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刘备作文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9
刘备作文600字刘备作文600字(通用32篇)刘备作文600字 1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
从此,刘备的事业突飞猛进,奠定了他三国鼎立的基础,“三顾茅庐”也成了一段家喻户晓的佳话。
刘备请诸葛亮用的武器就是一个字——情。
诸葛亮也是被刘备这个“情”字打动,出山相助刘备。
如果分解这个“情”,刘备使用“五招”,即义、礼、等、诚、哭。
义——刘备以自己的义气,换的诸葛亮的信任。
他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终于等到花开、石烂。
礼——刘备在三顾茅庐中,不断遇到跟诸葛亮很近的人,刘备只要见了有点像仙、像龙、像诸葛亮的人,都要亲自下马行礼,认错人了也不闹,并且每次都是亲自上去敲门。
等——第三顾时,恰遇诸葛亮在睡午觉,刘备一直在阶下拱立着,不轻易打扰,足足等了一个下午,诸葛亮才醒来。
可见刘备的`“耐心”。
诚——刘备每次拜访都与关羽、张飞而去,可他们几次不是“拿条绳子将缚来”,便是要“放一把火把他烧起来”,但都被刘备叱责。
更可以看出刘备的“真心实意”,二顾时,居然是“亮门立雪”;三顾,要熏身、斋戒三日前往。
哭——刘备做到“三顾”的份上,诸葛亮还是不肯出山,情急之下就“哭”起来,哭得十分动人,衣襟尽湿。
有了这五个字组成的“情”,诸葛亮怎能不出山,怎能不帮刘备完成宏大事业?不过,有一点需要申明一下,曹操之所以斗不过刘备,倒不是因为刘备有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出山的同一年,他深爱的谋士郭嘉刚好辞世,所以让刘备的翅膀硬起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刘备用他的“情”俘虏了诸葛亮,换来了这名旷世奇才。
刘备作文600字 2“要是刘备没有来呢?”读了《三顾茅庐》,在赞叹刘备求贤若渴精神的同时,我又不免为诸葛亮担心。
公元207年,刘备被曹操追杀,屯兵新野。
徐庶向刘备推荐孔明。
刘备不畏严寒三顾茅庐,请得孔明出山。
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值得庆幸的是刘备终于第三次来拜访了。
否则,中国历史上是否还会有谁记下“诸葛孔明”呢?诸葛亮是幸运的,他终于等到了刘备。
一年级英雄作文:三国中的英雄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那个时候有许多英雄豪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国时期的三位主要英雄:刘备、关羽和张飞。
他们三人奋勇战斗,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誉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们的英雄事迹。
刘备,字玄德,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刘备少年时就有一颗爱国之心,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他一直用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很高领导能力的人。
他和关羽、张飞结义为兄弟,一起为国家战斗。
在他的领导下,蜀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他的坚定不移和无私奉献,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关羽,字云长,是刘备手下的一名将领。
他的义气和忠诚都让人们赞叹不已。
他为人正直,从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深受百姓们的爱戴。
他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英勇无畏,是士兵们的楷模。
在历史上,他被誉为忠义的化身,对我们后人来说,关羽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张飞,字翼德,也是刘备手下的一名将领。
他的性格豪爽,性情直率,是一个豪杰之人。
他在战场上凶猛无比,威震敌军,被敌人们所害怕。
在刘备和关羽的带领下,他也一直奋勇向前,为国家和人民拼尽全力。
他的忠诚和勇猛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国英雄中,刘备、关羽和张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忠义、勇猛和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后人值得学习和传承的。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将个人的利益放在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人物。
希望我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好孩子,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喜欢的三国人物作文400字
《三国演义》里刻画了许多英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等,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那汉室后裔,卖草鞋却胸怀天下的刘备刘玄德。
刘备是一个有大志的人。
在刘备很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做游戏,自己经常伴们做游戏,自己总扮作皇帝。
在自己势力不够强大的时候,刘备不得不先依附吕布、曹操、袁绍和刘表等诸侯、但是依然不改变自己胸怀天下的志向。
