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6
港口工程港口分类; 港口规划与布置; 码头建筑; 防波堤; 护岸建筑; 港口仓库与货场; 港口港口是综合运输系统中水陆联运的重要枢纽。
港口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是供船舶出入和停泊、旅客及货物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
港口为船舶提供安全停靠和进行作业的设施,并为船舶提供补给、修理等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
世界主要港口有:荷兰的鹿特丹港,美国的纽约港、新奥尔良港和休斯顿港,日本的神户港和横滨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新加坡的新加坡港,法国的马赛港,英国的伦敦港等。
我国主要港口有:上海港、香港、大连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黄埔港、湛江港、连云港、烟台港、南通港、宁波港、温州港、北海港、海口港等。
港口分类港口可按多种方法分类:按所在位置可分为:海岸港、河口港和河港,海岸港和河口港统称为海港;按用途可分为: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和避风港;按成因可分为:天然港和人工港;按港口水域在寒冷季节是否冻结可分为:冻港和不冻港;按潮汐关系、潮差大小,是否修建船闸控制进港,可分为:闭口港和开口港:按对进口的外国货物是否办理报关手续可分为:报关港和自由港。
几个概念港湾:指具有天然掩护的自然港湾(有时也辅以人工措施),可供船只停泊或临时避风的地方。
如广州湾、洋浦港、龙门港等。
避风港:指供船舶在航行途中,或海上作业过程中躲避风浪的港口。
一般是为小型船、渔船和各种海上作业的船设置的。
海港:指在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条件方面具有海洋性质的港口。
又可分为:海岸港:位于有掩护的或平直的海岸上。
属于前者大都位于海湾中或海岸前有沙洲掩护。
如旅顺军港、湛江港和榆林港等,都有良好的天然掩护,不需要建筑防护建筑物。
若天然掩护不够,则需加筑外堤防护,如烟台港。
位于平直海岸上的港一般都需要筑外堤掩护,如塘沽新港。
河口港:位于入海河流河口段。
历史悠久的著名大港多属此类。
如我国的海港黄埔港。
国外的鹿特丹港、纽约港、伦敦港和汉堡港均属于河口港。
河港:指位于河流沿岸,具有河流水文特征的港口。
港口布局情况汇报范文港口布局情况汇报。
港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港口的布局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
下面就我国港口布局情况进行汇报。
我国港口布局情况总体来说是比较完善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其中,北方地区主要以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为主;中部地区主要以上海港为主;南方地区主要以深圳港、广州港、香港港为主。
这些港口布局合理,相互配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港口网络。
首先,北方地区的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分别位于辽宁、天津和山东,这些港口主要服务于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
大连港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青岛港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港口,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其次,中部地区的上海港位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上海港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中国对外贸易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全国第一,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最后,南方地区的深圳港、广州港、香港港分别位于广东和香港,这些港口主要服务于华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对外贸易。
深圳港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是中国南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广州港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港口,是中国南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香港港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港口,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综上所述,我国港口布局情况比较完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港口网络。
这些港口布局合理,相互配合,为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希望未来我国港口能够进一步完善,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第一章一. 港口概念:1,按功能——水陆交通的枢纽,水陆联运的咽喉;是水路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和货物,旅客的集散地。
2,按工程内容——是各种工程建筑物(水工,房建,铁路,道路,桥梁和给排水等),设备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所组成的综合体,而港口水工建筑物是这个综合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 要求:船舶的安全停靠与航行;要满足旅客的上下船和停船;货物的装卸与存放;车辆机械的运行;供水供电等辅助设施。
