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29.58 KB
- 文档页数:2
企业绩效评估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企业绩效评估的相关研究现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讨论了企业绩效评估的概念、方法、基于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的评估方式,以及绩效评估工具和指标体系。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发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估、文献综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概念、方法、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工具、指标、研究发现、问题、未来发展、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绩效评估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如何有效评估企业的绩效成为了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绩效评估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估主要依靠财务数据来进行,如利润、营收等指标。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管理需求的提高,基于财务数据的企业绩效评估方法逐渐显得单一和滞后。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基于非财务数据的企业绩效评估方法,如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指标。
这种方法更加全面地考量企业的绩效表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绩效评估工具与指标体系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指标体系不断被引入到企业绩效评估中,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评估方法。
企业绩效评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对企业经营数据进行分析,而是需要借助各种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1.2 研究目的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企业如何借助评估方法和工具对其绩效进行量化和评价。
通过对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自身的经营状况,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企业绩效评估的研究还旨在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实现持续的发展和增长。
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共3篇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1企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绩效评价成为了一项关键的管理活动。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经营状况、发展水平、利润能力及未来潜力的科学、系统地评估。
评价结果可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全面、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评价方法、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模型等方面综述企业绩效评价文献。
一、评价方法常见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包括财务方法、非财务方法和综合法。
财务方法主要以企业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如ROI、ROE、ROS等。
非财务方法注重对企业的战略和文化等非财务因素进行评价,如平衡计分卡和价值链分析等。
综合法将财务和非财务方法相结合,使用多个维度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数据包络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
二、评价对象企业绩效评价的对象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个部门、岗位或者某项业务。
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需要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数据来源。
三、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企业绩效评价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市场指标、员工指标、客户指标和社会责任指标等。
它们可以反映企业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和绩效状况。
四、评价模型评价模型是指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和数学模型。
评价模型的选择和使用需要充分考虑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和评价目标等因素。
常见的评价模型包括线性规划、主成分分析、AHP等。
五、启示与建议对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充分考虑评价目标、数据收集和分析、评价指标和方法、评价结果的解读和应用等问题。
在实践中,需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以及评价结果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
此外,还需要关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和误差,以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等。
综上所述,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
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企业绩效评价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20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文献综述赵洁 张玲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一、引言研发投入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我国各企业都十分重视研发投入活动,我国统计局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与GDP之比)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研发支出已达19678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51.18%,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11.77%,但是研发投入活动具有高投入、回收期长、收益不确定的特点,因此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是否会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何种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学者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相关领域的文献。
二、文献综述(一)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关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最早是从国外开始研究的,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大部分学者得出了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Branch(1974)通过联立方程筛选出美国的111家上市公司,通过对他们的研发费用、无形资产等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些公司的研发费用与企业生产力是正相关的[1]。
Brown和Petersen(2011)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研发投入可以加大企业的研发密度,使企业的知识储备量增加,为企业获取超额利润奠定基础,因此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2]。
Ballot(2012)把研发投入分为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两类,对瑞典和法国的企业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为研发投入有利于企业回报率的增长[3]。
Rodrigo(2012)选取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资源整合为视角,探究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表明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对企业绩效能够产生有利影响[4]。
Mudambi和Swift(2013)选取美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得出加大研发投入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进一步显示出研发投入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5]。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文献综述研发投入是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方面的重要投资,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综述相关文献,探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指的是企业在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设施、技术资料等。
大量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发投入可以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
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企业可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市场份额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研发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工艺,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规模效益和成本优势。
研发投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
实证分析是通过收集企业的实际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等方法,来探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常用的计量模型包括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杜宾生产函数等。
实证分析能够客观地评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得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结论。
案例研究是通过深入调查某些企业或行业的具体案例,来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分析。
案例研究能够深入了解企业的内部运作机制和外部环境特点,揭示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由于案例研究的局限性,其结论通常只具有局限性的适用性。
在研究方法上,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来分析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采用案例研究,深入探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文献综述研发投入是企业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企业绩效是衡量企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研发投入是指企业在科学技术领域中进行的各种创新活动的成本,主要包括新产品或新流程的设计、试验、测试、验证、样品制作等。
企业在研发领域持续的投入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品质、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对于企业而言,研发投入也需要获得一定的回报,这就需要探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企业绩效是指企业在完成各项任务和活动后实现的结果,在度量与评价企业管理、经营和决策效果方面,企业绩效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分析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企业与投资者、股东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在科学技术领域中进行各种创新活动中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经济效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大量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是密切相关的。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有多种研究方法被用于评估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回归分析法、计量经济学、结构方程模型等。
(一)回归分析法通过回归分析法评价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使用自变量(研发投入)解释因变量(企业绩效)的变化。
如Jovanovic 和 McDougall(1995)研究了 5000 家美国企业的数据,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具有极为显著的正相关性。
Romer(1994)研究了美国制造业中,新产品比重和研发投入的关系,其研究结果也表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和经济学原理对现实世界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文献综述引言研发投入是企业在创新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文献综述,以期为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企业管理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过去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马克思·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了“创新驱动成本优势”理论,指出创新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绩效。
研究还发现,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
