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钻井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84.62 KB
- 文档页数:4
激光破岩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牟海维;辛朋辉;罗伟【摘要】近年来,深层油气田的开发需求逐渐增加,对钻井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机械旋转钻井技术在钻探深层地质高硬度岩石时略显乏力.激光钻井技术以其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对地层伤害小等特点在钻井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激光破岩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展望其发展前景,并对该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6(035)008【总页数】6页(P1-5,9)【关键词】激光;破岩;钻井技术;熔化岩石;气化岩石【作者】牟海维;辛朋辉;罗伟【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研发中心,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研发中心,黑龙江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42.9地下储藏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支撑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能量来源。
随着长时间的开采,部分地区已探明的浅层地层中的油气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采。
然而,深层地层高硬度岩石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传统机械旋转钻井方式在高硬度的岩石钻探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寻找一个节能、安全高效的破岩方法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激光钻井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在1968年提出,他们对激光破岩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1]。
通过研究发现,激光器的类型和属性,激光功率的大小、曝光时间、弛豫时间、重复次数等因素都会对激光钻井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比于其他的钻井方式,激光钻井在钻进效率、环境友好、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激光钻井的渗透效率是传统钻井技术的8~100倍[2],激光钻井在钻进过程中没有钻井液等其他化学物质的添加,产生的废物主要是岩石的碎片和熔化的液体,对环境影响较小,而且岩石熔化形成的液体会在钻孔周围井壁上形成保护层,有效的防止井壁内液体流入地层中,即保护周围地层和地下水质,又降低了井喷和井漏等严重事故的发生几率。
收稿日期:2008 07 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激光破岩热影响区岩石物性的变化规律(50874019);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激光破岩的排屑机理与温度场特性研究 (2005A BA310);CN PC 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 激光射孔破岩的储层物性研究 (2002Z0601)作者简介:马卫国(1961 ),男,湖北赤壁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从事石油钻井工程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及研究工作,E mail:mw g jh@v ip.sina.co m 。
文章编号:1001 3482(2008)11 0011 07国内外激光钻井破岩技术研究与发展马卫国,杨增辉,易先中,江 山,钱玉宝,管 锋(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摘要:激光钻井破岩是钻探工程领域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理论课题。
它包括5大基础科学问题,即激光/岩石/流体相互作用原理、岩石快速相变的热力学与传热学、强激光的传输变换与微型化原理、激光破岩岩屑运移的多相流动理论、激光钻井的安全与环境保护科学等。
详细评述了国内外激光钻井破岩技术的研究水平与进展,指出大功率激光器的小型化、井喷控制和井漏防治、井壁岩石釉化层强度与井眼防坍塌能力、油气藏的发现与储层保护、激光束在井下环境传输性能、每米钻井成本的经济性等问题将是未来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激光钻井;岩石破碎;研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 E92 文献标识码:ACurrent Progresses on Laser Drilling TechnologyMA Wei g uo,YANG Zeng hui,YI Xian zhong,JIANG Shan,QIAN Yu bao,GU AN Feng(School of M echanical E ngineer ing ,Yang tz e Univers ity ,J ingz hou 434023,China)Abstract:Laser dr illing techno 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tasks in petroleum drilling eng ineer ing.Rock destruction methods by using laser has the five fo undational problems,such as laser rock fluid inter activ e principles,rapid phase chang e therm ody namics,hig h energy laser transmission and miniatur ization,m ultiphase flow theory of hig h temperature r ock remov al,laser safety and env ironmentalism.Current w o rld level resear ch achievements are review ed par ticularly.