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讲义_1490614316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40
公司法讲义第一章公司法概述l 共四节:l 第一节、公司的法律界定l 第二节、公司法的概念与性质l 第三节、公司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l 第四节、公司法的基本原则l 本章重点讲授:公司的法律界定、公司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公司的法律界定一、公司的概念1、“公司”词义英文中“公司”对应的词有两个,但其外延均比我国公司概念大:一个是company,通常指社团,不问其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或是否为法人;另一个是corporation,专指法人社团,也不以营利性为其特征,商业性的公司,应该称为Business corporation。
Company多为西欧国家所习惯使用,而corporation多为美国所习惯使用。
l 日本称公司为“会社”。
2、公司的一般定义l 大陆法系公司的概念,可以简单概括为:依法设立的营利性社团法人。
l 英美法系国家没有明确的公司的定义,但其内涵、特征与大陆法系相似。
3、我国公司的法定定义l 我国《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l 第3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4、学理定义l 【公司】是指股东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以出资方式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见赵旭东《公司法学》P2)l *参考概念: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东出资组成的,从事营利性经济活动的企业法人。
(见范健《商法》P90)对于“法人”概念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依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设立的法律主体;第二,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可以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
二、公司的特征l 1.营利性——l 2.社团性——l 3.法人性——第一、关于营利性------------------------社会责任一、概念广义: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尤其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规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
——本科生同学一定要明白:大一绝不等于高四,相对于之前制度严苛、考试重压、按部就班的高中生活来说,大学乃是自由学习、自由选择、自由发展的圣殿。
大家一定要学会自由、享受自由;自由地选择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自由地博览群书、开阔眼界,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但同时,还要切记自由不等于放任。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洛厄尔1916年给新生致辞时有句名言:“如果我们以自由之名不务正业,或碌碌无为,或汲汲于一己之利,那就是文明社会的失败。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第二编公司法第一章公司与公司法概述第一节公司概述一、公司的概念公司是最重要的商主体。
何谓公司,各国立法及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表述。
英美法系多从公司的营利性和联合性,大陆法系则从营利性和社团性出发。
综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依法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并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二、公司的特征1、法人性。
2、社团性。
3、营利性。
随着法律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各国法律在强调公司的营利性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
“在当今各国的经济结构中,公司被视为企业或商事企业,这种改变了的公司概念意味着,董事们应把平衡为公司兴旺作出贡献的人们的各种利益(包括为公司提供资本的股东、提供劳动力的雇员、作为公司灵魂的经营管理人员、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利益),作为他们的责任。
”(施米托夫(英)《国际贸易法文选》)我国以前没有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05年修改公司法时,增加了这一规定。
(第5条)思考:1、公司和其他组织形式的区别2、结合三鹿事件(也可以是其它事件),谈谈你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看法。
三、公司的分类(一)以股东责任为公司分类的标准1、无限责任公司,指由二人以上的股东组成,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2、两合公司,指一人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与一人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
3、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股份公司),指由两人以上股东组成,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公司法讲义肖庄工商所赫真真第一节公司法概述一、公司的概念及特征(一)概念:依照公司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二)特征:1、合法性:实质合法+程序合法2、营利性:兼顾社会责任3、法人性:公司人格、财产及责任独立二、公司法(一)概念:调整公司在设立、变更、解散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二)法律特征1、组织法:全面调整公司组织关系2、活动法:规范与公司相关的一些特殊活动3、内容多为强制性规范,与合伙法区别明显(三)立法时间:2006年1月1日实施第二节公司中的“人”⏹一、自然人⏹(一)股东⏹1、股东的权利:⏹(1)股份收益权:红利分配请求权;股份转让权;剩余财产分配权。
⏹(2)参与公司管理权:表决权;提议权;召集股东(大)会权;监督权;知情权⏹(3)派生权利:股东诉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转让优先购买权;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新增资本的优先认股权和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
⏹2、股东的义务(1)缴纳出资的义务;⏹(2)依出资额或所持股份承担有限责任的义务;⏹(3)公司成立后不得抽回出资的义务;⏹(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有出资不足部分的连带填补的义务;⏹(5)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1、任职资格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2、义务⏹(1)忠实⏹一般规定:公司董事、高管不能利用其职务身份,侵占和损害公司而谋求私利。
公司法》培训讲义一、 公司法总论(公司法 4、 6、 7、 9、 12、 13、 14、 15、 16、 20、 21、 22、 96、 217 条,合同法 50 条,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一)公司的特征1、公司具有法人资格⑴依法设立: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由登记机关发放营业执照;签发日期即为公司成立之日; 营业执照记载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由发证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⑵财产独立:公司作为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必须有其可控制、 可支配的财产,以从事经营活动,股东一旦履行出资义务, 出资标的所有权转移至公司, 成为公司财产, 股东由此 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相互分离。
⑶独立责任: 公司必须在自主经营的基础上自负盈亏, 用其全部法人财产,承担债务; 股东的财产风险仅限于出资部分(与合伙企业、独资企业的原则区别)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又称“刺破公司的面纱”或“揭开公司面纱” 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系中的特定事实 ,个人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 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的一种法律措施。
(因恶意 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和社会公益,股东对公司债务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关联交易,关系人利用关联关系进行交易 ,关系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2、公司是社团组织,具有社团性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 3、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具有营利性 (二)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1、公司权利能力的起止起于成立即领取营业执照签发,止于注销登记。
破产清算过程中仍有权利能力。
2、权利能力的限制⑴经营范围的限制:限于公司章程中对公司经营范围的限制;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适用善意第三人原则,注重对第三人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