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法 HJ 746-2015)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法 HJ 746-2015)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法  HJ 746-2015)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法  HJ 746-2015)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法HJ 746-2015)

XXXX有限公司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

项目名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法(HJ 746-2015)项目负责人:

项目审核人:

项目批准人:

批准日期:年月日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法

HJ 746-2015

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

1.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

本方法的依据是《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法》(HJ 746-2015),应随标准更新而更新。

本方法适用于水分状态为HJ 746-2015附录A 中表A给出的新鲜或湿润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的现场测定。

表A土壤水分状态评价

2.方法原理及干扰

2.1原理

将铂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新鲜或湿润的土壤中,土壤中的可溶性氧化

剂或还原剂从铂电极上接受或给予电子,直至在电极表面建立起一个平衡电位,测量该电位与参比电极电位的差值,再与参比电极相对于氢标准电极的电位值相加,即得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3.主要仪器、试剂及材料

3.1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满足GB/T 6682 的要求。

3.1.1醌氢醌(C12H10O4)。

3.1.2铁氰化钾(K3[Fe(CN)6])。

3.1.3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

3.1.4琼脂:ω=0.5%。

3.1.5氯化钾(KCl)。

3.1.6氧化还原缓冲溶液

将适量粉末态醌氢醌加至pH 缓冲溶液中获得悬浊液;或等摩尔的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mol/mol)的混合溶液。标准氧化还原缓冲溶液的电位值参见HJ 746-2015附录B。

3.1.7氯化钾溶液:c(KCl)=1.00 mol/L

称取74.55 g 氯化钾于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3.1.8氯化钾溶液:c(KCl)= 3.00 mol/L

称取223.65 g 氯化钾于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3.1.9电极清洁材料:细砂纸、去污粉、棉布。

3.2主要仪器和设备

3.2.1智能便携式氧化还原电位仪(配套相应电极),1台,型号:XXXX,编号:XXXXXXXX,检定证书编号:XXXX,检定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3.2.2不锈钢空心杆,10支,直径比氧化还原电极大2 mm ,长度应满足氧化还原电极插入土壤中所要求的深度。

3.2.3手钻,1台,型号:XXXX,编号:XXXXXXXX。

3.2.4温度计,1台,编号:XXXXXXXX,检定证书编号:XXXX,检定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4.现场分析步骤

4.1现场探勘和定点

按照HJ/T 166 的相关要求,根据背景资料与现场考察结果、污染物空间分异性和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基本判断选择测量现场。在选定的测量点位,应清除瓦砾、石子等大颗粒杂质。

4.2电极和盐桥的现场布置

氧化还原电极和盐桥的现场布置见下图。氧化还原电极和盐桥之间的距离应在0.1~1 m 之间,两支氧化还原电极分别插入不同深度的土壤中。电极插入的土壤层的水分状态,按HJ 746-2015附录A 中的分类应为新鲜或潮湿。如表层土壤干燥,盐桥应放在新鲜或潮湿土层的孔内,参比电极避免阳光直射。

氧化还原电极和盐桥的现场布置图

4.3测定

在每个测量点位,先用不锈钢空心杆在土壤中分别钻两个比测量深度浅2~3 cm的孔,再迅速插入铂电极至待测深度。每个测量深度至少放置两个电极,且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为0.1~1m,铂电极至少在土壤中放置30 min,然后连接电位计。

在距离氧化还原电极0.1~1 m处的土壤中安装盐桥,并应保证盐桥的陶瓷套与土壤有良好接触。1h 后开始测定,记录电位计的读数(E m)。如果10 min 内连续测量相邻两次测定值的差值≤2 mV,可以缩短测量时间,但至少需要30 min。读取电位的同时,测量参比电极处的温度。

注:在读数间隔期间要将铂电极从毫伏计上断开,因为氯化钾会从盐桥泄露到土壤

中,2h 会达到最大泄漏量。如果断开不能解决问题,要从土壤中取出盐桥,下次测量前再重新安装。

5.结果计算与表示

5.1结果计算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mV),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E h= E m+ E r

式中:E h——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mV;

E m——仪器读数,mV;

E r——测试温度下参比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值,mV(见HJ

746-2015附录C)。

5.2结果表示

保留整数位。

7.方法能力验证

7.1精密度

本实验室对农田地块现场测定,进行6次平行测量,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方法精密度测定数据

农田土壤现场测定测定结果

(mV)

平均值x?

(mV)

标准偏差

(mV)

RSD

(%)

氧化还原

电位

由表2可知,本实验室现场测定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x.x%。

8.监测实例

本实验室两组人员分别对某农田地块土壤进行氧化还原电位监测,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监测实例测定数据

测定结果

监测实例

人员1 人员2 样品浓度(mV)

相对误差(%)

由表3可知,本实验室两组人员测定结果相对误差为XX%,符合实验室人员比对分析质量控制要求。

9.结论

通过验证,依据《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法》(HJ 746-2015)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现场监测,本实验室设备、人员能力、精密度等均满足标准方法的要求。

