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正排)1
- 格式:pdf
- 大小:594.48 KB
- 文档页数:9
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年级古诗排序题1.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请将以上诗句正确排序。
2.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鹅,鹅,鹅,红掌拨清波。
请按照诗句在诗中的顺序进行排序。
3. 红掌拨清波,鹅,鹅,鹅,白毛浮绿水,曲项向天歌。
把诗句按正确顺序排列。
1. 人来鸟不惊,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
请对以上诗句进行正确排序。
2. 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远看山有色。
将诗句按照诗中的顺序排列。
3. 春去花还在,远看山有色,人来鸟不惊,近听水无声。
请排列这些诗句的正确顺序。
1. 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四海无闲田,汗滴禾下土。
对这些诗句进行正确排序。
2. 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锄禾日当午,四海无闲田。
请按照诗中的顺序排列诗句。
解析:诗的顺序为首先是锄禾日当午,然后汗滴禾下土,接着四海无闲田,最后粒粒皆辛苦。
所以顺序为。
3. 四海无闲田,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汗滴禾下土。
将诗句按正确顺序排列。
1. 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请对这些诗句进行正确排序。
2.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按照诗句在诗中的顺序排列。
解析:根据诗的内容,首先是小时不识月,然后呼作白玉盘,接着又疑瑶台镜,最后飞在青云端。
所以顺序为。
3. 飞在青云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请排列这些诗句的正确顺序。
1.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解落三秋叶,入竹万竿斜。
请将以上诗句正确排序。
2. 过江千尺浪,解落三秋叶,入竹万竿斜,能开二月花。
按照诗句在诗中的顺序排列。
3. 入竹万竿斜,过江千尺浪,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对这些诗句进行正确排序。
解析:诗的顺序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入竹万竿斜,过江千尺浪。
4. 能开二月花,入竹万竿斜,过江千尺浪,解落三秋叶。
请排列这些诗句的正确顺序。
4. 能开二月花,入竹万竿斜,过江千尺浪,解落三秋叶。
请排列这些诗句的正确顺序。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3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悯农(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8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9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4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6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7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9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部编版一至六年级语文129首古诗文合集【最新最全最准精心整理排版】目录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二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三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四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六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七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八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十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十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十四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十六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十八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1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简介:1.它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编成于春秋时代,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六百年的诗歌共305篇,在先秦典籍里通称“诗三百”,汉代以后才称之为“诗经”。
2.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是《诗经》中现实主义的代表,是诗经中的精华;《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量民谣)和《大雅》(多是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3.它多是四言诗,隔句用韵,章节反复重叠,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便于记忆和吟唱。
4.它多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赋”就是直接铺叙,“比”即比喻,“兴”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
5.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6.它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关于《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
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高考真题古诗词排序题例1:①总为浮云能蔽日②凤去台空江自流③吴宫花草埋幽径④三山半落青天外⑤晋代衣冠成古丘⑥长安不见使人愁⑦凤凰台上凤凰游⑧一水中分白鹭洲A、②⑦①⑥⑤③④⑧B、⑦②③⑤④⑧①⑥C、⑦②④⑧⑤③①⑥D、①⑥③⑤⑧④⑦②这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
从所给诗句中,我们可以找出五个韵脚:游、流、丘、洲、愁,根据律诗的押韵规律,不押韵的诗句不能作偶句,所以①③④等句不能作偶句,据此,ACD三句都是错误的,只有B句是正确的。
例2:①长使英雄泪满襟②三顾频烦天下计③两朝开济老臣心④丞相祠堂何处寻⑤隔叶黄鹂空好音⑥出师未捷身先死⑦锦官城外柏森森⑧映阶碧草自春色A、④⑦⑧⑤②③⑥①B、④⑦⑥①②③⑧⑤C、④⑦⑧⑤②③⑥①D、⑧⑤⑥①④⑦②③这是杜甫的《蜀相》一诗。
从押韵的角度看,偶句都是押韵的,无法正确排序,如果分析其对仗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④⑦句和⑥①句都不是对仗的,因此,这两联是不能放在颔联和颈联的位置的,由此,可以断定,答案只能是A项。
例3:①莲动下鱼舟②天气晚来秋③明月松间照④王孙自可留⑤竹喧归浣女⑥空山新雨后⑦随意春芳歇⑧清泉石上流A、⑧③⑤①⑦④⑥②B、⑥②⑤①③⑧⑦④C、⑥②③⑧⑤①⑦④D、⑤①⑥②③⑧④⑦这是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
根据押韵和对仗的要求,我们可以轻易地排除A和D项,而B和C项都是偶句押韵,并且颔联和颈联都对仗,到底该选哪一项呢?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分析判断了。
首联⑥②句是起始破题,交代了时间、季节,按规律,颔联应该是“承”,描摹景物,而③⑧句正是写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然后是“转”,由⑤①句可以看出颈联由对自然景的描摹转入写人的活动,最后⑦④两句作者水到渠成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如此一分析,我们就可以断定答案是C项。
例4:下面以打乱次序的王禹偁的《村竹》为例,作排序说明:①马穿山径菊初黄②万壑有声含晚籁③荞麦花开白雪香④棠梨叶落胭脂色⑤数峰无语立斜阳⑥何事吟余忽惆怅⑦村桥原树似吾乡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能古诗排比开头
1.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
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
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
从经典中汲取“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力量,历练“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然,“待到重阳日”,我们“还来就菊花”。
--适用话题:挫折、逆境、坚定、豁达等
2、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舴艋舟”都载不动的离乱之愁,“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还乡之喜,“磨损胸中万古刀”的不平之怒,“不思量自难忘”的悼念之哀,“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游春之乐,像一本本心灵相册,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去走进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精神世界。
--适用话题:传统文化、诗意人生等。
中国最高水平古诗词100强排行榜01.《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注:各个版本的一些句和字有区别(全诗字数:2888 行数:188)。
《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总之,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
《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02.《孔雀东南飞》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