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最新】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1)

【2019最新】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1)

【2019最新】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1)
【2019最新】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一含解析(1)

【2019最新】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

一含解析(1)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10分.

第Ⅰ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将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中)

1.我们学校对升旗手的要求是:国歌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国旗恰好升到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 s,红旗上升的高度是17.6 m.若国旗先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 4 s,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运动,减速时间也为 4 s,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则国旗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及国旗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正确的是(C)

A.a=0.2 m/s2 ,v=0.1 m/s B.a=0.4 m/s2,v=0.2 m/s

C.a=0.1 m/s2,v=0.4 m/s D.a=0.1 m/s2,v=0.2 m/s

【解析】对于红旗加速上升阶段:x1=a1t21,对于红旗匀速上升阶段:v2=at1,x2=v2t2,对于红旗减速上升阶段:x3=v2t3-a3t23,对于全过程:a1=a3,x1+x2+x3=17.6 m,由以上各式可得:a1=0.1 m/s2,v2=0.4 m/s.故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一个质点所受合外力恒为F,那么该质点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一个质点所受合外力恒为F,那么该质点的动能一定增加

C.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每通过相同的位移Δx,速度的增加量Δv也相同,则A=>0且恒定,那么该质点的加速度a一定在增大D.一个1 kg的质点,在恒定合外力F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1 m/s2,那么F不一定等于1 N

3.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N,则(B)

A.若F一定,θ大时FN大 B.若F一定,θ小时FN大

C.若θ一定,F大时FN小 D.若θ一定,F小时FN大

【解析】由于木楔处在静止状态,故可将力F沿与木楔的斜面垂

直且向上的方向进行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F按效果分解的图示.并且可据此求出木楔两侧产生的推力.

选木楔为研究对象,木楔受到的力有:水平向左的F和两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由于木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侧给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与F沿两侧分解的力是相等的,力F的分解如图:

则F=FN1cos(90-)+FN2cos(90-)=2FN1cos(90-)=2FN1sin,FN=FN1=FN2,故解得FN=,所以F一定时,θ越小,FN越大;θ一定时,F越大,FN越大,B正确.

4.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 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Δx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B.当Δx=0.3 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

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

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Δx为0.1 m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Δx为0.1 m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所以可得:kΔx=mg,解得: k== N/m=20.0 N/m,选项A错误;C正确;弹簧的压缩量为Δx=0.3 m时,弹簧弹力为 F=20 N/m×0.3 m=6 N>mg,故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正确;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其合力是由mg逐渐减小至零,然后再反向增加的,故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正确;故选A.

5.如图所示,一艘走私船在岸边A点,以速度v0匀速地沿垂直岸的方向逃跑,距离A点为a处的B点的快艇同时启动追击,快艇的速率u大小恒定,方向总是指向走私船,恰好在距离岸边距离a处逮住走私船,那么以下关于快艇速率的结论正确的是(A)

A.快艇在垂直岸边的方向上的平均速度uy=v0 B.快艇在沿岸的方向上的平均速度ux=v0

C.快艇速度的大小u=v0 D.快艇的平均速率等于v0

【解析】因为在垂直岸边的方向上从开始追到追上时,位移与时间相同,所以快艇在垂直岸边的方向上的平均速度等于走私船的速度,快艇在沿岸边的方向上的平均速度为v0,A正确,B错误.快艇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0,因为它是曲线运动,路程大于a,平均速率应该大于v0,C、D均错.

6.将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上抛,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为v1,由于受到空气阻力,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f=kv,所以落回抛出点的速度大小为v2,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D)

A.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B.上升时间等于下落时间

C.抛出到落回的时间为t=D.无论上升还是下落,阻力均做负功

【解析】上升平均速度大于下落的平均速度,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A、 B错(用动量定理

分析更简单).如果没有阻力,所用时间为t=,如果按照C的答案,v1=v2时(无阻力),时间变为零了,可见C错误.无论上升还是下落,阻力均做负功,所以D正确.

详细解答C:利用图象法:v-t图象如图所示,所围“面积”代数之和为零,而f=kv,所以f-t图象与v-t图象一样,所围“面积”代数之和为零,f-t图象的“面积”则为f的冲量,则f的冲量为零.

所以有mgt=m(v1+v2),t=.

7.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斜面上的虚线匀速运动,若图中φ=45°,则(D)

A.推力F一定是一个变力

B.物体可能沿虚线向上运动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

3

D.物体与斜面闻的动摩擦因数μ=6

3

【解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物块受重力G、支持力N、推力F、摩擦力f作用,将重力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G1=Gsin 30°和与斜面垂直的力G2=Gcos 30°,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G2与 N平衡,故可等效为物体在推力F、沿斜面向下的力G1、摩擦力f三个力的作用下沿斜面上的虚线做匀速运动,其等效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三力平衡特点,F与G1的合力必沿斜面向右下方,故摩擦力f只能沿斜面向左上方,故物体沿虚线向下做匀速运动,A、B错误;由几何关系得F与G1的合力F合==G1,由平衡条件得: f=F合=G1,故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8.一颗速度较大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水平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为nv(n>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子弹对木块做的功不变 B.子弹对木块做的功变大

C.系统损耗的机械能增加 D.系统损耗的机械能不变

9.关于黑洞和暗物质(暗物质被称为“世纪之谜”.它“霸占”了宇宙95%的地盘,却摸不到看不着)的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黑洞

临界半径公式取为c=,c为光速,G为万有引力常量,M为黑洞质量)(AD)

