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恶性肿瘤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78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庄亚强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9(16)4
【摘要】@@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率低而影响治疗效果.现将我院1985~1996年诊治的12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总页数】1页(P526)
【作者】庄亚强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柳州,5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J], 李先玮
2.老年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66例临床分析 [J], 徐佰国;王风梅;尹伟利;程洪晶;孟祥伟
3.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64例临床分析 [J], 郭春光;田艳涛;刘骞;单毅;赵平
4.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43例并胆肠瘘3例临床分析 [J], 陈霞;陈掌珠
5.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12例临床分析) [J], 薛宏怡;周平;郑玉龙;方维佳;赵鹏;徐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malignancy-associated nephrotic syndrome,MAN)是指肿瘤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
该研究对12例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及病理进行了分析。
研究对象为12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7例女性和5例男性,年龄范围为32-69岁。
这些患者的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其中7例患者有肺癌,2例有胃癌,1例有乳腺癌,1例有卵巢癌和1例有淋巴瘤。
这些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在肿瘤诊断后1个月内发生。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12例患者的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显示为膜性肾病。
其中11例患者有肾小球系膜增生,5例患者有部分肾小管萎缩,1例患者有肾乳头坏死。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肾小球系膜区有IgG沉积,其中10例患者有C3沉积,2例患者有IgM沉积,1例患者有IgA沉积。
电镜检查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局灶增厚、电密度增加和足突脱落。
研究还分析了肿瘤与肾病综合征之间的时间关系。
结果显示,9例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在肿瘤诊断后1个月内发生,1例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在肿瘤诊断后3个月内发生,剩下2例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在肿瘤诊断后6个月和9个月内发生。
这些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可能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
该研究对12例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进行了临床及病理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肾病综合征主要为膜性肾病,与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管萎缩和肾乳头坏死等病理改变相关。
恶性肿瘤和肾病综合征之间存在时间关系,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平安重大疾病保障种类一:恶性肿瘤1、上唇恶性肿瘤2、下唇恶性肿瘤3、舌根恶性肿瘤4、舌尖及侧缘的恶性肿瘤5、唇缘恶性肿瘤6、舌尖性肿瘤7、上齿龈恶性肿瘤8、额结缔组织恶性肿瘤9、牙龈恶性肿瘤10、口底恶性肿瘤11、硬腭恶性肿瘤12、软腭恶性肿瘤13、颊内侧恶性肿瘤14、鳃腺恶性肿瘤15、额下腺恶性肿瘤16、舌下腺恶性肿瘤17、涏腺恶性肿瘤18、舌腭弓恶性肿瘤19、扁桃体恶性肿瘤20、口咽恶性肿瘤21、鼻咽后壁恶性肿瘤22、鼻咽侧壁恶性肿瘤23、鼻中膈后缘恶性肿瘤24、鼻咽恶性肿瘤25、梨状窝恶性肿瘤26、环状软骨后恶性肿瘤27、下咽恶性肿瘤28、喉咽恶性肿瘤29、咽壁30、咽恶性肿瘤31、咽后壁恶性肿瘤32、舌根,咽部恶性肿瘤33、舌根,咽部,喉部恶性肿瘤34、食管上段恶性肿瘤35、食管中段恶性肿瘤36、食管下段恶性肿瘤37、食管中下段恶性肿瘤38、食管恶性肿瘤39、贲门恶性肿瘤40、食管贲门连接处恶性肿瘤41、胃底恶性肿瘤42、胃体恶性肿瘤43、胃窦恶性肿瘤44、幽门恶性肿瘤45、幽门管恶性肿瘤46、胃小弯恶性肿瘤47、胃大弯恶性肿瘤48、胃地贲门恶性肿瘤49、胃溃疡癌变50、胃息肉癌变51、胃腺瘤癌变52、十二指肠恶性肿瘤53、空肠恶性肿瘤54、回肠恶性肿瘤55、小肠恶性肿瘤56、回盲部恶性肿瘤57、盲肠恶性肿瘤58、阑尾恶性肿瘤59、升结肠恶性肿瘤60、结肠肝区恶性肿瘤61、横结肠恶性肿瘤62、脾区恶性肿瘤63、降结肠恶性肿瘤64、乙状结肠恶性肿瘤65、降结肠乙状结肠恶性肿瘤66、盲肠升结肠恶性肿瘤67、结肠的腺瘤恶变68、直肠恶性肿瘤69、直肠乙状结肠连接处恶性肿瘤70、直肠恶性肿瘤71、肛门恶性肿瘤72、缸管恶性肿瘤73、肛门直肠恶性肿瘤74、肝细胞癌75、胆管癌76、肝内胆