三. 组成: 1.港口水域2.码头3.陆域设施 。
⎪⎪⎪⎪⎪⎪⎪⎪⎪⎪⎪⎪⎪⎪⎪⎩⎪⎪⎪⎪⎪⎪⎪⎪⎪⎪⎪⎪⎪⎪⎪⎨⎧⎪⎪⎪⎪⎪⎪⎩⎪⎪⎪⎪⎪⎪⎨⎧⎩⎨⎧→⎪⎩⎪⎨⎧→信息与商务系统集输运作业系统存储分运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陆域高度足够长度足够要求:岸线水域平稳水深足够水域宽广要求:水域航行作业系统四:系统组成:五.分类:1:按功能用途分类:商港,渔港,工业港,军港,旅游港。
2:按地理位置分类:海港,河口港,河港,运河刚。
第二章一 货物分类:件杂货 干散货 液体货二 作业方式:1.操作过程:是根据一定装卸工艺完成一次货物的搬运作业过程。
2.装卸过程: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所进行的全部作业过程,有一个或多个操作过程所组成。
3.操作量:经过操作过程的货物数量,是反映装卸工作量得主要指标。
4.装卸量:货物从进港到出港,不管经过多少次操作,只算一吨装卸量。
(自然吨)三港口腹地:是指那些有物资(或旅客)经过某港运输的地区。
按运输性质腹地可分类为: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间接腹地)四吞吐量: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
通过能力:一年间在既定的设备条件下,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织所允许通过的货物量。
(计量为货物的自然顿)五预测吞吐量方法:1,时间序列法2,概率分析法3,因果分析六船舶尺度: 一:船型尺度(船舶性能计算和研究):1 垂线间长2 型宽3 型深4 型吃水二:实际尺度(结构尺度):1 全长2 全宽3 满载吃水——在中横剖面上,满载吃水线与中龙骨底面的垂直距离七船舶吨位一:容积吨位:1 总吨位(GT)——表明商船尺度大小2 净吨位(NT)——计费标准二:质量吨位:1 排水量——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时包括装载物的总重量2 载重总吨位——1.总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载排水量2.净载重量八设计船型:是综合某一吨位级船舶资料而确定的组合数据第三章一气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1 港口平面布置2 施工:打桩,疏浚3 营运二海象条件:1 泊位 2 航道3防波堤第四章一码头分类:一按功能:1从货物种类和包装形式:1杂货集装箱2 多用途专用2 从贸易或商务上:1 外贸2 内贸3 从隶属关系上分类:——货主码头公用通用4 从客运——货运或客运二按平面布置形式:1 顺岸式:优点——对沙流流态影响小缺点——占用岸线长2 突堤式:优点——占用岸线短缺点——对流态影响大,占用河道水域多3 控入式:泥沙淤积4 沿防波堤内测布置5 岛式布置及栈道布置——适于深水泊位二 S =Q/Pt=码头年作业量/一个泊位年通过能力泊位通过能力影响因素:1——运营天数2——装卸效率3——日工作时4——泊位利用率三 减少船舶在岗时间:1——统一管理的泊位组2——提高装卸效率3——新增港口能力时机选择4——四 线岸场作用——加速车船周转,提高通过能力五 码头前沿高程:1 有掩护:1——设计高水位+(1.0-1.5)2——校核高水位+(0-1.0)2 开敞:∆+++=h HWL E 0η第五章一 港口水域:航道,转头水域,制动水域,过驳水转水作业和停泊的锚地水域以及港池码头前水域等。
港口码头工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
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在港口码头工作的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所在的团队在港口码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我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在港口码头的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们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还加强了对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了港口码头的安全运营。
其次,我们在港口码头的作业效率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们优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了装卸货物的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港口的吞吐量。
这不仅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也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收入。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与其他部门和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与物流公司、海关、船公司等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协调作业计划,提高了整体的运作效率。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港口码头的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谢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此致。
敬礼。
XX(你的名字)。
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物流的密切合作,港口码头的规划和设计成为关键的环节。
良好的泊位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码头停靠能力,优化货物运输效率,促进港口发展。
本文将探讨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关键因素。
