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359.00 KB
- 文档页数:4
2022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及健康管理指南(最全版)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排尿障碍为主性慢病,是泌尿男科临床诊疗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BPH一般发生在40岁以后,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51-60岁约20%,61-70岁男性人群中BPH的发生率达50%,81-90岁时高达8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BPH患者对治疗效果的需求也在逐渐变化,规范BPH诊疗及健康管理显得极其重要。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组织相关临床专家根据现有的临床证据共同研究并制定指南,对BPH患者尤其是对有性功能需求的患者,提供了规范的诊治指导与参考。
医脉通将其中要点整理如下。
诊断与评估强烈推荐的检查包括:病史问询、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体格检查、尿常规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经直肠或经腹部超声检查。
推荐的可选检查包括:尿流率及残余尿测定、生活质量(QOL)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等。
特殊情况下建议做的检查包括:1.肾功能检测。
对于存在肾功能损害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如尿潴留导致肾积水的患者推荐进行肾功能检测。
2.上尿路超声检查。
对于伴有膀胱残余尿过多、血尿、泌尿系结石病史的患者,推荐行上尿路超声检查。
3.尿道膀胱镜检查。
对于合并有镜下或肉眼血尿史、尿道狭窄史或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行尿道膀胱镜检查,对于需要进行尿道膀胱镜检查的患者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膀胱软镜以减少患者痛苦。
4.尿流动力学检查。
主要目的是探索患者出现下尿路症状(LUTS)的功能机制,提示患者是否存在导致不利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由于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一项侵入性检查,因此,仅在特定患者中推荐行此检查。
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盆腔根治性手术史或怀疑有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者,强烈建议行尿流动力学评估。
5.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可提供较常规尿动力学更多的解剖和功能信息,如果临床医生认为需要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时,可以选择该项检查。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006年试行版)第一篇基本知识一、定义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
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以及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
二、流行病学组织学上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2],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3]。
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
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下尿路症状[1]。
有研究表明似乎亚洲人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BPH相关症状[4]。
三、病因学BPH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
国内学者调查了26名清朝太监老人,发现21人的前列腺已经完全不能触及,或明显萎缩[5]。
但BPH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
相关因素有: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一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1]。
四、病理McNeal将前列腺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
所有BPH结节发生于移行带和尿道周围腺体区[1]。
早期尿道周围腺体区的结节完全为间质成分;而早期移行带结节则主要表现为腺体组织的增生,并有间质数量的相对减少。
间质组织中的平滑肌也是构成前列腺的重要成分,这些平滑肌以及前列腺尿道周围组织受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或其他酶类递质神经支配,其中以肾上腺素能神经起主要作用。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现状药物治疗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治疗方法。
本文从治疗药物分类、联合用药情况以及相关药物的市场分析等多方面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标签:良性前列腺增生;α-受体阻滞剂;α还原酶抑制剂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性激素代谢障碍导致的不同程度腺体和(或)纤维,肌肉组织增生而造成前列腺体积增大,正常结构破坏并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碍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以及尿痛膀胱炎等其他症状。
为老年男性患者尿急、尿频和排尿困难的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BPH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总体目标则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
本文从治疗药物分类、联合用药情况以及相关药物的市场分析等多方面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1 BPH的治疗药物分类1.1 α-受体阻滞剂当前列腺增生时,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1-2],对膀胱出口梗阻起到迅速缓解的作用。
α1 受体阻滞剂在作为长期治疗的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早期症状的治疗[3]。
根据尿路选择性可将其分为:①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例如:酚苄明;②选择性α1 受体阻滞剂,例如:多沙唑嗪;、阿呋唑嗪、特拉唑嗪;③高选择性α1 受体阻滞剂,如坦洛新、萘哌地尔等[1]。
各种α1-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相似,均能有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副作用有明显差异。
如坦索罗辛对心血管系统副作用较低,但易引起逆行射精。
萘哌地尔片是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选择性α1 受体阻滞剂。
与哌唑嗪和坦洛新相比,萘哌地尔具有更高的选择性[4]。
有资料显示,未发现萘哌地尔有体位性低血压和首剂反应的发生。
1.2 5-α还原酶抑制剂医学认为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原因是雄激素,也是BPH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现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进展。
方法:搜集近五年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的资料,对其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分析综述。
结果:药物治疗是最早应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植物药制剂、抗雄激素制剂、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以及中药方剂,常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手术治疗是治疗最为有效的办法,包括微创手术和开放性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激光治疗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由于价格昂贵,临床应用较少。