刘备也是一个民如子的人。
也许因为他家境不太好,他比其他人更能了解百姓的疾苦,做平原相时,中原各地都是战火不断,白姓流离失所,唯独他治下的平原白姓安乐,白姓无战乱之苦;还有刘备占徐州、荆州时也是以白姓为重,深受白姓爱戴。
刘备寡言少语,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却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流豪爽之士。
桃源三结义中结识了两个肝胆相照的异姓兄弟,关羽张飞。
三顾茅庐打动了诸葛亮,成了他亦师亦友的军事。
我们在刘备身上学到了许多,胸怀天下的志向;爱民如子的善良;为人处世的谦逊坚持,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耐心,如果没有耐心,什么东西也做不好的。
刘备人物评价哎哟喂,说起咱这位刘皇叔,刘备啊,那可是三国里头一顶一的人物,用咱们这儿的土话说,那就是“仁义满天下,厚道赛过活菩萨”。
刘备啊,他出身虽说不咋显赫,但人家那心气儿,嘿,比天高!早年卖草鞋为生,可心里头揣着的是龙图霸业的大梦。
都说“英雄不问出处”,刘备这路子,走的就是个逆袭的剧本。
他待人接物,那叫一个“温良恭俭让”,跟谁都能掏心窝子说话,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桃园三结义”,这事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关羽、张飞,那都是一等一的猛将,愣是被刘备的人格魅力给收服了,死心塌地跟着他闯天下。
这哥仨,情比金坚,义薄云天,成了后世多少人心中的楷模。
刘备这手“以德服人”,玩得那叫一个溜。
再说说他的“仁”,那可是出了名的。
新野败退时,刘备不忍百姓受苦,带着十几万百姓一起逃难,这场景,感人肺腑啊!有人说他是累赘,可刘备心里头清楚,这百姓就是他的根基,没了民心,啥都是白搭。
这份仁心,让多少人甘愿为他赴汤蹈火。
还有他那“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
刘备为了请这位卧龙先生出山辅佐,愣是跑了三趟,风雨无阻,诚意满满。
这要换做旁人,早就不耐烦了,可刘备愣是坚持下来了,最终成就了“三分天下”的伟业。
这份耐心和毅力,不得不让人佩服。
当然啦,刘备也不是没缺点。
他有时候过于仁慈,甚至有些优柔寡断,这在乱世之中,有时候就成了致命的弱点。
比如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不顾劝阻,执意发动夷陵之战,结果大败而归,自己也因此病逝白帝城。
这事儿,让人唏嘘不已,但也更显得刘备这个人物的真实和复杂。
总而言之,刘备这个人,就像咱们老百姓常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他有着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也有着作为人的弱点和局限。
但正是这些优点和缺点交织在一起,才构成了刘备这个鲜活、立体的历史人物。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仁义”,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持”,这些品质,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我最喜欢刘备作文
读完《三国演义》,如果要说最喜欢里面哪个人物,那么我最喜欢的是刘备。
刘备是我的偶像,他虽然有个皇族的身份,但是,他的确出身于最底层。
我是工人子弟,同样的出身,他确创造了奇迹,这就是我崇拜他的原因,当我离开家乡的时候,坐在火车上,都在想四川同样能给我带来好的运气,让我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刘备生于公元161年,逝于公元223年,享年63岁。
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
15岁师从于九江太守同郡卢植,与同学公孙瓒为好友。
公元184年(汉灵帝中平元年),爆发黄巾起义,23岁的刘备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刘备的`整治环境、经济实力、军事力量都比较薄弱。
跟当时的大军阀是无法比拟的,不在一个平台上,可是通过他坚忍不拔的努力,终于在公元195年入主徐州,成为一方诸侯,上来一个大台阶,但是对于新人的到来,这个平台上的元老们似乎不愿意接受,同时对他采取了行动,公元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
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
这时,吕布偷袭了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
这个时候不是刘备军事才能有多差,而是军事力量远远不具备与这些元老一战,尤其是受到他们的联合打击。
这期间,他是屡战屡败,但从来没有丧失过斗志。
刘备事业的稳定不是来源于诸葛亮的到来,而是与孙权联合在赤壁挫败曹操,南收荆州四郡又从孙权手中借的荆州江陵(南郡),占据荆州五郡。
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应该是在刘备事业的基础上获得的。
看当时和后人对刘备的评价就知道,刘备是个英雄人物,不像常见对他的评价,说他的事业是诸葛亮给带来的。
我为什么喜欢刘备作文说起三国,那可真是一段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历史。
在这众多的英雄豪杰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刘备。
刘备,字玄德,他没有曹操那般雄才大略,也没有孙权那样坐拥父兄打下的江山。
可我就是喜欢他,为什么呢?我喜欢刘备,是因为他的坚韧不拔。
想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东奔西走,寄人篱下,那日子过得真是艰难。