许多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并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
研发投入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价能力和利润率。
2. 研究方法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究。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对大量企业数据的分析,比较不同企业在研发投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些研究还采用了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和企业的实际经验,深入挖掘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3. 研发投入规模与企业绩效研究表明,研发投入的规模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研发投入规模越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大量的研发投入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创新资源,加速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周期,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从而提升企业的绩效。
也有研究指出,研发投入规模并不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唯一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企业在研发投入中存在着“增效”和“溢出”效应,即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非线性的。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研发投入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但当研发投入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文献综述摘要: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长久生存的保障,而研发投入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企业的研发活动能否达到理想效果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梳理了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研发投入;企业绩效;创新绩效;综述一、引言随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研发投入。
现有研究为探索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讨二者之间的直接关系,即研究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或创新绩效的关系。
另一个是考虑到其他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通过引入调节变量来研究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直接关系的研究(1)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研发投入能够显著促进企业财务绩效,陈可喜和陈畅(2018)以托宾Q值作为企业财务绩效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对其当期财务绩效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也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Kabir等(2014)用资产回报率来衡量企业绩效,通过对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欧洲国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回归,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即研发投资在某一合理范围内能提升企业资产回报率,超过这一合理范围时,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将会引起资产回报率的下降。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识到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开始探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滞后性影响。
周艳和曾静(2011)实证检验了R&D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各期研发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对企业经营利润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效应,R&D资金投入的滞后期为一期,R&D人员投入的滞后期为两期。
江南春和戴桂荣(2015)对信息服务技术类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企业的研发强度对盈利能力存在正向的滞后效应,滞后影响达到3年。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人力资本,以及这种资本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成为了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研究中,人力资本被定义为蕴含在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总和。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体现在其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等方面。
关于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多数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有效利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三、研究假设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即人力资本的增加会带来企业绩效的提高。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收集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
五、数据与实证分析1. 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和公开资料收集获得。
2. 变量定义:人力资本变量包括员工的教育背景、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企业绩效变量则包括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
3. 实证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具体来说,员工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越高,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也越高;同时,高技能员工的比例与企业市场占有率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六、讨论与结论1. 讨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有效利用对于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高技能、高教育水平的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的工作环境,通过创新和研发,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国外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的耶稣基督教会,劳动者普遍忠于自己对上帝的信仰,他们认为只有努力的工作,才被周围人和上帝认可。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西方世界绩效管理思想的启蒙阶段。
国外绩效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初成本绩效管理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财务绩效管理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绩效管理创新时期。
目前国外用于绩效管理的主要模式包括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360度考核法和平衡计分卡等。
彼得·德鲁克(1954)提出“目标管理”(Managements by Objectives,MBO)的概念,将企业的使命和任务转化成目标,为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带来良好的绩效[1]。
Andy(1976)学者发明了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并首先应用于英特尔公司,将目标管理自上而下贯穿到基层,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重点,并且确保将整个组织的力量都聚焦于完成组织绩效目标[2]。
Kaplan(1983)指出,国外的学术思想已经逐渐偏离了只使用企业财务绩效指标进行绩效衡量的观念,时间、成本、质量、适应性已经成为了企业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
此外,顾客满意度、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投资者和供应商)也被认为是关键的考核内容[3]。
Wendy(2013)学者觉得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和三方面有关,包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绩效评价体系的使用、技校战略的制定[4]。
乔治·米尔科维奇[5](2014)、雷蒙德[6](2013)等人先后提出绩效棱镜的概念,以利益相关者为研究主体,探讨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利益相关体本身具有哪些需求,又充分探讨了利益相关体对组织所具有的价值。
Shang-Jyun等(2014)认为,员工绩效评估至少需要选择10-14个评价要素才能保证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并且员工的好友和下属对于员工的具体评价和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相比,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7]。
股权激励、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股权激励、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1 国外文献综述 (1)2.1.2 国内文献综述 (3)2.1.3 文献述评 (6)2.2 相关概念界定 (7)2.2.1 股权激励 (7)2.2.2 研发投入 (7)2.2.3 企业绩效 (8)2.3理论基础 (9)2.3.1委托代理理论 (9)2.3.2 技术创新理论 (9)2.3.3 内生性增长理论 (10)2.1 国内外文献综述2.1.1 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对实施股权激励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且研究结果大多认为股权激励会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针对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外学者也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同时,还针对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滞后效应进行了研究。
一、股权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关于股权激励是否能促进研发投入,国外学者的看法基本一致。
Jensen and Meckling(1976)从利益趋同假说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认为企业高管和研发人员的剩余索取权随着其所持公司股份的增加而增加,这就使得他们与企业股东的目标能够趋于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来提升企业的业绩以获得更多的剩余索取权。
Agrawl and Mandelker(1987)指出实行股权激励机制让企业代理人持有较多企业股权份额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理成本,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带来的利益矛盾,从而促使企业管理者做出进行更多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研发创新活动的决策。
Kinin and Williams(2012)研究认为,实行股权激励方案后,高管会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加大研发的力度。
Baber(2012)也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经营者获得股权后会更愿意进行风险投资,经营者持股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
Morck(1988)等学者验证了高管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区间效应,即高管激励水平在0~5%的区间内时,公司价值与激励水平正相关;高管激励水平在5%~25%的区间内时,公司价值与激励水平负相关;而高管激励水平大于25%时,则两者又正相关,但关联程度有所减弱。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文献综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文献综述【摘要】研发投入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对企业绩效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关系。
研发投入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也对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然而,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影响,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本文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有效管理和优化。
【关键词】研发投入;企业绩效;影响机制;影响因素;关联关系1. 引言在当前技术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为了极其重要的议题。
研发投入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涵盖着对科技、人才、设备以及市场等方面的投入,对企业绩效产生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然而,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和因素,对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有效的研发投入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文献研究表明,企业研发投入额度、研发人员数量以及研发活动规模都会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研发投入的结构也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效果,同时相对充分的科研经费和合理的研究方向也是关键因素。
