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布局建设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库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502.77 KB
- 文档页数:3
重庆对中国的战略意义第一篇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重庆对咱中国的战略意义。
你想啊,重庆那可是个地理位置超重要的地儿。
它处在咱们国家中西部的结合部,就像一个交通大枢纽。
不管是公路、铁路还是水路,在那都四通八达的。
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各种物资、人员能快速地流动,经济能活跃起来呀!还有呢,重庆的工业实力也很强劲。
从汽车制造到电子信息,啥都有。
这在国家的产业布局里可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在关键时刻,能迅速为国家提供各种急需的产品和装备。
再说了,重庆也是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地方。
水、电、气啥的都不缺。
这就好比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能给周边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
而且啊,重庆在军事战略上也有重要地位。
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要是有啥情况,那也是一道坚固的防线。
你瞧,重庆对于咱们中国来说,那真是太重要啦,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镶嵌在国家的大版图上,发挥着独特又关键的作用!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今天好好唠唠重庆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重庆呀,那可是咱们中国的大宝贝。
先说说它的经济战略意义吧,它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带动着周边地区一起发展,就像一个强大的经济发动机。
从交通方面看,它是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
不管是内陆运输还是对外连接,它都起着关键作用。
好比是一个交通大管家,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资源方面,重庆的矿产资源丰富,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像是家里的大粮仓,啥时候都有储备,心里不慌。
文化上呢,重庆有着独特的巴渝文化,这丰富了咱们国家的文化宝库。
就像一道美味的特色菜,让整个餐桌更加丰富多彩。
还有啊,重庆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很重要。
守护着绿水青山,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在咱们中国就像一个全能选手,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战略意义那是杠杠的!咱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个宝贝地方,让它越来越好!。
调查研究Research支持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农发行应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申请开办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相关贷款业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0■亓向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展示了我国显著制度优势,但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短板和问题,其中应急物资储备不足、调拨不畅,成为影响疫情防控特别是初期防控进展的重要因素。
应按照中央要求,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一、中央对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要求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系统梳理国家储备体系短板,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要优化关键物资生产能力布局,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2月140,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
对短期可能出现的物资供应短缺,建立集中生产调度机制,统一组织原材料供应、安排定点生产、规范质量标准,确保应急物资保障有序有力。
要健全国家储备体系,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
要建立国家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对应急救援物资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二、健全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的相关建议(一)殳足“三个层次”,完善储备品类。
一是立足分类管理,完善战略物资储备目录。
战略物资储备系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物资储备目录,以便指导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按照需要安排好相应的战略物资实物和能力等储备,为快速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第一时间的物资保障。
战略储备物资的品种选择主要取决于在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国内资源供应充足性、国际物资购买可靠性以及市场供求情况等,要根据国家安全战略需要,科学研判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战略物资储备的品种与规模,不断优化战略物资储备目录。
重庆市城乡规划仓储用地规划导则(试行)重庆市规划局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前言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仓储用地规划导则》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照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划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仓储用地的定义与分类;3、仓储用地选址与布局;4、仓储区卫生与安全防护标准;5、仓储区总平面布局;6、名词解释。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内容。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彭瑶玲、杨光辉、李乔目录1 总则 (1)2 仓储用地的定义与分类 (2)2.1仓储用地的定义 (2)2.2仓储用地的分类 (2)3 仓储用地选址与布局 (3)3.1 一般原则 (3)3.2选址的具体条件 (3)3.3危险品仓库用地布局原则 (4)3.4特殊品仓库用地布局原则 (4)3.5堆场用地布局原则 (5)4 仓储区卫生与安全防护标准 (6)4.1 卫生防护标准 (6)4.2 安全防护标准 (6)5 仓储区总平面布局 (15)5.1场地设计 (15)5.2 总平面布局 (16)5.3配套设施布局 (17)5.4 道路与绿地布局 (18)6 名词解释 (18)附录A:计算间距的起讫点 (20)本导则用词说明 (21)附:补充说明与参考文献 (22)1.总则1.0.1为使仓储用地的规划布局更好地满足城乡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结合重庆市的实际,制订本导则。
重庆市应急物资储备现状分析 郑 波1,桑 林2 (1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2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石油天然气工程系,重庆 400074)[摘 要]重庆市应急储备现状分析对于提升社会公共管理、加强应急事件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文章从重庆市应急物资分类、储备方式和储备管理(调配、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并以此给出了提升储备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重庆;应急物资储备;社会公共管理[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15 2621 引 言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超级大都市,位于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接合地带,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
此外,重庆制定了“五大功能区”的城市4 0规划,基于这些定位和要求,重庆必然会更加注重社会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而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这直接体现了城市的成熟度和发展程度。
重庆突发事件频仍发生、损失庞大。
根据重庆市民政局发布的消息,重庆大范围内近年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80亿元到120亿元之间,占重庆GDP的4%左右。
2015年,全市三十四个区县大部分受灾,共计发生410余次各种自然灾害,因此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口有32人,紧急转移近4万人,受灾人口近两百万人。
所以对重庆市应急物资储备现状的分析,进而给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提高重庆市的应急保障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重庆市应急物资储备现状2 1 重庆市应急物资分类现状从重庆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四个分预案以及重庆市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中,均未明确对重庆市的应急物资进行分类。
在总预案中,仅仅提到政府应该加强水、气、油和粮等战略储备的物资。
在应急管理办法中,也仅仅按照部门的区别,强调各自储备的物资,建立对应的标准和管理制度,如市经信委负责电、煤和天然气储备;市建委负责建筑施工类机械设备的储备;市交委负责各种交通方式的物资储备以及运力的调配;市商委负责粮食、食用油、猪肉等生活必需品以及诸如方便面、饼干等基本生活物资的储备;市卫计委负责医疗救护用品的储备等。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30•【字号】渝府发〔2021〕27号•【施行日期】2021.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9月30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对于进一步筑牢全市安全发展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应急管理部关于做好“十四五”应急管理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应急函〔2019〕179号)、《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渝府发〔2021〕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应急管理工作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进展与成效。
1.应急管理“四大体系”基本形成。
严格按照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精神,结合我市应急管理特点,大力构建行政管理体系、组织指挥体系、救援力量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四大体系”。
完成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市、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组建应急局,乡镇(街道)设立应急办,初步形成三级行政管理体系。
全市各级各部门明确应急管理内设责任机构。
调整重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安委会)和重庆市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减灾委),设立道路交通安全办公室、水上交通安全办公室、轨道交通安全办公室、建设施工安全办公室、危险化学品安全办公室、矿山安全办公室、旅游安全办公室、城市运行安全办公室、消防安全办公室、特种设备安全办公室、工贸安全办公室等11个专项安全办公室,成立重庆市自然灾害应急总指挥部以及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4个专项指挥部,建立“两委、十一办、四指”组织指挥体系。
●军事物流Military Logistics摘要:为解决战争初期物资快速保障问题,根据我国地域特点和军队战略调整要求,提出边境地区陆基预置储备、岛礁预置储备、海外基地预置储备和海上舰船预置储备等4种储备模式,分析这4种储备模式的内涵。