多少次,他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从未熄灭心中那团兴复汉室的火焰。
记得有一次,刘备被曹操打得大败,他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逃亡。
那时候,真是惨啊!粮食没了,士兵们又累又饿,士气低落。
可刘备没有丝毫的气馁,他依然目光坚定,鼓励着大家继续前行。
他说:“吾等堂堂大丈夫,岂能因一时之败而丧志!”这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备的仁义也是我喜欢他的重要原因。
有一回,刘备率军攻打一座小城。
城破之后,手下的将士们都主张大肆抢掠一番,以补充军需。
可刘备坚决不同意,他说:“百姓们已经饱受战乱之苦,我们怎能再去伤害他们!”不仅如此,刘备还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这一举动,让当地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在那个乱世,像刘备这样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的诸侯,实在是太少了。
他的仁义之名传遍了四方,吸引了无数有志之士前来投奔。
还记得有一次,刘备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了一群难民。
他没有自顾自地逃命,而是带着这些难民一起走,哪怕这样会拖慢行军的速度,增加被追兵追上的风险。
有人劝他放弃这些难民,可刘备却说:“吾以仁义为本,怎能抛弃百姓!”就这么一句话,让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刘备还特别重情重义。
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刘备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要为关羽报仇。
他亲率大军征讨东吴,虽然最终战败,但他对兄弟的这份情谊让人感动。
他和张飞、关羽之间的兄弟情,那真是情比金坚。
他们一起喝酒吃肉,一起征战沙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种真挚的兄弟情,在如今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显得尤为珍贵。
还有啊,刘备特别善于用人。
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那可是家喻户晓。
英雄作⽂有关英雄作⽂7篇 在平⽇的学习、⼯作和⽣活⾥,⼤家都写过作⽂吧,作⽂是⼈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书⾯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式。
如何写⼀篇有思想、有⽂采的作⽂呢?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英雄作⽂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英雄作⽂篇1 刘备正在⾃家圃院⾥种菜,忽然⼿下来报曹丞相请他到府上⼀叙。
刘备正好闲来⽆事,于是便欣然前往。
来到丞相府后花园,曹操正坐在亭中央⽯桌旁。
他看⼀刘备来了,就⼤笑着⾛下亭来:“刘使君在家⼲得好⼤事,学种菜呢!”边笑边把刘备迎上亭来。
刘备见曹操取笑他,只得应道:“不敢。
只因床居⽆事,聊以为趣⽿。
” 曹操持⼀壶青梅酒,将它熨于⽕上,然后两⼈对坐于⽯桌旁。
这时天陡然变⾊,凉风骤起,乌云开始聚集。
曹操抬头望了望乌云密布的天,问刘备道:“使君怎会闲居⽆事呢?”刘备叹了⼀⼝⽓,说:“想我⼆⼗⼋岁起兵以来,经历⼤⼩三⼗余战,⽽今世事蹉跎,⾝已四⼗,却功⽆⼨⽚,⾝⽆⼨⼟,何其哀哉!”曹操听了哈哈⼤笑:“使君此⾔差矣。
功之⼤⼩,在于⼈做功之⼤⼩。
做功不同,功劳亦有不同。
河北袁绍四世三公,亲⼠爱民,勇拓疆⼟。
故其吞⽥楷,收韩馥,破公孙,兼并三州之地,是为北⽅之强者。
此做功⼤也。
其弟袁术,虽为嫡⼦,不如庶兄。
其⼈庸懒贪⼩,见利忘义,霸占河南,以其有传国之玺⽽作威作福,故于我⼆⼈所败。
此做功⼩者。
⾄于江东孙策,实乃英雄,以升⼈之军南下,乃破王朗,败严⽩虎,杀刘繇,服⼠燮,遂有江东六郡之地。
此其⽤功之⼤,⽽收益之巨⼤也。
” 此时天空⿊云翻滚,澹澹欲⾬,萧风瑟瑟,时有雷鸣。
刘备听完曹操的话,重重地叹了⼀⼝⽓:“丞相话虽如此,只是我讨伐黄中,战功赫赫;除平原相,政绩累累。
⼜守战徐州两三载,可谓⽤功之⾄,何谓⽤功少邪?”曹操听后⼜哈哈⼤笑起来:“使君难道未闻‘⽔滴⽯穿,绳据⽊断’乎?虽亦做功,但未坚持,故亦不能获益。
正如这⼀泓梅酒,现在梅还未烂,岂谓⽕⽆做功乎?想袁绍当年不过⼀渤海太守,⽽如今地跨三州,其中多少艰苦,岂是常⼈能知。
我最喜欢的刘备作文在三国那英雄辈出、龙争虎斗的乱世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非刘备莫属。
为啥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啊,刘备这人特别重义气。
他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那可真是家喻户晓。
你想啊,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三个人就因为志同道合,一拍即合,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刘备可是一直把这两位兄弟放在心坎儿上。
关羽被东吴害死之后,刘备那叫一个悲痛欲绝,眼睛都红了,全然不顾诸葛亮的劝阻,举全国之力去攻打东吴,就为了给兄弟报仇。
这种把兄弟情义看得比江山还重的人,在历史上可不多见呢!这就好比在咱们现在的生活中,有个朋友为了另一个朋友,愿意舍弃自己所有的积蓄或者放弃大好的前程,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义气啊。
再说刘备这人的韧性。
