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拍灯使用技巧摄影拍摄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106.26 KB
- 文档页数:3
人像摄影中的四灯布光人像摄影中的四灯布光8294四灯布光的特点四灯布光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灯光组合,也是影楼拍摄婚纱照常常使用的。
四灯布光具有变化多、组合快的特点,能灵活变换多种光效,对人物起到多方位的塑造。
四灯布光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四灯布光的方法有很多,四灯布光相对其他布光来说,灯光稍显复杂一些,但基本都是要围绕主体先布主光、再布辅光、其次是其他光效(如发光、背景光、轮廓光等)。
在拍摄过程中布光要做到有主有次,有条不紊,这样才能利用四灯布光方法拍摄出我们满意的照片。
1. 前四灯平光布光前四灯平光布光就是四盏灯全部布在数码相机与被摄者之间,四盏灯以顺光位作平光照射(如图1、光位图-1)。
这种布光方案适合运用于以下几种情况:a.面部较瘦的被摄者,由于四灯光量相同可以把被摄者拍得显胖一些。
b.如果被摄者不希望面部有阴影,要求面部干净柔和及要简化概括画面影调。
c.需要画面的影调明快一些或者是高调,营造明朗、轻松的艺术空间。
图1光位图1 前四灯平光布光人像摄影时要注意为了方便把光布平,四灯的的功率最好相等,四盏灯的光质、色温及强度最好是一致的。
由于没有背景灯,背景的影调只能靠相对的前后调整人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如需要背景浅淡一些时,可以让被摄者离背景近一些;如需要背景影调深一些时可让被摄者离背景远一些。
2. 前三灯后一灯布光前三灯后一灯的布光方法是在被摄者与数码相机之间放三盏灯而在被摄者后面与背景之间放一盏灯。
①前面三灯立体光加后面一盏背景光(如图2、光位图-2)。
由于背景灯是处于被摄者背后的一侧,背景是由一侧到另一侧的渐变,一般情况下是要强调或突出被摄者哪一边的轮廓形态就把背景灯放在哪一侧。
这样的布光使画面具有丰富的明暗变化。
图2光位图2②前面三灯平光加后面一盏轮廓光或发光(如图3、光位图-3)。
这种布光方案是前面三灯平光平均照亮主体,后面一盏灯侧逆照射被摄者的轮廓形态的,一般情况下是深色背景衬托亮的轮廓,如发型较好的头发就适合用这种光。
闪光灯或频闪灯的使用的三种基本方法闪光灯或频闪灯的使用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在低光环境下拍摄出更加清晰明亮的照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三种基本的方法来使用闪光灯或频闪灯,以帮助您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一、手动控制闪光灯手动控制闪光灯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使用手动控制时,您需要调整以下三个参数:ISO、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1. 调整ISOISO值决定了相机感应器对光线的敏感度。
较高的ISO值可以让相机在低光环境下更容易捕捉到图像,但同时也会增加噪点。
因此,在使用闪光灯时,建议将ISO设置为较低的值(例如100-400),以避免过多噪点。
2. 调整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曝光时间的长短。
当使用闪光灯时,通常建议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60秒或更慢,以确保相机能够捕捉到足够多的闪光灯光线。
3. 调整光圈大小光圈大小决定了相机镜头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较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从而使照片更加明亮。
但同时也会减少景深,导致背景模糊。
因此,在使用闪光灯时,建议将光圈设置为较小的值(例如f/8-f/16),以确保照片具有足够的景深。
二、使用闪光灯降低红眼红眼是在拍摄人物肖像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它是由于相机闪光灯发射的强烈光线反射回来,穿过人物的眼睛并产生红色反射所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您可以使用闪光灯降低红眼。
1. 调整相机设置在拍摄人物肖像时,您可以将相机设置为“防红眼模式”。
这种模式下,相机会先发射一次弱闪光灯,以收缩人物的瞳孔,并减少反射产生红眼的可能性。
然后再发射一次强闪光灯,以拍摄照片。
2. 使用专业附件除了相机自带的防红眼模式外,您还可以使用专业的附件来降低红眼。
例如,您可以使用红眼降低器或闪光灯柔光罩等附件来减少反射产生红眼的可能性。
三、使用频闪灯拍摄运动照片频闪灯是一种特殊的闪光灯,它能够在快门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发射多次弱光线。
这种功能使得频闪灯非常适合拍摄运动照片。
