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76
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流程开料工序主要是对大料而言,对于小料,可以直接进入冲坯工序。
亭部的研磨和抛光方法与冠部相同,因而上述的十道工序可以归纳为六道主要工序,即开料、冲坯、粘胶、圈形、研磨、抛光。
开料→冲坯→粘胶→圈形→研磨→抛光1、开料(1)劈裂法锯劈法操作方式将原料放在切割机上,用锯片沿解理或裂隙方向轻轻锯开一个小缺口,这样原料大部分就会自动裂开。
若没有裂开,可把原料再放在工作台(或桌面)边缘轻轻一磕,一般也会裂开。
②楔劈法的操作方式,如下图所示:楔劈法操作方式用高硬度材料如合成刚玉(Hm=9)的尖锐棱角,在需要劈裂的宝石原料表面沿解理或裂隙方向刻划一个槽形缺口,然后用劈楔刀刃放在缺口上,用小锤敲击刀背,使原料裂解开来。
(2)锯切法①大料的切割A B②小料的切割毛坯高度适中毛坯高度过高毛坯高度过低2、冲坯3、粘胶各种形状的粘杆一种常用的粘接架(顶平器)预热宝石粘接宝石顶平校正4、圈形手工圈形示意图5、刻磨用八角手加工刻面宝石的机械装置示意6、抛光抛光顺序:对宝石各部分刻面的抛光顺序与研磨顺序基本一样。
所以,在抛光宝石时,要适当控制抛光剂的供给量,抛光剂过多或过少都对抛光不利。
•(标准圆钻式琢型的加工顺序和方法)刻面型宝石的加工顺序和方法,因琢型的种类及复杂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加工过程大同小异。
一般而言,刻面数量较少、对称性好的琢型比较容易加工。
由于标准圆钻式琢型具刻面数量适中和对称性好的特点,通常作为学习宝石加工入门的基本琢型。
刻面宝石琢型的加工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十个步骤进行:(1)坯料制备•切割、冲坯。
坯料的比例按成品琢型的比例估计,各部分要留有充足的加工余料。
(2)粘胶上杆•将坯料台面细磨,粘胶上杆,在顶平器上校正宝石。
(3)圈磨腰形•手持宝石粘杆,在细磨盘上将宝石腰部打磨成形。
(4)研磨及抛光台面•若用机械手加工,直接将宝石粘杆装卡在磨头夹具前端,并将指针调整到0°,使粘杆与磨盘面垂直,研磨宝石台面。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课程代码:0893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熟知宝石琢型的种类、宝石琢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宝石加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刻面型和弧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各种常见宝石的设计及加工要领等内容。
为今后从事宝石琢型的设计、加工及新款开发工作,以及与宝石琢型相关的珠宝首饰设计、鉴赏、评估、营销等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宝石琢型的设计及加工技能。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覆盖面广。
针对这一特点,抓住重点、难点,并结合实践,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宝石琢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常见宝石的设计及加工要领等内容。
通过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和要求:1.熟知宝石琢型的种类及其特点,了解宝石琢型的演化历史及发展状况。
2.掌握宝石琢型的光学设计、形美设计以及定向和定位设计的法则,了解标准圆钻琢型角度和比例的数理推导方法。
3.了解GemCad软件的用途,熟悉GemCad for Windows使用方法。
4.了解宝石的锯切机理、琢磨机理以及抛光机理,掌握宝石加工的方式和技术要领。
5.掌握宝石加工常用的磨料、磨具及辅材的特性及用途。
6.了解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原则,熟悉刻面型宝石的加工设备,掌握刻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7.了解弧面型宝石的设计原则,熟悉弧面型宝石的加工设备,掌握弧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8.了解并掌握常见宝石的性质、设计及加工的要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生完成宝石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与首饰设计、首饰制作等课程的知识点相互衔接。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宝石琢型的概念和分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宝石琢型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了解刻面型宝石琢型的演化历史及发展状况等内容。
"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工艺学"教程本教程根据《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工艺学》的现行教学大纲,集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并引入了国外宝石琢型电脑设计等一些新内容编制而成。
教程共分九章,各章内容提要及学习要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宝石加工工艺分类,宝石琢型的含义、组成及名称、琢型三要素等。
要求重点掌握刻面宝石琢型的主要组成及各种刻面名称、琢型比例、琢型角度和圆周分度等名词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宝石琢型分类,讲解了四类70余种代表性琢型的特征,此外还探讨了刻面宝石琢型的演化发展历史。
