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六艺指的是什么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意为礼节,音乐,射骑技术,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法和算数。
其中“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
“六艺”出自《周礼·地官司徒·保氏》:“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
礼者,不学“礼”无以立,《管子·牧民》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间婚嫁、丧娶、入学、拜师、祭祀自古都有礼乐之官(司礼)。
古代官方常设太常寺、祠祭署等礼仪衙曹,设立读祝官、赞礼郎、祀丞等礼仪官。
有“礼”则必有庆贺燕飨之“乐”,有庆贺燕飨之乐则必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伴奏,古代政府设立掌管音乐的官吏,并负责负责宫中庆贺燕飨之乐。
历史记载孔子主要有三位老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射,“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孔夫子在《论语》中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因此,“射”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御,“御”的范围就是驾驶,但是无论在现代和古代,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驾驶学”和政治、领导、和管理学领域的“驾驭学”。
中国古代,驾驭之术不仅仅是一种斗勇,更是一种斗智,包含对某一问题在运筹学、驾驭学、领导学方面的综合最优化。
书,“书”顾名思义,书画艺术,把书画算作一种技艺就错了,中国的书画不仅是一种高雅技艺,更是一种修心养性的工具和法宝。
数,即数学之数,现代已经延伸为“数理化”之数。
中国古代数学很早就已经很发达,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以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为重要标志。
六艺的介绍六艺,又称六经,是古代中国儒家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古代文人学士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塑造人格和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艺的含义和特点。
礼是古代中国社会最为重视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一种仪式性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基本规范,通过礼仪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的尊重、友善和合作精神。
古人认为,只有通过遵守礼仪规范,才能使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乐是古代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乐器音乐是古代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
古代乐器有箫、琴、鼓等,这些乐器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和放松。
同时,音乐也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传达人们的心声。
射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军事技能,也是一种娱乐和竞技活动。
古人认为,射箭是一种体力和技术的结合,通过射箭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力和专注力。
此外,射箭还是一种表达自我和展示个人能力的方式,通过射箭比赛可以展现出个人的技艺和才能。
御是古代中国帝王和贵族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它是指驾驭车马的技巧。
御驾驭车马不仅需要对马匹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掌握驾驭技巧和马匹饲养管理知识。
御的技术要求高,需要驾驭者具备平稳的手脚配合和熟练的驾驶技巧。
书是古代中国文人必备的一项技能,它是一种文字表达的艺术形式。
古代文人通过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书法可以感受到文人的个性和情绪。
古代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不同的字体形式,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数是古代中国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对数字和数量关系的研究。
古代数学主要包括算术、代数、几何和天文学等方面。
古代数学家通过研究数学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和方法,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艺的介绍到此结束。
这些艺术形式虽然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普及,但它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了解六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为我们的人生增添色彩和意义。
六艺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
六艺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传统的六种技能和技艺,也是中国中国教育史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这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这些技能和技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成为衡量一个人才能和素质的重要标准。
以下是对六艺名词的解释和拓展:
1. 礼:指礼制、礼仪、祭祀等传统文化习俗。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礼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传承方式,也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2. 乐:指音乐、歌唱、演奏等文化活动。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娱乐方式,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射:指射箭、骑射等军事技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射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战争技能和体育项目,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御:指驾车、骑马等交通技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御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技能和军事技能,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书:指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书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素养的体现,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数:指数学、算法等知识技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数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和数学技能的体现,也是宫廷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六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和运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现代教育中,这些六艺也被广泛传承和运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艺的记忆口诀六艺,这可是个古老又有趣的话题。
咱先来说说啥是六艺哈,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礼,简单来说就是各种礼节和礼仪规范。
比如说见到长辈要问好,参加重要活动得穿着得体。
这就像是我们在学校里,上课要起立向老师敬礼一样,是基本的礼貌。
乐,那就是音乐啦。
唱歌、跳舞、演奏乐器,都在这个范畴里。
想象一下,古代的人们在闲暇时光,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多欢乐呀!射,就是射箭。
在古代,射箭可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既可以用于狩猎,也能在战场上杀敌。
就像现在的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射箭,需要集中注意力,掌握好技巧,才能一箭中的。
御,指的是驾驭马车的技术。
这可不是简单地坐在车上挥挥鞭子,得熟悉马的习性,掌握好驾驭的力度和方向。
书,就是书法和写字啦。
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那可是很让人羡慕的。
数,包括数学和计算等知识。
像算术、天文历法啥的,都属于数的范畴。
那怎么记住这六艺呢?我给大家编个口诀:“礼乐射御书数全,礼貌音乐箭不偏。
驾驭马车稳向前,书写算数心不烦。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古代文化展览。
在那里,看到了一些关于六艺的展示。
有精致的礼仪服饰,还有古老的乐器,还有模拟的射箭场景。
当时我就在想,这六艺在古代那可真是全面发展的标准啊。
回到现实生活中,咱们虽然不再像古代那样强调六艺的具体形式,但其实这些技能所代表的精神和能力,还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懂礼能让我们与人相处更和谐;喜欢音乐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乐趣;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像射箭一样专注和精准,能帮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学会驾驭和掌控,就像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写一手好字能给人留下好印象;数学和计算能力更是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所以啊,虽然时代在变,但六艺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咱们再来说说这六艺对教育的影响。
在现代教育中,虽然学科分类更加细致和丰富,但六艺的理念还是有所体现的。
比如学校里的德育课,就是培养学生的礼仪和道德规范;音乐课和美术课,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魅力;体育课则锻炼了孩子们的运动能力;书法课培养书写技能;数学课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分别有以下含义:
1. “礼”是人的行为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是教育人所应该遵守的社会等级、名分、上下、尊卑和礼节等的教育。
2. “乐”是音乐、诗歌、舞蹈等,是陶冶情操的精神修养教育。
3. “射”指射箭技能,通过它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力。
4. “御”指驾驭战车的技能,是关于实践能力的学问。
5. “书”指写字,培养人对事情的记述能力、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6. “数”指基本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是培养人思维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的训练。
“六艺”涵盖了人格道德教育、知识传输、技能培养的全方位立体式教育,既涉及治国方略,又涉及日常生活,相当实用。
孔子精通六艺是哪六艺孔子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对周代礼仪极为推崇,因此有'克己复礼'的说法。
