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巨贴片电容SGS报告

国巨贴片电容SGS报告

国巨贴片电容SGS报告
国巨贴片电容SGS报告

DATE: Jun 02, 2004

Page 1 of 19

Yageo/Phycomp Products Content Data- R-chips

I. Normal Products- with 90/10 Sn/Pb termination.

Type Cd/ppm Pb/ppm Cr+6/ppm Hg/ppm Ref Testing Date RC/YC series ND 5257.4 N/A ND CE/2003/B1510 2003/11/28

II. “LFP” Products- with 100Sn termination.[ Introduced from 2003 Jan].

Type Cd/ppm Pb/ppm Cr+6/ppm Hg/ppm Ref Testing Date

“LFP” RC0402 ND 935.9 ND ND CE/2003/A0692

CE/2003/90843 2003/10/16 2003/09/19

“LFP” RC0603 ND 649.6 ND ND CE/2003/82013

CE/2003/90843 2003/09/04 2003/09/19

“LFP” RC0805 ND 679.4 ND ND CE/2003/91496

CE/2003/90843 2003/09/25 2003/09/19

“LFP” RC1206 ND 810.1 ND ND CE/2003/91497

CE/2003/90843 2003/09/25 2003/09/19

“LFP”YC124 ND 894.7 ND ND CE/2003/A0696

CE/2003/90843 2003/10/16 2003/09/19

“LFP”YC164 ND 137.2 ND ND CE/2003/91500

CE/2003/90843 2003/09/25 2003/09/19

III. “LFP” Products termination test data.

Type Pb/ppm Ref Testing Date

“LFP” All 76.3 CE/2003/A0691 2003/10/16

Test method:

Cadmium [Cd]: ICP-AES after as per EN1122 method B2001. Lead [Pb]: ICP-AES after as per US EPA3050B.

Chromium VI[Cr+6]: US EPA 7196A & 3060A.

Mercury[Hg]: ICP-AES after as per US EPA 3052.

Conclusion:

Yageo “LFP” R-chips meet Sony SS-00259 3rd version requirement.

DATE: Jun 02, 2004

Page 2 of 19

Attachment1: Content test report [by SGS]- I. Normal R-chips Products

DATE: Jun 02, 2004 Page 3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4 of 19

Attachment2: Content test report [by SGS]- II. “LFP” R-chips Products

DATE: Jun 02, 2004 Page 5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6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7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8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9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10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11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12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13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14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15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16 of 19

Attachment3: Content test report [by SGS]- III. “LFP” Products Termination.

DATE: Jun 02, 2004

Page 17 of 19

Attachment4: Content test report [by SGS]- IV. “LFP” Products Cd, Cr+6 & Hg Test Data.

Explanation:

In this chemical compound test, YAGEO mixed all series ( RC / YC / TC series ) of Thick Film Chip Resistor to analyze. Because these following substances are certainly not used to manufacture Chip Resistor, the test result will be not effected even these components ( RC / YC / TC ) are mixed.