针对军事形势和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储备需求分析,提出4种储备模式的具体储备方式,为战时主要方向作战物资预置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关键词:战备物资;预置储备;储备模式;储备方式DOI :10.16807/ki.12-1372/e.2019.07.013中图分类号:E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192(2019)07-0057-04战备物资预置储备模式研究李守耕1,陈铁祺2,王丰2(1.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院后勤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1;2.陆军勤务学院军事物流系,重庆401311)On Preset Reserve Mode for Combat Readiness MaterialLI Shougeng 1,CHEN Tieqi 2,WANG Feng 2(1.Institute of Logi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ystems Engineering Institute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Beijing100071,China ;itary Logistics Department ,Army Logistic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11,China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apid material support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war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reserve modes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ic adjustment requirements of our army ,such as land -based preset reserve in the border area ,island preset reserve ,overseas base preset reserve ,and marine ships preset reserve.It firstly in -troduces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four reserve modes.Then ,it analyzes the reserve demand according to military situation and natural conditions ,and puts forward four specified reserve modes ,which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solution to material pre -set in main direction operations in wartime.Keywords :combat readiness material ;preset reserve ;reserve model ;reserve mode战备物资预置储备是为避免战争初期的保障供应困难,通过科学分析,在重要的作战方向、预定战区或大型运输舰船上预先储备一定数量的武器装备、后勤物资和装备维修器材。
重庆市城乡规划仓储用地规划导则(试行)重庆市规划局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前言为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事业“十一五”规划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仓储用地规划导则》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照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划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仓储用地的定义与分类;3、仓储用地选址与布局;4、仓储区卫生与安全防护标准;5、仓储区总平面布局;6、名词解释。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正文中用黑体字注明了本导则中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内容。
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渝北区新牌坊新南路9号;邮编:401147),以便在今后修改时参考和吸纳。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彭瑶玲、杨光辉、李乔目录1 总则 (1)2 仓储用地的定义与分类 (2)2.1仓储用地的定义 (2)2.2仓储用地的分类 (2)3 仓储用地选址与布局 (3)3.1 一般原则 (3)3.2选址的具体条件 (3)3.3危险品仓库用地布局原则 (4)3.4特殊品仓库用地布局原则 (4)3.5堆场用地布局原则 (5)4 仓储区卫生与安全防护标准 (6)4.1 卫生防护标准 (6)4.2 安全防护标准 (6)5 仓储区总平面布局 (15)5.1场地设计 (15)5.2 总平面布局 (16)5.3配套设施布局 (17)5.4 道路与绿地布局 (18)6 名词解释 (18)附录A:计算间距的起讫点 (20)本导则用词说明 (21)附:补充说明与参考文献 (22)1.总则1.0.1为使仓储用地的规划布局更好地满足城乡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结合重庆市的实际,制订本导则。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公布重庆市中心城区城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日期】2023.03.30•【字号】渝规资规范〔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公布重庆市中心城区城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23〕5号中心城区各区(含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自然资源部关于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更新工作的部署,我市中心城区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已进行了更新,并经市政府审批同意。
现将中心城区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予以公布实施,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以及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所辖范围内城镇国有建设用地,统一执行中心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
二、基准地价是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市场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土地税费、核算土地资产收益和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主要依据。
各区规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认真执行,并按要求做好相关政策实施的衔接工作。
对施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与市局联系。
三、本基准地价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公布执行重庆市主城区及江津区双福街道珞璜镇土地级别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2〕305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地价说明〉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6〕434号)同时废止。
四、本通知施行前,规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已依法受理的土地供应、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办理补缴地价款手续以及已经批准的经济适用房、农转非安置房、城市房屋征收拆迁安置房(含危旧改安置房)、房改房等政策性住房项目的不计容建筑部分办理划拨转出让补缴地价款手续等业务,涉及应用基准地价的,按照上一轮基准地价执行。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10•【字号】渝府发〔2021〕6号•【施行日期】2021.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渝府发〔2021〕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2月10日目录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第一章“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节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二章“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第一节“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第二节“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三节“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第四节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第三章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第一节聚焦科学主题“铸魂”第二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第三节联动全域创新“赋能”第四章加快培育创新力量第一节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第二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三节培育产学研融合新型研发机构第五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一节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第二节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第六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第一节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第二节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第三节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第三篇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第七章建设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第一节推动重大战略任务落实落地第二节构建一体化发展机制第八章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第一节提升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第二节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第三节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发展第四节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第四篇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第九章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第二节实施支柱产业提质工程第三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第十章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第一节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第三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第四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升级第十一章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第一节推动数字产业化第二节促进产业数字化第三节强化数字化治理第十二章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建设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第二节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第三节完善能源保障体系第四节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第五节系统