1. 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港口是物流链中的关键环节,起到了货物集散与转运的重要作用。
泊位规划和设计为港口提供了有效的货物滞留和船舶运输的空间。
良好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目标:首先,泊位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码头停靠能力。
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使得港口同时停靠更多的船只,增加装卸能力和运输效率。
其次,泊位规划和设计可以优化货物运输效率。
合理分配泊位可以减少船只等待的时间,从而减少货物的滞留和转运时间,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此外,泊位规划和设计还可以提高港口安全性。
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避免船只间的碰撞和交叉,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港口运营的安全。
最后,泊位规划和设计还可以充分利用港口资源。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港口的土地资源和设备设施,提高港口的投资回报率。
2. 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的关键因素港口码头泊位规划与设计涉及到多个关键因素。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第一,船只类型和尺寸。
不同类型和尺寸的船只对泊位的需求不同。
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和尺寸船只的停靠需求,以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运输需求。
第二,泊位数量和布局。
根据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船只停靠需求,需要确定合理的泊位数量和布局。
布局应考虑到船只间的安全距离和通行道路等因素。
第三,装卸设备和设施。
装卸设备和设施的布置和容量直接影响装卸的效率和能力。
合理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船只类型和尺寸的装卸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和设施。
第四,水深和航道状况。
水深和航道状况是决定船只能否进入港口和停靠的重要因素。
规划和设计时需要考虑水深和航道的状况,确保船只安全进出港口。
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货物流通、连接陆上与海上交通、促进贸易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港口规划与布置是港口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在合理规划和科学建设的情况下,更好地依托港口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一、港口规划的定义港口规划是为保障港口安全、经济运行顺畅、流程高效实现各项任务,对港口开发和运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港口规划通常包括港口规划、港口建设、港口管理等方面,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港口规划主要着眼点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对于实现港口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港口规划需要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制定适合的布局和管理方案。
港口规划涉及的方面包括范围和类型,设施与设备、维护保养、能源消耗等方面。
港口规划的准确性和预测性,将直接关系到为国家经济作出贡献的能力。
二、港口规划的特点港口规划具有以下特点:1. 港口规划的长期性,其规划目标、布局设计和建设规划需要具有稳定性和长性;2. 港口规划的全局性,其布置范围不仅需要考虑单个港口的发展,更需要与整个国家大区域的发展相整合;3. 港口规划的立体化,其不仅涉及到港口本体建设规划,更需要考虑到其在物流与交通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为了保障港口规划的实现和长期稳定,需要在规划过程中着重考虑现实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研究投资需求和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考虑可持续性发展,确保港口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港口规划的布置港口规划的布置是包含多个重要环节的。
下面将重点分析港口规划布置的几个环节:1.港口规划的选择与界定港口规划的选择与界定是制定港口规划的基础。
为了制定科学的港口规划,必须先发现或界定一个最优的港口选址点。
在港口选址确定后,应准备港口规划的特殊地图,该地图通常包括相关的水文、地形、地质、海水流量、海岸线、码头等特殊线路和地区以及任何其他相关信息,从而有助于确切指导港口规划的设计和开发。
2.港口规划的需求与评价根据需求和评价来确定港口将用于什么类型的货物(产业结构)及其运输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沿海运输、近洋运输和远洋运输,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
港口由港口水域、码头岸线和港口陆域组成。
港口水域包括锚地、航道、回旋水域和,码头前水域等港口陆域包括装卸作业地带、辅助作业地带和预留发展用地港口的生产作业系统由船舶航行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存储、分运系统、集疏运及配套系统、信息与商务系统构成港口按功能与用途分,有商港、工业港、渔港、军港、游艇港、避风港等;按地理位置分,有海港、河口港、河港和运河港等。