DATE: Jun 02, 2004 Page 18 of 19

DATE: Jun 02, 2004 Page 19 of 19

(整理)贴片电容的类型和特点

目录: 贴片电容的种类和特点 1 贴片电容基本结构 1 贴片电容 Class 2 EIA代码 2 贴片电容封装尺寸 3 贴片电容生产厂家 4 贴片电容分类 5 NPO电容器 5 X7R电容器 6 Z5U电容器8 Y5V电容器8 Y5V贴片电容容量范围8 贴片电容的种类和特点 单片陶瓷电容器(通称贴片电容)是目前用量比较大的常用元件,就AVX公司生产的贴片电容来讲有NPO、X7R、Z5U、Y5V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规格有不同的用途。下面我们仅就常用的NPO、X7R、Z5U和Y5V来介绍一下它们的性能和应用以及采购中应注意的订货事项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不同的公司对于上述不同性能的电容器可能有不同的命名方法,这里我们引用的是AVX公司的命名方法,其他公司的产品请参照该公司的产品手册。 NPO、X7R、Z5U和Y5V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填充介质不同。在相同的体积下由于填充介质不同所组成的电容器的容量就不同,随之带来的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容量稳定性等也就不同。所以在使用电容器时应根据电容器在电路中作用不同来选用不同的电容器。 贴片电容目前使用NPO、X7R、Z5U、Y5V等不同的材质规格,不同的规格有不同的用途。下面我们仅就常用的NPO、X7R、Z5U和Y5V来介绍一下它们的性能和应用以及采购中应注意的订货事项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不同的公司对于上述不同性能的电容器可能有不同的命名方法,这里我们引用的是敝司三巨电子公司的命名方法,其他公司的产品请参照该公司的产品手册。 NPO、X7R、Z5U和Y5V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填充介质不同。在相同的体积下由于填充介质不同所组成的电容器的容量就不同,随之带来的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容量稳定性等也就不同。所以在使用电容器时应根据电容器在电路中作用不同来选用不同的电容器。 通常大家所说的贴片电容是指片式多层陶瓷电容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简称MLCC,又叫做独石电容。 它是在若干片陶瓷薄膜坯上被覆以电极桨材料,叠合后一次烧结成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外面再用树脂包封而成的。具有小体积、大容量、Q值高、高可靠和耐高温等优点。同时也具有容量误差较大、温度系数很高的缺点。一般用在噪声旁路、滤波器、积分、振荡电路。 常规贴片电容按材料分为COG(NPO)、X7R、Y5V,常见引脚封装有0201、0402、0603、0805、1206、1210、1812、2010。 贴片电容基本结构 多层陶瓷电容(MLCC)是由平行的陶瓷材料和电极材料层叠而成。见下图: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技术资料 [项目名称] 系统测试报告 1测试内容及方法 1.1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软件系统测试计划》进行,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接受度测试等内容。 1.2测试方法 正确性测试策略、健壮性测试策略、接口测试策略、错误处理测试策略、安全性测试策略、界面测试策略 1.3测试工作环境 1.3.1硬件环境 服务端 数据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应用服务器: 处理器:Inter(R) Xeon(R) CPU E5410 @2.33GHz×2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8G 硬盘空间:500G×2,RAID0 客户端 处理器:Inter(R) Core?2 Quad CPU Q6600 @2.4GHz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内存空间:2G 硬盘空间:200G 1.3.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Edition SP2 客户端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0/7.0 GIS软件:ArcGIS Server 9.3 WEB服务:IIS6.0 2缺陷及处理约定 2.1缺陷及其处理 2.1.1缺陷严重级别分类 严重程度修改紧急 程度 评定准则实例 高必须立即 修改 系统崩溃、不稳定、 重要功能未实现 1、造成系统崩溃、死机并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2、系统不稳定,常规操作造成程序非法退出、死循环、通讯中断或异 常,数据破坏丢失或数据库异常、且不能通过其它方法实现功能。 3、用户需求中的重要功能未实现,包括:业务流程、主要功能、安全 认证等。 中必须修改系统运行基本正 常,次要功能未实 现 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不一致)。 2、数据状态变化时,页面未及时刷新。 3、添加数据后,页面中的内容显示不正确或不完整。 4、修改信息后,数据保存失败。 5、删除信息时,系统未给出提示信息。 6、查询信息出错或未按照查询条件显示相应信息。 7、由于未对非法字符、非法操作做限制,导致系统报错等,如:文本 框输入长度未做限制;查询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未做约束等。 8、兼容性差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如:使用不同浏览器导致系统部分 功能异常;使用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导致系统部分功能异常。 低可延期修 改 界面友好性、易用 性、交互性等不够 良好 1、界面风格不统一。 2、界面上存在文字错误。 3、辅助说明、提示信息等描述不清楚。 4、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任务,没有及时反馈给用户任务的处理状态。 5、建议类问题。