12种基本布光方式的介绍1. 正面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正面,使得光线直接照射到被摄物体的前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细节和形状,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强调细节的静物照片。
2. 侧面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使得光线斜射到被摄物体的侧面。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被摄物体的纹理和质感,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营造戏剧性效果的照片。
3. 背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背后,使得光线从背后透射到被摄物体的前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轮廓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明亮的边缘和暗淡的中心,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营造神秘感的照片。
4. 上方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上方,使得光线从上方照射到被摄物体的下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柔和的阴影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平衡和自然的光线分布,适用于拍摄静物或需要均匀照明的照片。
5. 下方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下方,使得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摄物体的上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营造出奇特的光影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不同于常规的视觉效果,适用于艺术照或需要创意性布光的照片。
6. 散射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然后通过反射板或遮光罩将光线散射到被摄物体上。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柔和均匀的光线效果,减少硬阴影和反射,适用于拍摄肖像或需要柔和光线的照片。
7. 前后光:将光源分别放置在被摄物体的前方和背后,使得光线同时从前后两个方向照射到被摄物体。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逆光和背光的效果,增加被摄物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突出被摄物体轮廓的照片。
8. 均匀光:使用多个光源将光线均匀照射到被摄物体的各个方向。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均匀的照明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平衡和自然的光线分布,适用于拍摄静物或需要均匀照明的照片。
9. 对比光:使用两个或多个光源,将一个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另一个光源放置在相反的一侧。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营造戏剧性效果的照片。
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只会利用自然光拍照片的人不见得会利用闪光灯,而能够很好掌握闪光灯的人一定懂得自然光。
下面就让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一、白天户外人像补光——闪光灯作为补光不要以为只有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闪光灯,有时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一种情况是在进行逆光拍摄时,主体与背景的反差很大。
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这时就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了。
如下图,当时拍摄环境是下午四点半的阳光下,环境光虽然随着日落暗了下来,但是逆光的冲击,光线依然很亮。
人物逆光,脸部偏暗,拍摄这张照片时,先对环境测光,测光数据是光圈F3.5,快门是1/250,测光完成后,把相机切换到M档,设定好光圈快门,打开闪光灯,TTL模式,减1.5档输出,最终拍摄完成的图片,人物脸部曝光正常,环境氛围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逆光在女生的头发和毛衣周围勾勒出一圈温暖的线条,与背景隔离开来,同时也突出了人物主体,正面闪光灯补光。
拍摄构图时,注意用拍摄对象稍微挡住部分太阳的主体,以免眩光太厉害。
