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学友好相处教学祥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与同学友好相处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与同学友好相处对个人成长和班级团结的积极影响。
2. 培养学生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友好相处的技巧,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同学。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学内容:1. 友好相处的意义:友好相处对个人成长和班级团结的积极影响。
2. 友好相处的技巧: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同学。
3.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如何与同学共同面对困难,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
难点:引导学生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案例,引起学生对友好相处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友好相处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友好相处对个人成长和班级团结的积极影响。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友好相处的正面案例,让学生了解友好相处的技巧,如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同学等。
5.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友好相处的场景,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板书设计:1. 与同学友好相处2. 副团结协作,共同进步3. 内容:友好相处的意义、技巧、案例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篇关于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感悟或心得。
2.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在友好相处方面的需求和困难,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友好相处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困难,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友好相处,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与同学友好相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友好相处的含义2.掌握友好相处的基本方法3.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促进班级和谐氛围教学重点1.友好相处的含义和重要性2.基本的友好相处方法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和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2.如何在班级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班级和谐氛围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一个团队的成功需要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良好的团队合作需要友好相处和沟通的能力。
2. 学习友好相处(20分钟)1.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友好相处的课文,思考问题:什么是友好相处?为什么友好相处很重要?2.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梳理友好相处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例如:尊重他人、接纳不同、理解同情、帮助他人等。
3.提供一些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实践这些友好相处方法,例如:如何在小组合作中解决矛盾和冲突、如何与陌生人交流。
3. 拓展(20分钟)1.学生小组间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汇总归纳出关键点,尝试制定针对班级情况的友好相处规则和行为准则。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班级或社交场合中落实这些友好相处方法,如何鼓励和帮助其他同学,让班级更加和谐。
4. 总结(5分钟)简单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并教育学生,建立友好关系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多关注周围同学的感受,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与他们一起思考如何在家庭中落实这些友好相处方法。
同时,学生需要继续在班级和日常交往中实践这些方法,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育案例小明是班级中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
在上学期,小明和同桌因为一道数学题发生了争执,互相指责。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和同桌慢慢地沟通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也变得更加友好了。
上了这堂课之后,小明更加明白了友好相处的重要性,他开始更加主动地与同桌交流,主动地与班级中其他同学打招呼,也更加自信了。
最新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引言在现今社会中,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感和成长。
在学校中,同学的相处通常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因此,进一步加强同学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校园中的和谐氛围,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件事情。
作为班主任,为了减少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提高班级凝聚力,我们需要针对同学们的具体现象,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的教案。
目标本次班会的目标是帮助同学们意识到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改善和统一班级的关系,进而促进全校的和谐氛围。
活动设计主题一:如何尊重同学•1.友好相处的关键是尊重,组织同学们进行互动游戏,让每个同学都尝试去了解别人,了解他人的情况、喜好等,从而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基础。
•2.鼓励同学们进行自我反思,思考是否存在不尊重的问题,以及如何改正。
主题二:如何沟通•1.同学之间的沟通很重要,互相了解想法和意见,可以帮助解决疑惑和缓解矛盾;组织小组讨论,让同学学会如何妥善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2.针对语言暴力等问题,我们应当教育同学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辞,避免冲突和不良后果。
主题三:如何合作•1.组织同学们制定一些小组项目,通过集体协作完成任务,让同学之间建立起信任和协作的关系。
•2.学习如何承担责任,了解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对于提升集体实力和团队凝聚力的作用。
总结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沟通合作,以及学会承担责任。
在班会上进行这次的教育,可以帮助同学们加强彼此的了解、合作和支持,创造更加融洽的校园文化和谐氛围。
本次班会以贴近实际、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为主,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更 concrete 的帮助,提高同学们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同学对班级的认识和感情。
开学第一课精品教案与同学友好相处(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通用教材《心理健康》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人”,主要涉及第一章“与同学友好相处”。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友好相处的意义,学会尊重差异,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以及如何处理同伴之间的冲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2. 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和接纳同伴的差异。
3. 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提高解决同伴冲突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接纳同伴的差异,以及如何运用有效沟通技巧处理冲突。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友好相处的意识,掌握尊重他人、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故事简介:一只小鸟在飞行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在同伴的帮助下成功飞向蓝天。