A.如果地球成为黑洞的话,那么它的临界半径为r=R(R为地球的半径,v为第二宇宙速度)

B.如果太阳成为黑洞,那么灿烂的阳光依然存在,只是太阳光到地球的时间变得更长

C.有两颗星球(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距离为L,不考虑周围其他星球的影响,由牛顿运动定律计算所得的周期为T,由于宇宙充满均匀的暗物质,所以观察测量所得的周期比T大

D.有两颗星球甲和乙(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距离为L,不考虑周围其他星球的影响,它们运动的周期为T,如果其中甲的质量减小Δm而乙的质量增大Δm,距离L不变,那么它们的周期依然为T 【解析】因为c=,而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v=,两式相比得r =R,所以A正确.如果太阳成为黑洞,光不能跑出,所以我们将看不到阳光.设甲乙质量变化前,甲的运动半径为r1,甲乙质量变化后运动周期为T2,甲的运动半径为r1′,则G=M1()2r1,G=(M1-Δm)()2r1′,又因为r1=L,r1′=L=L,所以T==,T2==,故T =T2.

10.某家用桶装纯净水手压式饮水器如图,在手连续稳定的按压下,出水速度为v0,供水系统的效率为η,现测量出桶底到出水管之

间的高度差H(水面很低,高度不计),出水口倾斜,其离出水管的高度差可忽略,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出水口单位时间内的出水体积Q=v0S

B.出水口所出水落地时的速度v=v20+2gH

C.出水后,手连续稳定按压的功率为+ρv0SgH

η

D.手按压输入的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出水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

【解析】出水口的体积V=SL,则单位时间内的出水体积Q===Sv0,故A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落地速度为v=,故B正确;手连续稳定按压使水具有初动能和重力势能,在时间t内,流过出水口的水的质量m=ρSv0t,则出水口的水具有的机械能E=mv20+mgH=+ρv0StgH,而供水系统的效率为η,所以手连续稳定按压做的功为W==t+t,则功率P==+,故C正确;手按压输入的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出水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除以供水系统的效率η,故D错误.

11.如图所示,光滑的半圆形铁丝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穿在铁丝上的质量为m的小球从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到最低点B,在从A到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小球对铁丝的作用力越来越大

B.铁丝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F对小球的功为零,F的冲量也为零C.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

D.小球在AB间的某唯一一点对铁丝的作用力为零

【解析】在AB之间的C点,恰好重力的分力提供向心力,此点小球与铁丝没有作用力,其他位置都不为零,所以A错,D对;而小球的速率越来越大,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也越来越大,所以重力做功的功率也越来越大,故C正确;铁丝对小球的功为零,但该作用力的冲量不为零,故B错.

12.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粗糙面不同的传送带,倾斜于水平地面放置,以同样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竖直高度为h的C处时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的高度皆为H.则在小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AD)

A.两种传送带与小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甲比乙小

B.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传送带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C.两种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不相等

D.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系统小物体与皮带摩擦产生的热量甲比乙多

【解析】根据2ax=v2,a甲

θ-mgsin θ=ma,μ甲<μ乙,故A对;由摩擦生热Q=fs相对知,Q甲=f1s1=f1(vt1-vt1)=f1;Q乙=f2s2=f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sin θ=ma1=m;f2-mgsin θ=ma2=m;解得:Q甲=mgH+mv2,Q乙=mg(H-h)+mv2,Q甲>Q乙,故D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动机消耗的电能E电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与物块增加机械能的和,因物块两次从A到B增加的机械能相同,Q甲>Q乙,所以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甲更多,故B错误;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等于小物块的机械能的增加量,动能增加量相等,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也相同,故两种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故C 错误.(物体与皮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等于物体从速度为零到等于皮带速度时刻物体机械能的增量,所以Q甲>Q乙)

答题卡

第Ⅱ卷

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计16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3.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借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1)使小车在砝码和托盘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细绳拉力做

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

①实验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及图所示的器材.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__天平、刻度尺__.

②为达到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和托盘,通过调节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实验开始时,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_D_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下图所示的纸带.纸带上O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 s 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

实验时测得小车的质量为M=200 g,小车所受细绳的拉力为F=0.2 N.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为s,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小车所受拉力做的功为W,小车动能的变化为ΔEk.请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这两个数分别是__0.0915__ ;__0.0907__.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__细绳拉力做功等于小车动能变化__.

(3)这个小组在之前的一次实验中分析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明显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C__(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斜程度不够

D.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斜程度过大

(4)实验小组进一步讨论认为可以通过绘制v2-s图线来分析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各计数点的实验数据在图中标出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2-s图线.分析v2-s图线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等于理论值,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这种方案中直线斜率表达式为k=____(用题目中相关物理量字母表示).

【解析】(1)①根据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通过研究纸带来研究小车的速度,利用天平测量小车的质量,利用砝码的重力代替小车的合外力,所以需要刻度尺来测量纸带

上点的距离和用天平测得小车的质量,即还需要刻度尺,天平(带砝码);②为达到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和托盘,通过调节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实验过程中,为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精确度,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目的是消除摩擦带来的误差,即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力,故D 项正确.

(2)W=mgs=0.2×0.4575 J=0.0915 J,

ΔEk=mv2=×0.2×0.9073 J=0.0907 J,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细绳拉力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变化.

(3)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做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从功能关系看出:该实验一定有转化为内能的机械能,即实验中存在摩擦力没有被平衡掉,故C项正确.

(4)根据表中各计数点的实验数据在图中标出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2-s图线.

v2-s图线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等于理论值,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根据a==,则这种方案中直线斜率表达式为k=.