他这一辈子啊,可真是历经坎坷,用“命运多舛”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他一开始就是个卖草鞋的,在那个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他几乎是从最底层开始打拼。
好不容易有了一点自己的势力,却又经常被打得东躲西藏,四处投靠别人。
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兴复汉室。
他就像一颗顽强的小草,不管被风雨怎么摧残,总是努力地朝着阳光生长。
要是换了一般人,被曹操追着打了几次,估计早就灰心丧气,找个小地方躲起来安安稳稳过日子了。
可刘备不,他越挫越勇,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或者工作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应该像刘备一样,咬着牙坚持下去,而不是轻易就被挫折打败。
刘备还有一个很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特别善于用人。
他手底下可是汇聚了一大批厉害的人物,文有诸葛亮、庞统这样的绝世智囊,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
他知道自己的本事有限,所以特别尊重这些有才能的人。
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那简直就是一段佳话。
他就像一个高明的老板,知道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他对诸葛亮那是信任有加,把军政大权都交给诸葛亮,自己就安心地做个甩手掌柜。
这一点可不是每个领导都能做到的,很多领导总是担心手下的人比自己强,就会处处打压。
我最佩服的一个三国人物作文600字
你知道《三国演义》中我最敬佩的人是谁吗?那就是刘备。
刘备,字玄德,他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皇帝,也是位杰出的政治家。
你说我为什么敬佩他?且听我慢慢道来。
刘备能成为帝业者,因其深深地懂得得人才和得人心的重要性。
刘备听闻“得诸葛亮者可安得天下”,于是他决定前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希望诸葛先生能辅佐自己。
可前往了两次都没看到诸葛亮的身影,但刘备还是坚持再去一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三次的时候,刘备等到了诸葛亮,并成功邀请他做自己的军师。
这就是人人皆知的“三顾茅庐”
不仅如此,刘备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一次战役中,刘备的孩子被困在了敌军之中,赵云冒死冲了进去,来来回回杀了7次才救出了小阿斗,并交给了刘备。
可刘备刚接过小阿斗就往地上摔,并大喊道:"为了你这孩子,差点让我的一员大将牺牲!”这让赵云听到后很是感动,并承诺一定会报效刘备。
这就是刘备摔阿斗的故事。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刘备却用仁爱的泪水与天下苍生,黎明百姓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刘备在新野大败曹操之后驻扎在樊城。
结果曹操为了报仇,亲自率领军队杀向樊城,刘备只好渡过汉水,往襄阳退去。
刘备不忍心留下百姓,他和关羽等人先过了岸,之后立即下令让关羽去接百姓,直到百姓全过了岸
他才离去。
这边是携民渡江的故事。
这就是知人善任,爱民爱才,宽厚仁义的刘备。
在我眼中,他不仅在军事政治上是优秀的领导者,而且还不时散发出人性的魅力,那是善良、是忠厚、是正直.“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刘备就是我最敬佩的大英雄!。
英雄,刘备作文篇一:泰兴市高三学生优秀作文:说刘备以前看过《三国演义》就偏喜欢曹操,不喜欢刘备——说曹操“奸雄”也好,“枭雄”也罢,总可称得上是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最起码也是一个敢作敢为的大男人。
刘备算哪根葱?一没谋略,二没武功,连首打油诗都不会写,偏偏被罗贯中奉为“高、大、全”的正面典型。
我始终看不上他——十足的窝囊废。
胆子小酒不用说了,跟曹操“煮酒论英雄”,一直战战兢兢,浑身哆嗦。
天上响了一个炸雷,他就吓得把手中的筷子掉到了地上,你瞧他这点出息!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就是他老人家动不动就哭:哥儿仨失散了,他哭;徐庶离开了,他哭;好不容易三顾茅庐见了诸葛亮,他还哭;赵云为了救出他那个弱智儿子阿斗,在长坂坡曹军中七进七出,他照哭不误。
我粗粗想想,《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哭的描写至少不下十处,而且都还哭得相当有技巧。
就他这一哭,哭出了一个拥兵百万猛将如云的蜀国来。
这个窝囊男人,最终凭着哭术,居然也成就了一代霸业,呜呼哀哉!(指导老师:杨顺兴)1篇二:我眼中的刘备我眼中的刘备《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东汉末年战争纷起,群雄逐鹿,直到三国归晋的过程。
当我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传奇人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说到故事中的刘备,有些人可能觉得刘备只会哭只会跑,没有多少真本事。
但在我看来,刘备是一位绝世英雄,并非无能之辈。
首先,跟曹操和孙权比起来,刘备的起步异常艰难。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便在朝廷任职,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最后建立了魏国。
孙权较大程度上仰仗了父兄基业,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继而执掌家业,最终成为吴王。