从运输、存储条件和装卸工艺的角度考虑,经由港口运输的货物可分为件杂货、干散货、液体货以及适箱货。
港口通过能力可分为设计通过能力和营运通过能力。
港口吞吐量预测内容包括港口吞吐总量预测、主要货类吞吐量预测、分港区吞吐量预测、港区集疏运量预测等。
船舶主尺度是表示船体外形大小的主要尺度,通常包括船长、船宽、型深、吃水和干舷。
船舶吨位是船舶大小的计量单位,表明船舶大小与运输能力,按用途可分为重量吨位和容积吨位两种。
货物在港口的换装有两种形式:直接换装和间接换装。
直接换装是指货物从一种运输工具直接换装到另一种运输工具;间接换装是指货物经过港口仓库或堆场存储之后再换装至其他运输工具,换装是由操作过程实现的。
在直接换装作业中,货物只经过一个操作过程;而在间接换装作业中,货物要经过两个以上的操作过程。
件杂货码头常见的垂直起重机械有门座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和浮式起重机,垂直起重机作业也可以利用船吊。
件杂货码头常见的水平搬运机械主要有蓄电池搬运车、叉式装卸车(叉车)、牵引车挂车、货车等。
集装箱运输船舶可分为吊装式和滚装式两大类。
集装箱起重机上附有专用吊具,即固定式、自动式和组合式吊具,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集装箱。
干散货的卸船工艺主要有间歇型和连续型两种方式。
滚装船的优点表现为:①装卸速度快;②不需要码头装卸机械设备;③货物装车后不需要中间装卸,可进行“门到门”的运输;④可装运小汽车、货车、载箱的拖车等多种形式的货物。
港口规划与码头布置港口规划与码头布置是一个涉及到港口建设和管理的综合性问题。
港口规划是指根据区域发展需求和港口功能定位,对港口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包括港区规划、航道规划、码头规划等内容。
而码头布置则是在港口规划的基础上,将港口的运输设施、装卸设备和服务设施等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首先,港口规划应该考虑到港口所处的区域发展需求和港口的定位。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情况,制定合理的港口规划方案。
例如,对于发达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建设大型深水港,以满足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货物流转需求;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可以考虑建设小型港口,以符合当地实际发展水平。
其次,港口规划还应考虑到航道规划。
航道是船只进出港口的通道,通常需要进行航道疏浚、岸线维护等工程。
在航道规划中,需考虑到航道的宽度、深度和弯道的设计等因素,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船只通航需求,并确保航行安全。
在码头布置方面,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码头、码头设备、仓库、堆场、装卸设备等建设,以及配套的道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
合理的码头布置可以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和货物储存能力。
其次,码头布置还应考虑到不同类型货物的特点。
例如,对于集装箱货物,可以设置专门的集装箱码头和配套的堆场和仓库,以方便集装箱的装卸、储存和转运。
而对于散货货物,可以设置专门的散货码头和配套的装卸设备,以方便散装货物的装卸和运输。
另外,港口规划和码头布置还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
例如,港口规划中应考虑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码头布置应设置防火、防爆和安全设施,以确保港口的安全运营。
最后,港口规划和码头布置还应注重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提高港口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通过建设智能港口,可以提高港口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能力。
总之,港口规划和码头布置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区发展需求、港口定位、航道规划、货物特点、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因素。
港口规划与布置实习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习时间:前言 (3)第一章A海港的布置规划分析计算 (4)一.基本资料与设计要求 (4)二.设计内容 (5)三. A港设计计算过程 (5)第二章B海港港口规模分析计算 (10)一.基本资料与设计要求 (10)二.设计内容 (10)三. B港设计计算过程 (10)第三章C海港的布置规划分析计算 (15)一.基本资料与设计要求 (15)二.设计内容 (15)三. C港设计计算过程 (15)实习总结 (17)港口平面布置示意图 (18)在完成《港口规划与布置》课程授课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进行综合练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分析完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港口码头布置原则和方法,熟悉港口水域,陆域的布置分析计算,如:码头最优泊位数、码头尺度。
航道尺度、锚地选择、回旋水域尺度、库场及堆场面积等。
第一章A海港的布置规划分析计算一.基本资料与设计要求(一)A海港该港位于岸线顺直、水深变化均匀且深度较深的有掩护的水域。
海岸线南北走向。
1、资料:(注:未来二十年,杂货吞吐量可能有成倍增长。
(2(3(4)地质(6)水文与气象条件 a.由潮位曲线图可知:历史累计频率1%的潮位为3.83米,历史累计频率98%的潮位为0.35米。
且港口为半日潮型,平均潮差3.6米。
b.常风向为NNE ,最大风速21m/s ,须考虑风对进港船舶、港口水域稳度、泥沙淤积的影响,适当布置防波堤及口门方位。
煤炭和矿石专用码头应尽量避免位于盛行风向。
常年天气状况良好,恶劣天气仅1~3天,全年营运天数为348。
