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多媒体教学这把双刃剑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视多媒体教学这把双刃剑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优势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感染力强等特点,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继文字、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教学媒体,非常适合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它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复杂为简约,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创设出最佳的教

学情境,触发起学生无限的联想与想象,引发了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限制,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味同嚼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免表层化、抽象化。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如在上《直面社会》时,运用了图文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声情并茂的语言感染和惨不忍

睹的视觉冲击,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从此一斑可窥见多媒体教学的多种益处。因此,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

求知识的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

学习过程趣味盎然,让学生在三维感官中乐在其中。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不足

第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无法亲临观察的风景,丰富他们记忆库中的感性材料。如在教周国平的《直面苦难》时,

通过多媒体播放了抗击“桑美”超强台风带来的破败不堪的局面以及人们面对遭难时顽强的生命抗争力,让同学们如亲身体会到面对灾难时人的伟大。

但是,过多和随便使用多媒体,过分追求形象性,会取代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例如在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中,幻灯片上有很多精美的图片,将北国的冬景和江南的冬景进行比较,将德国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图片丰富且能带给同学们视觉上的享受,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图片都能将郁达夫笔下所要描绘的冬景的神韵表现出来,这要同学们发挥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如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

从此段文字中对于江南乡村冬景的一种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得到郁达夫的那种悠然自得的意境,而教师展现的一幅图片则将这一种意境破坏殆尽。

第二,在教学预设的前提下,往往多有学生的生成部分。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限制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使他很难在教学过程中跟踪学生的思维走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他所能

做的似乎只是强制学生紧跟自己走向一个预定的目标。而教学手段的运用,模拟情境的构建,都应围绕学生积极的自主的学习活动这

一核心并为之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课受课件的制约,教学双方都没有发挥和创造的自由。

第三,在教学素材的选用与处理中,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禁锢学生

思维,严重的还有可能误导学生。比如小说教学中多选用影视片作为多媒体课件素材,以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兴趣,《林黛玉进贾府》用上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上央视力作《水浒》的相关片段,视频固然使学生感兴趣,但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学生的创造性不是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了吗?本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理解文字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情感体验在自己的头脑中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行重构,但现在却只剩下一个了,那就是被选用到课件中的

那一个可能是“戏说”也可能是“正说”的舞台形象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矾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