要求重点掌握宝石琢型分类方法、各类琢型的基本特征及其适用宝石材料、标准圆明亮琢型的演化过程及其特点。
第三章深入细致地讲解了刻面宝石琢型设计的光学原理和美学原理。
要求重点掌握宝石的亮度、火彩、闪烁的产生原因,以及与琢型比例、角度的关系,琢型比例和角度的确定方法,宝石琢型造型形式美法则。
第四章介绍了宝石琢型电脑设计方法。
本章采取图解实例教学方式,讲解宝石琢型设计软件GemCad及GemRay的操作方法,可以使学员按照图解说明,一步步练习,达到快速学会用软件的目的。
要求重点掌握标准圆钻型和交叉矩型的构图操作技巧,理解所用各项命令的含义和用法。
第五章介绍宝石加工基本方法的原理和常用设备。
要求重点掌握琢磨法原理和抛光法原理。
第六章介绍了宝石加工中常用的磨料、磨具和辅料等工艺耗材。
要求重点掌握磨料的基本特性、粒度分类、常用磨料和抛光剂的性质,磨盘、抛光盘的材质结构与选用,粘结剂的配制与使用。
第七章介绍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和加工工艺。
要求重点掌握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原则,主要加工工序的任务、方法和注意事项,机械手刻磨机工作原理,八角手的设计原理及工作原理。
第八章介绍凸面型宝石的设计和加工工艺。
要求重点掌握凸面型宝石的设计原则,主要加工工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九章全面介绍了刚玉、绿柱石、金绿宝石、电气石、橄榄石、石榴石、尖晶石、锆石、黄玉、长石、水晶、欧泊、黑曜岩、虎睛石、翡翠、绿松石、孔雀石、琥珀、珊瑚等20种常见宝石的性质和加工要领。
宝石琢型与加工工艺学第1章宝石琢型与加工概述第1节宝石加工工艺分类根据宝石饰品的类别及其加工技术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宝石加工工艺大致划分为如下六类:1、钻石加工工艺钻石是宝石中最珍贵的品种,也是硬度最大、加工难度最大的宝石材料,因而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特殊的工艺方法来进行加工,可谓是宝石加工中的特种工艺。
2、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刻面型宝石主要是由若干个小平面组合而成的几何多面体饰品,需要使用适合研磨平面的刚性磨具来进行加工,加工设备的专一性较强,但加工工艺方法较为复杂,操作技术难度相当较高。
3、弧面型宝石加工工艺弧面形宝石主要是由简单的凸形弧面组成的宝石饰品,需要使用柔性的磨具来加工弧面,加工设备一般比较简单,工艺方法也比较容易。
4、链珠型宝石加工工艺宝石项链可以由多粒形状相同或不同的链珠组合而成,链珠的琢型不同,加工工艺有别,如刻面型链珠的主要加工设备和工艺方法与刻面型宝石加工工艺基本相同,而圆珠型和随意型链珠的加工则需要使用专门的加工设备和特殊的加工方法。
5、异型宝石加工工艺这类工艺主要是加工一些异形挂件和特殊形态的工艺品,其加工设备要因产品的特点灵活选用或者专门设计制造,加工工艺也随宝石特点和造型需要而灵活选择。
6、玉雕加工工艺玉雕指玉器产品的雕琢工艺,有时也指玉器。
所使用的加工设备比较简单,主要是玉雕机和各种辅助磨具,但玉雕加工的手工特点很强,玉雕的造型千变万化,是一门创作性极强的手工艺技术,属于特种工艺。
第2章宝石琢型的分类及演化第1节宝石琢型的分类宝石的琢型式样繁多,但常见的琢型归纳起来有五大类:弧面型、刻面型、链(念)珠型、雕件及异型。
2.1.1 弧面琢型弧面琢型(cabochon)是指表面突起的、截面呈流线性的、具有一定对称性的琢型宝石,其底面可以是平的或弯曲的,抛光的或不抛光的。
主要用于不透明和半透明,或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变彩、猫眼、星光等效应),或含有较多包裹体或裂隙等宝石材料的加工。
宝石加工款式:刻面型这种款式由完全覆盖宝石表面的一系列几何形平面构成。
用刻面型并使原石以合适的角度研磨抛光,宝石会显示四种宝贵的光学效应:体色、亮度、火彩和闪耀程度。
刻面型宝石的类型很多,据统计达数百种之多,常见的也有数十种,这些琢型根据其形状特点和小面组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钻石式琢型(Brilliant Cut)钻石式琢型是目前适用最多的琢型之一,它起源于钻石晶体形状,也主要用于钻石的琢型。
不过其它透明宝石也可用此琢形,如紫晶、海蓝宝石、橄榄石、石榴石、电气石、锆石和黄玉等。
这种琢形可能是十七世纪未期一位叫Vincenzio Peruzzi•的宝石工匠在威尼斯发展起来的,在以后的年代里,这种琢型的理想比例一直在修改,至今它仍然是钻石最令人喜爱的琢型,这种琢型由冠部、腰部和亭部三部分组成,其冠部有33个小面,包括:1个台面,8个冠部主小面,8个星小面,16个上腰小面;亭部有25个小面,包括:1个底面,8个亭部主小面,16个下腰小面,其理想的比例(见图3-1-11)。
图3-1-11 圆多面形琢型比例及小面名称2、阶梯形琢型(Step Cut)也被称为祖母绿琢型或陷井式琢型。
这种琢型的最简单形式有一方形轮廓和一个被一系列矩形小面环绕的方形台面,其底部终止于一个尖顶。
阶梯型琢型最大的特征是具有阶梯状的翻光面,其最典型的是用于祖母绿切磨的祖母琢型(图3-1-12)。
由祖母绿琢型演化而来的琢型很多,从正方形-长条形都有,这主要取决于宝石原石的形状。
图3-1-12 阶梯形(祖母绿型)琢型示意图3、玫瑰式(Rose Cut)主要用于那些具不完整晶体的钻石,如板状、尖角状和一些厚度较薄的碎片,也用于其它一般宝石。
玫瑰式琢型的主要特点是:上部由多个小面组成,下部仅有一个大而平的底面,看上去象个单锥体(图3-1-13)。
这种琢型虽然不利于显示宝石的火彩和亮度,但其优美的几何形状和适用性仍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些常见的玫瑰式琢型如(图3-1-13)。
刻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引言刻面型宝石是一种经过精细加工刻面而形成的宝石产品。
刻面是指对宝石进行切割和磨光,以呈现出它们最美丽的一面。
