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淀粉酶的激活剂与抑制剂
- 格式:ppt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5
(一)、温度、P H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实验目的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了解酶活性的最适PH及掌握一种检测最适PH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试剂试管编号1 2 30.2%淀粉溶液 1.5 1.5 1.5稀释唾液/ml 1 1 无煮沸过的稀释唾液/ml 无无 1摇匀后,将1、3号两试管放入37摄氏度恒温水浴中,2号试管放入冰水中。
10min后取出,将2号试管内的液体分为两半,用碘化钾-碘溶液来检验1、2、3号试管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
将2号试管剩下的一半溶液放入37摄氏度水浴中继续保温10min后,再用碘液检验,结果如何?记录并解释结果。
注意事项:1、唾液制备时,先用蒸馏水漱口,以清除食物残渣,再含一小口蒸馏水,0.5~1min后,使其流入量筒,并稀释到50ml。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个标有号码的20ml试管。
用吸管按下表添加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1mol/L柠檬酸溶液以制备PH=5.0~8.0的4种缓冲液。
试剂试管编号1 2 3 40.2mol/L磷酸氢二钠/ml 5.15 6.05 7.72 9.720.1mol/L柠檬酸/ml 4.85 3.95 2.28 0.28PH 5 5.8 6.8 8 从4个试管中各取缓冲液3ml,分别注入到4支带有号码的试管中,随后于每个试管中添加0.5%淀粉溶液2ml和稀释唾液2ml。
向各试管中加入稀释唾液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min。
将各试管内容物混匀,并依次置于37摄氏度恒温水浴中保温。
第四管加入唾液2min后,每隔1min由第二管取出一滴混合液,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碘化钾-碘溶液,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待混合液变为棕黄色时,向所有试管中依次添加1或2滴碘化钾-碘溶液。
添加碘化钾-碘溶液的时间间隔从第一管起,均为1min。
观察各试管内容物呈现的颜色,分析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生物化学学号:淀粉酶酶学性质的研究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所学专业:#######学号:######### 大学中国·哈尔滨2011 年12 月摘要:酶是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催化剂属性,同是也具有一些无机催化剂所不具有的特性。
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
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本实验通过利用淀粉酶水解还原糖,还原糖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淀粉酶活力与还原糖的量成正比,用比色法测定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后生成的还原糖的量,以单位质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还原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酶的活性又同时受到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的影响。
关键词:淀粉酶活力温度 PH 激活剂和抑制剂前言: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通常通过淀粉酶催化水解织物上的淀粉浆料,由于淀粉酶的高效性及专一性,酶退浆的退浆率高,退浆快,污染少,产品比酸法、碱法更柔软,且不损伤纤维。
淀粉酶的种类很多,根据织物不同,设备组合不同,工艺流程也不同,目前所用的退浆方法有浸渍法、堆置法、卷染法、连续洗等,由于淀粉酶退浆机械作用小,水的用量少,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达到退浆效果,具有鲜明的环保特色。
此酶以Ca2+为必需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和激活因子,也有部分淀粉酶为非Ca2+依赖型。
淀粉酶既作用于直链淀粉,亦作用于支链淀粉,无差别地随机切断糖链内部的α-1,4-链。
因此,其特征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剧下降和碘反应的消失,最终产物在分解直链淀粉时以葡萄糖为主,此外,还有少量麦芽三糖及麦芽糖,其中真菌a-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终产物主要以麦芽糖为主且不含大分子极限糊精,在烘焙业和麦芽糖制造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在分解支链淀粉时,除麦芽糖、葡萄糖、麦芽三糖外,还生成分支部分具有α-1,6-键的α-极限糊精(又称α-糊精)。
“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的新型装置赵玉萍【摘要】摘要:“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中其中一个实验,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发现该实验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为此笔者在以马如骏编写的第三版《生物化学》教材原有实验三的基础重新进行设置后,实验效果更好。
【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1(028)003【总页数】2【关键词】关键词:激活剂与抑制剂;唾液淀粉酶;实验设置1 原实验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发现“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使老师和学生疑惑不解。
实验目的不够明确;实验原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实验器材不够齐全;在制备酶方面存在不足;1%淀粉溶液的浓度偏低;使用Na2SO4和H2O的实验结果相同,因而不能体现Na2SO4的盐析作用。