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第五篇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第十三章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第一节畅通国内大循环第二节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水平第十四章全面促进消费第一节推动消费供给升级第二节优化消费需求管理第十五章拓展投资空间第一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第二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第六篇统筹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第十六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一节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二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三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十七章持续推进城市提升第一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第二节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第三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第十八章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第一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第二节加强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保障第三节推动城乡融合改革试验第七篇在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十九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一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第二节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第二十章完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第二十一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第二十二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一节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第二节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第二十三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第一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第二节优化涉企公共服务第三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第八篇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第二十四章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第一节畅通出海出境大通道第二节打造内陆口岸高地第二十五章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发挥内陆开放龙头带动作用第二节提升创新国际化水平第二十六章提升开放平台能级第一节创新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第二节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第三节推动开发开放平台转型升级第二十七章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第一节加快贸易转型升级第二节统筹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第九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第二十八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一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二十九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第一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二节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第三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第三十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第一节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二节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第三十一章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第一节打造高品质文旅产品和业态第二节全面升级配套设施第十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第三十二章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第一节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第二节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第三节推进生态系统修复第三十三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第一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二节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第三节健全环境治理机制第三十四章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第一节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第二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第三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第四节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第五节探索绿色发展示范第三十五章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一节推动能源节约和能效提升第二节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第三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第四节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第十一篇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第三十六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一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第二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第三十七章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第一节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第二节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第三十八章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第一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二节增强教育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第三节加快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第三十九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节完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第二节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第三节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第四节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第四十章关心关爱重点群体发展第一节促进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全面发展第二节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第四十一章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第一节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第二节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第三节加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第四节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第五节建设体育强市第四十二章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第一节提高生育托育服务水平第二节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第四十三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一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第二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第十二篇统筹发展与安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第四十四章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第四十五章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第四十六章突出抓好经济安全第一节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第二节加强战略物资储备第四十七章切实保障公共安全第一节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第二节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第三节提高事故灾害防范应对能力第四十八章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第一节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第二节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第四十九章增强国防动员和保障能力第十三篇健全规划的领导和保障机制第五十章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第五十一章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第五十二章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第五十三章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第五十四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第五十五章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第一节建立统一规划体系第二节落实规划实施主体责任第三节完善规划评估监督机制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第一章“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节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二章“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第一节“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第二节“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三节“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第四节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第三章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第一节聚焦科学主题“铸魂”第二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第三节联动全域创新“赋能”第四章加快培育创新力