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_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最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64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第一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过程[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理解发展的实质和状态,明确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观念:认识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和状态,增强积极进取、谋求人生发展的自觉性。
3.运用:学会正确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创境激趣(配合教材中“杨东平的事迹”,分析理解人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道理。
)杨东平——四川省泸州市小蜜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9年10月,杨东平辞去建筑工地的工作,回到泸州创办了泸州市江阳区小蜜蜂家政服务中心。
杨东平看到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而自己的工作正好迎合了这个大环境,于是主动与泸州市各县区劳动局联系,合作培养大批农民和下岗工人成为保洁员。
这个行为让杨东平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更多支持,他本人也先后得到多次表彰,现在还是沪州市的政协委员。
6年的时间,小蜜蜂做成了泸州家政第一名。
后来,他的业务还做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9年,获“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生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引思明理案例一;展示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图案例二:从手机的发展史看信息交流和沟通技术演进的步伐170多年前,美国人摩尔斯在一次旅欧学习途中,萌发了将电磁学理论用于电报传输的想法,于1844年5月24日发明了“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1875年6月2日,贝尔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了自己的腿上。
他疼得只好对另一个房间的同事喊道:“沃,快来帮我啊!”而这句话正是通过实验中的电话传到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的沃特耳里,这成为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拿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
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当时他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