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361.00 KB
- 文档页数:7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蔗糖酶的活力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温度、pH值、抑制剂和激活剂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为后续研究蔗糖酶的应用提供基础。
二、实验原理蔗糖酶(Invertase)是一种水解酶,能够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蔗糖酶活力,通过测定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还原糖的速率,从而反映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蔗糖酶:市售或实验室自备(2)蔗糖:分析纯(3)葡萄糖标准溶液:0.1 mol/L(4)3,5-二硝基水杨酸(DNS):分析纯(5)盐酸、氢氧化钠:分析纯2. 实验仪器:(1)电子天平(2)恒温水浴锅(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移液器(5)试管四、实验方法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1)配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2)将各浓度葡萄糖溶液分别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DNS试剂,沸水浴5分钟(3)冷却后,在54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4)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2. 蔗糖酶活力测定:(1)配制酶反应体系:取一定量的蔗糖溶液,加入适量蔗糖酶,置于恒温水浴锅中(2)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加入DNS试剂,沸水浴5分钟(3)冷却后,在54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还原糖浓度(5)根据酶反应体系中蔗糖浓度和反应时间,计算酶活力3. 影响蔗糖酶活力的因素:(1)温度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测定酶活力(2)pH值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在不同pH值下测定酶活力(3)抑制剂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加入一定浓度的抑制剂,测定酶活力(4)激活剂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加入一定浓度的激活剂,测定酶活力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²为0.998,表明曲线拟合度良好。
2. 蔗糖酶活力测定在不同反应时间下,酶活力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说明蔗糖酶具有催化活性。
3. 影响蔗糖酶活力的因素(1)温度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在40℃时,酶活力最高,随着温度升高或降低,酶活力逐渐下降。
实验五激活剂、抑制剂、温度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加深对酶性质的认识,了解测定α-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通常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生物催化剂催化生化反应时具有:催化效率好、有高度的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力与辅基,辅酶,金属离子有关等特点。
能提高酶活力的物质,称为激活剂。
激活剂对酶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其种类多为无机离子和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使酶的活力中心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酶的催化作用受抑制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
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
应注意的是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某种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
如氯化钠达到约30%浓度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酶促反应中,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和PH值称为某种酶作用时的最适温度和PH值。
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直至最大反应速度为止;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从而使反应速度降低。
同样,反应中某一PH范围内酶活力可达最高,在最适PH的两侧活性骤然下降,其变化趋势呈钟形曲线变化。
食品级α-淀粉酶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制备的微生物酶制剂,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微生物产生。
但不同菌株产生的酶在耐热性、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PH、对淀粉的水解程度,以及产物的性质等均有差异。
α-淀粉酶属水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迅速地将直链淀粉分子切割为短链的糊精或寡糖,使淀粉的粘度迅速下降,淀粉与碘的反应逐渐消失,这种作用称为液化作用,生产上又称α-淀粉酶为液化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能水解淀粉支链的α-1,6糖苷键,因此最终水解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和α-1,6键的寡糖。
本实验通过淀粉遇碘显蓝色,糊精按其分子量的大小遇碘显紫蓝、紫红、红棕色,较小的糊精(少于6个葡萄糖单位)遇碘不显色的呈色反应,来追踪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基质的水解过程,从而了解酶的性质以及动力学参数。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你有没有想过,温暖的天气会让我们感到懒洋洋的,而寒冷的气温又让我们神清气爽,精力充沛?那你知道酶在不同温度下也会有类似的反应吗?我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弄明白温度究竟对酶的活力有啥影响。
大家知道,酶就像是细胞内的“小工人”,在身体里帮助各种反应顺利进行。
温度一高,可能会让酶“累瘫”;温度一低,又可能让它“冻住”动弹不得。