三、问答题(本题共三个小题,其中14题8分,15题11分,16题12分)

14.一个质量为m=10 g,带电量为+q=10-8 C的小球从某高处A点自由下落,不考虑一切阻力,测得该小球着地前最后2 s内的下落高度为60 m,试求:(g取10 m/s2)

(1)A点距地面的高度h为多少?总的下落时间是多少?

(2)如果当小球下落的高度为总高度的时,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落地的速度恰好为零,那么小球从开始到落地的时间是多少?电场强度多大?

【解析】(1)设总时间为t,最后两秒的平均速度为v,则为(t-1)时的瞬时速度,

v=g(t-1)==30 m/s(1分)

所以t=4 s

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gt2=80 m(1分)

(2)下落60 m时的速度为v1==20 m/s(1分)

经历20 m速度减为零,所以有:v21=2ah2

a==30 m/s2(1分)

所以经历的时间为t1=+=(2+)s= s(2分)

E=(g+a)=4×107 N/C(2分)

15.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斜面保

持不动,质量为M=10 kg),并通过跨过光滑滑轮的细线相连,细线与斜面平行.两物体的质量分别mA=2 kg,mB=1 kg, 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问:(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g取10 m/s2,sin 37°=0.6)

(1)如果A、B间动摩擦因数μ1=0.1,为使A能平行于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应对A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多大F的拉力?此时斜面对地面的压力N多大?

(2)如果A、B间摩擦因数不知,为使AB两个物体一起静止在斜面上,AB间的摩擦因数μ1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1)对A: F+mAgsin θ=T+μ1mAgcos θ(2分)

对B:T=mBgsin θ+μ1mAgcos θ+μ2(mA+mB)gcos θ(2分)可解得:F=2 N

利用整体法:N=(M+mA+mB)g+Fsin θ=131.2 N(1分)

(2)由受力分析可知,一定存在A有下滑趋势,B有上滑趋势.

对A:mAgsin θ=μ1mAgcos θ+T(2分)

对B:T=μ1mAgcos θ+μ2(mA+mB)gcos θ+mBgsin θ(2分)解得最小值:μ1min==0.0375(2分)

则:μ1≥0.0375

16.有人提出了一种不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其设想如下:沿地球的一条弦挖一通道,如图乙所示.在通道的两个出口处A

和B,分别将质量为M的物体和质量为m的待发射卫星同时自由释放,只要M比m足够大,碰撞后,质量为m的物体,即待发射的卫星就会从通道口B冲出通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0)

(1)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在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大球(半径为R,密度为ρ)的内部距球心r处,那么m与大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是F=G,式中M′是以r为半径的球体的质量.试根据所给条件求出物体m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多大?

(2)如图乙所示,是在地球上距地心h处沿一条弦挖了一条光滑的通道AB,从A点处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下落到通道中点O′处的速度多大?

(3)如果在A处释放一个质量很大的物体M,在B处同时释放一个质量远小于M的物体,同时达到O′处发生弹性正碰(由于大物体质量很大,可以认为碰后速度不变),那么小物体返回从B飞出,为使飞出的速度达到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h应为多大?

【解析】(1)M′=πr3ρ,所以Fr=πρGmr(2分)

(2)设地球的密度为ρ0,距O′为x处时,到地心的距离为r=,所受地球的引力为F=πρ0Gmr,其沿AB的分力为f=Fsin θ,而sin θ=,所以f=πρ0Gmx,则f与到O′的距离x成正比,最大的fm=πρ0Gm(2分)

最小的fmin=0,所以关于f的功可以利用它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则f对物体做了正功,大小为:W=fm=πρ0Gm(R20-h2)(2分)根据动能定理有:mv2=W

所以达O′处的速度为:v=2(1分)

又mg=G,所以g=πGρ0R0 ,所以W=,v=(1分)

(3)由题知,碰后小物体的速度为v′=3v,根据动能定理有:-W =mv21-mv′2

v1==,所以h=R0=R0 (1分)

四、选做题(二个题任意选做一个,如果多做或全做的,按17题阅卷)

17.【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给农作物松土,是破坏土壤的毛细管从而保存土壤中的水份 B.空气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就越高

C.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做成,是因为其违背了能量守恒

D.在孤立系统中,一切不可逆过程必然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E.电能、焦炭、蒸汽属于二次能源

F.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2)(9分)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试管竖直放置,中间一段24 cm

的水银柱将气体分成相等的两段,温度均为27 ℃,气柱长均为22 cm,其中上端气柱的压强为76 cmHg.现将试管水平放置,求:

①水银柱如何移动(向A还是向B移动)?移动了多远?

②保持试管水平,将试管温度均匀升高100 ℃,那么水银柱如何移动?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分别多大?

【解析】(1)ADE(6分)

(2)①向A端移动了3 cm(3分)

②不移动(3分)

两边均为117.3 cmHg(3分)

18.【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一复色光中只含有a、b两种单色光,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①在真空中,a光的速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光的速度.

②若用此复色光通过半圆形玻璃砖且经圆心O射向空气时,下列四个光路图中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_____.

(2)(9分)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介质中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2 s,此时P质点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为2 cm,横坐标为0.5 m,试求从图示时刻开始在哪些时刻质点P 会出现在波峰?