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仪操作守则

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仪操作守则 1、测氧化还原电位(ORP) 、接通电源,按【ON/OFF】启动仪器,按【MODE】键置mV档; 、用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下同)清洗ORP电极,再用滤纸吸干,将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 、待“READY”显示稳定后,仪器显示的即为该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值; 、若数据被锁定,则按【READ】键解锁,再待“READY”显示稳定后读数; 、测量完毕后将电极用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下同)清洗干净后浸入缓冲溶液; 氧化还原电极标准电位值(25℃): 86mV±15mV(在缓冲溶液中,加入过量醌氢醌) 265mV±15mV(在缓冲溶液中,加入过量醌氢醌) 2、手动温度补偿 按【MODE】键置pH档,接上电极,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下同)清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干水珠,讲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调节【▲】/【▼】滚动键,使仪器显示温度值和被测溶液温度一致。 3、电极维护及注意事项 、电极在测量时,电极的测试部分必须同时浸没(铂金环合参比液络部)、电极的标准溶液——醌氢醌饱和溶液,保存时间为48小时; 、电极铂环表面若沾有污染会使电极钝化,此时应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以适当的溶液清洗。 4、仪器说明 、显示屏 仪器的显示屏有多种参数和状态显示。 【CAL】:校准状态显示,仪器在校准时显示“CAL”。 【READY】:当电极信号锁定后,仪器显示“READY”。 【ERR】:当仪器校准时出错或测量超量程时显示“ERR”。 【ATC】:自动温度补偿指示,当温度探头插上时显示“ATC”。 、键盘 仪器共设有6个键 【ON/OFF】:电源键,开启、关闭键。 【MODE】:功能键,①pH/mV、Temp测量模式切换。②在“CAL”状态下,按【MODE】键,返回pH测量模式。③连续按【MODE】键5秒钟,恢复出厂设置。 【CAL】:校准键,按键显示电极斜率值。 【READ】:数据锁定/解锁键,在测量状态时按键锁定读数,锁定状态时按键解锁。 【▲】:向上滚动键,在测量状态时,提高设定温度;在其他状态下,选择参数。

氧化还原电位

[转贴]氧化还原电位及其实际意义 氧化还原电位就是水质中一个重要指标,它虽然不能独立反应水 质得好坏,但就是能够综合其她水质指标来反应水族系统中得生态环境。 什么就是氧化还原电位呢?在水中,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独自得氧化还原特性。简单得,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微观上,每一种不同得物质都有一定得氧化-还原能力,这些氧化还原性不同得物质能够相互影响,最终构成了一定得宏观氧化还原性。所谓得氧化还原电位就就是用来反应水溶液中所有物质反应出来得宏观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电位越高,氧化性越强,电位越低,氧化性越弱。电位为正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得氧化性,为负则说明溶液显示出还原性。 我们得过滤系统,除去反硝化,实际都就是一种氧化性得生化过滤装置。对于有机物来说,微生物通过氧化作用断开较长得碳链(或者打开各种碳环),再经过复杂得生化过程最终将各种不同形式得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同时,这些氧化作用还将氮、磷、硫等物质从相应得碳键上断开,形成相应得无机物。对于无机物来说,微生物通过氧化作用将低价态得无机物质氧化为高价态物质。这就就是氧化性生化过滤得实质(这里我们只关心那些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得物质,而不关心那些被微生物吸收、同化得物质)。可以瞧到,在生化过滤得同时,水中物质不断被氧化。生化氧化得过程伴随着氧化产物得不断生成,于就是在宏观上来瞧,氧化还原电位就是不断被提高得。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瞧,氧化还原点位越高,显示出水中得污染物质被过滤得越彻底。 回到我们始终关注得一个焦点-—无机氮上,从无机氮得产生与转 化过程就能很容易瞧出氧化还原点位所表征得意义。无机氮得来源就是

有机氮,比如蛋白质(氨基酸缩聚物)、杂环化物(碳、氮共同构成得环)、重氮、偶氮化物(含有氮—氮三键与氮-氮双键得物质)等。由于这些有机氮都就是还原性得(这些物质得化学键不饱合或者不够饱与,键能不够大,能够与氧形成更饱与、更稳定得化学键,因此认为她们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氧化,因此显示出较低得氧化还原电位。经过氨化细菌得氧化作用,有机氮被转化为无机氮。由于,氨、亚硝酸与硝酸得氧化性就是逐渐增强得,随着硝酸得产生,氧化还原电位将被显著提高。我们都知道,硝酸就是一种氧化性很强得酸,如果水溶液中大量存在硝酸,那么有机碳就是很难存在得,这就就是说,较高得氧化还原电位表征出水溶液中有机物被分解得较为完全。 但就是,氧化还原电位就是多种物质共同影响得.硝酸根离子在不同得酸碱度下显示出来得氧化性就是完全不同得,酸性越强,氧化还原电位越高,反之则越低。换句话说,同样得水质,通过改变氢离子浓度就能够改变其氧化还原电位。这说明我们不能仅用氧化还原电位来简单得说硝酸根离子浓度或者说水质得好坏。或者说氧化还原电位得高低并不就是水质好坏得比较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并不能单独用于表征水质好坏,只就是一个参考标准。 那么我们如何来瞧氧化还原电位得实际意义呢?总结下来,可以有下面几种情况: 1、间接反映水中硝酸等物质得浓度积累程度。在鱼缸中,水质就是相对稳定得,随着生化过滤得不断进行,氧化态得不断提高,溶液得氧化还原电位就是不断提高得。这个点位得提高与水中高价态得无机离子浓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精)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极电势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定性观察浓度、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定性观察浓度、酸度、温度、催化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度的影响。 4、通过实验了解原电池的装置。 二、实验原理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可根据她们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来衡量。电极电势的值越大,则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其氧化态物质是较强氧化剂。电极电势的值越小,则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其还原态物质是较强还原剂。只有较强的氧化剂才能和较强还原剂反应。即φ氧化剂-φ还原剂﹥0时,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正方向进行。故根据电极电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的装置,称原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正、负两极的电极电势之差:E = φ正-φ负。根据能斯特方程: 其中[氧化型]/[还原型]表示氧化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的乘积与还原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乘积之比。所以氧化型或还原型的浓度、酸度改变时,则电极电势φ值必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动势E将发生改变。准确测定电动势是用对消法在电位计上进行的。本实验只是为了定性进行比较,所以采用伏特计。浓度及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能导致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改变,也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烧杯,伏特计,表面皿,U形管 药品:2 mol·L-1 HCl,浓HNO3, 1mol·L-1 HNO3,3mol·L-1HAc,1mol·L-1 H2SO4,3mol·L-1 H2SO4,0.1mol·L-1 H2C2O4,浓NH3·H2O(2mol·L-1),6mol·L- 1NaOH,40%NaOH。 1mol·L-1 ZnSO4,1mol·L-1 CuSO4,0.1mol·L-1KI,0.1mol·L-