电容器检验标准

电容器检验标准 一: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1:标称容量:是指标注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其单位为微法/UF和皮法/PF)。 2:允许误差:是指电容器的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之间的允许最大误差。(电解电容的误差较大,大于±10%) 3:额定电压:是指电容器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长时间工作所受的最高工作电压(额定电压通常标注在电容器上)。 4: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越大,表明此电容的质量越好。 二:电容器的参数标注方法: 1直标法:电将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标称容量、额定电压和误差)直接标注在电容器上,常用于电解电容或是体积较大的无极性电容上。 2:文字符号标注法:是采用数字或是字母与数字混合的方法来标注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①:数字标注法:常用3位有效数字表示电容器的容量,其中前二位数字表示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多少个0(104表示10X10000PF). ②: 字母与数字混合标注法: 如(4P7表示4.7P F、G1表示100UF、M1表示 0.1UF) 三: 电容器的检测: 测试工具: 指针式万用表 1: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①: 正负极性的确定: 有极性的铝电解电容器外壳上通常都标有+(正极) 或-(负极),末剪脚的电容器,长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 ②: 1 uF与2.2uF的电解电容器用RX10K档,4.7- 22uF的电解电容器用RX1K档, 47- 220uF的电解电容器用RX100档.

3:测试方法: 1: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①:根据电解电容器上所标示的容量,将万用表置于合适的量程,将二表短接后调零.黑表接电解电容的正极,红表接其负极,电容器开始充电, 万用表指针缓慢向摆动,摆动到一定的角度后,(充电结束后)又会慢慢向左摆动(表针在向左摆动时不能摆动到无穷大的地方)指针向左摆动后所指示的电阻会大于500K,若电阻值小于100K,则此电容器不合格. ②: 将二表对调后测量,正常时表针应立即向右摆动后向左摆动(摆动的大小应大于第一次的大小),且反向电阻应大于正向电阻.若测量电容时表针不动或第二次测量时表针的摆动大小小于第一次测量时的大小,则此电容器不合格. ③: 若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正反向电阻时阻值都为0,则此电容器不合格. 2: 小容量电容器的检测: ①:用万用表RX10K档测量其二端的电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得一定的 电阻值或阻值接近0,则此电容器不合格。

贴片电容型对照表三星国巨风华选型替代必备

风华高科电容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 0805CG104J500NT 1 23 4 5 6 7 1、尺寸 2、介质种类 3、标称电容量(PF ) 4、误差级别 5、工作电压 6、端头类别 7、包装方式 型号 英寸 毫米 代码 介质材料 表示方 法 实际值 代码 误差 表示方法 实际电压 标记 端头材料 标记 包装 0402 * * CG COG 和NPO 100 10*100 J ±5% 6R3 S 纯银 T 编带 0603 * * 101 10*101 G ±2% 100 10V C 纯铜 B 散装 0805 * * 102 10*102 C ± 250 25V N 三层电镀 1206 * * 500 50V 三星电容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 CL10C101JB8NNNC 1 234 5 6 7 8 9 10 11 CL 表示:多层陶瓷贴片电容 2、尺寸 3介质种类 4、标称电容量(PF ) 5、误差级别 6、工作电压 7、厚度 8端头类别 型号 英寸 毫米 代码 介质材料 表示方 法 实际值 代码 误差 表示方法 实际电压 标记 尺寸(mm) 标记 端头材 料 0402 * * C P R S T U L COG P2H R2H S2H T2H U2J S2L 100 10*100 J ±5% R 4V 3 N 三层电镀 0603 * * 101 10*101 G ±2% Q 4 0805 * * 102 10*102 C ± P 10V 8 9 A C D 1206 * * O A L B 16V 25V 35V 50V A ? B ? Y F X X5R X7R X7S Y5V X6S K M Z ±10% ±20% +80/-20% C D E F G H I J K 100V 200V 250V 350V 500V 630V 1000V 2000V 3000V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简易版)

XXXX软件项目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部分 1.1项目背景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3-4句) 本测试报告为(系统名称)系统测试报告;本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描述系统是否达到需求的目的。 本报告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测试部门经理、项目管理人员、SQA人员和其他质量控制人员。 1.2参考资料 《XXXX需求说明书》 2.测试基本信息 2.1测试范围 2.2测试案例设计思路 根据上述测试范围测试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3.1.1测试组织 第 2 页共4 页