二.设计内容根据《JTJ211-99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设计泊位数,码头前沿高程,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码头泊位尺度,船舶回旋水域,航道的布置,航道宽度(风流压偏角取7°),航道设计水深,港池尺度,防波堤、口门的布置,港内锚地的布置及尺度,库场、堆场面积。
海港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近年来,我国海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大港口纷纷进行了现代化升级和
扩建工程,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和提高港口效率。
下面我将就我所在的海港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海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投入了
大量资金用于港口码头、堆场、仓储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使得海港的吞吐能力大幅提升。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先进的装卸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港口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海港的航道和船舶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我们加大了对航道的维护和
疏浚力度,确保了大型船舶的安全通行。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先进的船舶靠泊和服务设施,提高了港口的服务水平,吸引了更多的船舶来港停靠。
另外,我们海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我们加强了港口的规划
和管理,优化了港口的布局和流程,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船舶和货主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了港口的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最后,海港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加强了对港口
周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确保了港口的环境安全和航行安全。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港口内部安全管理的力度,确保了港口的安全稳定运营。
总的来看,我们海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港口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港口的综合竞争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海港建设的发展,为我国海运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港口工程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简介本文档旨在讨论港口工程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应考虑的主要方面。
目标1. 确定港口工程施工组织布置的最佳策略。
2. 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经济,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3. 确保港口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并按时交付。
主要内容1. 施工组织布置- 定义施工组织结构,包括主要负责单位和各分包商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 确定施工现场布置,包括工地设施、临时办公区、材料存放区等。
- 制定施工计划,确定工期、工序、工序间的关联等。
2. 施工交通组织- 设计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确保施工期间交通流畅和安全。
- 安排临时道路、标志和路障,确保施工现场交通秩序。
- 考虑施工期间的交通管制和维护,以减少对周围交通的影响。
3. 施工安全管理- 制定安全管理方案,确保工人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 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指导,确保工人熟悉并遵守安全规定。
- 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4. 施工质量管理-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 设立质量检查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 确保关键施工工序的监督和验收。
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合理利用资源,提倡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 遵守有关环境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境要求。
结论港口工程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对项目的成功完成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布置和全面的规划,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并达到预期的质量和进度目标。
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并提升工程的可持续性。
