1960年,科学家们前后在非洲觉察了大量的原始人类化石,通过研究科学家以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有那四个时期呢?《二》人类的进化时期【教师活动】:请同窗们看教材24页。
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特征;3.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二、教学重点比较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三、教学难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五、教学手段板书授课和多媒体教学六、教学流程【引入新课】:以视频"人类的起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们积极探索的,西方人认为人是由谁创造的?而我们中国人却认为人是由女娲创造的,那你们认同这两种观点吗?学生:不认同。
因为他们缺乏科学的根据,没有说服力。
教师:很好,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不能主观臆测,我们需要找到科学依据才能说明问题。
在生物圈中,我们能不能找到与我们人类非常相似的动物呢?学生:能找到。
比如猿猴、猩猩等。
教师: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而我们现在认为类人猿与我们人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此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间结合教材上的表格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教师在小组中抽取几位学生代表起来发表观点,然后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完善表格。
(一)、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形态、表情、结构、行为等方面非常相似。
原因是:经过研究,证明。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T展示:)教师:以上都是类人猿与人类在宏观方面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现如今科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我们能不能从微观方面找到他们更多的相似点呢?学生思考教师展示化石证据、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种类、比较DNA分子的组成等证据,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人类与类人猿确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四种类人猿和人类的关系,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概述古猿到人类的具体进化过程和原因。
3.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
4.能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和类人猿同祖的观点,树立人类起源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及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渡和人猿分界的标志。
三、教学过程:了解人类的起源首先要了解人类与哪一类动物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学生讨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哪一类?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
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
二者有共同的祖先。
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学生讨论: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
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
人的进化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呢?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根据肤色和鼻形可以分为4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位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的最后一节,是在学习了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人类自身的起源和进化问题进行的探索。
在教材上,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延伸和灵活应用,又是学习下一章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在科学探究史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此问题进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人与环境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学生提升情感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
综上所述,本节教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认真上好。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加上学生已学习了生命起源相关理论和生物进化相关理论,相信对此节内容理解起来并无太大困难。
对于此部分知识,学生有较高兴趣,乐于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我校女子班学生,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逻辑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了解人类的出现是因为环境变化后,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概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身形态、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异同,锻炼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小组活动,提升主动观察、主动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逻辑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认同人类有着共同祖先,支持各民族和谐发展。
四、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异同。
2.指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五、教学难点1.理解森林古猿朝着不同方向进化的原因。
2.体会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人类劳动与工具进步相互促进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1.教法精心整合教材。
对教材逻辑不清晰处重新调整,使学生便于理解。
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生物进化历程。
改进课本活动,使之更好体现科学探究精神。
基于“以生为本”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类人猿与人类
你知道类人猿生活在怎样的环
境中吗?它们和人类有何相似之
处?
1、播放现代类人猿生活视频
2、活动: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
似特征
3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烦人猿的相
似之处
3、告知学生:类人猿中黑猩猩与
人类相似度最高。
4、类人猿与人类有这么多相似之
处,表明二者之间亲缘关系怎
样?
让学生各抒己见,并
展开评议
观看视频并找出二者
相似之处,并完成
P21表格(充分让学
生说再引导小结出知
识)
了解人类与类人猿的
相似之处,知道黑猩
猩是与人类最相似的
类人猿
8‘
人类的起源1、那人类是如何起源的呢?让学生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22~23并完成
学案上自主学习题
2、两足直立行走有什么重要意义?