3.1.2测试时间 3.1.3冒烟情况 3.1.4测试用例统计 3.2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汇总: 列出本次实际发现缺陷数、解决的缺陷数、残留的缺陷数、未解决的缺陷数。 缺陷分析: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按缺陷类型、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就其功能分布、测试阶段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缺陷倾向及其主要原因: 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对残留缺陷对系统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对未解决问题对项目的影响(如有,列表说明) 4.测试结论与建议 4.1风险分析及建议 无 第 3 页共4 页

4.2测试结论 本项目根据业务需求及开发人员的反馈意见,覆盖了所有的测试需求及案例,均已在ST环境测试完成,有效案例一共xx个,执行率xx%,,成功率xx%,缺陷关闭率为xx%,目前缺陷均已修复并回归关闭; 综上所述,xx需求达到ST项目测试出口标准,本项目ST测试(通过/不通过),可以进行验收测试 5.交付文档 《xxx需求_系统测试计划》 《xx需求_测试案例》 《xx需求_ST测试报告》 第 4 页共4 页

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解电容器

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解电容器 【知识链接一】由两块靠得很近的、用空气或其他物质绝缘的平行金属板就构成了一种最简单的电容器。其电容量的大小跟两极的正对面积、间距和介质的介电常数有关。尽管形形色色的电容器大小形状各异,它们往往都是平行板电容器的某种变形。铝电解电容器是用高纯度的铝箔和浸着过电解液的导电纸作为极板巻制而成的。在制作过程中,使铝箔的表面产生一层极薄的氧化铝膜作为绝缘介质。由于氧化膜很薄,所以容量可以做得很大。 铝电解电容器是由铝圆筒 做负极,里面装有液体电解质, 插入一片弯曲的铝带做正极而制 成的电容器称作铝电解电容器。 如图所示,它的芯子是由阳极 铝箔、浸有电解液的衬垫纸、 阴极铝箔、天然氧化膜等重 叠卷绕而成的,芯子含浸电 解液后用铝壳和胶盖密闭起来 就构成一个电解电容器。一 般情况下,铝电解电容器的 铝壳外面都有一个塑料套管。 电解电容器两引线有正负 极性之分,在电路中正极接电势较高的点,负极接电势较低的点。接错了,有被击穿的危险。如何识别与检测呢? 1、电容上面有标志的黑块为负极; 2、在PCB上电容位置上有两个半圆,涂颜色的半圆对应的引脚为负极。也有用引脚长短来区别正负极:长脚为正,短脚为负;在外壳上,用“+”表示正端,与金属壳绝缘的引线便是正端。如下图

3、如果无法判断正负端,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电容两极之间的介质并不是绝对的绝缘体,它的电阻也不是无限大,而是一个有限的数值,一般在1000兆欧以上。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或漏电电阻。只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电源正(电阻挡时的黑表笔),负端接电源负(电阻挡时的红表笔)时,电解电容的漏电流才小(漏电阻大)。反之,则电解电容的漏电流增加(漏电阻减小)。这样,我们先假定某极为“+”极,万用表选用R×100或R×1K挡,然后将假定的“+”极与万用表的黑表笔相接,另一电极与万用表的红表笔相接,记下表针停止的刻度(表针靠左阻值大),对于数字万用表来说可以直接读出读数。然后将电容放电(两根引线碰一下),然后两只表笔对调,重新进行测量。两次测量中,表针最后停留的位置靠左(或阻值大)的那次,黑表笔接的就是电解电容的正极。 4、怎样识别电容器的型号 【知识链接二】认识多用电表 实验方案一: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会识别电解电容器,能正确读出电解电容器上标注的容量、极性标志及耐压值。 2、学会用万用电表检测电解电容器的好坏。 二、实验原理 电容量:电容器上标有的电容数是电容器的标称容量。电容器的标称容量和它的