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应综合考虑上述主要方面,并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方案。
港口规划与布置范文一、港口规划的基本要素:1.功能定位:根据港口的定位目标和用途,明确港口的服务对象,确定其主要业务和功能。
常见的港口功能包括:集装箱装卸、散货装卸、液体物品装卸、客运服务等。
2.水深和航道规划:根据港口所在的地理位置、水文条件和航道要求等,确定港口的水深和航道宽度。
港口的水深应能够容纳最大吃水的船只,并保证船只安全进出港口。
3.岸线规划:根据港口的用地条件和水岸线形状,确定合理的港口岸线规划。
在港口岸线上可以规划码头、泊位、停靠点等设施,以满足船只的进出港需求。
4.设施布局:根据港口功能的需求和规模,确定相应的港口设施布局。
包括码头设施、堤防和护岸工程、船舶修理厂、码头仓库、桥梁和道路等设施。
5.外围配套:规划港口周边的配套设施,包括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港口相关的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
二、港口规划与布置的原则:1.科学合理:港口规划与布置应符合港口的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充分调研和分析港口所在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等,进行科学论证。
2.经济高效:港口规划与布置应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3.灵活可扩展:港口规划与布置应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规划中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应对港口业务的增长和变化。
4.安全环保:港口规划与布置应考虑安全和环境保护因素,确保港口的运营和船只进出港口的安全,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5.生态文明:港口规划与布置应尊重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港口所在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三、港口规划与布置的具体内容:1.港区规划:包括港区的基础设施规划、码头设施规划、配套设施规划等。
港区规划要合理布置各个设施,并考虑到港区的整体功能协调。
2.码头规划:包括码头类型的选择、码头数量和规模的确定、码头布局等。
码头规划要考虑到各类型船舶的装卸需求,以及船舶停靠、进出港的便利性。
3.泊位规划:根据港口的装卸业务需求和船舶停靠申请,确定合适的泊位类型、数量和位置。
港口生产工作总结
港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门户,承载着大量的货物和人员往来。
港口生产
工作是保障港口运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港口生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在我来对这段时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首先,我们在港口生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货物装卸方面,我们通过优
化流程和提高效率,成功地提高了货物的装卸速度,使得港口的吞吐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安全生产方面,我们加强了安全意识的培训,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港口的安全生产水平。
在环保方面,我们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港口对环境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人员管理方面,由于港口生产工作的特殊性,人员管理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在设备维护方面,由于设备使用频繁,存在一定的磨损和故障,需要我们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在应急处理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应急演练,提高港口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的来说,港口生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提高。
在今后
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港口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程实践教学2:港口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分析集装箱码头集装箱码头是集装箱运输的枢纽,它向外延伸国际的远洋运输航线,向内连接国内的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路线。
因此,集装箱码头是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换装点和集散地,集装箱码头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集装箱吞吐量占港口吞吐总量的比例日益增加。
较之传统件杂货码头,集装箱码头的特点是:(一)专业特性强;(二)建设投资多;(三)生产规模大;(四)箱、货周转快;(五)组织、管理严密;(六)资讯系统先进;(七)码头规整、干净。
因此,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往往成为国际枢纽大港口的主要标志,也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