'六艺'指的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
六乐为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当时讲究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数指理数、气数,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
孔子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对周代礼仪极为推崇,因此有“克己复礼”的说法。
“六艺”指的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一、礼礼就是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
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
二、乐乐指的就是音乐。
六乐为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三、射射即为射箭技术。
当时讲究五种射技为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发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四、御御指的是驾驶马车的技术,周代马是重要的武装力量,因此对与马有关的技能极为重视。
五、书书就是指书法,包括书写、识字、作文。
六艺的介绍六艺,又称六艺之道,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学科,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
这六艺是古代中国士人必须修习的基本学科,被认为是培养人的德行和品质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六艺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是礼,也称为仪礼。
礼是一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它涵盖了人们在各种场合下的言行举止。
通过学习礼仪,人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修养,使得社会秩序和个人关系更加和谐。
礼仪之道,体现了一种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它在人与人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其次是乐,也称音乐。
乐是一种表达情感、沟通灵魂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音乐,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感受到美的力量。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使人心情愉悦,增强人的情绪调节能力。
同时,音乐还能够培养人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奏和合唱的方式,人们能够互相配合,形成和谐的音乐。
第三是射,也称射箭。
射箭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通过学习射箭,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和稳定性。
射箭需要身心协调,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
同时,射箭还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专注于目标和调整呼吸,人们能够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宁静。
御是指驾驭车辆,也可以理解为驾驶技术。
在古代社会中,驾驶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技能,人们需要掌握驾驶车辆的技巧和规范。
通过学习御,人们能够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御还能够培养人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驾驶过程中与乘客和其他车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书是指书法,是一种用笔墨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书法,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书法讲究笔画的形态和布局的美感,通过练习书法,人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字写技巧,还能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是数,也称算术。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的学科,它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数学,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艺是指哪六艺
“六艺”一般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介绍:
1.礼:礼节,包括对思想和行为的共同规范,似今日德育教育。
“礼”可以分为“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2.乐:主要是指音乐、舞蹈和诗歌方面的技艺。
在我国古代,这三样东西是不分家的,都是用于贵族阶级的祭祀或者享乐。
3.射:指射箭。
在我国古代又有“五射”之说,分别为:“白矢、参连、剡注(音同“掩”)、襄尺、井仪”,分别代表弓箭手的五个境界。
4.御:指驾驭,主要指的是驾驭马匹,在军事中也包括战车或其他武器。
“御”同样有“五御”之说,分别为: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5.书:指书法,包括认字、书写、作文、解译。
而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又分为“六书”,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6.数: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
《广雅》:“数,术也。
”即技术、方法、技巧而已。