3. 研发投入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研发投入对产品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升研发投入,企业能够加强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此外,通过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进步,企业能够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技术标准,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 研发投入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在促进企业市场绩效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市场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文献综述近年来,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重要性。
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也开始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研发投入是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产品和技术而进行的投入。
研发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
企业绩效是企业达成各项目标的表现,包括财务绩效、市场绩效、技术绩效等。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许多国内外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
研发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研发投入是实现创新的主要手段。
研发投入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拓展产品线,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研发投入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通过研发投入,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研发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绩效。
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也有研究指出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并不一定呈正相关关系。
有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
也就是说,当研发投入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出现负效应。
这一现象被称为“研发投入过度”,是指企业过度投入研发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投入,导致资源浪费和绩效下降。
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投入,以避免研发投入过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还有研究指出,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受到一些中介变量的调节。
市场竞争程度、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都会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下,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也会发生变化。
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因素,以提高研发投入的效益。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成为评估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投入水平,以获取创新驱动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旨在为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关于研发投入策略的参考。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定义与测量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两个方面。
资金投入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数量,包括对设备、材料、人员薪资等的支出。
人力资源投入则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活动中所投入的人员数量和时间,包括研发人员的数量、薪资和时间分配。
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测量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测量法,即统计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研发投入金额和研发人员数量;另一种是间接测量法,即通过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研发产出来反映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
例如,以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比例、专利申请数量或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等指标来表示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1. 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充足的研发投入可以帮助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同时,研发投入还能够帮助企业积累知识和技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研发投入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系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发投入能够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不断投入研发活动,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此外,研发投入还能够帮助企业开发新的市场机会,拓展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的收入。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高新技术企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研发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然而,研发活动的效果如何影响到企业的绩效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定义和特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包括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旨在开发新产品、改进技术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比于传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投入规模较大,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并应对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更多的投入来确保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是投入结构复杂,高新技术企业通常需要同时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并需要跟踪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趋势。
三是投入周期长,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通常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才能取得成果并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 产出导向和效率导向的绩效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可以从产出导向和效率导向两个方面来考虑。
产出导向的绩效即指通过研发投入获得创新成果,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增长。
研发投入能够促进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效率导向的绩效即指通过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活动的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有效的研发投入能够提高研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2. 知识转化和资源整合的绩效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仅是为了产生创新成果,还是为了将研发投入转化为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研发投入可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知识转化和商业化的成果。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将研发投入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能够提供更多的市场选择和商业机会,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文献综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企业在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研发投入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
本文将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1 提高创新能力1.2 提高产品质量研发投入不仅可以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研发投入可以用于产品的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在研发投入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方面,许多研究都表明了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中国学者王建国(Wang, 2015)的研究发现,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提高对产品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3 增强竞争优势研发投入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通过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企业可以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品牌影响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Porter, 2016)的研究指出,企业通过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可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2.1 国外研究在国外,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诸多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美国学者加里·哈姆尔(Hamel, 2018)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证实了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
国外的研究还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一系列特定因素的影响。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Porter, 2017)的研究指出,企业的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竞争格局等因素都会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3.1 经济因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持续创新来保持竞争优势。
研发投入被普遍认为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由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的研究文献,以全面了解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1 增加企业创新能力研发投入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发,从而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企业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
高质量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上赢得更多的份额,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1.3 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研发投入可以帮助企业研发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
二、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方法与指标2.1 研究方法研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
实证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模型来分析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案例研究则通过深入挖掘个案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绩效情况,以揭示二者之间的关联。
2.2 研究指标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中,常使用的指标包括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研发支出的增长率、研发产出、创新数量和质量等。
同时,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也涵盖多个方面,如销售收入、市场份额、利润率、资产回报率等。
三、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结果3.1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大部分研究显示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
研发投入相对较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出,并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表现。
3.2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阈值效应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