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85/1.4镜头若是以人像的脸部为测光的依据,则背景会过曝,没有细节。
若是以蓝天为测光的依据,则人像的脸部会曝光不足,甚至成为剪影。
使用TTL 闪光灯或自动闪光灯对主体补光是一个有效的方法:1. 先针对背景来做测光。
然后切换至M 模式,将光圈、快门值设定在方才的测光结果( 需要注意快门必须是在闪光灯的同步快门范围内) 。
2. 使用TTL 闪光灯或自动闪光灯对准拍摄主体进行补光。
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24-70/2.8镜头光圈F3.2 快门1/200秒情侣片的拍摄,运用逆光的拍摄技巧突出画面温暖温馨的情感氛围.闪光灯减弱1档输出.注意项:逆光摄影时,为了丰富画面层次和获得良好的色彩还原,需用闪光灯作补光。
拍摄发光物体的技巧首先,了解光线的特点对于拍摄发光物体非常重要。
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比一般光线更强烈,并且倾向于集中在物体周围形成光晕。
因此,在拍摄发光物体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直接对着光源拍摄,这样可以避免过曝照片,并且光晕的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其次,正确的曝光是拍摄发光物体的关键。
由于发光物体本身已经非常亮,所以摄影师容易将照片的整体曝光调整过低,导致背景变得过暗。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将曝光度稍微提高一些,使得物体和背景都能得到适当的曝光。
此外,使用HDR(高动态范围)拍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合成不同曝光度的照片,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细节和色彩。
另外,合理选择背景同样重要。
对于发光物体,背景的亮度和颜色会对照片的效果产生巨大影响。
一般来说,选择背景较暗的地方可以使发光物体更加突出,而背景亮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背景变得过曝。
此外,背景颜色的选择也需要慎重考虑,最好选择与发光物体形成对比的颜色,以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使用适当的镜头和相关配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拍摄发光物体。
一般来说,较长焦距的镜头可以更好地捕捉物体周围的光晕效果,同时可以实现较好的背景虚化效果。
此外,使用三脚架可以保持相机的稳定性,减少拍摄时的抖动,特别是在使用较长曝光时间时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最后,后期调整是拍摄发光物体的重要一步。
通过后期处理软件,我们可以对图片的曝光、对比度、色彩等进行调整,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加饱满、色彩更丰富。
此外,还可以通过后期调整增加或减少光晕效果,使照片效果更加出彩。
综上所述,拍摄发光物体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任务,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技巧和经验。
通过了解光线特点、正确曝光、合理选择背景、使用适当的镜头和后期调整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拍摄发光物体,并且创作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外置闪光灯使用方法
1. 将闪光灯安装在相机上,确保它稳固地固定在相机热靴上。
2. 为了让闪光灯工作,您需要在相机上选择闪光灯选项,并将相机设置为“手动”或“闪光灯优先”模式。
3. 将闪光灯打开并调整闪光灯的强度和方向。
一些闪光灯可能具有可调节的强度控制和闪光灯头,使得它们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
4. 拍摄照片时,请确保相机上的快门速度和光圈设置与闪光灯相适应。
您需要将光圈和快门速度设置为适当的参数,以使您的照片明亮且清晰。
5. 在拍摄时分辨出适当的距离和角度。
使用闪光灯时,确保它不会直接照射到您拍摄的对象上,因为它可能会破坏照片的自然外观。
相反,将其照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以便让光线以柔和的方式散射到您的对象上。
6. 随着您变得更加熟练,您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设置和灯光位置,以实现更具创意和艺术性的照片。
闪光灯的使用技巧1.控制闪光灯的强度:闪光灯的强度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情况进行调整。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可以提高闪光灯的强度,以确保被拍摄对象的曝光合适;而在光线较亮的环境中,则可以降低闪光灯的强度,避免过曝。
2.使用间接闪光:直接冲击式闪光灯可能会产生刺眼的亮点,造成照片过度曝光。