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重要作用

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重要作用 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重要作用 大家逐渐认识到氧化还原电位在水产养殖上的意义,可是这个指标对于学过(水)化学的来说,理解起来都有点费力气,更不用说咱们大多数养殖户朋友了。技术员到塘口跟养殖户说:咱们这个药是氧化型的药,能提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很不错!养殖户听的一头雾水,而实际上很多技术人员对氧化还原电位本身也不是很清楚。 1.那么什么是氧化还原电位 在水中,每种物质都有独立的氧化还原特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微观上,每一种不同物质都有一定的氧化还原能力,这些氧化还原性不同的物质能够相互影响,最终构成一定的宏观氧化还原性。电位为正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的氧化性,为负则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的还原性。 2.哪些是氧化物质、那些是还原物质 ⑴水体中常见处于氧化态(直接点就是溶氧充足的状态)的物质有: O2(氧气当然是);硫酸根、硝酸根、磷酸根和铁离子、锰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 ⑵常见处于还原态(简单说就是缺氧状态存在的)的物质: 氯离子、氮气、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亚铁离子、多数有机化合物(包括我们的残饵、粪便、池底有机质淤泥)等。 氮在水体中存在的形式:一般未受污染的天然水域中,由于溶氧丰富,氮主要以硝酸根存在;在养殖池水中氮通常有4种存在形态:硝酸根、亚硝酸盐、氮气、氨氮。 3.为什么氧化还原电位很重要氧化还原电位怎么测 海水与淡水体系氧化还原电位实测值通常约为(400mv)(V 伏特,氧化还原电位的单位),好氧微生物一般生活在+100mV以上,以+300mV~+400mV为最适。 处于氧化态的物质在适当的条件(缺氧)下可以被还原,例如无毒的硝酸盐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和氨氮;同样处于还原态的物质在适当条件(富氧)下被氧化,例如硫化氢被氧化成硫酸根。 随着氧化还原电的降低,出现铁锰呼吸,干塘晒塘时被氧化成三价的铁,此时逐渐被还原成二价铁,这个过程耗氧产酸,所以底泥pH值下降。氧化还原电位继续降低,当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为-200~-250mV,专性厌氧微生物出现生长,硫酸还原菌进行硫呼吸,原本存在的硫酸根被还原成硫化氢,硫化氢跟亚铁离子、锰离子反应,生成FeS、MnS,土壤变黑(见图2)。当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为-300~-400mV,底泥处于极度缺氧状况,专性厌氧产甲烷菌即开始分解底泥中的有机质产生甲烷。淤泥厚的池塘用竹竿捅了后水面冒气泡,这种气泡即是底泥产生的

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作业指导书

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作业指导书 1.试剂及其配制 1.1 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PH=4.00,25℃):溶解 10.12g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于水中,稀释至 1000mL。 1.2 磷酸盐缓冲液(PH=6.86,25℃),溶解3.39g磷 酸二氢钾(KH2PO4)和3.55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于水中,稀释至1000Mla。 1.3 氧化还原标准溶液:以下二种标准溶液可任选一 种。 1.3.1 硫酸亚铁铵—硫酸高铁铵溶液:溶解36.21g硫 酸亚铁铵[Fe(NH402·(SO4)2·6H2O]、48.22g硫酸高铁铵[Fe(NH402(SO4)2·12H2O]和56.2mL浓硫酸于水中,稀释至1000mL,贮于玻璃或聚乙烯瓶中。此溶液在25℃时的氧化还原电位为+430mV。 1.3.2氢鲲溶液:称两份10g氢鲲分别加入1000mLPH 为4.00及1000mLPH为6.86的缓冲液(1.1)、(1.2),混匀。应有部分固体氢鲲存在,以保证氢鲲溶液的饱和状态。所得两种缓冲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位表1. 表1 缓冲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位 缓冲液 4.00 6.86

PH值 温度 20 25 35 20 25 30 (℃) 电位 223 218 213 47 41 34 (mV) 1.4硝酸溶液:1+1。 1.5硫酸溶液:3%(V/V)。 2.测定步骤 2.1铂电极的检验和净化: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连接 仪器正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连接仪器负极。 插入具有固定电位的氧化还原标准液中,其电位值应与标 准值相符(即硫酸亚铁铵—硫酸高铁铵标准液在25℃时为 +430mV;PH为4.00的氢鲲溶液,25℃时为+218mV),如实 测结果与标准电位的差大于±5mV,则铂电极需要净化。净 化时,可选择下列方法: 2.1.1用硝酸溶液(1.4)清洗:将电极置入硝酸溶液 (1.4)中,缓缓加热至近沸状态5min后放置冷却,并将 铂电极取出用纯水洗净。 2.1.2将电极侵入硫酸溶液(1.5)中。饱和甘汞电极与 1.5V甘电池的阴极相接,电池阳极与铂电极相接,保持5~ 8min,取出用水洗净。 2.1.3净化后的电极重新用氧化还原标准溶液(1.3)检