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ignificant subjects in the future w ill be focused on the hig h pow er miniature laser,w ell blow out and leakage contro l,g lazed rock streng th and anti collapse capa bility,oil g as r eserv oir protection,dow n hole laser transferability,drilling eco nom ics,etc.Key words:laser drilling;rock destr uctio n;research achievement;current pr ogresses 激光破岩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能光束直接作用岩石,使之局部快速加热到熔化和气化状态并形成气液两相混合物,然后由高速辅助气流将其携走和排除,是一种非机械接触式的物理破岩方法[1 4]。
简述煤层气开发常用钻井完井技术应用摘要:煤层气作为一项非常规资源,主要是以依附的状态存在于煤层当中,并且最为主要的成分为甲烷,含量高达90%以上。
在文本中,结合煤层气钻井完井常见问题,对较为常用的水力脉冲钻井、激光钻井、径向水平井钻井等钻井完井技术及其应用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也对煤层气钻井技术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也希望本文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人士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应用;分析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的油气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可以实现天然气良好接续。
然而在实际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裂缝体系发育较多、应力敏感性较强等问题影响,导致钻井完井技术应用中容易对储层造成不良影响。
为确保煤层气正常开发,加强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应用研究非常有必要,通过钻井完井技术在煤层气开发中顺利实施,也能够保障和提高煤层气开发效果[1]。
1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实施情况分析1.1技术实际应用难点在实际使用钻井完井技术进行煤层气开发过程中,受到特殊成岩结构、沉积方式等因素影响,导致技术有效应用比较困难,主要体现在:(1)井壁不够稳定,在开展钻井完井施工过程中,成井壁坍塌事故发生机率比较高,进而引发井下复杂事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钻井技术也取得巨大进步,现阶段也可以充分借助水基,又或者是油基钻井液体系,虽然可以充分发挥出保护储层作用,但是因为在地层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大的滤失量,也会导致钻井液粘度降低、携岩性较差问题发生,最终致使井下复杂事故发生;(2)煤层易受污染,在煤层钻进过程中,为了保障钻进速度和钻井安全性,就需要对液体密度和固相含量进行添加,但是这会对储层造成不利影响,具体体现在:得到的储层压力准确性不足、表皮系数偏差相对较大等等;(3)煤层形态分散情况严重,在煤层区域存在很多游离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会影响到取芯,因为煤层胶结比较松散,使得取芯过程中很难完整进行,而煤层气主要是通过地层气,然后不断富集起来,一旦完成割芯工作以后,就需要将其往上提,这时候取芯筒到井口的长度也会呈现出逐渐缩小趋势,内部芯包含的气体也在不断被解吸,就很容易使煤芯冲出筒外,进而出现取芯失败的情况。
激光破岩方法研究及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展望徐依吉;周长李;钱红彬;宋鹏【摘要】激光钻井破岩研究是钻探工程领域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理论课题,它包括5大基础科学问题,即激光/岩石/流体相互作用原理、岩石相变的热力学与传热学理论、强激光的传输变换与微型化原理、激光破岩岩屑运移的多相流动理论、激光钻井的安全与环境保护科学等.阐述了激光直接破岩的机理,即击碎、熔化和蒸发的作用,并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破岩试验研究成果,解释了比能、二次作用等专业概念;主要对激光破岩试验中出现的岩石热裂、液体汽化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激光热裂岩石、激光汽化钻井液的因素,从理论上探讨了激光气体机械联合钻井与激光激励汽化射流辅助钻井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指出了发展激光钻井技术的优势及难点,为激光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指出了研究方向.【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0(038)004【总页数】6页(P129-134)【关键词】激光应用;破岩机理;汽化;气体钻井;空化;射流【作者】徐依吉;周长李;钱红彬;宋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1;TE249自20世纪初旋转钻井取代传统的顿钻钻井,实现石油钻井第一次革新以来,钻井方式一直并无较大变革,仅是通过利用新材料和改进设计来提高钻头的性能,以提高钻遇坚硬岩石地层时的钻速。
但旋转钻进方式依然是依靠高钻压、高扭矩、高转速来增大机械钻速。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型破岩方式不断出现,其中包括水射流装置、电子束、空化射流、电气弧、等离子体和激光器等。
美国联邦航空研究所激光切割岩石试验的结果表明,利用激光发出的高能聚焦辐射,可在各种坚硬岩石上切割出深而细的切缝。