因此,可以使用间接闪光的方式,将闪光灯的光线照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然后让光线反射回被拍摄对象,这样可以得到柔和的光线效果,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3.使用外部闪光灯:相机自带的闪光灯通常比较小,输出的光线相对有限。
对于一些特殊拍摄场景,如远距离拍摄或需要追逐运动的主题,可以考虑使用外部闪光灯。
外部闪光灯更大、更强,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光线,使照片更加出色。
4.使用闪光灯调光罩:闪光灯调光罩可以帮助你控制闪光灯的光线,使其更加均匀、柔和。
调光罩有各种形状和尺寸可供选择,可以根据拍摄主题和光线条件进行调整。
5.利用闪光灯反差:有时候,将闪光灯与背景光线的对比使照片更具效果。
通过调整闪光灯的强度和角度,可以在黑暗环境中提亮主题,使其与背景形成明暗对比。
这种方法常用于夜间拍摄或强烈逆光的情况下。
6.合理使用闪光灯的白平衡设定:在使用闪光灯时,需要调整相机的白平衡设定,以使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能够被相机准确接收。
可以选择使用闪光灯预设白平衡,或者手动调整白平衡。
7.多闪光灯同步: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可以同时使用多个闪光灯,以达到更好的灯光效果。
通过将多个闪光灯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增加被拍摄对象的阴影和高光,使照片更加丰富。
8.利用闪光灯的反光板:闪光灯上通常会有一个反光板,可以根据需要将其调整为向前或向上反射。
将反光板向前反射可以提供直接的前光,适用于需要填充光的场景;将反光板向上反射则可以产生柔和的环境光,适用于室内拍摄。
9.不要过度依赖闪光灯:闪光灯是一种辅助工具,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拍摄场景。
有时候,利用自然光可以获得更加自然、柔和的效果。
人像摄影中硬光与其它光源搭配使用的方法硬光源的作用就是为人像照片增添一抹亮色,一股冲击力,突出被摄者的形态并增强立体感。
在影室中这种光通常都是小范围的未经散射的强硬光线,它能给人们带来的往往是刚劲、富有生气的感觉,且带有明显的方向性,会使被摄物产生鲜明的明暗对比,有助于质感的表现。
通常硬光多用于对头发、人体轮廓及环境的重点刻画。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硬光与其它光源搭配的使用方法。
一、室内硬光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影楼最常用的硬光源——泛光灯,它所发的光为直射硬光,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强,反差大,产生的投影浓重。
此外,光域的中心部位光值高,边缘部分显著衰减,所以灯光离人物的距离显得尤为重要。
1、硬光+伞光+柔光将不同质地、规格的反光伞装在泛光灯上就成为伞灯。
伞灯的特点是发光面积大,光性柔和,反差弱。
而在各种闪光灯灯头上加上柔光罩,就成为柔光灯。
柔光灯所发出的光是由闪光灯发出的直射光与反光罩的反射光混合后,再经柔光罩透射扩散而成的。
柔光灯的特点是能提供平均而充足的照明,发出的光光性柔和,但方向一般强于伞灯,反差清晰,投影浓于伞灯,富有良好的层次表现。
有时为了增加画面的色彩气氛,在柔光罩内加入整张色纸会使色光效果过渡的更好。
上述两种光源与硬光源相结合能够弥补相互的不足,使画面增添更多的气氛,通常情况下我们先会使用伞光源与柔光源对人物脸部进行照射同时照亮背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使人物皮肤看上去更加细腻并且使整个画面有个均衡亮度,其光位可不做移动。
加入硬光源照射人物可增加画面立体感及提高清晰度,但这种强调光不可能固定在一个角度,所以可按摄影师追求的效果遵循基本用光法则及人物转向进行相应的变动。
其强度可超过柔光和伞光一级光圈,由于光质不同即便硬光源的强度与柔光和伞光相同,它也会产生一种相当生动的效果。
图1 硬光源照射人物可增加画面立体感及提高清晰度2、硬光+色光色光是指在各种闪光灯灯头上加上色片,使其改变光色,从而起到营造气氛的作用。
拍摄灯饰的技巧
拍摄灯饰的技巧如下:
1. 使用三脚架:灯饰摄影需要保持相机的稳定性,使用三脚架可以帮助消除手持摄影所产生的抖动,从而让照片更加清晰。
2. 调整光源:灯饰照明是关键,要根据拍摄对象选择合适的光源。
可以尝试使用天然光或灯光打造理想的照明效果。
3. 使用反光板:反光板可以帮助补充光线和均匀分布光线,使灯光照射到需要强调的地方。
4. 控制曝光:适当地调整曝光可以使灯饰的细节更加清晰可见。
可以尝试使用手动模式来设置曝光时间、光圈和ISO等参数。
5. 使用合适的背景:选择合适的背景可以提高照片的效果,可以使用简洁的背景让灯饰成为焦点,也可以选择与灯饰风格相适应的背景。
6. 注意构图:灯饰摄影需要注意构图,可以运用对称、逆光或其他创意构图来增加照片的吸引力。
7. 手动对焦:灯饰往往有很多细节,手动对焦可以确保焦点准确。
注意使用合
适的焦距,以突出灯饰的细节或整体效果。
8.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灯饰摄影可以借助后期处理软件进行调整,增强照片的色彩、对比度和清晰度等。
总的来说,拍摄灯饰需要注意光线、曝光、构图和后期处理等方面,通过不断练习和尝试,可以提高拍摄技巧和创意,拍摄出更出色的灯饰照片。
