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的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246.29 KB
- 文档页数:3
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交价值体现在哪里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日益多元化,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电子产品的诱惑以及社交方式的快速变化。
而参与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有助于强身健体,还具有重要的社交价值。
首先,体育运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泛结交朋友的平台。
在学校的体育课、运动社团,或者社区的体育活动中,青少年有机会结识来自不同班级、年级甚至不同学校的同龄人。
他们因为对某项运动的共同热爱而聚集在一起,有了更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不同性格、背景的人相处,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
比如,喜欢打篮球的青少年会组队参加比赛,在训练和比赛中,他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为了赢得比赛,队员们会共同讨论战术、分享经验,这种合作的过程会让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而且,通过与对手的竞争,还能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
其次,体育运动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许多体育项目中,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团队合作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需要相互协作、默契配合,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最大实力。
在团队训练和比赛中,青少年需要与队友进行有效的沟通,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同时理解队友的需求和意见。
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锻炼他们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当团队面临困难和挑战时,队员们需要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相互鼓励和支持。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历会让青少年学会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包容他人的不足,培养出团结互助的精神。
再者,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当青少年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或者在训练中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从而增强自信心。
而且,在体育运动中,青少年能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认同感。
比如,一个原本性格内向的青少年,通过参与长跑运动,不断挑战自己的耐力和速度,在比赛中获得了名次。
A Research on the Friendship Quality in Adolescent
Sports
作者: 翟伟[1];杨俊敏[1];鲍晓玲[1]
作者机构: [1]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出版物刊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页码: 31-3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1期
主题词: 青少年;运动友谊;量表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的结构并为之提供有效的评价工具。
方法:根据心理测量的编制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现有的有关量表编制了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
结果:通过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确定了20个条目(因子负荷〉0.4)作为正式量表的题目,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抽取了5个因子,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AMOS4.0),得出量表的Cronbachα在0.71-0.53之间,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6.41%,5个分量表代表5个不同的潜在变量,模型的拟合度良好,显示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结论:该量表比较符合设计构想,可以用来对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运动友谊质量的现状及关系分析摘要:在中学阶段,课外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友谊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社交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在体育课中的锻炼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了解当前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运动友谊的基本情况,提出相关看法,旨在促进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运动友谊引言:正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在进行快速的发展,在课外体育锻炼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和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运动锻炼中产生的运动友谊,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进行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
本文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运动有益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以下看法。
一、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运动友谊质量现状分析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尤其是在课外体育锻炼中,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体质,同时还能够在体育锻炼中节食运动,有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同时提高运动锻炼的质量。
相关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中,运动友谊的质量会影响学生在参与运动锻炼的强度和质量程度,运动友谊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着正向的作用,在锻炼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运动的积极性和愉快度,同时在体育锻炼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在体育锻炼中,通过小组合作和体育小组的过程能够促进运动友谊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朋友,丰富课余生活同时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目前的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的锻炼情况较好,但在参与锻炼时时间和强度不足,在体育锻炼中发展,运动友谊能够促进学生的锻炼强度和提高锻炼时间。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运动友谊的质量较高,尤其是同学之间自尊增强与中传亲密度的影响较多,在体育锻炼中运动,教师在课堂中采取多人形式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培养运动有益,起着促进作用,同时在体育小组的过程中能够组成和促进运动小组的发展,从而发展运动,有益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最终达到鼓励学生自主运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定义及测量【摘要】青少年友谊质量研究是同伴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由于研究者们对友谊质量的理解存在分歧。
笔者以此为出发点,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友谊质量概念的理解,并且对比了不同学者提出的测量指标,最后在此基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关键词】友谊质量;定义;测量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50-01青少年期是个体生命中重要的“转折期”、“加速期”,是生命的黄金时段。
这个时期的个体主要表现为身心发展快、独立意识强、伙伴关系密切等。
所以,在这个阶段,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同伴关系中,友谊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如sullivan说的:青少年愿意与亲密的朋友分享个人的秘密,友谊便成为了自我探索和情感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
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来自朋友的肯定,能够促进青少年个体自豪感、自尊、自我接纳、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评价的发展,使个体形成新的自我概念,最终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另外,友谊还促进了人际敏感性的发展并为以后恋爱、婚姻和亲子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型。
国外学者发现,友谊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友谊质量进行的。
也就是说友谊质量才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最大因素。
由此,大家开始积极关注友谊质量研究,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势态。
一、友谊质量的定义国外关于友谊质量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将友谊特征、友谊满意度、友谊质量互换使用,使得友谊质量的含义界定并不清楚。
本文将从对比这几个概念的角度来阐释友谊质量的含义。
在berndt看来,友谊特征侧重友谊的属性,包括亲密、陪伴、冲突等属性。
从情感立场上来讲,友谊特征是一个中性词,不带有感情色彩。
友谊的各个特征之间并不是独立的,他们共同对个体产生作用。
所以,在讨论友谊特征时必须要从两个维度同时着手进行。