结论:目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较多,首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考虑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效果良好,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现状;进展【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470-02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即通常所说的“前列腺肥大”,指的是前列腺的中叶发生增生性改变,并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以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和排尿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引发肾功能损害[1~2]。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并引起了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
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很多,并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搜集近五年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的资料,对其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早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的方法。
多种药物均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1 植物药制剂植物药制剂是使用较为安全的药物,包括舍尼通、伯泌松和普乐安片等,此类药物能够改善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但对前列腺增生的腺体误缩小作用,对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李智尚[4]将普乐安片与坦洛新联合应用,治疗后患者的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的进展【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是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在介绍了背景信息,包括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介绍了微创手术技术、优势、种类、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
结论部分指出了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的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在治疗效果、安全性和恢复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影响。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手术技术和提高治疗效果,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进展、技术、优势、种类、应用范围、效果、前景、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增加。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传统手术,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且易产生耐药性,传统手术术后恢复时间长且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的进展,包括微创手术技术、优势、种类、应用范围以及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选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分析微创手术技术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微创手术的优势和种类,探讨微创手术的应用范围以及对比其与传统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轻松的手术体验,促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康复与健康。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的前景,探寻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微创手术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的综合研究,旨在为医学界和患者群体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1.3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微创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技术和应用范围,可以促进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和便捷的治疗方案。
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外科诊治进展前列腺体积的大小是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BPH 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可能性的关键因素。
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从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划分、手术适应症、手术治疗方式、疾病的病理发展、并发症及术后效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外科诊治进展,呼吁各位医疗同仁,选择哪个阶段手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对于愈后效果更佳,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标签: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外科诊治在当代我国老龄化社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率较前大幅提高,成为我国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BPH常伴有尿频和夜尿次数增多,是引起中老年人下尿路梗阻最常见的良性疾病。
众多研究资料表明年龄、血清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IPSS、前列腺慢性炎症[1]、代谢综合征[2]及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等因素与BPH临床进展相关[3]。
其中前列腺体积的大小是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BPH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可能性的关键因素。
目前临床上对于前列腺体积大小还没有具体、统一的划分标准。
有研究表明,BPH患者急性尿潴留的发生和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随着前列腺体积的增大而增加。
据统计,4年后累积发生率从最小前列腺体积组(14~41ml)的8.9%上升至最大前列腺体积组(58~150ml)的22%。
龙智等人在文献中报道将前列腺体积≥80ml定义为大体积[4]。
朱清毅等人将前列腺体积更大的100-150ml定位为大体积[5]。
对于前列腺体积的测量方法有直肠指诊和泌尿系超声检查。
直肠指诊只能大概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等。
泌尿系超声检查则可以更加精确的了解前列腺的形态、大小、有无异常回声、突入膀胱的程度及残余尿等,可以精确测量BPH体积,测量前列腺最大长径(L)、最大横径(W)和最大前后径(H),能计算出前列腺的体积[V(ml)=0.52×L×W×H][6]。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治良性前列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个疾病。
它主要表现的是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形的增生,解剖学上也叫前列腺增大和下尿路症状为主的临床症状,以及尿流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部的一个梗阻。
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0岁的老年男性超过50%会罹患这种疾病,85岁会高达90%。
男性在青春期以前其前列腺增长相当缓慢,大小通常维持稳定,当青春期时受到雄性激素的刺激了而快速长大。
20岁的正常成人,其前列腺约为20g重,然后到40岁的中年人它的大小维持稳定,40岁以后前列腺有一部分又会快速增长大到40—50g,甚至大到200g的情况也有发生。