短视频拍摄中常见的灯光技巧有哪些在短视频拍摄中,灯光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照亮画面,还能营造氛围、突出主体、塑造立体感,从而大大提升视频的质量和观赏性。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短视频拍摄中常见的灯光技巧。
首先,我们来谈谈顺光。
顺光就是光线从拍摄者的后方直接照射到被拍摄对象上。
这种光线可以均匀地照亮主体,使其细节清晰可见,色彩饱满。
比如,当我们拍摄一个人物的面部特写时,使用顺光可以清晰地展现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
但顺光也有其局限性,它可能会使画面显得较为平淡,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
与之相反的是逆光。
逆光时,光线来自被拍摄对象的后方,会在主体的边缘形成明亮的轮廓光,从而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富有艺术感的氛围。
比如拍摄人物在夕阳下的剪影,就能突出人物的轮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过,逆光拍摄时要注意控制曝光,以免主体过暗而丢失细节。
侧光则是从被拍摄对象的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
它能够在主体上产生明显的明暗对比,增强立体感和质感。
比如拍摄一件雕塑作品,侧光可以突出雕塑的纹理和形状,使其更具艺术表现力。
在人物拍摄中,侧光可以打造出脸部的阴影,使五官更加立体。
接下来是顶光。
顶光就是从上方垂直照射下来的光线。
在中午时分,太阳高悬头顶时就是顶光的情况。
顶光通常会在人物的眼睛、鼻子和下巴下方形成阴影,不太适合直接用于人物拍摄,除非是为了营造特定的效果,比如表现人物的疲惫或者神秘。
但在拍摄一些建筑、静物时,顶光可以突出物体的顶部轮廓和纹理。
底光则是从下方照射上来的光线。
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少见,通常会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但在一些特定的创意拍摄中,底光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比如拍摄恐怖主题的短视频。
除了不同方向的光线,灯光的强度和色温也对短视频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灯光强度决定了画面的明暗程度。
强光可以使画面明亮、清晰,但过强的光线可能会导致过曝,丢失细节。
而弱光则可以营造出一种柔和、温馨的氛围,但光线太弱又会使画面显得昏暗、模糊。
外拍灯使用技巧外拍灯是摄影师在室外摄影时常用的辅助灯光设备,它能够帮助摄影师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亮度和光线效果,让照片更加鲜明、生动。
下面是几个外拍灯使用技巧。
第一,选择合适的灯光类型。
外拍灯有闪光灯、LED灯、氙气灯等多种类型。
闪光灯适合拍摄瞬间的动态场景,而LED 灯适合静态场景,并且具有可调光强、色温可调节等优点。
氙气灯则是拍摄大场景或需要大功率灯光的场合。
第二,合理调节灯光亮度。
在使用外拍灯时,需要根据拍摄环境和被摄对象来合理调节灯光亮度。
过亮的灯光会产生过曝的效果,而过暗的灯光则会导致照片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
可以通过灯光的远近、角度和亮度调节来实现最佳的效果。
第三,注意灯光的角度和方向。
外拍灯的角度和方向直接影响着拍摄出的照片效果。
一般来说,灯光与被摄对象成45度左右的夹角最为理想,这样能够产生鲜明的明暗对比和丰富的质感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灯光的高低角度来改变照片的光线效果和视觉感受。
第四,运用反光板和软盒等辅助配件。
反光板可以反射和补充光线,增加照片的明亮度和细节;软盒能够散射光线,使照片呈现柔和、均匀的质感。
使用这些辅助配件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和调节光线,实现更满意的效果。
第五,注意灯光和环境的色温匹配。
拍摄环境和外拍灯的色温匹配是拍摄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如果环境光和外拍灯的色温相差太大,会导致照片出现色差和不自然的感觉。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调光器或使用色温片调节外拍灯的色温,使其与环境光保持一致。
以上是外拍灯使用的一些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然,在实际拍摄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践,不断尝试和探索,才能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外景人像拍摄中的测光方法(转)此帖对""的评论我们在拍摄外景人像时往往想要得到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