2 实验的改进与重新设置2.1 目的通过观察激活剂与抑制剂及盐析作用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从而了解淀粉被水解的程度。
2.2 原理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生成分子量大小不同的糊精,最后水解为麦芽糖。
淀粉被酶水解的程度,可通过遇碘呈不同颜色来观察。
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从大到小的顺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显色。
酶的活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能够有选择地使酶活性降低或丧失但不能使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如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而Cu2+为其抑制剂。
因此可根据颜色反应判断淀粉被水解的程度,进而判断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2.3 器材在原器材的基础上再增加小烧杯(50mL)、冰浴、滴管、漏斗、滤纸或纱布。
2.4 关于制备唾液淀粉酶的改进在制备唾液淀粉酶前,先漱口以除去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制备前先给学生讲吃酸杏子或望梅止渴的故事,3~5min后取自然分泌的唾液。
目的是缩小他们在制备唾液淀粉酶时分泌量的差异;原教材是用单个学生的唾液直接后续实验,而改进后的实验是混合4~5人的唾液,并将其稀释十倍,目的是减小酶的个体差异,消除各人的酶对酸碱度的适宜程度不同的影响及得到相对一致的酶浓度[1-3]。
实验五激活剂、抑制剂、温度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加深对酶性质的认识,了解测定α-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通常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生物催化剂催化生化反应时具有:催化效率好、有高度的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力与辅基,辅酶,金属离子有关等特点。
能提高酶活力的物质,称为激活剂。
激活剂对酶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其种类多为无机离子和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使酶的活力中心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酶的催化作用受抑制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
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
应注意的是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某种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
如氯化钠达到约30%浓度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酶促反应中,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和PH值称为某种酶作用时的最适温度和PH值。
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直至最大反应速度为止;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从而使反应速度降低。
同样,反应中某一PH范围内酶活力可达最高,在最适PH的两侧活性骤然下降,其变化趋势呈钟形曲线变化。
食品级α-淀粉酶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制备的微生物酶制剂,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微生物产生。
但不同菌株产生的酶在耐热性、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PH、对淀粉的水解程度,以及产物的性质等均有差异。
α-淀粉酶属水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迅速地将直链淀粉分子切割为短链的糊精或寡糖,使淀粉的粘度迅速下降,淀粉与碘的反应逐渐消失,这种作用称为液化作用,生产上又称α-淀粉酶为液化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能水解淀粉支链的α-1,6糖苷键,因此最终水解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和α-1,6键的寡糖。
本实验通过淀粉遇碘显蓝色,糊精按其分子量的大小遇碘显紫蓝、紫红、红棕色,较小的糊精(少于6个葡萄糖单位)遇碘不显色的呈色反应,来追踪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基质的水解过程,从而了解酶的性质以及动力学参数。
(一)、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一、实验目的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了解酶活性的最适PH及掌握一种检测最适PH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试剂试管编号1 2 3%淀粉溶液稀释唾液/ml 1 1 无煮沸过的稀释唾液/ml 无无 1摇匀后,将1、3号两试管放入37摄氏度恒温水浴中,2号试管放入冰水中。
10min后取出,将2号试管内的液体分为两半,用碘化钾-碘溶液来检验1、2、3号试管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
将2号试管剩下的一半溶液放入37摄氏度水浴中继续保温10min后,再用碘液检验,结果如何记录并解释结果。
注意事项:1、唾液制备时,先用蒸馏水漱口,以清除食物残渣,再含一小口蒸馏水,~1min后,使其流入量筒,并稀释到50ml。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个标有号码的20ml试管。
用吸管按下表添加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L柠檬酸溶液以制备PH=~的4种缓冲液。
试剂试管编号1 2 3 4L磷酸氢二钠/mlL柠檬酸/mlPH 5 8 从4个试管中各取缓冲液3ml,分别注入到4支带有号码的试管中,随后于每个试管中添加%淀粉溶液2ml和稀释唾液2ml。