我们要通过这次实验,看看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到底会怎样变化,能不能找到一个最佳温度,保证酶的工作效率。
二、实验原理酶的工作需要合适的环境温度,太高了就可能让酶的结构发生变化,太低了就像是冻住了,动作迟缓,效率低下。
这个原理其实很好理解。
酶是一种蛋白质,它的结构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锁”,每个酶分子都有一个专门的“钥匙孔”来配合特定的反应物。
温度如果太高,酶分子的形状可能会发生扭曲,就像你拿着一个钥匙碰到高温,结果变形了,最后打不开锁;反过来,如果温度过低,酶分子运动变慢,就像你在寒冷的冬天里走路,费力且不灵活。
只有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温度,酶才能像“高速列车”一样高效地工作。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说到实验,那些小小的实验器材可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这次实验用的主要材料是淀粉、碘液、温控水浴锅、试管、滴管,还有最重要的“主角”——淀粉酶。
淀粉酶是我们研究的酶,它能够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我们把淀粉酶放在不同的温度下,让它分别在常温、30°C、50°C、70°C和100°C下工作,然后用碘液测试反应结果。
每次加入碘液,我们就能观察到反应的进展,通过比对酶的活性变化,最终得出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好实验材料。
放好淀粉溶液,滴上碘液,记得量要精确,别随便“乱来”。
分成几组,分别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第一组,常温下观察,第二组加热到30°C,第三组到50°C,再来70°C,最后把100°C的情况也考虑进去。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探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以及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和可调节的特性。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反应的能力,通常用酶活力单位(U)表示。
在一定条件下,酶活力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即反应速率越快,酶活力越高。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酶活性。
在酶催化反应中,底物被转化为产物,同时产生一定量的有色物质。
通过测定有色物质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酶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 底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 抑制剂:碘化钠、氟化钠、氯化钠等。
- 激活剂:硫酸铵、氯化钙等。
- pH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柠檬酸盐缓冲液等。
2. 实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恒温水浴锅- 移液器- 试管- 试管架- 秒表四、实验方法1. 酶活力测定:- 将酶和底物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根据吸光度计算酶活力。
2.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酶和底物混合,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锅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分析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变化。
3.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酶和底物混合,分别置于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分析不同pH值下酶活性的变化。
4. 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酶和不同浓度的底物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 分析不同底物浓度下酶活性的变化。
5. 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将不同浓度的酶与底物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
- 在一定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定体积的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温度、pH及酶的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实验目的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酶催化的特异性以及pH、温度、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力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掌握代谢反应及其调控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凡是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可以使酶丧失活性。
此外,温度、pH和抑制剂、激活剂对酶的活性都有显著的影响。
酶的活性通常是用测定酶作用基质在酶作用前后的变化来进行观察的。
本实验用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基质—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各种糊精、麦芽糖等水解产物的变化来观察该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活性。
淀粉被酶水解的变化,可以借遇碘呈不同颜色来观察。
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从大到小的顺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呈现颜色反应。
三、试剂1.0.5%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加蒸馏水少许搅拌成糊状,然后用煮沸的;1%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Ooml。
2.碘化钾一碘溶液取碘化钾2g及碘1.27g溶解于2OOml蒸馏水中,使用前用蒸馏水稀释5倍。
3.1%尿素溶液。
4.奈斯勒试剂(见实验二十二)5.1%CuSO4溶液台秤称取CuSO4•5H2O, 1g用蒸馏水溶解至1OOml。
6.磷酸氢二钠一柠檬酸缓冲液pH5.0-8.0:A. 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称35.62gNa2HPO4·2H2O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OOml。