激光钻井(一)原来对激光钻井的看法已经陈旧了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法国和荷兰就出现了用激光钻井和射孔的专利文献。
从那时起,不止25年以前当激光器还处在其初期时进行了激光钻井的有限的实验室研究和试验。
这些早期的研究旨在加强采矿工业中用的巷道掘进机器。
在这些研究中用的激光器有着很低的功率(小于Ikw),产生相对长的波长(因此是难以聚焦的),是不可能把能量传输到远离激光源的岩石表面的,因此对石油工程应用来说是不轻便的和大大不安全的。
并且根据大约1970年公布的用于计算穿透深度的有问题的资料,功率密度即使达到几个千瓦每平方厘米的激光也是不可能穿透岩石的。
正是在用这些原始的激光器得到的实验结果所获得的陈旧信息基础上,石油工程界有些人对提倡激光钻井持不同意和反对的观点。
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近至1990年,在美国天然气研究所(GRI)支持下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仍建议从未来需要考虑的事情中把激光钻井排除在外。
可是在这同时,石油文献中对于激光一岩石一流体相互作用方面的进展却是大、大忽视了。
例如,对有着28000篇以上文章的SPE影象图书的检索,只查到了两篇关于激光器的参考文献,而且两篇都是不止25年以前的;日文献。
这说明石油工程界对于激光的认识已经大大落后于实际进展了。
激光技术的进展并没有出现在随后的石油文献中,许多石油工程师只是看到或听到有关激光钻井的早期工作,因此没有进行它的开发。
(二)为什么现在又提出要进行激光钻并的研究1.开发油气资源,降低钻井成本,寻求高效钻井方法的需要岩石的破坏和除去(钻井)代表着油气采出过程的重要部分。
仅仅在1996年,在美国就钻了22O0口以上的井(表5-l)。
这些井中约50%(近10000口井)是钻到5000英尺的平均深度。
这是相当于5千万英尺每年或大约9千英里(大于地球的直径)每年。
表5.11996年美国所钻井的深度区间在1996年一口钻到5O00英尺的浅井成本平均125000美元,也就是1996年钻的10000口浅井总共花费达12.5亿美元。
2000年3月第15卷第2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Xi ′an Petroleum Institut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Mar.2000Vol.15No.2 收稿日期:1999203208 作者简介:韩常省(19422),男,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石油科技情报研究与教学等方面工作. 文章编号:100125361(2000)022*******激光钻井技术展望Prospect of Laser Drilling T echnology韩常省(西安石油学院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065)摘要:为了适应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钻井方式,根据激光能量密度大等特性,说明了利用激光器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光能形成很高的温度,熔化、融熔、震碎、蒸发要钻进的岩石进行钻井的基本原理;指出激光钻井在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有可能使钻井发生革命性变化;提出当前应深入探讨激光钻井的原理、激光对地层及今后采收率的影响,在我国现有技术及经济条件下激光钻井的可行性及对钻井用激光器的特殊要求;回顾了激光钻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建议我国应积极开展激光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关键词:激光器;热钻;激光钻中图分类号:TE242 文献标识码:A 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量子物理学、光子光谱学、无线电电子技术基础上兴起的一门多学科结合的科学技术.这种基于受激辐射而获得的特殊光具有一些重要的特性.一是方向性强.几乎是一束定向发射的平行光,发散角一般为毫弧度数量级;二是亮度大(即功率密度大).激光的亮度可以达到太阳亮度的1百万万倍以上.如果用透镜将激光聚焦,可得到每平方厘米1万亿瓦的功率密度,在极小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高温,几百万个大气压,每米几十亿伏的强电场;三是单色性高.激光近乎是单一频率的光,单色性远优于一般单色光源.激光光谱线的线宽可达到千万分之一埃;四是相干性好.由于激光的线宽窄,位移在空间的分布不随时间变,具有良好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1,2].激光的上述特点,使它的发展促进了许多学科的发展,在许多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激光技术可在卫星上测定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地面的沉降,反映出采收程度,为今后制定开发计划提供原始资料;激光可以用来进行机械切割;分析不同类型的原油;激光可以用来钻井、射孔等几十个技术部门.其中以激光钻井最具吸引力.1 激光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111 激光钻井的基本原理亮度大(即功率密度大)是激光的一大特点,是激光用来钻井的最主要的特性.从本质上讲,钻井用激光器件就是把能量转换成光子,光子经过聚焦成为强光束,把岩石熔融、粉碎、蒸发.具体说来,就是把激光束聚焦在一个要钻入地层的环形区域上,这个环形区域是要钻的井眼直径范围内很小的一部分.激光束聚焦后形成很高的温度,使要钻入的地层材料熔化蒸发,强大的热冲击也可以使要钻入的岩石材料被击成细粒,由于环形区域内熔化材料的蒸发而产生强大的压力足以使击碎的材料被腾升到地面。
为了增强热冲击的作用,易于使要钻的材料成为细粒并喷出井口,还可以向要钻的部位喷射可膨胀的很强的液体流。
液体射流和激光交替作用在要钻部位,使激光束和液体射流都成为脉冲式的。