刻面型宝石具有独特的光彩和闪烁效果,因此在珠宝行业备受追捧。
本文将介绍刻面型宝石的加工工艺,包括切割、磨光和打磨等方面。
一、切割工艺切割是刻面型宝石加工的起始步骤。
切割的目的是将原石切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
切割通常使用钻石切割机进行,这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切割宝石的设备。
在切割过程中,首先需要经过初步的标记,将原石上的不纯物质都去除,以确保切割出的宝石质量优良。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在原石上标记出切割的位置和角度。
最后,使用钻石切割机进行切割,将原石切割成预期的形状。
切割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和精确,以免损坏原石或切割出不理想的宝石形状。
二、磨光工艺磨光是刻面型宝石加工的关键一步,可以使宝石表面光滑细腻,并增强宝石的光彩和闪烁效果。
磨光通常使用钻石磨光盘进行,磨光盘上覆盖着钻石颗粒,可以在磨光的过程中给予宝石足够的光泽。
在磨光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宝石进行定位,以确保宝石与磨光盘接触到最佳位置。
然后,将宝石放在磨光盘上,逐渐将宝石移动和旋转,使磨光盘上的钻石颗粒能够均匀地磨光宝石表面。
整个磨光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以确保磨光出的宝石表面光滑一致。
三、打磨工艺打磨是刻面型宝石加工的最后一步,可以进一步提升宝石的光彩和闪烁效果。
打磨通常使用细砂纸、皮革和蓝晶石等材料进行,不同的材料可以打磨出不同的效果。
在打磨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宝石表面涂上细砂纸,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轻柔的打磨。
然后,通过摩擦将宝石表面磨光,使其变得更加光亮。
最后,使用皮革和蓝晶石等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打磨,以使宝石的光彩更加突出,闪烁效果更加明显。
四、质量检验在刻面型宝石的加工过程中,质量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质量检验可以保证每一颗刻面型宝石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和可靠的耐久性。
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宝石的光彩、透明度和净度等方面。
刻面宝石琢型的设计原理及新款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1.0 研究背景刻面宝石琢型是一种高级的宝石加工技术,它可以根据宝石的外形和特性设计出独特的刻面花纹,使得宝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芒。
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宝石的设计也在不断革新,可以看出其发展前景广阔。
2.0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刻面宝石琢型的设计原理,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新型的刻面宝石琢型,以满足市场需求。
3.0 研究内容3.1 刻面宝石琢型的设计原理对刻面宝石琢型的设计方法、流程及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形成具体的理论设计模型。
3.2 刻面宝石琢型的设计实践运用相关技术和工具,面向实际的情况,设计新型的刻面宝石琢型。
3.3 实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新型刻面宝石琢型设计的效果。
4.0 研究方法4.1 文献资料法收集、分析图书馆相关资料,了解刻面宝石琢型的历史、发展及最新研究动态,同时对设计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整理出相应的设计模型。
4.2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于宝石的颜色及款式需求,据此改进和优化设计模型。
4.3 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实验室中的相关实验,检验新型刻面宝石琢型的设计效果及实用性。
5.0 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5.1 深入了解刻面宝石琢型的设计原理,为后续新型刻面宝石琢型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5.2 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及审美观念的新型刻面宝石琢型。
5.3 通过实验验证,检验新型刻面宝石琢型设计的效果及实用性。
6.0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两个阶段:6.1 第一阶段时间:1个月任务:(1) 收集和分析刻面宝石琢型的历史、发展和研究动态资料,整理出理论设计模型;(2) 针对市场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消费者对于宝石的颜色及款式的需求;(3) 综合理论模型和问卷调查,设计出新型刻面宝石琢型。
6.2 第二阶段时间:2个月任务:(1) 在设计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检验新型刻面宝石琢型的设计效果及实用性;(2) 根据实验结果,改进新型刻面宝石琢型设计并试制;(3) 出具结论和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