27pF贴片电容0603CG270J500NT《风华电容样品单》

声明: 1、本规格书是由风华高科授权代理商-南京南山半导体有限公司自风华高科官方网站下载整理,若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2、本规格书没有足够的空间说明详细电性能参数,仅列明了标准规格,在订购产品之前谨请与风华高科代理商南京南山半导体有限公司确认。 |特性 *具有高电容量稳定性,在-55℃~125℃工作范围内,其温度系数为0±30ppm/℃、0±60ppm/℃*独石结构,具有高可靠性。 *优良的焊接性和耐旱性,适合于回流焊和波峰焊。 |贴片电容封装代号与外形尺寸 L(长)尺寸 1.6±0.1mm W(宽)尺寸0.8±0.1mm T(高)尺寸0.8±0.1mm 电极宽度wb 0.30±0.10mm 公制封装代号 1608英制封装代号 0603

|通用型贴片电容特性曲线 ※ 贴片电容交流特性图 ※C0G 贴片电容温度系数图※X7R 贴片电容温度系数图※Y5V 贴片电容温度系数图※Z5U贴片电容温度系数图※贴片电容偏压特性图※贴片电容器老化特性图

贴片电感样品申请单 南山联系资料 总机:技术支持:客服:传真:电邮: 客户基本资料 公司名称网址: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生产型企业□贸易商 收货地址 生产产品 姓名:职务:□技术□采购□其他 联络人 电话:手机:电邮: 样品明细资料 元器件名称型号及封装单机用量申请数量备注 预计生产情况 预计小批量生产日期:规模生产日期:样品申请日期: 样品申请流程 1、请详细、全面、真实填写上列各项。表格不够填写,可自行复制。 Service@https://www.doczj.com/doc/8218315853.html, 2、请以附件的形式将该文档通过E-mail发送,并请将此单打印盖章后,电邮至: :。 3、公司将根据客户所填信息并综合相关情况,由样品小组负责确定该样品申请单是否执行及如何执行。 4、收到样品申请单并经审核通过后,南京库有现货2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需订货,交期3-4周,非常规品顺延1-2周。 5、样品免费,运费到付(一般选择顺丰快递);样品数量:单个型号5~20pcs,或根据BOM表清单按2~5套提供。 6、说明:接单后,样品小组将努力跟进,但由于原厂生产等环节存有不确定因素,我们无法保证样品数量、型号完 全符合要求,也不承诺一定按期交出。 跟进记录 □已中止进行□中止原因描述: □已联系客户 □已建议生产□已发送样品/日期□客户已签收/日期

电解电容测试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电解电容器来料检验及抽样计划,并促进来料质量的提高,特制定该检验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IQC对电解电容器来料的检验。 3准备设备、工具: 4外观物理检测 4.1首先需检查待测电容是否有正规的《产品规格说明书》,其中需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安装尺寸、工艺要求、技术参数以及供应商名称、地址及其联系方式,以确保此批次产品是由正规厂商提供。电容器上的标识应包括:商标、工作电压、标准静电容量、极性、工作温度范围。 4.2参考《产品规格说明书》的工艺参数,观察电容的外观、颜色、及其材质等参数是否与其所标注的工艺指标一致。 4.3用游标卡尺对电容的安装尺寸进行确认,确保电容的直径、高度以及引岀端的直径与间距等参数在产品工艺的误差范围之内,且外观尺寸要符合本公司选用要求。 4.4检查电容的外观,确保其外观整洁、无明显的变形、破损、裂纹、花斑、污浊、锈蚀等不良状况; 且其标识清晰牢固、正确完整。 4.5检查其引岀端子,保证其端子端正、无氧化、无锈蚀、无影响其导电性能等状况,且引岀端子无扭曲、变形和影响插拔的机械损伤。 4.6检查电解电容标注的生产日期不应超过半年,并作好记录。 5容量与损耗测试 5.1用电桥测试其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是否一致(电解电容一般会有±20%勺误差范围),其损耗角 正切值tan 9 (即D值)大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电解电容器tan 9 0.25 )。 5.2对Zen tech电桥测试仪的使用方法:正确连接电源以后,按POWE!键开启测试仪的工作电压; 按LCR键选择测试类型(L:电感,C:电容,R:电阻)。 5.3按UP'与DOWN!选择测试量程(疗、nF、pF),按FREQ键选择测试频率(100HZ 120HZ 1KHZ,可根据厂商提供的技术参数来选择所需的测试频率,本试验选择100HZ'。