即使摄影师在以主观思想为意图进行创作时,也要以先得到准确EV值(曝光值)为基准。
但我们的相机内设的反射式测光表测得的结果并非最准确的,因此,拥有一块手持式测光表是必不可少的。
本人在此推荐适光558型测光表,此测光表即可测得入射光线也可测得反射光线(1度测光,又称点测光)。
一般情况下,外景人像拍摄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光线环境:1、自然光前侧光。
2、自然光侧逆光。
3、自然光与人造光相结合。
(由于顺光时阳光会刺激人物眼睛而导致被摄人的眼睛睁不开,侧光会导致被摄人面部的明暗交界线过于突出,顶光会使人物面部呈现骷髅光效果,逆光又会让相机镜头吃光严重,所以我们常用上面列出的三种光线来拍摄。
)前侧光拍摄时的测光方法:(入射式)前侧光:即太阳在相机后方某一侧的45度左右位置。
测光方法:1、摄影师先要把测光表调到连续光测光模式。
2、把测光表的感光球头拧至全部突出的位置。
3、在与被摄人物同样的受光环境下,手持测光表让其与被摄人面部同等高度,与地面呈90度,此时感光球头应面向相机中轴线(即背对被摄人)。
4、把测光表感光的一面向上倾斜30度。
5、再向太阳的一侧倾斜15度。
6、按下测光按扭取得光圈快门组合。
(注:此方法是按照人的面部结构来确定的,利用此方法测光能够得到人物面部最佳受光面的EV值)(注意事项:摄影师应穿深色的服装,浅色服装可能会影响测光结果。
或者把感光球头拧测光表背面,摄影师转过身来测光也可。
另外:如果相机与人物处在同样光照环境下,摄影师站在相机的位置测光即可。
)侧逆光拍摄时的测光方法:(入射式)侧逆光:即太阳在相机前方某一侧的45度左右位置。
测光方法:1、与前测光方法相同。
2、同上。
3、在被摄人受到阳光照射的一侧,让测光表与人物头部处在同等高度,(感光球头并非面向太阳,而是面向被摄人的侧面,这时感光球头是背向人物头部的。
摄影灯的使用技巧
1. 确定照射角度:在使用摄影灯时,需要先确定照射的角度,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根据照片主题及需要的照明效果,选择合适的照射角度,如45度、90度、180度等。
2. 合理调节亮度:使用摄影灯时,需要合理调节亮度,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可以通过调节灯光的强度和角度,来达到照片所需的表现效果。
3. 使用反光板:反光板是摄影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可以增强灯光的反射效果,使得照片更加明亮、清晰。
在使用摄影灯时,可以使用反光板来增强照片的照射效果。
4. 使用滤镜:使用不同色彩的滤镜可以改变摄影灯发出的光线颜色,从而影响照片的色彩效果。
需要注意,使用滤镜时要选择适合场景和主题的滤镜,避免影响照片质量。
5. 控制光线的方向:在使用摄影灯时,控制光线的方向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调节灯光强度和角度来控制光线的方向,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6. 合理选择摄影灯:根据需要的照明效果和目标对象,选择相应的摄影灯很重要。
需要考虑灯光的颜色、亮度、角度等因素,选购适合的产品。
7. 知道环境光线:在使用摄影灯时,需要考虑环境光线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需要合理调节摄影灯的亮度和角度,以减少环境光线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8. 注意照明的平衡:在使用摄影灯时,需要注意照明的平衡。
可以使用多个摄影灯,来达到照明的平衡和协调,使得照片更好的表现出主题和情感。
外置闪光灯使用技巧外置闪光灯是摄影中常见的辅助光源,它能够提供更加柔和、均匀的光线,同时也能够在拍摄中解决光线不足的问题。
下面是一些外置闪光灯的使用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它的使用。
第一,了解闪光灯的基本参数。
闪光灯的指数是指它最大输出的光线强度,数值越高则表示光线越强。
自动和手动模式是常见的两种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
第二,注意闪光灯的角度。
闪光灯的角度会影响光线的照射方向和强度。
一般来说,将闪光灯对准被摄物体的左侧或右侧,可以产生更加立体的照片效果。
同时,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角度,可以有效避免产生过曝的情况。
第三,掌握曝光补偿的技巧。
有时候,闪光灯的亮度可能会过强或过弱,这时可以通过曝光补偿来调整光线的强度。
在闪光灯模式下,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补偿数值,可以使得拍摄效果更加理想。
第四,了解闪光灯的闪烁频率。
一般来说,闪光灯的频率是以秒为单位的。
快速的频率可以冻结运动的物体,而较慢的频率则可以营造出更柔和的照片效果。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闪光灯的闪烁频率,以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
第五,善于使用辅助灯具。
辅助灯具如柔光罩、反光板等可以有效改善闪光灯的光线效果。
柔光罩可以使得光线更加柔和,反光板可以将光线反射到想要的地方。