反观刘备,他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父亲刘弘去世较早,少年时期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苦,二十八岁时仍然一事无成。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刘焉、刘恢、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多次寄人篱下。
但是刘备百折不挠,从不灰心丧气,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在敌友之间周旋。
身为草根平民的他却能在乱世中以微薄的力量抗争强大的势力,坚韧不拔,终成一方霸业。
其次,刘备以仁义当先,热爱百姓。
自万世佳话桃园三结义开始,关羽和张飞就跟了刘备一辈子,关羽还来了一个千里走单骑,就因为刘备重义。
刘备在长坂战时,不顾自己的危亡,带着百姓一起撤退,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他管理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深得百姓的爱戴。
再者,刘备极其注重人才。
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的就是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落空,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便和关张二人在台阶下等候了一个时辰,直至孔明醒来。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当了刘备的军师,自此命运的天平就开始向刘备倾斜,刘备才能咸鱼翻身。
除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也是为刘备所用,组成了五虎上将,威震四方。
这些文武奇才之所以能够忠心辅佐刘备,是因为刘备唯才是举、礼贤下士。
煮酒论英雄时,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见曹操对刘备的认可。
刘备不只是英雄,更是一位贤德之君。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这是刘备在临终时对刘禅的告诫,这做人的道理也让世人铭记于心、千古传诵。
这就是我眼中的刘备,一位胸怀远大、仁义当先、求贤如渴、宽厚爱民、百折不挠的真英雄。
篇三:刘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刘备沽源县第五小学冯国英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楼桑村人氏。
小说中第一回第1个出场(三兄弟)。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是汉朝的宗室,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
姓刘,名备,字玄德。
昔日刘胜之子刘贞,汉武帝时封涿鹿亭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刘备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五)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
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刘备的一生。
(1)刘备家事妻子甘夫人,未庶出;次妻糜夫人,糜竺之妹,生儿子刘禅,即阿斗;义子刘封,刘封原是刘备同宗樊城县令刘泌的外甥冠封,认刘备为义父时,改名为刘封。
刘封在关羽求救时,听信孟达之言未出兵救援,关羽死后,刘封被刘备斩首;三夫人孙尚香,孙权的亲妹妹,未生子,后被周瑜设计骗回东吴,刘备兵败于陆逊,孙夫人听说丈夫死于军中,于是驱车到江边,望西遥哭,绝望之际面向荆州跳江而亡;刘备立汉中王后,妻子都已过逝,在法正的劝说下,把吴氏纳入宫中,吴氏原是刘焉之子刘瑁之妻,因刘瑁早夭,美丽贤惠的吴氏一直寡居,生二子:长子刘永,字公寿;次子刘理,字奉孝。
(2)白手起家刘玄德祖刘雄,父亲刘弘。
弘早丧,玄德幼孤,家贫,贩履织席为生。
年已二十八岁无作为。
时逢黄巾军倡乱,政府募兵,恰遇关羽、张飞,又志同道合,便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义为生死兄弟。
而后随官府邹靖统兵五百,前去破敌,关羽、张飞首战斩黄巾军大将程志远、邓茂,初战告捷。
被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赴任不到四月。
后来,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选精汰秽,该郡督邮(县上一级最高领导的亲信,相当于现在的市办公室主任)到安喜县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张飞大怒,一气之下打了督邮。
刘备三兄弟辞官逃亡去投代州(今河北蔚县)刘恢,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公孙赞表刘备前功,荐为别部司马(相当于现在一个部队的司令),守平原县令。
徐州牧陶谦为曹操所攻,备率兵相救,陶谦死,刘备据其遗命,代为徐州牧。
与盘踞寿春的袁术相拒,为另一军阀吕布所乘,败归曹操。
很为曹操看重。
因谋杀曹操事泄,逃到徐州,统众数万人。
⑶南征北战建安五年(200),被曹操击破,往依袁绍。
官渡(今郑州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之战后南奔刘表。
因声望日高,刘表对他有所防备。
便叫刘备去新野县当县令。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伐,刘表去世,子刘琮降。