【解析】(1)① 等于(3分) ②BC(3分)

(2)波的传播速度为:v==3 m/s(2分)

由题意知此时刻质点P向下振动,所以P向下振动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等于波沿x轴方向传播0.5 m的时间t1== s=0.17 s(2分)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刻为:t2=T+t1(2分)

所以质点P出现在波峰的时刻是:t=kT+t2= s(k=0, 1,

2,…… )(3分)

重庆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3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挂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时间 B.质量 C.路程 D.位移 2.电容的单位是 A.安培 B.牛顿 C.法拉 D.伏特 3.如图所示,运动员把冰壶推出后,冰壶在向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A.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B.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C.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 D.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 4.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 F1和 F2,其大小分别为 3N 和 4N,它们合力的大小为 A.1N B.5 N C.7N D.12 N

5.小明将放在地面的足球用力踢向空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足球静止于地面时没有惯性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惯性 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惯性逐渐变小 D.足球的惯性跟它的质量有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加速度也一定越小 7.机车拉动车厢沿水平轨道加速行驶,机车对车厢的拉力为 F1,车厢对机车的拉力为 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 B.F1<F2 C.F1=F2 D.F2=0 8.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 C.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9.某“复兴号”列车在重庆西站的启动过程可视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是 A B C D 10.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以行驶了另一半,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11.2018 年 12 月 8 日,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升空,并于 2019 年 1 月 3 日实 :现了人造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逐渐远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 A.地球对探测器的引力增大 B.地球对探测器的引力减小 C.月球对探测器的引力减小 D.月球对探测器的引力不变 1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约为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综合计算题(含解析)

分类汇编:综合计算题 1.(201潍坊)8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封闭电热水袋,其性能参数如表中所示。已知电热水袋加热 效率为8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将袋内20℃的水加热到自动断电,求: (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2)需要的加热时间 解(1)由ρ=可得袋内水的质量:m=ρ水V=1.0×103kg/m3×1.0×103=1kg, 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Q=cm(t﹣t0)=4.2×103J/(kg?℃)×1kg×(60℃﹣20℃)=1.68×105J; (2)由η=可得消耗电能:W===2.1×105J, 由P=可得,需要的加热时间:t===525s。 答:(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为1.68×105J;(2)需要的加热时间为525s。 2.(2018?青岛)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从A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ν随时间t均匀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2)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v= 5m/s2t+2.0m/s ; (3)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1=v1t1,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上述小球从A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 2.0m/s×t+5m/s2t2。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由描点法作图; (2)由上图知,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关系,设为v=kt+b,将表中前2组数据,代入①得出k和b,得出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 (3)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写出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 【解答】解:(1)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然后连接起,如下图1所示: (2)由上图知,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关系,设为v=kt+b﹣﹣﹣﹣①,将表中前2组数据,代入①式有: 2.0m/s=b﹣﹣﹣﹣﹣③ 2.5m/s=k×0.1s+b﹣﹣﹣﹣﹣④ 由③④得:k=5m/s2, 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v=5m/s2t+2.0m/s; (3)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即如上图2梯形ABCD的面积: S梯形ABCD=(BC+AD)×CD×=(2.0m/s+5m/s2t+2.0m/s)×t×=2.0m/s×t+5m/s2t2, s=2.0m/s×t+5m/s2t2。 故答案为:(1)如图1所示; (2)5m/s2t+2.0m/s; (3)2.0m/s×t+5m/s2t2。 3.(临沂)2017年12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首飞成功,可为“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与安全保障。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为560km/h,最大航程

2019-2020年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年高三物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是2分,有选错 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 .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 . 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2.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 1与S 2发出的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 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动一定最弱 B.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 C.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大小为每一列波振幅的2倍 D.振动最弱的质点除了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外,还有其它质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 4.光滑绝缘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带负电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要使小 滑块能沿斜面运动一段时间后离开斜面,下面的办法可行的是 A.加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B.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C.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D.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5.图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v 的关系,由图象可知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 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 0 C .入射光的频率为2v 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D .入射光的频率为v 0/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

2019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综合计算题

学习资料专题 分类汇编:综合计算题 1.(201潍坊)8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封闭电热水袋,其性能参数如表中所示。已知电热 水袋加热效率为8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将袋内20℃的水加热到自动断电,求: (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2)需要的加热时间 解:(1)由ρ=可得袋内水的质量:m=ρ水V=1.0×103kg/m3×1.0×103=1kg,袋内水吸收的热量: Q=cm(t﹣t0)=4.2×103J/(kg?℃)×1kg×(60℃﹣20℃)=1.68×105J; (2)由η=可得消耗电能:W===2.1×105J, 由P=可得,需要的加热时间:t===525s。 答:(1)袋内水吸收的热量为1.68×105J;(2)需要的加热时间为525s。 2.(2019?青岛)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从A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ν随时间t均匀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图象。 (2)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v= 5m/s2t+2.0m/s ;

(3)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1=v1t1,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上述小球从A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 2.0m/s×t+5m/s2t2。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由描点法作图; (2)由上图知,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关系,设为v=kt+b,将表中前2组数据,代入①得出k和b,得出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 (3)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写出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 【解答】解:(1)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下图1所示: (2)由上图知,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一次函数关系,设为v=kt+b﹣﹣﹣﹣①,将表中前2组数据,代入①式有: 2.0m/s=b﹣﹣﹣﹣﹣③ 2.5m/s=k×0.1s+b﹣﹣﹣﹣﹣④ 由③④得:k=5m/s2, 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v=5m/s2t+2.0m/s; (3)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即如上图2梯形ABCD的面积:

福建福州2019高三物理模拟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设计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将可靠的事实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下面给出了伽利略斜面实验的五个事件,请对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并正确排序:由A 点静止释放的小球,①若没有摩擦时,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②当减小斜面动摩擦因数时,滚到另一斜面的最高位置,更接近于等高的C点;③若没有摩擦时减小斜面BC的倾角,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到达与A点等高的D点;④若没有摩擦时当另一斜面放置水平时,小球将沿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⑤不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以下正确的是 A. 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B. 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③→事实①→推论④ C. 事实⑤→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D. 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①→事实③→推论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思维过程,只要明确了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实验过程即可正确解答; 【详解】根据实验事实⑤斜面有动摩擦因数时不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事实②当减小斜面动摩擦因数时,滚到另一斜面的最高位置,更接近于等高的C点,得出实验结果: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即③,进一步假设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即得出①,没有摩擦时减小角度斜面BC的倾角,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到达与A点等高的D点,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即④,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如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R1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所接电压u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b)所示。下列说

吉林省辽源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吉林省辽源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原子或原子核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一定的结构 B.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都不能自发放出射线 C.原子发光现象没有涉及到原子核内部的变化 D.光电效应现象中逸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变成质子时产生的 15.如图所示,一条细线的一端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相连,另一端绕过一轻质定滑轮与小球A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α,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无论物体B在地板上左移还是右移,只要距离足够小,α角将不变 B.增大小球A的质量,若B仍保持不动,α角不变 C.若OB绳与地面夹角为30°,则α=30° D.将B向右移动少许,若B仍保持不动,则B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16.真空中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A点无初速自由下落t秒,在t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小球电荷量不变且小球从未落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 1

2020年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含答案 一、电磁学综合题 1.(5)由P 损=I 2 R 知,P 损和I 、R 有关,为保证用户的电器正常工作,I 不能改变,只能 减小R ,两地输电线的电阻R 和输电线的长度、粗细、材料有关,因两地的距离不变,只有通过改变输电线的材料,即用电阻率更小的导体材料,或者换用较粗导线来减小R 达到减小输电线的损失。(2019·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药壶主要用于煎煮药草,炖煮补品、汤料、咖啡等,其有不同档位设置,适合炖煮煎药文武火之需。如图为一款陶瓷电煎药壶,其工作电路简化为如图所示,它在工作时,有高火加热、文火萃取和小功率保温三个过程,已知正常工作时,电源电压为220V ,高火加热功率为500W ,文火萃取功率为100W ,若壶中药液的总质量为1kg ,且在额定电压下煎药时,药液的温度与工作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观察图像中高火加热过程可知:电煎药壶在后半段时间的加热效率比前半段的加热效率____________。上述高火加热过程中,1kg 药液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_______?(()3 c 4.210J /kg =?药℃) (2)分析电路可知:当a S 接2,同时b S 断开时,电路处于文火萃取阶段,则电煎药壶在保温状态时a S 应接____________,同时b S ____________(填“闭合”或“断开”),此时电煎药壶的额定保温功率是多少瓦_________? 【答案】高 3.36510?J 1 断开 80W 【解析】 【详解】 (1)在高火加热的前、后半段时间内,功率不变、时间相同,由W=Pt 可知消耗的电能相同;由图3可知前半段药液温度升高的温度值小、后半段温度升高的温度值大,而药液的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由Q =cm t,可知前半段药液吸收的热量少,由ηQ W = 吸 可知,后前半段的加热效率比前半段的加热效率高; 1kg 药液所吸收的热量:Q=c 药液m t =4.2310?J/(kg ℃) ?1kg ?(9818-℃℃)=3.36510?J. 当接1,同时断开时,电路中、串联,电路中电阻最大,由可知此时电功率较小,处于小功率保温状态;

普陀区2019年二模高三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普陀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质量调研物理试卷 请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2.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本卷g取10m/s2,sin53°= 0.8,cos53°= 0.6 一、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由核反应产生,且属于电磁波的射线是 A.阴极射线B.X射线C.α射线D.γ射线 2.氢氘氚是同位素,它们的原子核内具有相同的 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核子数 3.在“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实验中,用白光入射双缝时,在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条纹,若用红色和绿色玻璃各挡住一条缝,则在光屏上可以观察到 A.黄色的干涉条纹B.绿色的干涉条纹 C.红绿相间的条纹D.两种色光叠加,但无干涉条纹 4. 在真空中的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距Q为a处的电场强度为E,若将置于a处的点电荷q的电荷量增加一倍,则a处的场强为 A.E B.2E C.4E D.8E 5. 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 A.振子所受回复力逐渐增大B.振子位移逐渐增大 C.振子速度逐渐减小D.振子加速度逐渐减小 6. 如图为伏打电池示意图,由于化学反应,在A、B两电极附近产生 了很薄的化学反应层a、b,则沿电流方向 A.在外电阻R中,电势升高B.在内电阻r中,电势升高 C.在反应层a中,电势升高D.在反应层b中,电势降低 7.如图为某同学的小制作,装置A中有磁铁和可转动的线圈。当有风吹向风扇时扇叶转动,引起灯泡发光。引起灯泡发光的原因是 A.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C.电流的磁效应D.磁场对导线有力的作用 8.如果认为行星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行星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 A.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成正比B.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成反比 C.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与行星运动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020年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详细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详细答案解析 一、电磁学综合题 1.(2019·天津中考模拟)电饭煲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它有高温、保温两档,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 进行调节,0R 为电热丝。当开关S 接高温档时,电路的总功率为1100W ,当开关S 接保温档时,电路的总功率为22W 。 (1)电饭煲在高温档时,开关S 应与触点___________(选填“1”或“2”接触)。 (2)电阻R 的阻值___________ (3)当电饭煲在高温档正常工作10min ,电饭煲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_ 【答案】2 2156Ω 56.610J ? 【解析】 【详解】 (1)由2 U P R =可知,在电压U 一定时,电阻R 越小,电功率越大,由电路图可知,S 应接2触点时,电阻R 被短路,电路电阻最小,此时电饭煲功率最大,电饭煲在高温档。 (2)等效电路图如图。 高温档(S 与触点2接触) 保温档(S 与触点1接触)