这个时期的增生现象就是所谓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具体到它的病因,就是说什么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的阐明,其中的一种比较重要的理论,就是就叫于是二氢睾酮。
这种前列腺内的一种来源于睾酮的物质,它可能会促进控制前列腺的生长。
大部分动物变了以后,其丧失产生二氢睾酮能力,但是一些研究应表明,即使在老年男性血液中的睾酮水平下降之后,其体内仍继续产生高水平的二氢睾酮,并且积聚在前列腺内。
二氢睾酮的积聚可能会促进前列腺细胞的生长。
良性正常的前列腺,可以使尿流、尿液顺畅的通过,随着前列腺体积的增大会对尿道产生压迫,引起排尿困难。
如果尿道狭窄继续发展,膀胱肌肉张力的增强增厚,且更为敏感,从而导致尿急。
当前列腺体积继续增大,部分男性可能会突然的无法排尿,这种的情况称为急性的尿潴留。
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男性可能会发生膀胱和肾脏疾病,以及尿路感染、血尿,结石的形成等一些并发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时会造成上尿路器官的一些改变。
因为梗阻造成膀胱内高压,从而造成输尿管的一个反流,输尿管反流继续压力传导会造成双肾积水甚至会造成肾功能不全。
膀胱内高压同时也会促进逼尿肌的外突,逼尿肌代偿性肥厚,从而形成小梁小室的一个形成,从膀胱镜下可以看到膀胱假性憩室,像逼尿肌萎缩,或者膀胱失代偿产生大量的残余尿或者产生结石这种情况。
健康教育——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也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
它是指男性前列腺组织的非恶性增生,导致尿道受压,引起尿流变弱、排尿困难等症状。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前列腺增生,下面将详细介绍该疾病的症状、诊断方法、治疗选择以及预防措施。
一、症状:前列腺增生的症状通常会随着疾病的进展而逐渐加重。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1. 尿频和尿急:患者需要更频繁地排尿,并且感到尿意强烈。
2. 尿流变弱:尿流变得较弱,甚至可能中断。
3. 排尿困难:患者需要用力排尿,感到排尿困难。
4. 夜尿增多:患者在夜间需要多次起床排尿。
5. 尿后滴漏:排尿结束后,仍有尿液滴漏出来。
6. 尿道不适:尿道部位可能会感到疼痛、灼热或刺痛等不适感。
二、诊断方法: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医生通常会根据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并进行体格检查。
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PSA水平,以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2. 直肠指检:医生通过直肠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形状和质地。
3. 尿流率测定:患者需要排尿时,将尿流通过一台测量仪器,以评估尿流的速度和强度。
4. 膀胱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膀胱和尿道,以评估尿流情况和前列腺的大小。
三、治疗选择:针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1. 观察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治疗,定期复查前列腺的大小和症状的变化。
2.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等,可以缓解尿道收缩肌肉的紧张,改善尿流情况。
3. 微创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微创治疗,如经尿道电切术、激光治疗等,以减轻尿道梗阻。
4.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且药物和微创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或经腹腔前列腺剜除术。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龚侃
写在课前的话
我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前列腺增生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
虽然是良性疾病,但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
本课件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上的新进展,展开详细阐述,给予全面系统的回顾性总结。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概述
BPH 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患者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
组织学表现为前列腺增生,解剖学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临床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和刺激性症状。
(一)前列腺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器官,是内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分泌前列腺液,组成精液。
1 、位置:前列腺上接膀胱,后邻直肠,下接尿道。
2 、结构:前列腺分为中央区、移行区、外周区以及前平滑肌纤维。
前列腺增生好发于移行区,而前列腺癌好发于外周区。
3 、大小和重量:正常前列腺一般为
4 × 3 × 2.5cm ,重量应< 20 克。
(二)前列腺增生的流行病学
1 、开始增生的年龄
一般而言, 40 岁左右开始增生, 50 岁左右开始出现症状。
2 、增生的普遍性
前列腺增生具有普遍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比率越来越高。
50% 的 55 岁男性出现前列腺增生,当 80 岁时, 90% 的男性都会出现前列腺增生。
此处增生指的是病理性增生,仅有 1/2 的男性会出现临床症状。
3 、增生的原因
增生的原因众多,较为明确的有两个。
一是高龄,二是有功能的睾丸。
经吴阶平院士调查随访清朝遗留的较多太监后,发现他们无一人出现前列腺增生。
这间接证实了有功能的睾
丸导致前列腺增生。
其他较为明确的原因是内分泌紊乱学说,即睾酮在 5α- 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双氢睾酮,作用于前列腺上皮细胞,从而导致前列腺增生。
另一解释是细胞凋亡减少学说。
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细胞凋亡逐渐减少,导致前列腺增生。
更明确的病因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前列腺增生的表现
(一)临床表现
前列腺增生表现为两侧叶增大,中叶增厚,必然导致患者排尿不畅。
主要分为两大症状:
1 、刺激性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加,甚至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2 、梗阻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其他症状还包括排尿费力、排尿等待、尿线无力、变细分叉、时间延长、尿末滴沥、尿不尽感。
患者白天晚上均遭受梗阻性和刺激性症状的干扰,日夜不得轻松,从而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对于老年性患者,前列腺增生有可能诱发其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前列腺增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并发症
患者排尿不畅引发尿潴留,继而膀胱内壁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憩室,引起泌尿系反复感染以及膀胱结石。
患者出现肉眼血尿以及肾脏输尿管扩张积水;腹压增加造成腹股沟疝、脱肛、痔疮,以及因为反复起夜影响患者休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下列哪项不是前列腺增生的并发症?
A. 痔疮
B. 膀胱憩室
C. 腹股沟疝
D. 前列腺癌
A. 痔疮
B. 膀胱憩室
C. 腹股沟疝
D.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如何正确诊断?评估其严重程度有哪些指标?
α-受体阻滞剂联合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如何?
A. 效果更佳
B. 效果与单用一种无变化
C. 效果相抵消
D. 产生毒副作用
本节课首先介绍了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和前列腺增生的流行病学,接着重点介绍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诊断上主要是一个评分和四个要点来评估增生程
度,治疗上主要根据评分、要点以及临床症状决定治疗方法:等待观察、药物治疗
和手术治疗。
整个课件内容连贯,条理清楚,寓教于乐,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