刘备逃至夏口(今湖北武昌),采纳诸葛亮之议,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见赤壁之战),据有荆州之地。
东吴恨刘备乘机得了荆襄九郡,想起兵攻之,又恐曹操乘虚而入。
故派华歆去曹操处表奏刘备为荆州牧。
此计被曹操识破,将计就计。
曹操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留华歆在朝(曹操处)重用之,这样周瑜必与刘备为仇敌。
然后曹操寻机图之。
建安十六年,刘备率军数万人应益州(今成都等地)牧刘璋之请,西入蜀。
后刘备攻下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现已得巴蜀四十一州,自封益州牧。
二十四年,击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率军亲征,无功而还。
刘备遂占领汉中,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在沔阳(今湖北仙桃市)筑坛,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今陕西汉中)。
同年,关羽被杀,荆州为孙权夺去。
蜀国规模自此基本确定。
⑷刘皇叔的来历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
即孝景帝生十四子。
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刘胜生陆城亭侯刘贞;刘贞生沛侯刘昂;刘昂生漳侯刘禄;刘禄生沂水侯刘恋;刘恋生钦阳侯刘英;刘英生安国侯刘建;刘建生广陵侯刘哀;刘哀生胶水侯刘宪;刘宪生祖邑侯刘舒;刘舒生祁阳侯刘谊;刘谊生原泽侯刘必;刘必生颖川侯刘达;刘达生丰灵侯刘不疑;刘不疑生济川侯刘惠;刘惠生东郡侯刘雄;刘雄生刘弘;刘弘很早便亡,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与汉献帝排世谱,乃是献帝的叔叔,故而得刘皇叔也。
⑸三顾茅庐①话说刘备新任军师徐庶徐元直帮刘备(二千多人马)打败了曹仁、李典二万五千人马,星夜败回许昌,于路打听,方知有单福(徐庶)为军师,设谋定计。
曹操派人把徐庶的母亲骗到曹营,写信给徐庶,无奈徐庶弃刘备去寻母(到曹操处终生未献一计),临别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徐庶走后,次日,玄德同关羽、张飞来到卧龙冈求见诸葛亮。
结果孔明先生出游不在,未成见得。
②弟兄三人回到新野(现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下辖县新野县),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已回,于是同关羽、张飞再往拜访。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
到了诸葛亮家,听弟诸葛均说,昨日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了。
刘备肯请诸葛均借一纸笔作一书,留达诸葛孔明,以表刘备殷勤之意。
③二访不在,回到新野,光阴荏苒,又是早春。
欲再往访之,关张不悦。
三人乘马往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说家兄昨日方归。
刘备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曰:?今先生虽在家,但现正睡未醒。
刘备吩咐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
自己徐步而入,立于草堂阶下。
半晌,先生未醒。
关张在外久立,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
张飞大怒,要放火烧草堂,关羽再三劝住。
玄德让二人出门外等候。
望草堂看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睡着。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
童子报,有客来访,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孔明曰: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说,想匡扶汉室,却智术浅短,肯请先生相助。
孔明分析当时时局: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袁绍者,非天时,是人谋也。
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
是天所资将军,将军有意否?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州、益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
惟将军图之。
?言罢,命童子取出一轴,挂于中堂,对玄德说:?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于是,孔明与刘备等三人同归新野。
⑹刘备哭荆州话说刘备闻知关公父子遇害,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米不进,只是痛哭。
孔明与众官再三劝解。
每日自下教场操演军马,克日兴师,要御驾亲征。
孔明与众官苦谏数次,只是不听。
于是命令诸葛丞相保太子刘禅守两川;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帮助镇北将军魏延守汉中,以挡魏兵;虎威将军赵云为后应,兼督粮草;黄权、程畿(jī)参谋;马良、陈震掌理文书;黄忠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将;傅彤、张翼为中军护尉;赵融、廖淳为合后。
川将数百员,并五谿(同‘溪’)番将等,共七十五万,择定章武元年七日丙寅日出师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