氧化还原电位的重要作用

氧化还原电位(ORP)的重要作用 大家逐渐认识到氧化还原电位在水产养殖上的意义,可是这个指标对于学过(水)化学的来说,理解起来都有点费力气,更不用说咱们大多数养殖户朋友了。技术员到塘口跟养殖户说:咱们这个药是氧化型的药,能提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很不错!养殖户听的一头雾水,而实际上很多技术人员对氧化还原电位本身也不是很清楚。 1.那么什么是氧化还原电位? 在水中,每种物质都有独立的氧化还原特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微观上,每一种不同物质都有一定的氧化还原能力,这些氧化还原性不同的物质能够相互影响,最终构成一定的宏观氧化还原性。电位为正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的氧化性,为负则表示溶液显示出一定的还原性。 2.哪些是氧化物质、那些是还原物质? ⑴水体中常见处于氧化态(直接点就是溶氧充足的状态)的物质有: O2(氧气当然是);硫酸根、硝酸根、磷酸根和铁离子、锰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 ⑵常见处于还原态(简单说就是缺氧状态存在的)的物质: 氯离子、氮气、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亚铁离子、多数有机化合物(包括我们的残饵、粪便、池底有机质淤泥)等。 氮在水体中存在的形式:一般未受污染的天然水域中,由于溶氧丰富,氮主要以硝酸根存在;在养殖池水中氮通常有4种存在形态:硝酸根、亚硝酸盐、氮气、氨氮。 3.为什么氧化还原电位很重要?氧化还原电位怎么测? 海水与淡水体系氧化还原电位实测值通常约为(400mv)(V 伏特,氧化还原电位的单位),好氧微生物一般生活在+100mV以上,以+300mV~+400mV为最适。 处于氧化态的物质在适当的条件(缺氧)下可以被还原,例如无毒的硝酸盐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和氨氮;同样处于还原态的物质在适当条件(富氧)下被氧化,例如硫化氢被氧化成硫酸根。 随着氧化还原电的降低,出现铁锰呼吸,干塘晒塘时被氧化成三价的铁,此时逐渐被还原成二价铁,这个过程耗氧产酸,所以底泥pH值下降。氧化还原电位继续降低,当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为-200~-250mV,专性厌氧微生物出现生长,硫酸还原菌进行硫呼吸,原本存在的硫

Pro1020氨氮硝氮氯化物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酸碱度氧化还原.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氨氮/硝氮/氯化物/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 温度4M 线缆美国型号:YSI-Pro1020 产品简介: 用于测量任一离子参数(包括:氨氮、硝氮、氯化物、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原电池法与极谱法可选)和温度。 内置气压计 软件可升级 可存储50组数据 显示屏、键盘双背景光,便于昏暗环境下操作 按人体工程学设计,手感舒适,外观精致 电缆、探头均可在野外自行更换,无需工具 主机、电缆、探头三体分离:主机可配长1米/4米/10米/20米/30米的电缆以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电池仓与仪器主体各自水密分隔,即使电池仓进水也不影响仪器电路 寿命长、耗材少,平均使用成本低 MS 军方接头,快速插拔,防水,连接可靠稳固 接头的电缆部分可耐受30万次弯折,经久耐用 不锈钢探头保护套,坚固耐撞,更易于沉入水中 技术参数

溶解氧(%空气饱和度 测量范围:0至500% 分辨率:0.1%或1%空气饱和度(可选) 准确度:0至200%:读数之±2%或2%空气饱和度,以较大者为准;200至500%:读数之±6%校准:1点或0点 溶解氧(毫克/升 测量范围:0-50毫克/升 分辨率:0.01毫克/升或0.1毫克/升(可选) 准确度:0-20毫克/升;读数之±2%或0.2毫克/升,以较大者为准;20-50毫克/升:读数之±6%校准:1点或0点 温度(野外耐用型电缆) 测量范围:-5至70℃ 分辨率:0.1℃ 准确度:±0.2℃ 温度(实验室级别电缆) 测量范围:-5至70℃ 分辨率:0.1℃ 准确度:±0.35℃ 酸碱度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方法介绍

关于氧化还原电位(ORP、Eh)去极化测定法的二十个问题 方建安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技术服务中心,南京传滴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经常有人打电话或网上发Email于我,询问有关氧化还原电位(ORP)测定,特别是ORP去极化测定法的有关问题,为此把问题与答复集中成文,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一氧化还原电位是指什么? 氧化还原电位,简称ORP(是英文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的缩写)或Eh,作为介质(包括土壤、天然水、培养基等)环境条件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已沿用很久,它表征介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程度。 二氧化还原电位的传统测定方法是什么? 长期以来氧化还原电位是采用铂电极直接测定法。即将铂电极和参比电极直接插入介质中来测定。ORP电极是一种可以在其敏感层表面进行电子吸收或释放的电极,该敏感层是一种惰性金属,通常是用铂和金来制作。参比电极是饱和甘汞电极或银/氯化银电极。 三氧化还原电位的传统测定法有什么特点? 氧化还原电位的传统测定法十分简单,它由ORP复合电极和mV计组成。但达到平衡电位值的时间较长,特别在测定弱平衡体系时,由于铂电极并非绝对的惰性,其表面可形成氧化膜或吸附其它物质。影响各氧化还原电对在铂电极上的电子交换速率,因此平衡电位的建立极为缓慢,在有的介质中需经几小时甚至一、二天, 而且测定误差甚大,通常40-100mV。因此通常在ORP测定中人为规定一个读数时间,如5分钟,或者10分钟,或者30分钟------等。在发表文章或上报数据时,必须标识读数时间。 四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相对精确的测定结果? 如果充分考虑了铂电极的表面性质和电极电位建立的动力学过程,对复杂的介质,如果采用了去极化法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在较短时间2分钟内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这个结果相当于传统测定方法平衡48小时的电位,通常两者小于10mV或更好。 五什么是氧化还原电位去极化法测定法? 将极化电压调节到600-750mV,以银—氯化银电极作为辅助电极,铂电极接到电源的正端,阳极极化(极化时间5-15秒中自由选择),接着切断极化电源(去极化时间在20秒以上自由选择),去极化时监测铂电极的电位(对甘汞电极)。电极电位E(毫伏)和去极化时间的对数logt之间存在直线关系。以相同的方法进行阴极极化和随后的去极化监测。阳极去极化曲线与阴极去极化曲线的延长线的交点相当于平衡电位。二条曲线的方程为: E阳=a1+b1logt阳 E阴=a2+b2logt阴 求解此二直线方程可得到平衡电位公式E=(a2b1-a1b2)/(b1-b2) 平衡电位加上该温度下 参比电极的电位值,即 可求出ORP值。 将有关两条去极化曲线 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即 可自动算出土壤的ORP 值。 这种方法如果用手工测 定,不但过程操作紧张, 测定误差大,而且数学 处理繁重。 六现在有这种ORP 去极化法自动测定仪器 吗? 这种方法是中国科

