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_概述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71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恶心与呕吐]两者可单独发生,但多数病人先有恶心,继而呕吐。
引起恶心与呕吐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有:①胃癌、胃炎、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②肝、胆囊、胆管、胰腺、腹膜的急性炎症;③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心理性呕吐。
呕吐出现的时间、频度、呕吐物的量与性状因病种而异。
上消化道出血时呕吐物呈咖啡色甚至鲜红色;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时呕吐常在餐后发生,呕吐量大,呕吐物含酸性发酵宿食;低位肠梗阻时呕吐物带粪臭味;急性胰腺炎可出现频繁剧烈的呕吐,吐出胃内容物甚至胆汁。
呕吐频繁且量大者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碱中毒。
长期呕吐伴畏食者可致营养不良。
1.护理评估(1)病史恶心与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与进食的关系;呕吐的特点及呕吐物的性质、量;呕吐伴随的症状,如是否伴有腹痛、腹泻、发热、头痛、眩晕等。
病人的精神状态,有无疲乏无力,有无焦虑、抑郁及其程度,呕吐是否与精神因素有关。
(2)身体评估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有无失水表现。
腹部检查:见本章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必要时作呕吐物毒物分析或细菌培养等检查,呕吐量大者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2.常用护理诊断(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呕吐导致失水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频繁呕吐导致失水、电解质丢失有关。
(3)焦虑与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有关。
3.目标(1)病人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无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2)呕吐减轻或停止,逐步恢复进食。
(3)能保证机体所需热量、水分、电解质的摄人。
(4)活动耐力恢复或有所改善。
(5)焦虑程度减轻。
4.护理措施及依据(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1)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直至稳定。
血容量不是时可发生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
持续性呕吐致大量胃液丢失而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呼吸可浅、慢。
2)观察失水征象准确测量和记录每日的出入量、尿比重、体重。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常见病种。
3.掌握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1.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
2.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和常见病种。
3.护理评估:(1)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目前病情与一般情况、心理-社会状况、生活史。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皮肤和粘膜、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其检查。
难点:胃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胃肠道免疫结构与功能。
重点:消化系统疾病的身体评估。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3.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教学具体内容】1.恶心呕吐:(1)病因。
(2)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3)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补充中枢性呕吐与胃源性呕吐的区别2.腹痛:(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尤其是教会病人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
3.腹泻:(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吞咽困难、嗳气、反酸、灼热感、畏食或食欲不振、腹胀、便秘、黄疸:简介概念和病因。
难点:腹痛的病因及特点。
重点:常见症状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二节胃炎二、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慢性胃炎的定义、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2.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理解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及治疗要点3.理解本病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4.掌握纤维胃镜检查术前、术后护理【教学具体内容】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临床分类与病因:B型胃炎主要由Hp感染引起;A型胃炎主要由自身免疫引起。
3.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胃镜和胃粘膜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可确诊。
湘南学院课堂授课教案首页学科内科护理学授课教师吴晓莲授课对象2008级本科1-3班授课时间2011.5 计划学时 3授课课题: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论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 详细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史评估、常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二) 重点讲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三)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教学重点、难点: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用具: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板书工具参考书:《内科学》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临床护理》(上册)王兴华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一版教学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一、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20分钟)二、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体征的护理(110分钟)本节小结:(3分钟)布置思考题及推荐参考书(2分钟)思考题:1、腹痛病人的护理措施课后记备注湘南学院课堂授课教案组织教学:导入新课:第二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论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学习要求:(一) 详细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史评估、常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二) 重点讲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三)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0分钟)(一)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1、食管:2、胃:(1)胃壁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2)胃含有三种细胞: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黏液细胞:分泌碱性黏液可以保护胃黏膜(3)功能:暂时贮存食物,通过胃蠕动将食物混合。
对蛋白质的消化在胃里面开始。
混合性食物的排空约需要4-6小时。
(4)幽门括约肌3、小肠:4、大肠:5、肝脏(1)肝脏:最大腺体器官,由门静脉和肝静脉双重供血。
门静脉:收集来自腹腔的血液,在肝内进行物质代谢和解毒。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一)病因约90%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二)临床表现多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反酸、上腹部饱胀、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三)辅助检查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四)治疗原则1.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应用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喋等和(或)枸椽酸强钾(胶体钮剂)二联或三联治疗。
2.根据病因给予相应处理。
硫糖铝在餐前1小时与睡前服用效果最好,如需同时使用抑酸药,抑酸药应在硫糖铝服前半小时或服后1小时给予。
还可用吗丁琳或西沙必利等胃肠动力药,加速胃排空,应在饭前服用,不宜与阿托品等解痉剂合用。
(五)护理措施L休息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2.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疼痛;3.饮食护理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第二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DU)较胃溃疡(GU)为多见。
十二指肠溃疡(DU)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胃溃疡(GU)的发病年龄较迟,平均晚10年一、病因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所致。
消化性溃疡发生起关键作用的是胃酸,胃酸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二、临床表现消化性溃疡病程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L症状(2)全身症状可表现为失眠、多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可有消瘦、贫血等症状。
2.体征缓解期多无明显体征,发作时可有上腹部局限性压痛点。
3.并发症(1)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较为多见(2)穿孔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如刀割样,可迅速遍及全腹,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服用抑酸剂不能缓解,腹部检查可见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部分病人出现休克。