管恶性肿瘤77、肝母细胞癌78、肝星细胞肉癌79、肝恶性肿瘤80、胆囊恶性肿瘤81、胆管恶性肿瘤82、肝管恶性肿瘤83、胆囊管恶性肿瘤84、胆总管恶性肿瘤85、肝外胆管恶性肿瘤86、法特氏壶腹恶性肿瘤87、胰腺壶腹部恶性肿瘤88、胰头恶性肿瘤89、胰体恶性肿瘤90、胰尾恶性肿瘤91、胰管恶性肿瘤92、恶性胰岛素瘤93、胰岛恶性肿瘤94、胰岛细胞腺瘤95、胰腺恶性肿瘤96、脾恶性肿瘤97、胃肠道恶性肿瘤98、乳突恶性肿瘤99、咽鼔管恶性肿瘤100、中耳恶性肿瘤101、上额窦恶性肿瘤102、筛窦恶性肿瘤103、额窦恶性肿瘤104、蝶窦恶性肿瘤105、胰岛细胞癌106、鼻窦恶性肿瘤107、声带恶性肿瘤108、声门恶性肿瘤109、会厌恶性肿瘤110、喉恶性肿瘤111、喉外部恶性肿瘤112、气管恶性肿瘤113、呼吸细支气管腺癌114、肺上叶恶性肿瘤115、肺上叶支气管恶性肿瘤116、肺中叶恶性肿瘤117、肺恶性肿瘤118、肺下叶恶性肿瘤119、细支气管恶性肿瘤120、肺瘢痕癌121、右支气管肺癌122、左支气管恶性肿瘤123、左支气管肺恶性肿瘤124、肺泡性腺癌125、主支气管恶性肿瘤126、恶性胸腺瘤127、胸腺恶性肿瘤128、心包恶性肿瘤129、心房恶性肿瘤130、心脏恶性肿瘤131、前纵隔恶性肿瘤132、后纵隔恶性肿瘤133、纵隔恶性肿瘤134、胸膜壁层恶性肿瘤135、胸膜恶性肿瘤136、鼻腔,鼻窦恶性肿瘤137、眩骨恶性肿瘤138、肩胛骨恶性肿瘤139、桡尺骨恶性肿瘤140、上肢短骨骨恶性肿瘤141、腓骨恶性肿瘤142、股骨恶性肿瘤143、胫骨恶性肿瘤144、颅骨恶性肿瘤145、上额骨恶性肿瘤146、上额骨齿原性恶性肿瘤147、下额骨恶性肿瘤148、下额骨齿原性恶性肿瘤149、脊柱恶性肿瘤150、颈椎恶性肿瘤151、胸椎恶性肿瘤152、腰椎恶性肿瘤153、椎体恶性肿瘤154、肋骨恶性肿瘤155、锁骨恶性肿瘤156、胸骨恶性肿瘤157、耻骨恶性肿瘤158、骶骨恶性肿瘤159、骼骨恶性肿瘤160、骨恶性肿瘤161、耵聍腺癌162、股神经恶性肿瘤163、腹膜后恶性肿瘤164、腹主动脉旁恶性肿瘤165、肾上腺周围恶性肿瘤166、肠系膜恶性肿瘤167、腹膜恶性肿瘤168、腹膜腔恶性肿瘤169、颈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0、面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1、头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2、头面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3、上肢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4、下肢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5、颞部组织恶性肿瘤176、上额恶性肿瘤177、横隔恶性肿瘤178、肩胛区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9、胸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0、腹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1、下腔静脉组织恶性肿瘤182、骶前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3、腹股沟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4、会阴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5、盆腔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6、直肠阴道隔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7、躯干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8、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9、淋巴管恶性肿瘤190、管内乳头状癌191、恶性叶状襄肉瘤192、乳腺佩吉特氏病193、乳腺佩吉特氏病伴侵润性导管194、阴道恶性肿瘤195、子宫颈恶性肿瘤196、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97、子宫体恶性肿瘤198、卵巢恶性肿瘤199、输卵管恶性肿瘤200、子宫骶骨韧带恶性肿瘤201、子宫附件恶性肿瘤202、阴茎恶性肿瘤203、前列腺恶性肿瘤204、隐睾恶性肿瘤205、睾丸恶性肿瘤206、睾丸畸胎瘤207、附睾恶性肿瘤208、阴襄恶性肿瘤209、精襄恶性肿瘤210、肾恶性肿瘤211、肾细胞癌212、肾盂恶性肿瘤213恶性肿瘤214、膀胱三角区恶性肿瘤215、膀胱颈恶性肿瘤216、尿道恶性肿瘤217、卵巢冠恶性肿瘤218、乳腺恶性肿瘤219、子宫恶性肿瘤220、子宫内膜恶性肿瘤221、肾及输尿管恶性肿瘤222、结膜恶性肿瘤223、视网膜恶性肿瘤224、眼恶性肿瘤225、脑膜恶性肿瘤226、脊膜恶性肿瘤227、硬膜下恶性肿瘤228、大脑恶性肿瘤229、胶质恶性肿瘤230、丘脑恶性肿瘤231、额叶恶性肿瘤232、颞叶恶性肿瘤233、顶叶恶性肿瘤234、枕叶恶性肿瘤235、脉络从恶性肿瘤236、脑室恶性肿瘤237、小脑恶性肿瘤238、脑干恶性肿瘤239、脑桥恶性肿瘤240、顶枕叶恶性肿瘤241、胼胝体恶性肿瘤242、额顶叶恶性肿瘤243、额颞顶叶恶性肿瘤244、鞍上区恶性肿瘤245、颅内恶性肿瘤246、脑恶性肿瘤247、脊髓恶性肿瘤248、脊髓圆锥恶性肿瘤249、嗅神经恶性肿瘤250、视神经恶性肿瘤251、颅神经恶性肿瘤252、乳腺恶性肿瘤253、硬脊膜外恶性肿瘤254、甲状旁腺恶性肿瘤256、恶性嗜洛细胞瘤257、甲状旁腺恶性肿瘤258、垂体恶性肿瘤259、蝶鞍区恶性肿瘤260、硬膜外恶性肿瘤261、肾上腺皮质癌262、松果体恶性肿瘤263、鼻恶性肿瘤264、鼻腔恶性肿瘤265、额下恶性肿瘤266、颊部恶性肿瘤267、胸壁恶性肿瘤268、胸恶性肿瘤269、胸腔恶性肿瘤270、腹腔恶性肿瘤271、骼窝恶性肿瘤272、骶前恶性肿瘤273、骶尾部恶性肿瘤274、盆腔结缔组织恶性肿瘤275、上肢恶性肿瘤276、下肢恶性肿瘤277、小腿恶性肿瘤278、盆腔恶性肿瘤279、网织细胞肉瘤280、免疫母细胞型恶性淋巴瘤281、淋巴浆细胞型恶性淋巴瘤282、鼻淋巴肉瘤283、肠淋巴肉瘤284、肠系膜淋巴肉瘤285、额叶淋巴肉瘤286、腹腔淋巴肉瘤287、睾丸淋巴肉瘤288、额淋巴肉瘤289、喉淋巴肉瘤290、结节性淋巴肉瘤291、盲肠淋巴肉瘤292、脾淋巴肉瘤293、