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概论第1章

经济法概论第1章

第一章 绪 论

前 言: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经济法概论》课程。我们这门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张守文教授主编的《经济法概论》(2009年版)。
经济法的内容总共分为3编15章。第一编是经济法总论,介绍经济法的基础理论。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经济法本体论和第四章经济法规范论。第二编和第三编构成经济法分论,主要介绍经济法各类具体制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包括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第二编宏观调控法重点章节是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第三编市场规制法重点章节是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为了方便记忆,经济法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是指经济法总论,两翼分别指“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 经济法的内容比较庞杂,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会发生变化,根据大纲的要求,在教材出版后到考前6个月中最新颁布和修改的法律都是考试的范围。所以大家在复习时首先要注意重点掌握各章的体系和基本原理,其次关注新颁布和修改的经济法。
经济法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这里建议大家首先掌握大纲内容,根据大纲要求去学习各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根据考试题型为自己出题,学习完每一章以后再去做网校提供的练习题,看看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遗漏。针对错题作出标注,以后复习中重点练习。
本章介绍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产生和发展历程、基本框架以及对经济法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本章的重点是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经济法产生。

主要内容:

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重点)
1.经济法学的概念: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经济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2.关于经济法的产生:(历年考试本部分都有题)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第一次提出了“经济法”的概念,其著作是1755年《自然法典》。德萨米在1842年《公有法典》也提及经济法概念,他们都认为经济法是分配法。但他们谈到的经济法不是现代意义的经济法。
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是在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产生的,表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等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包括美国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德国1896年《反不正当竞争法》、德国1919年《煤炭经济法》。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是由德国学者提出和归纳的经济

法。也正因为如此,经济法学较为全面的发端,是以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的研究为标志。并且,德国成为经济法学的发祥地。
【例题?单选题】首先提出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
A.摩莱里的《自然法典》
B.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法典》
C.德萨米的《公有法典》
D.德国的《煤炭经济法》
【答疑编号911010101】
答案:A
解析: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第一次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

二、经济法学发展历程
1.经济法学的发展在地域上并不均衡。大陆法系(如德、日)对经济法研究较多,并取得了巨大成果。英美法系中没有提炼经济法概念。但经济法在不同法系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不平衡。英美法系国家在总体上虽没有经济法之名,但却有经济法之实,即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经济法规范”。
2.经济法学不仅在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在计划经济国家也曾经存在。
3.中国经济法学真正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三、经济法学的基本框架:


四、经济法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1.哲学方法
(1)主、客观相统一的方法。
(2)矛盾分析法:a.一分为二法;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
(3)因果关系分析法。
2.科学方法:
(1)一般科学方法(比哲学方法低一个层次):a.逻辑方法;b.经验方法;c.横断学科方法。
(2)专门科学方法:a.经济分析方法;b.政策分析方法;c.社会分析方法;d.历史分析方法;e.语义分析方法。

本章总结:
本章重点掌握经济法的产生,包括产生的时间、涉及书籍、人物和国别。注意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