ORP-氧化还原电位

ORP是英文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的缩写,它表示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值是水溶液氧化还原能力的测量指标,其单位是mv。它由ORP复合电极和mv计组成。ORP电极是一种可以在其敏感层表面进行电子吸收或释放的电极,该敏感层是一种惰性金属,通常是用铂和金来制作。参比电极是和pH电极一样的银/氯化银电极。 在自然界的水体中,存在着多种变价的离子和溶解氧,当一些工业污水排入水中,水中含有大量的离子和有机物质,由于离子间性质不同,在水体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趋于平衡,因此在自然界的水体中不是单一的氧化还原系统,而是一个氧化还原的混合系统。测量电极所反映的也是一个混合电位,它具有很大的试验性误差。另外,溶液的pH值也对ORP值有影响。因此,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强调溶液的绝对电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说溶液的ORP值在某一数值点附近表示了溶液的一种还原或氧化状态,或表示了溶液的某种性质(如卫生程度等),但这个数值会有较大的不同,你无法对它作出定量的确定,这和pH测试中的准确度是两个概念。另外,影响ORP值的温度系数也是一个变量,无法修正,因此ORP计一般都没有温度补偿功能。 不同的原水水质,ORP的背景值(也就是不含氯的原水的ORP值)应该是不同的。 在反渗透进水的控制中ORP低于背景值就可以了. 电极的安装与检查 1.氧化还原电极可以使用于任何pH/mv测定计上。 2.ORP计使用时无需标定,直接使用即可,只有对ORP电极的品质或测试结果有疑问时,可用ORP标准溶液检查电位是否在200-275mv之间,以判断ORP电极或仪器的好坏。 3.ORP测量电极(铂或金),其表面应该是光亮的,粗糙的或受污染的表面会影响电极的电位(mv)。可用以下方法清洗活化。 (1)对无机物污染,可将电极浸入0.1mol/L 稀盐酸中30分钟,用纯水清洗,再浸入3.5MOL/L氯化钾溶液中浸泡6小时后使用。 (2)对有机油污和油膜污染,可用洗涤剂清洗铂或金表面后用纯水清洗,再浸入3.5MOL/L氯化钾溶液中浸泡6小时后用。 (3)铂金表面污染严重形成氧化膜,可用牙膏对铂或金表面进行抛光,然后用纯水清洗,再浸入3.5MOL/L氯化钾溶液中浸泡6小时后使用。 ORP是水质指标之一,主要是检测废水的,但它可以反映污泥活性。在好氧池中,ORP高,出水水质好。污泥活性也较高 对于好氧,如果OPR太低,当然要加大曝气;对于厌氧,如果ORP太高,自然一是延长停留时间,或接种污泥提高厌氧生物活性。 氧化还原电位(Eh或ORP)的单位为mv,有正电位和负电位之分,污水氧化还原电位高低可以间反应其中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的相对比例. 微生物的种类Eh 呼吸类型 好氧微生物 300~400mv 好氧呼吸 兼性厌氧微生物大于100mv 有氧呼吸 小于100mv 无氧呼吸

大学实验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难题解析[TOP] 例8-1 写出并配平下列各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反应,注明电极的种类。 (1)(-) Ag(s)│AgCl(s) │HCl(sln)│Cl2(100kp)│Pt(s) (+) (2)(-) Pb(s)│PbSO4(s)│K2SO4(sln)‖KCl(sln)│PbCl2(s)│Pb(s) (+) (3)(-) Zn(s)│Zn2+(c1)‖MnO4-(c2), Mn2+(c3), H+(c4)│Pt(s) (+) (4)(-) Ag(s) | Ag+ (c1) ‖Ag+(c2) │Ag(s) (+) 分析将所给原电池拆分为两个电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写出正、负极反应式,由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相加构成电池反应。 解(1)正极反应Cl2(g)+2e-→ 2 Cl-(aq) 属于气体电极 负极反应Ag(s)+Cl-(aq) → AgCl(s)+e-属于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电池反应2Ag(s)+ Cl2(g) →2AgCl(s) n=2 (2)正极反应PbCl2(s)+2e-→Pb(s)+2Cl- (aq) 属于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负极反应Pb(s)+SO42-(aq)→PbSO4(s)+2e-属于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电池反应PbCl2(s) +SO42-(aq)→PbSO4(s) +2Cl-(aq) n=2 (3)正极反应MnO4-(aq) +8H+(aq)+5e-→Mn2+(aq)+ 4H2O(l) 属于氧化还原电极 负极反应Zn(s) → Zn2+(aq)+2e-属于金属-金属离子电极电池反应2MnO4- (aq)+16H+(aq)+5Zn(s)→2Mn2+(aq)+8H2O(l)+5Zn2+ (aq)n=10 (4)正极反应Ag+(c2) +e- → Ag(s) 属于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负极反应Ag(s) → Ag+ (c1) + e-属于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电池反应Ag+(c2) → Ag+ (c1) n=1 例8-2 25℃时测得电池(-) Ag(s)│AgCl(s)│HCl(c)│Cl2(100kp)│Pt(s) (+) 的电动势为1.136V,已知θ ?( Cl2/Cl-)=1.358V, θ?( Ag+/Ag)=0.799 6V,求AgCl的溶度积。 ?AgCl/Ag 。其次:AgCl的分析首先根据电池电动势和已知的标准电极电位,由Nernst方程求出θ 平衡AgCl(s)Ag+ (aq)+ Cl-(aq),方程式两侧各加Ag: AgCl(s) + Ag(s)Ag+ (aq)+ Cl-(aq) + Ag(s) AgCl与产物Ag组成AgCl/Ag电对;反应物Ag与Ag+组成Ag+/Ag电对。AgCl(s)的溶度积常数为: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大纲)