(1)自读课文并在书
上勾划相关问题答案
(2)组内讨论
(3)汇报并评议
(4)小结知识
7‘类人猿面扁平,两眼在同一平面,无尾。
外形与人接近。
类人猿的骨骼与人相似,大脑遮盖了小脑,与人相似。
类人猿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和人面部表情相似。
类人猿善于模仿;懂得交流;会使用枝条作工具等。
类人猿喜欢群居,有的有家庭生活;可勉强直立行走等。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讲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过程,对比观察人与类人猿的特征,说出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之处。
2.分析比较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说出各阶段人类的主要特征,说出人种的类型与分布。
【过程与方法】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和类人猿同祖的观点,树立人类起源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及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渡和人猿分界的标志。
三、教学过程:人是万物之灵,有特别发达的思维器官,能劳动,能制造工具......那么,我们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呢?一现代类人猿类人猿的种类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又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呢?手指灵活,用拇指对握的方式抓握树干黑猩猩有丰富的表情黑猩猩用工具挖取白蚁比较黑猩猩与人的骨骼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二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森林古猿是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人们发现在与古猿相同的地层中有橡树等植物化石,认为这类古猿是生活在森林环境中。
三人类的进化阶段南方古猿:400万年-100万年前,直立行走,脑容量450-530毫升,与现代类人猿相当。
能人:200万年-175万年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脑容量约700毫升。
直立人:180万年-20万年前,能用火和工具,脑容量800-1100毫升。
早期智人(古人):20万年-5万年前,脑容量平均为1400毫升,工具多样,遗物有骨器。
晚期智人(新人):5万年-1万年前脑容量约1500毫升,出现原始艺术。
课堂小结。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3-(新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掌握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标志物。
2.学习各种化石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3.探究现代人类的起源,加深对人类进化历程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标志物。
2.回顾人类进化的历史。
三、教学难点1.探究现代人类的起源,加深对人类进化历程的理解。
2.理解化石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视频资料或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发展的历史和进程。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如何起源和进化的。
2. 讲授人类起源和进化情况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标志物,例如化石、遗传等。
通过介绍早期人类化石的特征和形态,让学生了解现代人类的祖先形态,以及各种化石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3. 回顾人类进化历史通过讲述人类在进化历史中的各种形态和特征,介绍从人类的起源到现代人类的进化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人类进化的长远历程。
4. 探究现代人类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现代人类起源的两种不同理论,即非洲起源学说和多地起源学说。
通过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异同,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人类起源的基本情况。
5.教师本节课的重点,并向学生提出课后预习问题。
五、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及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探究。
3.采用互动讲授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思考意愿。
六、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在小组内就本课时所学问题展开讨论,并自行完成小结草稿。
2.课堂演示:让学生自由发挥,针对本节课所涉及内容进行个人演示及互动交流。
3.课堂练习:通过课堂强化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建议1.教师要在课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主动参与,更好地理解该题。
2.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3.在教学评估环节中,适度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思考、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重点、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教法:指导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
四、学法:通过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和探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学习。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课前小测:
1、达尔文建立“进化学说”的研究方法是()
A、考察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实验法
2、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生存竞争
B、遗传和变异
C、人工选择
D、自然选择
3、我国是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三叶虫时代指的是()代的()纪。
答案:1、A、 2、B、 3、古生、寒武。
七、新课学习
知识点一: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仅在形态、面部表情、身体结构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特征,而且还有很多相似的()。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之处说明它们有共同的()。
答案:1、行为表现 2、祖先
知识点二:人类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一类(),()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2、人类起源的生物进化过程是:人类祖先在转向地面生活后,由四肢着地改为()行走,一是促进身体结构发生改变,前肢解放出来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二是促使感官集中于身体前部,声带发展并产生语言;三是头部和脑的进化,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
答案:1、森林古猿、两足直立、 2、直立。
知识点三:人类的进化阶段
1、人类从森林古猿进化为现代人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南方古猿、()、()和()。
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的南方古猿。
2、工具的使用对人类的进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劳动创造和选择了()。
答案:1、能人、直立人、智人、非洲。
2、人。
八、巩固练习:
1、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的出现是其他特征的基础()A、有语言 B、能劳动 C、能直立行走 D、没有尾
2、智人是唯一现成的人种,下列可以看作是最早智人代表的是()
A、金山牛人
B、山顶洞人
C、柳江人
D、资阳人
3、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过程:
手足分工→()行走→使用天然工具→()简单工具→()发达,产生了()→()结构进一步完善,形成复杂的人类社会。
答案:1、C、 2、A、 3、直立、制造和使用、大脑、语言、身体。
九、板书设计: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1、人类的起源: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