量第一节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第二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三节培育产学研融合新型研发机构第五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一节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第二节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第六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第一节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第二节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第三节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第三篇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七章建设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第一节推动重大战略任务落实落地第二节构建一体化发展机制第八章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第一节提升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第二节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第三节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发展第四节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第四篇壮大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第九章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第二节实施支柱产业提质工程第三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第十章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第一节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第三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第四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升级第十一章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第一节推动数字产业化第二节促进产业数字化第三节强化数字化治理第十二章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建设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第二节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第三节完善能源保障体系第四节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第五节系统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第五篇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第十三章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第一节畅通国内大循环第二节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水平第十四章全面促进消费第一节推动消费供给升级第二节优化消费需求管理第十五章拓展投资空间第一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第二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第六篇统筹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第十六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第一节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二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三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十七章持续推进城市提升第一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第二节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第三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第十八章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第一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第二节加强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保障第三节推动城乡融合改革试验第七篇在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十九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一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第二节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第二十章完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第二十一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第二十二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一节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第二节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第二十三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第一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第二节优化涉企公共服务第三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第八篇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第二十四章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第一节畅通出海出境大通道第二节打造内陆口岸高地第二十五章推动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发挥内陆开放龙头带动作用第二节提升创新国际化水平第二十六章提升开放平台能级第一节创新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第二节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第三节推动开发开放平台转型升级第二十七章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第一节加快贸易转型升级第二节统筹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第九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第二十八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一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二十九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第一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二节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第三节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第三十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第一节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二节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第三十一章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第一节打造高品质文旅产品和业态第二节全面升级配套设施第十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第三十二章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第一节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第二节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第三节推进生态系统修复第三十三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第一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二节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第三节健全环境治理机制第三十四章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第一节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第二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第三节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第四节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第五节探索绿色发展示范第三十五章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一节推动能源节约和能效提升第二节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第三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第四节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第十一篇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第三十六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一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第二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第三十七章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第一节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第二节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第三十八章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第一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二节增强教育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第三节加快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第三十九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一节完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第二节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第三节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第四节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第四十章关心关爱重点群体发展第一节促进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全面发展第二节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第四十一章实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第一节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第二节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第三节加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第四节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第五节建设体育强市第四十二章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第一节提高生育托育服务水平第二节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第四十三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