腮腺淋巴肉瘤294、十二指肠淋巴肉瘤295、胃淋巴肉瘤296、咽淋巴肉瘤297、纵隔淋巴肉瘤298、浆细胞性白血病29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00、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0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02、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30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304、粒细胞性白血病309、红白血病M6型310、急性白血病311、巨核细胞白血病312、淋巴肉瘤性白血病313、黑色素母细胞瘤314、巨细胞肉瘤315、纤维肉瘤316、平滑肌肉瘤317、血管平滑肌肉瘤318、横纹肌肉瘤319、腺肉瘤320、恶性混合瘤321、癌肉瘤322、胚胎性癌肉瘤323、滑膜肉瘤324、透明细胞肉瘤325、性间皮肉瘤326、恶性软组织巨细胞瘤327、神经纤维肉瘤328、恶性神经鞘瘤329、恶性颗粒细胞瘤330、恶性胰岛素瘤331、恶性高血糖瘤332、恶性胃泌素瘤333、胆管癌334、恶性胸腺瘤335、恶性间质瘤336、恶性化学感受器瘤337、恶性非嗜咯性啫咯细胞瘤338、恶性脑膜瘤339、视网膜母细胞瘤340、感觉神经母细胞瘤341、网织细胞肉瘤二:急性心肌梗死342、急性心肌梗死343、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344、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45、急性前膈心肌梗死346、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347、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48、急性侧壁心肌梗死349、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350、急性后壁心肌梗死351、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352、急性室间隔下段心肌梗死353、急性下壁侧壁正捂壁心肌梗死354、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355、急性心房心肌梗死356、急性心尖部心肌梗死357、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358、右心肌梗死359、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360、急性室壁心肌梗死361、急性多壁心肌梗死362、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三:脑中风363、脑出血364、大脑后动脉出血365、大脑内皮质下出血366、大脑中动脉出血367、豆状核出血368、基地节出血369内襄出血370、外襄出血371、大脑内皮质出血372、脑干出血373、脑桥出血374、丘脑出血375、丘脑下部出血376、小脑出血377、脑室出血378、脑栓塞性偏瘫379、脑干梗死380、丘脑下部出血381、多发性脑梗死382、小脑梗死383、脑卒中四:384、重要器官移植——肾脏,心脏,肺,肝脏,骨髓移植五:385、慢性肾衰竭末期——尿毒症六:386、多样硬化症——多样硬化症七:失明387、失明388、青光眼所致失明389、外伤所致失明390、视神经萎缩所致失明391、糖尿病所致失明八:肢体缺失392、肢体缺失393、上肢缺失(腕关节以上)394、下肢缺失(髁关节以下) 九:瘫痪395、瘫痪396、偏瘫397、创伤性截瘫398、脑瘫十:399、严重烧伤十一:400、帕金森氏症十二:401、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十三:肝病末期——402、病毒性肝炎伴肝昏迷403、肝性脑病404、门静脉高压症十四:405、肺原性心脏病十五:406、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十六:407、深度昏迷十七:良性脑肿瘤408、脑良性肿瘤409、颅内良性肿瘤410、小脑良性肿瘤411、脑桥良性肿瘤412、脑干良性肿瘤413、脑室良性肿瘤414、颅窝良性肿瘤415、硬膜良性肿瘤416、脑膜瘤417、混合性脑膜榴418、硬脊膜下脑膜瘤419、硬脊膜下良性肿瘤420、中颅窝脑膜瘤421、枕叶脑模瘤422、嗅沟脑膜瘤423、小脑脑膜瘤424、小脑幕脑膜瘤425、脑桥脑膜瘤426、前床突脑膜瘤427、颞叶脑腊良性肿瘤428、脑室脑膜良性肿瘤429、颅中窝脑膜良性肿瘤430、颅窝脑膜瘤431、颅前窝脑膜瘤432、颅后窝脑膜良性肿瘤433、额叶脑膜良性肿瘤434、矢状窦旁脑膜瘤435、矢状窦脑膜瘤436、横窦脑膜瘤437、额叶脑膜良性肿瘤438、顶叶脑膜良性肿瘤439、蝶骨脑膜瘤440、蝶骨嵴脑膜良性肿瘤441、蝶鞍区脑膜良性肿瘤442、大脑镰旁脑膜瘤443、大脑镰脑膜瘤444、胺结世脑膜瘤445、鞍膈脑膜瘤446、鞍部脑膜瘤447、血管瘤性脑膜瘤十八:448、再生障碍性贫血十九:449、系统性红斑狼疮二十:450、爆发性肝炎二十一:451、恶性葡萄胎二十二:452、乙脑二十三:453、冠状动脉搭桥二十四:454、失语二十五:失聪455、失聪——爆炸性耳聋456、耳聋二十六:主动脉手术——457、主动脉动脉瘤458、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二十七:459、心脏瓣膜置换术二十八:460、原发性心肌病二十九:461、重度颅脑损伤三十:462、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新增15种重疾1、严重类风湿关节炎;2、严重溃疡性结肠炎;3、植物人状态;4、终末期肺病;5、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开腹手术;6、经输血导致的艾滋病毒感染;7、非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严重痴呆;8、严重弥漫性系统性硬皮病;9、严重及营养不良症;10、严重骨髓质囊性病;11、胰腺移植;12、严重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13、象皮病;14、严重感染性心内膜炎;15、严重自身免疫性肝炎。