系统测试报告模板(绝对实用)

XXX项目软件测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2测试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度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3测试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修改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易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兼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4缺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收敛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缺陷统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5遗留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遗留问题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XX系统测试报告 XXXX年X月

关于本文档 说明:类型-创建(C)、修改(U)、删除(D)、增加(A);

目录 1 引言 (4) 1.1 目的 (4) 1.2 背景 (4) 1.3 术语与缩写 (4) 2 测试背景 (4) 2.1 测试目的 (4) 2.2 测试版本 (4) 2.3 测试日期 (5) 2.4 测试人员 (5) 2.5 测试方式 (5) 3 3 测试环境 (5) 3.1 测试系统及网络环境 (5) 3.2 测试资料 (5) 4 测试内容 (5) 5 测试结果与缺陷分析 (6) 5.1 测试覆盖分析 (6) 5.2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6) 5.2.1 缺陷汇总 (6) 5.2.2 缺陷综合分析 (6) 6 测试结论 (7) 6.1 测试概要说明 (7) 6.2 测试评估 (7) 6.3 验收结论 (7)

1引言 1.1 目的 本测试报告目的在于说明XX年X月各个XXX系统上线版本的测试情况,反馈系统缺陷的分布状况和缺陷的解决情况,并评估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档预期读者包括XXX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经理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相关领导。 1.2 背景 XXXX各系统正常使用,根据用户提出的各优化建议作为新需求予以采纳并开发。 1.3 术语与缩写 2测试背景 2.1 测试目的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和验证本次提交功能点是否严格达到需求要求。 2.2 测试版本 本次测试版本包括:XX系统XXXX_vX.X.2版本、双核系统XXXX_vX.X.3版本。

2.3 测试日期 XXX年X月 2.4 测试人员 XXXX 2.5 测试方式 本次测试为系统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式。 33 测试环境 3.1 测试系统及网络环境 本次测试在XX、XX测试环境进行测试: 3.2 测试资料 无 4测试内容

xx系统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xxx系统测试报告(版本:V1.0)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修订记录

目录 1 目的 (5) 2 概述 (5) 2.1 被测对象 (5) 2.2 测试特性 (5) 2.3 测试结论 (6) 3 测试时间、地点及人员 (6) 4 环境描述 (6) 4.1 测试组网图 (6) 4.2 硬件环境 (7) 4.3 软件环境 (7) 5 总结和评价 (7) 5.1 过程质量统计评估 (7) 5.1.1 工作量统计 (7) 5.1.2 用例数统计 (9) 5.1.3 需求覆盖率 (11) 5.1.4 用例稳定性 (11) 5.1.5 用例有效性 (12) 5.1.6 测试执行效率 (13) 5.2 产品质量统计评估 (14) 5.2.1 缺陷数分布 (14) 5.2.2 缺陷等级统计 (15) 5.2.3 每人发现的缺陷数 (16) 5.2.4 用例通过率 (18) 5.3 测试对象质量评价 (18) 6 附件 (19)

图表目录 图表1测试组网图 (7) 图表2工作量(按测试类型)统计表 (8) 图表3工作量(按测试类型)统计饼图 (8) 图表4工作量(按功能模块)统计表 (9) 图表5工作量(按功能模块)统计饼图 (9) 图表6用例数(按测试类型)统计表 (10) 图表7用例数(按测试类型)统计饼图 (10) 图表8用例数(按功能模块)统计表 (10) 图表9用例数(按功能模块)百分比统计饼图 (11) 图表10用例稳定性统计表 (11) 图表11用例稳定性统计图 (12) 图表12用例有效性统计表 (12) 图表13用例有效性统计条形图 (13) 图表14测试执行效率统计表 (13) 图表15测试执行效率条形图 (14) 图表16 缺陷数分布(按测试类型)统计饼图 (14) 图表17缺陷数分布(按功能模块)统计饼图 (15) 图表18缺陷等级统计表 (15) 图表19缺陷严重程度分布柱形图 (16) 图表20缺陷严重程度分布饼图 (16) 图表21缺陷原因统计表 (17) 图表22缺陷原因统计饼图 (17) 图表23每人发现的缺陷数统计表 (17) 图表24每人发现的缺陷数柱形图 (18) 图表25每人发现的缺陷等级柱形图 (18) 图表26缺陷趋势统计表 (19) 图表27缺陷趋势坐标图 (19)