液体射流所用液体的特性要易于使要钻材料熔化与震碎,有助于井壁的光滑.例如,若要钻的材料是纯净的干硅砂,则流体应含有钠或钙的化合物以便于岩石熔化,优化井壁特性.为了使从已钻成的井眼中排出的材料离开地面设备,在井头可装上转向器,喷出强液体射流,当从井中喷出震碎的岩石材料时使其改变方向吹离井口.激光发生器的工作、激光脉冲的长短、注入的强射流体、喷出材料的吹除等整个系统的工作特性,如脉冲持续时间、频率、聚焦区面积和环形的大小,相干光源的工作波长和输出功率等都由控制器根据被钻地层的物理特性控制.112 当前激光钻井技术的研究内容尽管激光钻井技术的提出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却一直没有付诸实现.因此,激光钻井仍然是一个探索性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当前要研究的主要有以下四条:首先是要深入探索激光钻井的原理.钻井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传统的钻井是通过冲击、切削将岩石剥离并通过钻井液将钻屑带出井眼.那么,用激光钻时,究竟如何将岩石一层一层剥离,又如何将岩屑带出井眼,实现这一过程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等.第二是探讨激光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及作用结果对采收的影响.在钻进过程中会遇到油、气、水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及其他物质,激光与这些物质会发生那些作用,这些作用对钻进过程有什么影响,对今后的油气开采有什么影响,其中的不利影响如何解决.第三是激光钻井的经济性.采用激光钻,所用的一套设备当然与传统的设备不同.在各种复杂环境下,激光钻与传统的钻井方式相比,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是合算的,什么情况下不合算.特别是在我国现有经济与技术条件下,激光钻井的可行性.第四是对钻井用激光器的特殊要求.钻井用激光器功率要达到106W级,这么大功率的激光器为实现钻进在结构上有什么特殊要求,不同地质条件下实现激光钻井的激光器功率门槛值究竟要多大等等.113 激光钻井技术的意义井眼是从地下采收油气的唯一通道.因此,钻井是石油工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随着开采难度的加大,钻井在整个石油工业中所占比重也在加大,钻井费用已占石油工业总费用的55%~80%[6].据美国天然气体研究协会1990年对世界范围内陆上和海上3000口井的分析表明,钻深大于4572m的深气井,钻机在现场时间的50%用于钻进,20%用于起下钻柱更换井下总成,30%用于其他作业.降低钻井成本主要通过加快钻进速度,减少钻柱移动来获得[7].传统的钻井方法总是要使用钻井液,钻井液不仅对周围地层造成伤害,用过的钻井液也是环境的污染源.根据模拟实验研究,用功率为600~1200kW,波长为318μm的M IRACL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在415s钻穿了010635m的砂岩试样,移走了21495kg 的岩石,由此折算等效钻进速度为50160m/h;而用500kW激光束,在两个两秒的激光冲击后,沿水平方向钻透了011524m,折算的等效钻速为137116m/ h[7,8].因此,采用激光钻井,可以显著提高钻进速度,减少钻机平均天数,减少起下钻时间,提高井控、射孔、侧钻能力;激光与周围岩石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光滑的玻璃化井壁,减少套管;还可以促进井下钻井机械,激光钻头,激光射孔技术的发展;而所有这一切都可在有利于环保、安全,提高有效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因此,激光钻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可能会使钻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2 激光钻井技术的发展由于激光具有亮度大的特点,就使得激光技术问世后不久就有人想把激光技术用于石油工业的钻井.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法国、荷兰就出现了用激光钻井和射孔的专利文献[3~5].但由于当时激光器的功率大约只有数千瓦,激光的波长较长难于聚焦,更主要可能还是成本较高,激光钻井未曾实现.鉴于此,许多人怀疑激光钻井的可能性.但自那以后,对激光器、激光器功率、效率、发射能力等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现代的高功率激光器,可把电能、化学能或热能转换成光能,光能经聚焦后形成很强激光束可粉碎、熔化、蒸发岩石.激光的波长可为011~103μm,激光脉冲长度可在10-2~10-15s范围变化.氟化氢(HF)和氟化氘(DF)激光器、化学氧化碘激光器(CO IL)、CO2激光器、CO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器(FEL),钕/钇铝石榴石(Nd/YD G)激光器和氟化氪(K r F)激光器,其工作波长、脉冲长度、功率等参数都可作为钻井用激光器.这些激光器通过反射、散射、黑体辐射、等离子屏蔽等形式把能量传递到岩石上.1998年和1999年,许多文献披露了美国重新提出激光钻井的问题[7~10,11].美国GRI(G as Re2 search Institute)提出了一项两年计划,准备投资60万美元,联合美国空军、美国陆军和科罗拉多矿业学院、麻省理工学院、雷克伍德公司和菲利蒲石油公司一起探索把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用于—93—韩常省:激光钻井技术展望星球大战的激光技术用于石油工业的气井钻井、完井的可行性、成本、益处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美国工业的竞争能力.美国这次研究计划投入的力量很大.投入的设备包括美军白沙导弹实验场的高能激光系统试验设备(简称HEL STF)及美国空军的研究实验室,试验中拟使用的激光器是能量为106W的中红外高级化学激光器(简称M IRACL)和化学氧化碘激光器(简称CO IL).这些激光器原为用于舰载防御和空对空防御的激光器,以其能够击穿数英里外飞行的战术和战略目标,跟踪和摧毁导弹的能力说明能够用于钻4572m深的气井.CO IL激光器能够与光纤耦合的特点以及输出功率高、化学物质价格低,使它能够用于气井钻这类能量传输距离长的工程项目.美国还另外投入两台高功率激光器用于研究激光束与周围材料的相互作用.一是放电共轴激光器,用来研究在各种环境下激光束对不同材料的影响.由15a来的研究成果组成的内容广泛的数据库可使人们更透彻了解材料与激光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台是激光器示范设备(Laser Device Demonstration,简称LDD),主要用于确定强激光束与不同软岩石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试验已作了45000s,试验费用相当低廉,这表明可大量探索岩石与激光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井下条件激光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前述美国菲利蒲石油公司用美军M IRACL激光器所作的评价激光器钻进实验表明,激光束等效钻速可达50160m/h,而经凹面镜改变M IRACL激光器光的方向沿水平方向钻进,等效钻速达137116m/h;用激光射孔,射孔深度可达61m[5].