根据,U P UI I R ==,可得2 U P R = 220A 220V 441100W U R P ∴===Ω() 220220V 44215622W U R R P =-=-=Ω低()Ω (3)W P t = 电饭煲产生的热量为 51100W 1060s 6.610J Q W Pt ∴===??=? 2.(4)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特性,即超导电性,可以应用于大电流应用: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2019·山东中考模拟)问题解决——油量报警装置: 小雨想要利用电磁继电器制作一个油量自动报警装置。要求:油箱内油量充足时绿灯亮、红灯灭,显示正常;储油过少时绿灯灭、红灯亮,报警提醒油量过少。请利用下图器材,再添加一个电源,将电路设计填画完整。 (________) 并简述此装置的工作过程____。(提示:电磁继电器所用弹簧拉力较大,电磁铁磁性必须大到一定程度才能把衔铁吸引下来,否则弹会把衔铁抬起来。) 【答案】 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用导线将电源、变阻器、定值电阻R 0和电磁铁顺次连接起来;使电磁继电器的静触点与电源相连,动触点A 和B 分别与红灯和绿灯的一个接线柱相连,红灯和绿灯另外一个接线柱分别与电源相连。如图所示: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2 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质 5 点 A. 第1s内的位移是5m m s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 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 m s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2.两个大小相同、可看成是点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被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这时两球间静电引力的大小为F。现用一个不带电、同样大小的绝缘金属小球C先与a球接触,再与b球接触后移去,则a、b两球间静电力大小变为 A.F/2 B.F/4 C.3F/8 D.F/8 3.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动能增加了1900J B.动能增加了1800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800J 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4.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A.他的动能减少了Fh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 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

2019年中考物理计算题

2019年初中物理中考计算题专题 1.某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设计了一种小鸡孵化器的电路模型,如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只需灯光照明,电源电压为72V,R1为定值电阻,R2为发热电阻丝改成的滑动变阻器,其上标有“100Ω 3A”字样,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灯泡上标有“12V 3W”的字样。 (1 (2)闭合S,断开S 1、S2,灯泡正常发光,求R1 (3)S、S1、S2均闭合时,求R2消耗的最大电功率和最小电功率。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R1为某特殊电阻元件,通过它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闭合开关S1、S3,断开S2,滑片P置于b端时,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 (1)灯泡L的额定功率; (2)当闭合开关S2、S3,断开S1,滑片P置于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R2的最大阻值; (3)当只闭合开关S2,滑片P置于a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2W,此时灯泡1min内消耗的电能。

3.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个多档位电烤炉模型,其电路如图所示,发热体由电阻R1、R2和R3共同组成,其中R1上标有“12V 9W”的字样,R2的电阻为8Ω,为了研究接入电路的电阻对电烤炉发热情况的影响,他们将有关的电表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假设电阻不随温度改变).那么: (1)R1的电阻为多大? (2)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的示数为0.5A,R3 的电阻及电源电压各为多少? (3)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 (4)给这个电烤炉通电3min,该电烤炉最大的发热量是多少?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为滑动变阻器,小灯泡L的规格为“3V 3W”,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而发生的变化。现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至某一位置,当S1闭合,S2断开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当S1与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流过灯泡的电流强度I; (2)电源电压U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1; (3)S1闭合,S2断开,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2Ω时, 滑动变阻器在50s内消耗的电能W。

2019年湖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湖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故改用脚蹬车匀速前行。设小明与车的总质量为100kg,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 g取l0m/s2。通过估算可知,小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 A. 10W B. 100W C. 300W D. 500W 2.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A、B、C三点,三点连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AB边竖直,BC 边水平,D点为BC边中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A点水平抛出,轨迹经过D点,与AC 交于E点。若物体从A运动到E的时间为t l,从E运动到D的时间为t2,则t l : t2为 A. 1 : 1 B. 1 : 2 C. 2 : 3 D. 1 : 3 3. 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内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因前 方有障碍物,为避免相撞,小车刹车制动,在小车整个运动的过程中,A、B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随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A、B两物体间存在摩擦力 B.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B物体相对小车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C.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A相对B一定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 D.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A.B两物体间- -定存在着沿斜面方向上的摩擦力 4.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 程中