2. 讲解:讲解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意义、尊重差异、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友好相处的技巧。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讨论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并在小组内分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内容,思考自己在与同学相处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编写一个关于友好相处的短剧,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2)短剧内容要体现尊重差异、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友好相处”主题活动,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2)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积极宣传友好相处的重要性,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使者。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班会教案:和同学友好相处【教学目标】1. 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掌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友好相处1.1 友好相处的定义1.2 友好相处的重要性2. 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2.1 尊重他人2.2 善待他人2.3 体谅他人2.4 思考他人的感受2.5 和谐共处3. 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3.1 积极主动与同学交流3.2 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3.3 学会妥协和解决冲突3.4 分享和合作3.5 培养友谊和信任【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2. 黑板、白板和相应的写字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呈现主题: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引出问题:你们认为和同学友好相处有什么好处?二、知识点讲解(10分钟)1. 什么是友好相处?友好相处是指人与人之间以和善、互相关心、体谅和帮助为基础的人际交往方式。
2. 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
- 尊重他人: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爱好和观点。
- 善待他人:友善待人,不侮辱、伤害他人。
- 体谅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思考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 和谐共处:与他人和谐相处,避免冲突和争吵。
三、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25分钟)1. 积极主动与同学交流:- 主动问候他人。
- 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
- 向同学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听别人讲话时要专心聆听。
-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决策。
3. 学会妥协和解决冲突:- 遇到问题时冷静对待,不要激动。
- 寻找共同点,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4. 分享和合作:- 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 组织小组合作活动。
5. 培养友谊和信任:- 细心关心同学的生活和情绪。
- 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四、案例分享和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友好相处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总结案例中的友好相处方法和技巧。
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和同学友好相处【班会背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了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正确对待矛盾。
学生经常因一点小矛盾而出口骂人、动手打架,给同学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班会目的】通过“如何和同学友好相处”这个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理解至上”、理解“善待他人”,能够更好地相处,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懂得以“宽容”来维护自己的友谊,巧妙地避免矛盾冲突,提高自己的性格修养,养成良好品质与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心理调节能力,从而懂得尊重,学会欣赏,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从容化解矛盾,珍惜同学友谊。
【班会过程】一、故事导入。
《对着大山喊话的孩子》: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
大山答应了。
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孩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
”他哪里知道这一喊不得了,整个世界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回去对着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会怎样,好吗?” 孩子又跑到山上。
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中。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男孩不解的、迷惑的摇摇头。
(一)、从故事中感悟。
师:仔细回想这个故事中的小男孩前后有什么变化? 这样的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用吗?(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想让别人爱你,你就先去爱别人!” “你对他人付出了什么,他人也会回报你什么!”……)(二)师生谈话:“对啊!这段时间你们经常在老师面前抱怨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太冷漠、情绪太不友好,却不知道自己是对方的一面镜子,什么都是相互的,你是如何对待别人的,也决定了别人是如何来对你的。
即使有时候你的真诚换来的是一些小恶作剧,你也不必为此而伤感而报怨,放开心胸接纳包容别人,真诚总有回报。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与同学友好相处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与同学友好相处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帮助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教学内容:1. 友好相处的意义2. 尊重与包容3. 帮助与支持4. 互动游戏5. 总结与反思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引发学生对友好相处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友好相处的理解和经历。
步骤二:讲解友好相处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如有利于个人成长、班级和谐等。
2. 学生讨论友好相处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步骤三:探讨尊重与包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与包容的含义,如尊重他人意见、包容他人缺点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尊重与包容方面的心得体会。
步骤四:讲解帮助与支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困难时互相帮助与支持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人帮助与支持。
步骤五:互动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如“你画我猜”、“真心话大冒险”等,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2.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展示自己的才艺和魅力。
步骤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友好相处方面的不足。
2. 学生提出改进措施,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友好相处的理解和认同。
2. 关注学生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思总结,分析他们在友好相处方面的改进方向。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班会主题、教学内容、互动游戏等。
2. 视频资料:关于友好相处的案例或故事。
3. 纸张、笔等书写工具:用于学生记录和反思。