在使用闪光灯时,可以根据需要搭配使用适当的辅助灯具,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第六,合理使用同步快门。
同步快门是指将闪光灯与相机的快门同步,使得光线在合适的时间内照射到被摄物体上。
在拍摄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并确保闪光灯与快门的同步,避免出现过曝或曝光不足的情况。
总而言之,掌握外置闪光灯的使用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光线,在拍摄中创造出更加出色的照片效果。
通过了解闪光灯的基本参数,调整角度,掌握曝光补偿技巧,使用辅助灯具,合理使用同步快门等技巧,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闪光灯,为拍摄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利用打光技巧创造戏剧性的摄影效果摄影是一门以图像来表达故事和情感的艺术,而打光技巧在摄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巧妙运用光线,摄影师可以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情感上的共鸣。
本文将探讨几种利用打光技巧创造戏剧性摄影效果的方法。
一、逆光拍摄逆光拍摄是一种常见的打光技巧,通过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背后,可以产生出戏剧性的效果。
逆光拍摄将主题置于光源背后,使其被包围在一片明亮的光芒中,产生出黑色轮廓和光晕的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让主题瞬间变得神秘而悲壮,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侧光拍摄侧光拍摄是一种独特的打光技巧,通过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可以产生出戏剧性的效果。
侧光拍摄突出了物体的纹理和形状,通过明暗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感。
在拍摄人物时,侧光可以突出人物的轮廓和表情,渲染出戏剧性的氛围。
三、聚光灯效果聚光灯效果是一种运用有限的光线来聚焦主题的打光技巧。
通过使用聚光灯或手电筒等光源,可以将光线集中在主题上,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暗淡。
这种效果可以突出主题,给人一种戏剧化的视觉体验。
在拍摄静物时,聚光灯效果可以营造出神秘而独特的氛围。
四、利用反射光利用反射光是一种巧妙运用环境中的光线来创造戏剧性效果的方法。
通过调整角度和设置反射面,可以将光线反射到被拍摄物体上,产生出戏剧化的效果。
例如,在拍摄人物时,可以利用水面或镜子的反射光将光线投射到人物的脸部,营造出神秘而戏剧性的效果。
五、运用色彩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运用色彩可以为照片带来戏剧性的效果。
通过选择不同的色调和色彩对比,可以突出主题和场景的情感表达。
例如,在拍摄夕阳时,可以选择冷色调的背景来强调夕阳的温暖和光芒。
综上所述,利用打光技巧可以为摄影作品增添戏剧性的效果。
逆光拍摄、侧光拍摄、聚光灯效果、利用反射光以及运用色彩等都是可以用来创造戏剧性摄影效果的方法。
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摄影作品。
室外摄影的灯光布光技巧室外摄影的灯光布光技巧离开摄影棚,在棚外打光的状况又和棚内不太一样了。
在户外,有些时候你的灯只是一支副灯,为的是要把反差下降,因为阳光便是那最好的一支主灯;但也有时候,你手上的那支外闪可能就是你创作上最好的那一支主灯,而阳光只是打亮你背景的工具而已;而如果在阴天时,你手上的灯就可能是制造「阳光」的最好利器。
所以在棚外拍摄时,就完全是看个人心中世界的发挥了。
而如果是到一般的室内拍摄时,所要考虑的状况就更多了。
有时你要考虑的是场景对于打灯的自由度有多高,因为有些室内的场所十分窄小,所以最多就是跳灯的发挥;有些室内状况是有光线打入,所以就可借力使力发挥闪灯的能力。
而有些室内完全没有光线进入,那就要把室内当成棚内的一部份来发挥。
因为在棚外的状况不像棚内可完全由自己掌控,这时打灯的基础是否扎实就更显得重要了。
让阳光洒进来创造自然的阳光感,降低反差下面这张图看起来是一张有阳光洒进室内的照片,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其实当时的拍照环境是一个阴天的状况。
这个室内只有单面受光,虽然我们从肉眼看来,像是个还挺不错的光线环境,但是在相机的镜头中,因为宽容度没有像肉眼那么大,所以很容易就会拍成高反差的状况;加上外头又是阴天的`关系,光线的品质没有像阳光感那么好,所以我们就要来制造一些假的阳光光线,并且下降室内拍摄时的反差。
▲没打灯时的状况,可看出光线质感其实没那么好。
布光方式说明我们可由下面这两张布光的图看出,我们先在模特儿的右手窗外,布一支和模特儿平行的灯光,并让灯头的高度高于窗的高度,然后由上往下打光,制造出光线打入室内的状况。
让光线和模特儿平行的目的,是要制造出一个勾边的高光区,并让整张照片产生反差上的变化。
而为了降低反差,我们在模特儿的正面补一支跳灯,让柔和的光线布满室内,以降低模特儿脸上的反差;而这样的打光状况下,我们就可得到一个有假阳光感,又不会反差太大的室内阳光感照片了。