集装箱码头一般来说,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工作应该顺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码头设计中必须考虑:(1)港口继续向大型化、深水化、高效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港区平面布置上,为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服务活动布置充足的空间;(2)现代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理念的创新应集中体现在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港区的可持续发展性上。
码头平面布局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多影响因素的复杂问题;(3)对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估算尽可能精确,以避免跟现在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的急速上升相差太远;(4)规划布置充足的集装箱堆场;(5)合理划分和布置港口功能分区,通过协调的交通组织,使分区之间及与港外的连接通畅。
集装箱码头的类型(一)按功能区分,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数量不多,全球有十多个,如H.K,SINGAPORE,ROTTERDAM 等大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口。
其资源配置的主要特点是:处于良好的地理位置—国际主航道上或世界重要经济区域中心;港口自然条件优良;具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装备;高度发达的资讯系统和口岸环境;具有陆路、内河和海上运输网连接并辐射周边地区,能提供优良的服务以吸引大量集装箱的集散。
集装箱码头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干线港)这类港口一般是某个地区的较大集装箱港,港口吞吐量的形成主要靠陆向腹地的进、出口,对地区周边港口有一定的辐射,有一定数量的中转货;但因偏离国际主航道,所依托的经济区域非世界重要级别,故难成为国际枢纽港。
港口规划与布置总结第一章一. 港口概念:1,按功能——水陆交通的枢纽,水陆联运的咽喉;是水路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和货物,旅客的集散地。
2,按工程内容——是各种工程建筑物(水工,房建,铁路,道路,桥梁和给排水等),设备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所组成的综合体,而港口水工建筑物是这个综合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 要求:船舶的安全停靠与航行;要满足旅客的上下船和停船;货物的装卸与存放;车辆机械的运行;供水供电等辅助设施。
三. 组成: 1.港口水域2.码头3.陆域设施 。
⎪⎪⎪⎪⎪⎪⎪⎪⎪⎪⎪⎪⎪⎪⎪⎩⎪⎪⎪⎪⎪⎪⎪⎪⎪⎪⎪⎪⎪⎪⎪⎨⎧⎪⎪⎪⎪⎪⎪⎩⎪⎪⎪⎪⎪⎪⎨⎧⎩⎨⎧→⎪⎩⎪⎨⎧→信息与商务系统集输运作业系统存储分运作业系统装卸作业系统陆域高度足够长度足够要求:岸线水域平稳水深足够水域宽广要求:水域航行作业系统四:系统组成:五.分类:1:按功能用途分类:商港,渔港,工业港,军港,旅游港。
2:按地理位置分类:海港,河口港,河港,运河刚。
第二章一 货物分类:件杂货 干散货 液体货二 作业方式:1.操作过程:是根据一定装卸工艺完成一次货物的搬运作业过程。
2.装卸过程:货物从进港到出港所进行的全部作业过程,有一个或多个操作过程所组成。
3.操作量:经过操作过程的货物数量,是反映装卸工作量得主要指标。
4.装卸量:货物从进港到出港,不管经过多少次操作,只算一吨装卸量。
(自然吨)三港口腹地:是指那些有物资(或旅客)经过某港运输的地区。
按运输性质腹地可分类为: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间接腹地)四吞吐量:一年间经由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
通过能力:一年间在既定的设备条件下,按合理的操作过程,先进的装卸工艺,和生产组织所允许通过的货物量。
(计量为货物的自然顿)五预测吞吐量方法:1,时间序列法2,概率分析法3,因果分析六船舶尺度: 一:船型尺度(船舶性能计算和研究):1 垂线间长2 型宽3 型深4 型吃水二:实际尺度(结构尺度):1 全长2 全宽3 满载吃水——在中横剖面上,满载吃水线与中龙骨底面的垂直距离七船舶吨位一:容积吨位:1 总吨位(GT)——表明商船尺度大小2 净吨位(NT)——计费标准二:质量吨位:1 排水量——指船舶在某一吃水时包括装载物的总重量2 载重总吨位——1.总载重量=满载排水量—空载排水量2.净载重量八设计船型:是综合某一吨位级船舶资料而确定的组合数据第三章一气象条件对港口的影响:1 港口平面布置2 施工:打桩,疏浚3 营运二海象条件:1 泊位 2 航道3防波堤第四章一码头分类:一按功能:1从货物种类和包装形式:1杂货集装箱2 多用途专用2 从贸易或商务上:1 外贸2 内贸3 从隶属关系上分类:——货主码头公用通用4 从客运——货运或客运二按平面布置形式:1 顺岸式:优点——对沙流流态影响小缺点——占用岸线长2 突堤式:优点——占用岸线短缺点——对流态影响大,占用河道水域多3 控入式:泥沙淤积4 沿防波堤内测布置5 岛式布置及栈道布置——适于深水泊位二 S =Q/Pt=码头年作业量/一个泊位年通过能力泊位通过能力影响因素:1——运营天数2——装卸效率3——日工作时4——泊位利用率三 减少船舶在岗时间:1——统一管理的泊位组2——提高装卸效率3——新增港口能力时机选择4——??????????四 线岸场作用——加速车船周转,提高通过能力五 码头前沿高程:1 有掩护:1——设计高水位+(1.0-1.5)2——校核高水位+(0-1.0)2 开敞:∆+++=h HWL E 0η第五章一 港口水域:航道,转头水域,制动水域,过驳水转水作业和停泊的锚地水域以及港池码头前水域等。
二 外堤:防波堤,防沙堤,导流堤。
三 码头前沿水深:在设计低水位以下的深度——D=T+Z1+Z2+Z3+Z4Z1——龙骨下最小富裕水深Z2——波浪富裕深度Z3——船舶因为配载不均匀而增加的尾吃水Z4——备淤深度乘潮水位——船舶在高于乘潮时段通过(累计频率90%-95%的水位)四 航道轴线原则:1——避免与横水流正交2——避免S 向转弯3——口门处要有一定直线距离4——注意避免与流沙来向正交五 航道宽度:1——航迹带宽度)sin (B L n A +=γ2——船舶错船间距:B3——船舶与航道底部之间的富裕距离C双向航道:W=2A+B+2C 单向:W=A+2C六 乘潮水位:根据没潮次船舶乘潮进出航道所需的持续时间,选取每一个潮峰上与此延时相当的水位进行概率统计,一般取累计频率90%—95%的水位为乘潮水位。