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激光技术的研究,并曾花费数千万元研制大功率激光器,尽管当时未获得成功,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8年,中国科学院超短脉冲高功率激光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级发明一等奖[11].这为激光技术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4 结束语激光钻井是一项新技术,它可能会改变整个钻井概念.对我国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尽管我国尚未见这方面的研究,但国外也只是在探索,我们应积极地迎接这一变化,尽早开展研究,在新的钻井技术发展中走在世界的前列.参考文献:[1] 科学出版社名词室合编.物理学辞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 周敦忠.光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3] Winfield W Salisbury and Walter J Stiles.Earth boringapparatus employing high powered laser[P],PS 4066138,1978.[4] Stout D ser drilling method and syseem of fossil fu2el recovery[J],US4113036,1978.[5] Winfield W Salisbury and Walter J Stiles.Method andapparatus for perforating oil and gas well[P],US 4199034,1980.[6] 张绍槐.90年代石油工业的展望与石油工业技术经济的挑战和机遇[J].石油图书与情报,1992,6(1).[7] Grevas R M,et al.Star wars laser technology applied todrilling and completing gas wells[J].J PT,1999,2:50~51;SPE49259,1998,9.[8] Starwars technology may revolutionize natural gas drilling[J].Har′s petroleum Engineer International,1998,6.[9] Star2wars drilling[J].J PT,1998,6.[10] Lance Frayier.GRI Studying feasibility of laser drill[J].American Oil&G as Report,1998,4.[11] 郑千里.中科院颁发上年度科技奖项[N].科技日报,1999.编辑:马 丽—4—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tests show that,a small oil2water interfacial tension(3.15×-3mN/m)is formed between crude oil and the chemical system,so the chemical system has good crude oil emulsifying and sweeping effects.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tests in Jing705well in three months show that,the fluid production is increased by61%~78%,and the oil production is7.2~9.8times as much as that before soaking.K ey w ords:North China Oil Field,viscous crude oil,emulsifier,recovery factor,chemical soaking,ultralow interfacial tension W U Guo2qing,HUA N G L i2xin and CHEN S han2f eng(Research Institute of Porous Flow and Fluid Mechanics,Academia China,Langfang,Hebei065007,China)J XAPI2000V.15N.2p.29~32The N ew Advances in the Stud y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Fracturing FluidAbstract:Of th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fracturing technology,the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fracturing fluid is most important.It determines the stability,suspension and friction of fracturing fluid.The various kinds of the fracturing fluid being used at present,the methods of predicting friction loss under the simulated wellbore condition and of predicting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and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practuring fluids by the simulated data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It is held that the studies of the elastic behavour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fracturing fluids and the transmission and subsidence of proppants under performance condition lack depth.