六艺六艺[liùyì]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出自《周礼·地官司徒·保氏》:“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那么“六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1.礼,指的是五礼。
即:“吉”礼,用于祭祀;“凶"礼,用于丧葬;“军”礼,用于田猎和军事;“宾”礼,用于朝见或诸侯之间的往来;“嘉”礼,用于宴会和庆贺。
可见这些礼的功用分得很清楚。
2.乐,即六乐:有“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曲名。
3.射即射箭术,其中包含五射: “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即箭穿过鹄的,要用力适当,恰中目标,刚刚露出白色箭头。
参连:即先发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中的,看上去像是一根箭。
剡注:即箭射出时,箭尾高箭头低,徐徐行进的样子。
襄尺:臣与君射时,不与君并立,应退让一尺。
井仪:即连中四矢,射在鹄的上的位置,要上下左右排列像个井字。
4.五御,即驾车的五个技巧:包括: “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鸣和鸾:鸾与和都是车上的铃铛,车走动时,挂在车上的铃铛要响得谐调。
逐水曲:驾车经过曲折的水道时不致坠入水中。
过君表:驾车要能通过竖立的标竿中间的空隙而不碰倒标竿。
舞交衢:驾车在交道上旋转时,要合乎节拍,有如舞蹈。
逐禽左:即在田猎追逐野兽时,要把猎物驱向左边,以便坐在车左边的主人射击。
这些驾驭马车的技术规定,在我看来跟我们如今的汽车驾照考试有得一拼了。
5.六艺中的书,即为识字。
现在流传下来的“六书”指六种制造汉字的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艺五德四修八雅的内容六艺五德四修八雅,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东西,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像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呢。
六艺啊,简单说就是古代人必须掌握的六项技能。
你想,古人除了打猎、农耕,还得懂礼、乐、射、御、书、数。
这些可都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必备技能。
礼就是要懂得尊重别人,待人接物得有礼貌,听起来简单吧,实际上要做到可不容易。
乐呢,音乐可不仅仅是听听那么简单,古人还要会唱、会跳,乐器得拿得溜,这可是在宴会上炫耀的资本呀。
射,就是射箭,听起来像是打游戏,其实是要有极强的专注力和技巧,古代打仗的时候可不能马虎。
御嘛,就是骑马,想象一下,飞驰在草原上的感觉,那真是潇洒得不行。
书,写字可不能只会签个名字,书法得练得优雅,才显得文人风范。
数就是算数了,简单点说,做个好生意得会算账嘛。
接着说说五德,这也是古代士人必须具备的品德,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其实可有意思了。
仁啊,就是心中有爱,要对别人好,像大人教小孩那样,爱心满满;义呢,是说要正义凛然,不能做那些见利忘义的事;礼嘛,刚才说过,重要性不言而喻;智,聪明才智得上去,啥事都得动动脑筋,别成了傻子;信则是诚实守信,言而有信,做事得让人放心。
这五德啊,听着简单,但真正做到可不容易。
想想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光说不练?这可是一点都不好。
再说四修,古代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可是人生大目标。
修身,顾名思义,得先修好自己,内心修养得提升,别整天想着别人,自己先得有个好心态。
齐家,就是说家庭和谐,家和万事兴,这话说得好,不然天天吵架,家里那气氛可真是让人受不了。
治国嘛,古人认为,君子要有大志,关心国家大事,听听百姓的心声,这可比天天只顾自己强多了。
最后平天下,这才是大目标,想想古代那些志士仁人,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真的是令人敬佩。
我们来聊聊八雅,雅是高雅的意思,古人讲究气质与品味,这个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诗词歌赋要会,古代文人茶余饭后,来一首诗,那才叫一个风雅,别说,写的好的,桃花源里都能跟陶渊明比比。
六艺、二技、二专
——浅谈毕业生的个人发展
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技术总监王晖
都说十年寒窗苦,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一般人都要经历16年,加上幼儿教育、硕士,很多人都上了20年学。
在这期间,个人付出了很多努力、父母付出了大量心血、国家也提供了各种资源,这些都转化为学生对未来的期待。
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分配的时候都很迷茫,现在应届毕业生的分配已经是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挑选用人单位,但是学生在选择用人单位的方向上普遍比较苍白,基本就几个问题:单位能给多少钱?我未来的发展空间多大?能够给我提供怎样的待遇?……实际上,很多问题是需要自己给出答案的。
毕业生就业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确定职业发展的类型,未来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舒适安逸型、艰苦创业型、随波逐流型,确定类型之后就可以大概确定目标工作单位轮廓,这就是要“入对行”2、再确定工作地点,目前的户籍制度使这个问题很重要,这就是“找对地儿”3、选一个好领导,特别是与上述发展类型相适应的领导,这样你才能为自己所追求的发展类型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空间,这就是“跟对头儿”。
如果你选择了“艰苦创业型”的发展类型,更要充分理解“30岁以前挣的钱是纸,30岁以后挣的钱是钱”的道理。
坚持上述三点基本原则后,你绝对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成长,试想,在目前这个双向选择的市场经济社会,又有哪个单位能够、或者敢亏待一个真正的人才呢?
你是人才吗?怎么尽快成为一名人才呢?作为毕业生的你准备好了吗?
首先,你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人,这里讲的高素质是指社会道德、商业道德层次的内容,包括:责任心、诚信、坚持、主动、懂得感恩等优秀品质,也包括聪明、敏锐、果断等基本素质。
一般来说,较高的情商对于未来走上工作岗位非常有帮助,情商对智商有明显的放大作用,且职位越高帮助越大。