向各试管中加入稀释唾液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min。
将各试管内容物混匀,并依次置于37摄氏度恒温水浴中保温。
第四管加入唾液2min后,每隔1min由第二管取出一滴混合液,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碘化钾-碘溶液,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待混合液变为棕黄色时,向所有试管中依次添加1或2滴碘化钾-碘溶液。
添加碘化钾-碘溶液的时间间隔从第一管起,均为1min。
观察各试管内容物呈现的颜色,分析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注意事项:1、从第三管中取混合液,是因为它的PH接近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2、间隔1min,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去加稀释唾液和足够时间观察颜色,保证各试管反应时间相同。
四、实验结果1、温度1 2 3浅蓝一半暗褐一半浅蓝深蓝2、PH1 2 3 4深蓝浅蓝浅紫深紫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反应速度最高。
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间接碘量法)(effects of temperature pH activitor and inhibitor to activity of enzyme)一、目的1.了解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2.学习酶活性的判定二、原理酶活性大小可以用反应速度来表示,即在单位时间内,酶所催化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衡量。
酶活性大,反应速度就快。
反之则慢。
酶促反应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
本实验是观察在不同温度,pH,以及缺乏激活剂或有抑制剂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大小。
借以验证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此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最后生成麦芽糖。
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根据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后产物的生成量(即还原性麦芽糖的多少)判定酶活性的大小。
用碘的反滴定法测定还原物的量,还原物多,酶活性大。
具体反应如下:1、试剂成分(S、H、S试剂):CuSO4、Na2CO3、NaHCO3、KI、KIO3、酒石酸钾钠、草酸钾。
2、判定酶活性大小的化学反应过程:Na2CO3+2H2O —→2NaOH + H2CO3CuSO4+2NaOH —→Cu(OH)2↓+ Na2SO45KI +KIO3 + 3H2SO4—→3I2+3K2SO4 +3H2O酶淀粉———→麦芽糖麦芽糖+Cu++—→麦芽糖氧化产物+Cu+ Cu++ I2—→Cu++ + 2I-COO- 草酸钾COO-Cu+++|—————→| >CuCOO- 防止逆反应COO-剩余I2 + Na2S2O3—→2I- + Na2S4O6(与淀粉呈兰色) (与淀粉无色)3、判定酶活性大小的标志酶活性大→麦芽糖多→Cu+ 生成量多→I2消耗量多→剩余I2少→Na2S2O3消耗量少酶活性越大,Na2S2O3消耗量越少。
空白实验无酶活性,因此Na2S2O3消耗量最多。
与空白实验进行对比,差值越大,说明此条件下酶活性越大。
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间接碘量法)(effects of temperature pH activitor and inhibitor to activity of enzyme)一、目的1.了解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2.学习酶活性的判定二、原理酶活性大小可以用反应速度来表示,即在单位时间内,酶所催化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衡量。
酶活性大,反应速度就快。
反之则慢。
酶促反应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
本实验是观察在不同温度,pH,以及缺乏激活剂或有抑制剂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大小。
借以验证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此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最后生成麦芽糖。
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根据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后产物的生成量(即还原性麦芽糖的多少)判定酶活性的大小。
用碘的反滴定法测定还原物的量,还原物多,酶活性大。
具体反应如下:1、试剂成分(S、H、S试剂):CuSO4、Na2CO3、NaHCO3、KI、KIO3、酒石酸钾钠、草酸钾。
2、判定酶活性大小的化学反应过程:Na2CO3 +2H2O —→2NaOH + H2CO3CuSO4+2NaOH —→Cu(OH)2↓+Na2SO45KI +KIO3 + 3H2SO4—→3I2+3K2SO4 +3H2O酶淀粉———→麦芽糖麦芽糖+Cu++—→麦芽糖氧化产物+Cu+Cu++ I2—→Cu++ + 2I-COO- 草酸钾COO-Cu+++|—————→| >CuCOO- 防止逆反应COO-剩余I2+Na2S2O3—→2I- +Na2S4O6(与淀粉呈兰色) (与淀粉无色)3、判定酶活性大小的标志酶活性大→麦芽糖多→Cu+ 生成量多→I2消耗量多→剩余I2少→Na2S2O3消耗量少酶活性越大,Na2S2O3消耗量越少。
空白实验无酶活性,因此Na2S2O3消耗量最多。
与空白实验进行对比,差值越大,说明此条件下酶活性越大。
实验题目: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原理:1.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底物--淀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糊精、麦芽糖等水解产物。
2.淀粉被酶水解速度的变化,可以利用其产物遇碘呈不同颜色来观察。