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Malignancy-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 MAGN)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肾脏疾病,其病理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功能损害。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MAGN的认识逐渐加深,但仍然存在很多不明确的地方。
本研究旨在分析12例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期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1. 临床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2例经病理证实为MAGN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35-70岁。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乏力、贫血、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除1例患者为偶然发现高血压外,其余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病变临床表现。
在原发肿瘤方面,患者中肺癌最多,占5例;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各2例;胰腺癌、卵巢癌和淋巴瘤各1例。
2. 病理分析肾脏病理学检查显示患者肾小球呈现广泛的新月体形成,伴有大量系膜增生细胞和间质纤维化。
病理类型方面,6例为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4例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ocap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2例为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肾小管间质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间质炎症及纤维化。
其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肿性坏死、间质间质纤维化以及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均见于不同程度。
3. 患者治疗及预后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的肿瘤根治性手术,部分患者术后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
对肾脏病变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个别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
随访显示,患者中有4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肿瘤复发和转移,其中3例肾功能不全。
而余下患者肿瘤病情平稳,肾功能也有所改善。
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的肾脏疾病,其不仅侵犯肾脏,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肿瘤治疗和预后。
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1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MN)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肾小球疾病,通常与恶性肿瘤的存在有关。
近年来,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但其临床及病理特征仍然不够清楚。
本研究对12例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临床及病理分析,以期对该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临床资料:本研究纳入了12例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8例为男性,4例为女性。
年龄范围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6岁。
1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2例患者表现为急进性肾功能不全。
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溶血性贫血或其他器官损伤,并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肿瘤相关临床表现,如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
其中10例患者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肿瘤,包括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
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N,肾小球免疫荧光检测显示IgG、C3阳性沉积,免疫电镜观察显示电子致密物。
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则显示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其中以肺癌和胃癌最为常见。
治疗及随访:12例患者均接受了相应的肾病治疗措施,包括血压控制、蛋白饮食、积极治疗肿瘤等。
其中7例患者接受了肾脏受损的免疫抑制治疗,如环磷酰胺、泼尼松等。
在3~6个月的随访中,8例患者显示肾功能有所改善,其中4例患者出现了部分或完全缓解,4例患者病情稳定,无进展,而2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接受了永久性透析治疗。