一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第二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第十二篇统筹发展与安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第四十四章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第四十五章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第四十六章突出抓好经济安全第一节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第二节加强战略物资储备第四十七章切实保障公共安全第一节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第二节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第三节提高事故灾害防范应对能力第四十八章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第一节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第二节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第四十九章增强国防动员和保障能力第十三篇健全规划的领导和保障机制第五十章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第五十一章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第五十二章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第五十三章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第五十四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第五十五章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第一节建立统一规划体系第二节落实规划实施主体责任第三节完善规划评估监督机制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十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路线,是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
关于重庆主城都市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思考和建议摘要:重庆主城都市区为典型的山地地形,潜在地下空间资源丰富。
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对优化重庆主城都市区规划布局、空间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从重庆主城都市区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开发利用潜力、开发利用技术、开发利用效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提出了重庆主城都市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议。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重庆主城都市区地下空间提供一定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地下空间;重庆主城都市区;地质环境。
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的需要,通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能够避免城市“摊大饼”式发展,节约土地;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需要,通过发展高效的地下交通,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增强城市防灾能力的需要,通过建立完善以地下空间为主体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和战略物资储备系统,可以降低自然灾害、人为灾害造成的威胁及损失。
(二)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从简单的地下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到地下市政设施和地下城市建设,北美,西欧及日本出现了大量地下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大型实验室等公共建筑,现今更是应用到旧城改造及历史文化建筑扩建区域。
我国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始于上世纪60年代,多为战备人防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求动力充足,国内主要城市地铁建设、隧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雄安新区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二、重庆主城都市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和开发利用现状(一)地质环境条件可行性分析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分析,主城都市区除局部低洼地带、背斜轴部及岩溶区地下水较丰富外,其他大部分区域地层赋水性较差,地下水相对贫乏,适宜地下空间的开发;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分析,主城都市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属典型的山地基岩型城市,出露基岩多为侏罗系地层,岩体完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优质地层。
新形势下加强战备物资储备法规建设的思考
熊振伟;王丰
【期刊名称】《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9)007
【摘要】为加强新形势下战备物资储备法规建设,从军队改革、科学管理、健全法规、依法治军等方面论述战储法规建设需求,分析我军战储法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法规体系框架、制订战储上位法规、清理汇编现有法规、做好法规宣传、强化法规贯彻、严格执法监督等对策,可为新时期战储法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熊振伟;王丰
【作者单位】后勤工程学院后勤信息与军事物流工程系,重庆 401311;后勤工程学院后勤信息与军事物流工程系,重庆 4013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33
【相关文献】
1.实体化智能化战备化社会化加强上海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J], 桂余才
2.我军战备物资储备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J], 熊振伟;王丰
3.战备物资储备法规体系研究综述 [J], 熊振伟;王丰
4.战备物资储备法规标准体系构建思考 [J], 熊振伟;王丰
5.我军战备物资储备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J], 熊振伟;王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粮食储备库发言稿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XX单位的XX,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关于粮食
储备库的工作情况。
作为粮食储备库的管理者,我们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储备库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装备,保障储备粮食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积极配合国家对粮食储备工作的相关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加工、保管、运输等工作,确保储备粮食的数量和质量达标。
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强和完善储备库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保障全国粮食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和支持粮食储备库的工作,共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1.04•【字号】渝府发[2009]108号•【施行日期】2009.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9]10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九年十一月四日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精神,发挥物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我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和中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实施期为 2009-2012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目标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重庆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需要,是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的需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实现我市经济加快复苏的需要。
(一)发展现状。
物流业规模增长迅速。
2008年,我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60亿元,完成货物运输量5.6亿吨,直辖以来年均分别增长15%和22%。
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7%。
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
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三峡工程竣工,长江运能大幅度提升,已形成“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铁路网和八大对外物流通道。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成为全国十大机场之一。
物流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物流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货代等行业初具规模。
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本土物流企业正在发展壮大,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重庆,促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加快融合。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3.11.17•【字号】渝发改规范〔2023〕11号•【施行日期】2023.1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信托与投资正文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发改规范〔2023〕1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特制定《重庆市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11月17日重庆市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发改投资〔2022〕165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发改投资〔2023〕1004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23〕10号)有关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支持民间投资参与重点领域项目(一)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介机制。
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全市“十四五”规划532项重大项目清单,每年滚动选择回报机制明确、收益水平较好、适合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重大项目,通过投资项目在线服务监管平台公开推介,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滚动列入年度市级重点项目清单,并积极向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推荐,申请纳入国家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