B. O.lmol/L柠檬酸溶液称取19.21g无水柠檬酸,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10OOml。
用A、B两液,按附录五,配制pH5.O、pH6.2、pH6.8、pH7.4、pH8.0各lOml。
7.0.5%NaCl溶液。
8.唾液淀粉酶制备每人用自来水漱口3次,然后取20m1蒸馏水含于口中,半分钟后吐入烧杯中,纱布过滤,取滤液lOml,稀释至2Oml为稀释唾液,供实验用。
9.脲酶提取液取黄豆粉6g,加30%乙醇250ml,振摇lOmin,过滤,滤液供实验用。
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间接碘量法)(effects of temperature pH activitor and inhibitor to activity of enzyme)一、目的1.了解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2.学习酶活性的判定二、原理酶活性大小可以用反应速度来表示,即在单位时间内,酶所催化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衡量。
酶活性大,反应速度就快。
反之则慢。
酶促反应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
本实验是观察在不同温度,pH,以及缺乏激活剂或有抑制剂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大小。
借以验证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此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最后生成麦芽糖。
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根据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后产物的生成量(即还原性麦芽糖的多少)判定酶活性的大小。
用碘的反滴定法测定还原物的量,还原物多,酶活性大。
具体反应如下:1、试剂成分(S、H、S试剂):CuSO4、Na2CO3、NaHCO3、KI、KIO3、酒石酸钾钠、草酸钾。
2、判定酶活性大小的化学反应过程:Na2CO3+2H2O —→2NaOH + H2CO3CuSO4+2NaOH —→Cu(OH)2↓+ Na2SO45KI +KIO3 + 3H2SO4—→3I2+3K2SO4 +3H2O酶淀粉———→麦芽糖麦芽糖+Cu++—→麦芽糖氧化产物+Cu+ Cu++ I2—→Cu++ + 2I-COO- 草酸钾COO-Cu+++|—————→| >CuCOO- 防止逆反应COO-剩余I2 + Na2S2O3—→2I- + Na2S4O6(与淀粉呈兰色) (与淀粉无色)3、判定酶活性大小的标志酶活性大→麦芽糖多→Cu+ 生成量多→I2消耗量多→剩余I2少→Na2S2O3消耗量少酶活性越大,Na2S2O3消耗量越少。
空白实验无酶活性,因此Na2S2O3消耗量最多。
与空白实验进行对比,差值越大,说明此条件下酶活性越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催化作用及其特性。
2. 掌握酶的专一性、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3. 学会使用实验方法检测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它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性:1. 专一性:酶对底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只催化特定的反应。
2. 温度依赖性:酶的活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活性较高。
3. pH值依赖性:酶的活性受pH值影响,最适pH值下酶活性最高。
4. 激活剂和抑制剂:激活剂能够提高酶的活性,抑制剂则降低酶的活性。
本实验通过观察酶的专一性、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酶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唾液淀粉酶- 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 碘液- 班氏试剂- 恒温水浴- 试管- 试管架- 滴管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 移液器- 比色计四、实验方法1. 酶的专一性实验- 将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加入试管中,分别加入唾液淀粉酶,观察淀粉溶液变蓝的时间。
- 加入碘液,观察蔗糖溶液是否变蓝。
2.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 将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分别加入试管中,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水浴中,观察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3. 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 将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分别加入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pH值的缓冲液,观察酶活性随pH值变化的情况。
4.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激活剂和抑制剂,观察酶活性随激活剂和抑制剂加入量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的专一性实验- 淀粉溶液加入唾液淀粉酶后,变蓝时间明显缩短,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
- 蔗糖溶液加入唾液淀粉酶后,未观察到变蓝现象,说明唾液淀粉酶对蔗糖无催化作用。
2.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在40℃时酶活性达到最高。
- 温度超过40℃后,酶活性开始下降,说明高温抑制了酶的活性。
酶的特性实验酶的特性实验一、目的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酶催化的特异性以及pH、温度、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力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掌握代谢反应及其调控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酶与一般催化剂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是酶具有高度特异(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此类底物在结构上通常具有相同的化学键)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
例如,淀粉酶和蔗糖酶虽然都是催化糖苷键的水解,但是淀粉酶只对淀粉起作用,蔗糖酶只水解蔗糖。
还原糖产物可用班乃德试剂鉴定。
通过比较淀粉酶在不同pH、不同温度以及有无抑制剂或激活剂时水解淀粉的差异,说明这些环境因素与酶活性的关系。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过程如下:淀粉蓝色糊精红色糊精无色糊精麦芽糖与碘反应:蓝色蓝紫色红色无色无色三、试剂和器材(一)、试剂1、2%蔗糖溶液:用分析纯蔗糖新鲜配制。