五、教学建议1.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友好相处的意识。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与同学友好相处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与同学相处。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友好相处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将友好相处的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培养学生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与同学相处。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友好相处的故事,如“小猴子和乌龟交朋友”等,引发学生对友好相处的思考。
2. 讲解友好相处的意义(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我们要与同学友好相处,讲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尊重、理解、包容他人的意义。
3. 情景模拟(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如排队、分享、帮助他人等,引导学生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相处。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友好相处的原则,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与同学相处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友好相处的原则。
2. 学生思考一下,如何在的一个星期内,应用友好相处的原则,与同学和谐相处。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友好相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应用友好相处原则的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活动案例1. 活动名称:友好相处的一天2.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理解、包容的价值观。
3. 活动过程:a.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学校的一天,包括上课、排队、午餐等场景,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友好相处的原则。
一、教案主题:与同学友好相处班会教案二、教案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意识3. 提高学生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四、教案重点:1. 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活动,认识到友好相处的意义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3. 让学生掌握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法五、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友好相处的原则2. 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友好相处?为什么我们要与同学友好相处?2.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班会主题。
二、讲解友好相处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友好相处的好处,如:增进友谊、提高团队凝聚力、促进学习进步等。
2. 学生听讲并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学会尊重他人(10分钟)1. 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如: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隐私等。
2.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在学校里尊重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四、培养包容心态(10分钟)1. 教师讲解包容他人的意义,如:包容他人的缺点、包容他人的错误等。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练习包容他人,如:模拟场景,互相道歉、包容等。
五、解决矛盾和冲突(10分钟)1. 教师讲解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如:沟通、妥协、寻求帮助等。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场景,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表示将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写一篇关于友好相处的日记,记录自己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的经历。
2. 思考如何在家庭、社区等场合与他人友好相处,并提出具体措施。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友好相处的能力。
2.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进一步评估教学效果。
与同学友好相处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友好相处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理解友好相处的意义,认识到友好相处对个人和集体的积极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友好相处的定义,分析友好相处的好处。
1.3 教学活动:讨论活动,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对友好相处的理解和经验。
第二章:尊重他人2.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学会尊重他人,意识到尊重他人是友好相处的基础。
2.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同学们通过情景模拟体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第三章:换位思考3.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换位思考的概念,分析换位思考在友好相处中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通过案例分析体验换位思考的价值。
第四章:解决冲突4.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学会解决冲突,避免因冲突影响友好相处。
4.2 教学内容:介绍解决冲突的方法,分析解决冲突的步骤。
4.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让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练习解决冲突的技巧。
5.2 教学内容:讲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素,分析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5.3 教学活动:小组分享,让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和经验。
第六章:倾听与理解6.1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掌握倾听的技巧,提高理解和他人沟通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探讨倾听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倾听技巧。
6.3 教学活动:小组练习,让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来练习倾听和理解他人。
第七章:表达与尊重7.1 教学目标:帮助同学们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
7.2 教学内容:教授表达意见的适当方式,强调尊重他人观点的重要性。
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通过情景模拟来练习表达和尊重的技巧。
第八章:合作与团队精神8.1 教学目标: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强调团队精神在友好相处中的作用。
8.2 教学内容:讨论合作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团队合作策略。
活动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朝夕相处,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矛盾,大家想不想把这些小矛盾化解,与大家和睦相处呀?(站在学生小组之间)生:想
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如果同学们之间出现了小矛盾怎么办?怎样才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请大家读出咱们的课题
生:读课题
活动二
师: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
生:想
师:大家赶快去学案中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和游戏规则,一会咱们就乘上快乐大巴,去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出示乘公共汽车规则)
生:读(师板书——与同学友好相处,摆好凳子,金箍棒)
师:同学们你们明白游戏规则了吗?
生:明白了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反应的最快。
认真听——快乐大巴来了(感情读:小明上了车,上车后,他发现一个空座位,他丢下妹妹赶紧跑过去坐下。
这时,过来一位老奶奶,她扶着拉手,站在小明身边。
)
师: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做的很棒,反应也很快,下面每一组推选两名同学和我共同完成这个故事,好吗?