这部分不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其次,应做好技术准备。
由于技术方面的内容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所以只能介绍我们公司——计算机应用系统咨询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需求,这部分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从长久来看,从事计算机软件行业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1、仕途:其实在IT圈里没有传统的当官的概念,从项目经理到部门经理,再从部门经理到事业部总经理、……到公司总经理。
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经理开始对一件事负责、部门经理增加了管人(综合调配人员、管人员成长)、事业部总经理负责一个业务、总经理可能就简单描述成类似“30%增长”这样很简单的目标,越是这种简单目标实现起来越是复杂,所以,级别越高工作越复杂、所负责任越综合,当然收入也越高。
2、销售:销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在任何公司中,想收入超过老板可能只有销售人员比较容易做到了,因为销售人员都是按目标拿Bonus的,技术人员做销售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做大项目咨询型销售,如果没有深厚的技术功底恐怕就很难胜任。
3、资深:上述两种职业路线基本属于转行,本条所讲的“资深”就是属于持续发展了,包括资深工程师、资深售前、资深科学家等等,这也是很多人,特别是性格内向、温和的人不错的选择。
无论走哪条路,打好基础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六艺、二技、二专”
“六艺”:
六艺是指加入软件行业,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有如当厨师掌握锅碗瓢勺、煎炒烹炸一样,一个软件行业的技术人员试图跳过“软件工程师”这个基本岗,就会根基不牢,将来发展必定受限:
第一艺:深入掌握一门开发语言(1ava、·Net等),以及相应类库等常用资源的使用。
开
发语言就像武功中的剑法,深入掌握某一门就能窥视武功的奥秘,以后学习其他的就非常容易了。
这方面的内容,学校教育主要欠缺对类库等常用资源的介绍和训练。
第二艺:熟练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包括开发工具IDE、Project工具、代码管理工具等),这就相当于要找一把顺手的宝剑,久练久熟、人剑合一,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这方面学生一般不重视,殊不知考试写在纸上的程序和可以卖的软件及服务就差在这儿了。
第三艺:对数据库知识的掌握和数据库产品的使用。
从历年经验来看,这部分是学生学得很多、但掌握得很有问题的部分,包括:过分强调第三范式、不当使用“事务”、不重视SQL语句的效率等等,特别是对数据库的掌握局限在SQL语言方面,不重视在具体数据库产品上的实习。
第四艺:对运行环境的基本掌握(如J2EE服务器、DB2数据库等)。
所有程序都是运行在一定的环境上的,90年代中期之前,这些环境基本上是裸的操作系统,目前,这些程序基本上都运行在“中间件软件”上,这些中间件都非常复杂、功能强大,我敢说可能你会写Java B/S程序、但可能不会把它部署到IBM WAS或BEA Weblogic上。
第五艺:文档能力,接受技术管理的技术和能力。
这好像很容易,但是实际上很困难,每个公司的技术文档都有一定的规范,可以说它是八股文,也可以说是议论文。
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学语文,学理工科的同学又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现象,所以应届毕业生一般到公司后都需要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过程。
另外,很多学生存在“重程序、轻文档”的心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满、自以为是现象,管理上也想另辟蹊径,这与公司技术管理是严重冲突的。
第六艺:熟练使用网上相关资源。
自从.Com浪潮以来,INTERNET已经没有神秘可言了,用“信息爆炸”来形容INTERNET绝不过分,但是学生中有多少人知道如何使用网络?有多少人不是在上网玩游戏、聊天?我想,至少要学会利用网上的开放源代码资源、利用网上的专业技术论坛才能够叫会使用网络。
身怀“六艺”基本上就可以入门了。
“二技”:
“二技”是作为工程师进阶的重要技能,“六艺”就像掌握了一门剑法,“二技”就是基本的内力:
第一技:算法和数据结构涉及的开发技巧相关内容。
这方面的课程是计算机类院系必修课程,相关的还包括编译原理等。
很多时候,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与否是区分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毕业工程师的特征性内容,象排序、递归等算法在实际项目中经常使用。
第二技: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相关知识。
面向对象不是简单的UML或一门面向对象开发语言。
它首先是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不是用于程序开发,而是用于系统方面,用于揭示事务的总体和部分的关系,以及描述事务的方法。
现在提到很多的“SOA”,实际上就是“面向对象”的一个延伸。
有了“二技”基本上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了。
“二专”:
“二专”不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学习掌握。
第一专: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结合IS0 9000、CMM、RUP、XP等方面的综合学习),以及在软件架构方面的造诣(例如SOA),及其持续学习能力。
掌握这方面的内容就可以成为“武林盟主”了。
学习掌握如何组织技术资源、技术力量完成一个宏伟工程,该工作已经跳出程序本身,是从软件、甚至系统的高度看问题了,这是走“仕途”的基础。
第二专:从技术(主要是架构、项目管理方面)咨询走向业务咨询。
什么叫咨询?计算机是辅助工具,不懂服务对象(就是客户)的业务没法做咨询,干什么要学什么、学什么要深什么,要早于、深于客户提出采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管理或生产问题的方案才能够叫咨询,这就
属于走偏“销售”的路子。
肺腑之言,望闻者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