2、0.5%淀粉溶液(二)、材料(1) 唾液淀粉酶溶液:先用蒸馏水漱口,再含10ml左右蒸馏水,轻轻漱动,2分钟后吐出收集在烧杯中,纱布过滤,即得清澈的唾液淀粉酶原液,根据酶活高低稀释50倍,即为唾液淀粉酶溶液。
(2) 蔗糖酶溶液:取1g鲜酵母或干酵母放入研钵中,取蒸馏水12ml,分次加入,边加边研磨约10钟,用漏斗加滤纸过滤,滤液加2倍蒸馏水稀释。
(三)、仪器恒温水浴(37℃)、沸水浴(100℃)、冰浴(0℃)、试管、吸管、2ml、5ml、量筒、比色板、胶头滴管等。
四、操作方法(一)、酶催化的专一性取6支干净试管,按下表操作:操作项目管号1234560.5%淀粉(ml) 1112%蔗糖(ml) 0111稀释唾液(ml)11蔗糖酶溶液(ml) 011蒸馏水(ml) 011酶促水解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15min 班乃德试剂(ml)222222摇匀,沸水浴中加热5~10min结果(颜色)(二)、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取3支试管,按下表操作:操作项目1230.5%淀粉溶液(ml) 222稀释唾液(ml)111温度预处理5min(℃)037沸水浴结果摇匀,保持各自温度继续反应,5分钟后每隔1分钟从第2号管吸取1滴反应液于比色板上,用碘液检查反应进行情况,直至反应液不再变色(只有碘液的颜色),立即取出所有试管,流水冷却2min,向各管加入碘液2滴,混匀。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了解酶的特性,包括酶的专一性、温度、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以及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节性等特点。
在特定的条件下,酶可以显著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本实验通过观察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效果,分析酶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蔗糖、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苯酚、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2. 仪器: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试管、试管架、移液器、滴定管、烧杯、漏斗、滤纸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酶的专一性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
(2)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酶和蛋白酶。
(3)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37℃下反应30分钟。
(4)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反应后的还原糖含量。
2.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1)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
(2)向三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酶。
(3)将三只试管分别放入不同温度(0℃、25℃、50℃)的恒温水浴锅中,反应30分钟。
(4)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反应后的还原糖含量。
3. 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1)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
(2)向三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酶。
(3)将三只试管分别加入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pH 4.0、pH 6.8、pH 8.0)。
(4)将三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37℃下反应30分钟。
(5)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反应后的还原糖含量。
4.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
(2)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酶。
(3)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激活剂(如氯化钠),另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抑制剂(如氢氧化钠)。
(4)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37℃下反应30分钟。
(5)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反应后的还原糖含量。
实验四实验四 酶促反应动力学酶促反应动力学————pH pH pH、、温度温度、、激活剂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目的目的::1.了解pH、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2.学习测定酶最适pH 的方法。
(一) pH 对酶活力的影响对酶活力的影响1.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对环境酸碱度敏感是酶的特点之一。
对每一种酶来说,只能在一定pH 范围内才表现其活力,否则酶即失活。
另外,在这个有限pH 范围内,酶的活力也随着环境pH 的改变有所不同。
酶通常在某一pH 时,才表现最大活力。
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pH 称为酶的最适pH。
一般酶的最适pH 在4~8之间。
淀粉遇碘呈蓝色。
糊精按其分子大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或红色。
最简单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呈色。
在不同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可由水解混合物是遇碘呈现的颜色来判断。
本实验观察pH 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约为6.8。
2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恒温水浴锅、试管、试管架、锥形瓶(50ml 或100ml)、吸量管(1、2、5、10ml)、秒表、白瓷板、pH 试纸、稀释50倍的新鲜唾液(在漏斗内塞入少量脱脂棉,下接洁净试管,嗽口后含一小口蒸馏水,半分钟后收集过滤唾液。
取滤液2ml 放入锥形瓶内,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充分混匀)。