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考评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体育局•【公布日期】2016.07.05•【字号】京体青字〔2016〕6号•【施行日期】2016.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考评办法》的通知京体青字〔2016〕6号各区体育局: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推动少儿体校建设与发展,促进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市体育局制定了《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考评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体育局2016年7月5日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考评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推动少儿体校建设与发展,促进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青少年业余训练考评原则上每年开展1次。
每年1月,各区体育局开展自评;2月,市体育局组织实地考评;3月,市体育局公布考评结果。
第三条考评主要包括基本条件、训练过程、人才质量、人才效益四项内容,依照《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考评标准》(附件1)和《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评分细则》(附件2)实施。
第四条依据考评得分进行排名,第1至5名为优秀;第6至10名为良好;第11至13名为合格;第14至16名为基本合格。
第五条市体育局参照考评结果给予各区体育局相应的业余训练过程性投入。
该项经费主要用于各区少儿体校选材、训练、竞赛、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
第六条每年12月底,各区体育局向市体育局上报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业余训练过程性投入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第七条市体育局每年对各区业余训练过程性投入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凡发现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或挪用资金等问题的,视情节予以处罚。
第八条本办法由市体育局青少处负责解释。
附件:1.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考评标准2.北京市青少年业余训练评分细则。
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对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评估的通知
正文:
---------------------------------------------------------------------------------------------------------------------------------------------------- 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对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评估的通知
各区县体育局:
为进一步加强对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依据《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中关于每两年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检查评估的规定,决定于2012年11月至12月对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检查评估(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请各区县加强领导,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于8月30日前将评估检查报告和俱乐部评估得分表报送至市体育局。
附件:1.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办法(略)
2.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标准(略)
3.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实施细则(略)
4.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得分表(略)
二〇一二年五月八日
——结束——。
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情况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体育局•【公布日期】2013.10.16•【字号】•【施行日期】2013.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北京市体育局关于开展青少年体育工作情况检查的通知根据《体育总局关于开展2013年〈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贯彻落实情况检查调研的通知》(体群字〔2013〕115号)安排部署,国家体育总局今年将继续联合相关部委对各省市开展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以及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3号)及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体青字〔2012〕77号)情况进行检查调研。
为配合完成此次检查调研,总结检查本市青少年体育工作情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开展自查工作(一)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1.各区县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国办发〔2010〕23号、体青字〔2012〕77号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53号)等文件情况以及出台的相关政策、办法及落实的总体情况。
2.公办体育运动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实施体育、教育两家共管、各负其责的落实情况。
3.将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将文化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情况。
4.建立公办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机制的落实情况。
5.推动公办体育运动学校与当地优质中小学共建、联办情况。
6.公办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管理、教师配备、教师培训、文化课教师缺口落实等情况。
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作者:杜晓红陈永发赫忠慧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01期摘要:采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六所高校8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有关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1)北京市大学生体育人口较低,锻炼次数偏少,男生好于女生,女大学生的锻炼现状不容乐观。
(2)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目的明确,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为主,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明显不足。
(3)经常参加的锻炼项目男生主要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等;女生是羽毛球、跑步、跳绳、乒乓球、篮球等;锻炼形式以“和同学或朋友一起”为主。
(4)没有时间、学习任务重和锻炼设施不足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锻炼的客观原因,而主观上“懒惰”和“没有恒心”成为大学生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章编号:1009—783X(2007)01—0070—03 文献标识码: A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在大学阶段形成对体育锻炼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维持身体健康乃至坚持终身体育锻炼都有积极的影响。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上百所大学、几十万在校大学生。
2008年,北京将迎来举世瞩目国际体育盛会——奥运会。
现阶段了解和掌握北京市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特点,对于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各项体育改革措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并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影响确实加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改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交学院共6所高校1~4年级的在校大学生。
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50份,其中有效问卷805份,有效率为94.7%。
1.2 问卷调查法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根据选题的目的和社会心理学关于行为的定义及研究方法,设计了《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并请五位学校体育学方面的专家对问卷进行了修订。
青少年友谊质量的研究概述作者:刘海娇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16期摘要青少年友谊质量的高低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如性别)和动力生态系统因素。
同时,友谊的质量也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友谊质量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Friendship Quality Adolescent ReviewLIU Haijiao(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AbstractThe friendship quality were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social cultural (e.g. gender) and dynamic ecological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y of friendship also e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Key wordsadolescent; friendship quality; review1 友谊质量的概述友谊质量描述的是友谊关系的状态,即伙伴们建立怎样的友谊关系。
关于友谊质量维度的划分,西方比较达成一致的观点是Berndt提出的积极维度和消极维度是构成儿童友谊质量的两个基本纬度。
Bukowski(1994)也对友谊质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友谊质量的结构包括陪伴、冲突、帮助、安全和秘密五个因素。
另外,我国研究者邹泓等在测量中学生的友谊质量时,将友谊质量分为友爱、亲密、可以信赖的同盟、有益的帮助、安抚、陪伴、肯定价值和归属感、冲突和背叛等九个维度。
2 影响青少年友谊质量发展的因素2.1 社会文化因素以往研究发现随时间变化友谊质量轨迹的性别差异,男生友谊质量轨迹比女生的增长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