3.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从大到小的顺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呈颜色反应(棕黄色)。
实验步骤:⒈收集唾液:用少量蒸馏水漱口。
取小漏斗一支,垫以小块脱脂棉,过滤唾液,收集约2毫升,用蒸馏水稀释 10 倍左右,混合后备用。
⒉取试管2支,各加稀释唾液约3毫升,一管直接加热煮沸,另一管置冷浴中预冷10分钟。
⒊另取试管4支编号按下表操作:步骤、编号 1 2 3 4一1%淀粉20滴1%淀粉20滴1%淀粉20滴1%淀粉20滴二置于0-4℃冰浴5分钟置于0-4℃冰浴5分钟置于37℃水浴5分钟置于37℃水浴5分钟三遇冷唾液10滴,混匀遇冷唾液10滴,混匀唾液10滴,混匀煮沸唾液10滴,混匀四置于0-4℃冰浴10分钟置于0-4℃冰浴5分钟移至37℃水浴5分钟置于37℃水浴10分钟置于37℃水浴10分钟五碘液2滴摇匀碘液2滴摇匀碘液2滴摇匀碘液2滴摇匀比较各管溶液的颜色,判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并说明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取试管3支编号,按下表操作:编号 1 2 3磷酸盐缓冲液(ml)2(pH5.0)2(pH6.8) 2(pH8.0)1%淀粉液(ml)2 2 2稀释的唾液(滴)10 10 105. 将各管混合,取瓷比色皿一个,预先在各比色池分别加入1-2滴碘液,每隔 30 秒从第二管吸取水解液一滴加到已有碘液的比色皿小池中,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直至此管不与碘液呈色(即只显碘液本身的浅棕色)时,立即向各管加碘液2滴摇匀观察。
比较各管溶液颜色,说明 pH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6. 取清洁试管4支,编号,按下表操作:编号 1 2 3 41%淀粉液(滴)20 20 20 201%NaCl(滴) 2 0 0 01%CuSO4(滴)0 2 0 01%Na2SO4(滴)0 0 2 0蒸馏水(滴)0 0 0 2稀释唾液(滴)10 10 10 107. 将各管混合,取瓷比色皿一个,预先在各比色池分别加入1-2滴碘液,每隔 30秒从第一管吸取水解液一滴加到比色皿中,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直至第一管不与碘液呈色(即只显碘的浅棕色)时,立即向各管加碘液2滴摇匀观察。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定性实验,探究不同酶的特性,包括酶的专一性、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酶的激活和抑制现象。
实验采用淀粉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反应产物的变化,对酶的特性进行定性分析。
关键词:酶,定性实验,专一性,温度,pH值,激活,抑制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专一性。
2. 探究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3. 研究酶的激活和抑制现象。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节性等特点。
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和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对酶的特性进行定性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淀粉酶- 蛋白酶- 过氧化氢酶- 淀粉- 蛋白质- 过氧化氢- 碘液- 硫酸铜溶液- 碱性酒石酸钾钠溶液- 酚酞指示剂- 恒温水浴锅- 移液管- 试管- 试管架2. 实验仪器:四、实验步骤:1. 酶的专一性实验:-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淀粉和蛋白质溶液。
-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和蛋白酶。
- 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持一定温度。
- 观察并记录反应产物(如淀粉被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被水解生成氨基酸)。
2.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淀粉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
-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过氧化氢。
- 将三个试管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水浴锅中。
- 观察并记录反应产物的变化。
3.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淀粉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
-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过氧化氢。
- 分别用酚酞指示剂调整三个试管的pH值。
- 观察并记录反应产物的变化。
4. 酶的激活和抑制实验:-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淀粉酶和蛋白酶。
- 向每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和蛋白质。
- 向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激活剂(如金属离子),向另一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抑制剂(如氟化钠)。
淀粉酶活力测定及性质研究佟玥姗(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30)摘要:本文以小麦为原料进行试验,分别采用凝胶扩散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小麦α—淀粉酶活性和总酶活性。
首先,制作麦芽糖标准曲线,提取淀粉酶粗酶液,从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然后,通过剩余淀粉的含量判断淀粉酶水解效果,淀粉遇碘变蓝,颜色越深,淀粉含量高,淀粉酶活性越低。
结果表明,40℃时酶活性最佳,PH=5.6是淀粉酶最适温度,氯离子是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是淀粉酶的抑制剂。