七 锚地:在水域中指定地点专供船舶停泊及供船舶进行水上装卸作业的水域。
八 港内泊位标准:从实质上将是限制船舶运动量。
九 防波堤布置原则:1——布置轴线时,要与码头布置线相配合,码头前沿水域满足允许波高2——所围水域有足够的面积和水深3——所围水域要有发展余地4——水域面积形状要注意大风方向,港内自生波浪对泊稳条件的影响5——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将防波堤布置在暗礁,浅滩,沙洲及其他不大的水深中,以减小防波堤投资6——要注意波浪的反射十口门布置:1——尽可能位于防波堤突出海中最远,水深最大的地方2——从口门到泊位,宜有大于4L的直线航行水域和调头圆3——口门方向力求避免大于7级横风和大于0.8kn的横流4——口门轴线适应航行安全5——口门宽度不宜小于实际船长6——口门数量由航行密度,港口性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十一轴线布置原则:1——应是扩散式的2——转弯折角宜在120—180之间,折角处尽量圆滑或多折线型连接3——尽量缩短防波堤轴线与当地最大波向正交的长度4——要注意小范围内地质条件的变化,减少地基处理费用第六章一港口铁路的组成:港口车站——承担列车到发,编解,选分车组和向分区车场或装卸线取送车辆等作业分区车场——承担分管范围内车辆分组集结及向前方库场,二线库场,分运中心线码头装卸线——供停车进行装卸作业一般码头前沿不设供车船直取的码头装卸线二港口铁路总布置:——纵列式:1优点——作业互不干扰,能力大2 缺点——需较大的场地——混合式:1优点——无折返行程2缺点——交叉干扰较多——横列式:1优点——有折返行程,交叉干扰较多四渡线——用于两平行线路之间的连接界限——1机动车辆界限: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极限2建筑接近界限:垂直于铁路中心线横断面极限,任何地面设施不能侵入此范围股道间距——两相邻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机动车辆界限,建筑物接近界限以及相邻股道间办理作业的性质第七章一第三代港口特点:1——传统港口业务2——工业服务3——商务信息和分运4——(口岸)高效率的行政服务二港口规划的层次: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港口港区规划。
三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1 总体发展要求:——地区性(有利于吸引资源)——当地工业区——有利于当前情况要求,长远的发展要求——城区2 航行与停泊要求3 岸线与陆域要求,集疏运要求,施工条件四综合评价加法模型:试图将方案需要比较的各个方面,或各独立的指标,考虑其对方案影响程度大小,然后采用加法模型将其综合成一个可以定量的指标五特尔非法:征询多数专家意见的方法:——提高征询内容,规定评价方法。
——选定专家——收回专家数量,进行定量统一归纳——反馈结果,专家再表述意见六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临时的折现率,他反映项目未被回收资金的收益率,且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
0)1()(1=+--=∑t n t tFIRR CO CI七 财务净现值:是指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其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初期的现值得代数和t cn t t c i CO CI i FNPV -=+-=∑)1()()(1八 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0)(1=-∑=t P t t CO CI九 %100⨯=资产合计负债合计资产负债率 十 环境评估与工程可行性研究同步:主要内容——确定评估时间(施工阶段和投产运营)——调查与检测工程场址周围的环境构成要素——通过对工程不同个体污染的分析,摸清影响环境的污染因子的种类,来源和源强,主要污染因子对环境的影响途径,程度和范围——各污染物的最终排放结果,能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九章一 港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在首先保证港口所需的水域条件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其他选址条件二 优良港应具备的条件:——具有良好而稳定的水域,能为船舶运转提供良好而又长期稳定的水域条件——地质良好,地形平坦,高程适宜,岸线足够,有一定纵深的陆域——陆域后方与公路铁路的接线方便——与城市规划协调——与其他水上设施有一定的距离,以免相互干扰三 装卸工艺基本形式 :1——斜坡式码头:在码头前方船舶装卸作业与库场水平运输作业之间,需增加一个在固定斜坡道上进行斜面运输的作业环节;适用于大于水位差的河段2——斜面运输环节的坡度可随水位变化进行调整;适于水位差小于10m 而货运量不大的货运或客运3——适宜水位差大于8m 的中下游河段港口专业区划:——降低单位装船成本,加快装船效率——降低污染——保证安全四 客运站???????????五 港口规划目标:——服务最充分——利润最大——服务费最低——经济影响最大六港口布局规划:1内容——1 提出各类港口数量及其发展方向2 提出重点港口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港口位置的地区性安排3 确定投资规模的初步程序和有弹性的时间表2注意——1 系统工程规划2 创造各种运输公式的集疏运系统3 协调好港口城市发展间关系4 实施定位统筹七港口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港依城道,城依港兴——促进运输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八装卸工艺:货物在港口装卸,搬运的方式九经济社会调查:——港口及城市现状——相关设施——水面利用——与港口发展有利害关系的企业码头是码头建筑物内装卸作业地带的总和码头规模:1——泊位停船吨位;2——泊位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