2019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计算题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计算题 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现在的计算题的计算量和计算难度都要求不高。每年的分值在15-20分 之间,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得计算题分者得天下) 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 力学:速度、密度、重力、压强、浮力、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 3. 电学: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 以上考点常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以基础知识为主,通过计算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多出现在压轴题。中考中常见的有力、电综合题。 主要涉及这几个公式: 密度公式(ρ=m/V);压强公式:p=F/s;功的公式:(W=Fs);功率公式:(P=W/t=Fv); 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 欧姆定律:(I=U/R);电功:(W=UIt);电功率:(P=UI=W/t);电热:(Q=I2Rt), 此外可能会用到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还有悬浮漂浮条件。 无论是解好哪种类型的物理题,除了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方法外,解题时审题是关键,否则将会离题万里,前功尽弃。审题时需注意: (1)理解关键词语(2)挖掘隐含条件(3)排除干扰因素(4)对应相关原理详细说明如下: (1)理解关键词语 ①光滑即不计阻力、轻质(杠杆、滑轮)即质量不计②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即平衡状态(二力平衡)④有用功的功率还是总功的功率、功率还是机械效率等 (2)挖掘隐含条件 说到家庭电路意味着电压220V,各用电器并联 说到气压是标准大气压,意味着压强是105Pa,水的沸点是100℃ 说到用电器正常工作,意味着用电器上两端是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电功率。 (3)排除干扰因素 物体水平移动时,重力做功为0J 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表明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表格类题目中有很多数据,不一定都有用,要快速搜寻有用,排除干扰因素。 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1、细心读题审题2、寻找解题根据3、解答和检验 解计算题的一般要求: (1)要明确已知条件和相对隐含条件,确定主要解题步骤。(2)分析判断,找到解题的理论依据。(3)分清各个物理过程、状态及其相互联系。(4)计算过程应正确、规范。要正确写出有关的公式,正确代入公式中物理量的数字和单位。能画图的可以作图辅佐解题。 解计算题应注意: 单位的统一性;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解题的规范性。 计算题的主要类型: 1、有关密度、压强、浮力、机械功、功率和效率的计算 此类试题一般围绕“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展开,同时考虑实际使用机械做功时要克服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因此使用任何机械的效率都小于100%。 解题时要注意 ①分清哪些力做功,哪些力不做功②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③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初中物理中一般不考虑拉线质量)。④可根据滑轮组中n=s/h 来确定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07年宁德中考 31.(5分)为迎接2008 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紧张地备战。如图16 所示,该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用0. 7s的时间将140kg 的杠铃举高1.7m ,请你算一算(g取10N/kg) (l)杠铃所受的重力为多少N? (2)该运动员这一次举起杠铃的过程中至少做了多少J的功? (3)该运动员举起杠铃的功率至少是多少W? 32.(6分)如图17所示,茶壶的质量是0.2kg,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 6kg 的开水,把它放在一水平桌面的中央。(g取10N/ kg ) I.填空:在壶盖上开有一个小孔,其作用是在倒水时内外的_________相等;由于壶身和壶嘴构成____________,从而使壶身与壶嘴液面保持相平。 II.请计算:(l)茶壶对桌面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模拟物理试题 (答案+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设计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如图所示),将可靠的事实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下面给出了伽利略斜面实验的五个事件,请对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并正确排序:由A点静止释放的小球,①若没有摩擦时,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②当减小斜面动摩擦因数时,滚到另一斜面的最高位置,更接近于等高的C点;③若没有摩擦时减小斜面BC的倾角,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到达与A点等高的D点;④若没有摩擦时当另一斜面放置水平时,小球将沿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 ⑤不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以下正确的是 A. 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B. 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③→事实①→推论④ C. 事实⑤→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D. 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①→事实③→推论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思维过程,只要明确了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实验过程即可正确解答; 【详解】根据实验事实⑤斜面有动摩擦因数时不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事实②当减小斜面动摩擦因数时,滚到另一斜面的最高位置,更接近于等高的C点,得出实验结果: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即③,进一步假设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即得出①,没有摩擦时减小角度斜面BC的倾角,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到达与A点等高的D点,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即④,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

2019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考试试题二

荆州中学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14~18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只能发出频率为ν1、ν2、ν3 的三种 光,且 ν1<ν2<ν3,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 A. h ν 1 B. h ν 2 C. h ν 3 D. h(ν1+ν2+ν3) 15. 如图所示,一滑块以5m/s 的速度从固定斜面底端O 点冲上斜面,经时间t 1到达A 点时的速度为3m/s ,再经时间t 2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O 、A 间的距离与A 、B 间的距离之比为5:3 B. O 、A 间的距离与A 、B 间的距离之比为3:5 C. t 1与t 2之比为2:3 D. t 1 与t 2之比为3:2 16. 截至目前中国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已达到10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就好像在一个没有重力的奇特房间中生活,以下关于太空舱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太空舱中的空气没有气压 B.物体间无法产生摩擦 C. 天平能正常的称出物体的质量 D. 物体处于水中时不受浮力 17.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一输出电压为u =U 0sin ωt 的交流电源两端。电路中R 0为定值电阻, V 1、V 2为理想交流电压表, 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导线电阻不计。现使滑动变阻器 R 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的示数不变 B .V 2的示数变小 C .R 消耗的功率变大 D .R 0消耗的电功率变小 18. 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现有一个本来无电流的固定的超导体圆环如图所示,虚线为其轴线,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一、电磁学综合题 1.(3)水吸收的热量为Q 吸=c 水m △t =4.2×103J/(kg?℃)×10kg×(100℃﹣20℃)= 3.36×106J 。电能表转盘转3000r 饮水器消耗的电能为W = 2500r /3000r kW h ?=1.2kW?h =1.2×3.6×106J =4.32×106J 。则饮水器的热效率为η=Q W 吸=663.3610J 4.3210J ??=77.8%。(2019·湖南中考模拟)在2018年BIRTV “无人机系统与电视传媒应用峰会”上,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吴强发表了以“新闻报道中无人机的使用和趋势”的演讲,从应用和技术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地面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 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它将与孕育中的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人士兵、计算机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为21世纪陆战、海战、空战、天战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未来的军事斗争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 有专家预言:“未来的空战,将是具有隐身特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与防空武器之间的作战。”但是,由于无人驾驶飞机还是军事研究领域的新生事物,实战经验少,各项技术不够完善,使其作战应用还只局限于高空电子照相侦察等有限技术,并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巨大战场影响力和战斗力。根据实战的检验和未来作战的需要,无人驾驶飞机将在更多方面得到更快的发展。 (1)无人机螺旋桨一旋转,便能上升,其工作原理是: _______;使它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 (2)无人机照相时,拍到大海的局部调整为拍全景,应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物距。 (3)根据文中的介绍,请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提问: ______?回答:__________。 【答案】无人机螺旋桨在旋转的同时受到空气给它的反作用力 空气 增大 无人机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 无人机在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加,机械能增大 【解析】 【详解】 (1)无人机螺旋桨一旋转,便能上升,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无人机螺旋桨在旋转的同时受到空气给它的反作用力;因此,使它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2)无人机照相时,拍到大海的局部调整为拍全景,说明像变小了,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