(完整版)系统测试报告(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xxxxxx测试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模板).doc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2016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8)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8)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8) 4.3测试结果分析 (8) 4.4建议 (8)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编号:JYD-EP-RD-0I2 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项目 系统测试报告 拟制人:刘雪桃 审核人: 批准人: [2013年3月14日]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JYD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文件变更记录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范围及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中止和恢复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结束准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测试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用例执行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遗留缺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试结论、建议、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测试报告补充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遗留缺陷列表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档....................................................................................................................................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模板最新版

公司名称 QR-D-022 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软件测试报告的目的 如:找出缺陷原因。对软件质量作出评价。 1.2背景 该项目的来源: 该项目的委托单位: 该项目的主管部门: 1.3定义 列出本测试计划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如无特殊术语时本款可写为“无”。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a. 本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b. 项目开发计划;c. 需求规格说明书;d. 概要设计说明书;e. 详细设计说明书;f. 用户操作手册;g. 本测试计划中引用的其它资料、采用的软件开发标准或规范。 2.测试方法 列出系统测试所采用的方法,如功能测试、数据库测试、安装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3.测试机构和人员 本次测试由负责,测试人员有:。

4.测试结果 测试记录中错误点的比率: 此项内容参照测试计划中的评价内容填写。 详细测试记录见附件:《测试记录表》。 在此表中列出所有测试的功能名称,并在“是否通过”栏中对逐项功能标明是否通过,若通过,标识“√”,若不通过,标识为“×”。 5.测试记录分析统计。 可按《测试记录统计表》模板进行。 可用圆饼图显示各功能点的问题所占的比重。 6.评价 6.1软件能力 对软件的测试结果与功能需求作比较,如软件能力基本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规定的能力要求,但部分有计算错误,见1.7测试结果。 6.2缺陷和限制 对软件测试结果中的缺陷(或称为错误)加以总结,如×××功能在××操作中发现较大的问题,下一步准备改进,其它尚有部分错误。

电解电容检测方法

电解电容检测方法 一、电解电容的检测 1.脱离线路时检测 采用万用表R×1k挡,在检测前,先将电解电容的两根引脚相碰,以便放掉电容内残余的电荷。当表笔刚接通时,表针向右偏转一个角度,然后表针缓慢地向左回转,最后表针停下。表针停下来指示的阻值为该电容的漏电电阻,此阻值愈大愈好,最好应接近无穷大处。如果漏电电阻只有几十千欧,说明这一电解电容漏电严重。表针向右摆动的角度越大(表针还应该向左回摆),说明这一电解电容的电容量也越大,反之说明容量越小 2.线路上直接检测 主要是检测它是否已开路或已击穿这两种明显故障,而对漏电故障由于受外电路的影响一般是测不准的。用万用表R×1挡,电路断开后,先放掉残存在电容器内的电荷。测量时若表针向右偏转,说明电解电容内部断路。如果表针向右偏转后所指示的阻值很小(接近短路),说明电容器严重漏电或已击穿。如果表针向右偏后无回转,但所指示的阻值不很小,说明电容开路的可能很大,应脱开电路后进一步检测。 3.线路上通电状态时检测 若怀疑电解电容只在通电状态下才存在击穿故障,可以给电路通电,然后用万用表直流挡测量该电容器两端的直流电压,如果电压很低或为0V,则是该电容器已击穿。 对于电解电容的正、负极标志不清楚的,必须先判别出它的正、负极。对换万用表笔测两次,以漏电大(电阻值小)的一次为准,黑表笔所接一脚为负极,另一脚为正极。 二、电解电容的 1.要尽可能地选用原型号电解电容器。 2.一般电解电容的电容偏差大些,不会严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所以可以取电容量略大一些或略小一些电容器代替。但在分频电路、S校正电路、振荡回路及延时回路中不行,电容量应和计算要求的尽量一致。在一些滤波网络中,电解电容的容量也要求非常准确,其误差应小于±0.3%~0.5%。 3.耐压要求必须满足,选用的耐压值应等于或大于原来的值。 4.无极性电容一般应用无极性电容来代替,实在无办法到时可用两只容量大