结论: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学特征明显。
本研究发现,对于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需积极治疗肿瘤的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疾病的进展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本研究也发现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恶化较快,随访中出现透析的情况,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本研究对12例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临床及病理分析,发现了该疾病的一些特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于该疾病的深入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开展,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风险因素分析陈斌;王春华;王小农;何晓【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is,surg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uodenum.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8 cases with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uodenum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during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5. Results Tumors located in the first,second,third and fourth parts in 7 cases,92 cases,12 cases,and 7 cases individually.The correct di-agnosis rate of endoscopy,duodenography,abdominal enhanced CT and ultrasound was 83.02%,79.42%,47.46% and 29.41% separately.Eighty cases underwent pancreaticoduodenectomy,18 cases received segmental duodenectom and 20 cases received bypass operation. Conclusions Tumors located in papillary region account for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duodenum and are mainly of adenocarcinoma.Duodenography and endoscopy are the major methods for diagnosis of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theduodenum.Pancreaticoduodeneetomy is the first choice of therapy for primary malignant tumor in the duodenum.%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外科诊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18例原发性十二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分别为7、92、12、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姑息性短路手术分别80、18、20例.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3.02%、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诊断正确率为79.42%、腹部增强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47.46%、B超检查诊断正确率为29.41%.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好发部位在降部乳头周围区,以腺癌为主.纤维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是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根治手术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5页(P998-1002)【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诊断;治疗;预后【作者】陈斌;王春华;王小农;何晓【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基础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rimary duodenal malignant tumor,PDMT)是指除Vater壶腹、胆总管下段及胰头部的肿瘤以外原发于十二指肠各段的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早期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体征,正确诊断难,术前误诊率高,当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如:黄疸、腹部肿物、明显腹痛,通常错过了临床最佳治疗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