Taking wheat as raw material to test and gel diffusion method were used respectively, 3, 5-2 nitro 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heat a - amylase activity and total enzyme activity. First, the production of maltose standard curve, extracting amylase thick enzyme fluid, from temperature, PH, the influence of activator and inhibitor on the amylase activity. Then, by the content of residual starch amylase hydrolysis effect, starch iodine blue in color, high starch content, the lower the amylase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40 ℃ best, PH = 5.6 is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amylase, chloride ion is the activator of amylase, copper ion is amylase inhibitors.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最适PH,最适温度;激活剂及抑制剂‘引言:小麦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历史长、范围广,因而对于小麦品质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
淀粉酶活力测定及性质研究佟玥姗(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30)摘要:本文以小麦为原料进行试验,分别采用凝胶扩散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小麦α—淀粉酶活性和总酶活性。
首先,制作麦芽糖标准曲线,提取淀粉酶粗酶液,从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然后,通过剩余淀粉的含量判断淀粉酶水解效果,淀粉遇碘变蓝,颜色越深,淀粉含量高,淀粉酶活性越低。
结果表明,40℃时酶活性最佳,PH=5.6是淀粉酶最适温度,氯离子是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是淀粉酶的抑制剂。
Taking wheat as raw material to test and gel diffusion method were used respectively, 3, 5-2 nitro 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heat a - amylase activity and total enzyme activity. First, the production of maltose standard curve, extracting amylase thick enzyme fluid, from temperature, PH, the influence of activator and inhibitor on the amylase activity. Then, by the content of residual starch amylase hydrolysis effect, starch iodine blue in color, high starch content, the lower the amylase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40 ℃ best, PH = 5.6 is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amylase, chloride ion is the activator of amylase, copper ion is amylase inhibitors.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最适PH,最适温度;激活剂及抑制剂‘引言:小麦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历史长、范围广,因而对于小麦品质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
2020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862EDUCATION WORD实验报告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_0862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1、淀粉酶活性的检测:取一只试管,注入1%淀粉溶液5mL 与稀释的唾液0.5-2mL。
混匀后插入1支玻璃棒,将试管连同玻璃棒置于37°C水浴中。
不是的用玻璃棒从试管中取出1滴溶液,滴加在白磁板上,随即滴加1滴碘液,观察溶液呈现的颜色。
此实验延续至溶液仅表现碘被稀释后的微黄色为止。
记录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向上面的剩余溶液中加2mL班氏试剂,放入沸水中加热10分钟左右,观察现象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0.4%盐酸、0.1%乳酸、蒸馏水与1%碳酸钠各2mL,再向以上四支试管中各加2mL1%淀粉溶液及2mL淀粉酶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根据生成红棕色沉淀的多少,说明淀粉水解的强弱。
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各加3mL1%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各加1mL淀粉酶液。
将此6支试管分为3组,每组中盛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液的试管各1支,三组试管分别置于0°C、37°C与70°C的水浴中。
5分钟后,将各组中的淀粉溶液倒入淀粉酶液中,继续维持原温度条件5min后,立即加2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根据观察结果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按下表加入各种试剂。
混匀后,置于37°C水浴中的保温。
从1号试管中用玻璃棒取出1滴溶液,置于白磁板上用碘液检查淀粉的水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