第八章
1 1.1 基本要求 [TOP]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掌握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电池组成式的书写;根据标准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方向;通过标准电动势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电极电位的 Nernst 方程、影响因素及有关 计算。
1.2 熟悉氧化值的概念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熟练计算元素氧化值;熟悉原电池的结构及正负极反应 的特征;熟悉标准电极电位概念;熟悉电池电动势与自由能变的关系。 1.3 了解电极类型、电极电位产生的原因;了解电位法测量溶液 pH 的原理及 pH 操作定义;了解电化学 与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 2 重点难点 [TOP]
2.1 重点 2.1.1 标准电极电位表的应用。 2.1.2 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电池组成式的书写。 2.1.3 通过标准电动势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2.1.4 电极电位的 Nernst 方程、影响因素及有关计算。 2.2 难点 2.2.1 电极电位的产生 2.2.2 用设计原电池的方法计算平衡常数 2.2.3 Nernst 方程的推导
3
讲授学时 建议 6 学时
[TOP]
4
内容提要
[TOP]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4.1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4.1.1 氧化值
1

氧化值是某元素原子的表观荷电数,这种荷电数是假设把化学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而求得。确定元素氧化值的规则:1)单质中原子的氧化值为零。2)单原子离子中原子的氧化值等于离 子的电荷。3)氧的氧化值在大多数化合物中为-2,但在过氧化物中为-1。4)氢的氧化值在大多数化合 物中为+1,但在金属氢化物中为-1。5)卤族元素:氟的氧化值在所有化合物中均为-1,其它卤原子的 氧化值在二元化合物中为-1,但在卤族的二元化合物中,列周期表靠前的卤原子的氧化数为-1;在含氧 化合物中按氧的氧化值为-2 决定。6)电中性化合物中所有原子的氧化值之和为零。 4.1.2 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的氧化值发生了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被拆分成两个半反应。 半反应中元素的氧化值升高称为氧化,元素的氧化值降低称为还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 反应同时存在,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且得失电子数相等。 半反应的通式为 或 氧化型 + ne Ox + ne
-
还原型 Red
式中 n 为得失电子数,氧化型(Ox)包括氧化剂及相关介质,还原型(Red)包括还原剂及相关介质。氧化 型物质及对应的还原型物质称为氧化还原电对(Ox/Red) 。 4.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离子-电子法(或半反应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是:1)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2)将离子方程式拆成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分别配平半反应(注意 不同介质中配平方法的差异) 。4)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找出两个半反应的最小公倍数, 并把它们配平合并。5)可将配平的离子方程式写为分子方程式。 4.2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 4.2.1 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原电池中电子输出极为负极;电子输入极为正极。正极发 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构成电池反应,即氧化还原反应。 常用的电极有金属-金属离子电极、气体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氧化还原电极四种 类型。 将两个电极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原电池,原电池可用电池组成式表示。习惯上把正极写在右边,负极 写在左边;用“|”表示两相之间的界面;中间用“‖”表示盐桥。如 Zn-Cu 电池的电池组成式: (-) Zn(s)│Zn (c1) ‖Cu (c2)│Cu(s) 4.2.2 电极电位的产生和电池电动势
2+ 2+
[TOP]
(+)
2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测定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测定 电位法 1 方法提要 将铂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插入土壤样品中平衡后,通过氧化还原电位计或酸度计的表头读数,再换算成土壤Eh值。 2 适用范围 除某些土壤中因含有高浓度的硫化氢等物质易引起铂电极“中毒”外,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3 主要仪器设备 3.1 铂电极; 3.2 饱和甘汞电极; 3.3 电极架:可将铂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固定在带夹子的架上,夹子可上下移动,以便于操作; 3.4 氧化还原电位计或酸度计; 3.5 温度计:测土壤或水溶液温度之用。 4 试剂 4.1 酸性重铬酸钾洗液:称取化学纯重铬酸钾50g,置于1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冷却后,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地加入浓硫酸900mL。 4.2 脱膜溶液[c(HCl)=0.2mol·L-1一c(NaCl)=0.1mol·L-1]:量取8.5mL浓盐酸,倒人400mL 蒸馏水中,再加入2.92g氯化钠,搅匀后定容到500mL。 4.3 pH4.01缓冲溶液:称取经105℃烘干的10.21g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溶于蒸馏水中并定容至1L。 4.4 氧化还原标准缓冲液:在30mL pH4.01缓冲液中,加入少量醌氢醌固体粉末,使溶液中有不溶的固体存在。 4.5 氯化钾饱和溶液:称取氯化钾(KCl)3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搅匀后仍有固体KCl 存在。 4.6 固体亚硫酸钠Na2SO3、醌氢醌。 5 分析步骤 将铂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固定在电极架上,并分别与氧化还原电位计或酸度计的接线柱的正、负端相连(铂电极接正极,甘汞电极接负极),选择开关置于+mV档。然后将两电极插入土壤或其它介质中,平衡2min或10 min后读数。如土壤Eh值低于甘汞电极电位,指

第十二章氧化还原滴定法(265286).