▲用于降反差▲制造地上的光影感补出耀眼阳光感创造自然的阳光感,降低反差同样的天气状况,同样的拍摄地点,我们换个房间,就可以利用其他光线打法,来制造另一种假的阳光感。
外拍灯使用技巧
室外使用外拍灯的基本用光原理和室内影棚差不多。
但在技术上,效果控制上有其特殊性。
首先,相机的曝光设定必须是全手动的(m档),任何相机的自动测光和自动曝光程序都无法感应出闪光瞬间的曝光量。
在使用闪光时,摄影者必须对闪光灯的曝光特性原理有所掌握。
闪光灯的瞬间发光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为千分之一秒以内。
所以控制闪光灯曝光量的相机控制只和光圈以及感光度设定有关,和快门速度无关。
快门速度只要保证处在闪光同步范围内,无论如何变化,只要光圈和感光度设置不变,闪光曝光量是一样的。
其实在某些环境中,快门的选择是会带出不同的效果的。
由于((闪光灯的瞬间发光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为千分之一秒以内。
利用这点,我们慢速拍时,后段时间主体会受到自然光的影响。
在拍人像是,我们是黄种人,渗点自然光,刚好会有更好的肤色。
快门速度只要保证处在闪光同步范围内,无论如何变化,只要光圈和感光度设置不变,闪光曝光量是一样的。
而在闪光灯和阳光同时作用时,因为阳光是连续光源,快门速度的设定又直接关系到阳光的感光量。
于是,出于上述这两种光源的曝光特殊性,产生一种闪光外拍的特殊的控制技术:先设置光圈大小来控制闪光曝光量,后在闪光同步范围内调整快门速度来控制自然光曝光量。
有效地利用这种特殊技术,就可以营造出很特殊的艺术效果。
我们可以把被摄主体以闪光灯为主光源,环境以阳光为光源。
选择并固定一正确的主体闪光曝光光圈值,然后在拍摄中调整快门速度,这时,主体曝光量已被光圈固定而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环境亮度可以大幅度被压暗,主体被突出,和环境分离开来。
在使用闪光灯外拍时,被摄主体宜与选择的环境拉开一定的空间距离。
使主体和环境处与不同的光源照射范围内,便于分别独立控制各自的曝光量。
闪光灯和阳光的光线特性不同,太阳远离地球,阳光照射到地面物体的时候光线已经接近平行。
而闪光灯为点光源,点光源照明在不同距离上和产生的被摄体亮度上存在着平方反比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闪光灯与被摄主体的距离缩短到原来一半的时候,在闪光的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对主体的照射产生的亮度将是原来的4倍。
所以,摄影者可以有效利用距离调节来控制闪光灯的亮度和覆盖范围。
一般来讲,闪光灯越靠近被摄主体,其对主体表现的光效就越强烈;反之,就与环境更为融合。
外拍专用闪光灯可以配备很多光效配件,加装柔光罩可以使光质变得很柔和,用挡光板,可以使用光更为精确。
插用不同的色片,可以改变光的颜色。
如果外拍灯仅作为自然光条件下的补光用途的话,可以直接在任意需要的位置照射反光板产生对主体的补光,强度可控余地更大,位置上可以更自由调节
想要表现蓝天白云,在顺光光条件下,若要使天空更蓝,就必须用外拍灯正面补光,配合自然光,达到增强光照度的效果,提升正面光与背景的光比,使天空更蓝.在逆光条件下,先测出自然光的数据,再用外拍灯从逆光方向补光,闪光数据须高出自然光0.5或1格,则可达到天空更蓝的效果。
同样是拍摄人像相关主题,在商业摄影及工作室的拍摄中,却迥然不同。
商业摄影,例如拍摄服饰,为了表现产品的特质、原色,不管是在室内或室外,往往都会采用大型的闪光灯作业,这主要还是正常色温的考量。
工作室的
人像摄影,有时想要表现温馨的氛围,有时想要表达强烈的视觉感,这个时候,则较常采用连续光源。
就此观点而言,我们会觉得目前一般的人像外拍活动,作业模式应该是比较像工作室的人像摄影。
一般的闪光灯,在人像外拍时,其实应该是能免则免。
至少,它不应该被当成主光源来应用,不得已时,才把它拿来做为辅助的光源。
主光源应该是现场的自然光,或是现场其它灯具所发出的连续光源,而我们透过反光板、控光幕、补光灯,来补足人物强调部位的光线。
一味地使用闪光灯来补光,不仅让人像作品看起来较硬调,感觉上也好象少了一点韵味!
柏灵的摄影灯拥有BL-DC50-W、BL-DC75-W以及BL-DC100-W,分别代表
50W、75W和100W功率的灯泡,其余参数都相同。
柏灵专门针对个人摄影师而设计的BL-DC100-W,可随身携带是一大看点。
BL-DC100-W可以分为蓄电池和摄影灯两部分,背后的黑色背包中就是为摄影灯提供电力的蓄电池,平时可以将摄影灯、充电器等一并塞入背包中,非常方便,喜欢出游的摄影爱好者和经常拍外景的摄影师应该能体会其中的便利。
人像摄影,三分在摄,七分在光。
拍人像你可以没有一支好镜头,但你绝对少不了好光线的配合。
下午的阳光绝对是最适宜拍人像的助力,可是阴天怎么办?阴天的色温偏蓝,成像会很灰,会严重影响人像摄影的感觉。
这时候怎么办?外拍灯闪亮登场。
当你对周边光线不满意的时候。
只有通过外拍灯来压暗周边,营造出自己所需求的光照。
如果来使用闪光灯呢?按照我的经验。
首先对正常的场景测光,然后优先考虑快门速度,因为外拍灯的原因,快门必须降低到60至200之间(太慢端不稳,超过200闪光无法同步)根据需要把已测的快门降到所需快门后,算出降低的倍数,得出应该缩小的光圈倍数,使得光圈缩小的倍数和快门速度降低倍数持平。
然后打光试拍。
从全功率输出开始试光,一般有过一两次拍摄经验就会很快摆好灯与照明体的距离,同时设置好输出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