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抗肿瘤药
- 格式:docx
- 大小:175.52 KB
- 文档页数:2
执业药师《药物化学》知识点:抗肿瘤药物执业药师《药物化学》2017知识点:抗肿瘤药物简单说来有化疗药物、生物制剂。
化疗药物根据作用分为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第一节烷化剂按结构分4类1.氮芥类2.乙撑亚胺类3.磺酸酯及多元醇类4.亚硝基脲类一、氮芥类β-氯乙胺化合物例:环磷酰胺烷基化部分:关键药效团载体部分:改善吸收分布等动力学性质(一)环磷酰胺化学名:P-[N,N-双(β-氯乙基)]-1-氧-3-氮-2-磷杂环己烷–P-氧化物一水化物1.性质:①水溶解度不大②磷酰胺基不稳定,水溶液加热易分解,应溶解后短时间内用2.特点:①是前体药物,磷酰基强吸电子,烷基化能力降低,因而毒性降低②体外无效,活化部位在肝脏③在正常组织酶促氧化成无毒羧酸物④在肿瘤细胞缺乏酶,代谢生成丙烯醛、磷酰氮芥是强烷化剂故选择性强毒性小抗瘤谱广,毒性小,膀胱毒性源于丙烯醛(二)异环磷酰胺1.与环磷酰胺结构的区别:1个氯乙基侧链移到N上2.与环磷酰胺相同是前药3.抗瘤谱与环磷酰胺不同,代谢产物单氯乙基环磷酰胺有神经毒性(三)美法仑结构包括:氮芥和苯丙氨酸选择性高二、乙撑亚胺类脂肪氮芥类转变为乙撑亚胺(氮杂环丙环)产生作用代谢生成替哌发挥作用,是前药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膀胱癌首选三、亚硝基脲类化学名:1,3-双(2-氯乙基)-1-亚硝基脲1.作用特点:β-氯乙基亲酯性强,易通过血脑屏障,适用于脑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2.化学性质:酸、碱性条件分解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甲磺酸酯及多元醇类化学名:1,4-丁二醇二甲磺酸酯作用机制:甲磺酸酯基易离去,可使C-O键断裂,发生多种反应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条件可水解生成丁二醇,再脱水成四氢呋喃治疗白血病,酯在体内代谢生成甲磺酸,代谢速度慢,反复用药可积蓄五、金属配合物抗肿瘤药物(一)顺铂化学名:(Z)-二氨二氯铂(E)反式,无效化学性质:1.黄色粉末、室温稳定2.水溶液不稳定,逐渐水解和转化为反式,并生成有毒的低聚物,但在0.9%氯化钠液中可转化为顺式3.加热170度转化反式,270度分解成铂用途:生殖器癌一线药,毒性严重,耐药(二)卡铂环丁二羧酸第二代铂配合物作用类似毒性低(三)奥沙利铂第一个手性铂配合物结肠癌第二节抗代谢药物机制: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以代谢物为先导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定义:具有相似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基团或取代基,会产生相似或相反的生物活性经典的例子:尿嘧啶的5位H,用电子等排体F代替,代谢拮抗分三类:嘧啶类抗代谢物、嘌呤类、叶酸类一、嘧啶类抗代谢物两类:尿嘧啶、胞嘧啶(一)尿嘧啶类抗代谢物1.氟尿嘧啶化学名:5-氟-2,4(1H,3H)-嘧啶二酮化学性质:在空气和水溶液中稳定,在亚硫酸钠水溶液、强碱中不稳定,加成、消除、开环实体癌首选2.氟铁龙(新)体内被酶作用生成氟尿嘧啶,是前药3.卡莫氟酰胺键在体内水解释放出氟尿嘧啶,是氟尿嘧啶的前药(二)胞嘧啶类拮代谢物1.盐酸阿糖胞苷化学名:1-β-D-阿拉伯呋喃糖基-4-氨基-2(1H)-嘧啶酮盐酸盐作用机制:代谢生成三磷酸阿糖胞苷发挥作用主治白血病2.环胞苷合成阿糖胞苷的中间体,糖2位O成环3.吉西他滨糖2位双F,晚期肺癌二、嘌呤类抗代谢物腺嘌呤和鸟嘌呤是DNA组成部分化学名:6-嘌呤巯醇一水合物性质:水溶性差,光照变色用途:急性白血病三、叶酸类抗代谢物化学名:L-(+)-N-[4-[[(2,4-二氨基-6-蝶啶基)甲基]甲氨基]苯甲酰基]谷氨酸化学性质:酰胺键易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失去活性作用机制:叶酸的拮抗剂,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使不能生成四氢叶酸)用途:急性白血病等中毒时用亚叶酸钙(提供四氢叶酸)第三节天然产物分两类:抗生素和植物药有效成分一、抗肿瘤抗生素1.多肽类2.醌类抗生素(一)盐酸多柔比星结构特点:1.共轭蒽醌环,碱性下易分解2.有脂溶性蒽环,水溶性柔红糖胺,故易透过细胞膜3.酚羟基(酸性),氨基(碱性)故两性作用特点:广谱治疗实体瘤心脏毒性大(二)米托蒽醌第一个合成的蒽醌环类①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抑制DNA和RNA合成②心脏毒性小二、抗肿瘤植物药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四大类,考纲要求如下:1.喜树碱类(代表药喜树碱)2.鬼臼生物碱结构特点:生物碱鬼臼脂半合成衍生物作用机制:作用于拓扑异构酶II3.长春碱类4.紫杉烷类紫杉醇结构特点:紫杉烯环二萜,10位酯机制:抗有丝分裂多西他赛结构特点:10位去乙酰基半合成紫杉烷类,水溶性好第四节其他抗肿瘤药物机制:妇科肿瘤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抗妇科肿瘤1.枸橼酸他莫昔芬结构:三苯乙烯类抗雌激素药,治疗绝经后乳腺癌一线药物2.来曲唑结构:三氮唑,二氰基苯抑制芳香化酶,阻断雌激素合成,特别适合用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作用机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3.甲磺酸伊马替尼不能手术的肠胃道肿瘤4.吉非替尼含三种类型的N原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后一道防线。
