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19.18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方面。
教材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展现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等文明古国的基本情况。
但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方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主要成就,如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
2.难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基础知识。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图片,如神庙、雕塑、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艺术成就。
同时,简要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分别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一节历史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以及古罗马的法律、建筑、军事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认识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可能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其仅仅是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繁荣,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成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邦制度、哲学思想、文学艺术、法律、建筑、军事等方面的成就,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邦制度、哲学思想、文学艺术、法律、建筑、军事等方面的成就。
2.难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特点。
4.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教材。
2.资料: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的相关资料。
3.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4.的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文明古国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九上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九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课型新授课时间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和罗马的文学、髓塑、建筑艺术、哲学和法学成就,以及公历的缘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对西方古典文化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材料、制作学习卡片、观看影像资料等方法,交流、分享有关文化遗迹、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等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和欣赏西方古典文化成就,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培养关注人类社会、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重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教学难点难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特点教学流程具体内容教学随笔情境导入目标展示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历法等方面的成就。
2.感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其代表人物的精神魅力。
自主学习初探新知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古希腊神话特点文学雕塑体育建筑哲学德谟克利特提出:苏格拉底主张:亚里士多德代表作名言古罗马建筑法律历法制定者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合作探究一:文学和雕塑1.古希腊文学和神话(1》展示盲诗人荷马及代表作图片,观察图片,说说《荷马史诗》包括哪几部分?根据课本,说说这一著作的地位。
(2)材料:《荷马史诗》中曾记录这样的故事:人类英雄和海洋女神结婚时,忘了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
不和女神在婚礼上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送给故美的人“,神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佛洛狄忒为枪夺这个苹果而发生了争执。
最后,她们到人间寻找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为她们作出判决。
思考:在希腊神话中,神灵不但外貌与人一样,而且也有自己的私欲,这反映了希腊神话有何特点?(3)希腊神话、文学体现的思想特点材料一:《荷马史诗》记录了希腊人的本能理想,一种最高的真理,是同不可捉磨的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美满世界。
第6课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文字、哲学与文学领域的成就。
(2)通过学习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和建筑,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3)知道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成就。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历史图片、建筑艺术风格,培养学生读图解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古希腊科学家及其成就,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建筑成就和科学成就。
教学难点文字、哲学与文学领域的成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依据教材内容,搜集备课资料并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标清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寓言故事富有哲理,但也有很强的趣味性。
现在我来给大家讲一则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
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教师:同学们,我现在抽人回答: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同学们回答:……教师:这故事说明,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教师: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出自《伊索寓言》,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古希腊文学的伟大成就。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
讲授新课:一、文字、哲学与文学1.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对欧美国家语言文字的影响有哪些(1)现代欧美国家的字母文字源自古希腊文和拉丁文。
如英文当中,有大约50%的词或出自古希腊文,或出自拉丁文。
(2)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赋予欧美语言大量的词汇,深刻地影响了欧美人的思想观念。
2.古希腊人在哲学和文学领域各取得哪些成就(1)哲学领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许多哲学巨匠,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2)文学领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史诗、寓言和戏剧,其优秀作品成为后人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荷马史诗》是迄今所知希腊最早的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
第6课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古希腊史诗、建筑、哲学、成就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希腊古典文化所折射的人文精神。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取火仪式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
询问学生对奥运会起源的了解,引出古希腊人对世界文化艺术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文学和雕塑
1.图片展示:盲诗人在唱诗
2.教师讲述:到底历史上究竟有无荷马这个人?这两部史诗真是他写的吗?这些问题在西方学术界争论已久。
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肯定荷马是两部史诗的作者,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仍然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一位远古的伟大诗人。
将荷马其人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议先搁置一边,单从《荷马史诗》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先河来说,荷马堪称西方文学的始祖,他以诗歌般的记叙手法所展现的战争,生活场景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同时,荷马史诗也是研究古希腊风土人情的宝贵的资料。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是欧洲文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学作品。
目标导学二:建筑艺术
1.教师提问:有一句古谚说: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去的时候还是头蠢驴。
这个句话反映了什么?
提示:反映的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特点?
提示:古希腊建筑——多使用柱子;古罗马建筑——用柱子和拱形结构,庄严厚重。
3.教师提问: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试分析古罗马的建筑类型。
提示:古罗马的建筑类型如下
宗教建筑:神庙,祭坛
公共建筑:剧场,浴场,广场,斗兽场;
纪念性建筑:记功柱,凯旋门;
道路工程建筑:桥梁,道路、供排水系统
4.教师提问:古希腊、罗马建筑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影响?
提示: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等。
影响: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目标导学三:哲学和法学
1.图片展示:《雅典学院》
2.教师提问: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是哪几个人?
提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教师讲述: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始者。
研究的重点是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对自然哲学不感兴趣,正因为他把哲学的重点从自然界转向人的问题,人们才称他为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Plato )出生于雅典,他自幼受到良好而完备的教育,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且体格健壮。
除了家庭的熏陶之外,给他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正直善辩的苏格拉底了,而苏格拉底以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被处死的悲剧给柏拉图极大的刺激。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当时的政客、法典和习俗越来越感到厌恶,从而决心继承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从事于缔造理想国家的理论研究。
约公元前387年,他回到雅典创办他的著名学院,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八十岁高龄死于雅典。
3.教师小结:古希腊哲学主要探讨世界万物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希腊人以理智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看待自然界,并能从万物的起源解释世界的生成。
希腊的哲学家们追求智慧,善于思考,热爱真理,并为探索真理而不懈努力。
希腊成为西方哲学的故乡。
三、课堂总结
勿庸置疑,希腊古典文化是绽放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中的一朵奇葩。
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城邦制度的充分发展,使古希腊人有充足的条件从事文化艺术方面的创造。
从史诗、雕塑、建筑、哲学、法学等方面,古希腊人不断将探询的目光从神的世界转移到人的世界,既有情感的抒发,也有理性的思索。
这是一个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他们的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古典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后人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 板书设计
1.文学和雕塑:《荷马史诗》《掷饼者》
2.建筑艺术代表:希腊神庙、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等
3.古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4.罗马法
4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学习,要适当收集历史图片、名言、人物作品等来使课堂丰富多彩,例如学习著名建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就结合《帕特农神庙》和《罗马大竞技场》的图片来了解这两大建筑的特点和异同。
同时也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去活跃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