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hemical property and constitution of fracturing fluids should be studied further,and that the modeling procedure for the study of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fracturing fluids should be perfected.K ey w ords:fracturing fluid,rheological parameter,rheological property,rheological model,friction pressureL I Wen2kui,ZHA N G Jie and ZHA N G Xin2qing(Xi’an Petroleum Institute,Xi’an710065,China)J XAPI2000V.15N.2p. 33~37Prospect of Laser Drilling T echnology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petroleum industry development,conventional drilling methods should be improved.In this article,the principle of laser drilling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behaviour of high energy density of laser.By means of lasers,the other forms of energy are transferred into optical energy,and very high temperature is produced to melt,fuse,vaporise and shatter the rock to be drill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laser drilling has a power of potential in decreasing drilling cos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2 tion,and laser drilling may revolutionize drilling industry.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laser drilling is comprehensively stud2 ied,the feasibility of laser drilling under economical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the influences of laser drilling on reservoir and production,the s pecific need of lasers used in drilling well should all be discussed.The a pplication of laser drilling in the oilfields of our country should be tried.K ey w ords:laser,thermal drilling,laser drillingHA N Chang2xing(Xi’an Petroleum Institute,Xi’an710065,China)J XAPI2000V.15.N.2.p.38~40Theori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Oil Atomizing in a Single Screw CompressorAbstract:In order to decrease air leakage,oil or other liquids must also be injected into compression cavity of a single screw com2 pressor as other rotary compressors must.The injected oil can decrease the leakage and the discharge temperature of air.But it in2 creases the losses in such as viscosity shearing,friction,stirring and intake preheating,and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2 pressor directly.Based on oil atomizing theory,the parameter of Weber mumber is put forward for evaluating the atomizing level of the oil in compression cavity.The volumetric and adiabatic efficiencies of a single screw compressor are obtained at different oil in jec2 tion volumes,temperatures and injecting hole diameters.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select oil injection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Weber number,and the Weber number of the com pressor used in the experiment should be greater than60.K ey w ords:screw compressor,efficiency,oil injection parameter,oil atomizing,evaluationL IN Qiang,FA N L ing and JIN Guang2xi(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J XAPI2000V.15N.2p.41~44 F atigue Corrosion B ehavour of20242T3Aluminum Alloy With4Surface Protective CoatingsAbstract:The fatigue corrosion behavour of20242T3aluminum alloy test pieces is studied in the acidic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