第十二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265 —286 ) 授课时数:6;课堂练习:2;讲评作业:1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计算,特别是化学计量点、滴定突跃范围的计算及指示剂的选择 二、难点:滴定分析结果计算,找出被测物质与滴定剂间的计量比 §12—1 概述 以氧化还原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与酸碱、配位滴定法相似,选择适当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滴定试液中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待测组分,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不断加入,溶液的氧化态、还原态浓度不断变化,使得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不断改变,在计量点附近,电位发生突变,选择适当的指示剂,指示终点;不同点:基于电子转移,不是离子、分子间的简单组合,牵涉电子层结构变化,如 MnO4- ——Mn2+,从负电荷含氧酸根到正电荷简单离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反应速度慢,反应机理复杂,除主反应外,有时伴有各种副反应,使反应物之间没有确定的计量关系;当得失电子数大于1 时,反应往往分步进行,使反应复杂化,因此,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除选择合适的滴定反应外,还需注意控制好反应条件 §12—2 氧化还原滴定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酸碱滴定曲线是研究pH 值的变化,配位滴定曲线是研究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研究电极电位的变化,随着滴定剂的加入,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断发生改变,有关电对的电位也随之变化,变化情况可用滴定曲线表示,曲线上每一个点的电位可通过实验测定,也可根据能斯特公式计算,如 0.1000mol/LCe(SO 4)2滴定20.00mL0.1000moL/LFeS04溶液,在Imol/LH z SQ介质中进行 ( 见课件) 1.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溶液存在两个电对:铁电对和铈电对 任一点达到平衡时,两电对的电位相等,原则上任选一电对均能计算,但由于四价铈的浓度不易求得,加入的四价铈几乎全部还原成三价铈,故采用铁电对来计算这个阶段的电位 2. 化学计量点: 计量点时四价铈和二价铁都定量地转变为三价铈和三价铁,三价铈和三价铁是知道的,但溶液中仅因平衡关系才存在几少量未反应的四价铈和二价铁,浓度不能直接知道,所以不能采用某一个电对来计算电极电位,应联立两电对的能斯特公式求得 对于n2 Ox1+n1 Red2= n2 Red1+n1 Ox2 反应物和相应的产物系数相同,用类似推导过程,可得通式n1、n2 和分别为两个半反应的电子转移数。 3. 化学计量点后: 计量点后二价铁几乎全被氧化为三价铁,二价铁浓度不易求得,而四价铈过量部分是已知的,采用铈电对求溶液的电位更为方便。 突越范围0.86 ——1.26V ,据此选择指示剂,指示剂电极电位落在或部分落在此范围之内。 突越范围:

教学指导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首页
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讲授学时
内容提要
1 基本要求 [TOP] 1.1 掌握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电池组成式的书写;根据标准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方向;通过标准电动势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电极电位的 Nernst 方程、影响因素及有关 计算。 1.2 熟悉氧化值的概念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熟练计算元素氧化值;熟悉原电池的结构及正负极反应 的特征;熟悉标准电极电位概念;熟悉电池电动势与自由能变的关系。 1.3 了解电极类型、电极电位产生的原因;了解电位法测量溶液 pH 的原理及 pH 操作定义;了解电化学 与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
2 重点难点 [TOP] 2.1 重点 2.1.1 标准电极电位表的应用。 2.1.2 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电池组成式的书写。 2.1.3 通过标准电动势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2.1.4 电极电位的 Nernst 方程、影响因素及有关计算。 2.2 难点 2.2.1 电极电位的产生 2.2.2 用设计原电池的方法计算平衡常数 2.2.3 Nernst 方程的推导
3 讲授学时 [TOP] 建议 6 学时
4 内容提要 [TOP]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1

4.1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4.1.1 氧化值
氧化值是某元素原子的表观荷电数,这种荷电数是假设把化学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而求得。确定元素氧化值的规则:
1)单质中原子的氧化值为零。
2)单原子离子中原子的氧化值等于离子的电荷。
3)氧的氧化值在大多数化合物中为-2,但在过氧化物中为-1。
4)氢的氧化值在大多数化合物中为+1,但在金属氢化物中为-1。
5)卤族元素:氟的氧化值在所有化合物中均为-1,其它卤原子的氧化值在二元化合物中为-1,但
在卤族的二元化合物中,列周期表靠前的卤原子的氧化数为-1;在含氧化合物中按氧的氧化值为
-2 决定。
6)电中性化合物中所有原子的氧化值之和为零。
4.1.2 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的氧化值发生了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被拆分成两个半反应。
半反应中元素的氧化值升高称为氧化,元素的氧化值降低称为还原。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
反应同时存在,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且得失电子数相等。
半反应的通式为 氧化型 + ne-
还原型

Ox + ne-
Red
式中 n 为得失电子数,氧化型(Ox)包括氧化剂及相关介质,还原型(Red)包括还原剂及相关介质。氧化
型物质及对应的还原型物质称为氧化还原电对(Ox/Red)。
4.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离子-电子法(或半反应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是:
1)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将离子方程式拆成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
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分别配平半反应(注意不同介质中配平方法的差异)。
4)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找出两个半反应的最小公倍数,并把它们配平合并。
5)可将配平的离子方程式写为分子方程式。
4.2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 4.2.1 原电池
[TOP]
2