3实验试剂实验试剂(1)新配制的溶于0.3%NaCl 的0.5%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先用少量0.3%NaCl 溶液加热调成糊状,再用热的0.3%NaCl 溶液稀释至100ml。
(2)0.2mol/L Na 2HPO 4溶液称取Na 2HPO 4·7H 2O 53.65g(或Na 2HPO 4·12H 2O 71.7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移入1000ml 容量瓶,加蒸馏水稀释到刻度。
(3)0.1mol/L 柠檬酸溶液称取含一个水分子的柠檬酸21.01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移入1000ml 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
(一)、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1】一、实验目的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了解酶活性的最适PH及掌握一种检测最适PH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试剂试管编号1 2 30.2%淀粉溶液 1.5 1.5 1.5稀释唾液/ml 1 1 无煮沸过的稀释唾液/ml 无无 1摇匀后,将1、3号两试管放入37摄氏度恒温水浴中,2号试管放入冰水中。
10min后取出,将2号试管内的液体分为两半,用碘化钾-碘溶液来检验1、2、3号试管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
将2号试管剩下的一半溶液放入37摄氏度水浴中继续保温10min 后,再用碘液检验,结果如何?记录并解释结果。
注意事项:1、唾液制备时,先用蒸馏水漱口,以清除食物残渣,再含一小口蒸馏水,0.5~1min后,使其流入量筒,并稀释到50ml。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个标有号码的20ml试管。
用吸管按下表添加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1mol/L柠檬酸溶液以制备PH=5.0~8.0的4种缓冲液。
试剂试管编号1 2 3 40.2mol/L磷酸氢二钠/ml 5.15 6.05 7.72 9.720.1mol/L柠檬酸/ml 4.85 3.95 2.28 0.28PH 5 5.8 6.8 8 从4个试管中各取缓冲液3ml,分别注入到4支带有号码的试管中,随后于每个试管中添加0.5%淀粉溶液2ml和稀释唾液2ml。
向各试管中加入稀释唾液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min。
将各试管内容物混匀,并依次置于37摄氏度恒温水浴中保温。
第四管加入唾液2min后,每隔1min由第二管取出一滴混合液,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碘化钾-碘溶液,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待混合液变为棕黄色时,向所有试管中依次添加1或2滴碘化钾-碘溶液。
添加碘化钾-碘溶液的时间间隔从第一管起,均为1min。
观察各试管内容物呈现的颜色,分析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实验报告结果一、实验目的与背景话说回来,酶是咱们生物体内的“小帮手”,就像咱们做事离不开工具一样。
酶的作用可是大得很,它们能加速化学反应,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简直就像厨房里少不了的调料一样。
这些酶们并不是一直保持不变的,它们有个脾气——那就是温度!是的,温度一升高,它们工作得更加勤快;温度一降下来,它们就变得慢吞吞,甚至懒得动弹。
所以,咱们今天的实验就是为了研究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你想想,咱们平时煮个菜,火候掌握不好就得重新来,可酶在高温或者低温下工作不当,能直接“罢工”,那就麻烦了。
到底温度如何影响它们的“勤奋度”呢?咱们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竟。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说到实验,咱们可得有个“规矩”!咱们得选定一个实验对象。
这次我们选择了淀粉酶作为实验对象。
淀粉酶嘛,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分解淀粉的。
咱们这次实验的关键就是观察它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
为此,我们准备了几个不同温度的环境,分别设定了四个实验组:低温组、常温组、温暖组和高温组。
咱们就把淀粉酶放进去,看看它的“工作状态”。
每组实验,我们都让酶在固定的时间内作用于淀粉,之后测量反应后的产物,看看有没有“成绩”,如果淀粉被分解了,那就说明酶活力很强,工作效率高。
如果没分解,说明它“犯懒”了。
咱们可是足足准备了4个不同的温度,分别是0°C、25°C、37°C和50°C。
0°C嘛,就是把它丢到冰箱里,看看酶在低温下能不能干活;25°C是室温,比较常见;37°C接近咱们身体的温度,应该是酶最喜欢的温度;50°C就算高温了,看看这点“小高温”能不能让酶撑得住,或者说它是不是会“爆肝”!咱们的操作非常“精准”,时间也严格控制,反应结束后马上测量数据,确保每次实验都公平、公正。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嘿经过一番“煎熬”后,实验结果终于出炉了!先说低温组,也就是0°C吧,结果可谓让人大失所望——淀粉几乎没被分解,酶活力简直低得可怜。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生化实验实验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目的】观察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原理】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一系列水解产物,即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
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遇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唾液淀粉酶活性不同,催化淀粉水解程度不一,生成的产物也就不同。
此外,激活剂、抑制剂也能影响淀粉酶活性,影响淀粉的水解。
因此可根据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溶液加碘呈现的不同颜色来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从而验证了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淀粉I2 【操作】1.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2.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3.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4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结果及分析】观察各管颜色变化,说明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篇二: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