IQC进料检验报告

I Q C进料检验报告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深圳市纽莱克科技有限公司 IQC进料检验报告 表单编号:N4-QA-002-A

品质异常成本扣款单填表日期: 年月日 供应商物料编号产品名称 订单号型号规格不合格数 交货数抽查数量不良比率 不 良 状 况 扣 款 原 因 核 扣款总金额(小写) : (大写): 算 制造资材PMC 采购开发工程品保财务承办人会 签 部 门 总(副总)经理核准 供应商回签 确认加盖公章 2、如不按规定回签,则视同承认并接受上述扣款内容. 表单编号:N3-QA-003-A

供应商改善行动通知单 承蒙贵公司提供品质优良的材料至为感谢,今贵公司交来材料发生不良情况,请速分析原因并提供改善方法及预防对策(本联络请协厂商名称订单号码品名日期年月日料号规格 来料数量PCS抽样数PCS不良数量PCS不良率% 不良内容(由深圳市纽莱克科技有限公司品质部IQC填写): 检验员:审核:批准: 已交货处理方式:囗派人来厂全检囗本厂返工,收取加工费囗全数退货囗特采且单价打折囗特采但单价不打折囗其它 备注:本对策请于年月日时分前回复,否则列入考核协力厂商绩效中并直接在货款中作强行扣款处理。每张每次扣款50元人民币 根本原因(发生原因和流出原因): 签名:审核:责 任 归 属 部门/人员 责 任 者 签 名 临时对策: 签名:审核:永久对策: 签名:审核: 厂商库存数量及处理方式: 签名:审核: 对策效果跟踪(本公司IQC填写): 签名:审核:备注:

材料验收单NO: 采购单号供应商送货日期验收日期 序号物料编码物料名称物料规格单位送货数量合格数量入库数量不合格数量退货数量备注1 2 3 4 5 6 7 仓管员仓库主管检验员品质主管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说明: 1. 《软件测试报告》(STR)是对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SCI、软件系统或子系统,或与软件相关项目执行合格性测试的记录。 2. 通过STR,需方能够评估所执行的合格性测试及其测试结果。 1.引言 本章应分成以下几条。 标识 本条应包含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若适用)包括标识号、标题、缩略词语、版本号、发行号。 系统概述 本条应简述本文档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它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性质;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投资方、需方、用户、开发方和支持机;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并列出其它有关文档。 文档概述 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与内容,并描述与其使用有关的保密性与私密性要求。 2.引用文件 本章应列出本文档引用的所有文档的编号、标题、修订版本和日期。本章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的供货渠道获得的所有文档的来源。 3.测试结果概述 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提供测试结果的概述。 对被测试软件的总体评估 本条应: a.根据本报告中所展求的测试结果,提供对该软件的总体评估; b.标识在测试中检测到的任何遗留的缺陷、限制或约束。可用问题/变更报告提供缺陷信 息; c.对每一遗留缺陷、限制或约束,应描述: 1)对软件和系统性能的影响,包括未得到满足的需求的标识; 2)为了更正它,将对软件和系统设计产生的影响; 3)推荐的更正方案/方法。 测试环境的影响 本条应对测试环境与操作环境的差异进行评估,并分析这种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改进建议 本条应对被测试软件的设计、操作或测试提供改进建议。应讨论每个建议及其对软件的影响。如果没有改进建议,本条应陈述为“无”。 4.详细的测试结果 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提供每个测试的详细结果。 注:“测试”一词是指一组相关测试用例的集合。 测试结果小结 本条应综述该项测试的结果。应尽可能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与该测试相关联的每个测试用例的完成状态(例如,“所有结果都如预期的那样”,“遇到了问题”,“与要求的有偏差”等)。当完成状态不是“所预期的”时,本条应引用以下几条提供详细信息。 遇到了问题 本条应分条标识遇到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每一个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项目唯一标识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