氧化还原电位资料

氧化还原电位 第一节 概 述 化学氧化还原是转化废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通过化学反应被氧化或还原为微毒、无毒的物质,或者转化成容易与水分离的形态,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 按照污染物的净化原理,氧化还原处理方法包括药剂法、电化学法(电解)和光化学法三大类。在选择处理药剂和方法时,应当遵循下面一些原则: ①处理效果好,反应产物无毒无害,不需进行二次处理。 ②处理费用合理,所需药剂与材料易得。 ②操作特性好,在常温和较宽的pH 值范围内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压力后,其处理效率和速度的提高能克服费用增加的不足;当负荷变化后,通过调整操作参数,可维持稳定的处理效果。 ④与前后处理工序的目标一致,搭配方便。 与生物氧化法相比,化学氧化还原法需较高的运行费用。因此,目前化学氧化还原法仅用于饮用水处理、特种工业用水处理、有毒工业废水处理和以回用为目的的废水深度处理等有限场合。 简单无机物的化学氧化还原过程的实质是电子转移。失去电子的元素被氧化,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元素被还原,是氧化剂。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是同时发生的,某一元素失去电子,必定有另一元素得到电子。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剂的还原能力是相对的, 其强度可以用相应的氧化还原电位的数值来比较。许多种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θE 值可以在 化学书中查到(本书引用还原电位)。θE 值愈大,物质的氧化性愈强,θ E 值愈小,其还原性愈强。例如, ()V S S E 36.1//2=-θ,其氧化态Cl 2转化为Cl -时,可以作为较强的氧化剂。相反, ()V S S E 48.0//2-=-θ,其还原态S 2-转化为氧化态S 时,可以作为较强的还原剂。两个电对的电位差愈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标准电极电位θE 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反应条件往往与标准状况 不同,在实际的物质浓度、温度和pH 值条件下,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可用能斯特方程来计算: [][]还原态氧化态ln nF RT E E +=θ (6-1) 式中n 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应用标准电极电位θE ,还可求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 和自由能变化ΔG θ ???? ??=RT nFE K θ exp (6-2) K RT nFE G ln -=-=?θθ (6—3) 式(6-2),式(6-3)表明氧化还原反应在热力学上的可能性和进行的程度。 对于有机物的氧化还原过程,由于涉及共价键,电子的移动情形很复杂。许多反应并不发生电子的直接转移。只是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目前还没有建立电子云密度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在实际上,凡是加氧或脱氢的反应称为氧化,而加氢或脱氧的反应则称为还原,凡是与强氧化剂作用而使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CO 2、H 2O 等的反应,可判断为氧化反应。 有机物氧化为简单无机物是逐步完成的,这个过程称为有机物的降解。甲烷的降解大致经历下列步骤: 无机物酸醛醇烷?????????????????????????????????????+→→→→O H CO HCOOH O CH OH CH CH 22234 复杂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历程和中间产物更为复杂。通常碳水化合物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第八章
首 页 基本要求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重点难点 讲授学时 内容提要
1
基本要求
[TOP]
1.1 掌握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式,计算元素氧化值;电池组成式的书写。 1.2 掌握以标准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 1.3 掌握通过标准电动势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掌握电极电位的 Nernst 方程、 影响因素及有关 计算。 1.4 熟悉氧化值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 1.5 熟悉原电池的结构及正负极反应的特征;熟悉标准电极电位概念;熟悉 pH 操作定义。 1.6 了解电极类型、电极电位产生的原因,了解电动势与自由能的关系。 1.7 了解电位法测量溶液 pH 的原理, 1.8 了解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一般原理与应用。
2
重点难点
[TOP]
2.1 重点 2.1.1 标准电极电位表的应用。 2.1.2 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电池组成式的书写。 2.1.3 通过标准电动势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2.1.4 电极电位的 Nernst 方程、影响因素及有关计算。 2.2 难点 2.2.1 电极电位的产生 2.2.2 用设计原电池的方法计算平衡常数 2.2.3 Nernst 方程的推导
3
讲授学时 建议 6 学时
[TOP]
1

4
内容提要
[TOP]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4.1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 4.1.1 氧化值 氧化值(又称氧化数)是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表观荷电数,这种荷电数是假设把每个键中的电子指定 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求得。根据此定义,确定元素氧化值的规则:①在单质中,原子的氧化值为零。 ②在电中性的化合物中,所有原子的氧化值之和为零。③单原子离子的氧化值等于它所带的电荷数;多 原子离子中所有原子的氧化值之和等于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④氢在化合物中的氧化值一般为+1;氧在 化合物中的氧化值一般为-2; 氟在化合物中的氧化值均为-1。原子的氧化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或 小数。 4.1.2 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的氧化值发生了变化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被拆成两个半 反应,其中一个是元素的氧化值升高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另一个是元素的氧化值降低的反应,称为 还原反应。被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被还原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应必定同时存在,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的数目相等。 半反应的通式为 或 氧化型 + neOx + ne还原型 Red
式中:n 为半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氧化型(Ox)应包括氧化剂及其相关介质,还原型(Red)应包括 还原剂及其相关介质。同一元素原子的氧化型物质及对应的还原型物质称为氧化还原电对(Ox/Red) 。 4.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离子—电子法(或半反应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原则是:①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 子数相等;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具体步骤如下:①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②将离子方 程式拆成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③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分别配平半反应(尤其应注意不同介质 中半反应配平方法的差异) 。④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的原则,找出两个半反应的最小公 倍数,并把它们合并成一个配平的离子方程式。⑤将配平的离子方程式写为分子方程式,注意反应前后 氧化值没有变化的离子的配平。 4.2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 4.2.1 原电池 [TOP]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