完整2019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2018---2019高三物理理综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先后经历了5次变轨,调整到处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方约52公里处,并与“天宫一号”处于同一离地面高343公里的圆形轨道上,与“天宫一号”实施首次交会对接,完成浪漫的“太空之吻”.在实施对接前“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忽略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则()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A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 “神舟八号”飞船比“天宫一号”飞行器的速度大C、“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速度一样大,但比地球同步卫星速度小D、、2明明同学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像按照故事情节,聪聪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两次 D、乌龟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点由静止M,在PQ连线上的Q3、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两个等量同种电荷P、则以下连线上的另一点N而停下,PQ释放一带电滑块,滑块会由静止开始一直向右运动到说法正确的是() 、滑块受到的电场力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A 、滑块的电势能一直减小B C、滑块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可能保持不变距一定大于PM间距、DNQ;当n=2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 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n=1的能级跃迁到n=3氢原子从 的能量的能量大于光子bA、光子a 的波长的波长小于光子bB、光子a 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光比aC、b 光子的传播速度光子的传播速度大于bD、在同种介质中,a处的质点)点(x=1.5m 时的波形图,b图为Pa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图为t=0.25s )的振动图像,那么下列说

2019年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

1、(2011年安徽23.)实验室有一种小量程的电流表叫毫安表,用符号表示,在进行某些测量时,其电阻不可忽略。在龟路中,我们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个定值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可以从表盘上读出。利用图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毫安表的电阻,电源的电阻不计,R 1=140Ω,R 2=60Ω。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6 mA ;当s 1、s 2均闭合时,毫安表的读数为8 mA 。求毫安表的电阻R A 和电源的电压U 。 2、(2011年巴彦淖尔23.)一电饭锅铭牌上标有“220V 1100W ”字样。 (1)电饭锅正常工作时,它的电阻是多少Ω? (2)在电饭锅内倒入质量为2kg 、温度为20℃的水,若把这些水加热到80℃,水最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 水=4.2×103J/(kg·℃)] (3)为了加热这些水,电饭锅正常工作了10min ,它产生了多少热量? (4)什么原因导致(2)与(3)中两个热量值不相等?(说出一条即可) 3、(2011年包头23、)(10分)如图16甲所示电路,可变电阻R 2的滑片P 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呈图16乙所示的规律。求: (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5A 时,可变电阻R 2接入电路的阻值。 (2)可变电阻R 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 (3)电源电压和电阻R 1各是多大? 4、(2011年北京38.)如图19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 保持不变。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电流表的示数为I 1,电阻R 1的电功率为P 1,电阻R A 的电功率为P A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 时,电压表的示 数U 2为2V ,电流表的示数为I 2,电阻R B 的 电功率为P B ;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 动变阻器滑片P 位于最右端时,电阻R 2的 电功率为8W 。已知:R 1:R 2=2:1, P 1:P B =1:10,U 1:U 2=3:2。求: (1)电源两端的电压U ; (2)电阻R 2的阻值; (3)电阻R A 的电功率P A 。 5、(2011年赤峰23、)(8分)一电饭锅铭牌上标有“220V 1100W ”字样。 (1)电饭锅正常工作时,它的电阻是多少Ω? (2)在电饭锅内倒入质量为2kg 、温度为20℃的水,若把这些水加热到80℃,水最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C 水=4.2×103J/(kg ℃)] (3)为了加热这些水,电饭锅正常工作了10min ,它产生了多少热量? (4)是什么原因导致(2)与(3)中两个热量值不相等?(说出一条即可) 6、(2011年大庆36.)在公园有一种测量瞬间打击力的游戏机,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9(a)所示,游人手戴拳 击手套,击打可水平移动的A 装置,A 通过压杆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值R 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可反映出打击力的大小. 图19

2019年浙江省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浙江省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故改用脚蹬车匀速前行。设小明与车的总质量为100kg,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 g取l0m/s2。通过估算可知,小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 A. 10W B. 100W C. 300W D. 500W 2.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A、B、C三点,三点连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AB边竖直,BC 边水平,D点为BC边中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A点水平抛出,轨迹经过D点,与AC 交于E点。若物体从A运动到E的时间为t l,从E运动到D的时间为t2,则t l : t2为 A. 1 : 1 B. 1 : 2 C. 2 : 3 D. 1 : 3 3. 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内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因前 方有障碍物,为避免相撞,小车刹车制动,在小车整个运动的过程中,A、B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随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A、B两物体间存在摩擦力 B.在小车匀速运动过程中,B物体相对小车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C.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A相对B一定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 D.在小车刹车制动过程中,A.B两物体间- -定存在着沿斜面方向上的摩擦力 4.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 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