生:好。
推选(或是挑号)
师:安排好学生
师:在讲故事之前,咱们的孙悟空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记住敲他们肩膀的次
数。
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故事马上开始了——请听好
生:表演,观看
师:故事讲完了,咱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被金箍棒敲了几次
生:回报次数(2、4、6、8次){出现平数:师说刚才我偷偷的看了一下,这位同学挨敲得次数最少,可能是他身后的孙悟空到花果山游玩了一会}
师:(用手轻抚挨敲次数最少的同学,脸上微笑)这位同学表现的最好,我想送给他一个小礼物,其他同学请回。
让他和我再来完成一个小游戏。
咱俩一起做游戏时,我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一下(动作表示),我赶紧说:“对不起,把你的脚踩疼了吧”,你应该说?(情景表演)
生:没关系
师:他是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奖励一颗星)我们要不要向他学习呀?
生:是,要
师:我发现大家都是好孩子。
请回。
游戏结束了,在做游戏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意外的发现呀?
生:一种情况——没有反应——同学们请看,我突然拍一位同学的肩膀(这位学生的表情,刚才这种情况也在游戏中发生了或是假如在游戏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该怎么做?)
二种情况——他们发生了争执——大家真是观察细微的孩子)
师:可能是在游戏中咱们的同学被敲痛了,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出示问题幻灯片)你们该怎么去解决,并举一个发生在你身边的例子?小组讨论,把你们的解决方案告诉老师,好不好?
生:读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案。
代表展示
师:大家说的太精彩了,给予奖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拥有一个宽容的心对待同学,看到同学们身上的发光点(出示宽容幻灯片)
师:请大家读一下。
(学生读师板书—1、宽容)
活动三
师:今天,我在“悄悄话信箱”里收到了一封来信,信中的小明非常的苦恼,他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可是他想不出解决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帮帮他好吗?(打开信封,找一名学生读信)
生:读信
师:(出示图片)假如是你,你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这样的困扰吗?与大家分享一起解决一下吧!请讨论——
生:讨论,说出你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也都有爱心。
奖励(如果有位同学答得不好——老师觉得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谁来帮他改进一下。
{其他同学补充}再问这位同学——你觉得他说得怎样)
师:同学们遇到事情要心平气和,多沟通,让我们架起这爱的桥梁吧!(出示沟通图片。
师:一起读 (板书——2、沟通)
活动四
师:我们帮小明解决的问题,也分享了大家的幸福故事。
咱们再到草原去放松一下吧!(出示青青草原图片)
生:看、读
师:(铺红地毯)我带来了一个独木桥,谁想给大家表演一下(选出的同学——这位同学真积极,我相信他会表演的非常好)(组织表演)
生:表演
师:他们表演的好不好啊
生:好
师:送给他们成功的掌声,可是老师觉得大家还能表演的更好。
谁还想来表演一下。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表演家。
大家说他们谁表演的最好?
生:选出好的同学
师:你们为什么觉得他表演的好呀?小组讨论
生:礼貌、谦让
师:我们就应该向他们学习,让谦让这种美德传承下去。
(出示谦让图片)。
师:一起读(板书——3、谦让)
活动五
师:下面让我们看看小魔仙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什么样的礼物。
大家赶紧读一下吧。
(出示游戏规则)
生:一起读规则
师:(把一个凳子放在起点,另一个放在终点。
放好纸杯)同学们明白规则了吗?时间是30秒,谁来试一试
生:举手
师:选学生(出示秒表)安排游戏
师:哪个组运的纸杯最多呀?
生:一组等
师:想一想为什么他们组运的最多呀?
生:合作
师:对,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
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团结合作。
(出示合作图片,板书——4、合作)在学习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你是怎么和同学合作的,说一说你的故事。
(机动)
生:说
活动六
师:同学们做的真棒。
好了,我们一起看看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1)公共汽车上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宽容
(2)悄悄话信箱,告诉我们同学之间——沟通是我们交往的桥梁
(3)青青草原的情景,让我们学会了——谦让是一种美德
(4)小魔仙女教给我们——合作的重要性
生:读出
活动七
师:生活中有许多友好相处,收获快乐的场景,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生:看
活动八
师:今天老师只介绍了一部分友好相处的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请课后打开咱们的百宝囊,把你的经验写到星语心愿卡上班内交流一下吧。
结束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并成为了朋友。
我感到很高兴,你们快不快乐呀
生:快乐。
师:最后,让我们听着歌声一起唱起来吧。
放《找朋友》
下课铃声一响,谢谢大家的合作(整理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