第七章抗肿瘤药
一、选择题
1、抗肿瘤药物按细胞周期分类:
1)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剂量依赖性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塞替哌);抗癌抗生素(丝裂霉素、
柔红霉素、博来霉素)
2)周期特异性药物:给药时期依耐性
作用于S 期(DNA 复制时期)——抗代谢药物(羟
基脲、阿糖胞苷、甲氨蝶呤)
M 期(丝状分裂期)——(长春碱、长春新碱)
G2期(DNA 合成后期,为有丝分裂做准备)和M 期——(紫杉醇)
2、抗肿瘤药分类
1)烷化剂
2)抗代谢药物
3)抗肿瘤抗生素
4)抗肿瘤植物药有效成分
5)抗肿瘤金属化合物
3、烷化剂:与大分子中富电子基团共价结合
1)氮芥类:a 、发现源于芥子气;b 、烷基化部分是抗肿瘤活性的功能基,载体部分可用于改善该类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等药代动力学性质;c 、脂肪氮芥的烷基化历程为SN2,芳香氮芥为SN1;d 、首选药系列:淋巴癌(盐酸氮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苯丁酸氮芥)、恶性淋巴瘤(环磷酰胺)、膀胱癌(塞替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消安)、睾丸癌及卵巢癌(顺铂); ⏹环磷酰胺:磷酸二酰内酯||在氮芥的氮原子上连有一个吸电子的环状磷酰胺内酯||失去结晶水液化||肿瘤中的磷酰胺酶的活性高于正常细胞,故在肿瘤组织中被酶催化裂解为去甲氮芥而发挥作用;吸电子的磷酰基降低了烷基化能力,降低毒性||选择性:正常组织中可进行酶催化反应生成无毒化合物,肿瘤组织中缺乏正常组织所具有的酶;具有较强的烷基化能力:游离羟基在生理pH 下解离成氧负离子,负离子的电荷分散在磷酰胺的两个氧原子上,降低了磷酰基对氮原子的吸电子作用||抗瘤谱广||膀胱
毒性,血尿,可能与代谢产
物丙烯醛有关
2)乙撑亚胺类:塞替哌
3)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
4)磺酸酯类:白消安
5)金属铂配合物:
⏹顺铂:二氨二氯铂||平面结构,顺式有效,反式无效||水溶液中不稳定,生成物抗肿瘤活性且有剧毒的低聚物||静脉注射给药,含甘露醇和氯化钠的冷冻干燥粉||与DNA 单链的两个碱基间形成封闭的螯合环,扰乱DNA的正常双螺旋||与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有协同作用||卡铂(碳铂)耳毒性等降低||奥沙利铂:是第一个显现对结肠癌有效的铂类烷化剂,是第一个上市的抗肿瘤手性铂配合物
4、抗代谢药物:S 期,抑制DNA 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的合成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须的代谢途径——抑制肿瘤细胞死亡||抗瘤谱较窄||
生物电子等排1环磷酰胺
原理||首选药物:实体肿瘤(氟尿嘧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阿糖胞苷)、急性
白血病(巯嘌呤)
1)嘧啶拮抗物:氟尿嘧啶、盐酸阿糖胞苷
⏹氟尿嘧啶:与尿嘧啶结构相似(氟替代氢)||C-F 键特别稳定,代谢过程中不易分
解||亚硫酸钠水溶液中不稳定(常用氧化剂)||胸腺嘧啶合成酶(TS )抑制剂,氟
尿嘧啶在体内转化为氟尿嘧啶脱氢核苷酸(FUDRP ),与TS 结合,使之失活,从而抑制DNA 合成||结构修饰:对分子中的N1部位进行结构修饰——前药
⏹盐酸阿糖胞苷:体内转化为有活性的三磷酸阿糖胞苷,抑制DNA 多聚酶
2)嘌呤类拮抗剂:巯嘌呤、溶癌呤、巯鸟嘌呤、喷司他汀
⏹巯嘌呤:结构与黄嘌呤相似||抑制腺酰琥珀酸合成酶,阻止次黄嘌呤核苷酸转化
为腺苷酸;抑制肌苷酸脱氢酶,阻止肌苷酸氧化为黄嘌呤核苷酸,从而抑制DNA
和RNA的合成
3)叶酸拮抗剂:
⏹甲氨蝶呤:与叶酸的结构差异||……谷氨酸||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使
二氢叶酸不能转化为四氢叶酸,干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的合
成,抑制DNA 和RNA 的合成||大剂量中毒时用亚叶酸钙解救(即甲酰四氢
叶酸钙,与四氢叶酸合用可降低毒性,但不降低抗肿瘤活性)
5、抗肿瘤抗生素:多肽类(更生霉素、博来霉素、平阳霉素);蒽醌类(多柔霉素、米托蒽醌) ⏹放线菌素D :即更生霉素||鲜红色或红色结晶
||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